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初二地理下册教案.docx

    • 资源ID:3328589       资源大小:124.51KB        全文页数:10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二地理下册教案.docx

    初二地理下册教案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第六章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第六章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六章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六章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第七章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多媒体。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现在请他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情况好吗? 好! 讲授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口述台词配套,依次打开。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 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 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教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 省×县×乡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然后是县,再者是×乡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省一级行政区 ×县二级行政区 ×××乡三级行政区 总结: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举例: 活动2: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 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一节 四 总结: 板书: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B的确定,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一致。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 南方地区 北京 西北地区 上海 青藏地区 4.填图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参考答案: 1.秦岭 淮河 夏季风 400 一 二 2.× × × 3. 4.略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区域的划分 活动与探究 你的家乡位于哪个区域,有哪些区域特征?为什么? 你的亲人或朋友位于哪个区域,它们有哪些区域特征?为什么?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有哪些?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讲授新课 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 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会从: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 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 活动: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活动:所以寒假较长。 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 主。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等。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等。 2.判断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 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较厚,主要是因为此地冬季寒冷。 南方传统民居墙体高,而屋顶坡度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相同。 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旱地 参考答案: 1.水田 小麦 大豆 水稻 油菜 2. × × 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气候 活动与探究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关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注意收集整理,并试着解释其成因。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 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 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 区域 最热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 年降水量 季节分配 南方地区 7月 接近30 1月 0以上 较多 较均匀 北方地区 7月 25左右 1月 0以下 较少 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 板书: 北方地区 降水较少 最冷月均温低于0 南方地区 降水较多 最冷月均温高于0 活动1: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活动2:在图5.9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 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看图5.9,比较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 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 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流域内降水丰富。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的是,这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差异,可以做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板书: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 思维发散:大家知道,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那么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 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北方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5.9中两幅植被景观图。比较南、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 南方:常绿林。 北方:落叶林。 教师做适当解释:这是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 板书: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活动3: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承转:我们了解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不是它们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别呢? 看图5.9:哈尔滨与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相同吗?答:不同。 图5.10: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吗?答:不同。东北地区典型植被为针叶林。 比较图5.11海南岛植被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同吗?答:不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解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另外,同学们也了解到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 关于这两个地区的差异还有许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收看”“收听”或“阅读”,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反馈练习 1.填空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秦岭淮河一线是 温度带与 温度带、典型植被 林与 林的分界线。 北方河流冬季普遍 ,南方河流一般没有此现象。 北方河流流量较 ,南方河流流量较 。 2.判断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 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引起的。 北方地区最冷月的气温都低于0。 下雪天不可能在南方出现。 参考答案: 1.800 暖温带 亚热带 温带落叶阔叶 亚热带常绿阔叶 结冰 小 大 2.××× × 板书设计 地理区域 地形 降水 最冷月均温 河流流量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 高原、平原、山地 较少 低于0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较多 高于0 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看到、听到过。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 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 讲授新课 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 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 看录像片段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 板书:高寒 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 两地年平均气温 拉萨:5.6左右 成都:15左右 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 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 活动2: 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 大屏幕显示: 播放录像片:三江源 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 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 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 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 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 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提问: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 不是。分布面积小,分散分布。 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 教师点拨: 西北地区的农业区:灌溉水源丰富。 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 活动3: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最后教师总结。 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 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 成因: 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活动4: 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水分和热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差异的形成也离不开地形、地势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使我们再次了解到地理事物的联系性。 知识要点与检测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反馈练习 1.填空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主要是由 引起的。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以 业生产为主。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发展了 农 低,业;西北地区因 ,发展了 农业。 2.判断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地势无关。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属不同的区域,所以它们的地理特征差异性都很大。 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 3.填图 在填充图上填出以下内容: 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天山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参考答案: 1.地势高 牧 气温 河谷 气候干燥 灌溉 2.× × 3.略 板书设计 ,从活动与探究 通过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学习,试着从不同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启发引导法。 教学方法 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第三节 西 板书: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 2.气候有何特点? 3.河流分布多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 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 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 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 3.哪些地方不是呢? 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 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 课堂小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东西方向山脉? 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特征包括? 降水稀少 。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反馈练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 遥远与 方向山脉的共同影响, 1.填空 形成 为主的气候特征。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表现为:数量 ,且多 河。 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 的差异引起的。 2.判断 西北地区具有受海洋影响小的共同性特点。 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差异。 西北地区干旱区面积广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我国山脉的走向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无关。 3.填图 在西北地区填充图上,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塔里木河 参考答案: 1.海 东西 干旱 少 内流 水分 2. (2)× (3) (4)× 3.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通过各种媒体,调查、了解西北地区与北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方面较为具体的差异。 。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 板书: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 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北京市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 板书: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指图讲述: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最高峰。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越山地,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北京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板书:2.北京的气候 讲述: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降水量609 mm。 北京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多风;夏季当东南季风来临时,形成78月间的高温多雨天气。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秋季云淡、天高、气爽,为北京最舒适的季节;而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经常出现大风、降温、寒冷、干燥天气。 板书:3.北京的河流 讲述:北京市的河流属海河水系。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注:以上各部分内容的讲述顺序可在学生回答了相应问题之后,内容的详略程度视学生接受程度和时间而定。 在了解了北京的自然环境以后,我们来看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的交通。 板书:三、北京的对外交通 讲述: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最大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提问: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讲述: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反馈练习 1.填空 北京位于 平原北部边缘。该平原是我国第 大平原,其他两大平原是 和 。 北京属典型的 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 。 北京的地势表现为 高,东南方向是 平原。 低。 、 、 三面环山, 北京的地理坐标是 , 。 2.判断 北京三面被河北省包围,是河北省的一部分。 北京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流经北京市的河流大多属黄河水系。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它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北京西隔 山就到 高原“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3.选择 A.太行山 内蒙古高原 B.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C.太行山 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 黄土高原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钢铁工业中心 B.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答案:1.华北 二 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华北 40°N 116°E 2.× × × × × 3.C CD 板书设计 第八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活动与探究 1.查阅学校所在地的相关资料,看看本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哪个?试着分析该城市位置的优越性。 2.说说你所在城市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城市职能,谁来说说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北京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讲述:北京的这种城市职能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同时也决定着它的未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二部分: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大都市两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5,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1.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建都。 2.至明、清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旧城格局的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城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北京旧城之所以这样布局,从自然因素考虑,一主要是要利用现在北海和中海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因为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布局;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以利于房屋的避寒保暖,坐北朝南成为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北京旧城的这种布局特色还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将宫城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承转:北京旧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7,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 2. 1.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3.现代北京城与北京旧城有什么关系?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自辽代以来北京古城的空间变化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其次,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方形到金、元的长方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北京旧城城址的不断变化与水源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无论城址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因此,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如北京的二环线就是以北京城墙为基础的, 现代北京城是在明清格局基础上的拓展。这说明“历史”对“今天”有深刻的影响。 承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活动:请大家看图6.6,说说你所了解的北京的名胜古迹。 承转、提问:每个中国人都有到北京旅游的愿望,都想亲眼目睹首都的风采,加之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增强,人民收入提高,文化品味要求提高,因此这

    注意事项

    本文(初二地理下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