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公务员考试哲学知识.docx

    • 资源ID:3294806       资源大小:73.68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考试哲学知识.docx

    公务员考试哲学知识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斗争的焦点,是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1)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2)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客观的精神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观念等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实物。比如水或火、或气、或“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始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即是原子。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历史观中,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具有同一性,即精神能够认识物质世界。 不可知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不能实现同一,即我们的精神不能认识世界。 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哲学中另一重大的派别对立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否认矛盾的存在。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在自然科学领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科学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3)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2阶级性 它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 3科学性 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二、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静止 (2)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关系。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没有静止,也就没有事物的相对稳定,因而也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事物及其运动;同样,静止也离不开运动,静止只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在事物总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某种运动形式的稳定,运动中包含着静止;事物的相对静止,并不是绝对不动,只是个别运动形式的稳定,而事物仍存在于运动过程中,静止也包含着运动。 3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正确理解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对于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事物只有保持相对静止、平衡和稳定,才能在内部进行分化和必要的量变准备,实现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化。 (2)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事物才具有确定的性质和形态,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量的分析。 (3)相对静止是测量运动的尺度。 4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无限的,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无限的。 三、规律 1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所谓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说明某种植物种子和植物果实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规律的特点 (1)规律具有客观性。 (2)规律具有普遍性。同时,规律具有稳定性。 (3)规律具有可重复性。只要存在同样的条件,规律就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 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的产生 语言和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 二、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非常明显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为主观能动性。 四、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世界上的事物的具体形态和性质是无限多样的。但是客观实在性是它们最一般的共同本原和特性,也就是说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本身的情况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任何工作,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味着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3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应当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注意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处于永恒的发展过程之中。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指的是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是复杂和多样的。例如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4联系的系统性 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总是处于联系和互相作用之中,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3发展的过程性。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 第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了条件。 (3)事物的运动变化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也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4质量互变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永恒的,事物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也是永恒的。量变转化为质变,新质变又开始新的量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这告诉我们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缺一不可的。量变为质变准备条件,质变则实现了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质量互变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所谓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客观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既互相依存、互相统一,又互相区别、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属性 矛盾有两种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它主要指两种情况: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例如,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高就没有矮等等。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互相渗透和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生可能转化为死等。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有矛盾就有斗争。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立双方又同一又斗争,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我们一般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区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现代化建设要实行对外开放,以吸收引进外国的文明成果,利用一切可能的外部条件,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单地说,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一,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如自然界的矛盾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矛盾,也不同于思维过程的矛盾。第二,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各有其特点。第三,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个性包含共性。二者的转化必须依据时间、地点、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为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条件下则为普遍性的东西,反过来也是一样。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排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干扰,走自己的路,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面对实际,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指事物诸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该事物的发展趋势。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就叫次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可以确定工作的重心。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矛盾双方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例如,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其中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存在和解决程度,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在这个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我国社会只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国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这样认识和处理问题,我们才能抓住关键,解决好主要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其他矛盾的顺利解决。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首先,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全面分析研究矛盾的具体状况,坚持两点论。即任何矛盾都有两个方面。 其次,坚持重点论。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并非没有主次的平衡,所谓重点论,就是要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出矛盾的重点,把握好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联系与转化。 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否认事物矛盾有两个方面的“一点论”和矛盾两个方面没有主次的“均衡论”,以重点带全局,做好工作。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为总特征,并以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来揭示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内容。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矛盾。其中,内因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运动发展,是事物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之中。质量互变规律中的质和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事物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都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产物。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否定和肯定也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从发展的意义上,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和表现形式。可见,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辩证法的根本内容、发展动力并且贯穿在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之中。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既要抓住它的实质和核心,又要全面学习和掌握它的它的其他基本内容。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与否定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谓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所谓否定方面,则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固有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当事物的肯定方面占上风的时候,我们说事物处于肯定阶段,简称肯定;当事物的否定方面占上风的时候,我们说事物处于否定阶段,简称否定。 但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否定(即否定阶段)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辩证的否定。所谓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具体说,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例如资本主义死亡,社会主义胜利,正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具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无产阶级这些否定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辩证法把否定、质变、新陈代谢看作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则把否定、质变看作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事物发展,是一事物走向自身的反面并发展出新事物,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种发展是一种质变。这个质变是通过否定旧事物而实现。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否定,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也就没有发展。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旧事物有着质的区别。但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脱胎出来的,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简单抛弃和全盘否定,而是否定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保留其中积极的合理的成分,并加以改造和提高,使之成为新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新旧事物之间的这种内在的必然联系,正是通过否定这个环节实现的,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特征。木之有本,水之有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这种否定是抛弃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吸收和保留了社会化大生产和一切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这种新旧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斩不断割不掉的。 (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全盘抛弃,是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方式。 2事物发展的过程 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的进程。这个进程,经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的进程。只有全部走完这个周期性过程,才能达到矛盾的完全解决,并使新事物日益完善。 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进程,是一个“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第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和第一个阶段的“肯定”有着现象上的相似。但是,这个相似,并不是第一阶段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发展的新形态。这个新发展又为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新道路。以小麦的生长过程为例。小麦种下后,长出麦苗,是对麦种的第一次否定。麦苗成长,拔节抽穗,长出新的麦子,这是第二次否定。它否定了麦苗,肯定了麦种,即否定之否定。第二次否定之后,已是“春下一粒种,秋收万颗粮”的丰收景象。这是自然界呈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极因素的克服和积极因素的保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日臻完善的过程。所以,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与上升的趋势。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因为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了初始阶段的某些特征,好像是一种回复。但这种回复,是在更高程度、更新形式上的回复,它使得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规律所展现的事物发展道路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进一步说明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尽管道路是曲折的、反复的,但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够克服各种消极因素,战胜困难,茁壮成长。 第四章实践认识真理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坚持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坚持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和能动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认识客体(认识的对象),也就谈不上认识活动。所以,认识首先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认识的主体并非没有一点主动性,只是被动的对客体进行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具有很强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主动性。任何认识活动的发生,都是主体主动地反作用于客体的结果。 (2)目的性。人的认识活动都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主体一定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主体的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主体的各种活动总是在行动之前就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标或蓝图,并制定相应的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措施和步骤。规定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选择性。主体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总是根据自己预定的目标,收取和放弃信息。 (3)创造性。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描述或机械地复制,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反映。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 (3)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做出了唯物的和辩证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二、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 实践的这些特点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地存在于每一实践形式和过程中。 1客观现实性 实践虽然要受人的精神、意志的支配,但是它不等于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仅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观念活动,而是人们的思想通过人本身实施的具体行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因此,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存在形式,实践的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和工具,乃至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客观现实性,不仅表现为实践的实现是客观的,而且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自觉能动性 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消极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而人的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实践自始至终都贯穿了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即实践是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满足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需要的自觉活动。实践的这一特性就是实践的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一切实践都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现在的实践是过去实践的继续和发展,而任何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受到当时当地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正由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所以必须结合社会联系的特点和历史发展的状况来具体地考察实践活动。 三、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不仅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而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归结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活动 生产实践活动,是处理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实践形式。生产活动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必然要涉及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正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实践形式。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形式,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活动的产生,根本上是因为人类社会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的要求。正是在实践中,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客体也反映于主体的感知和思维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联系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的感觉器官才能同外界事物接触,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感性认识,才有了进一步产生理性认识的可能。所以,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经验,即通过自身的实践所取得的认识;一种是间接经验,也就是通过书本和向其他人学习取得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间接经验来源于他人的实践,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成果的总结,在我为间接经验,在前人、他人则为直接经验。所以,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书本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亲身实践。学习和接受前人的认识成果,借鉴他人的间接经验,是重要的认识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认识来源于实践,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的认识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为了适应实践的需要,为了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 (2)实践提供必要条件,推动着人的认识不断发展。这些必要条件包括经验材料、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这些条件必须依靠实践来提供。同时,实践的不断发展,为人的认识提供新的经验材料和认识手段。 (3)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做出判断。一般地说,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反之则是错误的认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开端,也是认识的归宿。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才能发挥认识的功能。否则,人的认识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这就是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五、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并不意味着认识是消极、被动的。恰恰相反,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认识的功能正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但是,认识按照其性质可以区分为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因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指导主体采取正确的方法,自觉的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从而取得成功;相反,错误的认识理论则对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甚至导致实践的失败。 总之,认识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六、认识的过程 认识的产生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觉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主体首先获得的只能是通过各种感官产生的对于客体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客体的内在本质又是通过外部现象表现出来的。因此,主体只有通过对客体现象的感性认识,才有可能达到对客体本质的理性把握。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离开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只能是无源之水。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把握客体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认识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就认识的实际过程来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感性认识渗透着主体的理性成分,理性认识则包含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不包括理性认识的纯粹感性认识和脱离感性认识的纯粹理性认识,都是不存在的。没有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没有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的质变和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体现为对感性材料的“数量”方面的要求。其次,所掌握的感性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而不能是虚假的。这体现为对感性材料的“质量”方面的要求。第三,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有效的加工制作。这体现为对认识“工具”方面的要求和对感性材料的改造制作的“功夫”。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这次飞跃,只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步。理性认识形成之后,还要将获得的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更为重要,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因为,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发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现认识的目的;也只有将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要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用来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起点、基础,要求它正确是飞跃的前提条件。用错误或空想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只能导致挫折和失败。当然,这里所说的正确只是相对的,它本身还有待实践来证实。要求前提正确,实质在于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不让缺乏根据的理论用于实践。 第二,必须把理性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一个一般认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自觉实现这个结合,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前提。 第三,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这些计划、方案、办法是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具体转化进程的“中介”、环节。这些中介、环节,本身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既是一般的,也是具体的。 第四,要将理论、计划、方案等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理论只有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是一个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动员群众的过程,也是一个将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是第二次飞跃的重要环节。 3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在认识过程中,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其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在一次实践中,人们认识事物的广度和深度也是有限的。具体的认识是受现实的客观物质条件制约的,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反复认识。这是认识的有限性和反复性。 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发展是无限的,而实践活动也是持续发展的。而就人类认识世界的潜在的可能性来看,人类可以通过持续发展的实践,对无限的世界进行永无止境的认识。这就决定了人类的认识发展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认识的无限性。 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中的必然与自由、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相互转化的。在认识运动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这两个方面、两次飞跃,是辩证统一的。这个辩证统一,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实现目的。所以,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实践。另一方面,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正确地选择和实现预期的目标,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决定理论和理论指导实践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必须全面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两次飞跃的辩证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第二节认识和真理 一、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概念 所谓真理,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反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我们称之为谬误。 2真理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特性。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因此,真理又叫客观真理。 真理之所以具有客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考试哲学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