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在线作业.docx

    • 资源ID:3172191       资源大小:63.65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在线作业.docx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在线作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在线作业 1 陆游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您的答案:分析: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现实感慨,诗人假托守边士兵之口,愤怒谴责了统治者的妥协投降政策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倾诉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表达了中原遗民盼望光复的迫切心情,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全诗十二句,四句一韵,意思也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将军沉湎酒色致使战备荒废;第二层写戍边战士年华蹉跎而功业无成;第三层写遗民渴望恢复却屡盼屡空。 此诗的艺术特点:此诗的艺术构思十分巧妙。作者紧扣题目着笔,借月亮把不同的人物、场景串联起来,写出了同一关山月之下将军、士兵和遗民三种人不同的境遇和心情,使三个画面在时间上保持了完整的统一性,可以说题目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此诗非常善于选取最具特征化、最具概括力的细节,构成典型的生活场景,并通过不同生活场景的鲜明对照,来表明诗人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此诗意境的杳远空阔,声调的激越苍凉,风格的沉郁悲壮,颇能体现陆游爱国诗的艺术风貌。 题目分数:15.0 此题得分:13 2 苏轼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您的答案:分析: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作了这首水龙吟回寄章质夫。 这首词的突出特点,是把杨花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来写,在词中杨花和思妇是融合到一起的。上片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从平实的语言中概括出了杨花的特点。而全词正是从这一特点来发挥的。第二句“也无人惜从教坠”也写出了人们对杨花的普遍态度和感受,正因为它又像花又不像花,所以在繁花似锦的春1 天,人们并不十分看重它,珍惜它,因而随它到处飞扬,飘落。“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抛家傍路”是对满天飞舞的杨花的客观描绘,却很传神,而且暗中关合着“离情”。接着就点出杨花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杨花拟人的感情,就把花和人联系起来了。因此,下面的几句:“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就既是写的人,又是写的杨花。 下片一开始,又好像完全是鞋花:“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还是照应到上片的意思,“抛家傍路”的杨花是不被人怜惜的,人们伤春,也只是由“落红难缀”引发;春归了,杨花飞尽了,人们也不会产生什么怨恨。可是下面一转,作者特别关注那“飞尽”了的杨花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这里作者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按苏轼的自注并不可信。他所据的是三国时魏张揖的广雅“杨花落水化萍”之说。作者用典的目的意在表现杨花的多情,也表现杨花的生命力。“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里把春色具象化,数量化,说它三分之二化成了尘土,三分之一化成了流水。这种写法好像很笨,好像跟诗不相干,实际上却是写得非常巧妙,非常聪明,也是很富于诗意的。它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杨花的执著和一片深情。下片到此为止,都是写花,可是末二句一收却又归结到人上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真是精妙至极的神来之笔。在作者的笔下,不论是浮萍、尘土、流水,都是杨花化来的;而最后竟看出来,这由杨花化来的浮萍、尘土、流水又都变成了离人的眼泪。咏物词而能写出如此深婉缠绵的感情内涵,实在是很少见的。 总之,苏轼的写情词,风格近于婉约,却又不完全同于婉约,有传统婉约派词的深婉细腻,而没有常见的那种柔弱和纤艳。可以说是温婉清新,柔而不媚,洗尽了“绮罗香泽之态”。 题目分数:15.0 此题得分:13 3 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您的答案:译:啊!多么险峻,多么高!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鸟才可以横渡峨嵋山顶。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上面有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青泥山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盘绕着山峰。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着胸口空叹息。问你西游什么时侯回来?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林间环绕飞翔。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让人听了这话红颜衰谢。连绵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着陡直的绝壁倒挂着。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就是这么危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守关的如果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磨着牙齿吸人血,杀的人数不清。锦城虽然是个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侧过身向西望着,长长地叹息。 题目分数:19.0 此题得分:17 4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 ,以为日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南方多没水,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2 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您的答案:译: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听到了敲钟的声音,把发出声音的铜盘当作太阳。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不是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因为没有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抽象的“道”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è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题目分数:19.0 此题得分:16 5 杜诗集大成表现在哪些方面? 您的答案:答:杜诗集大成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广泛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杜诗的叙事和写实,受到诗经的雅诗和汉乐府的影响,其爱国忧民、坚持正义的精神,其爱国精神又是对屈原离骚的继承。在五言古诗上又受到王粲、曹植、陶渊明等人影响,又向齐梁优秀诗人学习。他主张力崇古调,兼取新声,能兼取众人之长。不仅学曹植、陶渊明之古体,而且学阴铿、何逊、庚信等人的讲究对仗声律,不仅学习古人,而且推当代的初唐四杰。2、兼备众体,风格多样。五古、五排、七古、七律等均有突出成就,风格以浓郁顿挫为主导,另有平淡简易、含蓄委婉等多种变化。3、锤炼语言,炼字炼句。广泛学习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自铸伟辞。杜诗的句法变化和练字的精当,相当惊人。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7 6 爱国精神在陆游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您的答案:答:爱国精神在陆游诗中体现如下: 、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一生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他在诗篇中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古诗关山月表达了诗人内心坚决抵抗金兵的强烈愿望。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是一首七言乐府古诗,开头四句诗人说明金宋双方签定议和诏书已经十五年了,将军长期不战,徒然驻守边境,忘记抗击敌人的责任。贵族的深宅大院中按节歌舞,沉迷酒色之中,忘记了当时的局面。战马在马棚里养的肥死,弓长期不用都断了弦。这四句诗表现出战争停止后,将军、贵族、马匹、兵刃等保养的状况。将军的应战观念消失得无影无踪;贵族们整天不理政事,沉迷酒色;马匹兵刃损失严重。以上这几方面都对战备起了消极作用。全诗每句中都显示着南宋朝廷的这种安3 定和平景象是用沉重的代价换来的,而这种所谓的“安定和平景象”是不能长久的,在这之中暗存着杀机。在我们现代人眼里看待这个问题,陆游对当时各种腐败现象的存在是愤怒、痛心的心境。接下来诗人又写道戍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在戍楼上听着敲起刁斗的声音,一遍又一边地催着月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有壮年逐渐地衰老,已是白发苍苍。谁能知道笛曲关山月所传达的心志呢?明月徒然照着留在沙场上的征人尸骨。难道把这些都忘记了吗?这四句诗写的情调比较苍凉、悲观,为死去的卫国战士哀悼,也为空守边塞的将士无奈,为国捐躯的尸骨白白的留在战场,活者的士兵空守边疆是仅是退还举棋不定,这些难道朝廷都忘了吗?此情此景令人悲观,让人叹息。陆游在最后写道:“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中原的动乱从古至今也曾有过,但是这些政权岂能长久?中原的人民忍受痛苦,盼望恢复中原,祖国统一,今夜不知多少地方的人民在落泪。这几句诗是诗人对金人入侵中原的蔑视。一句“岂有逆胡传子孙?”形象生动且深刻地揭露了外族的伎俩,同时表达了对沦陷区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与关注。 、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还表现在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 陆游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很快地步入仕途,先后做过萌补登仕郎,宁德县主簿,检法官,各地通判,在做秋操检阅时,想到自己并不是不能打仗的文弱书生,只是苦于没有抗金立功的机会。书愤一诗抒发了陆游主张用军事力量收复失地的看法。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在首联写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早年哪里懂得世界上的事情是多么艰难,险恶。没有考虑有多少障碍,北望中原,气涌如山,豪气磅礴,信心十足。在这里诗人表面上看来好像自悔当年不知世事,实际是为世上有这么多邪恶的东西感到愤慨。接下来颔联是回顾自己在抗战中值得回忆的事迹。陆游任镇江通判时,曾经为加固防线,添置战舰尽力,后来陆游还因“力说张浚”被免职。陆游也曾戍守大散关,还曾提出“进取之策”。这些都是诗人心中永远不能忘记的。然而,又都是未能实现志愿的恨事,回忆起来愈加愤慨。诗人自己的志向未能实现,空有对国家长远的雄心,镜中照见自己的两鬓已经斑白。诗中的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中间”,诸葛亮的确足以名扬于世,虽然世事充满艰辛,他却毫不动摇,千年以来谁能与他相比呢?这既是呼唤像诸葛亮这样的英雄人物出师北伐,达到九州统一,又是鞭挞不思恢复,一味屈辱投降的南宋投降派。这首诗正如严修教授所说:“空怀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的陆游,至死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愿望。至死恨不见中原,成了他永远的遗恨。”这种理想破灭的凄凉,也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是陆游诗歌最感人的精神力量。” 、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关注百姓关心人民生活疾苦 陆游曾前后在农村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与人民朝夕相处,对人民的愁苦酸辛有深切了解,其诗作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自然超越一般诗人的浮泛,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爱国情怀。在与人民的对照中,他进一步深察自我,对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全诗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善良性格,以及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残酷掠夺,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同时他还融入人民生活中去,“我是识字耕田夫”,诗人虔诚地以能把自己摆进农夫的行列而感到光荣,以能够疏离原本所属的士大夫阶层为自豪。他在晚秋农家中云:“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诗人不仅"身杂老农间”,以一个纯粹的农民形象体验着农民的生活,而且“与世长相忘”,以远离尘世的淡泊情趣贴近人民的心理。贫甚作短歌排闷云:“年丰米贱身独饥,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只有切身体味农民的困苦,才能对农民抱以深切的同情,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诗句。对农民苦难的同情与关照,是陆游诗歌之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 、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以幻象梦境来表达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的存在方式上 清代赵翼谈到陆游的纪梦诗时说:“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多,此必有诗无题,寄托于梦耳。”那么我们就领略一下陆游的纪梦诗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 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诗中说,自从唐代天宝之乱后,直到南宋孝宗淳熙年间,五百年来北庭安西地区一直没有收复。而自己在梦中却看到了偷安的皇帝实现了收复失地的圣事,平定了辽远的北方,通用南宋王朝“淳熙”的年号。各地群众都为太平盛世而欢呼,边境的妇女梳头打扮也学京都的式样。俗话说:日有所思,也有所梦。诗人终日在思索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国家领土完整统一,人民安居乐业。于是,自然而然的在梦境中得到解脱,使精神得到升华。军队的强大,皇帝的圣明,诗人认为是收复失地的强有力的因素。一句“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是诗人心中盼望已久的圣事。可惜大诗人陆游竟生在那个苟且存生的时代,上不能4 言事,下不能拯救百姓,此时心如油煎。梦中寄托这种信念,陆游强烈愿望已达到了顶峰,恨不得把精神迅速转为物质力量。又如他在异梦一诗里叙述了自己见到奇异的梦境,梦到自己身穿铠甲去作战,收复中原。“山中有奇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而通谓,潼关北挖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与为国奋战的决心。 、陆游的爱国思想也渗透在他的全部生活中 一切事物,无不可以引起诗人的联想,或游胜地,或凭吊古人,或读古书,或看地图,或闻雁声,或赏雨雪,或睡梦,或醉酒,无不使他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正如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里所说:“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诗人在六十七岁时广泛的深入群众调查疾苦,写下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此时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此乃祖国大好壮丽河山。“遗民泪尽”“南望王师”这种惨痛的状况都是外敌入侵造成的。为什么国家拥有这么壮观的河山的无比热爱的赞颂,也是对南宋朝廷如此腐败罪行的鞭挞。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6 7 试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您的答案:一、叙述语言:简洁优雅 聊斋志异的叙事语言是一种简洁而优雅的文言,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古代的文学语言,因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虽然是以文言为主,但却较为浅显,并且大量提炼和融汇了当时的方言俗语,有时还巧妙地融入白话成分,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状物,都是多姿多彩、曲尽形态。人物语言的雅俗结合,谐谑有趣既没有破坏小说总体的语言风格,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通常文言小说的对话难以描写人物神情及语言特色的毛病,在小说叙述语言的发展上具有很高成就。 以崂山道士为例,其中写道士作法一幕令人难以忘怀: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 写道士作法,虽然是文言却较为浅显,阅读障碍的扫除极大地丰富了读者想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在人物语言描写方面,可以说是妙语如珠,语言精练,词汇丰富,辞采璀璨,句法极富于变化,往往在单行奇句中,间用骈词俪语,典雅秀丽,优游不迫,从而形成了文言所特有的那种节奏感,使文言独特的表现力得到较为充分的开掘,黄英、狂生等篇都是如此。 如翩翩,在落魄浪子罗子浮为翩翩所收留后,有一位“花城娘子”来访:一日,有少妇笑入曰:“翩翩小鬼头快活死!薛姑子好梦,几时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贵趾久弗涉,今日西南风紧,吹送来也!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女笑曰:“花娘子瓦窑哉!那弗将来?”曰:“方呜之,睡却矣。”于是坐以款饮。此后写罗子浮二度偷戏花城,均“衣化为叶”,吓得不敢再胡思乱想花城笑曰:“而家小郎子,大不端好!若弗是醋葫芦娘子,恐跳迹入云霄去。”女亦哂曰:“薄幸儿,便直得寒冻杀!”相与鼓掌。花城离席曰:“小婢醒,恐啼肠断矣。”女亦起曰:“贪引他家男儿,不忆得小江城啼绝矣。” 写两位仙女的对话,幽默风趣,极富生活气息,博采口语,化用方言,使文言这种书面语言形式更加贴近生活,新鲜活泼,十分灵动,对旧时稍有文化修养的读者来说,阅读已经是没有什么障碍的了。 再如聂小倩中写宁采臣与聂小倩的对话: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女云:“夜无知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至户外忽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我囊囊!”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语言精练,词汇丰富,简洁传神。 许多研究者认为文言小说的衰落,到明朝已达极点,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讲“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时,一笔带过,批评多于肯定。“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而能够予以肯定者,实在很少。至于清末的文言小说,虽“亦记异事,貌如志怪者流,而盛陈祸福,专主惩劝,已不足以称小说。”而在文言小说的衰败之风“弥漫天下”的境况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突然异军崛起,独树一帜,为世人所传颂,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与聊斋志异语言的简洁优雅是分不开的。 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注重性格和心理刻画 作者蒲松龄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是狐狸幻化的女性,婴宁、小翠、青凤各有千秋;同是痴情男子,孙子楚、耿去病、乔生也互不雷同。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他常把人的性格同花妖狐魅等原型的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既写出它们原有的物性,又赋予它们人的面貌和性格。另外,蒲松龄还善于通过心理描写、细节点染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来刻画人物性格。 、性格描写、环境渲染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以阿绣为例,写刘子固爱上杂货店主的女儿阿绣,因而借口买花粉去亲近她:“所市物,女以纸代裹完好,已而以舌舐粘之。刘怀归不敢复动,恐乱其舌痕也。”用唾液粘物,写少女天真烂漫,而怀归不敢动,怕乱其舌痕,又把刘子固的痴迷之情写得十分新鲜。 又如罗刹海市,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情绪,相应地进行了环境描写。把 5 马骥思乡思亲之情,巧妙地揉入十分精彩的龙宫景物描写所构成的意境之中: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花开满树,状类薝卜。每一瓣落,铿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恻人肺腑。生每闻,辄念乡土。马骥生活在这样一个幽雅而又物丰,且有美女陪伴的环境里,却一听到异鸟的哀鸣就思念乡土,可见他思情之深之切。马骥与龙女告别返回梦寐思之的故乡后,龙女又如期将儿子送给他,并附上一封情辞惆怅的书信。马骥读到信中“盈盈一水,青鸟难通。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兰蔚,有恨如何”等语时,伤心揽涕,抱着哭喊着要母亲的儿子,眼前“望海水茫茫,极天无际,雾鬟人渺,烟波路穷”的情景,正是马骥那种痛苦的延伸与扩展。作品不时以富于诗意的笔调对此加以描绘,构成了一种弥漫于全篇的情绪环境。 、心理描写、细节点染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比起以往的文言小说,聊斋显然更重视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也不是冗长琐碎,铺陈夸张的多余之笔,都是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我们读聊斋,可以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似乎这些事情都确曾发生过,这些人物都确实存在过,甚至于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和不可能存在过的人也写得活灵活现。 以席方平为例,为父申冤的席方平面对冥王的酷刑坚贞不屈,遭到了锯解:鬼乃以二板夹席,缚木上。锯方下,觉顶脑渐辟,痛不可禁,顾亦忍而不号,闻鬼曰:“壮哉此汉!”锯隆隆然寻至胸下。 又闻一鬼云:“此人大孝无辜,锯令稍偏,勿损其心。”遂觉锯锋曲折而下,其痛倍苦。俄倾,半身辟矣。板解,两身俱仆。鬼上堂大声以报,堂上传呼:“令合身来见!”鬼即推令复合,曳使其行。席觉锯缝一道,痛欲复裂,半步而踣。一鬼于腰间出丝带一条授之,曰:“赠此以报汝孝。”受而束之,一身顿健,殊无少苦 人死后,其灵魂又组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这本不可信,但小说中对席方平的痛苦写得那么真实,却让人确信其有了:锯到头上时,感到脑袋渐渐成了两半,痛不可支;锯到胸膛时,竟隆隆作响;锯缝处像要裂开,疼得走了两步便跌倒。这一幕惨痛的情景好像就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这类细节描写在聊斋中几乎俯拾皆是。画壁中,朱孝廉与画中仙女结合,画中人受到上界神灵盘查,把情人藏于床底。朱孝廉在床下藏久了,“觉耳际蝉鸣,目中火出”。通过耳、目的感受,把焦急的心境托出。莲香中的鬼女李氏“风流秀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其飘忽之感,真切之至。连琐中鬼女复活:“摩之微温,蒙衣异归,置暖处,气咻咻然,细于属丝。渐进汤酏,半夜而苏。”这很像休克的病人在救护下的复苏。雷曹中,乐云鹤升入空中,代雷曹行雨,时值苦早,乐云鹤“接器排云,约望故乡,尽情倾注”,他此时的这点私心被写得入情入理。伍秋月中,女鬼伍秋月被囚,“坐褥上,掩袖呜泣,二役在侧,撮颐捉履,引以嘲戏。”简直就是生活中恶徒戏弄弱女的真实写照。 辛十四娘中,冯生爱上狐女辛十四娘,但十四娘的慧眼已看出了冯生的轻薄言行,不肯贸然以身相许,但对冯生的苦苦追求又有些心动,于是当鬼郡主唤她出来硬要为她作媒时,出现了这样的情态:旋见红衣女子(辛十四娘),望妪俯拜。妪曳之曰:“后为我家甥妇,勿得修婢子礼。”女子起,娉娉而立,红袖低垂。妪理其鬓发,捻其耳环,曰:“十四娘近在闺中作么生?”女低应曰:“闲来只挑绣。”回首见生,羞缩不安。妪曰:“此吾甥也。盛意与儿作姻好,何便教迷途,终夜窜溪谷?”女俯首无语。妪曰:“我唤汝非他,欲为吾甥作伐耳!”女默默而已。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娉婷玉立、羞涩不安的少女,她俯首不语,默默不应,心中已动而表情矜持,一系列细节,形神俱备,使我们耳目之中都可以感受到这位娇羞自爱而又怀春的少女,只是聊斋更加惜墨如金,简洁传神,使这些细节描写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有艺术上的锤煅。 聊斋志异注重人物的个性化,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其中的细节描写可感可信,新颖别致,情趣盎然,于是产生了美妙的艺术效果。 三、故事结构:情节曲折离奇,布局严谨巧妙 聊斋志异承续了前代小说中一些重要的积极因素,在中国小说史上仍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一些优秀篇章中,作者能以丰富的想象力建构离奇的情节,并能于曲折多变中叙述周密、脉络贯通,同时又善于在这种离奇的情节中进行细致的、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描绘,塑造生动活泼、人情味浓厚的艺术形象,使人沉浸于小说所虚构的恍惚迷离的场景与气氛中。 、以丰富的想象力建构离奇的情节 以宦娘篇为例,篇中情节发展有主线与副线两条线索,开头写温如春向道人学琴乃是为了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因为正是高超的琴艺吸引两位女主人公的,接着温躲雨见到宦娘,求婚未允,未允的原因之说难言,这实际上是设置了一个悬念,埋下伏笔。温求娶良工遭拒,也与求娶宦娘一样,只是原因非常具体:门不当户不对。接着良工在花园中捡到一份描写相思之情的惜余春词笺,她非常喜欢,就用锦笺工整的抄录了一遍,这锦笺后来又不见了,恰好被良工的父亲捡到。葛家有一种绿菊,从未外传,可是温家庭院中的菊花却忽然有一二株化为绿色,温如春在赏此绿菊时也捡到了惜余春词笺。 这接二连三发生的情节进一步连在一起,就肯定使读者产生悬疑之感了。后温如春在惜余春词笺上提了一些亵嫚的评语,却又正好被惊奇于温家菊花何以变绿而前来打探究竟的葛公发现了。尽管良工坚决否认,尽管也没有直接证据,但是,几件事情连在一起使葛公不得不相信,女儿已与温如春暗通关系了,于是为了防止事情被进一步张扬出去而出丑,葛公万般无奈的将良工嫁给了温如春。以上这些描写,环环相扣,又让人步步6 生疑,情节之曲折,构思之巧妙,由此可见。 、于曲折多变中叙述周密、脉络贯通 以狼三则为例,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恶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波澜层迭,引人入胜,结构严谨,照应周密。写屠户杀两狼的惊险过程:少时,一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如此描写过程,细腻生动,使人如临其境。 狐鬼故事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渊源久长,而蒲松龄却是特别注意于此并擅长于此。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正是其中有许许多多情节曲折离奇,布局严谨巧妙的狐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 四、创作手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蒲松龄才华出众而毕生潦倒,在科举中经历数十年的精神折磨,而又以低贱的塾师身份坐馆于缙绅富贵之家,这一切造成他心理上极大的压抑。这种压抑经常表现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尖锐抨击,也因而产生了反叛的思想,于是通过其笔下较多的人物,批判社会现实、科举制度和贪官污吏。但是,作为一个情感丰富、想象力出众的艺术家,当他在完全是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的形象时,却又写出了本属于人类的许多美好的向往,这些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所以我们在聊斋志异中看到的占主导地位的作品,是批判社会现实和幻想美好人生两类,那么不可避免的在书中出现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题材的作品。 以司文郎篇为例,写一神奇的瞎和尚能用鼻子嗅出烧成纸灰的文章的好坏,他嗅糊涂考官所作的文章,竟立时“向壁大呕,下气如雷”,真是所谓“屁文”。这一类故事中,作者主观情绪的宣泄最为强烈,最为尖锐,书中攻击科举弊端,写得最有意义应是那些反映考生在精神上遭受巨大折磨、灵魂被扭曲的作品。 以王子安篇为例,写王子安屡试不第,在一次临近放榜时喝得大醉,片刻间梦见自己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于是一再大呼给报子“赏钱”,又想到应“出耀乡里”,因“长班”迟迟而至,便“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酒醒之后,始知虚妄。这一种描写,确是入木三分,包含了作者深刻的心理反省。篇末“异史氏”的议论总括秀才入闱前后,忽异想成狂,忽沮丧欲死,神昏志迷的情态,令人感慨不已。 蒲松龄一方面社会地位不高,深知民间疾苦,另一方面,又与官场人物多有接触,深知其中弊害,因此,才能写出这些优秀的揭露政治黑暗的作品。这一类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在全书中占有相当比例,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大量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 再如花姑子、青凤、婴宁、阿宝、翩翩、葛巾、香玉等篇,都写得十分动人并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虽然这些小说中的主要形象都是女性,但是她们却在爱情生活中大多采取主动的姿态,或憨直任性,或狡黠多智,或娇弱温柔,但大抵都富有生气,敢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感情的满足,少受人间礼教的拘束。像婴宁中的狐女婴宁,永远天真地笑个不停,嬉闹玩耍,绝无顾忌,丝毫未曾受到人间文明法则的污染;又像翩翩中仙女翩翩,能以树叶制作锦衣,每当情郎意有旁骛,便不动声色地让他的衣衫变回片片黄叶,当场出丑。作者艺术创造力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够把真实的人情和幻想的场景、奇异的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从中折射出人间的理想光彩。 在这些优秀篇章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建构离奇的浪漫情节,同时又善于在这种离奇的浪漫情节中进行细致的、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描绘,这正是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所在。 聊斋志异在艺术语言上的简洁优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情节曲折,以丰富的想象力建构的离奇情节,同时又在这种离奇的情节中进行的细致、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描绘,塑造的生动活泼、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即寄托了作者蒲松龄的“孤愤”之情,又使聊斋志异成为中国小说史上文言小说、短篇小说的巅峰代表。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5 8 为什么说窦娥冤是优秀的悲剧作品? 您的答案:答: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死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6 7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在线练习 1 乐府诗集中的下列哪类作品现实性最强,是乐府中的精华。C.相和歌辞 2 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现实主义最高峰的诗人是。A.杜甫 3 男女主人公分别为荥阳公子郑生和李娃的著名唐传奇作品是。C.李娃传 4 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作品弹歌的歌词是 B.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5 长恨歌传属于。C.政治传奇 6 “乌台诗案”发生于。C.元丰二年 7 窦娥冤中扮演婆婆的角色名称是( )D.卜儿 8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B.玉台新咏 9 剑南诗稿的作者是A.陆游 10 杜甫被称为。A.诗圣 11 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A.孔雀东南飞 12 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B.赋、比、兴 13 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 )B.乌台诗案? 14 陶渊明带自传性质的散文作品是C.五柳先生传 15 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诗。C.蜀相 16 关于诗经的收集,国语·周语上的说法是A.采诗说 17 著名的元代杂剧西厢记取材于。B.莺莺传 18 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诗。C.春望 19 带有总成性质的聊斋志异三会本的会校、会注、会评者是。D.张友鹤 20 乐府诗集作者的朝代与姓名。A.宋代 郭茂倩 21 在屈原离骚中体现其“香草美人”托喻方式的诗句是( )D.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22 红楼梦的艺术描写特色是A.自然、精深 23 关汉卿塑造的悲剧形象之一是C.窦娥 24 8 唐传奇作品中数量与成就最高的一类题材是。A.爱情婚姻 25 杜甫的“三吏”、“三别”写于。A.乾元二年 26 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在线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