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8各种中药的功用及用量用法或注.docx

    • 资源ID:3151157       资源大小:67.90K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8各种中药的功用及用量用法或注.docx

    8各种中药的功用及用量用法或注各类药的功用、处方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补益药:人 参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入脾、肺经。功用: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补益智。用于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脾虚食少,倦怠无力,脘腹虚胀,久泻脱肛,肺虚气喘,津伤口渴,消渴及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一切劳伤虚损之症。处方名: 生晒参、红参、糖参、边条红参、红参须、白参参、野山参、别直参。用法用量: 510g、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2g、每日服23次。如挽救虚脱应当用大量1530g煎汁分次灌服。西 洋 参性味、归经 甘寒微甘、入心、肺、肾经。功用: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用于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等症。处方名: 西洋参、花旗参、洋参。用法用量:另煎兑服36g、或研粉末吞服每次12g、每日服23次。注意: 1、人参加工切片时不宜水浸。2、阴虚阳亢及实邪热盛者忌用,反藜芦、畏五灵脂。3、服用人参时,不可同吃萝卜、喝茶、以免降低药效。党 参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肺经。功用: 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便糖、久泻脱肛、心悸等症。处方名: 党参、潞党参、炒党参。用法用量: 煎服616g 注意: 阴虚阳亢及实邪热盛者忌用。反藜芦。黄 芪性味、归经 甘微温、入脾、肺经。功用: 生用能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适用于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不溃或溃后不敛。炙用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内伤劳倦,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崩漏、血痹及一切气血虚衰之证。处方名: 黄芪、北芪、绵黄芪、生黄芪、炙黄芪。用法用量: 煎服615g 大剂量可用至60g注意: 1、加工切片时,不宜浸泡过久,以淋润为主,过软则不易切片。2、实证、阳证及阴虚阳亢者不宜。黄 精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肺、肾经。功用: 补中益气、滋阴润肺。用于阴虚肺燥、干咳无痰、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脾虚食少、病后虚赢诸证。处方名: 黄精、制黄精、洒黄精。用法用量: 煎服930g注意: 脾虚有湿,中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忌用。白 术性味、归经 苦甘温、入脾、胃经。功用: 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泄泻、体倦食少、脘腹痞满、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处方名: 白术、生白术、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于术。用法用量: 煎服310g注意: 阴虚内热及津液亏耗者忌用。白 芍性味、归经 苦酸微寒、入肝经。功用: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事不调、痛经、崩漏、营卫不和、恶风自汗、肝郁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及肝阳眩晕头痛等症。处方名: 白芍、抗芍、毫芍、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用法用量: 煎服312g。 注意: 反藜芦。山 药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肺、肾经。功用: 补脾胃、益肺肾。用于脾虚泄泻、食少体倦、肺虚久咳及消渴、遗精、带下、尿频等症。处方名: 山药、怀山药、淮山药、炒山药、土炒山药、薯蓣。用法用量: 煎服930g 或入丸散。甘 草性味、归经 甘平、入十二经、而以心、脾、肺经为主。功用: 炙甘草偏于补中益气,缓急止痛。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药性。用于脾胃虚弱,脘腹挛痛,心悸脉结代,咳嗽痰喘,咽喉肿痛,疮疡肿毒,中毒等症。处方名: 生甘草、炙甘草、粉甘草、国老。用法用量: 煎服210g注意: 湿盛中满者不宜用。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灵 芝性味、归经 甘微温、入心、脾、肺经。功用: 补脾益气、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用于脾胃虚弱、溃疡病、慢性肝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寇心病等病症。处方名: 灵芝、灵芝草。用法用量: 1.53g 研末冲服。当 归性味、归经 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功用: 补益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血虚眩晕心悸、肠燥便秘及各种瘀滞作痛之症。处方名: 当归、秦归、酒归、土炒当归、当归炭。用法用量: 煎服312g熟 地性味、归经 甘微温、入心、肝、肾经。功用: 补血滋阴。用于阴虚血少,精亏劳损,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耳聋目眩、须发早白、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处方名:熟地、大熟地、怀熟地、炒熟地、熟地炭、砂仁拌熟地。用法用量: 煎服930g注意: 本品滋腻、有碍消化、脾虚食少及腹满便溏等症不宜用。阿 胶性味、归经 甘平、入肺、肝、肾经。功用: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用于血虚萎黄、心悸、虚劳咯血、吐血、心烦不眠、咳嗽痰少、崩中胎漏等症。处方名: 阿胶、陈阿胶、阿胶珠、驴皮胶。用法用量: 615g用黄酒烊化冲服,阿胶珠可与他药同煎。注意: 本品滋腻,凡消化不良及出血证内有瘀滞者不宜用。何 首 乌性味、归经 苦甘涩微温、入心、肝、肾经。功用: 生者润肠通便,解毒散结,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痈疽瘰疬。制者补肝肾、益精血、用于肝肾亏虚、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心悸怔忡、遗精带下等症。近年来用于治疗高血脂、高血压、莞心病等疾患。处方名: 生首乌、制首乌。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注意: 反铁器。枸 杞 子性味、归经 甘平、入肝、肾经。功用: 滋阴补血、益精明目。用于精血亏虚,阳萎遗精,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糊,消渴证等。处方名:枸杞、枸杞子、西枸杞。注意: 有实热、脾虚湿滞及泄泻者不宜用。桑 椹性味、归经 甘凉、入心、肝、肾经。功用: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用于精血不足,腰膝酸软,耳聋目昏,须发早白,眩晕心悸,心烦失眠,阴虚消渴,肠燥便秘症。处方名: 桑椹、桑椹子。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龙 眼 肉性味、归经 甘温、入心、肝、脾经。功用: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等症。处方名: 龙眼肉、桂圆肉、元肉。用法用量: 煎服612g注意: 湿阻中满及胃有痰饮者忌用。麦 冬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脾经。功用: 养阴润肺、益胃清心。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劳嗽咯血、津少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处方名: 麦冬、麦门冬、杭麦冬、朱麦冬、寸冬。用法用量: 煎服615g注意: 寒痰咳嗽、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天 冬功用: 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用于阴虚潮热、盗汗遗精、虚劳咳嗽吐血、口燥咽干、消渴、便秘等。用法用量: 煎服625g女 贞 子性味、归经 甘苦平、入肝、肾经。功用: 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目花耳聋,须发早白,心烦不寐,梦遗盗汗,津亏消渴等症。处方名: 女贞子、熟女贞、酒女贞。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鹿 茸性味、归经 甘咸温、入肝、肾经。功用: 壮阳益精、强筋健骨、补督摄血。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亏损、阳痿遗精、早泄尿频、男女不育、畏寒肢冷、筋骨痿弱、头晕耳聋、精神疲乏、小儿五迟、妇女崩漏带下等症。处方名: 鹿茸片、鹿茸粉。用法用量:研末服每次0.51.5g 多入丸、散剂、不入煎剂。用适量泡酒。注意: 服用宜从小量开始,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积盛、肺有痰热或外感热病者均忌服用。巴 戟 天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入肾、肝经。功用: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萎、遗精、早泄、宫寒不孕、少腹冷痛、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筋骨痿软等症。处方名: 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炙巴戟。用法用量: 煎服615g 或浸泡酒服用。淫 羊 藿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肾、肝经。功用: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止咳平喘。用于肾阳不足、阳萎早泄、遗精不育、风湿痹痛、筋骨痿弱、瘫痪麻木及阳虚喘咳等症。处方名: 淫羊藿、山灵脾、炙淫羊藿。用法用量: 煎服612g 注意: 阳虚而火旺者忌服。肉 苁 蓉性味、归经 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用: 补肾益精、润肠通便。用于肾虚阳萎、遗精尿频、女子不孕、腰膝无力、筋骨痿软、肠燥便秘等症。处方名: 肉苁蓉、淡苁蓉、酒苁蓉、大芸。用法用量: 煎服915g 注意: 脾虚便溏及肝火旺者忌用。补 骨 脂性味、归经 辛苦大温、入肾、脾经功用: 补肾助阳、温脾止泻。用于肾阳虚衰,阳萎遗精、早泄尿频、腰膝冷痛、喘促气逆、五更泄泻症。外治白癜风、牛皮癣处方名: 补骨脂、炒补骨脂、炙补骨脂、盐补骨脂。用法用量:煎服612g 外用适量: 加入75%乙醇浸泡,浓缩后搽患处。杜 仲性味、归经 甘温、入肝、肾经。功用: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足膝痿软,阳萎尿频、胎动胎漏、高血压等。处方名: 杜仲、川杜仲、炒杜仲、盐杜仲。用法用量: 煎服615g注意: 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菟 丝 子性味、归经 甘辛平、入肝、肾经。功用: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痛、阳萎遗精、尿频遗尿、两目昏暗、胎动不安等症。处方名: 菟丝子、吐丝子、炒菟丝子、菟丝饼。用法用量: 煎服915g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蛤 蚧性味、归经 咸平、入肺、肾经。功用: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阳萎遗精等症。以身干、体大、尾全、不破碎、雌雄为对者为最佳处方名: 蛤蚧 泡制时应剪去头及脚爪用法用量: 研末服每次12g、一日三次。 如泡酒时要用12对注意: 风寒及痰饮喘咳不宜服用。冬 虫 夏 草性味、归经 甘温、入肺、肾经。功用: 补肺肾、益精气、止喘嗽。用于肾虚阳萎、遗精早泄、腰膝酸痛、虚喘劳嗽、自汗盗汗等症。处方名: 冬虫夏草、虫草、酒炒虫草。用法用量: 研成粉末服用每次1.53g 作炖品服530g。注意: 加工时不宜水浸。 有表邪患者不宜用。仙 茅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肾、肝经。功用: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萎精冷、小便频数、腰膝冷痛及寒湿痹痛、四肢拘挛等症。处方名: 仙茅、酒仙茅、地棕根。用法用量: 煎服310g注意: 本品药性燥热、有伤阴之弊、故阴虚火旺者忌服。锁 阳性味、归经 甘温、入肝、肾、大肠经。功用: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用于肾虚阳萎、遗精滑泄、男女不育或精血亏虚,筋骨痿软、肠燥便秘等症。处方名: 锁阳用法用量: 煎服515g注意: 阴虚火旺、脾虚泄泻者不宜使用。 胡 芦 巴性味、归经 甘温、入肾、肝经。功用: 温肾、散寒止痛。用于肾阳不足、阴寒凝滞、腰膝冷痛、腹胁作痛、疝气、脚气、阳萎等症。处方名: 胡芦巴、炒胡芦巴、盐水炒胡芦巴。用法用量: 煎服610g注意: 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忌服。海 马性味、归经 甘咸温、入肾、肝经。功用: 补肾壮阳、调气活血。用于肾阳不足。阳萎遗精、尿频遗尿、腰膝酸痛及症积痞块、痈肿疗毒、外伤瘀血肿痛等症。处方名: 海马、酒炙海马。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先煎; 研末服每次11.5g或适量浸酒服用。注意: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用。龙 眼 肉性味、归经 甘温、入心、肝、脾经。功用: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法用量: 煎服612g注意: 湿阻中满及胃有痰饮者忌用。北 沙 参性味、归经 甘苦微寒、入肺、胃。功用: 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用法用量: 煎服615g注意: 肺寒及痰湿咳嗽者忌用。反藜芦。石 斛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入胃、肺、肾。功用: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用法用量: 干品612g 鲜品1530g注意: 舌苔厚腻、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玉 竹性味、归经 甘平、入肺、胃。功用: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用于阴虚外感、发热无汗、干咳咽痛等症。用法用量: 615g龟 板性味、归经 咸甘微寒、入肾、肝。 功用: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用法用量:1030g 注意: 阳虚外感未解者不宜用。明 党 参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寒、入肺、胃。功用: 润肺化痰、和胃止呕。用法用量: 612g百 合性味、归经 甘微寒、入心、肺。功用: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法用量: 612g白 木 耳性味、归经 甘淡平、入肺、胃。功用: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用于虚劳咳嗽、痰中带血等。用法用量: 310g旱 莲 草性味、归经 甘酸寒、入肝、肾。功用: 滋养肝肾、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法用量: 930g 注意: 脾虚便溏者慎用。鹿 角性味、归经 咸温、入肝、肾。功用: 补肾助阳、活血清肿。用法用量: 510g先煎,研末入丸、散、浸酒。紫 河 车性味、归经 甘咸温、入心、肺、肾。功用: 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用法用量: 310g 研末吞服13g沙 苑 子性味、归经 甘温、入肝、肾。功用: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用于肾虚阳萎、遗精早泄。用法用量: 69g盐 沙 苑 子性味、归经 甘温、入肝、肾。功用: 尿频遗弱、腰膝酸痛等。养肝明目生用、补肾固精用盐水炒用。用法用量: 69g韭 菜 子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肾、肝。 功用: 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用法用量: 610g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海 龙性味、归经 甘咸温、入肾、肝。功用: 补肾壮阳、散瘀消肿。用于肾阳虚衰、阳萎不育者。用法用量: 310g先煎,研末服每次1.5g或适量浸酒服。炮制: 将原药刷去灰屑,取海龙放入黄酒中略浸泡后,取出置于无烟火上微烤至黄色酥脆即成。酒炙后增强补肾壮阳之功效。阳 起 石性味、归经 咸而微温、入肾。功用: 温肾壮阳。用法用量: 312g 注意: 陶虚火旺者忌用、不宜久服。九 香 虫性味、归经 咸温、入肝、脾、肾。功用: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用于寒郁中焦或肝胃不和,脘闷腹胀,胁肋作痛,胃脘疼痛,肾阳不足,阳萎腰痛等。用法用量:36g或研末服用。 注意: 凡阴虚内热者忌服。二、解表药类桂 枝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用: 发汗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用于外感风寒表证,风湿痹通,痰饮咳喘、胸痹心悸、脉结代、小便不利、水肿、妇女月经失调、闭经等证。处方名: 桂枝、桂枝尖、川桂枝。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 桂枝畏赤石脂、白石脂。紫 苏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脾经。功用: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气带胸满腹胀,咳嗽气喘,妊娠呕吐,食鱼蟹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苏叶发汗力强,苏梗理气宽中力优。处方名: 紫苏、苏叶、紫苏叶、苏梗、老苏梗、白苏梗。用法用量: 煎服610g荆 芥性味、归经 辛平或辛微温、入肺、肝经。功用: 祛风解表、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处方名:荆芥、荆芥穗、炒荆芥。用法用量:煎服610g防 风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功用: 解表、祛风湿。用于感冒风寒、头痛、周身疼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皮肤痒疹、荨麻疹。处方名:防风、关防风、炒防风、防风炭、青防风。用法用量: 煎服610g羌 活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膀胱、肾经。功用:解表、祛风湿、利关节。用于感冒风寒、头身疼痛、无汗、风寒湿痹、肢节肩背酸痛,尤其以上半身痹痛为佳。处方名:羌活、川羌活。用法用量: 煎服310g 过量可导致呕吐。注意: 本品润时不宜浸泡过久,否则气味走失,影响药效。白 芷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胃经。功用:祛风除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寒、眉棱骨痛、鼻渊、齿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皮肤抓痒、痈疽疮疡等症。处方名: 白芷、香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用法用量: 煎服26g 研粉末吞服11.5g柴 胡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入胆、肝、三焦、心包经。功用: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少阳证寒热往来、外感风寒、头痛肢疼、癯疾、肝气郁结、胸肋疼痛、月经失调、痛经、气虚发热、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处方名: 柴胡、北柴胡、硬柴胡、南柴胡、软柴胡、炒柴胡、醋炒柴胡、鳖血柴胡。用法用量:煎服39g 用量时疏肝宜轻、退热宜重。麻 黄性味、归经 辛苦温、入肺、膀胱经。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法用量: 煎服36g蜜炙者用39g注意: 凡身体虚弱而自汗、盗汗者、高血压患者忌用。香 薷性味、归经 辛微温、入肺、胃经。功用: 发表解署、行水散湿、温胃和中。用法用量: 煎服310g藁 木性味、归经 辛温、入膀胱经。功用: 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痛。用法用量: 煎服310g细 辛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肾经。功用: 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止咳。用法用量: 煎服13g 适量研末外用、注意用量。 注意: 过量使呼吸中枢麻痹,甚至致死。 本品反藜芦。辛 夷 花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胃经。功用: 祛风通窍。 用法用量: 煎服36g应包煎、外用适量。苍 耳 子有小毒性味、归经 辛苦温、入肺经。功用: 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用法用量: 煎服39g 外用适量。鹅 不 食 草性味、归经 辛微温、入肺、肝经。功用: 散寒通窍、止咳化痰、止痛。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外用适量。柽 柳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心、肺、胃经。功用: 疏风解表、透疹解毒。用法用量: 煎服610g 外用适量。薄 荷性味、归经 辛凉、入肺、肝经。功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用法用量 35g 入煎时应后下。午 蒡 子性味、归经 辛苦寒、入肺、胃经。功用: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消肿解毒。用法用量 打碎煎服612g桑 叶性味、归经 苦甘寒、入肺、肝经。功用: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用法用量 39g 菊 花性味、归经 辛甘苦、微寒、入肝、肺经。功用: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用法用量 612g蝉 蜕知了性味、归经 甘寒、入肺、肝经。功用: 疏风清热、明目退翳、定惊解痉。用法用量 26g葛 根性味、归经 辛甘凉、入脾、胃经。功用: 解肌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用法用量 515g升 麻性味、归经 甘辛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功用: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法用量 510g蔓 荆 子性味、归经 苦辛凉、入肝、胃、膀胱经。功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法用量 610g豆 豉性味、归经 清豆豉甘凉、淡豆豉甘温、入肺、胃经。功用: 解表、除烦。用法用量 612g豆 卷性味、归经 清孙豆卷甘平、淡豆卷甘温、入胃经。功用: 透邪解表、清热利湿。用法用量 612g浮 萍性味、归经 辛寒、入肺经。功用: 发汗解表、行水消肿。用法用量 612g 外用适量煎洗患处。生 姜性味、归经 辛微温、入肺、脾、胃经。功用: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用法用量 39g 一般23mm片。三、清热药类知 母性味、归经 苦甘寒、入肺、胃、肾经。功用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消渴、骨蒸劳热、失眠等症。处方名 知母、肥知母、炒知母、酒炒知母、盐水炒知母。用法用量 煎服610g注意: 知母饮润、要掌握时间、过潮则片形不平。夏 枯 草性味、归经 苦辛寒、入肝、胆经。功用 清肝火、散郁结。用于肝火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耳鸣、烦热失眠、高血压症。瘰疬结核、瘿瘤、乳痛等症。处方名 夏枯草、夏枯花。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黄 芩性味、归经 苦寒、入肺、胆、胃、大肠经。功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用于肺热咳喘、热病烦躁、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胎动不安、疮疡肿毒。处方名 黄芩、淡芩、枯芩、条芩、子芩、炒黄芩、酒炒黄芩、炒淡芩用法用量 煎服610g 黄芩炭。黄 连性味、归经 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功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证痞满呕恶、泄泻痢疾、热病壮热心烦、神昏谵语、吐血衄血、痈疽疔疮、口舌生疮、无名肿毒、胃热呕吐、消谷善肌、口渴、虚烦不寐。外治目赤耳内流脓、口腔炎症。处方名 黄连、川连、雅连、炒川连、酒炒川连、姜川连、萸黄连、盐水炒川连、猪胆汁炒川连。用法用量 煎服13g研末冲服0.30.5g一日二次。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黄 柏性味、归经 苦寒、主肾、膀胱、大肠经。功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浊、热淋小便热涩作痛、湿热带下、足膝肿痛、下肢萎弱不用、皮肤湿疹、热毒疮疡、阴虚潮热骨蒸、梦遗湍泄、盗汗等症。处方名 黄柏、川黄柏、关黄柏、炒黄柏、酒黄柏、黄柏炭、黄柏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或研末外敷搽扑。性味、归经 甘苦寒、入心、肾经。功用 清热解毒、强心利尿。 用法用量 煎服512g鱼 腥 草性味、归经 辛微寒、入肺经。功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败 酱 草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功用 清热解毒、排脓破瘀。 用法用量 煎服615g白 花 蛇 舌 草性味、归经 甘苦寒、入胃、大肠、小肠经。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 用法用量 煎服1020g红 藤性味、归经 苦平、入大肠经。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杀虫。 用法用量 1030g马 齿 苋性味、归经 酸寒、入大肠、心经。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鲜品3050g白 头 翁性味、归经 苦寒、入胃、大肠经。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法用量 煎服620g秦 皮性味、归经 苦涩寒、入肝、胆、大肠经。功用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用法用量 煎服610g铁 苋性味、归经 苦涩寒、入大肠、肝经。功用 清热解毒、止血。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注意 孕妇忌用。 马 鞭 草性味、归经 苦辛徽寒、入肝、脾、膀胱经。功用 截疟治痢、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用法用量 煎服612g 注意 孕妇忌服。凤 尾 草性味、归经 苦寒、入大肠、膀胱经。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用法用量 煎服610g鸦 胆 草性味、归经 苦寒、入大肠、肝经。功用 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赘疣。 注意 脾胃虚者忌用。用法用量 每次吞服510粒,去壳取仁装入胶囊开水送服一日三次。常 山性味、归经 苦辛寒、入肺、肝经。功用 截疟、祛痰。 用法用量 煎服612g注意 孕妇慎用。本品有强烈的催吐作用,千万要慎用。入药时可配伍加槟榔同用以止吐。地 皮 骨性味、归经 甘淡寒、入肺、肾经。功用 凉血退虚热、清热泻肺火。并能降血糖、生津止渴、降血压。用法用量 煎服610g青 蒿性味、归经 苦寒、入肝、胆经。功用 虚退清热、截疟、清热解暑。 用法用量 615g白 薇性味、归经 苦咸寒、入肝、胃经。功用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用法用量 512g银 柴 胡性味、归经 甘微寒、入肝、胃经。功用 清热凉血。 用法用量 310g胡 黄 连性味、归经 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功用 退虚热、清疳热、除湿热。 用法用量 26g荷 叶性味、归经 苦平、入肝、脾、胃经功用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止血。 用法用量 915g青 葙 子性味、归经 苦微寒、入肝经。功用 清肝火、祛风热、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 612g木 贼 草性味、归经 甘苦平、入肺、肝、胆经。功用 疏散风热、退翳明目。 用法用量 610g谷 精 草性味、归经 甘平、入肝、胃经。 注意 本品不宜饮润。功用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 610g 密 蒙 花性味、归经 甘微寒、入肝经。功用 清肝明目、凉血退翳。 用法用量 610g千 里 光性味、归经 苦寒、入肺、肝、大肠经。功用 清热解毒、明目。 用法用量 1015g绿 豆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胃经。功用 清热消暑、解毒。 用法用量 3060g四、泻下药类大 黄性味、归经 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用 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用于热积便秘、热痢初起、火热亢盛之吐血、衄血、目赤肿痛、咽喉红痛、牙痛、血瘀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伤痛、湿热黄疸、烫伤、热毒疮疡等症。处方名 大黄、生大黄、川军、酒军、酒大黄、熟大黄、制军、醋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用法用量 312g煎服。用于攻下宜后下或焗服、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水或酒调敷于患处。注意 孕妇及妇女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郁 李 仁性味、归经 苦平、入大肠、小肠经。功用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用于肠燥便秘、水肿、小便不利、腹满、脚气浮肿。处方名 郁李仁、郁李肉、炒郁李仁。用法用量 312g煎服。注意 孕妇慎用。牵 牛 子性味、归经 苦寒、入肺、肾、大肠经。 功用 泻下去积、逐水退肿、杀虫。用于肠胃壅滞、大便不通、水饮停蓄、水肿腹胀、蛔虫病、绦虫病。处方名 牵牛子、牵牛、黑丑、白丑、黑白丑、二丑、炒牵牛子。用法用量 39g煎服。入散剂1.53g注意 孕妇忌用。 不可过量。以防中毒。 畏巴豆。芒 硝性味、归经 苦咸、大寒、入胃、大肠经。功用 泻热导滞、润燥软坚。用法用量 615g不入煎剂、以药汁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包敷患处。番 泻 叶性味、归经 甘苦寒、入大肠经。功用 泻热导滞、用于热结便秘、腹胀。用法用量 缓下1.53g攻下510g用开水泡服入煎剂应后下。注意 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火 麻 仁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大肠经。功用 润肠通便、滋养补虚。用法用量 930g用时将果壳打碎去壳。注意 服用大量可导致中毒。甘 遂性味、归经 苦寒、入肺、肾、大肠经。功用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 0.51g入丸散剂。注意 1、反甘草 2、生甘遂只作外用、不宜内服。 3、孕妇及体虚者忌用。京 大 戟性味、归经 苦寒、入肺、肾、大肠经。功用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 1.53g煎服或研末吞服0.31g注意 1、反甘草。2、孕妇忌用、体弱者慎用。3、内服不可过量以防中毒。红 大 戟性味、归经 苦寒、入肺、肾、大肠经。功用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 13g煎服、研末吞服每次1g、每天一次。注意 1、反甘草。 2、孕妇忌用。芜 花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肾、大肠经。功用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用法用量 1.53g散剂每天0.6g注意 1、反甘草。 2、孕妇忌用。商 陆性味、归经 苦辛平、入肺、肾、大肠经。功用 泻下利水、祛痰止咳、消肿毒。用法用量 煎服39g 注意 孕妇忌用。巴 豆性味、归经 辛热、入胃、大肠、肺经。功用 攻泻寒积、逐水退肿。用法用量 0.10.3g多入丸散分服。注意 1、生巴豆不宜口尝。2、畏牵牛。3、孕妇忌用。4、有大毒。五、芳香化湿药类藿 香性味、归经 辛而微温、入脾、胃、肺经。功用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散表邪。用于胸脘痞闷,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中暑发热。处方名 广藿香、藿香、鲜藿香、土藿香、杜藿香。用法用量 310g煎服、鲜藿香用时加倍。苍 术性味、归经 辛苦温、入脾、胃经。功用 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用于脘腹胀满、呕恶泄泻、湿热痹痛、外感头身疼痛等。制苍术用于年老体弱、湿困脾胃者处方名 苍术、茅术、漂苍术、制苍术、炒苍术、焦苍术、麸炒苍术。用法用量 310g煎服。 注意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砂 仁性味、归经 辛温、入脾、胃、肾经。功用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安胎。用于胸脘痞闷、脾胃虚寒、食积不消、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处方名 砂仁、阳春砂、春砂仁、盐砂仁、春砂壳。用法用量 1.56g打碎煎服、后下。注意 1、砂仁药材须去果壳、用时打碎。 2、阴虚有热者忌服。白 豆 蔻性味、归经 辛温、入脾、胃经。功用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胸脘痞闷、腹胀、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处方名 白豆蔻、白蔻仁、白蔻壳。用法用量 310g煎服、后下。散剂25g注

    注意事项

    本文(8各种中药的功用及用量用法或注.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