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3279907       资源大小:584.50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单位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法人代表裴海林联系人裴海林通讯地址川底乡天户村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联系电话13934312122传 真邮政编码048000建设地点泽州县川底乡天户村北380米立项审批部门泽州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泽发改备【2015】104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占地面积(平方米)2666.67绿化面积(平方米)200总投资(万元)16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3.13%评价经费(万元)1.2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煤矸石是泽州县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除部分矸石用于发电、制砖外,大量的煤矸石采取填埋处置,煤矸石长期堆放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而且对大气和水环境等也会造成一定威胁;另外随着煤矿机械化综采大规模采掘,产生的矸石中夹杂着一定量的原煤,直接填埋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依托本地煤矸石资源优势,拟在泽州县川底乡天户村北380米租用天户村土地新建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年综合利用煤矸石2万吨,除回收一定精煤产品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矸石灰分,产生的洗选矸石全部综合利用于制砖,既减少了矸石占地,消除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又提升了矸石的利用价值,环境、社会效益较好。该项目备案总投资160万元,已取得泽州县发展和改革局对本项目的备案证书,备案文号为泽发改备201510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于2015年12月17日委托我公司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专人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对建设项目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查。在资料收集统计、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评导则有关规范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二、项目名称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三、建设性质新建。四、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泽州县川底乡天户村北380米,项目租用天户村非耕地进行建设(详见附件占地协议文件),不新增占地,项目西北面为山西泽州天泰坤达煤业有限公司,其他四周均为耕地。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场区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五、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年综合利用煤矸石2万吨。六、生产工艺及产品平衡表本项目采用“跳汰”洗选工艺对矸石进行加工,煤泥水采用“浓缩+压滤”处理工艺,煤泥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回收出的精煤产品外售,筛选出的大块矸石和洗选矸石全部综合利用于制砖。产品平衡表详见下表:表1 本项目产品平衡表产 品 方 案产率(%)产 量t/ht/d万t/a大块原矸石1.00.21.60.02精煤11.22.2417.920.224末煤8.51.713.60.17洗矸75.715.14121.121.514煤泥3.60.725.760.072总 计100201602.0 七、建设项目组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厂房、压滤车间、浓缩池、配电室及生活设施,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2。表2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洗选主机房占地300m2,设置一台6m2跳汰机未建压滤间占地200m2,设置1台压滤机浓缩系统设置一座10m普通型浓缩机辅助工程原矸堆场占地面积500m2,场地硬化未建各产品堆场占地面积1500m2,场地硬化压滤煤泥堆场场地硬化防渗,半封闭公用工程给排水工程由天泰坤达煤业矿井水供给;生产煤泥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少量生活污水排入旱厕未建供电工程厂内安装100kv变压器,作为生产生活用电电源供热工程生产厂房冬季不供暖,办公室采用空调供暖,不设置锅炉环保工程废气治理整个厂区地面进行水泥硬化防渗,厂区四周建2米高围墙并在此基础上加装6米高的挡风抑尘网,堆场内安装固定旋转喷雾抑尘装置,喷雾范围要100%覆盖生产区;每天在原料及成品堆场内定时喷雾抑尘;配备一台移动式洒水装置,用于装卸时洒水抑尘和进出厂区道路洒水抑尘;运输道路硬化,每天定时清扫、洒水降尘。未建废水治理煤泥水采用“浓缩+压滤”处理工艺,闭路循环;厂区设置1座300m3事故水池;洗选车间内设置煤泥水收集池;厂区地势最低处设置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1个;滤液进入循环水池利用;各产品淋控水进入浓缩机处理。少量生活污水排入旱厕未建噪声治理厂界周围建2m高实体围墙;高噪设备设置在封闭车间内,采取独立底座,减震基础;风机安装高效消声器;洗选车间设隔声门窗未建固废治理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至川底乡垃圾点未建生态治理厂区周边边坡防护,防治水土流失;加强厂区及周边绿化未建八、主要生产设备表3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浓缩机10m台12跳汰机6m2台13煤矸石皮带输送机TD72型、80t/h台14煤泥压滤机200m2压滤机套15成品煤皮带输送机TD72型、60t/h台76铲车辆1九、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本项目原料主要是煤矸石,年综合利用煤矸石2万吨。能源消耗主要是水和电。具体用量详见下表:表4 原辅材料用量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原料名称日耗量年耗量来源煤矸石160t20000t天泰坤达煤业购买水14.6936t0.18367万t天泰坤达煤业矿井水电0.1万度12.5万度厂区变压器本项目矸石源于天泰坤达煤业,详见煤矸石成份分析表。(1) (1)煤矸石工业分析表5 工业分析结果表类型Mad(%)Ad(%)Vd(%)焦渣特征FC,d(%)St.d(%)Qnet,ad(MJ/kg)3#1.7454.778.88136.354.1129.68(2)煤矸石化学成份分析表6 化学成份分析表类型SiO2%AI2O3%Fe2O3%CaO%MgO%S%Na2O%燃失量%K2O%3#41.9031.541.220.340.53.950.3520.900.84(3)矸石淋溶试验分析表7 矸石浸出液分析结果与标准对比表项目样品浸出浓度(mg/L)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200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PH7.68/69Cu0.021000.5Zn0.21002.0As0.150.5Pb0.0551.0Cd0.01910.1总铬0.004150.5F-0.3810010Ni0.02951.0Hg0.00060.10.05将浸出液中各元素的浓度与GB5085.3-2007及GB8978-1996标准相比后得出: 3#矸石浸出液中各种有害成分含量均低于标准值,都属于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表8 洗矸工艺各产品含水率产品名称含水率原矸石7矸石14精煤9煤泥25末煤15十、公用工程 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厂区附近高压电网接入,厂区内设置变压器,供电能力100kv。 给排水给水:项目生产用水由天泰坤达煤业矿井水供给。排水:煤泥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少量生活污水排入厂区旱厕不外排。 供暖及制冷项目办公区冬季采用电暖气采暖,夏季采用分体式空调制冷。食宿:本项目厂区内工作人员均为附近村民,不设置食宿。本项目职工共10人,年生产125天,按每人每日用水量以30升计,用水量为0.3m3/d(37.5m3/a)。排水量按照用水量的80%计,排水量为0.24m3/d(30m3/a)。评价要求:项目建一防渗旱厕,生活污水排入旱厕,熟化后用于附近农田施肥。本项目建成后绿化面积为200m2,用水量为0.6m3/次,每年用水90次,用水量为54m3/a。十一、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年工作125天,每天工作8小时。十二、环保投资一览表本项目总投资为160万元,环保投资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13%。本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见表9。表9 环保投资一览表污染因子治理项目环保设施投资估算(万元)废气治理物料堆存整个厂区地面进行水泥硬化防渗,厂区四周建2米高围墙并在此基础上加装6米高的挡风抑尘网,堆场内安装固定旋转喷雾抑尘装置,喷雾范围要100%覆盖整个生产区;每天在原料及成品堆场内定时喷雾;配备一台移动式洒水装置,用于装卸时洒水抑尘;运输道路硬化,每天定时清扫、洒水降尘20水污染物生产废水1台10m浓缩机、300m3事故水池、洗选车间内5m3废水收集池、各水池均采取防渗措施10生活污水旱厕防渗1各堆场淋控水、初期雨水建环场集水沟或管道,初期雨水收集池,地面及水池进行防渗处理2噪声跳汰机、浓缩机、精煤分级筛安装在洗选车间内,风机进、出口处安装高效消音器,安装隔音门窗2煤泥压滤机安装在压滤车间内设独立底座、减震基础,隔声门窗皮带输送机设在封闭的皮带廊道内,电机设置隔声罩其他厂区硬化及绿化2合计3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未投产,无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 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5°12-35°42,东经112°31-113°14,南北长约 58.85km,东西宽约62.75km,总面积为2023km2,占晋城市总面积的21.3%。东与陵川县相连,西与阳城、沁水县衔接,北与高平市毗邻,南与河南省济源、博爱、沁阳等县交界,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本项目位于泽州县川底乡天户村北380米,项目西北面为山西泽州天泰坤达煤业有限公司,其他四周均为耕地。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场区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 2、地形地貌 泽州县的地势为北高南低。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岭陡峻,倾向中央;北、中部为丘陵地带。最高地为下村镇武神山主峰,海拔1346.6m,一般在6501000m之间。山区面积约1312km2,占总面积的 60.8%,丘陵面积约666km2,占总面积的 30.9%;由北到南的平缓地区,间有河流、渠溪,形成巴公、北石店(属于城区)、城关(属于城区)、南村4块小型盆地,成为“泽州盆地”,面积为180km2,占总面积的 8.3%。泽州县境内的山脉均属太行山脉,海拔在1000m以上的山主要有武神山、方山、晋普山、天圣山,大尖山等。3、气象、水文特征 (1)、气象、气候特征泽州县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年内四季分明,冬春季多风少雨雪,夏季受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流域的多雨季节,秋季大气层结稳定,秋高气爽,有时细雨绵绵。年平均气温9.4,日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3.9。无霜期160天左右,霜冻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最大冻土浓度0.6m,雨季多集中在7、8、9月,年平均降雨量为516.74mm,蒸发量为1554.1mm。最大风速1416m/s。风向冬季多西北风,春夏季多南风。 (2)区域水文特征 泽州县境内主要河流为沁河、丹河,均为黄河水系,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长河、白水河、犁川河、龙湾河、范河;丹河在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巴公河、东大河、白水河和北石店河等。厂址位于长河西北2300米处。(3)水文地质 按含水层岩层种类特征分,泽州县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裂隙喀斯特水三种类型,根据水位埋深可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水。本项目位于川底集中供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西北3200米处;川底集中供水水源地(下麓井)一级保护区西南1400米处,距离较远,不会对水源地造成影响。详见附图水源地图。 (4)泉域本项目厂址位于延河泉域内,延河泉域是指沁河泉群排泄带的补、迳、排岩溶地下水系统。狭义延河泉域又名马山泉,是沁河泉群排泄带中最大的单泉,位于阳城县东冶乡延河村北1km处,在沁河西岸,高出河面5m,沿马家沟组灰岩底部涌出,单泉多年平均流量3.1m3/s,泉水出露标高463.78m。泉水流量受降水影响大,不稳定系数为2.3。延河泉域处于太行山南段,属构造剥蚀山区,基岩裸露,沟壑纵横,河谷坡降大,全区四周高,中间低,向沁河河谷倾斜。南部灰岩山区地形最高峦峰背高程2300m,最低为山西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沁河河界高程380m,高差达1920m。延河泉域共有两处重点保护区:(1)延河泉水出露处保护区:以泉口为中心,周围1km2范围的河谷及山地。(2)下河泉保护区:沿沁河河谷,北起润城、刘善村北,向南沿沁河河谷经河头、下河、东庄北至阳城水轮泵站西边河谷;沿芦苇河河谷向上为2.3。延河泉域处于太行山南段,属构造剥蚀山区,基岩裸露,沟壑纵横,河谷坡降大,全区四周高,中间低,向沁河河谷倾斜。南部灰岩山区地形最高峦峰背高程2300m,最低为山西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沁河河界高程380m,高差达1920m。延河泉域共有两处重点保护区:(1)延河泉水出露处保护区:以泉口为中心,周围1km2范围的河谷及山地。(2)下河泉保护区:沿沁河河谷,北起润城、刘善村北,向南沿沁河河谷经河头、下河、东庄北至阳城水轮泵站西边河谷;沿芦苇河河谷向上游经八甲口、上孔至关泉南的河谷中。两处保护区面积共12.28km2。本项目厂址距离延河泉域两个重点保护区均较远,详见泉域图。 5、地质、地震本区地质条件以急剧的升降结构作用为主,伴之以流水侵蚀及风化剥蚀作用,山体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及变质岩组成。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相应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相应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度(50年超越概率为10%)。6、自然生态环境 (1)、土壤分类 泽州县土壤共分2个土类、5个亚类、19个土属、57个土种,褐土土类为主要土壤。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均有分布,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9%。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主要是褐土亚类,土壤肥沃,质地良好。 (2)、动植物资源项目区周边地面硬化率较高,植被类型主要人工种植物的杨树、柳树等绿化树种为主。泽州县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爬行类、水生类、鸟类和兽类;兽类动物主要有狼、狐、山羊、山猪等;鸟类有山鸡、山雀、布谷鸟、大雁等。评价区内未发现需特殊保护的野生动物、濒危或珍稀物种等。 (3)、矿产资源泽州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煤为主,其次有铁矿、硫铁矿、铝土矿、白云岩、石灰岩、水晶、萤石及铅锌矿等。境内含煤面积528.6km2,占总面积的26.1%。探明储量48.05亿吨,除国统区外,泽州县保有储量12.46亿吨。铁矿探明储量2572万吨;硫铁矿探明储量1324.6万吨;含锰铁矿探明储量612万吨;水泥灰岩和铝土探明储量分别为6802万吨和264万吨。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人口及行政规划泽州县属山西省晋城市辖县,全县土地面积2023km2,共辖14个镇、3个乡、634个行政村。泽州县人口众多,为山西省人口大县之一。据201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486305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人。项目所在地川底乡耕地面积28680亩,现有51个自然村,人口20140人。场址周围村庄的人口分布和经济情况详见表10:表10 厂址周围村庄及人口分布情况村庄方位距离(米)人口(人)耕地(亩)人均收入(元)天户村南3802988251085202、经济泽州县围绕全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战略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资源型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目前全县已建成产值超亿元企业 13 个,规模以上工业达到 62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79.1亿元。 泽州县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69751.4公顷。传统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谷子、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等。 泽州县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建成了 31 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科技农场,面积达到 6.5 万亩。 2013年,泽州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3亿元,增长6.5,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年生产总值完成230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3.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56元,增长15.6;全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3、交通泽州县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境内的铁路有太焦线和侯月线。国道有207国道 64 公里,省道有晋韩公路、太洛公路、长晋二级公路,另有晋阳、长晋、晋焦、晋济等高速公路,加上县级公路、县乡公路和专用公路,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共达2251公里。基本上实现了乡乡村村通油(水泥)路,交通条件优越。全县共有旅游景区(点)9处,其中,有1个4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4、文教卫生泽州县现有影剧院34个、剧场316个,全县有8个镇建设了标准较高的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定达到650个。泽州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11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52所,小学851所,在校学生7万余名,在编职工5181名,教育结构由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部分组成。5、文物保护泽州境内有珏山、山里泉、青莲寺、府城玉皇庙等。其中尤以珏山和山里泉旅游风景区最富盛名。珏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山里泉景区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距207国道18公里,距晋城市区50公里,距济源市区51公里。侯月铁路从景区穿越而过,并设有车站,因此这里交通十分方便。景区内风光秀丽、群峰壁立,人称北方“小三峡”。本项目所在区域无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及重点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濒危生物物种等特殊环境敏感因素。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本项目位于泽州县川底乡天户村北380米。项目所在区域内近几年无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现场勘察,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属于沁河流域,厂址位于长河西北2300米处,属于张峰水库出口-槽河村断面。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该河段水体执行III类标准。 三、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泽州县川底乡天户村北380米。项目所在区域内近几年无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现场勘察,场址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地带,周围多为农田,且无大的工矿企业,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为农田、道路、村镇。农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田边地头生长有白羊草、黄背草等地被植物和灰蒿、酸枣、荆条等北方常见灌木,道路旁绿化以杨树、槐树、柏树等为主,间隔0.80-1.0米不等,其它为村庄及一些工业建筑。该区域内以啮齿类动物为多,大型野生动物很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态环境一般。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表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因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区域功能及执行标准1环境空气天户村南38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长河东南2300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III类3地下水厂区范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4生态场界四周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单位:µg/m3)见表12。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项目SO2PM10TSPPM2.5NO21小时平均浓度500/20024小时均浓度1501503007580年均浓度607020035402、地表水执行:按照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评价区属沁河流域,属于张峰水库出口-槽河村断面。该河段水环境功能为工农业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III类,见表13。表13 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水质要求III类项目pHCODBOD氨氮标准值6-92041.0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中类水标准,单位:mg/L(pH除外)见表14。表14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中类水标准项目pH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标准6.58.54500.2200.02项目氟化物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硫酸盐标准1.00.05100个/ml3.0个/L2504、环境噪声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见表15 表1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昼间夜间60dB(A)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5中的标准限值。表16 煤炭工业无组织排放限值作业场所监控点煤炭工业所属装卸、储存场所无组织排放限值(mg/Nm3)(监控点与参考点浓度差值)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废水矸石场生产废水排放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闭路循环、不外排;产生的污水主要为员工的生活污水,排入旱厕,项目运营期间不外排废水。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本环评通过分析评估后,建设项目无需申请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程分析简述:一、工艺流程:G:废气 S:固体废物 N:噪声 W:废水图2运营期煤矸石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二、工艺流程简介本项目洗矸采用跳汰洗选工艺,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矸石准备、洗选作业和煤泥水处理3个阶段:(1)准备阶段根据厂家介绍,原料矸石无需破碎筛选,项目原料(含水率7%)由天泰坤达煤业有限公司运至本厂矸石堆场,约1%的大块矸石(50mm)由人工拣出后送至矸石堆场,矸石(50mm)经皮带均匀地送入主厂房跳汰机受料斗进行洗选。(2)洗选作业阶段50mm原矸石通过皮带机连续、均匀地送入跳汰机进行分选,本项目拟设置1台6m2跳汰机进行回收精煤(最大洗选能力90t/h,本项目平均需要洗选19.8t/h,可以满足要求)密度大的矸石逐渐下沉分布在底层,经排料系统分离后由矸石斗提机提升至矸石料斗,然后再经汽车运至矸石临时堆场;密度较小的精煤分布在上层,随洗水通过溢流堰进入精煤分级筛(2层),筛上物块、末精煤分别脱水后经皮带送至精煤堆场,筛下煤泥水通过管道送至一座10m普通型浓缩机进行处理。(3)煤泥水处理阶段煤泥水进入浓缩机后,加混凝药剂(聚丙烯酰胺、聚氯化铝)进行浓缩处理,浓缩机底流用渣浆泵打入压滤机压滤脱水,压滤煤泥综合利用制作型煤,滤液和浓缩池溢流进入循环水池,重新用于跳汰洗选,循环水定时补给。厂房内的跑、冒、滴、漏、地板冲洗水及设备放水等,经集中水池收集后均进入煤泥浓缩机处理,另外厂区内设一座300m3事故池,当工作浓缩机发生故障时,可容纳其全部煤泥水,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煤泥水不外排。(4)分级筛经洗矸机洗选后的产品经分级筛筛选出矸石、末煤和精煤三种产品。(5)外运销售洗选出的矸石和煤泥销往荣兴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末煤和精煤外运销售。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大气污染源(1)原料装卸、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2)产品装载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3)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2、水污染源(1)洗矸废水(包括设备跑冒滴漏水、设备放水、冲洗地坪水以及产品堆放时沥下的水)经处理后闭路循环,厂区不设排污口;(2)少量生活污水;(3)生产场地初期雨水及喷淋水。3、固体废弃物(1)生活垃圾;(2)少量煤泥;(3)煤矸石。 4、噪声本项目产噪设备为跳汰机、精煤分级筛、浓缩机、煤泥压滤机、皮带机、各类泵以及车辆运输、装卸过程等。5、生态影响厂区排污(主要是粉尘)对周边农作物、植被等造成一定影响。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量(t/a)处理后排放量(t/a)大气污染物1、原料装卸、堆放2、产品装载、堆放3、车辆运输1、粉尘2、粉尘3、扬尘1、无组织排放,4t/a2、无组织排放,3.512t/a3、无组织排放,1.055t/a1、无组织排放,0.8t/a2、无组织排放,0.527t/a3、无组织排放,0.211t/a水污染物1、生产煤泥水2、喷淋水、生产区初期雨水3、生活污水1、SS2、SS3、生活污水1、<250g/L2、<250g/L3、30m3/a1、处理后闭路循环不外排2、进入浓缩机处理3、排入旱厕,综合利用,不外排固体废物1、职工2、少量煤泥3、煤矸石1、生活垃圾2、煤泥3、煤矸石1、0.625t/a2、0.8t/a3、15340t/a1、送至川底乡垃圾堆放点处理2、晾干后外售3、销往荣兴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噪声跳汰机、精煤分级筛、煤泥压滤机、皮带机、各类泵以及车辆运输、装卸噪声70-85dB(A)厂界噪声达标排放主要生态影响:施工期:平整场地、土方挖填等过程对土壤、植被等造成的破坏,局部会造成水土流失。营运期:厂区排污(主要是粉尘)对周边农作物、植被等造成一定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扬尘主要为施工扬尘和道路运输扬尘。(1)施工期扬尘污染源挖填土方使施工场地的地表和植被遭到破坏,表层土壤裸露,遇风可产生扬尘; 堆放易产尘的建筑材料,如无围档,随意堆放,会产生二次扬尘; 建筑材料的运输,如不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会产生扬尘; 施工垃圾的清理会产生扬尘; 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2)露天堆场及裸露场地风力扬尘环境影响分析鉴于施工需求,某些建材需露天堆放,另外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3)汽车运输扬尘环境影响分析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2、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为避免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扬尘污染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根据2008年2月1日起实施的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晋环发2010136号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排污费核定征收工作的通知中山西省关于施工场所扬尘防治的有关要求,针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本报告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砂石料应统一堆放,露天堆存时应有防尘措施,如洒水抑尘、遮盖等,水泥应设专门库房堆放,尽量减少搬运环节; 地面开挖时,对作业面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产生量; 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遗洒,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的泥土和灰尘,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风速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处理; 施工场地应定期洒水、清理和冲洗,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每个工段都严把清洁生产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的产生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二、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水泥沙浆成份的废水及冲洗设备废水,会对施工场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设集水沉淀池收集施工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因此,施工期废水不入河道,对周围环境及地表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三、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噪声源分析噪声污染是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阶段会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使施工现场产生具有强度较高、无规则、不连续等特点的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这些噪声源的源强一般都在75-102dB(A)之间,根据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基本无隔声、隔振措施,声源声级较高,对项目周边地区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2、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为保证施工期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要求项目建设方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选用低噪声施工工艺,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另一个方面,要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环境意识。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且该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失。为了减轻项目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本报告提出如下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不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尽可能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动工具; 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声波遮挡物; 尽可能减少车辆鸣笛,并适当降低车辆速度。四、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2、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为防止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本报告提出如下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滋生苍蝇蚊虫、产生恶臭、传染疾病,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场地内须设临时生活垃圾收集站,收集的生活垃圾送至当地垃圾处理场处置。五、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现场的踏勘了解,选址区域内的植被为次生植被、杂草,区域内没有人工植被,没有珍惜野生动植物。由于区域植被稀少,部分现状表现为荒地、松土表面,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能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相对较小。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办公室等冬季供暖采用空调取暖,不设锅炉。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原料装卸、堆放,煤矸石筛选,产品装载、堆放,产品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1、原料装卸、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本项目原料为块状的煤矸石,矸石堆中含有少量的精煤和末煤。矸石为块状,装卸、堆放过程中不易起尘。末煤和精煤易起尘,在装卸、堆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本项目年加工矸石2万吨,按每吨煤矸石产尘量0.2kg计算,原料煤矸石在装卸、堆放过程中起尘量约4吨/年。原料堆场位于场区的西面,评价要求,原料煤矸石在装卸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落差;厂区应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泽州县海听煤矸石加工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环评报告.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