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412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教学设计 .docx

    • 资源ID:3148027       资源大小:40.1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12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教学设计 .docx

    412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教学设计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教学设计 杭州文海实验学校 肖琴 课程标准 114 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 211 知道史前时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状况,说明自然条件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制约,明确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 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概念:原始农业聚落 事实性知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聚落的结构特点,河姆渡与半坡遗址特点 概念本质性知识:生产力发展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自然环境对历史文明的影响 方法性知识:通过历史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一、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 知道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 知道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实物资料,感受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了解原始的农业聚落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 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感受文明的多元化。 二、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水稻、狗、牛的来源和现代的图片。请学生即时做连线题。 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生: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和狩猎难以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因此在某些条件适宜的地方人们开始对动植物进行驯化,使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了。 :在大约距今1.1万年前,更新世末世,气候渐趋变暖,旧石器时代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人类人口爆炸,过去单纯依靠狩猎和采集,食物来源不稳定,难以满足需求。穷则思变啊,于是某些得天独厚的地方人们慢慢栽培作物养殖动物,开始自己生产食物代替自然提供的野生食物。 新课教学 环节一:农业革命 出示1.主要农牧业起源地图 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集中分布在中国、印度、西亚和中美洲墨西哥 生:东亚东南亚稻米区,南亚西亚小麦区,中美洲玉米区 生提问:为什么会不一样? 栽培植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高产、适应性强;驯养动物需要这种动物乐于被人类饲养,失去一见人类就逃之夭夭的特性。 不同区域的人类在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发现符合这些条件的动植物,加以培养。有什么样的动植物,是自然赐予的幸运。这幸运能延续多远,如何延续,这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呈现出来,大家拭目以待。 活动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变化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时间5分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推选一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呈现。 学生: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2、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3、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生产工具发生了什么变化? 环节二:新石器生产工具 出示2:各种新石器生产工具图片 比较石镰等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势? 生:工艺上的不同。将打制石器放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制成平整光滑刃部锋利的石器。可以多次利用,方便省力,有助于收获更多的食物,提高劳动生产率。 师: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新石器时代 为什么农业生产可以促使人定居,组成农业村落? 生:农业属于生长性产业,要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条件。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人类便由动荡不定的狩猎采集生活转入定居,村落便随之而起,代替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文化单位。 新石器时代的人定居在哪?定居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环节三:农业聚落 出示3: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 猜一猜,最早的农业聚落会出现在哪里? 生:中国、印度、西亚和中美洲墨西哥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在气候最适宜的大致北回归线到北纬35度之间的这十几个维度的范围内,形成了这个从东亚到西欧的农业地带。 生:为什么? 无论这一纬度带以南的刀耕火种还是以北的游牧,就单位土地面积而言,生产率远低于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灌溉型农业,于是在后者发展出了早期文明区域。 我们选择其中一个典型,接受先民们的生存考验。 活动2:生存考验 结合西亚文明地图,与P100图8-6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P101图8-10古代西亚农业聚落想象图及其旁边的文字资料,四个大组依次思考解决居民的生产活动、食、住、交往等生存难题。 温馨提示:时间5分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推选一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呈现。 生:生产活动人们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 ;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生:住村落由长方形厚厚的石墙为外围,内部分出生活区、生产区 生:交往围墙大门,特制的梯子,马为畜力 生:食小麦等农作物,马、猪等牲畜 定居与新石器工具的产生发展、农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生:定居与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陶器的出现密切相关,反之又促进其发展。 师: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过程漫长、渐进。 是否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都是一个样子的呢?以中国为例 活动3:早期文明的差异 出示河姆渡、半坡文化遗址地图 要求:根据P101、102内容,对比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完成书本里的表格。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温馨提示:时间5分钟,先独立思考完成表格,然后小组内讨论,推选一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呈现。 生反馈: 生:由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两个文明的差异。 生:说明不同自然环境下,先民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发展出不同的文明。 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与各特定环境相适应。因此,随着各环境中耕种和畜牧所居的地位不同,随着各环境中栽培的植物和畜养的动物的种类的不同,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也彼此显著的不同。 小结:文明的发生发展有哪些要素? 生:自然环境变化,农业革命发生,新石器工具出行,人们选择了定居,人类走向文明。 师:农业革命是人类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转折点,新石器为农业革命提供了动力,先民因为农业生产方式选择了定居,三者互相作用,诞生并传承了人类文明。 尽管存在着许多普遍性的东西,但人类对各自的环境人、自然和超自然作出的反应,却不存在任何统一的方式。人类的能动性,影响着文明发展的趋势。 反思:难度有点大,挖掘的有点深,但在授课过程中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思考,根据课堂需要适当点拨。

    注意事项

    本文(412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教学设计 .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