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浙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doc

    • 资源ID:3464053       资源大小:135.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doc

    浙江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 本文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IMD、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际竞争力比较课题组(IMD主要中方合作机构)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摘 要:浙江在IMD国际竞争力排名中的大幅度提升,是过去一年中浙江在竞争优势获取和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作为IMD主要中方合作者之一,本文作者在对国际竞争力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作回顾和介绍基础上,结合本次排名及浙江实际,深入分析了浙江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排名状况及其主要优劣势,并就浙江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若干结论和建议。关键词:IMD排名;国际竞争力;浙江经济一、引言在今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 IMD)发布的2004年国际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简称WCY)中,中国浙江的国际竞争力排名第19位,比2003年提升了整整19位,成为参与本次排名的60个经济体(包括国家和地区)中竞争力提升幅度最大的地区,其排名甚至超过了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参见表2、表3)。由于IMD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其排名结果常常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施政和企业投资的重要决策参考。这一举世瞩目的成绩令浙江社会各界欢欣鼓舞,它体现了过去一年中浙江在竞争优势获取和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并对浙江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作为IMD主要中方合作者之一,我们负责了本次WCY在浙江地区的全部数据采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对浙江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排名状况及其主要优劣势做冷静思考和深入研究,发现掩藏在成绩背后的问题和不足,揭示影响浙江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决定要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加快浙江国际化步伐,改善浙江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从根本上促进浙江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二、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回顾国际竞争力(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是指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或各地区间进行综合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系统能力(中国人大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2003)。具体而言,就是在全球市场经济的竞争背景下,为国(区域)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保持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较,实现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龚兴隆,2001)。国内外政府、学者对国际竞争力均十分重视并已展开深入研究,如波特(1990)在其“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中,提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四大要素: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的表现;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并且系统地展示了各项竞争力因素的关系。自1985年以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简称WEF)和IMD每年出版WCY;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刘福垣,2004)、中国人大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也对国际竞争力开展了多年的跟踪研究。浙江省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工作也十分重视,2001年方民生研究员在省委起草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座谈上,提出浙江要实施“国际竞争力战略”,并作为起草组的参考材料;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担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增强浙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省软科学重大课题,并于2004年4月递交了“中国各省市区区域国际竞争力比较”子报告,在该报告中,浙江省国际竞争力名列国内第二名(杜平,2004)。在目前全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专业机构中,以WEF和 IMD两家最为权威。自1996年以来,IMD每年单独对全世界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排名,该排名侧重于分析和测定各经济体支持本地企业展开国内国际竞争的宏观环境水平。IMD的整个竞争力评价体系由4个大类、20个子类,共323个指标所构成,这些指标包括硬指标(hard data)、软指标(soft data)和背景信息指标(background information) 3种类型。其中硬指标占2/3比重,由OECD、世界银行、联合国、WTO及各参评经济体合作机构等提供的统计数据构成;另外1/ 3为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的软指标;背景指标仅作为参考资料,不进入最终排名。自2003年开始,IMD在原来52个独立的国家、地区经济体样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浙江省在内的8个大国内部的地区经济体。浙江省入选的原因主要是其在我国各省、自治区中,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成长性突出。目前,浙江大学“卡特”中心和管理学院已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与IMD合作参与竞争力测评的高校研究机构在IMD2004年公布的合作伙伴(http:/www02.imd.ch/wcy/partner/)中,中国大陆参与者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的刘福垣、董迎、陈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黄祖辉、王敏。三、2004年浙江省IMD国际竞争力排名总体分析2004年浙江省IMD国际竞争力排名基本情况详见表1、表2、表3、表4 除软指标由当年问卷调查获得外,2004年度竞争力排名采用的是2003年的统计数据,类推。从表中浙江省基本概况及总体、大类、子类排名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浙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已从2003年第一次参评时的38位一跃而起,在参评的60经济体中位列19,其增幅远远超出了台湾、香港、俄罗斯乃至中国大陆。尤其是在“商业效率”领域,其提高速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从2003年的43位跃迁至3位。数据和排名真实地体现了浙江省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世界对浙江乃至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充分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排名结果毕竟是一家之言,它并不能完全反映浙江国际竞争力的真实状况;且该结果也同时显现出浙江在教育、科研、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金融服务、国际化程度、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范钧,2004)。表1 浙江省基本概况(在WCY2004中使用的数据)省 会杭 州消费者价格通货膨胀率(%)1.9 (2003)人口(百万)46.80 (2003)失业率(%)4.20 (2003)土地面积(千平方公里)101.8 (2003)劳动力(百万)29.50(2003)汇率(对美元)8.28 (2003)基本帐户平衡(10亿美元)缺省GDP(10亿美元)111.2 (2003)外资投资存量(10亿美元)16.87(2002)人均GDP(美元)2,375 (2003)外资投资流量(% GDP)3.36 (2002)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括号中为数据统计年份。 表2 2004年IMD国际竞争力排名前20位(共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国家排名国家排名国家排名国家1美国6香港11瑞典16马来西亚2新加坡7丹麦12台湾17挪威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加拿大8芬兰13奥地利18新西兰4澳大利亚9卢森堡14瑞士19中国浙江5冰岛10爱尔兰15荷兰20德国巴伐利亚 资料来源: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4表3 20032004年IMD国际竞争力排名增长幅度前10位增幅国家 / 地区20042003增幅国家 / 地区2004200319中国浙江19385中国台湾121716印度34505马来西亚162111德国巴伐利亚20315中国大陆24296印度孟买38444中国香港6106斯洛伐克40464俄罗斯5054资料来源: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4表4 2004浙江4大类及20子类指标排名大类指标子类指标排名大类指标子类指标排名经济绩效10(12)国内经济4商业效率3(43)生产率1国际贸易15劳动力市场21国际投资39金融51就业4管理手段1价格44态度和评价1政府效率23(29)公共财政28基础设施46(50)基建29财政政策2技术设施41制度结构24科学设施37商业立法34健康和环境42社会结构36教育51资料来源: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4,2003。括号中的数字为2003年排名四、浙江省IMD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分析根据对WCY2004中浙江4大类及20个子类指标排名(参见表4),以及四大类指标中各排在前10位的指标(参见表5)的分析,并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浙江具有以下竞争优势。表5:2004年WCY中浙江在4大类指标中各排名前10位的指标(共40个)1 经济绩效 排名(10)1.1.12 GDP实际增长率 11.2.09 出口产品实际增长率 11.1.13 人均GDP实际增长率 11.4.02 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1.1.21 经济周期中的经济恢复能力强(调查数据) 81.4.07 失业率 101.3.13 生产再配置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不是一种危害(调查数据) 121.4.03 预期就业增长率 181.3.14 科研设施再配置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不是一种危害(调查数据) 181.2.08 产品出口值占GDP比重 182 政府效率 排名(23)2.2.01 税收总收入占GDP比重 12.2.02 有效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12.2.04 职工的社会保障贡献率 12.2.09 企业主的社会保障贡献率 12.2.13 间接税收总收入占GDP比重 32.3.10 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新的立法(调查数据) 32.3.13 政党对当今经济变化的理解能力(调查数据) 42.4.12 当地经济对兴办企业支持的程度(调查数据) 42.5.09 种族、性别等歧视并没有对经济产生危害(调查数据) 62.4.14 劳动力管制(如雇工或解雇管制、最低工资等)没有阻碍商业活动(调查数据) 73 商业效率 排名(3)3.1.03 总生产率实际增长率预测:劳均实际GDP变化率 13.5.05 社会中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调查数据) 13.4.07 管理人员的企业家才能在该经济体中的普遍性(调查数据) 13.2.07 在该经济体中职工激励高(调查数据) 13.5.06 社会价值观支持竞争(调查数据) 13.4.09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高(调查数据) 13.4.06 消费者满意在该经济体中被强调的程度(调查数据) 13.4.01 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强(调查数据) 13.4.04 董事会能有效地管理公司(调查数据) 1 3.5.03 民族文化对外来思想开放(调查数据) 14 基础设施 排名(46)4.1.21 GDP和能源消耗:GDP实际增长率能源消耗增长率 14.2.01 对电信业的投资占GDP的比重 24.1.07 劳均负担率: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人口除以1564岁之间的经济人口 24.2.07 进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3 4.3.10 基础研究增强了长期的经济发展(调查数据) 44.2.05 手机话费:在高峰期每三分钟的话费 64.4.13 人均生态面积 74.2.10 互联网费用:每个月20小时拨号的费用 94.4.14 可持续发展在该经济体中优先位置(调查数据) 104.3.14 年轻人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强烈(调查数据) 13(一)浙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和其它60个经济体相比,浙江的“态度和评价”子类指标排名第一;“就业”子类指标排名第四;“社会中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和“民族文化对外来思想开放”两项指标均排名第一;“对全球化的积极态度”指标排名第二;“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62.4,排名第二;“失业率”指标排名第十;“预期就业增长率”指标排名18位。由此可见,浙江社会各界整体生活质量高,安全感、正义感和凝聚力强,思想观念新,对市场经济、社会改革和全球化持普遍的支持态度。这样稳定社会环境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浙江的“经济绩效”大类指标排名第十;“国内经济”子类指标排名第四;2003年浙江“GDP实际增长率”指标达14,远高于中国大陆的9.1和经济体的平均值2.7;“人均GDP实际增长率”指标达10.51,远高于经济体的平均值1.88;“劳均实际GDP变化率”指标达11.61,远高于经济体的平均值1.5;“产品出口实际增长率”指标达41.41,远高于经济体的平均值11.62;以上四项指标在所有参评经济体中均排名第一。“劳均负担率” 即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人口除以1564岁之间的经济人口。指标为38.1,排名第二;“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指标63.03%,排名第二;“经济周期中的经济恢复能力强”指标排名第八;“可持续发展在该经济体中优先位置”指标排名第十;“产品出口值”达420亿美元,是1997年的4.2倍,其“占GDP比重”指标排名第十八。从这些数据和排名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浙江经济不但在过去一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其后劲十分充足,全球化导向较为明显,未来发展势头必将更为迅猛。(二)市场化程度高,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在2004年的WCY中,、“社会价值观支持竞争”、“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消费者满意在该经济体中被强调的程度”三项指标均排名第一。由此可见,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已深入人心,竞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社会营销观念得到浙江企业界的普遍认同,道德、诚信、消费者满意和社会责任感理念等已逐渐成为企业活动的基本准则,这样的外部经营环境对浙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浙江的“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新的立法”指标排名第三;“政党对当今经济变化的理解能力”和“当地经济对兴办企业支持的程度”两项指标均排名第四;“劳动力管制(如雇工或解雇管制、最低工资等)没有阻碍商业活动”指标排名第七。这些指标评价显现出浙江拥有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法律设计,政府强行干涉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不严重,尤其对开办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这一切都为浙江企业提供了较为公平的竞争舞台,使企业可以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三)企业社会负担较轻,充满朝气和活力在“政府效率”大类指标中,浙江的“财政政策”子类指标排名第二;其中“税收总收入占GDP比重” 指标排名第一,为7.14,远低于经济体的平均值29.47;“有效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职工的社会保障贡献率”、“企业主的社会保障贡献率”三项指标在同样排名第一(即比率最低);“间接税收总收入占GDP比重”指标排名第三,为3.87,远低于经济体的平均值9.99。这些数据和排名说明浙江奉行低税率的财政政策,企业社会负担较轻,这对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均十分有利。浙江省2004年的“商业效率”大类指标令人耳目一新,名列全球第三,而一年前其排名仅为43位。其中的“生产率”、“管理手段”两项子类指标及 “管理人员的企业家才能在该经济体中的普遍性”、“该经济体中的职工激励”、“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董事会能有效地管理公司”四项指标也均排名第一,并由此彰现出浙江企业蓬勃的朝气和活力。浙江在“商业效率”大类指标的较高排名,主要得益于其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高效率企业形态及在劳动力成本上的国际比较优势。目前,浙江已拥有30多万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总量占80%以上,由于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层次少,委托代理链条短,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力和约束力很强。在劳动力方面,与国际上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浙江在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收入、劳资关系、总劳动人数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从而使劳动力成本非常低廉。五、浙江省IMD国际竞争力的劣势分析我们研究浙江国际竞争力,正是为了通过冷静思考和深入研究,发现其掩藏在成绩背后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培育路径和制度安排。因此,对浙江在IMD国际竞争力排名中显现出的劣势分析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从2004年WCY中浙江4大类及20个子类指标排名(参见表4),以及四大类指标中各排在后10位的指标(参见表5)中,我们发现浙江国际竞争力上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实力不强,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浙江虽然在WCY2004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和经济绩效大类指标排名上较为靠前,但总体经济实力依然不强,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相关人均指标则表现更差。本次排名中,浙江“GDP”指标位列41位;“总生产率(购买力平价):劳均购买力平价GDP”指标为17264美元,低于经济体的平均值44214美元,排名50位;“人类发展指数”指标 该指标是经济、社会、文化等指标的综合,来源于人类发展报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排名54位;“人均GDP ”则仅为2375美元,远低于经济体的平均值18080美元,排名52位;即便是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该指标的排名也仅为43位。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浙江2004年较好的竞争力排名主要得益于IMD侧重于经济体的增长能力和发展速度,即区域竞争力等式“F = M×A”(丁力,2003)中的A M即某经济体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A即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加速度,以上两者共同构成了某经济体的国际竞争力。,但事实上就目前而言,浙江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尚远不能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提并论。在基础设施层面,浙江和其它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则更是暴露无疑。2004年浙江“基础设施”大类指标排名仅为46位;其中“能源设施不充分并缺乏效率”指标排名倒数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排名倒数第二位;“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量”为33台,不到经济体的平均值(327台)的1/10,排名55位;“每千人的互联网络使用者数量”为73.5人,远少于经济体的平均值341.71人,排名53位;“高新技术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4.29,不到经济体平均值(18.79)的1/4,排名53位;“人均科研支出”为14.5美元,不到经济体平均值(310美元)的1/20,排名50位;“每千人科研人员数量”为0.555人,不到经济体平均值(3.863人)的1/6,排名45位。由此可见,能源保障、环境保护、科技基础及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是浙江国际竞争力最薄弱的环节。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薄弱环节恰恰又是决定浙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今年出现的电力等能源供应紧张问题,已对浙江经济和企业竞争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浙江全省电量缺口将在200亿千瓦时左右。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数量充足等优势的逐步丧失,浙江经济的增长模式必然发生从量到质的根本性改变,产业发展重点将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而这一切都依赖于雄厚的科技基础和信息技术。此外,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也是我们为保持和提升浙江竞争力所必须付出长期努力的领域(邵捷,2004)。表6:2004年WCY中浙江在4大类指标中各排名后10位的指标(共40个)1 经济绩效 排名1.1.22 人均GDP 521.5.02 生活成本指数:除住房以外,主要城市的商品和服务的一篮子指数 501.3.07 外资直接投资存量 501.3.03 国内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481.3.17 证券投资 471.3.01 国内资本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461.3.02 国内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 451.1.23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 431.1.01 GDP 411.3.16 证券投资资产 362 政府效率 排名2.4.19 国外投资者不能自由地对国内公司进行控股(调查数据) 592.2.14 避税行为不利于商业活动(调查数据) 592.4.20 进入国内或国外资本市场不容易(调查数据) 582.4.03 公共部门的合同对国外投标者不开放(调查数据) 572.4.18 跨国贸易不能和国外的合作伙伴自由的进行谈判(调查数据) 542.4.10 平行经济(例如黑市、未记录经济等)削弱了经济发展(调查数据) 542.4.09 在绝大多数的产业中,价格管制影响了产业定价(调查数据) 532.4.17 对于金融的稳定性而言,对金融机构的法律管制是不充分的(调查数据) 502.5.11 在立法委员、高级官员和管理者中的女性比例 452.5.04 政治不稳定的风险非常高(调查数据) 443 商业效率 排名3.2.20 有能力的高级管理者缺乏(调查数据) 603.2.19 高级管理者的国际经历低(调查数据) 603.2.17 智囊流失(受过良好教育和技术熟练的人)阻碍了经济体的竞争力(调查数据) 60 3.3.16 股票市场指数变化率 593.2.15 技术熟练的劳动力缺乏(调查数据) 583.3.19 股票市场中内部交易普遍(调查数据) 573.3.04 人均信用卡持有数量 56 3.2.02 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变化率 553.3.07 风险投资缺乏(调查数据) 543.3.18 金融机构透明度不够(调查数据) 534 基础设施 排名4.5.12 合格的工程师缺乏(调查数据) 604.2.12 信息技术的技能缺乏(调查数据) 604.1.15 能源设施不充分并缺乏效率(调查数据) 60 4.4.12 二氧化碳排放量 594.5.11 金融学方面的教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调查数据) 584.2.03 国际固定电话话费:在高峰期打往美国的每三分钟的话费 564.2.08 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量 554.5.01 教育公共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554.4.08 人类发展指数 544.2.09 每千人的互联网络使用者数目 53(二)金融体系有待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WCY2004中,浙江的“金融服务”子类指标排名51位,在所有的子类指标中表现最差,和排名第三的“商业效率”大类指标也极不协调;“证券投资”和“证券投资资产”两项指标排名均落后于中国大陆,分别为47和36位如果不是因为2003年浙江有10家公司上市,这两项指标的得分可能还要更低。;“对于金融的稳定性而言,对金融机构的法律管制是否充分”指标排名50位;“股票市场指数变化率”指标排名倒数第二;“股票市场中内部交易普遍”指标排名57位;“人均信用卡持有数量”指标排名56位;“风险投资”指标排名54位;“金融机构透明度”指标排名53位;“金融学方面的教育能否满足企业需求”指标排名倒数第三。以上排名和数据使浙江落后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世人面前暴露无疑,并已成为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关键要素。除了对商业活动效率产生消极影响之外,落后的金融服务直接导致了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我们协助IMD对浙江省做前期调研及数据收集过程中,绝大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该问题反应十分强烈。尽管中小企业在浙江已达68.78万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9%以上,但其融资难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中小企业的高风险、高成长和资金需求量小等特性最适合风险投资,但当前这一融资方式在浙江(乃至全国)尚远不成气候。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多且难度较大,上市和发行债券可能性极小,浙江许多中小企业往往通过民间借贷渠道获取资金。而这种融资方式运作不规范且资金成本很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极为不利。(三)经济外向度偏低,企业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在经济外向度和企业国际化方面,浙江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WCY2004排名来看,浙江“国际投资”子类指标排名39位;“外资直接投资存量”指标排名50位;“国内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指标排名48位;“国内资本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流量排名46位;“国内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排名45位;“国外投资者能否自由地对国内公司进行控股”指标排名倒数第二位;“进入国内或国外资本市场是否容易”指标排名倒数第三位;“公共部门的合同对国外投标者开放”指标排名57位;“跨国贸易能否和国外的合作伙伴自由的进行谈判”指标排名54位。由此可见,浙江的对外投资和对外引资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政府部门对外资仍设有诸多限制,其经济的外向度仍然不高。不过这一问题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并非浙江所特有。预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TO相关条款的履行,此种状况将会逐年改善。除上述指标和排名外,“省内企业对外投资”和“国外企业对浙江投资”这两项指标的极大反差也进一步显现出浙江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仍然是任重而道远。2003年,浙江企业共吸引外资54亿美元,而对外投资总量却仅为8500万美元左右,两者相差60倍以上。这说明浙江企业至今尚未完全走出国门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其国际化程度仍十分低下。尽管这一问题与浙江(乃至全国)在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中的现实地位密切相关,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但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理应在这方面做大胆尝试,毕竟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此外,浙江还应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四)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匮乏“教育”子类指标是浙江在WCY2004排名最低的子类指标之一,仅为51位。其中浙江“教育公共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仅为3.1,低于经济体平均水平5.1,排名55位;“更高教育的获得:2534岁之间至少获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5.0,只有经济体平均水平(24.5)的1/5左右,排名52位;“中学入学率”仅为70.0,低于经济体的平均值82.6,排名49位;“小学生师比率”、“中学生师比率”、“文盲比率”这三项指标,浙江分别高达21.47、18.35、13.23,也远远超出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参评的发展中国家。另据都市快报报道(张芙桦,2004), 2001、2002、2003年,浙江农村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6.70、6.81和6.92年,连续三年低于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