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导学案.docx

    • 资源ID:3239430       资源大小:41.4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导学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导学案主备人:闫育红 使用人: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5、古诗三首 学习内容 5、古诗三首 课时安排 3课时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的相似 之处。抓住理解诗句词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古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 课前准备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1.教师准备: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准备:初读三首古诗词,收集诸如作者等方面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导学环节 一、预习检测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 教师引导及评价 个性修改 1、吕岩的资料 针对学生汇报资料,吕岩:字洞宾,唐代末年进士,当过两次县令。正遇到农民起及时进行补充。 义,兵荒马乱的,带领家人逃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传说到山中学道,不知所终。 2、自己读,同桌互评,小组间赛读,评议,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整 体感知 问题一: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二、设问导学 利。 正音。 注意“铺、蓑”的读问题二: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音。 3再自由读诗,划出全诗节奏。 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再读古诗,合作学习 幻灯片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1.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黄昏后,不脱/蓑衣资料,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卧月明”。 释,理解古诗大意。 问题三: 古诗大意 2. 再读古诗交流从诗中你听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到了那些动听的声音,想到那些地上一样,方圆六七有趣的事情,悟到了那些美好的里都是草地。 情感? 3、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晚风中隐约传来三言形象流畅的描述出来。 四声牧童悠扬的笛交流汇报,品悟诗情 声。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愉快地躺在草地上衣卧月明”。读了这句话你有怎看天空中的明月。 样的感悟?围绕“卧”,品味问题四:围绕“卧”,“卧”。 品味“卧”。 、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三、达标检测 1、根据课文填空。 牧童的作者是 ,字 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这景是 ,诗中有情这情是 。 诗中有人这人是 ,诗中有声这声是 。 2、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3将这首古诗默写下来。 1、诗人吕岩渴望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2、向往这样的生活的又何止吕岩一人呢?你还知道哪些写牧童的诗? 四、总结提升 五、拓展延伸 1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无论白天还是傍晚,无论放牧还是休憩,牧童的生活都是如此惬意。此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牧童吗?你此时最想说什么? 2、将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铺 (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像他这样,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享受悠闲与自在。) 板书设计 弄 安然自乐 牧童 饱 卧 无忧无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 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 教师引导及评价 1、给下面字注音 同桌互查,检测预习 收篙停棹 安仁遮头 情况。 2、我会读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导学环节 一、温故互查 个性修改 二、设问导学 一、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二、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5.汇报展示: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关注“篙、棹”两个字的读音。 诗中的“遮头”、“使风”是什么意思?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预设想象一: 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身旁放着撑船的竹还放着一把撑开的小伞。学生伴着音乐静心细想画面。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 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篙、船桨,俩人中间三、品读精妙,享童趣: 预设想象二: 1、诗中的一幕令诗人哑然失收篙、停棹、坐船、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次齐读,回味这充满童趣的一幕吧! 张伞使风” 感悟小童“天真童稚、聪明 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淘气”, 2、介绍诗人,充分感受: 3、师:再读读诗,找出诗中。试着朗读出童趣。 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 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老爷爷、老奶奶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恩爱爱,亲密无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哦。 读表现出来。 4熟读成诵。 三、达标检测 1、我会读 翁媪 锄头 莲蓬 相媚好 卧剥 2、我会填 本文体裁是 其中“清平乐”是 “村居”是 意思是 。 作者朝 。课文既描写了农村环境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也描写了农家生活的 ,抒发了作者向往喜爱之情。我喜欢翁媪的 ,也喜欢大儿二儿的,还喜欢小儿的 。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句子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想象一下,描绘出来。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青青草 溪上 景美 醉 相媚好 溪东 美 情更美 无 赖 溪头 人美 教学反思 四、总结提升 五、拓展延伸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