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第六章语流音变.docx

    • 资源ID:3435589       资源大小:43.3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第六章语流音变.docx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第六章语流音变第六章 语流音变 :使学生了解音变和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掌握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的范围或条件以及词的轻重格式。 :1、轻声 2、变调 3、儿化 4、语气词“啊”的音变 5、词的轻重格式 :语流音变、普通话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轻声的范围及作用、变调的类型及条件、儿化的范围及作用、“啊”的音变、词的轻重格式。 :轻声、变调、儿化、“啊”的音变、词的轻重格式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范围或条件 教师讲授示范 : 一、语流音变的定义、类型 语流中,连着读的音素、音节和声调,由于受邻近音、语速及声音高低强弱等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些物理性质上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语流音变。 一般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增音、减音、合音、换位等现象。不相同的音在语流中相互影响变得发音相同或相似,这种音变称为同化作用。比如前一音节的末尾和后一音节的开头,最容易产生辅音的同化作用。和同化作用相对的是语音的异化作用。相同或相似的音在语流接近时,发音容易拗口,于是产生异化作用,变得发音不同和不相似。另外,语流中两个音之间增添一个音进去称为“增音”。北京话“这儿”说成“这和儿”。语流中某些应该有的音没有发出声音来称为“减音”。北京话“不知道”说快时“知”就可能说没了。另外两个音或两个音节在语流中合成一个音或一个音节称为“合音”。如“木头”“头”读轻音,韵母ou成 o 。还有两个音在语流中互换位置的现象,叫换位。如老北京话“言语”“yanyu”说成“yanyi”。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轻声、儿化、词的轻重音格式的变化。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汉语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一种既短又轻的调子,就叫轻声。它是语流音变中的弱化现象。例如“跟头”“铁的”等。 轻声音节的音高不固定,因受前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而有高低的变化。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声调比较高。阴平、阳平、去声字后头的轻声比较低,如: 阴平加轻声 2 姑娘、跟头、哥哥 阳平加轻声 3 棉花、石头、迷糊 上声加轻声 4 姐姐、里头、躺下 去声加轻声 1 地方、奔头、坐下 2、轻声对汉字读音的影响 在普通话中读轻声音节的字,不仅在声调上起了变化,改变了原来的调子,有的轻声音节还因为音高幅度、持续时间及音强的变化而影响声母或韵母也发生变化,使它改变音质或部分语音结构脱落。如以下情况: 1)轻声引起声母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不送气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会浊音化。如,速度、哥哥、篱笆、讲究、政治、祖宗。后一个音变成了浊塞音。 2)轻声音节的韵母或多或少的有些变化,较高较低的元音都向央元音靠拢,韵母比较含混。如,棉花、明白、胳膊。 3)有的轻声音节的韵母还可能脱落或者是韵母里的元音和鼻音韵尾清音化了。这种情况一般在声母为清擦音、送气的清塞擦音(c、ch、q)和送气的清塞音(p、t、k)的时候出现。如,豆腐、艺术、下次、神气、婆婆、活泼。 3、轻声词的一般规律 新词、科学术语一般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音节的。下面几种情况在普通话中读轻声。 1)助词“的、地、得、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等。如: 愉快地、站着、算了、你吃饭了吧、他到哪儿去了呢? 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如: 妈妈、弟弟和叔叔都来了、看看星星、读读小说。 研究研究、合计合计。 3)构词用的虚词素“子”“头”“们”等等。如: 同志们、把孩子们叫过来、桌子上头有箱子。 但要注意实语素不能念轻声。如:原子、电子、中子、窝窝头。 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有时读轻声。如: 桌子上、屋里、山上、树下、地底下。你从这边往那边走。 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来、去、下去等词。如: 你走过去把桌上的东西拿下来。 6)量词“个”常读轻声。如,一个,几个。 7)有一大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如: 大夫、玻璃、先生、歇息、窗户、明白、商量、秘书、打听。 4、轻声的作用 1)区别词性和词义 如“大意”的“意”若读轻声,则该词为形容词,表“粗心”之义;若不读轻声,则该词为名词,表“大概意思”之义。其他如“孙子、对头”等。 2)使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感。如: 我买的桌子,你拿东西过来好吗? 三、变调 1、 什么是变调 音节和音节连续发音时,其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就叫变调。 2、上声变调 上声变调属于语音学上的异化现象,因为上声的音值为214,变调比较复杂,单念或在词语末尾时念上声,声调不变。 两个上声音节连读时的变调: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像阳平。如:厂长、美好、领导 2)、在阴平、阳平、去声字前的上声字只念半上211。如: 上声阴平 首都、北京、统一、古今、仿生、每周、闪光 上声阳平 祖国、海洋、语言、主席、表扬、法庭、品格 上声去声 解放、土地、巩固、诊断、主动、有效、手套 3)、在轻声前的上声字变调情况有两种: 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的上声变阳平。如: 想起、管理、讲讲、手里、打起、走走、把手、可以。 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的上声变半上。如:尾巴、起来、宝贝、伙计、口袋、斧头、老实、火候、本事、洒脱、奶奶、姐姐、椅子、每个、耳朵、马虎、冷清。 三个上声字相连有下列几种变调方法 三个上声相连,除末尾一个音节保持原调外,前两个按词语的不同结构,均产生不同的音变。 1)当词语由前两字构成的词根,加另一个词根时,第一和第二个上声音节变阳平,后一个保持原调。如:展览馆、蒙古语、选举法。 2)当词语由一个词根加后两字构成的词根,第一个音节为需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为半上211,第二个音节变阳平,后一个保持原调。如:党小组、纸老虎、很理想。 3)如果三个上声字呈并列结构时,把第一第二两音节变阳平,后一个保持原调。如:甲乙丙、好好好、稳准狠、卡塔尔。 4)如果第一个上声为人的姓氏要变半上,中间变阳平,后一个保持变调。如:李可染、马厂长、李小姐。 3、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1)叠字形容词AA式第二个音节是非阴平调儿化时,声调一律变成高平调。如:好好儿、满满儿、慢慢儿。 2)叠字形容词ABB式和AABB式,后两个音节非阴平调而为阳平、上声、去声时,声调一般可变成高平调或保持原调。如:白茫茫、黑沉沉、绿油油。 慢慢腾腾、马马虎虎、稳稳当当、欢欢喜喜、陆陆续续、 4、“一、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A. “一”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念阴平。如:统一、年初一、第一届、一楼一号、六月一日、一一述说、一五一十。 B.“一”在与“亿、万、千、百”等数量词组合时,处在开头的位置就要变调。如:一百一十元、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元、一亿人、一千一百一十一点一斤、一亿一千一百一十万 C.“一”在非去声音节前变变“半去”53调。如:一天、一层、一本。 D.“一”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35调。如:一次、一句、一下。 E.“一”在两个重叠动词之间变轻声。如:笑一笑、说一说、洗一洗。 2)“不”的变调 A.“不”在单念或处在词尾时按原调念去声。如:不、决不、要不、行不。 B.“不”在去声字前变阳平35调。如:不必、不要、不怕。 C.“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变“半去”53调。如:不听、不妨、不仅。 D.“不”处在两字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变轻声。如:说不说、对不起。 四、儿化 1、 什么是儿化和儿化韵 所谓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而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在书写时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如:“花儿”。但是用汉语拼音拼写时只需在原音节后加“r”表示卷舌就可以了。如:“huar 花儿”。 2、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1)音节末尾是a、o、e、ê、u的,原韵母直接卷舌。例如“刀把儿”“水珠儿”等; 2)韵尾是 i、n的韵母,儿化时失落韵尾,韵腹加卷舌动作。例如“小孩儿”“纳闷儿”等; 3)韵母是i、ü的,儿化时在原韵母后加er。例如“针鼻儿”“毛驴儿”等; 4)韵母是-i、-i的,儿化时原韵母直接换作er。例如“棋子儿”“豆汁儿”等; 5)韵尾是ng的,儿化时去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例如“药方儿”“门洞儿”等。 普通话语音中儿化变音情形如下表: a ai anar eer uouor angDr oor -i ei enDr ia ianiar ieier ua uai uan uar üanüar aoaor iaoiaor üeüer ouour iouiour i iniDr uur uei uenuDr ü ünüDr _ engDr _ ongor _ iongior iangiDr _ ingiDr uanguDr _ uenguDr 表中Er是卷舌的央元音;带号的元音表示鼻化元音。鼻化元音的发音方法前面已经提到,即让软腭半升半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冲出成声。 3、儿化的作用 使词性发生转化 如“堆”是动词,儿化后成“一堆儿”,则是量词。“破烂”是个形容词,儿化后成“破烂儿”,变成了名词。 使词义发生变化 如“头”儿化后成“头儿”,意义由原来的“脑袋”变成了“头领、上司”。“眼”儿化成“眼儿”,也由原来的“眼睛”之义变成了“洞孔、小窟窿”之义等。 表示细小、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如“老头老头儿”“头发丝头发丝儿”等。 4、儿化在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1)在广播电视语言表达中,尤其在新闻节目中应尽量少用儿化,保持其庄重性、严肃性。 2)儿化起区别词义和分辨词性的作用时一定要儿化。该儿化而不儿化容易造成误会。如,“窍门儿”与“撬门”。 3)有些儿化词虽然不起区别意义和分辨词性的作用,但全社会约定俗成,群众使用这些词已成习惯,不儿化反而不顺耳。如:冰棍儿、玩意儿、好好儿、没人儿等。 4)属于北京方言土语的儿化词,不宜在广播电视语言表达中出现。如,“天儿”就不能代替“天气”。 五、语气词“啊”的变读 语气词“啊”受前一个音节尾音的影响会发生变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u”时,要读写作“哇”。例如“苦哇”“好哇”等; 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n”时,要读写作“哪”。例如“难哪”“新哪”等; 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ng”时,要读作nga,仍写作“啊”。例如“娘哪”“香哪”等; 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i时,要读作ra,仍写作“啊”。例如“是啊”“老师啊”等; 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i时,要读作zA,仍写作“啊”。例如“次啊”“死啊”等; 当前一个音节的尾音是a、o、e、ê、i、ü时,要读写作“呀”。例如“鸡呀”“写呀”等。 需要注意的是,“ao”和“iao”的尾音不是“o”,而是“u”,所以在这两个韵母后的“啊”不能读写作“呀”,而要读写作“哇”。如: 好高哇!/快点跳哇! 五、词的轻重音格式 1、 什么是词的轻重音格式 在有声语言中,由于词义、词性的不同,或由于感情表达的需要,一个词的几个音节便产生了轻重差异,这就是词的轻重音格式。 词的轻与重是相对的,读起来自然流畅。轻重的差异可分为重、中、次轻、最轻四个等级。读起来时值较长,声音较响,声调清晰的为重等级音节,即不强调重读也不特别轻读的一般音节为中等级音节又称“次重音”。比“中音”略轻,声调受到影响,调值不够稳定,时值较短,声音较弱,声调模糊的为次轻等级音节。比原调短得多,完全失去原调调值,重新构成自己特有的调值,变成特别轻读的音节为最轻音音节。最轻音音节就是普通话的轻声音节。 2、 双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的读法 1)中重格式 双音节词中多数是中重格式。前一个音节读中音,后一个音节读重音。例:图画、国际、水平、飞机、语言、工厂、军队、实现。 2)重次轻格式 这类格式前一个音节读重音,后一个词读次轻音。读次轻音的音节,声母、韵母一般没什么变化,声调调值仍可辨。偶尔重读,读音不太稳定。例:读者、战士、观点、作家、冬季、绝对、消息、干部。 3)重最轻格式 这类格式为轻声词,前一个音节读重音,后一个词读最轻音,有些词的韵母、声调有了明显变化。例:丈夫、跟头、讲究、月亮、告诉、相声、动静、豆腐。 在有些教材里“重次轻”格式和“重最轻”格式合在一起为“重轻”格式。那样不利于对轻声词的认识,经常有人把“重轻”格式等同于轻声。 3、 三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的读法 1)中次轻重格式 这类格式在三音节词中占多数。第一个音节读中音,第二个音节相对第一个要轻一些读次轻音,最后一个音节重读。例:计算机、笔记本、工程师、传达室、自行车、招待会、劳动节、展览馆。 2)中重最轻格式 这类格式在三音节词中占少数。第一个音节读中音,第二个音节读重音,最后一个音节读最轻音。例:小伙子、枪杆子、没功夫、脑瓜子、拉关系。 3)重最轻最轻格式 这类格式在三音节词中数量较少。第一个音节重读,后面两个音节都读最轻音。例:绿油油、没什么、怪不得、喝下去、圆溜溜。 4、四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的读法 1)中次轻中重格式 A.大部分具有联合关系的四音节成语及陈述与被陈述和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四音节成语读中次轻中重格式如:丰衣足食、日积月累、轻歌曼舞、心平气和、无独有偶、五光十色、天灾人祸、年富力强、唇齿相依、屡见不鲜、 B大部分四音节的专用名词、叠音形容词和象声词要读中次轻中重格式。要注意四音节专用名词的第二音节只比第一音节稍轻,不可失去原调。如: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大大方方、高高兴兴、漂漂亮亮、老老实实、黑不溜秋、慌里慌张。 2)中次轻重最轻格式 这类格式在四音节词中占极少数。第一个音节读中音,第二个音节读次轻音,第三个音节读重音,第四个音节读最轻音。例:如意算盘、外甥媳妇。 词的轻重格式在普通话语流中非常重要,一个格式错了,从听感上就容易造成一句话听着不顺耳,词的意思表达不准确。有些人词的轻重音格式掌握不好,一定要多听、多记、多练,逐步符合普通话的要求。 六、语流音变练习

    注意事项

    本文(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第六章语流音变.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