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docx

    • 资源ID:3221838       资源大小:49.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中班科学教案小 蜗 牛 活动目的: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围绕情节,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感受努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懂得坚持的重要。 2、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以境激情,引发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课前使幼儿了解蜗牛,知道蜗牛的一些基本特征; 2、课件:小蜗牛 活动过程: 一、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瞧,这是谁啊?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为什么不开心呢?(幼儿猜想) 那到底是为什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讲述 1、第一次观看前半段,“从蜗牛艰难地攀爬到被螳螂从树上打落” 引发情感体验:小朋友,你看懂了吗?看了这个片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讲述) 噢!你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很难过!是什么事让你们觉得很难过呢?(幼儿讨论) 那还有些什么事让我们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看一次! 2、第二次观看前半段,(幼儿边看,教师边讲述重点段) (1)自主讨论:蜗牛想做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想要爬上大树?(爬上高高的大树,看地更远!) 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打出相关图片,并提问讲述。 小动物超过它(为什么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呢?) 小蜗牛是怎么爬的,我们来学一学吧!(幼儿与教师表演爬得很慢、感觉很累)它的速度这么慢,想要爬上那么高的一棵大树,容易吗? 那它有没有停下来呢?(虽然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可它还是继续爬) 喝露珠(它为什么只喝一点露珠?)小蜗牛连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多可怜呀! 写信(小蜗牛在给谁写信?它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你们在难过、 伤心、一个人很孤单的时候,最想告诉谁?怎么说?) 用树叶当被子(小蜗牛连被子都没有,可怜吗?) 被螳螂打落(螳螂看起来是怎么样的?它把小蜗牛怎么样了?) (2)点击课件,同时出现五幅图片,引发幼儿情感体验: 师:小蜗牛想为梦想努力,可是却碰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最后还被螳螂一掌打了下来,这时候,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3)激发讨论: 那它会继续下去吗?这样吧,我们和旁边小朋友互相讨论讨论! (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师:讨论得怎么样了?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你认为蜗牛会不会继续努力?为什么? 3、在幼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观看后半段录像 (1)师:我们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小蜗牛到底继续下去还是放弃了呢?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2)提问: 小蜗牛被谁救上来了?小蜘蛛会对它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小蜘蛛,你会对小蜗牛怎么说?) 请个别幼儿上来学小蜘蛛,对小蜗牛说一说鼓励的话, 小蜗牛听了小蜘蛛的话,是怎么做的?(一边唱歌,一边前进) 原来小蜗牛选择了继续努力,最后怎么样了?(爬上了树顶,成功了!) 三、经验迁移,懂得坚持的重要,培养抗挫心理 师:你们看,小蜗牛遇到了这么多困难,都能坚持下去,那你们以后碰到困难,会怎么做呢?(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师小结:对,做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象小蜗牛一样,获得成功!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小蜗牛的成功祝贺, 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的笑脸 师:你们瞧,小蜗牛现在的心情变得怎么样了?(变好了!开心了!) 你们的心情呢?(很高兴!)那就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去给小蜗牛祝贺吧! 教学反思: 好喝的牛奶 活动目标: 1、 了解牛奶的生产过程。 2、 知道牛奶营养丰富。 活动准备: 牛奶广告一个、牛奶生产流程图、各式牛奶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鼓励幼儿喜欢喝牛奶 1、一起来看广告。 2、这是什么广告? 3、学说广告语。 4、喜欢喝牛奶吗?说理由。 5、你们都喝过什么牛奶? 6、这些牛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牛奶从哪里来 1、牛奶是从哪里来的? 2、出示牛奶生产流程图:奶牛场奶牛-擦洗乳头-吸奶管道-牛奶生产厂-送到超市。 3、 幼儿根据流程图简单回忆讨论。 三、游戏:买牛奶 1、小朋友当顾客,去三家牛奶店买牛奶。 2、买牛奶的时候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3、游戏开始。 4、和老师分享。 教学反思: 我们的树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树木,能用各种方法观察和比较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2、与同伴交流、探讨中,加深对树朋友的亲近感和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便于幼儿观察的老干部局树林子,测量粗细的标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朋友,感知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你能向我们介绍认识的树朋友吗?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隔壁的老干部局,去那里的树林子认识下各种各样的树朋友,让我们出发吧。 3带领幼儿来到树朋友身边,认识树林子里的树朋友。 二、我们的树朋友 1引导幼儿用直接接触的方法,集体观察树朋友的特征。 2重点选取两颗树进行粗细的比较,先引导幼儿进行目测,后教师用标尺进行测量验证。 3树会呼吸吗?有心跳吗?爱吃什么? 4你还想了解树朋友的什么? 三、夸夸树朋友 1这里还有许多树朋友,它们都很可爱,请你们每个组找一棵树朋友。 2幼儿分组寻找自己的树朋友,用各种感官感知树的特征。 3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和同伴交流树朋友的特征。 4个别小组比一比,你们的树朋友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5引导幼儿以夸赞的口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朋友。 6我们怎样和树交朋友?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与老干部局的护林员结对,开展“护林小卫士”活动,每组认领一棵树进行养护,经常带领孩子们给树浇水,清理树林子里的垃圾等。 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好玩的沙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沙子的特性,培养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的兴趣。 2、让幼儿在亲身体验、观察、实践中学会比较和判断。 二、活动准备: 沙池;铲子、印模、筛子、漏斗、小喷壶、小水桶等工具。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 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一起到沙池去玩沙好吗?”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不扬沙,不用手揉眼睛。” 3、引导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探索沙子的特性: 沙子看上去是什么样的? 沙子摸起来有什么感觉?用力抓一把,把手打开会怎么样? 把沙子放在漏斗里、筛子里,有什么发现? 水倒在沙子里,怎么不见了? 4、比较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湿沙摸上去什么感觉? 抓一把湿沙放在漏斗里,有什么发现? 分别用干沙和湿沙来印模,有什么发现? 讨论为什么湿沙比干沙容易成形。 5、了解沙子的用途: 讨论:沙子有什么用处?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6、延伸活动: 提供一些工具和辅助材料,让幼儿玩沙,巩固幼儿对沙子特性、用途的了解。 教学反思: 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一瓶黄颜色的水。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 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 3、魔术师帽子。 情境准备:魔术天堂 经验准备: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和及气球的画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 “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有瓶什么颜色的水?”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教师摇晃瓶子,变变变,请幼儿观察。 “好了!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好不好?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拉?” 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就会变成绿色。 “谁看出魔术师是怎样变魔术的呀?他怎么变?最后怎样?”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记录下来。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3、说说颜色的变化. 你们用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同样的方法:红和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啦? 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红黄橘黄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4、通过涂色游戏,发展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我们也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变出你喜欢的颜色的气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最后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我变的颜色”。 会变的颜色 颜色 + 颜色 我的猜想 探索结果 教学反思: 小瓢虫 活动目标: 1、感知瓢虫的外形特征,了解瓢虫有益虫也有害虫。 2、学会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捉小瓢虫,为瓢虫拍照片,作为幼儿观察的材料。 2、PPT课件,教师与幼儿一起准备“瓢虫的家”纸筒、瓶子、塑料袋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瓢虫的外形: 1、演示课件小瓢虫,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身体的形状、头、身体、腿 教师和幼儿小结瓢虫的外形:身体的形状是半球形的,有一个黑色的头,六条腿。 2、把捉到的瓢虫分别放入透明的瓶子里,让幼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师:请你看一看捉到的瓢虫长得和图片上的瓢虫一样吗?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与幼儿个别交流。 师:你看到的瓢虫有几颗星?头部的颜色与身体的颜色一样吗?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同伴交流。 师:数一数,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各是多少? 3、师:找一找瓢虫的硬壳下面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瓢虫的翅膀,并数数看有几对。 4、师:找找瓢虫的腿在哪,看有几对? 用不同方法发现瓢虫有六条腿。 5、课件二,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瓢虫。 二、看画册进一步丰富瓢虫的知识 介绍画页中的瓢虫, 三、讨论益虫与害虫的区别 引导幼儿从外形和食物上区别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老师小结 四、在自然角饲养一些昆虫,搜集有关昆虫的知识,或布置一面昆虫墙饰。 五、课外延伸: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查找有关昆虫的照片。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找昆虫、捉昆虫。 教学反思: 美丽的菊花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花卉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了解菊花的特征及用途。 活动准备: 各种菊花的图片资料。 菊花盆载等。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菊花展或图片展。 这是什么花?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 引导幼儿从花、颈、叶上观察花的特征。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闻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的 ? 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的季节及与人们的关系。育 & 婴 会 菊花在什么季节开放? 在那里能看见菊花?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 4、教师教育幼儿爱护花草。 5、延伸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画菊花。 贴、画、捏“菊花”用不同粗细的毛线,剪刀,橡皮泥,卡纸等。 教学反思: 豆宝宝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豆,知道其生长过程 2、了解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3、激发幼儿对豆宝宝的兴趣,产生种植的欲望。 4、运用各种感知觉,培养幼儿对豆宝宝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豆,知道它们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及不同之处。 2、了解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课件; 各种豆:蚕豆、黄豆、绿豆、赤豆; 一株实物黄豆,4只小布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豆,了解各种豆的生长过程。 1、边看课件边讨论黄豆的生长过程。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可爱的朋友,看看是谁呢? 教师出示一棵实物黄豆带领观察 2、观看课件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认识绿豆、蚕豆、赤豆。 提问:它是谁呀?是什么样子的? 3、游戏“请你站起来”,巩固对豆的认识。 二、运用感知觉,了解豆的不同之处。 通过玩一玩、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感知豆的不同。提问: 1、刚才小朋友们玩了这些豆豆有什么发现 2、你最喜欢哪种豆?为什么? 三、介绍豆类食品,知道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1、提问:你们平时都吃过哪些用豆做出来的东西? 2、欣赏课件:豆制品 3、简单介绍其他豆类。 4、幼儿品尝各种豆制品。 四、活动延伸:种植豆宝宝。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种豆呀?现在正是种植蚕豆的好季节,那我们一起去种植园种豆吧! 教学反思: 丰收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果实的奥秘的兴趣、知道水果长在藤上或是树上 2.幼儿能通过操作区分鲜果和干果 3.了解秋季是果实丰收的季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用准确的汉语来表达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记录卡 活动准备 1.一种水果的大头饰,水果篮若干 2.魔法袋,秋季水果干果 3.电子琴、水果幻灯片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教师:“头戴一个水果挂饰,让幼儿猜猜今天班里来了一位朋友是谁?” 小朋友猜到后,和水果小朋友握手,欢迎新来的朋友。 展开部分 1、 教师和小朋友相互认识后,老师 给小朋友带来许多礼物,但要求小朋友用魔法袋自己摸而且要猜是什么? 2、 老师叫小朋友一个一个上来把手伸进魔法袋里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小朋友猜到是核桃、杏干、红枣等 3、 教师问小朋友这些干果长在什么地方?并出示一些幻灯片,让小朋友看看图片,小朋友可以眼见为实 4、 老师带来自己在农民伯伯家摘来的水果让小朋友品尝,吃完还要告诉老师水果的味道是酸的还是甜的? 活动延伸:教师把水果和干果混合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并给每位幼儿发一张记录卡,往水果超市送水果,每一送一种水果在记录卡上做一次记录。 结束部分 带小朋友到水果全家福去参观水果,并用汉语说出水果的名称 教学反思 捡干果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摸、说等感知活动,激发幼儿为水果干果分类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和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能区分并分类。 活动准备: 果实图片、篮子、实物果实、水果和干果盒各6个、活动过程: 导入: 出示篮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大家好!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篮子,想知道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倒数5个数吧!"5.4.3.2.1哇!有好多好吃的果实呢!谁来说说都有什么?有葡萄、苹果、开心果、橘子、核桃、花生真多呀!。 展开: 1.调动生活经验,了解主要特征。 提问:在生活中你们吃过这些果实吗?谁来说一说苹果吃起来有什么感受?摸起来又是什么感觉呢?请你来摸一摸。教师出示核桃,谁来说说核桃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呢?他的壳怎么样?吃起来像苹果一样有很多果汁吗? 小朋友谁来说一说,果篮中的果实,哪些像苹果一样吃起来味道甜美,有很多的果汁呢!哪些像核桃一样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呢?总结:像这些皮很薄、吃起来有很多果汁的,它们是水果。像核桃、花生、开心果,它们的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这些都是干果,我们一般吃它的种子。 第一次用实物分类。 指导语:"篮子里的果实也放乱了,你们能帮忙分类吗?"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总结:今天小朋友不但认识了干果和水果,而且能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的都很准确。老师发现每一位小朋友都表现得非常棒! 2.出示加工而成干果食品-葡萄干、红枣,引导幼儿知道这也是干果,是叔叔阿姨经过加工而成的。 瞧!这是什么呀?老师不知道把它放在水果篮里,还是放在干果篮里呢?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为什么? 小结:葡萄干和红枣它们都属于干果,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等方法把它变成干果。所以他们都属干果,我们要把它放在干果的盘里。 4.画册:捡干果 让幼儿做画册找出干果。 三、介绍干过的营养,教育幼儿多吃干果。 四、小结 教学反思: 需要什么车 活动目标: 1、了解马路上常见车的名称和用途,尝试分类和归类。 2、认识各种特殊功能的车,能记住特种车的求救号码。 3、在游戏中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的小司机。 活动准备: 汽车图书、停车场、小车子、统计表。 活动提示: 一、大图书-各种各样的车子 1、出示一本大图书:师:这里有一本有关汽车的书,想送给大家。但是必须回答我的问题才能赢得大图书。 2、创设情景,请孩子们根据情景说说什么车子来了,答对了,教师就向前跨一步,直至走到小椅子。 卡车:秋天到,秋天到,果园果子成熟了,什么车子来帮忙? 大巴士:秋天到了,小朋友们打算去世纪公园秋游,到底乘什么车子去公园呢?请选择:1、大巴士;2、小轿车;3、卡车 出租车:先观看车子的局部,这是什么车子?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它? 120救护车:在十字路口,小明看到了红灯停下来,可是,这时候一辆车子没有停下来,穿过红灯向前开了?这是为什么? 3、幼儿答对了,教师将大图书送给小朋友,把它放在教室的资料区,大家一起来收集车子的资料。 二、停车场1、这是什么地方?2、介绍停车场: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辆车子? 3、停车场里的车子有什么不一样?请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发现,做画册把停车场里的车子开到适当的位置。 小结:停车场里有各式各样的车子,有公交车、警车、救护车、出租车、邮政车、卡车等等,它们都是有用的车子,帮助我们做各种事情。 三、我是小司机1、小朋友做小司机,每个小朋友选择一辆车子,听着音乐在马路上行驶,教师扮演交通警察。 2、提醒幼儿根据信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开车。 3、问题讨论:当红灯时,发现有几辆车子没有停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4、时间不早了,小司机要下班了,大家看看车子后面的牌照,按照自己的车牌号码来停车,在椅子背上寻找相应的号码把车子停在停车场。 小结:小司机们辛苦了,大家都是文明的小司机。 四、课外延伸 让家长带孩子玩碰碰车,感受玩碰碰车的乐趣。 教学反思: 收红薯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红薯生长在土里,是块状根。 2、了解红薯的多个品种以及不同的食用方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观看挖红薯,引导幼儿感知红薯,工具:铲子、铁锹等。 2、课件收红薯,红薯若干。 3、幼儿画册 二、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吃的东西,它是长在地底下的,它会是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加深“红薯是长在地底下的”印象。 2、出示红薯,了解红薯。 师:你见过红薯吗? 你见过的红薯和老师的一样吗? 你见过哪些不一样的红薯?哪里不一样? 老师小结:红薯是长在地底下的块根,它的蔓又细又长,叶片为绿色,带锯齿,叶脉紫色,红薯有许多的品种,有红心红薯、紫薯、白薯。 3、师:红薯是长在地底下的块根,它是怎样长大?又是怎样把他挖出来的呢? 观看课件收红薯,帮助幼儿了解红薯的种植、生长、收获。观察红薯的蔓等。 4、幼儿讨论红薯的外貌特征和组成部分。 5、幼儿选择各种红薯看看外衣是什么颜色?幼儿回答 然后切开红薯看看是什么样色? 总结出红薯的种类:红心薯、紫薯、白薯。 6、说一说红薯的吃法: 师:红薯除了蒸熟吃还有什么吃法? 教师小结: 7、红薯的用途:看画册 师:红薯除了蒸着吃还能加工成什么? 师:红薯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自由讨论后师幼小结。 三、课外延伸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用红薯制作食品,体验其中的快乐。 教学反思: 动物怎样过冬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重点了解冬眠和换毛这两种过冬方式,并知道这两种过冬方式的代表性动物。 2、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自主探索的方式,初步了解动物们过冬方式的原因。 3、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热爱大自然和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跳舞的音乐一个。 2、自制小刺猬的家、小青蛙的家 3、ppt:小刺猬睡觉、小青蛙、小博士、小兔子、迁徙和储存粮食 4、两个房子的大挂图:其中一个贴上刺猬和青蛙。 5、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6、小动物的图片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老师作小白兔的动作,提问幼儿:你喜欢什么小动物? 2、在音乐中,跳一段动物舞蹈。 二、重点掌握冬眠和换毛的过冬方式: 1、出示下雪天的ppt,“哇,下雪啦!动物宝宝们,我们可以出去堆雪人啦!我们到小刺猬家叫小刺猬出来玩吧!” 教师做敲门动作:“咚咚咚,请问小刺猬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再次出示小刺猬睡觉的ppt,录音“嘘,别吵,小刺猬在睡觉呢,他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儿呢!” 2、“哎,算了,小刺猬在睡觉呢,我们还是去小青蛙的家找小青蛙玩儿吧!”教师敲小青蛙的门:“咚咚咚,请问小青蛙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出示小青蛙的ppt:“谁啊,别吵,我在睡觉呢,我要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呢!”。 3、“哎呀,怎么回事啊?怎么都要睡觉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教师抛出问题,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哦,原来他们是在冬眠啊!那他们为什么要冬眠呢?”请孩子说一说。 a、白天他们睡觉吗? b、他们在睡觉的时候吃东西啊? c、他们要睡多长时间呢? 5、出示ppt,解释什么是冬眠。 老师:“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冬眠?”放ppt 小博士:“大家好,我是小博士皮皮,你们知道吗?小刺猬和青蛙都是冷血动物,天气越冷,他们的体温也就不断地下降。有的动物体温只有几度,甚至0度。为了自己不被冻死,像青蛙、刺猬这样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洞里,不吃也不喝,整整睡上一个冬天。这就叫冬眠,等到第二年春天才出来活动。你们明白了吗?” 提问:请小朋友说说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青蛙说:“真冷啊!我不像小鸟一样有温暖的羽毛,如果不冬眠,我就会冻死的!” 6、出示动物图片,“又谁呢?请小朋友说一说他们当中什么动物是通过冬眠的方式过冬的呢?为什么?并让小朋友学一学动物冬眠的动作。 7、“小白兔,白又白·····”小朋友猜一猜小白兔是怎么过冬的呢? 8、放ppt。小兔子:“大家好,我是一只可爱又美丽的小白兔,冬天到了,为了使自己更加暖和,我要换上厚厚的毛,就像给自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这样冬天就不冷了。小朋友,你知道了吗?” 提问:兔子是怎么过冬的呢? 9、提问:还有哪些动物要像兔子那样需要在冬天换毛呢? 10、请孩子上台来把动物送到冬眠和换毛的家里去吧!” 11、请幼儿思考除了冬眠、换毛,动物还有什么过冬的方式? 12、观看ppt:简单了解另外两种过冬的方式:迁徙、储存粮食。 三、结束部分:音乐游戏。 孩子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牌,冬天来了,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就来到哪个家里。 “春天来了,我们一起里跳舞吧!”“冬天到了,小动物们快点选择一个家吧!”请几个孩子说一说,你是什么小动物,我是怎么过冬的? “春天又到了,我们一起出去玩哇吧!”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好玩的磁铁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磁铁,了解磁铁能吸引铁质的东西。 2. 尝试运用磁铁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相关问题 。 3. 增强好奇心,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人手一块磁铁,每组数种材料。 2、经验准备:幼儿在区域里操作磁铁多次。 活动过程 一、引出磁铁,激发回忆,调动已有经验。 1.出示磁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 你玩过吗?磁铁会做什么? 2.鼓励幼儿探索活动 老师: 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东 西,请大家猜一猜,再试一试。 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二、 解决问题动脑筋、想办法 1.创设情境,鼓励幼儿解决问题 打捞铁钉 一个粗心工人把他的铁钉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 我们的学具盒盖上之后总是自己张开,怎样让它盖得更牢固呢? 妈妈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了地上,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 2、看教师自制磁铁玩具游泳的小鱼,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 出示范例,教师演示游泳的小鱼。 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鱼动起来? 总结:用一个订书钉订入小鱼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此时小鱼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鱼在跳舞。 三、幼儿4人一组,运用曲别针、卡纸和小磁铁,自制磁力小玩具利用经验,发挥想象,锻炼动手能力。 四、看幻灯片,了解磁铁的其他用途,幻灯片内容包括门吸、磁力火车、磁力画写板、文具盒、磁力起重机等。 四、延伸活动: 让孩子找一找家中什么物品上有磁性。 教学反思: 微波炉真方便 教学目标: 1、熟悉微波炉的基本结构,了解安全使用的方法。 2、感受新技术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微波炉、幼儿自带适合微波炉加热的食品,玉米等。 2、科学画册 活动过程: 一、我家的微波炉 请幼儿说一说家里的微波炉帮我们做些什么。 二、试一试,真方便 1、出示微波炉,引导观察微波炉的构造,有定时器、火力选择器、炉门玻璃转盘、旋转圈、烧烤 架、专用容器等。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爆米花,大家共同品尝。 3、指导幼儿合理使用微波炉,体验成功的乐趣。 4、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用电。 三、讨论 1、使用电器时,应注意什么。 2、引导幼儿看画册,微波炉真方便,说一说图上的食品哪些可以用微波炉加热,应选择什么样的 器皿。 四、课外延伸: 在家里,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中班科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