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3520604       资源大小:46.13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docx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急救医学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150101、11160901、11480015、11490014、11500016 英文名称:Emergency Medicine 总 学 时:32学时 学 分:2.5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见习考核、大课考勤、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和自学内容上网络课程阶段考核/期中考核。 急救医学属于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临床相关学科课程之后,通过急诊医学的教学,使学生学到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症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授予学生急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缜密的临床诊疗思路: 1. 掌握各种临床危象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院前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各专科系统急症,如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内分泌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和创伤,包括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急诊诊断和治疗。 2. 掌握病情危重程度的临床评估,各常用意识评分系统,危重症常用监测手段及治疗原则。 3. 在熟练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急重症的诊断、治疗的基础之上,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常见急症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 掌握各种急救医学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过硬的临床动手能力: 1. 掌握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初步处理、止血、评估、搬运、制动、转运。 2. 掌握心脑肺复苏基本技能:徒手心肺复苏、除颤、药物复苏种类和剂量。 3. 掌握气道开放、静脉开放基本操作技术及呼吸机的基本使用。 4. 掌握常用急诊操作技术:洗胃、导尿、胸穿、腹穿、心包穿刺、颈托的使用。 掌握各类急症的抢救流程与治疗原则,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加强本科学生的“三基”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急救医学总学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 见习课2学时。教学内容以现代医学所需要的急救医学基础为主,力求反映现代医学技术所涉及的急救医学临床思路及基本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开创性。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倡学生自学,增加了学生自学的内容。为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在部分章节后面提供了一些急救新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阅读材料。 第一篇 急救医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急救医学的概念。 二、熟悉: 1. 急救医学形成的基础。 2. 急救医学的临床特点。 三、了解: 1. 急救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2. 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3. 急救医学的未来展望。 4. 急救护理。 5. 院前急救护理。 6. 医院急救护理。 7. ICU病房的护理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2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急救医学、急救护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急救医学的概念。 2. 急救医学形成的基础。 3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4急救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5. 急救医学的临床特点。 6. 急救医学的未来展望。 7急救护理。 8. 院前急救护理。 9医院急救护理。 10. ICU病房的护理。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目的要求: 了解: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 EMSS发展概况。 3. EMSS的基本结构。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 EMSS发展概况。 3EMSS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危重病的临床常用评分系统 目的要求: 一、熟悉:疾病危重程度特异性评分系统。 二、了解: 1. 危重评分。 2. 疾病的非特异性评分系统。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2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危重评分、APECHE评分、SAPS系统。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危重评分。 2. APECHE评分、SAPS系统。 3AMI严重程度评分和心功能分级、急性肺损伤和肺部感染评分系统、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MODS严重程度的评分标准、创伤评分系统。 4. 患者意识状态判定。 5. 危重患者的镇静程度评估。 第二篇 心搏骤停与复苏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 2. 掌握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 3. 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4. 脑复苏的措施。 二、熟悉: 1. 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性生命支持的内容。 2. 心搏骤停时给药途径。 三、了解: 1. 自动体外除颤器。 2. 心脏紧急起搏。 3. 开胸心脏挤压。 4. 了解脑复苏的结局。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脑复苏。 二、主要教学内容: 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 心搏骤停的原因。心搏骤停的类型。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 心肺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性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判断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体位;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其注意事项。建立有效循环: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评价标准。进一步生命支持:明确诊断,控制气道,氧疗和人工通气。 3. 开胸心脏挤压;电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4. 延续性生命支持: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5.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维持酸碱平衡;循环系统的监护;呼吸系统监测;脑缺氧的监护;肾功能的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与体征;防治继发感染;脑复苏;脑死亡相关概念。 见习课: 见习内容: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肺脑复苏。 第三篇 休 克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休克的概念;掌握休克的病情判断。 2.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3. 休克的诊断。 4. 休克的治疗要点。 二、熟悉: 1. 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变化。 2. 休克的临床表现。 3.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要点。 4.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要点。 三、了解: 1. 容量复苏的原则。 2. 休克治疗时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3. 休克的监测。 4.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要点。 5.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要点。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休克的概念。 2. 休克的病因,休克的分类。休克的病理生理。 3. 休克的病情评估:资料收集与病情观察:休克早期、休克中期、晚期休克。 4. 休克程度的估计,休克的监测。 5. 休克的救治原则。 6. 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第四篇 急性器官衰竭 第一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标准、救治原则及ARDS机械通气的特点。 二、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三、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源性、肺外源性、顽固性低氧血症、非心源性肺水肿、血气分析、肺毛细血管楔压、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肺开放策略。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ARDS的概念、流行病学。 2. ARDS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学及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ARDS治疗及ARDS的机械通气的特点。 第二章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目的要求: 一、掌握: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定义、DIC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及救治措施。 二、熟悉: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及实验室检查。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系统激活、纤溶系统激活、出血倾向、休克、栓塞及溶血、抗凝。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DIC概念、正常人为什么不出现DIC。 2.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DIC、病理及病理生理、病因、临床表现、分期及临床分型。 3. 怎样早期发现DIC、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疗效与预后。 第三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急性脑功能衰竭定义。急性脑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评分及意义、诊断依据。急性脑功能衰竭抢救及治疗措施。 2. 急性呼吸衰竭的定义、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3. 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急性左心衰竭的定义、临床表现、抢救及治疗措施。 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病因及分类、抢救及治疗措施。 5. 肝性脑病的定义、主要诊断依据及救治原则。 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定义,几个概念: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及MODS的救治措施。 二、熟悉: 1. 急性脑功能衰竭的病因。急性脑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 2. 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3.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5.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分期、实验室和其它检查以及鉴别诊断。 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 1. 急性脑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脑功能监测;急性脑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 2.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诱发因素及发病机制。 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5. 肝性脑病的病因、病理、分型及发病机制。 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急性脑功能衰竭、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过度昏迷、急性呼吸衰竭、通气血流比例、弥散障碍、氧耗量增加、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少尿期、多尿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促炎与抗炎反应失衡、过度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调节剂、血液净化技术、内毒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急性脑功能衰竭定义。急性脑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急性脑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脑功能监测:监测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重要提振的变化;电生理监测;颅内压监测;急性脑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脑死亡的确立;急性脑功能衰竭抢救及治疗措施。 2. 急性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ARF的分度、抢救与治疗措施。 3心血管系统相关的基础知识、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左心衰竭的定义、病因与诱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4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病因及分类、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5. 肝性脑病的定义、肝性脑病的病因、病理、分型及发病机制、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分期、实验室和其它检查主要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救治原则。 6. MODS概念、MODS的发病基础、MODS的发病机理、MODS的发展转归、MODS的初步诊断、MODS的预防和治疗。 第五篇 常见急危重症及处理 第一章高血压急症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的概念。 2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的治疗措施。 3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准。 二、熟悉: 1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的鉴别诊断。 2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和治疗措施。 三、了解:子痫的病理生理和处理措施。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急性主动脉夹层。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的概念、诊断标准、治疗措施。 2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的病理生理机制。 3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4子痫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呼吸系统急症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2. 肺性脑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3.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二、熟悉: 1.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 2. 急性肺栓塞的病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 三、了解:肺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通气/血流比;血浆D-二聚体;重症支气管哮喘;肺性脑病。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2. 肺性脑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3急性肺栓塞的病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第三章消化系统急症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义和常见病因。 2.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3.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诊断治疗流程。 4.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常见病因。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急救原则和治疗措施。 6. 急性胰腺炎的轻重分型。 二、熟悉: 1.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学诊断。 2.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治疗流程。 三、了解: 1. 上消化道大出血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 2.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非药物治疗和降阶梯治疗思维。 3. 药物止血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 特殊类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措施。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少见和罕见病因。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7.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腹膜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分型。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上消化道大出血定义、病因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病因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急诊诊疗流程、止血药物应用的适应症和特殊类型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 2. 重症急性胰腺炎定义、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轻重分型标准、急救原则和治疗措施。 3.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腹膜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第四章突发性创伤 第一节创伤性气胸和血胸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创伤性气胸的概念。 2. 闭合性气胸的抢救和治疗。 3. 开放性气胸的抢救和治疗。 4. 张力性气胸的抢救和治疗。 5. 创伤性血胸的抢救和治疗。 二、熟悉: 1. 闭合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 开放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 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 创伤性血胸的临床表现。 5. 创伤性血胸继续出血及感染的鉴别。 三、了解: 1. 闭合性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开放性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张力性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创伤性血胸、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减压。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创伤性气胸的概念。 2. 创伤性气胸的分类。 3. 闭合性气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 闭合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5. 闭合性气胸的抢救与治疗:保守治疗、胸腔闭式引流。 6. 开放性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7. 开放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8. 开放性气胸的抢救与治疗措施:转开放为闭合、维持生命体征、胸腔闭式引流。 9. 张力性气胸的发生机制。 10. 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1. 张力性气胸急救:胸腔穿刺减压。 12. 创伤性血胸的临床表现:少量血胸、中量血胸、大量血胸的临床表现。 13. 创伤性血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继续出血征象、血胸感染征象、迟发性血胸。 14. 创伤性血胸的抢救与治疗措施。 第二节胸腹联合伤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胸腹联合伤的概念。 2. 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表现。 3. 胸腹联合伤的急救和治疗措施。 二、熟悉: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依据。 三、了解:胸腹联合伤的病因。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2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胸腹联合伤、胸腹合并伤。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胸腹联合伤的概念。 2. 胸腹联合伤的病因。 3. 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表现:呼吸功能紊乱、循环功能紊乱、腹部症状体征。 4. 胸腹联合伤的诊断、辅助检查方法选择。 5. 胸腹联合伤急救与治疗措施。 第三节创伤性大出血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创伤性大出血的临床表现。 2. 创伤性大出血的判断。 3. 创伤性大出血的现场急救。 二、熟悉:创伤性大出血的外科手术止血治疗。 三、了解: 1. 大出血的病理生理。 2. 出血的辅助检查。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创伤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诊断性腹腔穿刺、限制性液体复苏。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创伤性大出血的概念。 2. 创伤性大出血的临床表现:损伤部位的局部表现,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的征象。 3. 创伤性大出血的诊断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 4. 创伤性大出血的抢救与治疗措施:抗休克、压迫止血、外科手术治疗活动性的体腔出血、预防感染和内脏并发症的发生。 5.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充分性液体复苏。 第四节复合伤 目的要求: 一、掌握:复合伤的现场急救要点。 二、熟悉:复合伤的定义。 三、了解:复合伤的发病机制。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2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复合伤,放射性复合伤,化学性复合伤,烧冲复合伤。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复合伤的概念。 2. 放射复合伤、化学复合伤和烧冲复合伤的发病机制。 3. 复合伤的临床特点:致伤因素多、伤情复杂、伤势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易误诊漏诊;治疗困难。 4. 复合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 复合伤的现场急救要点。 第五节多发伤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多发伤的定义。 2. 多发伤的迅速判断和进一步评估。 3. 多发伤的急救流程。 4. 多发伤抢救中损伤控制的概念。 二、熟悉: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三、了解:多发伤的辅助检查。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多发伤、损伤控制。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多发伤的定义。现场救护:预防窒息、止血、包扎、固定和转送。初期外科处理的原则:尽早清创、一般不做一期缝合、充分显露伤道。 2. 多发伤的致伤机制。 3. 多发伤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4. 多发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 多发伤的判断评估方法。 6.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7. 多发伤的进一步手术处理。 第六篇 急性中毒 第一章急性中毒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2. 急性中毒的诊断。 3. 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治疗措施。 二、熟悉: 1. 毒物的体内过程。 2. 中毒机制。 三、了解: 1. 急性中毒概念。 2. 急性中毒流行病学。 3. 急性中毒的病因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急性中毒。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急性中毒概念、流行病学、病因。 2. 毒物的体内过程。 3. 中毒机制。 4.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5. 急性中毒的诊断。 6. 急性中毒抢救与治疗措施。 第二章常见药物中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急性镇静催眠药物中毒临床表现。 2. 急性镇静催眠药物中毒诊断。 3. 急性镇静催眠药物中毒抢救治疗措施。 二、熟悉: 1. 镇静催眠药物分类。 2. 镇静催眠药物中毒机制。 三、了解: 1. 急性解热镇痛药物中毒。 2. 急性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3. 急性抗躁狂药物中毒。 4. 急性抗结核药物中毒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急性镇静催眠药物的分类;中毒临床表现、诊断和抢救治疗措施。 2. 急性解热镇痛药物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3. 急性抗精神病药物分类、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4. 急性抗躁狂药物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5. 急性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第三章急性食物中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抢救治疗措施。 2. 急性毒菌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抢救治疗措施。 二、熟悉: 1.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毒机制、鉴别诊断。 2. 急性毒菌中毒的中毒机制、鉴别诊断。 三、了解: 1. 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 2.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3. 急性鱼胆中毒。 4. 急性河豚毒素中毒。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2.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治疗措施。 3.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4. 急性毒菌中毒的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治疗措施。 5. 急性鱼胆中毒机制、临床表现、抢救及治疗措施。 6. 急性河豚毒素中毒机制、临床表现、抢救及治疗措施。 第四章急性农药中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 2.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抢救治疗措施。 二、熟悉: 1.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机制、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 2.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分级、病情危重指标。 三、了解: 1. 急性除草剂中毒。 2. 急性百草枯中毒。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中间综合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中毒分级、病情危重的指标、抢救与治疗措施。 2. 急性除草剂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3.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及治疗措施。 第五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目的要求: 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碳氧血红蛋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第七章常见急性毒品中毒 目的要求: 了解: 1. 常见急性阿片类毒品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2. 常见急性苯丙胺类毒品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3. 常见急性大麻毒品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4. 常见急性可卡因类毒品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5. 常见急性致幻剂毒品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急性强阿片类毒品中毒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2. 急性苯丙胺类毒品中毒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3. 急性大麻毒品中毒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4. 急性可卡因类毒品中毒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5. 急性致幻剂毒品中毒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抢救与治疗措施。 第七篇 危重症的感染与抗菌药物治疗 第一章危重症感染常用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掌握抗菌素的五大作用机制。 2. 掌握抗菌素的十大分类。 3. 掌握抗菌素的合理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了解: 1. 了解临床抗菌素应用的细菌耐药的机制、分类。 2. 了解PK、PD的基础知识,掌握根据PK/PD的抗菌素的分类 。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抗菌素的五大作用机制。 2. 抗菌素的十大分类。 3. 抗菌素的合理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4. 临床抗菌素应用的细菌耐药的机制、分类。 5. PK、PD的基础知识,掌握根据PK/PD的抗菌素的分类 。 第二、三章院外院内感染的危重症抗菌药物选择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掌握CAP,HCAP,HAP,VAP的中文含义。 2. 掌握院外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基本概念。 3. 掌握院外感染和医院感染所致的重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二、了解: 1. 了解院外院内感染的危重症病人和院内危重症病人感染的特点。 2. 了解导致院外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微生物种类及抗生素的选择。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CAP,HCAP,HAP,VAP。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CAP,HCAP,HAP,VAP的中文含义。 2. 掌握院外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基本概念。 3. 院外感染和医院感染所致的重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4. 院外院内感染的危重症病人和院内危重症病人感染的特点。 5. 导致院外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微生物种类及抗生素的选择。 第四章危重症感染的预防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六步思维要点。 二、了解: 1.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 2. 危重症感染预防的一般措施。 3. 树立临床感染控制的无菌观念。 4. 感染中毒性脑病病因。感染中毒性脑病发病机制。感染中毒性脑病病理改变。感染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感染中毒性脑病临床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及治疗。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六步思维要点。 2.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 3. 危重症感染预防的一般措施。 4. 临床感染控制的无菌观念。 5. 感染中毒性脑病病因。感染中毒性脑病发病机制。感染中毒性脑病病理改变。感染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感染中毒性脑病临床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及治疗。 第八篇 危重症的营养支持与代谢调节 第一章危重症营养支持与代谢调节的基础理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营养支持的概念;代谢支持的概念及总体原则、代谢干预的概念。 二、熟悉: 1.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与代谢的特点;膳食纤维、谷氨酰胺在代谢干预中的作用。 2. 营养素的来源:能量物质的来源、氮的来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来源。 3. 营养素的需要量。 三、了解:精氨酸、核苷酸、w-3多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胰岛素在代谢干预中的作用。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营养不良、毛细血管渗漏、w-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危重症患者营养与代谢的特点;饥饿与营养不良;应激反应与营养不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与毛细血管渗漏;营养不良与应激反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营养不良与应激反应对原发病的影响。 2. 危重患者的代谢调节;代谢支持;代谢干预。营养素的需要量和来源。 3.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策略。 4. 营养素的需要量。 5. 营养素的来源。 第二章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策略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过渡原则;胃肠内营养、胃肠外营养的概念及优缺点、适应症、禁忌症。 二、熟悉:临床营养支持的分类;胃肠内营养用膳食的分类及临床常用营养素的特点;常用静脉营养制剂的内容;胃肠内、外营养应用方法。 三、了解: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胃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置。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 2.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分类与途径选择。 3. 胃肠内营养支持 。 4. 胃肠外营养支持。 5. 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胃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置。 第三章急危重症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处理 目的要求: 了解: 1. 急危重症水平衡失调及处理。 2. 急危重症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处理。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水平衡。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人体的正常水平衡状态。 2. 水平衡失调及处理。 3人体正常电解质平衡状态。 4. 急危重症电解质的日需补充量。 5. 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处理。 第四章急危重症的血气和酸碱平衡分析 目的要求: 熟悉: 1. 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2. 单纯型酸碱失衡及其代偿公式。 3. 血气及酸碱失衡的诊断思维程序。 4. 常见急危重症的血气及酸碱失调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阴离子间隙。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2. 单纯型酸碱失衡及其代偿公式。 3. 血气及酸碱失衡的诊断思维程序。 4. 常见急危重症的血气及酸碱失调特点。 第九篇 急救技术与操作 第一章危重症的监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掌握急危重症病人监测的概念。 2. 握急危重症病人常见呼吸循环的监测。 二、熟悉:熟悉不同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三、了解:颅内压的监测,胃肠粘膜pH测定的临床应用。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急危重症病人监测的概念。 2. 急危重症病人常见呼吸循环的监测。 3. 不同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4. 颅内压的监测,胃肠粘膜pH测定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急危症的气道开放技术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气道开放的种类。 2.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及操作过程。 二、熟悉:熟悉气道开放的并发症、预防。 三、了解:纤支镜及气管切开应用。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气道开放的种类。 2.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及操作过程。 3. 气道开放的并发症、预防。 4. 纤支镜及气管切开应用。 第三章机械通气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机械通气的概念;常用机械通气模式适应症、优缺点;主要通气参数的意义和设置。 二、熟悉: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禁忌症。 三、了解:ARDS、支气管哮喘、COPD、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等机械通气的特点;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及撤离。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机械通气的概念;常用机械通气模式适应症、优缺点;主要通气参数的意义和设置。 2. 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禁忌症。 3. ARDS、支气管哮喘、COPD、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等机械通气的特点;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及撤离。 第四章心脏急症辅助治疗技术 目的要求: 一、熟悉:心脏电复律、自动体外除颤复律。 二、了解:紧急人工心脏起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开胸心脏按压术。 学时安排: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主要教学内容: 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心脏电复律、自动体外除颤复律、紧急人工心脏起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开胸心脏按压术。 见习课: 心脏电复律、自动体外除颤复律。 第五章危重患者的镇静镇痛 目的要求: 一、掌握:镇静、镇痛的概念,临床评价和运用。 二、熟悉:镇静、镇痛评分量表的运用。 三、了解: 1. 常用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副作用、减量和停药方法。 2. 了解微量泵的使用。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镇静、镇痛的概念,临床评价和运用。 2. 镇静、镇痛评分量表的运用。 3. 常用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副作用、减量和停药方法;微量泵的使用。 第六章深静脉及动脉穿刺置管术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常见穿刺部位。 2. 深静脉及动脉置管的适应症。 二、熟悉: 1. 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的过程。 2. 熟悉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时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 常见穿刺部位。 2. 深静脉及动脉置管的适应症;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的过程。 3. 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时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急救医学教学学时数表 理论授课教学内容 学时 1第一篇 急救医学总论 2第二篇 心脏骤停与复苏 1 1 学时 0 1 见习课 备注

    注意事项

    本文(急救医学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