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星空下的沉思人类宇宙观的变迁.docx

    • 资源ID:3574680       资源大小:61.73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星空下的沉思人类宇宙观的变迁.docx

    星空下的沉思人类宇宙观的变迁星空下的沉思 记人类宇宙观的变迁 前言星河下的沉思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睡在母亲身边,惺忪地张开眼睛,看见窗外是一宝蓝的天空,上有几颗闪烁明亮的星星,很深秀,很神秘。这大概是我第一次所谓“观星”的经验,对一个童稚的心来说,这天空之中充满着无限奥秘。 记得那段日子,时常会躺在母亲的怀里问,我们所见的一切最初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这个回答不了的问题,使我想到一种极大的 虚无状态,在万物都未产生时,即所见的一切均为无有,一切形状、颜色、光暗都消失,是绝对的无有。 这是什么境界?我望向那灰沉黯淡的天际,是否即无限的虚无?心中突呈现一种飘忽而玄秘的感觉,历久不去。 夜空慢慢转为宝蓝色,颗颗明星在天上隐现,并见一片银河,彷佛在天上流过。母亲指点北斗七星给我看,我亦见天上众星又似真的排成一个勺子模样,又是一奥秘的深沉感觉,一切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为何有这一切?为何有我的存在?去探索这些问题。 看到图册里的火箭插图,突然想到,如果坐火箭飞向天空,什么地方是尽头呢?问了母亲,母亲回答说没有尽头。那么火箭冲天而去,将永远飞行,没有边界? 没有尽头,那是指无限,无限又是什么?心中又展开了一思索无限的空间,像四岁时那种飘忽感。仰首观天,星光灿烂,又重重深奥玄远。我开始相信,这一切隐藏极大的奇妙,也可能是极大的完美。 为何这一切如此庞大? 巴斯噶在其著名的深思录中,提到对无限时空的一种惶恐,他说:“每当我考虑到自己一生全部被无限时间所吸纳,及我可见触的有限空 间,被无限空间所包围时,想到这无限时空非我所能知,它也不知道我时,我就感到惶恐,惊奇于我为何在此地而不在彼地?为何在现今而不在未来?” 巴斯噶是一位天才横溢的科学家、数学家及哲学家,当他越发现宇宙之庞大精妙,就越感到自己的渺小。假若设想宇宙之时空无限,人在这无限中就似乎是偶然 地出现,又偶然地消失,只是剎那的即生即灭,由此而不能不惊惧于宇宙之无限,人生的短暂,并感到人在无限宇宙中的飘荡性、无根性,不能不感到玄奥无尽中一 种敬畏,而不敢有任何傲慢自大。 自小臂星空闪烁,是无际之美,心中有难以形容的震憾、惊叹和响往。但同时见人生之短暂无常,又会有惶惑与不安,千万金元,盖世权力,渊博学问,均不能 解决人从何而来、往何而去的问题,亦难以明白万有之根源,天地之起始。 自古形而上学最大的问题,是“为何有各事物,而不是无?”当我们张开眼睛,仰观天象,俯察大地,只见森罗万象,纷陈并列。这一切都是存有的,都是在那里的事物,是“有”,不是“无”。 或许认识论的反省,会分析所见一切是否真象,但在其分析之前,万有纷陈已呈现在眼前,而为生活所体会。在日常生活中,这一切是“有”,不是“无”。 “为何有各事物,而不是无呢?”这是千古以来为智者所困惑,也是一难以解开之谜。天地万物在生活世界中显示其存在,那么为何有这一切?万有是否从一些 最后的原因而来?其本体是什么?其变化发展,是根据什么规律,什么力量来延续?万有各自的关系是什么?是各自独立,还是彼此牵连,成为一相关的整体?这看 似无际的星空,究竟有没有边界?宇宙是一庞大的有限体,还是本是无限的自存? 由于人知识的有限,近代哲学差不多已全放弃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转而研究人知识之确实性,从方法上自我限制,其后又再退一步,去研究语言是否有意义, 终带出一切是语言游戏的相对思想,哲学遂堕落为语理分析的技术,让位给分析力锐利而又思考浅薄的学者,拼弃了一切震憾人心灵的原初问题,一切反省已走入了 死胡同。 幸得当代科学与科技的新发展,这些形而上学问题竟由科学家们重新提出,而答案也露出一些曙光。这展开了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思想冒险,也打开了新的形而上思索空间。 宇宙有边抑无边 什么叫无限?宇宙是否一无限的物质世界?抑或有其边界? 在人类初具理性,以规律的观点去组织所见的宇宙时,西方中世纪运用亚里士多德原理,结构了一个庞大而有限的宇宙观。佛教则从印度神话的须弥山世界,推想一个无限的大千世界观。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个个神话被消解,但宇宙是有限抑或无限,仍是一争论的焦点。 希腊时期开始,西方哲学家最先建立的,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有限宇宙。柏拉图通过他所构想的哲学家的口,认为宇宙中有一造物主,从完美的理型世界形式,模构出各样事物,事物有生往异灭,由理性与必然性两大力量所主宰。地球是宇宙核心,天体为诸神所住,是完美的地方。柏氏认为球体是最完全的形式,因此认为宇宙是球形,天体像一大球包围地球,太阳、月亮及众星悬浮在空中,每天围地球转一次。从这观点看,宇宙是一有限的球体 。 但由于各行星的运动,并不随天球转动的规律,似乎不是固定在天球之上,而有其不规则的运动。故在柏拉图同代的天文学家乌多西奥斯认为真理不单须从纯理性建立,也应与观察一致。由于观察到行星的不规则运动,认为行星自身是围圆圈而转动,而又附在一围地球转的大球上,由于此大球在转,行星亦转,同时进行,即形成其不规则性。他认为地球是核心,天体最外层为众星所附的大球,中间还有很多层,为行星及日月的球体,他认为须要三十三个天体球, 才可与观察一致。此为多层天体宇宙观,亦是科学史上第一个要求理性与观察并用的科学宇宙观。 亚里士多德顺这思想下去,认为地球和月亮属变幻的不完美世界,太阳与众星属不变的完美世界,其实体称为以太,依完美的球体而转动,不同于地球之为水、土、火、气四元素构成。这些星星附在水晶天上,围地球而转。 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天体是九个大球围地转动,一切转动都有定时,有规律。这有限的时间,不可能附在无限空间中。他亦认为宇宙只有一个,因若 有多个宇宙,各自有其吸引力的中心,则地上的四大元素即可向不同中心移动,而不须附在地球,可能在众宇宙中乱飞,形成混乱。 到公元前一四零年左右,著名亚历山大学派的天文学家托勒密,综合各方之说,用精密数学与观察配合,算准了一切天体的运动,各行星围 圆心转,附于众星天,围地球而转,解释了其不规则之运动。这有限宇宙观影响了西方及阿拉伯中世纪的天文学一千五百年。 科学新典范的契机 根据芝加哥科学史家格兰特的研究,中世纪科学上的突破,是靠巴黎主教谭平亚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 在一二七七年之前,科哲学家的研究,完全依靠亚里士多德及托密勒的观点,完全用自然原因来解释一切现象,没有考虑上帝力量的影响因素。但巴黎主教在一 二七七年批判亚里士多德十三条命题,后增加至二百十九条命题,认为上帝有绝对大能,可以参与自然万物的发展,而且可以创造出自然原则不可能的事物,只要在 逻辑上没有矛盾,上帝可造任何世界。 格兰特指出:“这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专业的亚里士多德派自然哲学家所产生的敌意,得到谦卑下来。”正因如此,知识分子才能从亚里士多得那天罗地网的哲 学世界观中释放出来,也突破其地球中心的宇宙观,思考各样新可能的宇宙样相,包括以太阳为中心,及有多个世界同时存在的思想。格氏云:“结果,所谓自然上 不可能的事物,可以通过思想实验的形式而被安排登场通过时常援引上帝绝对的大能这手法,可以成就各种假设的可能性。事实上,基于超自然行动而建立之假设可能性,已成为中世纪后期士林思想的特质。” 此中最著名的,是在第三十四条,批判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可能有其它世界之说,认为上帝既是全能,有可能创造其它世界,宇宙不一定被限制以地球为中心,也不一定只有一个世界。 在一二九五年,理查德在注释一本书时,认为如果上帝创造另一个类似我们的世界,那么亚里士多德宇宙观就不一定是对,而且宇宙也再无一个明确中心。 十四世纪神学家大多数人均认为有一超出宇宙的无限虚空,由无所不在的神所充满,此中有的人更认为这与上帝之无限相同。于是一个无限宇宙的观念产生了,对后 现代科学的革命有极大影响,因为学者们可以设想无限宇宙之中,有各种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世界,而地球中心论已被无形中突破了。 从科学史的证据,恰恰与一些常识观点相反,神学并没有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反而使人从传统科学典范中释放出来,藉上帝的大能突破原有框框,而产生了自由和创新的思维,由此展开新典范的可能性,那就是哥白尼的革命性新宇宙观。 哥白尼的革命性思想 一二七七年神学扭转了亚里士多德宇宙观二千年来的独霸,中世纪后期思想非常活跃,宇宙观得到解放,不少科哲学家开始思考新的可能性宇宙,而地球中心论的观点渐渐受到质疑。如果上帝是无限的,他创造的宇宙也可以是无限的,那么就不必有一个中心,即不必以地球为中心了。 自托密勒以来,行星如金木水火土等的不规则运动及明暗闪烁,早已成为天文学的讨论焦点。为何各大行星不依天球而转,却有自身行进的轨道呢?托密勒认为 所有行星均有一圆形运动,围着一点来转,围地球而转,两者一起转时,在地球就观察到其不规则的运动。 托密勒的观点是以物理上的经验观察为主,从肉眼看天体,日月众星均围地球而转,然后配合数学架构去解释,是十分合理,亦能解答各样问题,故一千多年来没有人怀疑,认为是自明的。 但哥白尼突破托密勒的权威架构,尝试以数学的理性思维为主,而不从经验观察为主去考虑,则可以采取全新的假设,去解释天体的各种现象。 哥白尼认为数学更接近真理,经验则流转不定,不可全信眼所见的。追寻真理必须从数学入手,数学的标准是越简单 越好。依这思路,托密勒的体系太复杂了。由是哥白尼即着手依新的地动假设,写下其震动世界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的革命 哥白尼在其天体运行论中说:“经过长期与多次的观察,我终发现除了地球自转外,可以考虑行星的运动,并计算出其公转和地球的公转,不单 能推出其它行星的现象,而且可以把行星、天球及天体自身的秩序和大小都连系起来”。 哥白尼挑战亚里士多德及托密勒思想,在以数学的原理,高于物理学上的观察,提出的太阳中心假设,与我们一般的观察不一致。因观察所见,明明是地球为中心,太阳是围地球而转,但从数学来设想,则太阳为中心是更合乎几何的模型,完满地解释所有天体的现象及行星的不规则运动。这是一更合理性的数学模型,但却不合观察所见。此时哥白尼的选择,是以理性高于经验,这亦是西方文化重理性的精神。 当天体运行论一书出版后,当时支持日心论的韦德格斯提出调和理论,认为众行星以太阳为中心,但太阳仍是围地球转。但到巴勒哈的大弟子克卜勒(Kepler),却指出哥白尼的理论数学上简单而完美,日心论显明上帝的数学是何等完美。同期,在基督新教的科学家均闻其风而悦之,人类宇宙观终进入革命之中。 哥白尼到伽利略 哥白尼虽把宇宙之中心转向太阳,宇宙仍被视为中世纪型态的大天球,天球由恒星组成,与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及水星等各行星,围太阳而转,。其最外的恒星天球,各星均固定在那里不动,眼见的天球移动其实仅是地球自转所形成,故这宇宙观仍是一有限的宇宙外有一大恒星天球限制了天体。 但哥白尼为了反对亚里士多德以地球为唯一引力中心,指出到处都有不同引力中心”。即众星体均有其引力,已构成无中心点的宇宙,亦即无限的宇宙。哥白尼同时也认为宇宙的空间应比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大两千倍,而且在这大天球之外,仍可能有无限的虚空存在。 如果宇宙没有地球为中心,则任何地方均可能为中心,处处为中心,就是无限的宇宙。哥白尼仍想维持有中心的观点,即以太阳为中心。但继承其观点的英国天文学家迪基斯认为恒星天球之外的虚空相本不存在,恒星天不是一大球,是一无限无的世界,众星散布罗列。道明会修士布鲁诺更认为无限宇宙中有无限多的世界,住有无数的不同生命。他又认为上帝是一切运动的内在原理,结果因他的理论太前卫,被教庭判为异端,最后交给罗马城*,被总督判火刑而死。 一六九年,伽利略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其后他把望远镜改革到能放大一千倍,而后将之望向天空。伽利略发现的是一个奇异宇宙,一个有无尽星宿的天空,原是肉眼所见不到的群星展现。一六一年,他写了天文现状一文,将其新发现记录下来,改变了世界的样貌。 克卜勒与伽利略 从希腊到中世纪,亚里士多德天文学相信,星光灿烂的夜空,为一大球体名水晶天,众星静止在天上,闪烁生辉,一切皆不变,显示宇宙的完美几何架构。然而哥白尼之后,有一著名天文学家巴勒希,他尝试综合哥白尼与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认为众行星围太阳而转,但太阳仍是围地球而转,这亦是当时宗教改革神科学家常接受之观点。他是一观星家,在一五七二年,二十六岁的他发现有一极光之星出现,达一月之久,且非常遥远,在众行星之外,甚至似在水晶天以外。巴氏遂指出,天体常有变象,而非亚里士多德所论的不变。此明星其实是一超新星爆炸景象。 巴氏的学生即著名之克卜勒,一六九年发表其新天文学,他认为上帝依数学原理创造世界,人有上帝形象,可从数学和观察中,掌握上帝创造的规律。他原本接受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以天体有几何的完美性,故行星轨道均为圆形,但经四年观察去考证巴勒希对火星观察的后果,写下了九百页的统计报告,最后证实轨道为椭圆形,而且太阳并非在正中位置,却略偏于一边。遂提出他著名的克卜勒三定律,包括行星轨道、速度及行进的力学规律,这发现彻底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不变及完美数学天体观,但这不表示天体不完美,而是我们可能处身在一个远比我们想象为大的宇宙。 伽利略的发明与观点原被耶稣会士公开肯定,也得到教宗乌班八世所赞许,但因其思想的反对者上台,结果在一六三三年迫其认错,收回太阳中心的观点,并软禁起来。但他仍写了新科学一书并出版。一六四二年伽利略逝世。同年牛顿出生,提出引力论,解决了长久悬疑的科学问题:众星运转的力量根源。 牛顿展开机械宇宙论 据说牛顿是因为一苹果掉下,而得到灵感去理解引力的秘密。其历史价值在从苹果掉下的规律,而领悟到万有均依同一规律,甚至天上的月亮星宿,亦因这规律而运转,这是万有引力的规律。 牛顿的思想来自宗教改革的一个神学传统,就是上帝把万有创造成一自动运作的机械系统,上帝远比中世纪所想象的为大,其对宇宙设计的精密,具有不可思议的自发性和准确性。 在牛顿的思想中,自然规律与上帝的存在是和谐的,上帝创造了规律,而万物即依规律而运作。宇宙就像一个大机器,每一零件都互相牵连,而依机构规律运 动,宇宙也像一上了发条的时钟,一旦发条开始动,里面的零件都自动运作起来,形成一庞大机械体系。宇宙是依万有引力规律的互动系统,一切均是机械地自动运 作,故法国科学家Trinh Xuan Thuan描述牛顿宇宙中的上帝是更有空间的上帝,不须天天看管着大群天使去运作天体运行的机器,这机器早已造成是自动的,上帝祇须在创造时轻轻一推,万 物就依规律运作至今注十四 。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为本的机械宇宙观,物质宇宙必须是无限的,因为若是有限,则万有将有一中心,若有一中心,则成一强力点,把万有吸向中间,而宇宙即应 压缩成一点,而不像我们观察所见的是张开的森罗万象世界。天体没有缩成一点,那么众星应是均匀分布,引力互相抵消,如此下去真到无边无际。无限宇宙观在十 七世纪取得当时以牛顿力学为本的科学支持,因而被认为是科学的真理,而上帝的观念则变成遥远的宇宙设计者,不直接参与人间了。 理性主义三大师 十七和十八世纪之交,各大思想家开始作出各种新思考,去调节这不可思议新宇宙。欧陆的理性主义兴起,先有笛卡儿,将心灵与物质彻底区分。一面接受机械 宇宙观,另一面则从心灵的反省能力去寻索精神与灵性基础。以“我思故我在”作为不可怀疑的起点,这是回到第四世纪奥古斯丁对自我存在的思考,而以自我存在 的自明性,来建立确实的起点。同时用第六世纪安瑟伦(Anslems)的本体论证,从纯逻辑形式及上帝定义的独特性,来论证上帝存在亦是自明的。于是不必 通过经验科学,纯由理性可以证延诇我和上帝,而这心灵之路又和物质是彻底二分的。他这新方法和二元论的思路,保障了传统灵魂与上帝的观念,也保障了价值与 世界,为之提供了新的基础,不必被现实科学所发现的世界所挑战。 另一条路线的思考,则为史宾诺沙(Spinoza),由于当时科技所发现的,可能是一个无限宇宙,那么就要面对上帝存在的问题。若宇宙万有是无限地延 展下去,那么上帝还有什么位置呢?当时剑桥柏拉图主义者如Malebranche正主张上帝与无限空间等同,史宾诺沙则从形而上学认为无限宇宙必依于一无 限实体,此无限实体即是上帝,而上帝亦即是无限宇宙,宇宙与上帝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故上帝并非超越的实在,却是与宇宙等同的实体,也是一内在一切的无限 心灵,为一切有限之心与物模式的基础,这就成为泛神论的思想。 还有莱布尼兹(Leibniz),认为宇宙由充塞一切的无数形而上单子组成,这些单子也是一些能量单位,成为万有内在的动力。一切运动和变化,均是单 子的显隐转变构成,时空则是相对的,所有规律都是在单子内在的潜能与显实来表达。宇宙一切机械秩序原是事物的内部动力,而一切都已事先安排,命定如此发 展。所谓心灵,是清明的单子,物质是混浊的单子。 莱布尼兹提出整套形而上学系统,去解释一切十七世纪发现的科学现象,而且从其能量即物质、及时空相对观,已有未来相对论的蓝图,不可谓不具洞见。他并且用形而上学理论,走出纯机械物质的世界,维持了一种精神价值。 至于上帝的位置如何呢?莱布尼兹认为一切单子的潜显变化,其内在规律的运作,及单子显隐之中所形成的运动表象,完全是事先安排好,使一切发展都有一和 谐,这称为“先定的和谐”。这须极大的智能去设计,故只能来自上帝的安排。上帝是超越宇宙的实体,对一切已有完美的设计。故莱氏不大赞成牛顿所讲的类似机械工程师 的上帝,而由理性建立另一世界的图画,成为世纪之交的讨论课题注十五。随着宇宙观的改变,西方文化出现重大突破,对宇宙、上帝、星河,不断改变图画, 人类面临一个全新的世界架构。很可惜同时期中国却仍持佛经的宇宙观,以为大地中间有一须弥山,日月围其旋转,太阳转山后,就成晚上,转出来就天亮,要改变 其前现代宇宙观,付出的代价比西方还大。 十八世纪的辩论 对十七世纪有关机械宇宙的重大发现,及所展示的可能无限宇宙,在英国学界的反应又与欧陆不同。欧陆哲学家们企图在经验以外,纯从理性去寻索形而上学的法则,但在英国却想将形而上学奠基在经验及万有引力的宇宙观上。 莱布尼兹和Huygens 均曾批评牛顿不够哲学性,因他对一切机械规律均不提供最后的解释。牛顿却维持他以科学为本的立场,先从事实去建立理论。他并不同意万有内在有什么能量或动 力在运作,一切物质都是依外在引力规律而运动,他亦不接受史宾诺沙那种泛神论,以上帝内在于万有及时空中。 牛顿提出绝对的时空,作为一切运动的空间,但他不认为上帝与绝对的时空等同,而是上帝本身之永恒无限性构成了永恒无限的时空,故在本质上超越时空,而 又为万有的外在动因。他在一七一三年再版的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书中,加上一注云:“祂(上帝)不只是永恒与无限,却是永恒与无限地自有。祂不是时间延展或空间,却是持续与呈现,祂永远持续,也至处呈现,因其存在是永远而又无所不在,祂构作了时间延展和空间”。牛顿指出上帝不像时间空间之为现实地存在,而是实体地存在。 牛顿的思路,将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万有原理是依经验可见之规律而建立,不依形而上的内在动力,各复杂有序的原理均是无情地依外在机械法则运作,其所 以可能如此,不能靠其自身发展出来,故其根源当依于上帝。这上帝是超越外在设计而又推动一切的永恒无限智能,牛顿遂从神学保护了科学独立性,对付了形而上 学。 莱布尼兹批判牛顿之说,使上帝变为一工程师,造了宇宙的大机器后,仍要常常修补零件,其创造不能事先安排好完美的宇宙。故莱氏提出其“先定的和谐”论,认 为上帝从这形而上原则创造,保障了一切的完美。 这就形成十八世纪初的一大辩论,牛顿派的科学与科学家格兰牧师遂起而反驳,为牛顿护航。在一七四至一七五年的科学讲座Boyle Lectures中,他先批判笛卡儿的机械观,只能把上帝放在自我存在的论辩中,使上帝只成为一假设。但牛顿却提出超于机械的万有引力原理,成为宇宙整体 的科学原理。这原理本身自动运作,但却不能自然地发生,须有上帝为根源与设计,上帝是在推动和掌管宇宙,而不是仅为一预设,也不是等同于万有。 另一面,格兰批判莱布尼兹的上帝永远在袖手旁观,宇宙则是一自动机器,不须上帝的护理。认为牛顿从科学论证的上帝,远比莱布尼兹从形而上学推论的上 帝,与人类及世界更为亲密相关。因此牛顿派科学成功地调和了新宇宙观与上帝的观念。牛顿打开了宇宙和上帝的新视野,为西方文化预备了一个新时代的宇宙人生 观,也突破了人类千百年来封蔽的眼界。 十八世纪的文化气氛 十八世纪的人仰首观天,已不再是庞大的水晶天球,由天使群去操作天体的运转,而是一深不可测的,可能无边无际的宇宙。人对宇宙感到更大的震惊和赞叹。 万有可能是一设计精深的机械系统。在十八世纪初,大部分思想家均将这伟大的天体世界和宗教感情连系起来,配合着宗教改革的自由思想,上帝的观念突破了 传统中世纪那坐在天球上的统治者形象,却为无限宇宙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们,都在研究上帝和新宇宙图画的关系,欧陆的笛卡儿、史宾诺 沙、莱布尼兹、巴斯葛等,均各展其逻辑思维或人生深思,构作新哲学体系,英伦的牛顿、格兰及韦思顿等,则从科学角度认为宇宙须由上帝所 开创和护理。 十八世纪初的思潮,据科学史家Christopher Kaiser的分析,指出当时科哲学家认为大自然在大方面是上帝的作为,一是创造万物,依规律推动万物;二是构作现今世界的系统;三是事物之继续运作;四 是事物之偶尔改造;五是有时在人间通过自然现象去作出灵性参与;六是神迹。 不过到十八世纪中期,思潮开始有转向,讨论上帝与宇宙关系的学说日渐减少,却倾向将对上帝的感情与科学的理性研究分开。 柏林科学家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在一七五六年发表文章,讨论新宇宙论。他指出哲学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万有之奇妙,完全可从纯自然和物质规律去解释,而不必通过智能 的创造原理去理解。另一派则认为一切自然界的发现,其根源均可追溯到造物主,一切事物的最微小部分,均可显明上帝的能力、智能与美善。 Maupertuis 进而提出他自己的观点,他倾向认为一切都可由自然去解释,而不必像牛顿般推论有上帝为最后原因,他亦提出一种类似自然选择论(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的原理,相信生命可以经过一些机械规则去偶然产生注二。 同期英国哲学家休谟在其著名的自然宗教对话录中,通过对话提出一重要问题,即宇宙是否必须有开始呢?宇宙无始之假设在逻辑上并不矛盾,若 果宇宙是永恒存在话,那么在永恒的时间中,万有可以无止境地不断碰撞,终于有可能撞出一个设计完满巧妙的世界来。故宇宙之复杂有序不必然须要假设有上帝, 假设永恒宇宙也同样可以注三。 十八世纪中到十九世纪,是所谓启蒙运动的思潮兴起,对宇宙的玄思哲想,开始转向唯物主义或不可知论,又成为西方另一大文化发展。 勒比理斯与十九世纪 当十九世纪拿破伦兴起的时候,启蒙运动已发展到最成熟的阶段。科学家勒比理斯向拿破伦呈献其天体力学一书,拿破伦问为何里面未提及宇宙之工程师上帝,勒氏木无表情地说:“我并不需要这样的假设。”这也象征了一个完全以自然来解释一切的世纪来临。超自然的价值,形而上的法则,宗教的神圣,均被推入不可知的领域,或是仅为主观的经验,而非客观理性的真实。 勒比理斯在一七八六年提出理论,主张土星和木星的运行,是一力学上的平行,可从数学算出。其后在一八一四年,提出或然率的数学模型,从事物的知识中寻 索出其或然率大的原因,并且对太阳系的起源提出理论,认为行星系统可从或然机遇中,一步步产生,此中并不须上帝来插手。 在一个无限永恒的宇宙中,上帝好像没有位置,宇宙祇是一个荒凉的物质世界,祇有物质及其规律。故此黑格尔年轻时,写信仰与知识一书,在结尾时就引 用德国圣诗的一句话,说“上帝自身死了”。这句话原是指耶稣死而复活,但黑格尔却用之指出当时的文化气息,就是上帝已死,在西方哲学与宗教所相信的上帝, 已在新宇宙观中渐渐隐退,或者藏在更深远的神秘中,或者根本不存在。 黑格尔的哲学雄心很大,他指出上帝之死,是无限的悲痛,但这祇有在于“文化形成的历史中”。但他要“重建哲学上的绝对自由,以及绝对之情怀,使思考上 的复活节(Good Friday)取代历史上的复活节”注五。因此他要通过其新的辩证法,统贯古今中外的历史,视为是宇宙精神的发展,建立 伟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远远超 过笛卡儿或莱布尼兹等的静态思想,并由宇宙精神的发展去重建基督教的意义,这即是他年轻时所讲的上帝复活。 然而到十九世纪中,后黑格尔派的人,费尔巴哈正式宣布了无神论,认为上帝是人心灵所创造出来的。而同时尼采亦宣布上帝死了,批判那时代的无神论者是如 此肤浅,仍不明白失去上帝的人生,是何等之孤寂,祇能永恒地面对轮转而虚无的世界,在自我玄想中超越自己,成为所谓超人,结果尼采最终没有成为超人,却人 超人的疯狂而变成一个白痴。 十九世纪末,面临二十世纪,似是一虚荒的世界,也似乎是一可以建立物质天堂的美丽新世界。价值悬在虚无之中,一切变得无意义。 十九到二十世纪的文化氛围 十九到二十世纪的新发展,似乎越来越显示,宇宙如十七世纪戴葛等所推想的,是一无限无际的物质世界。无限宇宙暗示了物质以外一无所有,物质似 是最后的真实,宇宙只有物质及其运动,任何心灵和精神的东西,都是以物质为基础来产生,是一些上层建筑,于是唯物论就成为十九到二十世纪初的哲学主流。 在绝对时空之下,一切都在按机械宿命法则运行,物质世界永恒无限,一切的形成,如休谟所提的假设一样,在永恒之中,万有不断组合,终有可能偶合出秩序森严的世界。配合十九世纪达尔文提出的进化假设,生命的根源也可合理地通过自然选择而被解释,于是上帝可以像勒比理斯所言的,不外是一无必要的假设。 在这处境下,这宇宙观被视为客观真理,而艺术、道德和宗教,均被打入主观的范围,康德的道德理性只能黏附在主体之中,克罗齐的美学仅为主观的架构,宗 教信仰则归入巴斯葛的个人经验,及齐克果的信仰跳跃。价值被割离于万有之外,没有真理性,而心灵世界则打入无理无序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中。 当人类带着肤浅的乐观思想走入二十世纪时,以为凭所掌握的客观真理,可以克服一切难题,掌管宇宙,操控万有,建立一个物质天堂。 可惜二十世纪的发展却标示了一个残酷暴乱的时代,当上帝及一切价值均被打入主观世界以后,人并不能创造出普遍的新价值,人的普遍性已被消灭净尽,人只能被归约为孤离的个体,各依其偏见来创造自己观点,唯一的共通性只是动物的本能,人的价值变得虚无而可怜。 尼采所讲的超人,根本从来没有一个个体能完成,倒是尼采所批评的肤浅无神论者,那些嘲笑上帝而又肤浅地乐观的俗众观点,却成为主流。而尼采所讲的权力意志,则成为政客与暴君所接受的真理。而科技的操控大自然,更产生破坏和污染地球的后果。 然而历史的嘲弄是,当人人信奉无限宇宙观时,二十世纪初的科学发展,又惊人地发现,宇宙的真相并非如勒比理斯、尼采和费尔巴哈所想象的一样。 观星科技的发展 十八和十九世纪以来,人对那光彩灿烂的银河,仍是所知甚少。由于当时仪器不足,无法成功,但观察星空,有些地方星体云集,有些地方却稀松疏落,故认为银河在密集处应更长阔,稀疏处应更短窄,故其形状当是偏平而不规则的,想不到他这推测果真符合事实。 究竟银河有多大呢?其边界何在呢?这首先须测量星的远近及运动状况。 测量星宿的距离,可以用简单的三角学,只要找到两个观察点,与观察的对象连成直线,两观察点的两条线形成一角度,再量度观察点的距离,即可掌握某星有 多远。角度越小,星星越远。观察点越远,可测量之星星也越远。最长的观察点,是地球围太阳转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平衡点,须六个月。故六个月前拍下星宿 的照片,六个月后再拍,比较两照片的不同,算出其角度,即可得到其距离。 但宇宙似乎远大于一般的距离,必须有新的方法去研究。一八四二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道普勒发现,声音走向观察者时,频率会越来越高,走离时则越来越低,这叫道普勒效应。而光的情况与声音一样,也以这效应为其规律,如果光走向观察者,其频率偏高,会移向蓝色,反之,则移向红色。 由此即可观察天上星星的移动方向及太阳系本身的运动。 对星的光谱掌握,需要更好的工具,即更精密的望远镜,这要到二十世纪才有更多的突破。在一八九七年,进入二十世纪的前夕,美国天文学家乔治霍尔在威斯康辛州建造了一大望远镜,其镜片阔四十吋,由于镜片太厚,操作不易,后来在加里福尼亚州韦尔逊山建两大反射望远镜,用反射镜接受星光,较大的一个建造于一九二二年,阔一百吋。一九四八年在南加州又建二百吋反射望远镜,可以看到四千万扔 菳以外的星光。 此时星空展示一个远为美丽惊异的世界,一扔菳是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四千万扔菳的距离,简直不可思议。但单靠大望远镜观察,星空的立体深度仍不明显,银河系以外是否有世界呢?那也不易测度,天际仍是一个奇特奥秘的世界。 突破银河系核心 哲学家康德,在哲学上有一哥白尼革命,即把万有为中心的思维转向以人认知主体为中心。这转变曾主宰了哲学思想方向一个多世纪,其最后的继承者可能是中国哲学家牟宗三。 二十世纪后期哲学已慢慢走出康德主体为本的思维,不过康德这位对天上繁星与内心良知不断反省的大师,对天文学的观点,却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一七七五年,康德提出银河系像一扁平的碟,中间有一中心,众星围此中心而转,银河系因此是有限的。但在其以外,仍有无数的星系,如岛一样的小宇宙,分布于无际的空间之中,宇宙有繁多像银河一样的星团。 康德的观点原只是一种想象,由其星云说推论出来。然而二十世纪的科技,配合道普勒效应,确实发现了银河以外的广大世界。首先被注意到的是巨大的星云, 从肉眼看,这些星云只是一颗星,从巨型望远镜看,才发现那是一团新星,从一团气体中产生出来。一九一二年女天文学家汉丽塔埃研究南天际大小两个的麦哲伦星云,发觉仙王变星群,有时较亮,有时较暗,凡暗淡期长的,其亮度就较大,显明其亮度与暗 淡期之长短有关。从其明暗时间长度的测量,可从其平均值中的其原本亮度,由其原本亮度再依据近距离星宿之亮度和距离为坐标,即可计算其距离。 一九一六年用这方法测一些星云和星团的距离,令人震惊地发现,地球及太阳系所处的银河系,并不是唯一的星系,其外也不是无尽的太虚,却有无数星云和星系团,一如康德所言,有不少如岛一样的小宇宙,分布在浩瀚无际的太空间之中。 哥白尼打破了地球中心的宇宙观,但其后三百年,人仍以太阳为宇宙中心,至二十世纪的新科技发展,才让人明白,原来太阳不是中心。二十年代根据对银河中 一百个左右的小球状星团观察,其散布围银河中心的情况,显明银河系的中心不在太阳系,却在离地球三万多扔菳的地方,太阳是在较接近边缘的银河碟形的臂上。 当哈勃登上天文学舞台时,整个宇宙观面临大转变。一九二三年用韦尔逊山的望远镜,肯定一些巨星,如仙女座星云,原来是一星系团,距地球九十万扔菳,不可能在银河之内。 银河系是否宇宙的核心,结果新发现也打破了这想法,银河系以外又有无数星系团,最近的是大小麦哲伦星云,至于像银河一般的邻近星系是仙女座,其体积竟比银河大一倍。此外,这类星系原来还有很多。 红位移奇观 自古以来,天上众星,原只有审美意义,为诗人梦想的对象。对于科学家来说,那只是遥远而闪烁的光点,人只能观察天体转动与行星运行,而掌握其轨道及几何结构,但对星的本身性质,很难了解。 然而在十八、九世纪,光谱分析的学问日渐进步。牛顿早就主张,三棱镜所析成的光带,是阳光的不同色彩。一八一四年约瑟夫用多棱镜掌握光谱色散度中的暗线。一八二三年 John Herschel指出金属火焰的光,可以用来检验金属。一八五九年 Von Bunsen 及Kirchhoff创作了光谱分析法,从光谱分析可以知道是哪一种物质元素,也可知其辐射。 一九一二年史聂赫(Vesto Slipher)观察仙女座星云M31的光谱,发觉向蓝色方向移去,即从道普勒效应来说,那表示其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高速飞来地球。史氏马上测量其它星星。 一九一四年分析了十三个星云,发觉有十一个是向红的方位移动,两个向蓝的方位移动。一九二五年他已观察了四十一个巨星,另有四个被其它天文学家观察,四十 五星云中,四十三个是红位移,两个蓝位移,这慢慢构成一模式,大部分星体是以秒速一千公里的速度飞离地球。 随后发现银河系本身是在转动中,太阳系正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移向仙女座星云,故有蓝位移的现象。其它整个天体的星星,都表现了红方位移动,称为红位移(Red Shifts)。 哈勃用韦尔逊山的一百吋望远镜,一九三四年印证了银河中的巨星,原来是其它庞大星系团,从天文相片中,算出约为一千万个星系。 在这研究的同时,他在一九二九年发现到红位移的速度与其和地球距离的关系。他当时已测量出十八个星系及一巨星的距离,从其红位移速度看,其速度与距离 刚好成正比,越远的星星,其飞离的速度越快。这现象显明了什么?显明了宇宙不是一静态而无限的事物,却是在高速膨胀当中。 胡美逊与爱因斯坦 天文学奇人胡美逊(Milton Humason),由于少年时热爱天文学,十五岁就放弃学业,跑去韦尔逊山天文台做骡车夫,帮助运输,二十七岁成为清洁工人。由于他热心的投入工作,被委任为看管巨型望远镜的助理。 由于熟习运作望远镜,一九一九年升为助理天文学家。哈勃重用这位年轻的天文爱好者,在一九二八年指示他全面研究和观察众星的红位移,特别是极遥远而又昏暗的星系团,须长期观察和记录,在半吋阔的照片中记录星系团的光谱。 到一九三五年,他记录了一百五十个红位移的星体,其飞离速度达每秒四万公里。至一九五年后期,用新的二百吋望远镜,发现速度达每秒十万公里。这一切均印证了哈勃定律,即红位移与距离成正比,越远的星星,其飞离速度越快。 这是令所有天文学家震惊的发现,物质宇宙并非一无限而稳静的世界,却是一高速膨胀中的宇宙。天上繁星,是从四方八面的方向飞离地球。 然而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式,指出引力常数是正值,宇宙应在减速当中,及宇宙尺度的值,显明其压力小于密度,则宇宙的尺度可能是在增加,或增加后收缩当中。那么,宇宙应是一个在膨胀或收缩的动态过程中。 爱因斯坦由于接受当时传统的概念,认为宇宙是稳态及无限的,故对自己理论引申的动态宇宙颇为犹疑,遂在一九一七年发表一论文名“广义相对论的宇宙论考虑”,提出一个“宇宙常数”的概念,来修正原先的方程式,以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来抵销万有引力,维持一静态宇宙模式,不料却被后来的天文发现所推翻,爱氏承认这是他一生最不智之举。 探索起源 爱因斯坦因持守传统的静熊宇宙观,忽视了哈勃在同期对众星体光谱红位移的重大发现。一九一四年已观察到十一个红位移,到一九二五年有四十三个红位移。 哈勃遂于一九二九年公布其定律,即星体对地球的距离,与其红位移成正比,这显示整个宇宙不是静态的机械世界,却是在膨胀之中。 宇宙若果在膨胀,则整个浩大无匹的天体,将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再是一静态无限,

    注意事项

    本文(星空下的沉思人类宇宙观的变迁.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