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视频整理 文档.docx

    • 资源ID:3214372       资源大小:43.0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视频整理 文档.docx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视频整理 文档体格检查部分 一、量血压 病人在安静状态休息5至10分钟,取仰卧位或坐位,上臂伸直并外展45度,肘部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卧位时与腋中线同高,排净气囊内的空气,并将修待得气囊对准肱动脉,袖带下缘应距肘窝横纹2-3cm,检查者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可塞在袖带下,向袖带内充气, 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汞柱,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当听到第一声,汞柱数值为收缩压,当声音消失时,汞柱数值为舒张压,再重复测量2-3次,取其最低值。 二、淋巴结检查: 顺序:耳前耳后乳突枕,颌颏颈后前锁骨,腋腹滑十三部。 注意检查的部位及顺序,耳前淋巴结、耳后及乳突区、枕骨下区、检查颌下及颏下淋巴结、检查颈部淋巴结、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腘窝淋巴结。 三、眼部检查 结膜检查包括睑结膜、球结膜、穹窿后结膜,检查球结膜时注意巩膜的颜色变化。 检查眼球运动,医生置目标物于病人眼前30-40cm处,嘱病人固定头部,按先水平向左,左上左下,水平向右,右上右下六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检查瞳孔调节反射和聚合反射,检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四、鼻窦检查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 五、甲状腺检查 观察甲状腺大小及对称性,甲状腺触诊,医生可站在病人的前面或后面检查,检查时注意触摸甲状腺峡部及两侧页并配合吞咽动作。触诊内容包括甲状腺的轮廓、大小、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及震颤。 六、气管检查:采用三指定违法。 七、胸廓扩张度检查: 医生两手置于胸廓前下部及背部第10肋水平的腰?部两侧,嘱病人用力呼吸,观察两侧呼吸动度是否一致。 八、触觉语颤:医生将左右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然后嘱病人以同等强度重复发“一”长音,按前胸壁、侧胸壁、再到后胸壁的顺序进行,自上而下对比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强度,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九、胸膜摩擦感:以前下、侧胸壁最易触及。 十、肺部对比叩诊: 首先检查前胸,自锁骨上窝开始,自上而下逐一肋间进行对比叩诊;检查侧胸时,嘱病人双手置于枕下,从腋窝开始,向下叩至肋缘;叩诊背部时,嘱病人低头,双手抱肘,叩诊肩胛间区,扳指与颈部平行,注意叩诊的区域与顺序。 十一、肺下界叩诊: 首先沿锁骨中线自上而下逐一肋间进行,由清音转为浊音或实心为肺下界;腋中线及肩胛线叩诊如上。 1 十二、肺下界移动度: 首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瞩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再嘱病人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下往上继续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时为肩胛线上肺下界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 十三、肺部听诊: 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嘱被检者微张口或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做较深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继续听诊,这样更有利于觉察呼吸音及附加音的变化,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注意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时注意呼吸音的变化,是否有异常的附加音,如罗音、胸膜摩擦音等。 十四、心脏视诊、触诊: 心脏视诊时检查者视线与胸廓同一水平开始视诊,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异常搏动,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及范围。 心脏触诊时从心尖部开始,依次检查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十五、心界叩诊: 被检者可取坐位或平卧位,取平卧位时,叩诊板指与肋间平行,通常顺序先叩左界,自心尖搏动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而内,由清音转为浊音即为心界位置,然后自下而上逐一肋间进行叩诊直至第2肋间;叩诊右界时,先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再由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叩起,叩诊方法同左侧。测量各肋间的标志至前正中线的距离,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十六、心脏听诊 主要内容有心率、节律、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脏听诊的顺序为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十七、周围血管征: 用手指轻压被检者指甲甲床末端,如见到红白交替的节律性微血管搏动,称为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 水冲脉检查方法:检查者紧握被检者手腕掌面并将其前壁高举过头部进行触诊。 枪击音听诊通常在肱动脉或股动脉,这是肱动脉听诊。 十八、腹部听诊: 1、肠鸣音听诊:将听诊器置于脐周,至少听诊一分钟。 2、腹部血管杂音听诊: 3、振水音听诊: 十九、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及包块检查: 腹部触诊,受检者取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瞩受检者平静腹式呼吸,医生位于受检者右侧面对病人,前臂应与腹壁表面在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部,使病人适应片刻,然后再轻柔的按顺序触诊各部,边触诊边观察病人的表情反应,检查顺序一般自左下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从不痛到痛的部位,由浅入深,检查时注意腹壁紧张程度,是否有压痛和肿块。 二十、反跳痛:检查反跳痛时,注意病人的反应。 二一、肝脏触诊: 肝脏触诊时,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触诊法,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使食 2 指与中指指端指向肋缘,也可使食指桡侧缘对着肋缘,放在右侧腹部锁骨中线上,从髂前上棘连线水平开始触诊,让被检者做慢而深的腹式呼吸,触诊时的手应与呼吸运动密切配合,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肋缘或肝缘为止。 二二、肝颈静脉返流征: 用手持续按压被检者腹部30-60秒,颈静脉充盈不明显,称为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肝颈静脉返流征检查:令患者半卧位,观察平静呼吸时的颈静脉充盈度,然后手掌以固定的压力按压患者腹部脐周部位,如见患者颈静脉充盈度增加,称为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亦称腹-颈静脉返流征阳性,提示肝脏淤血,是右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征象之一。也可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 二三、脾脏触诊: 脾脏触诊基本手法同肝脏触诊,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触诊法。病人仰卧时,检查者左手绕过被检者前下胸部,手掌置于其后背第7到第10肋处,用力将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平放于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随病人的腹式呼吸运动由下向上逐渐接近肋弓。脾脏轻度肿大而且仰卧位不易触及时,可嘱病人采用右侧卧位检查,病人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此时用双手触诊较容易触到。 二四、墨菲征 墨菲征检查,瞩受检者缓慢深吸气,如在吸气过程中因疼痛而突然停止,称为墨菲征阳性。 二五、肝区叩击痛 二六、肾区叩击痛 检查肾区叩击痛,受检者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肋脊角处,右手轻握拳,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手背。 二七、肝界叩诊: 叩诊肝上下界时,一般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进行,叩诊肝上界,多由肺部开始向下叩,当由清音变为浊音处即为肝上界;叩诊肝下界时,由腹部鼓音区自下而上进行叩诊,由鼓音区变为浊音时即为肝下界。肝上下界之间的距离为肝上下径,正常为9-11cm。 二八、移动性浊音: 叩诊移动性浊音,检查者由腹部中央鼓音区分别向两侧进行叩诊,在鼓音与浊音交界处,固定扳指或做标记,然后让病人侧卧,因腹水积于下部,肠区上浮,故下部呈浊音,上侧腹部呈鼓音。 移动性浊音为确诊腹腔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叩诊机制为当腹腔积液病人取仰卧位时,液体因重力作用积聚于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其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病人取侧卧位时,液体积聚于下部,肠管上浮,下侧腹部转为浊音。由脐部开始向左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咐被检查者右侧卧位,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向左叩诊,。 二九、脊柱弯曲度检查: 用拇指从上到下按压每一椎骨的棘突,用力适中,在皮肤上形成一条红色充血带,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三十、脊柱叩击痛 脊柱直接叩击法:用中指指端或叩诊锤直接叩击每个椎骨的棘突,用以检查脊柱胸、腰段。 间接叩击法:嘱受检者端坐位,脊柱保持直立,检查者左手手掌平置于其头顶,右手握拳,以适当力量叩击左手手背。 3 三一、角膜反射: 嘱被检者眼镜注视内上方,避免其直视棉签,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处轻触其角膜。 三二、腹壁反射: 被检者仰卧,两下肢稍屈,检查者用钝尖物快速由外向内轻划过上中下腹部皮肤,注意双侧对比。 三三、深反射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医师用左手托起被检者屈曲的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拇指指甲,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检查时注意双侧对比。 2、肱三头肌反射:医师用左手托起被检者屈曲的肘部,病人前臂搭在病人的前臂上努力放松,用叩诊锤直接叩击肱三头肌肌腱。 3、桡骨骨膜反射:医师以左手轻托其前臂,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用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上方,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 4、膝腱反射:检查被检者可取坐位或卧位。 5、跟腱反射检查:被检者仰卧,稍屈髋屈膝,下肢外展外旋,医生用手握病人足掌,使之被动背伸,用叩诊锤轻叩跟腱,正常反应为足向跖面屈曲。 三四、锥体束征: 1、巴彬斯基征: 用钝尖物由被检者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前划至脚趾外再转向拇指侧,如出现拇指背伸,其他各指向下呈扇形外展称巴彬斯基征阳性。检查时注意两侧对比。 巴彬斯基征的等位征还包括: 2、戈登征:用手以适当的力量握腓肠肌。 3、奥本海姆征:用拇指和食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而下滑压。 4、查多克征:用叩诊锤柄部末端钝尖部在患者外踝下方右后向前轻划至跖趾关节处止。 其阳性表现及临床意义同巴彬斯基征。 5、霍夫曼征:医师用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以右手食指及中指轻夹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以拇指快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如引起其余四指轻度掌曲反应为阳性。 三五、阵挛 临床上出现踝阵挛、髌阵挛主要见于锥体束损害。 1、髌阵挛:嘱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用力向下快速推动数次,保持一定的推力,阳性反应为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运动。 2、踝阵挛:嘱病人仰卧,医师用左手托住腘窝,使髋关节与膝关节稍屈,一手持病人小腿,右手紧贴患者脚掌,用力使踝关节背屈,阳性表现为该足呈有节律性持续的伸屈运动。 三六、脑膜刺激征: 1、颈项强直:患者去枕仰卧,下肢伸直,医师左手托其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正常时下颏可贴近前胸,如下颏不能贴近前胸且医师感到有抵抗感,患者感颈后疼痛时为阳性。 2、布鲁金斯基征:患者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师左手托患者枕部,右手置于患者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 3、克尼格征:患者去枕仰卧,医师将另一下肢先屈髋屈膝成直角,然后抬小腿伸直其膝部,正常人膝关节可伸直达135度以上。如小于135度时就出现抵抗,且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时为阳性。 脑膜刺激征阳性为脑膜受激惹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 三七、拉塞格征: 又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正常可抬高70度,如不4 到30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以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 中医推拿部分 一、滚法: 操作方法: 1、姿势:沉肩,屈肘120-140度, 2、前臂旋转和腕部屈伸复合动作; 3、幅度控制在120度左右,前滚80,回滚40; 4、紧滚慢移,滚动,在人体体表的移动宜缓慢。 注意事项: 1、操作时不宜拖沓、跳动和摆动。 2、运动节律要均匀,不能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二、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1、姿势: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2、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摆动,也可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做屈伸运动。 3、紧推慢移,腕部摆动频率为120-160次/分,在人体体表的移动宜缓慢。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注意力宜集中,不可分散。 2、 不要耸肩抬肩,肘部不可外翘 3、 术者着力部位与施术部位不要摩擦划动或者跳动。 三、按法: 操作方法: 1、 用力方向要与体表垂直。应先轻后重,由浅而深,缓缓向下用力。 2、 按压时以得气为度,以病人有酸胀热麻等感觉。 3、 按法操作结束时应逐渐撤力。同时可配合揉法。 注意事项: 1、 不可粗暴施力。不可发生平面移动。 2、 借助自身重力来施加压力,手或臂无需主动用力。 四、揉法: 操作方法: 1、 肩臂放松,屈肘120-140度,手腕放松,略背伸,手指自然伸直。 2、 以肘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做左右或回旋揉动。 3、 压力轻柔适中,须带动皮下组织。 4、 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频率为120-160次/分。 注意事项: 1、 不可在体表与皮肤形成摩擦运动。 2、 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而指揉法时腕关节应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跟揉法时腕关节略有背伸。 五、擦法: 六、拿法: 5 操作方法: 1、 操作时肩臂要放松,手腕要灵活,要求手指面的配合力。 2、 操作要连贯而有节奏。 3、 拿法动作中含捏、提、揉,三者要有机结合。 注意事项: 1、 动作不能死板僵硬。 2、 指端不能内扣。 3、 上提动作不能与体表发生摩擦。 七、拨法: 八、拍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 九、摇法: 十、扳法: 6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视频整理 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