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羊场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3259340       资源大小:517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羊场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县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县人民政府2008.12目 录第一章 总论4第一节 项目概述4第二节 项目建设定位4第三节 项目建设内容5第四节 社会经济效益5第五节 技术经济指标6第六节 研究结论7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8第一节 区域经济社会状况8第二节 项目建设现状11第三节 项目SWOT分析12第四节 项目建设目标13第五节 项目建设依据13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5第一节 旅游资源类型15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布17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17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21第一节 旅游市场现状21第二节 客源市场趋势23第三节 客源市场定位24第四节 游客增长预测26第五章 旅游区布局与建设方案28第一节 项目主题分析28第二节 空间总体布局28第三节 旅游功能分区29第四节 建设项目30第六章 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38第一节 组织机构38第二节 人员配备39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2第一节 估算依据42第二节 投资估算42第三节 资金筹措44第四节 资金使用计划44第八章 成本费用估算46第一节 估算原则46第二节 成本费用估算46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48第一节 营业收入与利润估算48第二节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49第三节 清偿能力分析51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52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54第一节 结论54第二节 建议54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述项目所在地位于XX自治州东部的XX县,东连丽江、剑川,北邻维西,南接云龙,西与XX州腹地相连。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碧罗雪山和澜沧江由北至南总管全境,属横断山脉横向切割的高山地貌,其自古以来是XX通往XX内地的交通要塞。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位于XX东北部,距XX县城55.2公里,距通甸乡11.2公里,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区,旅游区距老君山主峰直线距离8公里。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是由大羊场世界自然遗产地、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组成的,以普米原生态文化、丹霞奇石、杜鹃花海、生物多样性为资源特色,主要功能为民俗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区。旅游区地处云岭山系老君山、雪帮山之间,位于老君山西坡,海拔约为3200米,北部有一个约为17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大羊场。在水域风光方面,旅游区的水域风光资源主要由众多的溪流形成的河段、跌水、飞瀑构成,植被茂密,水域丰富,主要有罗古箐河、吉丽吉河、三岔河、卡拉布河、拉杂竹河、大羊场河,溪边杜鹃花及无名野花花团锦簇;生物景观方面,旅游区中的大羊场片区属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是老君山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区,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兽类13种,鸟类16种,海拔2800米以下以XX松、华山松及栎类树林为主,海拔高的地方以冷杉、云杉为主。大羊场高山草甸总面积为17.4万亩,其中分布大面积的杜鹃花。同时,还拥有神秘奇特、民俗风情浓郁的原生态人文景观普米族。第二节 项目建设定位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是XX重点开发的景区之一,也是三江并流老君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特色是以丹霞奇石、普米文化风情、高山草甸、杜鹃花海为主要特色,且伴有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针对旅游区所处的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将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性质定位为:由大羊场世界自然遗产地、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组成的,以普米原生态文化、丹霞奇石、杜鹃花海、生物多样性为资源特色,主要功能为民俗文化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区。第三节 项目建设内容根据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资源类型特点、用地性质等,遵循地域空间成片性,管理政策类同性及实施可操作性原则,结构框架为“旅游区旅游片区旅游景点”三项结构体系。功能区:游览区游览区域包括罗古箐村、情人坝、吉丽吉峡谷、卡拉布丹霞地貌、大坪子、大羊场高山草甸区;旅游服务区是旅游区为游客提供各项综合服务功能的建设开发区,包括入口服务区、罗古箐村、三岔河野营地、大羊场旅游服务点;村落居住区以罗古箐村为主,包括大羊场季节性居民点,居民点的功能以居民居住为主,结合旅游发展,挖掘民族文化;农耕保护区区域为罗古箐周围耕地,开发为农业观光、生态农业与参与性农事体验等旅游项目;风景生态培育区以保护和培育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为主,控制旅游项目开发,营造良好生态的旅游氛围。旅游片区:旅游区入口区景区的入口,以开展游客服务、停车、购票、导游等服务及景区管理中心;罗古箐村民族文化区以展示普米文化特色为主,建设整治村落环境,开发普米文化特色体验旅游、普米文化展示、民居接待等项目;吉丽吉峡谷游览区包括情人谷、吉丽吉峡谷各区域;卡拉布丹霞探险旅游区以开展丹霞奇石的观光、游览、探险为主,建设其步行游览系统、建立对丹霞奇石科学成因的解说设施体系,在三岔河建立露营地及旅游服务设施;大羊场高山草甸游览区以开展高山草甸观光游览为主,建设步行游览系统、旅游服务设施,并建立有关的游览解说设施体系。第四节 社会经济效益1、生态效益本规划项目的实施,直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达260万元,这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使旅游区的植被、河流、地表等生态景观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将获得改善,旅游区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景观价值随之提升,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2、经济效益本规划通过分阶段实施后,旅游区的旅游吸引力将大大提高,根据规划预测,到2020年可以为本地带来超过1.57亿元的旅游收入,因此该项目能够为投资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提高企业的收入水平。随着旅游项目的实施,也将促进当地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3、社会效益该项目的进一步建设有利于完善和优化XX州乃至滇西北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旅游区的提升可以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大大提高XX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旅游区还将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的和谐社会构建;同时,项目规划中民居建设无疑将对保护历史遗存,弘扬民族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五节 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下:一、项目总投资2573万元;建成后,计算期内实现总利润44871.35万元,年均利润3739.28 万元/年,上交所得税共14807.55万元,年均上交所得税1233.96 万元/年,税后利润总额30063.8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2505.32万元/年。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56.7%,税后52%,投资利润率97.37%,投资利税率47.96%,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二、资金筹措:本项目需建设总投资25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187.05万元,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385.95万元。由于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巨大,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遵循“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同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给予投资商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吸引外资、内资和社会资金等参与项目建设。根据旅游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建设资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筹集解决:1、招商引资:643.25万元,占25.00;2、银行贷款:546.76万元,占21.25;3、申请旅游建设专项资金:353.79万元,占13.75;4、上级拨款:128.65万元,占5.00;5、建设单位自有资金:900.55万元,占35.00。第六节 研究结论通过对XX县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开发项目的建设条件、市场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显示,要开发的旅游产品能完善XX州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升XX县以及XX州的旅游形象,形成新的市场卖点;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有利于更好保护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协调配合。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XX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开发具有较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的大力扶持,客源的再增长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回报将得到较好的体现。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 区域经济社会状况一、地理位置XX县位于XX省西北部,XX自治州东部,东连丽江,剑川;北临维西;南接云龙;西与XX州腹地相连。县政府所在地金顶镇,距离省会昆明市644公里;距离XX自治州州府六库207公里;距离周边的大理市230公里,距离丽江197公里,距离维西132公里,距离云龙91公里。XX自古以来就是XX通往XX内地的交通要道,其地理区位十分重要。XX东接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南连大理风景名胜区,而且是连接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纽带,而且XX县的老窝山、大羊场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XX旅游业的发展对形成滇西北旅游区域一体化,加强周边各旅游区的连续性、组合性,丰富旅游内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有重要的意义。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位于XX县东北部距XX县城55.2公里,距离丽江黎明景区18公里、距剑川石宝山景区85公里,东南方向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风景区。其开发不仅将XX旅游溶入丽江、大理的客源市场,快速启动XX的旅游市场,同时还将形成连接丽江虎跳峡石鼓黎明老君山XX罗古箐、大羊场富和山啦井古盐镇澜沧江峡谷XX大峡谷的横跨“三江并流”的山海经考古旅游通道,形成南连大理剑川XX罗古箐,北上维西德钦的澜沧江旅游通道与金沙江旅游线形成两江旅游环线。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旅游区地处云岭山系老君山、雪帮山之间,位于通甸河谷东部;地貌类型为山间槽谷地貌。地质构造为反“S”型地质构造,山间槽地南北伸展。罗古箐属第四季冰川地貌,属较为典型的“V”型冰蚀谷地。由于XX地处XX思茅凹陷地段,中新生代红色地层大面积暴露,于罗古箐峡谷形成大面积的红岩丹霞地貌。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位于老君山脉西坡,平均海拔约3000米。旅游区南部罗古箐谷地地势较低,海拔约2570米,北部有一个约17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大羊场,海拔在3200米。旅游区内,深箐谷地,高山草甸,形成了复杂的地貌形态。2、土地利用现状旅游区内的土地由森林、草地、石砾地(丹霞石)、农田、村落构成。森林以松林、冷杉林为主。草地由林间草地,大坪子、大羊场高山草甸组成。大羊场是河西乡重要的放牧地。石砾地主要由受古冰川作用影响形成的红岩丹霞地貌、岩石构成。农田主要分布于罗古箐村。村落主要为罗古箐村农宅用地构成。旅游区内溪流,山涧众多,区内分布有罗古箐河、吉丽吉河、大羊场河、卡拉布河、三岔河、拉杂竹河等众多的山间河流。3、气候气象旅游区因低纬度山地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及其地形特征属高山区冷湿气候,年平均温度较低,旅游区所属通甸乡多年平均温度为10.7,在海拔大于2800米的地区,一年中日平均气温在5以下的天数达113天,大于或等于10的天数达167天。旅游区高原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较大。 旅游区属西南季风区,降水强度中等,610月为雨季,七月、八月降水量最为集中,年降水量982.6毫米,冬季降水以固态降雪为少;多集中于三月份。三、生态资源:1、植被旅游区内海拔2800米以下的植被以松林及栎林为主。栎类以高山栎、麻栎、检皮栎、长柄山、毛榉等。松林以华山松、XX松为主,林间空旷地带常见有棠梨、小铁仔、合欢、火把果、黄檗、小叶杜鹃等灌木,在林下较郁闲的沟谷有小角枫、野姜等。海拔2800米以上植被以寒冷性中山云杉、冷杉林为主。云杉主要以丽江云杉为优势树种,常形成云杉冷杉,与德氏冷杉林混交。灌木层则有多种杜鹃,矮高山栎、马樱花、箭竹、唐古忍冬、湖北花椒等。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野青茅、高山龙胆、高山苔草、沿阶草、翻白叶、草血竭、鹿蹄草、报春花、东方草莓等。大羊场植被属高山草甸、灌丛植被。草甸上则有矮生杜鹃、小叶或绒叶杜鹃成匍匐状生长覆盖地表。旅游区内分布有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如XX榧、澜沧黄杉、长苞冷杉、XX红豆杉、丽江铁杉、水青树等多种树种及棕背杜鹃,蓝果杜鹃、硫磺杜鹃、似血杜鹃和藻杜鹃等。2、野生动物旅游区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金钱豹、云豹等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马来熊、豺、小灵猫、大灵猫、斑羚、穿山甲、小熊猫、苏门羚、金猫、林麝、马鹿(现已绝迹)、猕猴、水獭等14种。此外还有:花面狸、豹猫、马麝、XX兔、红腹松鼠、树蜥、蟒蛇、地龟等。森林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血雉、红腹角雉、白鹇、勺鸡、乌雕、白腹锦鸡、灰鹤、楔尾绿鸠、绿皇鸠、大紫胸鹦鹉、白腹啄木鸟、斑头鸺鹠等18种。此外还有黑鸬鹚、山斑鸠、杜鹃、鹦鹉、大嘴乌鸦、山树莺、黄眉柳莺、乌嘴柳莺、绿背山雀、火尾太阳鸟、蓝喉太阳鸟、血雀等。四、社会经济XX县2008年总人口21万,有着“中国绿色锌都”的美誉,是“三江”矿带上的一颗明珠,矿产极为丰富。全县220多个矿床和以铅锌矿为主的40多个矿种。其中金顶镇凤凰山铅锌矿目前已探明储量达1429万个金属吨,占XX省总储量的44%,占全国总储量的12%,在亚洲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二,被国际矿业称为世界大矿,为工矿业企业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原矿。以锌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业已成为XX的支柱产业,XX县2006年生产总值达26.92亿元,是自治县成立前1986年的39倍,居全省100多个县(区)的第34位;人均GDP1.36万元,是1986年的30倍,居全省各县(区)第17位;地方财政收入1.83亿元,是1986年的41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871元,居全省各县(区)的第13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86年的37:44:19发展为7:79:14,2006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7.76亿元,是1986年的121倍,居全省各县(区)的第15位。XX正由一个农业县向现代化的工业强县、经济大县转变。2007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9.4亿,第二产业增加值22.8亿,占社会总产值的78%。以铅锌选冶为主的工业经济则占主导地位,大部分财政收入来自于这个行业。在“十五”计划中,XX县把旅游作为培育的五大经济发展支柱之一。在计划中把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作为重点开发的旅游区。作为XX县20周年县庆10大献礼工程之一的维兰公路已通车,其中河西通甸50.4公里,通甸县城44公里为二级公路,其中通甸黎明的丽兰公路89公里,通甸罗古箐大羊场的旅游专用公路41公里。五、民族风情:XX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白、普米、傈僳、汉、怒、彝等19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古老的生存文化“生岳生态文化”。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内分布有普米、彝等少数民族。普米族主要分布于罗古箐,大羊场为河西彝族的季节性牧场。第二节 项目建设现状一、项目现状评估1、罗古箐大羊场已构筑起生态观光旅游核心产品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包括吉丽吉生态观光旅游、大羊场高山草甸观光旅游、杜鹃花海观赏旅游、野生动物观察等。吉丽吉游览区包括情人坝、吉丽吉峡谷两块区域,情人坝是XX各民族举办传统的东方情人节的地方之一,而吉丽吉峡谷是普米神话传说魂归故里的通道;大羊场是滇西北地区较为著名的高原牧场之一,草甸的观赏以突出其高、远、旷的自然特色;旅游区拥有价值较高,资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主要有大羊场的冷杉林,吉丽吉峡谷的野生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如金丝猴)观赏等。2、旅游区已形成适当规模的道路交通系统XX县要实现“三江之门”的区位条件,必须大幅度改善其对外交通条件。维西至XX公路已通车,其中河西通甸50.4公里,通甸县城44公里为二级公路,通甸黎明的丽兰公路89公里,通甸罗古箐大羊场的旅游专用公路41公里。此外大羊场、大坪子的主要机动车观光游览道路、马道及步行游览线也已建成投入使用。3、旅游区已形成相当的接待规模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近年来,游客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不断上升。具体情况为:2004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01万人次,旅游收入为200.5万元;2005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5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322.6万元;2006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17万人次,旅游收入为506.66万元;2007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1万人次,旅游收入为738.1万元。以2004年为基准年,旅游接待人次与旅游收入连续两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7%和52.1%。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尚属新兴的旅游区,目前还处于进一步规划调整和开发建设期,无论在客源数量规模还是旅游收入上都还十分有限,但是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在XX县旅游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蕴涵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后发优势。4、旅游区已建立一定的管理体系由省建设厅、三江管理局对旅游区进行宏观管理,由XX县旅游局成立旅游区的开发管理机构负责旅游区的管理及规划实施。项目承担单位成立“罗古箐大羊场景区建设项目办公室”管理项目的具体建设工作,把好建设资金和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及资金的合理使用。二、项目存在问题1、缺乏知名度、旅游接待人数较少XX县2006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6万人次,旅游收入3959.8万元;2007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收入4827.0万元。全县的旅游接待人数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2、旅游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旅游接待人数缺乏统计。旅游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维兰公路虽已通车,但仍然难以适应旅游市场对舒适、快捷、安全的交通条件的需求。现旅游区只有民间投资的宾馆,房间数量、档次都难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且管理水平较低。旅游区没有组成旅游管理开发机构,在管理建设方面尚属空白。3、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旅游吸引力有限旅游区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但由于自然景观资源的环境敏感性较强,人文景观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加之资金、意识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致使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在旅游市场上尚未形成较高的知名度。旅游资源基本处于尚未开发的阶段,游览道路建设、旅游资源的推介、包装等工作尚未着手进行。第三节 项目SWOT分析SWOT分析及策略(S)优势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较好的旅游区位优势具有很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开发商投资效率(W)劣势自然景观资源与周边景区具有相似性旅游区知名度为周边知名景区屏蔽旅游区产品开发单一(O)机遇XX省旅游业二次创业维西XX公路通车旅游区资源特点符合新兴的旅游方式 三江并流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东方情人节”的成功举办(SO)策略发挥高品位旅游资源优势抓住二次创业、维兰公路机遇推动生态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旅游新方式推动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重点推介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WO)策略提升旅游区的吸引力加强与周边旅游区的协调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发挥旅游区独特的普米族文化提高节事型活动频率(T)威胁同质旅游资源区域的屏蔽如何把“三江之门”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区位优势(ST) 策略突出普米族文化资源的特色借老君山景区的发展机遇发展自己成功运用“三江之门”的概念(WT)策略抓牢XX省旅游业二次创业机遇突出“三江之门”区位优势确立普米秘境、罗古幽箐、梦幻草甸、丹霞奇石的主题形象第四节 项目建设目标1、阶段性目标通过规划提升与项目建设,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在建设期达到以下阶段性目标:近期:项目提升期,20092013年,发展目标为XX“三江之门”旅游胜地,达到省内知名旅游区标准;中期:项目发展期,20142016年,发展目标为中国“三江之门”旅游胜地,达到AAAA级旅游区标准;远期:项目成熟期,20172020年,发展目标为亚洲普米民族“山岳生态文化”旅游区,达到AAAAA级旅游区标准。2、分项目标建设目标:AAAAA旅游区,亚洲驰名的普米民族“山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市场目标:在规划期年海内外游客接待量43万人次以上;经济目标:在规划期年旅游收入1.5亿人民币以上;社会目标:带动XX旅游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改善当地社区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道路和基础设施条件、卫生条件、医疗保健水平等。第五节 项目建设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2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年;3、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条例,国家建设部,1993年;4、XX省旅游条例,XX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5年;5、XX省环境保护条例,XX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2年;6、XX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1998年;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2000年;9、旅游规划通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2003年;10、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年;11、XX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XX省人民政府,2001年;12、XX省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XX省旅游局,2006年;13、XX州旅游发展规划,XX州旅游局,2005年;14、XX县旅游发展规划,XX县旅游局,2007年。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第一节 旅游资源类型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级系统,对旅游区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较好、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单体或复合型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在旅游资源类型中的8大主类31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中,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7大主类,31亚类中旅游区有18个亚类,在155个基本类型中,旅游区有31个,类型丰富,品味较高。详见表3.1、表3.2。表3.1 旅游资源类型体系表主类亚 类基 本 类 型总亚类数旅游区亚类数占总亚类数()总基本类型数旅游区基本类型数占总基本类型数()地文景观5360.037718.92水域风光6233.315320.00生物景观44100.011872.73天象与气候景观22100.08225.00建筑与设施7342.94948.16旅游商品11100.07342.86人文活动4375.016425.00合计311858.11553120.00表3.2 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典型景观数量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罗古箐、拉巴山2地质地貌过程形迹金蟾望月、三叟峰、人头像、金龟拜日、苍海桑田、巨鲸喷水、母子情、卧虎石、怪兽修行9自然变动遗迹芙蓉谷、鳍山2水域风光河段罗古箐河、吉丽吉河、卡拉布河、大羊场河4瀑布悬崖飞瀑、各溪流均分布有跌水2生物景观树木冷杉林、杜鹃林、情人树、母亲树、火树银花5草原与草地大羊场、情人坝、大坪子3花卉地大羊场杜鹃、罗古箐、卡拉布、大坪子4野生动物栖息地猴爬岩、罗古箐、卡拉布3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赶马花梁子1天气与气候形象罗古箐、大羊场、大坪子、卡拉布4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罗古箐村水源地及神树1居住地与社区普米民居、罗古箐普米村寨2人工建筑相思湖1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蝉花、羊肚菌、松茸、大羊红胡萝卜、火塘猪、金丝木耳、虫草、服饰等8人文活动艺术母亲河1民间习俗吾昔节、卫生节、回往笾、端午节、普米族服饰5礼仪节庆东方情人节1合计58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罗古箐大羊场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自然景观资源以丹霞奇石、林海、杜鹃花海、高山草甸及生物多样性为主体特色,人文景观资源以民俗风情浓郁的普米族为主体特征,是一个集鲜明景观特色、多样性生态环境与善待自然的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于一身的旅游区。罗古箐大羊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资源品味较高,从类型方面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的主体资源:1、地文景观以丹霞地貌、高原牧场、雪域风光为特色。丹霞岩体造型规模宏大,峰岭形态轮廓鲜明,柔媚、刚劲气势兼具一体。牧场草地菌若绒毡,牛羊追逐,生态和谐,景色如画。2、生物景观以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为主体的生态模型以及大坪子十里杜鹃长廊为主体的生物景观。本区的亚高山林带物种丰富,分布有XX松、冷杉、云杉、华山松等针叶林,有栎类、红桦等数十种杂木及马樱花、大白花、碎米花、高山毛叶杜鹃等多种杜鹃花类。其中尤以罗古箐万亩XX红豆杉原是生态林,大羊场XX落叶松原始生态林,天女花原始生态林,情人坝千年古杉“情人树“,情人坝漫山红叶秋色最为出名。3、水域景观以罗古箐花溪溢香、悬崖飞瀑,大羊场河神来之笔的“字溪“,九指山高山湖泊群为主体的水域风光。罗古箐溪谷平缓,流水轻吟,谷内灌草丛生,杜鹃繁盛。悬崖飞瀑,银丝悬坠,幕帘飞空,银花四溅,珠垂玉落。4、民俗风情以普米风情为优势。以大羊场赛歌会和罗古箐普米族情人节为主体的节日文化品牌。普米族崇尚自然的原始宗教情怀,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利用自然的绿色理念,再现自然的歌舞音乐,以及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与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结合,共同支撑起了旅游景区的文化体系。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布根据罗古箐大羊场的旅游资源现状和旅游设施建设状况,遵循地域空间成片性,管理政策类同性及实施可操作性原则,将旅游区划分为五类功能区:游览区、旅游服务区、村落居住区、农耕保护区、风景生态培育区。旅游区的规划结构采用片区结构形式,其结构框架为“旅游区旅游片区旅游景点”三项结构体系。即旅游区入口区、罗古箐村民族文化区、吉丽吉生态峡谷游览区、卡拉布丹霞探险游览区、大羊场高山草甸游览区。旅游区入口区是景区的主入口,以开展游客服务、停车、购票、导游等服务及景区管理中心,为罗古箐大羊场的第一印象区;罗古箐村民族文化区以展示普米文化特色为主,规划建设以保护、整治村落环境为主,同时开展普米文化特色体验游等;吉丽吉生态峡谷游览区包括情人坝和吉丽吉峡谷各区域,以参与性民族活动表演及吉丽吉峡谷生态观光项目为主;卡拉布丹霞探险游览区以开展丹霞奇石的观光、探险、游览为主;大羊场高山草甸游览区则以开展高山草甸观光游览为主。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1、旅游资源分区评价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为旅游区规划提供旅游资源分析依据。在此采用综合评价层、项目评价层的层次梯级评价方法,对5个分区进行3个等级层次的评价。评价标准如下:一级旅游资源区:综合评价在80分以上;二级旅游资源区:综合评价在70分以上;三级旅游资源区:综合评价在60分以上。表3.3 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综合评价层分值项目评价层分值景观价值50欣赏价值20科学价值5历史价值10保健价值5游憩价值10环境水平20生态特征10环境质量4设施状况3监护管理3旅游条件20交通通讯6食宿接待6客源市场5运营管理3规模范围10面积2空间4容量4应用上述评价方法,对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内的5个分区进行比较分析,如表3.4所示。通过上述评价表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吉丽吉生态峡谷游览区总分为82分,属于一级旅游资源区;卡拉布丹霞探险游览区总分为79分,罗古箐村民族文化区总分为78分,属于二级旅游资源区;大羊场高山草甸游览区总分为69分,旅游区入口区总分为64.5分,属于三级旅游资源区。表3.4 旅游资源评价结果表综合评价层次分值项目评价层分值卡拉布丹霞探险游览区旅游区入口区罗古箐村民族文化区大羊场高山草甸游览区吉丽吉生态峡谷游览区景观价值50欣赏价值201612171419科学价值53.523.52.55历史价值1084535保健价值53443.55游憩价值1098989环境水平20生态特征1098989环境质量443334设施状况31.511.521监护管理322222旅游条件20交通通讯63344.53食宿接待633443客源市场544444运营管理333333规模范围10面积221.521.52空间44343.54容量44332.54分值7964.57869822、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见表3.5)中所规定的分类评价体系,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赋分,然后根据所得的分值和等级指标给旅游资源单体确定其等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实地调查的结果,并进行充分论证,对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集合型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表3.5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20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19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126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地区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51珍稀奇特程度(15分)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罕见。1513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很少见。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少见。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现象在其它地区较多见。31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发生或频率极高。108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发生或频率很高。75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发生或频率较高。43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发生或频率极高。21完整性(5分)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影响力(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的名牌。21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游客使用和参与。3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游客使用和参与。2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游客使用和参与。1根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分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分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分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分44分;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又被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依据上述评价方法,旅游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9个,其中五级资源有2个,四级资源有3个,三级资源有9个,二级资源有8个,一级资源有7个,分别占旅游资源总数的6.90%、10.34%、31.03%、27.59%、24.14%。表3.6 主要旅游资源等级表级 别旅游资源数量五级旅游资源大羊场、大坪子2四级旅游资源情人坝、猴爬岩、普米族歌舞3三级旅游资源拉巴山、罗古箐村、罗古箐花溪、百变岩、吉丽吉彩屏、河图岭、火树银花、大羊场河、赶马花梁子9二级旅游资源情人坝、母亲树、鳍山花卉、回音壁、芙蓉谷、一线天、卡拉布、普米族服饰8一级旅游资源水源神树、相思湖、金蝉望月、悬崖飞瀑、三叟峰、人头像、大羊场丹霞石7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第一节 旅游市场现状1、客源市场发育规模XX县的旅游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步发展到现在,客源市场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2002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4万人次,旅游收入1960.72万元;2003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2万人次,旅游收入2274.6万元;2004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06万人次,旅游收入2640.8万元;2005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16万人次,旅游收入3110.9万元;2006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6万人次,旅游收入3959.8万元;2007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收入4827.0万元。表4.1 XX县

    注意事项

    本文(羊场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