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专题艺术是什么.docx

    • 资源ID:3209321       资源大小:49.5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艺术是什么.docx

    专题艺术是什么专题:艺术是什么 在世界艺术展览厅里面,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艺术品,如一堆沙子,里面放几粒花生米是艺术品;几片破铜烂铁焊在一起也是艺术品;更有甚者,杜尚把男性的便池倒扣过来,在上面题上一个“泉”字也叫艺术品。那么,艺术到底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逐一研究每件艺术品,也不能逐一研究每个艺术门类。这样不但工作量太大,而且很可能劳而无功。因为我们马上就会发现,音乐有音乐的特征,绘画有绘画的特征,每个门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不一样的。这也不奇怪。如果一样,就不是特征了,对不对? 因此,如果我们一个门类、一个门类地研究艺术特征,我们就最多只能得到门类艺术学的结论,不可能得到美学的结论。甚至,我们连门类艺术学的结论也得不到。因为我们马上又会发现,不但各个门类的艺术有自己的特征,同一门类当中,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也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国画和油画,就差得很远。国画讲笔墨,油画就不讲。另外,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差别也很大,甚至更大。比如古典油画和古典国画,虽然很不一样,但好歹都是“绘画”。也就是说,古典绘画艺术家都用笔,都“绘”,都“画”。现代绘画却很可能既不“绘”又不“画”。笔也不用了,用喷枪喷,用剪刀剪,用胶水贴,或者用电脑来制作。这就把绘画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都颠覆了,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不过,现代艺术虽然是个“破坏分子”,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这就是:研究艺术的特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关注艺术“有什么”,还应该而且更应该关注它“没有什么”。“没有”了之后,又“剩下什么”。比如绘画,你可不绘不画,不用笔不用纸,但有几点你不能没有。第一,你创造的,必须是可视形象,不管这形象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第二,这形象一定是二维平面的。如果是三维的、立体的,那就是雕塑、建筑等等,不是绘画了。第三,这形象一定是静态的。如果动,就是电影、电视,或者电脑艺术,也不是绘画,哪怕它是画出来的。由此,我们就可给绘画下一个定义:塑造二维平面静态可视形象的艺术。 这就是我们在方法论上要注意的第一点:在研究艺术特征的时候,要用减法,寻找它最不能没有的“底线”。比如研究戏剧,做减法,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因素是可以没有的,比方说可以没有编剧,没有导演,没有台词,没有音乐、布景、道具等等,但有两个因素不能没有。哪两个因素不能没有呢?一个是动作,一个是观众。没有动作,演员自始至终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面无表情,这不叫演出,叫发呆。没有观众,演员自己站在台上手舞足蹈又说又笑忙进忙出,这也不叫演出,叫发神经。戏剧不能没有动作,就像战争不能没有交锋。戏剧的底线找到了,它的特征也就不难显现出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我们美学寻找的这个特征、这个底线,必须是各门类艺术共有的,不能只是某一种艺术特有的,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才是美学意义上的,不是门类艺术学的。所以我们要对所有的艺术特征做减法。 一、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根据以上的结论,我们寻找艺术的特征和底线,一要做减法二要找共性。如果说还有第三条,那就是要从最不正宗最不标准的例子入手,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究竟什么特征是艺术最不可或缺的。比如凯奇的4分33秒,就是最不像音乐的音乐作品。因为音乐最主要的因素比如乐音、旋律、节奏它都没有,只不过演奏家在钢琴前默坐了4分33秒。按照我们前面的说法,这只能叫“发呆”。但就算这个,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时间。这4分33秒的时间它总不能没有。可见再先锋的艺术家,也不是绝对自由的。再现代的艺术,也是可以定义的。凯奇的这个作品就告诉我们:音乐不能没有时间,因此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从这个结论出发,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导出音乐的其他特征,这里就不讲了。 再说一个例子,行为艺术。行为艺术也是最不像艺术的艺术。一不小心,就会出界,不是艺术了。方方有一篇小说,说一个名叫“飘云”的女孩子,披着一件白色的披风,一身纯白地站在一幢摩天大楼顶上,看上去好像要寻死觅活。大楼下面一片混乱水泄不通,武警、消防队员和治安警察都跑来抢救。这个时候,这个女孩子就跳下来了,她的头上也升起一朵降落伞。伞是红白相间的,在黄昏灰白的天空中开放得十分美丽。落地以后,女孩子就对电视台的记者说:我是一个艺术家,今天的事是一次行为艺术,题目叫白色的飘云,我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可是警察的感觉就没有那么良好了。你想他们紧张张兮兮地忙了半天,却原来是什么“行为艺术”。他们就毫不客气地把这位“艺术家”带进了拘留所。“艺术家”不干,她理直气壮地抗议说,你们这些警察也太不懂艺术了!你们猜警察说什么?关押她的警官对她说:对不起,小姐,我也是一个艺术家,我也有一件作品,也是行为艺术,题目就叫送女画家入狱,谢谢你的配合。这位名叫飘云的“艺术家”沉默了半天,然后说:你的确是一个懂艺术的人。 还可以说一个,北大有个教授,当然是艺术系的教授了,叫朱青生。朱青生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个名字,叫“朱无璋”。朱青生很得意,说这是现代艺术。这个“朱元璋”可并不高兴。朱青生就跟他说,你长大了可以改。“朱元璋”就说,我长大了就叫“朱青生”,让我爸没名字。这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谁知道朱青生听了以后拍案叫绝,说好呀,这就是现代艺术呀! 好了,一个4分33秒,要有一个演奏家在钢琴前默坐4分33秒,要有这个形式。白色的飘云,要有一个“艺术家”一身纯白地从天上飘下来,不能没有这个形式。朱元璋,也要有“朱元璋”这个符号,或者说这个形式。而且,正因为这些事情这些行为,不过形式而已,当不得真,才是艺术。比如那位“女艺术家”如果不是飘逸潇洒地从天而降,而是一头栽下来,头破血流,粉身碎骨,或者那位“朱元璋”当真做了皇上,那就一点都不好玩,也不是“行为艺术”了。 最不像艺术的艺术也不能没有形式,或者说因为形式而成其为艺术,这就等于说“艺术即形式”。其实不管你把艺术看作什么,看作模仿也好,表现也好,游戏也好,都得有形式。正是形式,区分开艺术与非艺术,此类艺术与他类艺术,优秀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形式,是艺术的生命线。 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我就赞同“艺术即形式说”呢?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艺术的特征在于形式,难道科学和宗教不是?比如大家写学位论文,就必须有论点、论据、结论、关键词等等。引文怎么引,怎么注,脚注、尾注、页边注,也都有一定之规。这些形式规范是不可以不讲究的。有个同学交上来一篇论文,开头一句就是“记得好像哪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说你这样写小说可以,写论文不行,论文就得有论文的样子。概念、名词、术语、引文、数据、图表,这些都要讲究,一应俱全。有没有创见、新意、深度另当别论,反正样子要像。密密加注,一本正经,头头是道,有这三条,就比较容易通过了。 宗教也一样,也有自己的特殊形式,比如划十字,做弥撒,顶礼膜拜。所以不能说只有艺术看重形式。当然,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科学和宗教是“有形式的意味”,这个说法还是可以成立的。因为较之科学与宗教,艺术更偏重形式一些。比如科普作品采取了艺术的形式,本质上仍然是科学。艺术作品如果采取了论文的形式,那就肯定不是艺术。科学和宗教对形式也没有艺术那么执著。没有神像,不妨望空遥拜;没有蜡烛,不妨撮土为香。但不管怎么说,“有意味的形式”也好,“有形式的意味”也好,总归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既然是统一的,那么,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也就意味着它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并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内容的,也不是随便什么换个形式就能成为艺术。哥德巴赫猜想就不能谱成乐曲,就算谱成了也只怕更加不知所云。数学本来就难懂,音乐也不好懂,加在一起,岂不成了“天书”?有个画家画了幅画,两头牛打架,说这是表现原子反应堆里面粒子对撞。我就想,你怎么不画斗蛐蛐?你要画斗蛐蛐,只怕还更像一些! 所以我对什么科学变艺术、艺术变科学的事从来就持怀疑态度。科学、宗教、艺术之别在形式也在内容。科学、宗教、艺术,还有道德,是人类不同心理活动的对应物,满足的是人类不同的精神需求。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宗教求圣。所求不同,所言相异,内容怎么会一样,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换来换去? 那么,艺术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前面的例子。4分33秒、白色的飘云、朱元璋这三件“艺术品”,除了都有形式以外,还有一个要素也是它们都有的,这就是体验。4分33秒体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白色的飘云体验高空坠落生死之间的感觉,朱元璋体验顶着一个名人名字生活的感觉。当然,这是我的说法,未必是始作俑者的本意,甚至肯定不是他们的本意。这说明艺术的体验是因人而异的,欣赏者不必等同和认同艺术家。但有没有体验,却是艺术与非艺术的分水岭。比如这一个例子,如果一点体验都没有,那就是噱头,不是艺术了。 我甚至还可以再进一步说,一件原本是作秀的事,如果本人或观众有了体验,也就会因此而有了艺术性。比如大型演唱会,在我看来,基本上就是个作秀的事,没多少艺术性。你想,成千上万的人挤在一个体育场或者大广场上,看也看不清听又听不见,却说是欣赏音乐,不是扯淡吗?顶多也就是感受一下人气。那些帅呆了、酷毙了的歌星,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地嚷嚷着“我爱你”,就更是作秀。他们才未必爱你呐!他们当中少说也有一半人更爱你兜里的人民币。不信,一分钱出场费没有,你看他们来不来? 不过尽管如此,在场的观众还是很感动。就算没有感动,至少也有感染,要不然都拿着小棒棒在那里晃什么?有病呀?何况还真有热泪盈眶的。请别误会,我丝毫没有嘲笑这些观众的意思。相反,我觉得这很好,很对头,很合情理。因为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欺骗”,是一种“明知是假,认真去做”的事情。因此,哪怕那些歌星的感情是假的,只要认真做了,也行。至于那些热泪盈眶的的观众,我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的,他们的体验也是真的。正是因为有这些观众的真实体验,大型演唱会这类活动才有了艺术性,甚至马马虎虎可以看作艺术,尽管那些传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都不承认。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任何艺术都是形式,而这种形式又是为着情感体验的。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结论。 请大家注意这个定义的表述: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就是说,第一,艺术是形式。第二,艺术的形式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是“有意味的形式”。第三,艺术形式的“意味”不是思维、意志,而是情感。艺术也不是思维的形式、意志的形式,或者思维的对象化形式、意志的对象化形式,而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说“艺术是有形式的情感”呢?因为对于艺术来说,形式比情感更为重要。这是艺术与科学、道德、宗教相区别的紧要之处。科学、道德、宗教,都是内容重于形式,艺术则是形式重于内容。艺术的内容是可能被湮灭、被遗忘的,但只要其形式还有生命力,则艺术品长存。比如原始艺术,它们的内容哪里讲得清?还有李商隐的许多诗,那内容也是搞不清楚的。大家都喜欢李商隐的诗,只是看不懂。那你喜欢什么呢?还不就是形式?这和老外欣赏中国书法是一个道理。他哪认识这些字啊!还有把书法作品都挂倒了的。可他觉得这些龙飞凤舞的字实在是太好看了,就像京剧脸谱一样,“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 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说艺术是一种无内容无意味无情感的“纯形式”。因为诗也好,书法也好,脸谱也好,其他什么艺术形式也好,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情感对象化的需要才产生的。因此,完整准确的表述只能是这样: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二、艺术是情感的传达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种形式是因为情感对象化的需要产生的。这是我们刚得出的结论。但这个结论还需要论证,而要论证这个结论,就必须证明三点:一、情感可以对象化;二、情感必须对象化;三、情感对象化的最佳方式是艺术。先说第一点。情感可以对象化吗?可以。因为情感就是“有对象的情绪”。这是情感和情绪的重要区别。情绪,我们知道,是动物也有的。比如一只狗,得到一根骨头,会很兴奋。一只鸡,下了一个蛋,也很兴奋。又比如天气不好,我们会烦燥;得了奖,会兴奋。这些都是情绪,它们也都只有“原因”,没有“对象”。我们只能说“我烦燥”、“狗兴奋”,不能说“我烦燥天”、“狗兴奋骨头”、“鸡奋蛋”,因为情绪是无对象的。情感就不一样了。我们不仅会说“爱”和“恨”,还会说爱谁、恨谁,而且一定要说爱谁、恨谁。你想吧,如果不说对象,只是空洞地喊:“我好爱噢” , “我好恨噢”,“我喜欢死了”,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有病? 显然,情感是有对象的,情绪是没有对象的。情感总是指向某个对象,而且一定要指向某个对象。所以,情绪不能对象化,也不必对象化;情感则能够对象化,也必须对象化。所谓“移情”,所谓“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其实就是情感的对象化。如果情感不能对象化,怎么会“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眼里出钟馗”? 情感是内在的、看不见的;艺术品则是外在的、看得见的、可以感知的。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表现为艺术品,其实就是把自我变成对象。所以,艺术表现就是情感的对象化。移情是情感的对象化,表现也是情感的对象化,这就等于说艺术和审美都是情感的对象化。在审美活动中,它对象化为审美对象。在艺术活动中,它对象化为艺术作品。不过这只能证明情感是可以对象化的,并不能证明它是必须对象化的。不解决这个问题,美和艺术的秘密就仍然不能揭开。 这就必须对情感再做分析。情感其实有三个特征,即主观性、对象性和传达性。情感的主观性首先表现在它不讲道理。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男一女两个人,相爱了,大家都觉得奇怪。他们两个怎么会好上了?不般配呀!可是他们偏偏要好,你管得着吗?这个事情原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如果要讲道理,或者能够讲道理,这情感的真实性就有了问题。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话对也不对。恨,大约不会无缘无故;爱,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爱,就不大讲得清楚。一见钟情就是无缘无故的爱。当然,硬要分析也可析也可以讲出一些原因来,比如郎才女貌、青春年少等。但那是分析家的事,不是当事人的事。当事人自己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他就是喜欢对方。所以,如果一个女孩子问你:“你为什么爱我”,或者“你爱我什么”女孩子都喜欢这样问啦如果女孩子这样问他的情郎哥, 最好的回答是:“哥哥就是喜欢你,没什么道理!”这叫做“爱你没商量”! 情感不讲道理,也不能强迫。你不能强迫一个人爱你或者恨另一个人。不能下命令、订合同、讲价钱,也不能做“思想工作”,开“动员大会”,你可以说服或者强迫两个人结婚,不能说服或者说强迫两个人相爱。情感是不能强迫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我可以帮你介绍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但我不能替你谈恋爱。既然如此,体验情感只能是每个人自已的事,既然情感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体验,它也就无法忘记。因为那原本就是你自己的,不是从别人那里克隆或者拷贝来的。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都有过恋爱或失恋,但可以肯定,如果也曾有过,只要是你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那就一定刻骨铭心! 情感不讲道理,不能强迫,不可替代,无法忘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情感是主观的。主观的情感要想得到他人的同情和共鸣,让他人同感此情,就必须对象化,变成他人也可以感知和接受的东西。所以,一见钟情也好,天长地久也好,都不能只在心里想,得有所表示有所动作,比如写情书啦,送信物啦,至少也得含情脉脉地相互凝望。要不然,你的情郎哥或者美眉他不知道呀!可见,情感因为是主观的,因此必须对象化;因为是有对象的,因此可以对象化。情书、信物、含情脉脉的眼光等等,就是情感的对象化。 如果只是两个人表达爱情,有情书、信物、含情脉脉的眼光,也就够了。在这里,情书怎么写,信物是什么,都不特别重要。有位诗人给“情话”下了这么个定义,他说情人之间的话就是“不知所云的窃窃私语”。也就是说,他们具体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说。但是,如果你的情感是要让其他人、所有人、全人类同情共鸣的,这个对象化的方式就大有讲究了。 有什么讲究呢?就是它必须能够最好的实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普遍传达。请注意,要求有两个,一是普遍,二是传达。什么叫传达?传达就是让不同的人体验到相同的情感,即同情和共鸣。所以,传达和表现是不同的。表现只是将内在的变成外在的,不可感知的变成可感知的,传达则不但要求可以感知,还要求那“感”是相同的。 这就牵涉到情感的第三个特性,即传达性。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可以传达和必须传达。情感可以传达吗?可以。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可以用某种方式把自己的爱传达出去,使他人同感此爱,比如爱情诗、山水画就是。一个心中充满仇很的人,也可以用某种方式把自己的恨传达出去,使他人同感此恨,比如“控诉会”就是。也就是说,人们能够做到让别人和自己一样爱不释手,或者恨人骨髓。而且,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实现了情感的传达。 情感也是必须传达的。一个人心中有了喜悦,总是要把这喜悦传达出去,让他人来分享;一个人心中有了悲痛,也总要找人诉说,请别人来分担。请大家想想,当你接到我们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不是恨不得逢人就说?大家看过 手机吗?那个白石头,也就是严守一了,带着嫂子吕桂花到镇上打了个电话,回来的路上还要喊一嗓子呐,何况考上大学这么大的事?同样,你要是遇上了倒霉的事,有了痛苦,也会想找人说说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诉说中,人的欢乐才能加强,痛苦才能得到缓解。如果他的欢乐不能传达,他就会怀疑这欢乐还是不是欢乐;如果他的痛苦不能诉说,他就会陷人这痛苦而不能自拔。如果他的诉说不能得到同情,不能让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欢乐或同样的痛苦,他就会感到沮丧甚至更加痛苦。这就说明,情感是必须传达的。 所以,一个向隅而泣的人是不幸的,一个必须把欢乐深藏于心的人也是痛苦的。你们是赶上了好时代,读大学可以自由谈恋爱,以前的大学生就只能搞“地下工作”。不过据我所知,保密的不多泄密的不少。而且,泄密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忍不住,要跟别人说呀!男孩子脸皮厚,在宿舍里大吹大擂。女孩子脸皮薄,也会钻到最要好的同学的被子里说悄悄话。要是没有这样的朋友呢?那就写日记啊!日记就是对象化了的自我,一个可以看作是“他人”的对象。如果不认识字怎么办?大概也就只好对着小河歌唱了,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情歌?世界上各个民族里面为什么大量的是情歌?就是给逼出来的。 这当然是开玩笑了。实际情况是:艺术是传达情感的最佳方式,唱情歌比写日记更好地传达情感。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情感都是具体的,抽象的概念性的语言不足以传达。艺术就是因为情感传达的需要产生的。艺术也能够最好的实现这个目的。因为任何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都是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有着自己独特情调即形式感的。比如音乐里面的大调和小调,就是不同的情调。大调的色彩通常比小调明朗。实际上所有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调子。这就不但能够传达情感,传达出我们的痛苦和欢乐,还能够告诉我们这痛苦是山洪爆发式的,还是满天飞絮般的。因此,艺术是情感对象化的最佳方式。 现在我们有两个结论了。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是艺术的特征。艺术是情感的传达、这是艺术的功能。不过,情感之所以要用艺术这个形式来对象化,归根结底又是因为情感必须传达。传达就是让不同的人体验到相同的情感,即同情和共鸣。所以艺术不是情感的宣泄,甚至也不简单地是情感的表现,尽管艺术家更喜欢说宣泄和表现,但我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宣泄和表现这两个词都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传达。 三、 艺术是人的确证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感的传达是艺术问题的核心。那么,情感为什么必须传达呢?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竟然要求别人同情和共鸣呢?为什么只有在情感的传达中,人的欢乐才能得到加强,痛苦才能得到缓解呢?因为情感在本质上是“同情感”。也就是说,情感在本质上是要求别人和自己相同的。什么叫“同情”?同情不是怜悯,而是相互之间相同的情感。怜悯之所以叫“同情”,就因为怜悯是以相同情感为前提的。我们必须首先具有体验和他人相同情感的能力,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他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把他人的不幸看作自己的不幸,这才会产生怜悯,这怜悯也才能叫做同情。没有同情,也就没有怜悯。 那么,情感是同情感吗?是。爱是一种肯定性的同清感。一个产生了爱的人,总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把对方看作是和自己一样在爱着、并且可以和自己交流这爱的人。如果你们做过妈妈当然你们还没有做过。没有做过也不要紧,养过小狗也行,因为养小狗的人差不多都是把小狗当孩子养的。总之你只要有诸如此类的经验,就会发现做妈妈的、养小狗的,都会和自己刚刚生下的孩子交谈,和自己的小狗说话。因为她深信这孩子、这小狗和她一样在爱着,是懂得并能够体验她的爱的。孩子的笑声和表情,就是“回爱”的表现。小狗的各种动作,撒欢啦,撒娇啦,也是“回爱”的表现。这是一切爱者的共同心理。而且,一个人爱得越深,就越会坚信对方也在回爱。你看啦,她那一举一动,一肇一笑,不都是在向我示爱吗?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越看越可爱”。不过我们要讲清楚,这个“回爱”,是“想象中”的,不是“事实上”的。事实上对方可能根本没这意思。比如“唐伯虎点秋香”就是。唐伯虎因为对秋香一见钟情,就认为秋香也如此,要不然她怎么对我笑了三回?其实是唐某人自作多情,想当然。但没有这个自作多情,没有这个想当然,也就没有爱。也爱不下去。 我们再来看恨。爱是一种肯定的同情感,恨则是一种否定性的同情感。一个充满仇恨的人,总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把对方看作和自己一样在恨着的人。而且,恨得越深,就越会坚信对方也在恨自己。对方说话是“恶毒攻击” ;闭嘴,是“咬牙切齿”;看你,是“不怀好意”;不看,是“目中无人”;流泪,是“猫哭耗子”;微笑,是“幸灾乐祸” , 至少也是“皮笑肉不笑”。反正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结果呢?结果是“越看越可恨”。甚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只有在真切地感受到被恨者的回恨时,恨者心里才觉得痛快。电影小说里常有这样的情节:复仇者不肯在背后下手,非得面对面,刺激撩拨对方,让对方恨得咬牙切齿,他才能体验到复仇的快感,如果被恨者竟是一脸的麻木或可怜相,复仇者就会感到气愤和窝囊。因为这时复仇者的心理已经起了变化,已经由仇恨变成厌恶或者蔑视了。当然,如果对方也报之以厌恶或者蔑视,这个架还有得打。但对方既然是个窝囊废,我们也就体验不到仇恨,只能感到窝囊。窝囊就无法下手。你想,镇关西那厮如果一脸的窝囊相,鲁智深的拳头还打得下去么?所以他非要惹得镇关西火冒三丈不可。这说明没有对方的回恨,就连复仇者也“恨不起来”。 没有回爱,我们就“爱不下去”;没有回恨,我们就“恨不起来”。这也就等于说,没有同情,没有相同的情感,情感就不成其成为情感。因此我们说,情感就是同情感。情感既然就是同清感,它也就可以传达,而且必须传达。 那么,情感又为什么是同情感?因为情感是人的确证。人的确证是一个大题目,这里却只能简单地说说。我们知道,人都是有毛病的。但我们对这些毛病的看法和评价却不一样。一个人,如果头脑简单,我们会说他是白痴;如果意志薄弱,我们会说他是懦夫;如果能力低下,我们会说他是笨蛋;如果丧失理智,我们会说他是疯子。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说他“不是人”。然而,一个人,如果无情无义,铁石心肠,一点情感也没有,我们会说什么呢?会说他“简直不是人”,“真他妈的是畜生”。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情感是人的确证。没有情感,人就无法证明自己是人。我们不仿设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既不能爱又不能恨,既不会爱又人会恨,既不被爱又不被恨,会怎么样?那就只怕连石头、野草、阿猫、阿狗都不如了。因为即便是石头、野草、阿猫、阿狗,在它们被当作人看待时,也会被爱或者被除恨的。显然,人必须在情感的体验中证明自己是人要么被人爱被人恨,要么爱别人恨别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既能爱能恨,又被爱被恨时,才能被确证是人。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方说,你走在路上,被石头绊了一跤,你恨这石头吗?不恨。为什么呢?因为石头不是人,对不对?如果你得罪了人,虽然是无意的,和石头绊了一跤一样,但因为你是人,结果就被恨了。这说明爱也好恨也好,都是针对人的。只有人,才能爱能恨,才被爱被恨。所以,就连恨,也是人的确证,尽管我们并不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是人。 既然连恨都是人的确证,爱就更是了。你想嘛,当你被一个人或很多人爱着的时候,难道不觉得自己很是一个人吗?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人必须通过情感的体验来证明自己是人?简单地说,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人必须通过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他人来确证自己,而情感恰恰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来确证自己是否得到了确证,而情感正是一种体验。 先说第一点。一个人,怎样证明自己是人呢?只能通过他人来证明。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说,人到世间来,没有带着镜子,他是通过别人来反映和认识自己的。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是因为他知道一个名叫保罗的人和自己一样。既然保罗是人,当然彼得也是人。这样,保罗就成了彼得的“人的证明”。但保罗如果不是人,又怎么能证明彼得呢?保罗能够证明彼得是人,这就说明保罗是人。保罗证明了彼得,也证明了自己;而彼得在被保罗证明的同时,也证明了保罗。因此,人的确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证”。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确证。 那么,人又怎么知道他得到了确证呢?显然,你不能用数学公式算,不能用测量工具量,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感觉。如果一个人已经得到了证明,他自己却不知道,这就等于没有被证明。这样一来,人的确证,就只能诉诸人的内心体验。实际上,正如人只有在感到自由时才自由,在感到幸福时才幸福,他也只有在感到自己被确证时才被确证。也就是说,人的确证,是要由“确证感”来证明的。确证感,是确证的确证。 情感恰恰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确证感,就是人在一个对象上体验到自我确证在心理的过程。爱是一种肯定性的确证感。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爱的对象,祖国、家乡、父母、亲人、劳动成果、艺术作品,都无不最能提供这种证明。恨则是一种否定性的确证感。在生活中,我们最恨的,是那些不把我们当人、不能证明我们是人、或使我们不成其为人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往往“恨不得亲手杀了他”。所以社会只会提倡爱,不会也不能提供恨。恨,作为一种否定性的确证感,是必须解除的,解恨就是解除否定性,体验确证感, 现在我们大体上知道情感是怎么回事了。情感是什么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确证的心理体验。既然是相互确证,它在本质上就必须是同情感,就必须在理论上、逻辑上要求每个人的情感都是相同的。所以,尽管你不恨别人,你是冤枉的,别人还是要想象你恨他。当然,如果他爱你,也会想象你爱他,并不管你冤枉不冤枉。总之,只有当你能够想象别人爱你的时候,你才能爱别人;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你从来就没有爱过别人,别人也不会爱你;如果你从来就没有恨过别人,别人也不会恨你。我们当然希望只有爱,没有恨,但这往往由不得我们。 情感既然在本质上是同情感,它也就能够传达,必须传达。情感既然能够传达,必须传达,它也就能够对象化,必须对象化。对象化也好,传达也好,目的都是实现人的确证。因此,作为情感对象化形式和情感传达的艺术,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确证。于是,我们得出第三个结论:艺术是人的确证。 我们得出的这三个结论其实是有关联有层次的。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是艺术的特征,情感的传达是艺术的功能,人的确证是艺术的本质。而且,正因为艺术是人的确证,所以它是情感的传达;正是因为艺术是情感的传达,所以它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艺术最为核心的秘密,是不是都讲清楚了?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艺术是什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