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docx

    • 资源ID:3605854       资源大小:41.9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docx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八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比喻 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婴傅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比喻的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 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种类: 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借代 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同元写处,月光如水照绍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夸张 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对偶 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的种类: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曲。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例如: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 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排比 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排比和种类: 、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单句排比 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复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 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注意事项

    本文(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