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第十七章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解析.doc

    • 资源ID:3258304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七章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解析.doc

    第十七章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解析 在运用一定的方法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之后,社会调查研究的下一步就是对调查研究成果的总结,即形成研究报告。作为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质量直接反映出社会调查研究过程严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及其应用性。本章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有关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及其解析的一些基本知识。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一、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及其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是以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述的用以反映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表达研究者的分析和观点的社会调查研究的最终结果。它一般要包含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结果以及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意义等内容。与其他文体相比,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具有实证性。它一般是以研究假设为指导,围绕主题搜集资料,以事实为基础,用事实来说话,并且严格遵守实证的方法准则。其次,是实用性。因为研究总有一定的目的,目的决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侧重和形式,所以撰写报告叫必须明确报告是写给谁看的,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再次,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具有时效性。要想更好地发挥指导社会生活的作用,就不能总是落在社会生活的后面,所以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也应该及时提供新的信息、建议和方法,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可以依其性质、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 1应用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与理论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性质,可以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分为应用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和理论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应用到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就是根据应用型研究课题的社会调查研究结果而撰写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而理论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前者以了解和描述社会现实情况,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主要目的,可以为实际工作和社会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后者着重于对社会现象的理论探讨,以检验和建构理论为主要目的。前者的读者主要是政府以及各类实际工作部门的决策人员和社会中的普通人员,后者则以专业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所以在写作上,应用型报告更强调对社会调查研究结果的描述、说明和应用,语言更大众化。形式更直观;而理论型报告则非常注重本学科的理论和概念,语言要求客观、严密,形式也比较固定和严格。 2综合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与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按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大小,可以分为综合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和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当我们需要对某一事物或社会现象作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时,一般采用综合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而当社会调查研究只关注某一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情况时,则可以采用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也就是说,前者关注的是总体和全面的情况,后者关注的是专门问题和特定现象。综合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涉及面广,资料丰富,结论准确程度高,般篇幅都比较长。它通过描述和分析社会问题的基本状况和基本过程,提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因而其指导作用较强。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也较为短小。一般来讲,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大多以解决某一现实问题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3描述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与解释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可以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分为描述性报告与解释性报告。描述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只是全面、系统地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以便使人们通过这种对社会调查研究资料和结果的描述,获得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认识。它对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不做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只是客观地反映某种状况,也不做任何主观的评价。解释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则重点关注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力图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变化趋势。在这种研究报告中,描述只是作为解释和说明的基础和铺垫而存在,远不及在描述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那么详尽。所以在写作上,前者要求清晰、全面,后者要求集中、深入。二、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因为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在格式、结构、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在格式和结构上仍然存在着共性。一般来说,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是由报告标题、导言、正文、结尾、附录等部分构成。 (一) 标题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标题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鲜明、生动、针对性强的标题会更好地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意思。标题的写法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陈述式。这是一种广为使用的单标题法,就是在标题中直接表明社会调查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调查、济南市市民消费水平调查等等。这种标题法的优点是对象明确、简明客观、主题突出,但是比较呆板平淡,缺乏特殊的吸引力。二是提问式,即以对某一问题的疑问作为标题,如下岗职工,出路何在?、他们为什么选择试婚?等等。这类标题法常见于揭露问题和总结经验方面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尖锐泼辣、简洁明快,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普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常采用这种标题方式。三是判断式,也叫结论式,即以判断式的语言作标题,来表明作者的结论和观点,如家长制领导方式是导致×× 厂经营不利的主要原因、规划不当妨碍城市成长等等。这种标题法针对性强,影响力大,但是理论色彩较强,不够活泼。四是双标题式,即用主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作题目的复式标题法。一般主标题多以提问式和判断式表达,而副标题多以陈述式表达。如高新技术产业特区的探索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吗对××市1000名小学生的调查等等。这种标题形式,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又鲜明地揭示了主题,具有前三种标题的优点,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标题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标题形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标题形式,都要注意标题必须与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相符合,而且文字要简练。 (二) 导言 导言又叫前言、引言,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全文起着总领和引导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向读者简要地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有关背景,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目的、内容、对象以及社会调查研究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一般来说,普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较为简单,而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则较为详细,包括的内容更多。 从写作方法上看,导言如何写,应该根据社会调查在研究报告的种类和写作目的来确定。但是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1) 直述式,即在导言中直接将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范围以及方法、过程等一并交代清楚。(2) 悬念式,即首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然后对其产生原因、影响等提出疑问,最后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这样可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 结论式,也就是在描述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同时,直接把社会调查研究的结论写出来,开门见山,一目了然。当然,实际调研中可以灵活地决定所要采取的方式,但是一定要注意围绕主旨,文字简练。 从写作内容上看,导言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1) 社会调查研究的问题或现象的介绍。在导言中应该明确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还要说明题目的来源和背景,以简明清晰的语言说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2) 已有相关研究的综述和评论。一个好的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对研究课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对相同以及类似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的成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就是说,要明白就本课题而言,已有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了哪些成果,在理论和方法上获得了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等等。当然,做好这一步需要完成大量的查阅文献工作。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优先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研究相同或相似的、权威性高、有价值的、新的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介绍和评论,使读者对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为其阅读和评价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也可以通过对已有成果优劣长短的评价,使读者明白自己研究的价值所在。在这一部分,介绍要简练,重点要突出,而且要紧密联系与自己的研究有关的内容。如果文献评论部分非常重要或者需要评论的文献资料非常多,篇幅比较长,也可以将这一部分单列出来,自成一部分,而不必一定要放在导言中。(3) 对社会调查研究的说明和评价。在导言的最后,应该对自己的研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介绍一下自己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因变量足什么,自己希望通过研究解决什么问题等等,尤其要讲明自己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有何不同,自己的研究有何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最能体现研究价值的地方。 (三) 方法 在普通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对方法不是特别强调,简单说明一下即可,所以一般不必单独列为一部考分,放在导言中就可以。但是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这类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方法是否合理得当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的大小,同时也是读者衡量社会调查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 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在具体方法上的差别很大,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总体的说明。在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必须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做出详细全面的介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总体的情况决定了样本的性质和社会调查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及解释力,所以应该讲清楚社会调查研究对象总体的情况,使读者对被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对抽样方法的说明。在介绍了总体的情况以后,应该对社会调查研究的样本以及抽样方法和抽样程序进行说明。尤其是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必须详细地讲清楚样本的状况、抽样过程和抽样方法。三是对主要研究变量的说明。应该说明研究的主要变量、其操作定义以及具体衡量指标,对复杂的研究变量还要说明对它的分解方式。这样才能使读者明白研究的变量体系和衡量标准,知道你的研究是遵循科学、严格的方法要求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四是对社会调查研究过程的说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影响社会调查研究的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一方面应该对收集资料的方法做出比较详细的介绍。比如说,采用的是自填问卷法还是结构访谈法,如果是前者,那么是个别发送法、集中填答法还是邮寄填答法,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当面访问法还是电话访问法等等。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所使用的工具做一些介绍。比如说在使用问卷法调查时,要说明问卷的结构、内容、形式以及制作过程,在使用结构访谈法的调查中,要讲清楚访问问卷的设计、调查员的培训、被调查者的选取等等内容。此外,在这一部分中也应该对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工具的准备等情况做一些介绍。五是对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不同学科、不同性质和要求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资料分析过程中的差别很大,有的以定性分析为主,有的则强调定量的方法;有的只需要非常简单的描述分析,有的则需要深入而复杂的变量关系分析。因此在社会调查研究工具上的差别也很大。这些都需要说明清楚。 (四) 正文 正文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质量的高低与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的写作情况。这一部分应该根据报告的主题与所掌握的资料合理布局。一般来说,应该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客观地叙述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基本状况及其相行为,阐明其性质和特点。应该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从定性和定量两种角度的分析中,叙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在叙述社会调查研究对象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以解决“为什么对”的问题。3提出建议和措施。根据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认识,提出必要的解决方法与措施,以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应用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这一部分尤其重要。 (五) 结论与讨论 在结论部分,需要对照研究假设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做出明确、扼要的判定,如果假设被本次社会调查研究的结果证实,可以建议在更大范围或不同范围之间进行新的验证。如果假设被部分推翻或完全被否定,则应该做出进一步的探讨:是本次社会调查研究代表性有偏误、效度低造成的,还是假设本身确实有问题。如果需要预测结果,要说明预测的条件和误差范围。一般结论部分篇幅都不会太长,要简明扼要,不要机械重复主体中已有的判断和分析。另外,如果是对策性调查研究,需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和策略。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是在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一些更新、更深层次的东西,以增加读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理解。一般来说,讨论部分可以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样本特点与社会调查研究结论之间的关系;(2) 与同类研究的比较与分析;(3)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如对自己的研究仍不能回答的问题的讨论,对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讨论,对新问题的研究建议等等;(4) 对其他研究推论的探讨。讨论部分只是研究的延伸而非深入,所以篇幅不宜太长,否则就可能冲淡研究的主题。 (六) 注释和参考文献 在普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小,对注释和参考文献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通常要在报告的末尾列出必要的注释和参考文献。这是一个严谨的研究必须具备的一部分。参考文献的意义在于为自己的报告提供一个有力的解释性支持,证明作者是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的,同时也为读者以及同行的研究者提供了个可供参考的文献索引。关于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格式,都有一些具体的规定。 (七) 附录附录作为正文的补充,是指将一些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内容的细节性资料罗列出来,以期能够更好地说明研究,并且可以起到帮助读者增进对研究的了解的作用。具体包括一些问卷、量表、主要计算公式、数据等,还包括正文中未列出的图表以及其他计量手段等等。在以学位论文形式发表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这一部分不可或缺。如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则可以省略,因为这一部分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一、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 明白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性质以及结构以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来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了。无论哪种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写作的一般过程是:确定主题、拟写提纲、选择组织材料和撰写报告。 (一) 确定主题 主题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宗旨和灵魂。精心地提炼和确定主题,是写好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关键。主题是否明确,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确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初目的,社会调查研究中获得的实际材料和现实生活中需要回答的实际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与社会调查研究的主题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与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初目的是相符合的。比如,进行一次城市家庭消费状况的调查,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自然就是某城市家庭消费的状况、特点、趋势以及相关的分析。再如,进行一次大学生就业倾向的调查,其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就是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偏好、特点、原因以及影响等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在调查活动开初就确定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与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完全一致,所以要确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比较容易。但是有些时候也可能出现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与社会调查研究的主题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1) 如果一项社会调查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多,范围广,一篇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难以容纳全部内容时,就需要从中选择部分内容形成报告,或者分写为几篇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这样每一篇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就只能是原社会调查研究主题的一部分。(2) 围绕同一个社会调查研究主题所搜集的资料,可能有的比较完备,分析比较透彻,而有的却比较粗略和肤浅,缺乏说服力,这时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就可能选择前者立题而将后者搁置,因此使得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与社会调查研究的主题之间存在差距。(3) 由于客观情况的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可能使得收集到的资料与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相差甚远,根本无法用来说明预先设计的社会调查研究主题。这时就不得不根据社会调查研究资料的具体情况来重新确定主题。 (二) 拟写提纲 写作提纲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构架。一定的提纲可以为材料的搜集指明方向,使我们在搜集资料时目的比较明确,视线比较集中。同时,有了提纲,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将社会调查研究材料和分析结果填充进去,层次分明地表达材料和研究者的观点。提纲还可以使写作时思路清楚,任务明确,笔意流畅。 写作提纲可以分为条目提纲和观点提纲两类。条目提纲,也就是从结构层次上列出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章节目。观点提纲就是指在条目提纲的基础上列出各章节目所要阐述的观点: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两者结合进行。拟定写作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层层分解、不断解构的过程。我们可以按照“层层展开,环环紧扣”的原则,将整个结构分为“主题 纲 目 项”,即按“总标题 分标题 小标题 子标题”的形式将主题分层排列。这样在收集资料之后,我们就可以将材料按纲、目、项归类,一直将其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中,并按其逻辑顺序进行排列,最后按此顺序写作。 (三) 选择组织材料 由于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与社会调查研究的主题不尽一致,所以并非所有的社会调查研究资料都能作为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材料。在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之前,一般都要围绕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依据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提纲,对社会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进行选择。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使用的材料般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社会调查研究中直接得到的各种数据、表格、事例等客观材料,一类是在这些客观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和概括而形成的观点、建议等主观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准确。选取的材料要与所要说明的主题密切相关,紧扣主题,有的放矢。(2) 精练:选择的材料要少而精,力戒繁杂和不得要领。要力争用最直接简明的方式表达材料。(3) 典型,即要使所选择的材料具有代表性,注意从社会调查研究资料中寻找各个方面的典型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深入剖析和对比加强对主题的说服力。(4) 全面,即对社会调查研究资料的考察不能有遗漏,避免以偏概全,不能将一些重要的材料漏掉,以力争确保材料的说服力和代表性。 (四) 撰写报告 在确定主题、拟写提纲、选择组织资料的工作完成以后,最后就是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了。这一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容结构的合理安排和语言文字的恰当使用。 所谓内容结构的合理安排,就是指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材料、观点和各个组成部分合理地安排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合安排方法一般有三种:(1)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脉络和时间顺序来叙述事实和阐明观点。这样安排比较符合事物和现象发展的自然历史逻辑,而且叙事清楚、流畅,结构清晰,结论自然。(2) 横式结构,就是把社会调查研究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依据一定的标准(性质或类别)分成几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的方面共同说明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题。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问题展得开,论述集中,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尤其适合全景式的概况社会调查研究报告。(3) 纵横结构,就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的结合使用。实际上,我们在实践中一般很少单纯地只使用某一种结构,而是结合使用,横中有纵,纵中有横。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以纵为主、纵中有横,或以横为主、横中有纵的方式。纵横结构不但有利于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且也有利于按问题的性质和类别展开深入的讨论。所以,比较大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通常采用这种形式。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是以叙事为主的说明性文体,所以在语言上应该保持准确、简洁、朴实、生动的特点。(1) 所谓准确,就是在语言的选择上要仔细地斟酌和推敲,不但在反映情况时要恰当地表现出事物的不同性质状态,而且在做出评价时也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程度和分量的差别,同时要尽量少用揣测性的模糊词语。(2) 简洁。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立意,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要对事物的过程和细节作不必要的渲染和描绘。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公式、图像和表格要力求简明易懂,不要故弄玄虚、故作高深。(3) 朴实。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行文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文学化的修饰。(4) 生动。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采用的资料应该是具体的和新颖的。如果处理得当,就可以使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生动、具有说服力,而不在于使用形象的比喻和渲染等手法。对于概括性强、寓意深刻、活泼诙谐的一些谚语和大众用语,也可以酌情选用,但一定要用得恰当,切忌牵强附会和哗众取宠。二、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一) 重视标题的作用 要精心确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标题,使标题能够起到标示主题的作用。无论是使用单标题还是复式标题,都必须紧扣内容、简洁、醒目。 在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之前,一定要先设计一级、二级标题,这样等于是构思全篇报告的框架并草拟出了粗略的写作提纲,正式动笔后只需要把具体内容填写到标题下面去就可以了。最忌讳的就是框架未定,就提笔信手写作,以致拉杂重复、不知所云。 (二) 叙述客观,文字简洁。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行文,要力求客观、准确、冷静、中立,不加虚饰,不掺杂感情色彩。在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时,观点要明确,不可以模糊暧昧。尽量使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写作,是确保社会调查研究结论简明、科学、严谨的一个基本前提。在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中,要避免使用文学色彩过重的或过于主观的语句。同时在语气上,也要以一种向读者报告的口气撰写,切忌表现出力图说服读者同意某种观点的倾向,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三) 注意引文和注释 在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时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引用别人的论述、结果、数据、资料等来支持或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这时就需要对引用的资料注明来源。一般来讲,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加注:一是直接引用。当引用别人的原话、原文时,要用引号引起来,再做出记号加以说明。二间接引用,是当援引他人的观点或结论时,即使不是别人的原话,也要在后面做出记号注明。这时则不必加引号。此外还有一种提示性引证,仅仅说明某书或某章节可以用来说明文中的某一观点,也不需要加引号。 在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注释也是经常用到的。当我们在报告中引用他人的资料或某些不易理解的内容和概念的时候,就需要加注释来说明。这样做的用意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指出资料的正确来源,便于读者参考查证;二是表示作者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也显示出对原作者的尊重;三是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报告中的疑难,又不会使报告中断和过于冗长。 加注释的方式有三种: (1) 夹注。即直接在所引资料之后,用括号将其来源或有关说明括起来,对引文进行注释或提示。一般用夹注的情况足:外文的人名、地名,人物生卒年月,较少见的专业名词翻译,专业名词的解释,其他说明。 (2) 脚注。即在加注词的右上方加上一个注释号,比如在其右上角加上、等做标志,然后在该页的最下端,用小一号的字体分别说明加注词的出处、时间等情况,或做出相关的解释。在一般的学术性书籍和论文中,这种注释形式大量存在。 (3) 章节附注或尾注。在加注词的右上方按顺序标明注释号,然后在章节末尾或全文末尾用小一号的字体全部按注释顺序排出,分别说明加注词的意义、出处、时间等,并冠以“注释”的总标题,而不是分别排在各页之下,这样就形成附注或尾注。 夹注一般不可以太长,以免屡屡隔断正文,影响文义畅通,不利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所以采用脚注比较方便。当注解很多很长时(有时甚至一页都排不下),采用附注或尾注比较方便。一般不提倡几种加注方法同时使用,因为这样容易造成阅读不便。在目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三种加注形式都在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刊物的要求不同造成的。 (四) 注意数表与图表的使用 数表、图表形象直观,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报告的内容,是非常好的一种辅助表达方式。但是,在一般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数表、图表的使用不要太多,因为没有相应的专业修养的人不一定能透彻理解数表、图表所传达的信息。即使在学术性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过多的数表和图表也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说明, (五) 注意篇幅与字数社会调研究报告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需要和目的,没有硬性的规定。有的非常简短,有的则长达数万字以至形成专著。但是一般来讲,应以表达清楚、说理透彻为准则,越简短越好。般如果是送达领导机关的报告,控制在四五千字为好,篇幅太长则被耐心读完的可能性就要下降。如果内容实在太多,则可以拆开形成几个独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每个各讲一个重点。如果在一般综合性杂志上发表,六千字以内比较合适;在报纸上发表则应压缩在四千字以内;在专业学术刊物上登载,可以稍长,但一般也不要超过一万五千字。当然,不同的刊物具体要求也有差别,应灵活掌握。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解析现在有很多人都倾向于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阅读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比如有的人只阅读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前言和结论,而对作者关于研究程序和表格的陈述一掠而过;还有的人则可能会因为发现了研究中的某个缺陷或局限就对这个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全面否定。这都是因为我们缺乏解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造成的。社会学家的一个主要技能就是对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进行解析的能力。本章主要以定量研究报告为例,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家提供一种解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系统方法。一、ABCDE模型及其应用 G·罗斯在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中为定量研究报告的解析提供了一个ABCDE模型。他认为,这一模型为解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提供了一个构架,不但具有概括性,而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适用于以结构式的资料收集技术和使用定量资料为基础的社会调查研究。 以多恩伯切一希克曼的研究为例(见本章附录),这个研究的目的是要检验“里斯曼的历史理论”,即认为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趋于他人导向的历史趋势。他们主要是使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广告的研究来考察美国人社会价值中的倾向性。罗斯认为,除了对其研究方法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外,还可以将这个研究分成五个阶段做进一步的分析: A理论:美国人生活中存在着他人导向的历史趋势。 B理论命题:20世纪50年代美国消费品广告中的他人导向的成分不断增长。 C操作化,资料收集:内容分析(包括将广告中的用语系统地编入六种类型当中)。 抽样:首先确定把18901956年各期妇女之家杂志作为抽样对象。然后从每一年中选取一期(共67期),再从67期中选取41期,样本就是41期上的广告。 单位:每幅广告。 变量:(1) 对所应陈述的他人导向的六种类型建立起六项指标:(2) 期刊发表的年限(分析以10年为单位)。 D调查分析:根据上一阶段的设计方案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检验方法的效度和信度(在评估之前检验等等)。 E结果:虽然命题得到了证实,但是它已包含了对原命题的修正。(增长趋势的高峰在三十年代,然后下降),讨论与解释这一结果。 我们也可以将这一模型简述为:有一个既定的理论 (A),因此建立一个可被检验的具体命题 (B),然后为检验这一命题设计一个方案 (C),在实际中实施这一方案 (D),写出结果并联系初始理论 (E) 进行讨论。多恩伯切希克曼的结论是,由于发现了这一期间消费品广告中的他人导向成分有相当大的增长,因此,里斯曼的理论大体得到了证实,而30年代后增长趋势的下降则成为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 显然,这个ABCDE模型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的研究过程并不是完全像图中所表示的那样。不过在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作者总是试图以令人信服的论证来编排材料,因而采用了这一模型的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一模型来评价作者的论证即它的内在逻辑性是否可信。很明显,ABCDE模型非常适用于理论检验研究(当然,这一模型也是通过对这类研究的分析而发展建立的)。一般来说,对于解析以定量资料为依据的研究,运用这一模型来严密地考察它的适用范围是非常有用的。很多研究都既包括理论检验的成分也包括理论建构的成分,应用ABCDE模型有助于把这两种成分区别开来。当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其目的既不是理论检验也不是理论建构,报告中理论与事实的连接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当我们应用,ABCDE模型来考察它们时,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是“不完备”的,它们没有以严格的形式说明A和B阶段。总之,运用模型对研究进行分析有助于澄清作者的观点,并能评估其理论“不完备”的程度。这种“不完备”性反映的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陈述问题的清晰程度或含蓄程度的不同,以及讨论问题的理论相关性的清晰程度或含蓄程度的不同。也就是说,不完备性仅仅指的是模型的理论阶段,在经验社会调查研究中一般都具备了C、D、E这三个阶段。从以上的意义上讲,解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进行,也就是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我们可以首先考察作者的C、D、E过程和他对这三个阶段的讨论。通过分析作者对实证工作的论述,我们就能做出评价。由于是在经验层次上详细考察作者论证的有效性,所以可以将这种有效性称之为内容经验效度。第二部分,我们可以考察A、B阶段以及它们与经验阶段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作者的论证的仔细分析而做出评价。由于是在理论层次上详细考察论证的有效性,可以称之为内容理论效度。一个完备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是非常容易按这两部分来分析的。对于“不完备”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虽然报告的作者没有按照ABCDE模型的确切形式进行安排,但也总可以把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作者关于经验(即C、D、E过程)的论述部分,二是作者关于理论与证据关系(检验或建构)或其他任何关于研究目的的论述部分,因此也总是有可能评价其内容理论效度和内容经验效度。二、解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罗斯指出,当我们在阅读和解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时,有几点方法性的东西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论述的清晰度如何。在一些报告中,研究中的某些重要细节往往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隐含着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报告中推导出来。 第二,研究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分析是否可扩展使用。虽然依据表格或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范围和信息性质,对一定的研究资料进行再分析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这一方法仍然值得重视。因为依据已有信息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大大地扩展已有的观点,甚至可能有全新的发现。 第三,应该尽可能地了解研究报告的研究背景:在很多情况下,作为刊物文章出现的研究报告可能只是源于同一研究的不同版本之一,或者某项研究只是一个较大研究的一部分,涉及一系列相关研究。在这些情况下,了解这一研究的来龙去脉会有助于评价。比如说,它可以帮助你理解为什么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研究背景,或者为什么呈现的资料局限于特定的一套变量。对于某些研究报告,简略地参考其他有关文献,有助于认识研究背景。 第四,应该全面认识对理论与证据之间联系的分析。在一个给定的研究中,理论检验与理论建构的使用程度常常是相当明确的,但有时也难以区分。当然,研究的目的也并不只是理论检验或理论建构,有些研究就可以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 我们所举的例子,基本都符合ABCDE模型,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要牵强地概括为ABCDE模型。在评价研究报告的时候,我们对其所做的概括必须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再现作者论述的基本面貌,并精细地指明原文与模型的差异。如果不是在报告小明确写小而是由推断得出的概括应当加以说明。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对于某项研究,ABCDE模型的应用可以导出几种略有不同但又都可以接受的概括报告的形式。尤其对于那些没有说清某些细节,特别是研究的目的没有叙述清楚的研究报告来说,就更是这样。比如,假如有两个评价者使用同样的方法来评价波特菲尔德和吉布斯的研究,对于A阶段B阶段,他们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考察其合理性的惟一标准就是:概括必须与报告的实际内容完全一致,评价者对自己做出的任何推断都必须有明确的说明。三、解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 罗斯总结得出,对于以定量资料为基础的研究报告的方法进行解析: 第一,研究概要: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同时,尽可能地以ABCDE模型表达。应当指明原文与原型的偏差。评价者必须清楚地说明他的任何推断。 第二,操作化评价(C阶段):首先,考察有关资料收集技术、抽样、单位、变量等确切细节,然后考察要获得这些细节所做的决策即概念指标联系的理论基础、样本选择的原因等。 第三,进一步的描述性细节:原则上说,步骤一二可能已经包括了所有与描述研究有关的因素,但实际上,往往还需要对两个领域的细节有进一步的探求。 (a) 理论证据联系:进一步澄清作者的理论化。 (b) 资料分析:列出报告中的所有表格,注意表格所表现出的问题和作者对它们的解释。 第四,内在经验效度:仔细评价研究的经验部分,在经验层次上严格检查表格和它们的解释(暂时将抽样和概念以及指标联系问题搁置一边)。 第五,内在理论效度:在严格的理论检验研究中,我们要考察与经验证据相关联的阶段A和B。要评价内在理论效度,我们就要评价作者所有的理论论述。这些论述不仅与提供的证据相联,而且有其逻辑上的一致性。我们还必须评价抽样,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作者是否在他的解释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局限性,他做出的概括是否正当合理。 第六,总体评价:主要结论,突出评价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及其他未提到的观点。对这一解析程序及各阶段间的相互联系可用图161来表示4.内在经验效度3(b)资料分析6.主要结论2.操作化1.概要3(a)理论化5.内在理论效度图161 解析程序及各阶段间的相互联系四、关于实地调查和定性资料研究 以上我们主要是对基于定量资料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进行的分析。同时,罗斯指出,对于实地调查和以定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我们也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解析。 首先我们要从总体上对研究报告进行解析,其中包括五个方面:1研究的自身历史是什么;概括出研究的最初目的;这个研究的时间,研究者在实地调查时的角色以及现场联系等方面是怎样展开的。 2搜集什么资料,使用什么方法 (观察法、访问法、谈话、档案法等),怎样作现场记录。 3抽样是怎样进行的,它在多大程度上是偶然的、推理的等等,调查总体是什么。 4资料分析是怎样做的,在报告中资料是怎样植摘要和介绍的(图表、引用访问记录等等),这些资料是怎样被提出来进行描述的。 5产生的结果是什么。这里必须识别出报告中著者的目的(是建构理论还是某些性质的描述);提出了什么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中有哪些是从资料中发现的,哪些是预先存在的;哪些是参与者概念,哪些是理论概念;建立了什么理论或假设-根本的问题是,著者的结果(描述、理论等)是否与其所获得的资料一致。 就报告结论的合理性而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七章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