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音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 资源ID:3255954       资源大小:59.04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音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人音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春天来了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大树妈妈、郊游。 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歌曲滴哩滴哩 8、第二遍播放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 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 a、春天在哪里呀?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 f、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 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 g、老师邀请小组成员上台演唱自己创遍的歌词,体验创遍过程中的快乐 10、教师导入:“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呢? 11、分组活动 听滴哩滴哩音乐自由地舞蹈、歌唱。 三、课堂小结: 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大树妈妈、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大树妈妈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休止一拍,“ ”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 ”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郊游、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郊游 1.完整地聆听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达到轻松地学会歌曲。 2.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二、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确定节奏型,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师: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员不但机智、勇敢,而且他们乐观坚定,他们也像我们一样爱唱歌,听!他们又在开始歌唱了! 1、媒体播放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学生聆听歌曲。 师: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跟随音乐一起律动,深入体验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呀? 3、拓展延情: 你知道吗?为了纪念这些发生在儿童团员们身上的难忘情景,我们的音乐家们写了许许多多的歌曲。你知道哪些? 生:自由回答。 师:共产儿童团员们人小志气大,为革命胜利作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个个都是红色的小英豪。我们也来学学他们吧!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来表演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境。 三、编创与活动 通过创编表演再一次深入体会儿童团员们的生活。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四、课堂小结: 师:难忘的旋律,难忘的情怀,儿童团员们的飒爽英姿在这许许多多歌曲中体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歌声中得以体现,我们似乎又见到了那一个个小英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满,我们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为朋友,为家,为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在儿童团放哨歌声中进入教室。 二、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多媒体演示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 师: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它?你能讲述一个红星的故事吗? 生: 形象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师生互动。 师:今天请大家看一个有关红星的故事。那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影片使学生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及了解历史的兴趣。 师:影片中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说出影片中歌曲的名字吗? 生: 师:当你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 师:在那个年代连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 师: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 生:愿意 师: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2、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们的团歌。 a、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提示: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c、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三、编创与活动 学会歌曲后,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1.按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要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四、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师:同学们,儿童团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是什么组织? 生: 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再次复听,学生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师:让我们接过烈士手中的枪,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卖报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卖报歌 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过电影报童吗?解放前有许多孤儿,他们的生活无依无靠,有很多孩子当起了报童,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报童还积极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许多贡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卖报歌。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 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提示: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6、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听辨音高的练习: 1、教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2、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 。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 童趣 教学目的: 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 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 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方法: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交响曲 2、聆听出发。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 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 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打花巴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打花巴掌 1、出示节奏:×××× × ×× × ×.× ×× × 2、学生自由讨论后读出节奏。 3、学唱打花巴掌 a、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b、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C、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d、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 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教师提示这首歌的儿歌部分两人一组互相击掌。儿歌部分即兴表演。 e、分组创作新歌词,相互演唱、评议。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讨论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b、4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学习节奏0 x 0 x0 x x为歌曲伴奏。 3、 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的故事: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二、学唱歌曲 有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一定觉得这首歌曲很好听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再次听唱,要求同学们带上表情来听唱 、跟老师的钢琴唱,从学生的声音、音准、吐字、表情等方面出发,使学生能得到提高。 、让同学们站起来声情并茂的演唱一次,同学们也可随着音乐做律动。 三、学习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老师这里有两个节奏型 1: o x o x | o x x 2:xxxx x | xxxx x 老师示范拍节奏 2、同学们讨论一下,哪条节奏型更象蜗牛爬行的样子,等一下我们就用它为歌曲伴奏。 3、练习节奏 听歌曲为歌曲伴奏两遍,同学们可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老师作指导。 四、 创编活动 师:这首歌曲不但内容有趣,旋律轻快、活泼,而且也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同学们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比如,喜欢表演的同学们可以为这首歌曲设计舞蹈动作,或者邀上你的几个朋友,一起来创编这首歌曲的情境,如有的可以扮葡萄树,有的可以扮黄鹂鸟,还可以扮蜗牛,进行情景表演,你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需要头饰的同学到我这里来拿,现在大家开始动手吧!。 、鼓励他们活动,尽可能让大家都参与活动, 、对学生进行指导, 3、学生展示 舞蹈和情景表演的同学谁先来表演给大家欣赏一下,同学们看完后说说他们的表演怎么样,有哪些精彩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你帮他改改,你会怎样改,发表一下你的宝贵意见。 4、相互评价 五、 德育渗透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到一些什么?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美妙动听的歌声,看到你们精彩的表演和非常富有创意的绘画,同时,通过学唱歌曲使我们懂得了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第四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 2.复听乐曲,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3.再次复听,请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动作。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增强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复聆听中,教师可提示学生拍节拍、打节奏跟着音乐体验、感受并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的范唱可将速度稍放慢一些,让学生听清歌词。提示学生: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声默唱,有感情地读歌词,小声填唱歌词。 3.歌中的附点音符要通过跟唱、模唱歌曲顺带学习,教师准确范唱,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表演动作,每组可编一段歌词,用接龙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动作。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三、集体舞 基本队形根据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横排,注意间隔距离适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 横步:手拉手左脚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脚起步向右走侧跟点地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 蹱趾跳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1小节: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左脚收回,脚尖在右脚跟后点地,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双脚立正。同时,左脚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第2小节:右脚做相反的动作,右脚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 第1、2小节:左脚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两步,双手在左侧拍两下,第八拍脚不动,拉起手。 第3、4小节:右脚起,动作同第1、2小节,方向相反。 第5小节:双手叉腰,第一拍左脚侧跟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脚做相反动作。 第6、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拍两下手。 第二段: 动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为跺脚。 第三段:弱起小节全体向左转体90度(横排队形变成竖排队形)。 第1、2小节:左脚起,向前走五步,停两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学左肩两下。第八拍全体左后转体180度。 第3、4小节:动作同第1、2小节,只是第八拍向左转体90度,全体又变成横排队形。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第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全体学生向双侧平伸,拍左、右两边同学的肩膀(见图)。 第四段:弱起小节,横排单数学生向左转体90度,双数学生向右转体90度,二人相对。 第1、2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左臂,先出左脚成逆时针方向走五步,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3、4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右臂,出右脚成顺时针方向走五步,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握两下手。 注意:在每一乐句的弱起小节处停止行走,然后在强拍处准确起步。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编创与活动、表演哈里啰、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 提示: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 2、按节奏读歌词。 3、听着音乐填唱歌词。 4、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 6、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 提示: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la、si唱名 2、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 3、结合歌曲,让学生模唱歌谱,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初听乐曲。 提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3、再次复听,全体学生用手指动作划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第五课 兽王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具准备: 老虎头饰、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琴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两只老虎、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 二、演唱两只老虎: 导入新课: “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 1、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2、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3、再次复听乐曲,学生随乐曲表演。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猫虎歌;聆听老虎磨牙;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 二、表演猫虎歌: 1、故事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 3、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让学生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师: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 2、复听乐曲 学生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器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 第六课 愉快的劳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彩笔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渔篓;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同学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 二、表演小渔篓: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 1、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师:“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学生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五、课堂小结 课后回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采山;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 “同学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学生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 四、课堂小结 课后回顾: 第七课 小音乐家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并能准确地演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箫、钢琴。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音乐小屋;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音乐小屋的优美乐曲中进入音乐教室。 二、表演音乐小屋 1、出示多媒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请看,这个小屋可不是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你听,它在唱歌呢! 2、师:音乐小屋唱了些什么?请仔细听: 3、师:音乐小屋里有好听的音乐,它欢迎你也欢迎我,欢迎我们大家一起去唱歌,去跳舞。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拍手,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快乐一起走进音乐小屋。 4、师带领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师:音乐小屋里有你的快乐也有我的快乐,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轻轻试唱一遍,找一找,你还有哪一句不太会唱。 6、根据学生情况,解决难点句。 7、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学生讨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弱一些,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强一些? 9、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三线跳拐子 1、打开音乐书39页,让学生观看三条线上标记好mi sol la 三个唱名的位置。要求学生边唱边用手指在三条线上跳舞,感受三个音在线、间的位置。 2、学生边唱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三个音的位置。 3、师弹琴唱唱名,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4、生轻声随教师唱歌谱的唱名。 四、复习巩固: 1、分小组为歌曲加入打击乐。 2、分组表演,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 五、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师:除了节奏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师简介波尔卡舞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 提示:在复听时注意为乐曲设计动作,相同的音调用相同的动作表示,用动作划分段落。 3、再听乐曲,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下来。 提示:相同的音乐应该怎样表示。 4、让学生小结这首乐曲的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 2、网上下载一首箫独奏曲,请学生欣赏。 3、师:箫是人们极喜欢的乐器之一,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箫 三、学唱歌曲箫 1、完整聆听歌曲、随着歌声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 提示:歌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教师范唱。 3、学生随CAI课件轻声哼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在多媒体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与活动: 1、看课本43页,随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学生分组用这几个音来创编旋律。a、各组的创编由教师一一弹奏出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 b、请同学们为箫写一首小曲子,然后请各组来表演。 五、聆听青蛙音乐会 1、静静地聆听全曲。提示: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 提示: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地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背唱一两句给同学听。 提示: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加入到乐曲中,还要保持音乐的完整。 六、课堂小结 第八课 静静的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区别听到的音乐。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天鹅 1、提问导入 师: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 2、初听: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 4、讲小故事:被埋没了XX年的圣桑作品 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XX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XX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XX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5、复听乐曲,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 放课件观赏绘画音乐天鹅。欣赏完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6、再次欣赏,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可随音乐做天鹅的动作,也可用颜色来表示,也可用线条来表现乐曲,还可以画一幅天鹅图 三、学习歌曲小小摇篮曲: 1、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你能不能猜出这首歌曲应该在什么时候唱? 2、学生回答后,教师紧接着问为什么是晚上唱的,这样的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3、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引导孩子们或轻轻拍手,或轻轻晃动身体,或闭上眼睛,用不同的方式来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4、老师来扮演妈妈,妈妈把这首歌曲唱给宝宝们听好吗? 5、随琴模唱旋律。 6、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7、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8、编创动作边唱边 四、编创活动: 1、分组试奏自带的铁丝、纸盒、杯子等物品,引导学生分辨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动脑筋想一想,敲哪几件物品可以为歌曲伴奏,小组讨论如何来为歌曲伴奏。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表演月光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1、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月亮河边的孩子。歌曲里的月亮河真的是条河吗?月亮河边的孩子们在做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

    注意事项

    本文(人音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