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版.ppt

    • 资源ID:3295569       资源大小:1.34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版.ppt

    10、论语十则,孔子画像,孔 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自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为“圣人”,孔子的学说也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他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至圣”、“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一生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府一角,二堂内景,三堂内景,后堂楼内景,圣府大门,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四书: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F,F,论语简介,论语属语录体(也叫格言体)散文,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也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南宋时,著名学者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是历代莘莘学子的人生教科书。,1、论(ln)语2、不亦说(yu)乎3、人不知而不愠(yn)4、三省(xng)吾身5、传(chun)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wng)7、思而不学则殆(di)8、诲(hu)女(r)知之乎9、是识(Zh)也10、弘毅(y)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o)也12、其恕(sh)乎,注意下列读音,疏 通 文 意,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不断实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2、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或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之)为 师 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3、,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理解与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1、学:,3、而:,2、思:,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第二个指空想。,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迷惑而无所得,有害而无所得,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顺接连词,就,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此则告诫弟子:求知做事要实事求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要谦虚,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代词,这,代词,这,背景:荀子书里记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才换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是想告诫弟子什么?,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向贤人看齐,反省自己有没有缺点,这样做可以让自己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这里指几个人。,行:,走。,师:,值得取法、学习的人。,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思想品德修养:人要一生为理想而奋斗,死而后已。,停止,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译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讨论思想修养:经历磨难,培养意志,成就大事.,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比喻只有经过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范蠡致文种的信,梅花香自苦寒来,雪压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经历磨难,培养意志,成就大事。,指梅、兰、竹、菊,春兰,夏竹,秋菊,冬梅;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花中四君子,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讨论修身做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而:,2、乎:,3、朋:,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志同道合的人,学习态度和方法,第一、二、三、四、五则,个人的品德修养,第一、四、五、六、七、八、九、十则,关于孔子思想“仁”的:第八、十则,谈学习方法的句子:谈求知态度的句子:谈修身做人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一比:看谁背的快,分类整理,1、作家作品:孔子 论语 四书:五经:,2、名言警句: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3、成语(9个):4、通假字(3个):,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3、是知也:知通智,聪明,。二、一词多义1、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任重而道远(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知道)知之为知之(明白)是知也(知通智,聪明),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可以为师矣(当,做)仁以为己任(当作,作为)4、焉:表示肯定的语气词 三、积累文言词汇子,古代用作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指孔子。吾:人称代词,我 是:此,这,代词省:反省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三:概数,多次(个)其:大概,也许“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之”的用法与意思:,知之为知之(之:它,代词,指知识。),结构助词,译为“的”见藐小之物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语气助词,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作用,不用翻译(心之所向)昂首观之 译为“它们”,代指蚊子)项为之强(之:代词,指“昂首观之”这件事,译“这,此”)驱之别院(代指癞蛤蟆,译“它”)诲女知之乎!(代词,态度)学而时习之(指学到的知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前一个“之”指“善者”,即优点;后一个“之”指“不善者”,即缺点。),表示顺接,表示转折,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知识拓展,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三月不知肉味”出自论语述而。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注:一种高雅的乐舞),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孔子听到了绝美的韶乐后,激动得“三月不知肉味”,大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本来,“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是一句夸张的话。后由朱熹集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本是用来形容音乐好听,但后来逐渐用于其它。今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韦,是一种柔软的皮革。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发明造纸,书籍是用竹片做成的,称为“竹简”;把字用漆写在竹简上,再用皮带把一片片竹简象帘子似的编起来(这是“编辑”一词的来历)。孔子读易经,因反复研读,竟把皮带子都磨断了,修好后又磨断,前后断了三次,所以说是“韦编三绝”。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来称赞刻苦读书的好学精神。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琴,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司马迁史记,孔子向乐师襄子学鼓琴,连学了十天都不换曲子(进,增加之义。);这时,学生不急,倒是老师急了,就说:你做得挺好,可以换曲子学习(益,增加,加练)了;孔子说:我只是把握了曲调(曲),还没掌握乐理(数,规律,即乐理。)呢;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说:乐理你已经掌握了,可以换曲子学习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弄清楚这个曲作者的创作思想(志)呢!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说:你已经理解了曲作者的创作思想啦,可以换曲子学习了;孔子说:我还没搞清这位曲作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为人)呢!再过了一段时间,孔子一副有所穆然深思的样子,又是一副愉悦地望向高空而又意志深远的样子。孔子说:“我知道这位曲作者是怎么样一个人了,这人黑黑的,高高的,眼晴深邃苍茫,有一种超越一切、惠及万民的王者气度!除了周文王,谁还能作得出这样的乐曲呢?!”老师听了这番话,向这个不凡的学生行了一个大礼,(“避席再拜”),并说:“您说的正是文王操啊!”,.论语是一部什么书?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论语的另两个“最”:还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又是出成语最密集的书。有人统计过,论语全书只有11750字,却出成语174条。下列成语就出自论语:温故知新见义勇为乐在其中既往不咎尽善尽美见贤思齐听其言,观其行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发愤忘食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后生可畏名正言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必信,行必果怨天尤人 杀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血气方刚杀鸡焉用牛刀道听途说患得患失饱食终日,无所专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作者是谁?,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六艺”是指什么?,“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是指什么?,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中把宫、商、角ju、徵zh、羽。【宫】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商】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角】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徵】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羽】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词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士不可以不弘毅。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7、诲女知之乎!8、是知也。,一、填空:1、论语中“论”的读音是_,它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2、孔子是_(朝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3、四书是指:_、_、_、_。4、对于如何向他人学习,孔子的论述是_。5、谈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才有成效的句子是_。二、解释句中红色的字:1、人不知而不愠()2、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温故而知新()6、士不可以不弘毅()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_通_,意思_读音_。2、诲女知之乎:_通_,意思_读音_。3、是知也:_通_,意思_读音_。四、一词多义:1、而: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任重而道远()2、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是知也()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也()仁以为己任()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五、翻译句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六、默写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名言警句各二句。,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_。(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_(4)(2003年常德)人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6)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7)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孔子简介,孔子,名_,字_,我国古代伟大的_和_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内容是_ 孔子晚年致力于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六经”就是由他整理的,分别是_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_体的_经典。,仁礼学说,诗、书、礼、乐、易、春秋,语录,儒家,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学而不思则罔()。(5)是知()也。2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_。(2)子曰:“_,不亦说乎?_,不亦乐乎?_,不亦君子乎?”(学而)3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1、你喜欢哪一则?,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思考讨论:,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注意事项

    本文(论语十则课件 人教版.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