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三国人物周瑜.docx

    • 资源ID:3200516       资源大小:43.7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国人物周瑜.docx

    三国人物周瑜周 瑜 周瑜的第一冤智慧之冤 周瑜被描写为智知才拙,处处不如诸葛亮。诸葛亮当然是一个伟大的智者,但是周瑜也聪明过人。他跟诸葛亮比可以说略差那么一丁点儿。可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周瑜显得处处不如诸葛亮,那就不是差一点儿,是差得远了。他的计谋不是被诸葛亮识破,就是慢半拍,甚至是差一拍。周瑜和诸葛亮曾经多次较量,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我们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过好多次,唯一的打成平手只有一次,就是什么呢?就是怎么破曹操,说,得,咱们俩各人写一字。一个写一字,最后一看两人手上都是一个“火”字,打成一平手。除了这一次以外,周瑜是屡战屡败,没有一次胜诸葛亮的。 比如说在曹操大军压境,占领荆州,要迫使东吴投降的时候,当时张昭为首的文臣基本上都主降,武将大部分主战,孙权那时候拿不定主意,他就派人紧急召回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周瑜当时因为面对诸葛亮,诸葛亮那时候已经被刘备派到东吴来说服孙权,周瑜他想试探一下,刘备到底有多大决心?诸葛亮到底有多大决心?他当时就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大军猛,威不可挡,战则必败,降则易安。我,我意已决。他说我已经决定了,来是见主公,见孙权的话,我就要建议他,派遣一特使请降。事先鲁肃已经知道,刘备和诸葛亮是主战的,而且鲁肃一直是主战的,鲁肃也知道周瑜是主战的,突然怎么就一下变了? 鲁肃都非常吃惊。鲁肃说你这是懦夫之意,他批评周瑜是懦夫之意。结果俩人就争辩起来了,争辩起来,诸葛亮在旁边不说话,只冷笑,鲁肃就问他,说你笑什么?诸葛亮说,我笑子敬不识时务耳。先生何故反笑于我?公瑾降曹的主意,甚为合理。哦?将军决计降曹,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贵,我主系于天命,何足惜哉?然后诸葛亮就说其实没什么大问题,他说只要派个使者,驾一只小船,送上两名美女给曹操,这个仗就打不起来了。根本就用不着献上江东六郡的印信给曹操。他说曹操他百万大军南下,目的就是为了要这两个美女,因此他修了个铜雀台,让他小儿子曹植写了一篇铜雀台赋。这个赋里面写的,透露的意思就是说,他曹操命中注定能当天子,一定要得到二乔,姓乔的两个美女。 周瑜说,这赋,你记得吗?怎么写的?诸葛亮说,因为这个铜雀台赋文辞华美,所以我就悄悄记下了,我背下来了。周瑜说,你给我念念,你给我念念。诸葛亮就念了,他就把整个铜雀台赋念了一遍: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休矣!美矣!。里面有关键性的这么几句,他说,立双台于左右兮,立两个高台在左右。 有玉龙与金凤,这两个台叫什么呢?一个叫玉龙台,一个是金凤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我朝朝夕夕、日日夜夜都和这二乔在一起欢乐,寻欢作乐。毛宗岗在三国演义当中,他评点,讲得非常有意思,他在四十四回总批里边说,他说铜雀台的这个赋,原来铜雀台赋那个赋,它不是这么写,让诸葛亮悄悄地改了几个关键的字,它原来怎么样呢?“连二桥于东西兮”,注意,现在“东西”变成“东南”了,东吴不是在曹操占领的北方的东南部吗?它本来是“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这个“蝃蝀”就是指的彩虹,这两座桥就好像彩虹一样,把这两个台连起来了。 它的意思就是说,东西有玉龙、金凤两个高台,而用桥把它连接起来。它下面那一句呀,诸葛亮就把它全改了,若长空之蝃蝀,就好像长空的彩虹,他现在是改成了,“乐朝夕与之共”,还改了一个字,它本来是“连二桥于东西兮”,现在是“揽二乔于东南”,把那个连字改成揽了,揽不就是搂抱吗?左手搂一大乔,右手搂一小乔,搂着俩乔,“朝夕与之共”,觉得乐,周瑜听了是勃然大怒,他当时就从座位上起来,面向北方指着,“老贼欺吾太甚”,欺人太甚了,诸葛亮说,大将军,你何必生那么大气呢?他说当年匈奴单于带领数十万骑兵进攻大汉,逼近长安,汉家天子以公主和亲,求得太平,现在不过是献上两个民女罢了。周瑜说,孔明,你有所不知啊,大乔是已故孙策孙将军的夫人,小乔是我的夫人啊!老贼欺人太甚!我誓与老贼,势不两立。 诸葛亮假装不知道,哎哟,我实在是不知道,我是死罪死罪,死罪死罪。周瑜说,我,其实我早就决定了,我早就决定要跟曹操打一仗,现在这样,这仗是非打不可了,他说我求孔明,助我一臂之力,我们知道孔明到东吴去之前,他跟刘备说“事急矣”,这个事情急得不得了了,“请求救于东吴”,正好鲁肃来吊丧,有这个机会,然后去,所以诸葛亮他本来到东吴去求救的,现在反过来了,现在成了东吴主战派的第一号人物大将军,大都督周瑜向孔明求救,整个形势逆转了,周瑜整个被诸葛亮给蒙了。当然了,这个故事很生动,两个人物形象也很生动,可是周瑜这个智力差了点儿,而且那么容易就被诸葛亮的激将法一激就激起来了,诸葛亮的形象老成持重、足智多谋,周瑜呢?意气用事、头脑简单。这实际上是个冤案。这是他的第一冤。 历史上的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他非常聪明,从小就有大志,有远见。十四岁的时候,他碰到一个朋友,这人是谁呢?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怎么会跑到北边去?他会跟周瑜碰到呢?当时十四岁的孙策跟着他的爸爸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当时孙坚的部队就驻扎在周瑜住的那个地方,俩人就成了好朋友了。周瑜当时就自作主张把家里边的一所大宅子借给孙坚使用,而且他家里面比较有钱,在钱财上给予大力支持,孙策呢?因为他从小也非常聪明,有才干,在讨伐董卓的过程当中,袁术发现了这个小伙子很了不起,他非常喜欢他。所以孙坚死了以后,孙策就接替了他爸爸领那支就是后来成为东吴主力的那支军队。袁术当时想重用孙策,孙策看出袁术这个人,成不了大事,他就跑了,他就到江东去发展。那时候他很年轻只有二十岁左右。我就要讲周瑜,因为周瑜的后来的发展跟他十四岁认识孙策成为好朋友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袁术也看出周瑜是个人才,这个人能文能武,很有才干,想要重用他,周瑜也看出袁术这个人成不了气候,所以他想另谋出路,这个时候二十一岁的周瑜收到了孙策捎来的一封信,因为孙策那个时候,已经在江南立住了脚跟,所以他希望周瑜来帮助他成就霸业。这样一来,周瑜就找到了机会,过江投奔孙策,那个时候他二十四岁。周瑜投奔孙策以后,孙策马上任命他为中郎将。周瑜到了江东以后,先在孙策手下,后来在孙权手下,一直很到重用。他帮助孙策打了许多大仗,成为东吴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东吴许多重大问题,关键时刻,周瑜都起了重要作用,在有的事情上,他简直就是一锤定音。比如当时曹操派人给孙策送信,就是说你如果是效忠汉室,因为那时候是皇帝控制他手里,那你就派一个质子,就是你的儿子或者是你的兄弟到京师来作为人质。当时以张昭为首的文臣都诚惶诚恐,因为曹操势力太大了,如果不答应他,曹操就要带兵来消灭东吴,所以呢,他们主张俯首称臣,送一个弟弟或者是他儿子,送到那儿去当人质。周瑜就坚决反对周瑜就说了,他还举了楚国当年的例子,就是你不能把人质送到强敌那儿去。 你如果送去以后,你就处处受制于人。到时候曹操就要你到京师去,你敢不去吗?你儿子在那儿压着呢?他说咱们如果投降了曹操,最多不过封一个侯,封一个侯爵,你有十几个仆从,哪像现在“南面称孤”啊!现在是等于是南面为王,江东这带是咱们说了算,是您孙将军说了算哪,所以孙策的母亲是深明大义,她非常同意周瑜的见解,也就坚定了孙策的决心。我跟你曹操也不彻底闹僵,但是我不送人质。我在江东发展,所以孙策后来临死的时候,他跟孙权交代,一定要重用周瑜,要听他的话。孙策的母亲也跟孙权说,你要“以兄事之”,你要把周瑜当做自己的亲哥哥,所以就不送人质了。那时候周瑜是二十八岁。 周瑜的第二冤功劳之冤 周瑜的第二冤是他在赤壁之战,当中的头功被剥夺了,我们现在看这个三国演义从这场大战的策划,战略的制定以及关键的一招借东风处处都是诸葛亮的功劳。那论功行赏,首功肯定是诸葛亮,实际上赤壁大战的首功应该是周瑜:第一,他是东吴主战派第一人,在说服孙权下决心打这一场大战当中,鲁肃固然起了作用。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周瑜。第二,他是东吴军队的实际指挥者,赤壁大战的孙刘联盟这一方的军队,主要是东吴的军队,尤其是周瑜常年训练的水军,起了决定性作用。另外,火攻这一招,这不是周瑜和诸葛亮俩人都写一个“火”字吗!实际上这“火”跟诸葛亮没关系,火攻之术由周瑜部将黄盖首先提出,现在这功劳,全都记在诸葛亮身上了。那么,这个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比较晚,唐代诗人杜牧的两句诗,杜牧赤壁怀古里头,说得很清楚赤壁诗“东风不予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人家说得清清楚楚,这是东风帮了周郎的忙,不是诸葛帮了周朗的忙。 如果诸葛亮是头功的话,那应该“诸葛不予周朗便”可想而之,在唐代的时候,大家还认为赤壁大战之胜,周朗应立首功。不仅如此,到宋代,著名诗人大文豪苏轼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里面不是说了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赤壁”呀,不是“诸葛赤壁”。这就说明到北宋末年的时候,人们还普遍认为赤壁之战周郎第一功。在整个策划赤壁大战,包括火攻,包括水军、陆军,以及双方兵力如何配合的问题上周瑜都是起了主要作用。你比如说,对于曹军,我们知道知己知彼,你才能百战不殆,是不是?诸葛亮出于建立孙刘联盟的需要,他要虚张声势,要夸大曹军的实力,这样才能够迫使孙权最后下决心跟刘备联合,共同抗曹,所以他就夸大。 说曹军百万之众,孙权有点不信,有那么多吗?诸葛亮故意说,我都不敢多说,实际上一百五十万呢,我怕把你们吓着了,实际上没那么多,周瑜就很实事求是,他非常清楚,而且他这个判断,证明是正确的,他说曹军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他也就十五六万,另外还有几万刚刚新投降的,刘表的军队,他们很多人心里都还不服,是不可靠的。所以周瑜讲,他说主公您给我五万精兵,我足以挡之。我五万精兵我就可以把他那十五六万,再加上刘表的加起来总共二十多万,打得溃不成军。 我保证打胜。他这个判断非常实事求是,孙权很高兴,就摸着他的后背,就跟咱们现在拍着后背一样,说你是跟我想的一样,不过他说,一下子就调集五万,我现在有困难,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三万,你放心去打,赢了你回来,败了你也回来,意思就是我不怪你,你们如果失败的话,我亲自和曹操决一死战。所以周瑜实事求是的分析,和他的决心,和他正确的这种策略,大大坚定了孙权的决心和信心。所以周瑜死了以后,多年了,好几年以后,孙权当皇帝的时候,他讲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没有周瑜,我是当不上皇帝的,讲得很实事求是。实际上周瑜最大的功劳就是赤壁一战,为东吴后来的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周瑜的第三冤品质之冤 周瑜的第三个冤屈那就更冤了,因为第一冤无非是智慧高下;第二冤无非是功劳大小;第三冤就是把周瑜写成是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多次想杀害诸葛亮而未遂的小人。你看诸葛亮到东吴,周瑜借口说弓箭不够,让他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用不了十天,三天就够了,周瑜心里就更高兴了,这个不赖我了。自送死,非我逼他,有此物在,三日后,定叫他伏箭而亡。军需司,在十万支狼牙箭,清点亦需半日,我命尔等务必小心侍候,孔明所要造箭之物,均予他备齐,三日之后,定叫他无话可说。是。) 另外关键的这一招,借东风,东风起来了,火攻成功。东风一刮起来,周瑜马上派人,要杀掉诸葛亮。那借东风诸葛亮是头功,你现在这样做是恩将仇报。这是品质恶劣。所以周瑜第三个冤屈,就是他这种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多次设计谋害诸葛亮,把他写成一个严重的品质恶劣的小人、阴谋家。实际上历史上的周瑜他根本就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周瑜虚怀若谷、胸怀博大,是一个谦谦君子。他接掌东吴兵权以后,善待同僚和部下,威信很高,只和一个人关系没搞好,这个人就是老将程普。程普有点摆老资格,心里可能也有点不平衡,凭什么你那么年轻你就当总参谋长,就相当于咱们现在说的总参谋长,国防部长,你就当大将军?而且程普多次当众顶撞,不尊重,甚至凌辱周瑜,让他下不了台,但是周瑜从来不跟他计较,非常地宽容。 结果程普彻底被感动了,程普后来跟别人说,他说跟周公瑾,跟公瑾交往,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喝美酒,最好的美酒,醇醪,就是在地窑里面搁了好多年的美酒,因为好喝,好喝就多喝,不知不觉地就醉了。就是你跟周公瑾交往,你不知不觉就被他感染了,被他感动了,你不服也服了,你想连程普都服了,所以大伙儿都对周瑜非常地尊敬,三国志是史书,在这个基础上长期流传,出现了许多评话,就是说书的,稿本和戏曲,最后由罗贯中重新创作,成为小说三国演义。 它虽然基本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主要人物形象都是历史上的真人,而且基本上也符合历史上的评价,但是有时候为了艺术需要,就难免要发生一些变化,你完全按照历史写,那小说那就没法写了,他这个虚构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些次要人物,有时候某些重要人物的某些个性也不得不加以改变,周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知道长篇小说,小说必须有矛盾,矛盾有冲突,这样故事才好看。诸葛亮他的对手戏,主要矛盾方面都得有代表人物,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手就是周瑜,这样一来,注意,周瑜可就吃亏了,你为了突出诸葛亮只能贬低周瑜。 三国演义成书,至今已经六百年,周瑜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已经深深地广泛地活在了人们的心中,所以还没法平反昭雪,因为他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多才多艺,美男子,各方面都非常杰出,但是就有这毛病,所以他不能平反昭雪,也没有必要平反昭雪。因为他是个艺术形象,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历史上的周瑜不一样就行了。何况我们通过比较三国志历史上的周瑜跟小说中的周瑜它的区别还能得到更多审美享受,这岂非一大快事乎?

    注意事项

    本文(三国人物周瑜.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