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内蒙古沙漠旅游开发前景与现状对策.doc

    • 资源ID:3278360       资源大小:9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沙漠旅游开发前景与现状对策.doc

    内蒙古地区大漠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摘 要41.绪论61.1研究背景61.2研究意义71.3研究方法101.4研究的思路112.文献综述112.1研究概念的界定112.1.1旅游的概念112.1.2大漠旅游的概念122.2国内大漠旅游的研究概括162.2.1国内沙漠旅游发展概况162.2.2国内沙漠旅游的模式及特点172.2.3大漠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183. 内蒙古沙漠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203.1内蒙古大漠旅游发展的现状203.2内蒙地区大漠旅游开发的存在问题26 3.3内蒙古地区沙漠旅游产品-4.大青沟自然景区开发案例研究294.1大青沟景区概况294.2景区开发现状304. 3大青沟自然景区开发的SWOT分析314.3.1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的开发优势314.3.2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发展的劣势334.3.3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的发展的机会344.3.4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发展的威胁354.4小结355.内蒙地区沙漠旅游开发的建议355.1基础设施355.2产品设计365.3市场营销36参考文献39摘 要 本论文首先分析在国内大漠旅游景观及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其发展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发展沙漠旅游前景广阔。其次,本论文对当前沙漠旅游的理论研究进行一个综述,全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沙漠旅游发展的概况。第三,在笔者的搜集了解下,本论文对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旅游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较之其它省市地区的其他旅游项目开发仍属后期利用发展的旅游项目。第四,本论文选取大清沟自然景区的开发作为本研究的案例,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和SWOT等方法对其开发进行研究,总结沙漠旅游开发的经验。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旅游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旅游;现状;对策;研究Abstract This thesis firstly in China desert tourism landscap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developmen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 tourism prospect. Secondly, this paper on the current desert tourism theory research a review,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desert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rd, the author collected under the understanding, the study o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desert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current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desert tourism although a certain degree of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other tourism project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jects. Fourth, this thesis chooses the Daqinggou natural scenic spots as the case study,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SWOT metho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 tourism development,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 put forward to develop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of desert tourism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Keyword:Inner Mongolia; Desert Tourism; Current Situation; Measures; Research1.绪论1.1研究背景首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到2009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34万亿,人均GDP达到3550美元以上1。按照国际的研究经验已经达到旅游消费迅速增长的时期。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观光性旅游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基本形成对休闲旅游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就有度假需求。90年代初至今,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在7 %以上的持续增长速度。根据2010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预测,到2010年底,中国GDP总量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汇丰银行等相关机构的预测未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仍将持续10年左右。表1 近几年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GDP总量(亿元)184937.4216314.4265810.3314045.4335353.7增长率11.3%12.7%14.2%9.6%8.7%人均GDP(美元)2314260829793266355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最终修正数据。第二,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近些年,经营沙漠己经成为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争相发展旅游业的首选。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沙漠旅游。第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经济贡献越来越大。以云南为代表的一批省区市,坚持把培育发展旅游业这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放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考虑,做出了一流业绩,创造了宝贵经验。第四,普通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加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保证。旅游业的发展是与人们日益增多的休闲时间相伴而生的,据统计我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114天(含周日)。根据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暨休闲绿皮书的研究结论,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居民休闲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休闲业发展前景无限。1.2研究意义 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沙漠旅游资源、扩大沙漠旅游市场对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使游客对沙漠有更近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沙漠的经济价值、美观价值,使沙漠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变劣势为优势,使沙漠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同时也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发沙漠、保护沙漠。沙漠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也对西北内陆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形象将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等有积极推动作用。1.3研究方法(1)SWOT战略分析法。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本文通过对大清沟自然景区景区进行SWOT的分析,为当地沙漠旅游的开发策略制定依据。 (2)统计分析法。通过多年搜集、整理的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使本研究更科学、更精确、更实用、更有说服力。(3)实地考察法。笔者通过对大清沟自然景区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全面了解大清沟自然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开发策略提供最鲜活的依据。1.4研究的思路 本文首先引入沙漠旅游的概念,然后陈述沙漠旅游发展史,并通过对国内外沙漠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我国发展沙漠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指出我国沙漠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予建议,最后以大清沟沙漠景区为例,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开发建议。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沙漠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文献综述调研反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论演绎SWOT分析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内蒙古沙漠旅游的开发现状大清沟自然景区的开发现状分析大清沟景区的开发的SWOT分析大清沟开发的总结研究的对策图1 本论文的研究的框架图2.文献综述2.1研究概念的界定2.1.1旅游的概念旅游(Tour)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tornos”,其含义是“车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指按照圆形轨迹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Tourist)。“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2.1.2沙漠旅游的概念 在自然地理学上,凡是气候干旱1、降雨稀少、植被稀疏低矮、土地贫瘠的区域,都叫做荒漠,意为“荒凉”之地。荒漠按地表形成特征和物质组成有岩质荒漠(石漠) 、砾质荒漠(戈壁) 、沙质荒漠(沙漠) 、泥质荒漠(泥漠) 、盐质荒漠(盐漠)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根据植被覆盖度指标划分的沙丘活动程度类型在沙漠中所占的比重,把沙漠划分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的沙地和以流动沙丘为主的流动沙漠两种类型。 沙漠旅游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求知、猎奇、探险、等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 它包括沙漠观光旅游、沙漠探险旅游、沙漠体育旅游、沙漠生态旅游,是一项和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并列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产品。吴必虎把沙漠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的一种,视为刺激性旅游产品。22.2国内沙漠旅游的研究概括2.2.1国内沙漠旅游发展概况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开发历程沙漠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沙漠地区以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背景,强烈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对回归大自然、返璞原生态诉求逐渐增强的旅游者构成很大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中国的沙漠旅游逐渐受到游人青睐,沙漠旅游逐渐从探险家的乐土成为大众的新宠。如果追本溯源,我国最早于20世纪中叶开发了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等少数沙漠旅游地。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沙漠旅游景点逐渐增多,宁夏沙坡头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初建于1986年的武威沙漠公园是我国第一座大漠风光与沙漠绿洲相结合的游览乐园,现已成为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沙漠旅游开发更是方兴未艾,各种类型的沙漠旅游景区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有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公园,内蒙古响沙湾旅游区和宁夏沙湖旅游区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发了沙漠公路风景线,并拥有塔里木河沿岸壮观的原始胡杨林及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现代工业景观。2.2.2国内沙漠旅游的模式及特点 我国沙漠分布广,沙漠地貌类型多样,客观上决定了沙漠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沙漠资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沙漠风光、鸣沙山、沙漠疗养、沙漠动植物、沙漠奇观、沙漠遗址等几类。沙漠景观独特,具有不可替代性。如宁夏沙湖旅游区沙漠和湖泊组合,沙坡头处于腾格里沙漠和黄河交接处,“沙”“水”景观组合是宁夏沙漠旅游的突出特点;勃隆克沙漠旅游区是集沙漠、草原、奇山、异石、湖泊、原始次生林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尉犁县和新疆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罗布人村寨”景点、民丰县城以北150km的尼雅遗址、汉代的精绝国故址等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沙漠和湖泊、河流、草原、人文景观有机组合,构成独特的沙漠景观。2.3.3沙漠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综合当前的文献,目前我国沙漠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沙漠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了解不深。第二,缺乏规划和策划。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沙漠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沙漠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第三,人才匮乏。由于沙漠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沙漠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沙漠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沙漠旅游操作中,许多沙漠旅游区的管理人员并不是由国家指派多数是由当地的百姓担任,严重制约了我国沙漠旅游业的发展。第四,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目前国内沙漠旅游多集中开发滑沙、骑马、射箭几个项目,而对沙漠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第五,振兴沙漠经济的贡献和宣传有限。由于我国沙漠较多的西北部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沙漠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少之又少,沙漠旅游在振兴偏远西部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3.内蒙古沙漠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3.1内蒙古沙漠旅游发展的现状3.1.1资源优势明显1我国沙漠广布,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沙漠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十大沙漠中我国有2个。我国沙漠分布跨度较大,位于东经75125°, 北纬35 50°之间,因此地域差异大,沙漠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著名的沙山、沙丘、沙湖、雅丹地貌,还有各种珍贵的沙漠植物,如,胡杨林、沙拐枣、梭梭草等耐旱植物,更有壮丽的落日等沙漠景观。 2历史文化价值高 我国沙漠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奇特价值,与世界其他沙漠相比,历史文化价值更为珍贵。著名的楼兰古城、高昌古城等给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著名的哈拉和卓古墓群吸引了众多的科学考古以及探险旅游者。 3政策支持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沙漠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契机,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注入,为西部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经济的日益发展、交通的日益便捷、市场的日益开放都为沙漠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平台。3.2内蒙古沙漠旅游开发的存在问题1沙漠气候恶劣 沙漠中一般晴天多,阳光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水资源奇缺。在沙漠中旅行,必须要克服气候劣势,沙漠中紫外线较强,对人体皮肤有害;流动沙丘较多,容易形成沙城暴、黑风暴等灾害天气,这些大大的限制了沙漠旅游的发展。 2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 我国沙漠集中分布在西北内陆,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容易迷失方向。风沙活动剧烈,汽车等交通工具难以行驶。公路主干线以南北布局向为好。交通的不便极大的限制了游客,致使客源市场局限在本地,不利于沙漠旅游的推广。3. 缺乏统一的形象定位 我国沙漠旅游发展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形象定位,沙漠旅游发展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宣传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客源市场狭窄,沙漠旅游带来的收入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3.3内蒙古地区沙漠旅游产品 3.3.1 沙漠观光游 沙漠景观具有垄断性和独特性,无法复制和转移,并能够带给游客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灵冲击。沿途游览典型的沙漠、沙丘、雅丹地貌以及平时难得一见的沙漠植物,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沙漠,游客可以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美景,也可以感受沙湖的婉约清丽。目前,内蒙、宁夏、新疆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沙漠风光游活动。 3.3.2 沙漠体验游 沙漠边缘地区可以利用沙漠的特性发展一些沙漠娱乐项目,以增加旅游途中的趣味性,如赛马、射箭、滑翔、滑沙、疗养等。此外,游客能够参与体验滑沙、骑马/骆驼、高空跳伞、打靶射箭、沙浴划船等沙漠旅游项目,可以乘坐临空飞架的缆车,从高空领略大漠的壮阔美景 3.3.3 沙漠特种游 沙漠内的风蚀地貌等对于游客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因此,沙漠考察游也成为一项增长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旅游项目。另外,针对喜欢猎奇的游客可开展探险游,如沙漠徒步穿越、沙漠生存挑战等。4.大清沟自然景区开发案例研究4.1大清沟景区概况 科尔沁沙地绿色明珠的大漠奇观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大小青沟纵贯南北,呈"Y"型分布,沟长24公里,深约100米,宽200300米。现已查明的植物有700多种,动物17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这里沟深林密,风景独特,素有"沙漠绿洲"之美誉。大青沟地貌怪异,景观奇特。沟下原始森林奇花异树,纯乎自然,为沙海一绝。五月杏花六月桑,八月山里红到家,这里到处闪烁着生命的灵光。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枫叶似火,冬天云雾蒸腾,到此一游,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大青沟的气候十分宜人,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避暑、消闲、度假胜地,每到盛夏季节,八百里沙海热浪翻滚,可一步入大青沟,尤其是走进沟底则暑气顿消,心旷神怡。若在冬季,北国千里冰封,雪花飘舞,可在沟底却温暖如春,泉水叮咚,甚至还跃动着绿色的生命。来到三岔口,展现在您眼前的是一派壮丽景色。登高远眺,大小青沟象二条巨蟒,成“人”字型在这里汇合,烟林苍茫,气势宏伟。俯瞰沟底,墨绿色丛林中一方方嫩绿色的稻田,颇具北国江南的味道。4.2景区开发现状4.2.1特色旅游项目 大青沟旅游项目独具特色,骑马、漂流、空中游是大清沟的三大旅游项目。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的前提下,现已开发建成了漂流探险、空中游览、大漠漫游、草原赛马、民俗风情等项目。大青沟可分为三个景区,即大青沟远眺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和小青湖度假村景区。游览全程须二日。一日游,青沟远眺,空中游览、佛光普照,绿野试马,蒙古式狩猎,原始森林览胜,天然沙滩浴场;二日游,漂流探险,草原牧歌,沙漠探险,空中游览、小青湖垂钓,草原篝火等。此外,还有空中游览,原始森林景区,三岔口漂流景区,小青湖水上乐园景区等等。4.2.2娱乐设施 骑马:在大青沟可以到第一骑马场骑马,每人50元,可以几个人分担一位当地陪护的费用,需加50元,如需专人牵马,每人另加30元。 漂流:两沟在景区南部的交汇处被称为三岔口,由三岔口向南的河道现已辟为皮艇漂流河段,漂流给人的感觉既安全又刺激,不容错过。漂流30元/不限时。 空中游:从空中您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青沟,如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的飞翔,也可以超低空掠过树梢、湖面。乘做飞机每人200元/架次。 4. 3大清沟自然景区开发的SWOT分析4.3.1大清沟自然景区沙漠旅游的开发优势 4.3.1.1区位优势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残遗森林植物群落,总面积12.5万亩。大青沟在蒙语中被称为“冲胡勒”,是内蒙古著名的珍贵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它地处甘旗卡镇西南25公里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绿色深谷。 大青沟横卧在哲里木盟南部的原野之上,与长约250多公里的科尔沁沙带相接壤。大青沟深谷由东、西双沟组成,各长达10余公里。双沟交叉呈人字形,沟深100余米,宽约200-300米,一直伸入辽宁省的彰武县境内。大青沟与沟外的沙化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沟内的小河涓涓淌过,清冽澄明,入口甘甜芳美。沟内的景致更是朦胧中夹杂清丽,好似梦幻世界一般。 大青沟横卧在哲里木盟南部的原野之上,与长约250多公里的科尔沁沙带相接壤。大青沟深谷由东、西双沟组成,各长达10余公里。双沟交叉呈人字形,沟深100余米,宽约200-300米,一直伸入辽宁省的彭武县境内。大青沟与沟外的沙化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沟内的小河涓涓淌过,清冽澄明,入口甘甜芳美。沟内的景致更是朦胧中夹杂清丽,好似梦幻世界一般。 4.3.1.2奇特的自然景观大青沟素有“沙漠绿洲”、“沙海明珠”和“天然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等诸多美誉,总面积8183公顷。大青沟沟深50100米,宽300400米,由北向南绵延20余公里 ,沟内千眼泉水,终年流淌。沟底及两侧古木参天,乔灌草丛生茂密,生存着709种原始稀有植物树种,属内蒙、东北、华北等三个植物区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科学考察项目,先后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此进行学术考察和研究。由于具有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多种动物和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目前发现的野生动物有野猪、狍子、狼、梅花鹿、狐狸等。目前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有原始森林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小青湖水上乐园景区等三大景区二十多个景点。 4.3.1.3文化优势 一个景点是如果只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大青沟在拥有独特的旅游景观的同时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蒙古自治区保留着大量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每年八月的沙漠旅游旺季,通辽市都会在大青沟举办“大青沟里边有文化节”。 通辽市大青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西南部沙丘地带,隶属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管辖,是旧时蒙古王公狩猎场,总面积8183公顷,有林地面积10.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大青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珍贵阔叶林保护区”,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同一纬度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植物群落,在我国乃至世界实属罕见,是一份珍贵的自然遗产。1993年在当地政府“立足保护,适度开发”的基础上,开展了绿色旅游。 今年的大青沟民俗文化旅游节将历时5天,期间除区内外知名艺术家登台献艺,当地乌兰牧骑和大青沟艺术团也演出民间歌舞、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也赶来献艺。同时,举行民歌大赛及骑马、摔跤、射箭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比赛活动。游客会饱览大青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蒙古族传统的民风民俗,观看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和蒙古族民间艺术表演,参观大青沟原始森林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小青湖景区,参加大型篝火晚会等活动。4.3.2大清沟自然景区旅游发展的劣势4.3.2.1景区单一,没有合理规划,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后劲不足沙漠旅游的开发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开发中荒漠化倾向明显。大青沟的开发现在阶段只是重点开发三岔口漂流景区,周围其他的景区还没有连接起来,这样不能有效的延迟旅客旅游时间,不能形成有效的消费。另外小青湖水上乐园的开发落入普通水上乐园的开发模式的俗套,失去原有的景致,难以吸引游客。4.3.2.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内蒙地区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依靠传统农牧业,工业基础薄弱,富资源,穷经济,特困财政。欠缺完善的基础设施 ,会对旅游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沙漠旅游发展滞缓。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 ,沙漠旅游景点基础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 。景区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多方面的需要,有些旅游场所缺乏必要的消防和医疗设施 ,无法应对紧急事件; 目前到大青沟就只有一条二级路,最近才开通火车,承载能力不足。并且没有标准星级的宾馆酒店,能够接待游客的数量就大幅减小,到旅游旺季的时候,很多旅客只能在野外宿营或者连夜赶回去。4.3.2.3旅游景区综合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专业旅游人才匮乏大青沟沙漠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导游人员素质较低,景区景点缺乏文化底蕴。旅游购物市场不健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缺乏特色,而且价格不合理,对游客吸引力不强。部分景区标识太少,易导致游客迷路。随着旅游市场的国际化,急需大量既懂得国情,又了解国外游客的需求的人才。目前大青沟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懂得英语的更是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3.2.4安全和卫生管理不够完善目前大青沟沙漠旅游的开发中,旅社和餐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可是卫生安全等还没有有一套很好的措施去执行。景区的一些安全措施做的还不够到位,有些警示牌没有立起或者是放在不显眼的地方,景区附近没有正规的医疗场所。在漂流或沟底失足摔伤的情况下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或预案、在危险水位分界线没做好警示牌,部分景区卫生不到位等等。4.3.3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的发展的机会 大青沟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大开发重点扶持的大旅游景区之一、4A级景区、是内蒙古、东北和京津唐地区三大旅游热线、被自治区评为全区业绩突出的十佳景区之一、自治区“2006年中国乡村游”景点之一,并走进了沈阳世博会。目前,大青沟已与区内外382家旅行社签定合作协议,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进入夏季旅游旺季以来,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日接待量平均2000人次。其周边的饮食、娱乐、运输等100多种第三产业如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成为富民“金链条”。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自身具有的区别于内蒙古草原的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都成为大青沟自然景区开发和发展的绝好机会。4.3.4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发展的威胁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特色的草原旅游及游牧文化,是草原游占据了内蒙旅游的主要市场,也使草原游成为内蒙沙漠旅游最大的威胁。另一方面,虽然 大青沟的形成之谜,它的泉水不冻之谜,植物分布之谜,等等,不仅引来了各地的科学考察者,更多地吸引了周围地区、尤其是辽宁省几大城市的游客。大青沟的旅游热不断升温,保护区的管理者面临了新课题。但 在大青沟,很容易看到随着沙坡自然滑塌而倾斜甚至歪倒死亡的树木。旅游者的到来,人力的蹬踏,加剧了沙坡下滑的程度,給树木的生存造成威胁。保护区沒有一味地为追求利润而无限度地开发旅游,只划出了500亩面积的序与开放給游客。保护区还花了大笔资金去外地购石,鋪砌石板台阶通到沟底,即让旅游者可以享受林荫和沟内珍贵树种,又避免踩踏沟边沙坡。4.4小结 沙漠旅游作为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旅游形式,以其独特而自然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各旅游者的青睐。 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沙漠旅游的产品开发及现状,对我国沙漠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以大青沟自然景区为例,具体针对大青沟沙漠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议设想提出如下结论: 1.我国沙漠旅游现状是:有一定的开发基础,正处于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有一定的旅游形象,但我国各景区沙漠旅游产品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开发理论和多元化的开发实质。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沙漠旅游越来越成为我国旅游业收入的重要部分。因此开发和发展沙漠旅游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1)区位优势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2)政府政策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通辽市政府视为旅游支柱产业的大力扶持,为本地区沙漠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人员支持。 3.大青沟自然景区旅游的开发对策: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其旅游资源,进行产品设计,改善交通状况,加大市场宣传和销售力度加强沙漠旅游的宣传和监督机制以及标准化管理,并与其他各旅游地合作进一步提高大青沟客源市场。 由于本人专业水平有限,再加之,对沙漠旅游的了解不够深入,本论文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对沙漠配套设施,如住宿、餐饮、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的介绍上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定会逐步提高,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开阔知识面;生活中,努力丰富自己,提高实战能力和观察总结的能力。希望能为以后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5.内蒙古沙漠旅游开发的建议5.1基础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与普通的观光旅游相比,沙漠旅游因其特殊的原因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要想更好的发展沙漠旅游,完善基础设施是首要任务。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增强沙漠旅游的可进入性;降低沙漠旅游的风险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 5.2产品设计 随着旅游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旅游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重复单一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沙漠旅游产品设计应遵循独特、市场导向、游客参与、多元化等原则,根据不同游客的要求,发展沙漠探险游、沙漠考古游、沙漠生存游等新型旅游产品。 5.3市场营销 沙漠市场营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视形象为生命 把沙漠旅游区的形象宣传作为一项工作目标,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沙漠旅游的各种服务项目、景点、产品;组织各种巡展,让更多的人认识景区和景点。 2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的建立对一个长期发展的旅游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广阔的销售渠道可以更好的发展、宣传一个旅游景区,促进景区的发展。景区应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可以通过中间代理商销售旅游产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度。 3建立完善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 从长远来看,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对景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加回头客;顾客的意见回馈也为景区的进一步工作提供方向指南,提高工作效率。参考文献中国统计年鉴.EB/OL. (2008)吴必虎,中国地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沙漠旅游开发前景与现状对策.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