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论《聊斋志异》中是狐女形象的人格化.docx

    • 资源ID:3129887       资源大小:50.1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聊斋志异》中是狐女形象的人格化.docx

    论聊斋志异中是狐女形象的人格化 论聊斋志异中是狐女形象的人格化 摘要:聊斋志异中的狐女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狐狸精”的形象。而成了具有人性的“真情、至性”的人狐复合体。她们美丽善良、智慧贤德,超越了现实中的女性。在她们的身上更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Abstract: "Strange Stories" Fox in the women broke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the word FOX. With human nature and become "the truth,ture” " Fox complex person. Their beautiful kind-hearted, intelligent Siande, beyond the reality of women. More of them in their place the author's thinking and vision of life 关键词:聊斋志异 狐女 人性化 真情 至性 Key words: "Strange Stories" Fox women of the truth of ture 聊斋志异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之一,作者蒲松龄为我们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在书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摇曳生姿、风姿绰约的花妖狐魅的形象,尤其是狐狸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为中国古代文学长廊增添了不少奇幻迷离的色彩。“狐狸”做为一个特别的审美形象,她就像一颗镶嵌在花妖狐魅世界中的璀璨明星,光芒四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聊斋志异“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作为聊斋志异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狐女,聊斋志异中狐女的形象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狐狸精”形象。纵观我国小说发展史,可以发现狐的形象出现的非常频繁。在上古,狐狸曾被视为是最具有灵性的不平常的动物。礼记. 檀弓:“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2山海经中云:“青邱之国有狐九尾,德至乃来。”3可见在上古时期,狐是吉祥的神兽,具有神圣高贵的一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观念发展到极端,对狐的形象便有了妖化的倾向。在之后的一些文学作品中,狐,尤其是狐女。她们通常都是以一些阴柔媚态,迷惑世人的美女艳妇的形象出现。甘宝搜神记云:“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4由此可见狐女更加具有淫性。在太平光记上也有记载云“狐五十岁,能变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于天通,为天狐”。5审视传统的文学,绝大读数作品都是从狐媚的角度出发,将化形美人的狐狸精们描写成阴险狡猾、淫荡媚惑的妖女。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文化中,对狐狸的审美价值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狐狸精”就等于淫荡的妖媚女子。最典型的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妲己,她由一个九尾狐精幻化而来,以她的美貌和色情勾引荒淫无度的商纣王。残害忠良,滥杀无辜。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狐狸”是做为色情和人性恶的象征物而存在,一方面,她们具有妖冶艳丽的容颜,狐媚男人,宣淫无度。另一方面又包藏祸心,阴险狡猾,害人性命。 到了明清之际,随着社会的发展狐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时代的风尚和人们心理结构的变化也使得狐女们不仅有了人的形体之美,亦有了感情、意志和欲望。由此,狐愈象由神性、妖性而渐具人性,逐步褪去了物类的征象,汇入了现实生活之流。聊斋志异正是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蒲松龄的笔下锐意求新,大胆的反叛了传统的思想,塑造了一批大放异彩的狐狸形象。在聊斋志异中,狐女身上体现了人性和狐性的高度统一,她们亦狐亦人,是人和狐的复合体。她们的身上处处闪现着人间女性的影子,她们是人世见“真情”和“至性”的化身,她们的身上有聪明,美丽,善良等一系列的优点。 作者从一个落魄文人的角度出发,借助他那个时代人性自由和解放的启蒙曙光,借助于她对女性的新理解和为传统男权社会中女性鸣不平的创作态度,借狐狸的形象,大胆的歌了一曲人性的赞歌。这些狐女寄托了作者的深爱之情,闪耀着理想与浪漫主义的光辉 青风、婴宁、小翠、幸十四娘等这些名篇中的女主人公虽为狐狸,但都被塑造成温柔多情,既有情有意,又德才兼备的佳人。我们在阅读这些名篇时,这些真实可感的形象跃然纸上,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些富有真实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形象,不再是以前那些张牙舞爪,令人害怕的妖魔鬼怪。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害人的“丑恶”形象已消失殆尽,“狐狸精”不再是“害人精”的代名次而是善良多情的“可爱女性”的化身。作者深入的挖掘了狐女身上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向我们展示了她们的“真情”和“至性”。 一、“真情” “情”在狐女的身上主要表现为“人情”,她们虽为狐,却是真正具有人性的狐,宛若人间的女性一般,甚至人见的女性都不如它们通晓人性。她们机智幽默,纯洁善良,识人性懂人情,而且还带有一些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心匠思。狐类因为其与生俱来的多疑和狡黠,在幻化成人形后比一般人显得更加聪明,富有智慧。 狐谐中的中的狐娘子,口齿伶俐,才华横溢,诙谐有趣。孙得言、陈所见、陈所闻等一些轻薄书书生偏要与之较量。结果被狐女屡次揶揄,弄的狼狈不堪。比如狐女说红毛国王听说“中国马生骡,骡生驹驹”又细问其状,使臣答曰:“马生骡,是臣所见,骡生驹。是臣所闻”。6巧妙的骂了陈所闻、陈所见二人,处罚了那些拿女性开玩笑的人,显示了她从容的风度和机智。 幸十四娘中温柔勤俭而又洒脱机智的狐女幸十四娘。善于处理事情,帮助丈夫,冯生生性清脱,看不清利害关系,十四娘便告诫他:“君诚乡曲之儇子也!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君祸不远矣!我不忍见君流落。请从此辞”。生告悔。幸便于其约法三章,“从此闭门绝交游,勿浪饮。”7但冯生终因生性难改,遭了陷害,被获罪入狱。当丈夫蒙冤入狱后,她表面上没有什么异常,但实际上她却在暗地里紧张的进行着两件事:一是营救丈夫,二是决意在把冯生救出之后离开他,因为她对冯生已经心灰意冷,不再想继续生活下去了。幸十四娘巧施妙计,最后得以昭雪。当冯生获释之后,幸十四娘逐步变丑,并找好“替身”准备离开冯生。但是冯生的真情却使十四娘的计谋没有办法实施,最后他只好以死的极端的方式来离开冯生。从这些可见幸十四娘省事度事,处世老练。8 还有一些狐通晓人性,深谙人世间的道理,并热心肠的乐于助人。封三娘中的封三娘就是一位独具慧眼,颇有见地的狐女,她与范十一娘相悦而结成好友,便一心一意的为其操办一门好姻缘;她私底下告诫范十一娘:“以才色门第论,何患无贵介婿,然纨绔儿熬不足数,如欲得佳偶,请无以贫富论。”当范十一娘对贫寒孟生不以为可时,封曰:“娘子何堕世情哉!此人苟长贫贱者,予当扶眸子,不复相天下世矣。”9后来孟生果然官至翰林,可见封三娘并不以门第财富来选择。而更多的是看重人品和才情。还有荷花三娘子中的狐女,为宗生牵线搭桥,使之娶了纯洁的荷仙,生下了儿子后,哺育后边毅然离去。 在聊斋志异中,最有意思,值得人们思考,并且揭示了人性的作品是恒娘。恒娘中写的是封建社会中妻妾争宠的故事,洪大业有一妻一妾,妻朱氏资质颇佳。而妾宝带远不如朱,洪大业却偏爱小妾,于是夫妻反目。而朱氏却发现,隔壁狄姓商人独爱妻子恒娘,其妾却形同虚设。朱氏向恒娘请教说“恨不得易妻为妾”。于是恒娘热心肠的为朱氏制定了一系列的“夺夫”计。恒娘是狐女。聪慧异常,她掌握了人之常情“人情厌故而喜新,重难而轻易。”恒娘教朱氏的第一步便是“欲擒故纵,予取先予”让她放任小妾与丈夫。等丈夫玩腻了妾,把妾变的不再新鲜回头来找朱氏。恒娘又要求朱氏要善变,常变常新,改变自己的行为、外表,乃至个性。让丈夫感到妻子的多面性。如此一来,便牢牢的驾驭了朱氏的丈夫。恒娘深谙人性,甚至比普通的女人更加懂得人情世故。她所分析的一些道理甚至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反思与学习。10 聊斋志异中的这些狐女她们都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她们都具有不依赖外在力量的精神,自由的去支配着自己的一切的活动,在她们的身上已经看不到多少“妖性”和“狐性”、更多显现的反而是人性的光辉,不论是在对爱情的追求上还是对日常生活的处理上,她们都能够表现的游刃有余。在鸦头红玉等篇中她们成了持家、理财的能手。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又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成了人人称颂的女侠,在蒲松龄的笔下,狐性只是她们的载体,而“人性”才是她们的核心。 二 “至性”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她们具有人的性情,甚至比人更具德行,比人更讲人情。她们因情而相爱,因友而相交,因德而相助。因为她们亦狐亦人,性格多半又不受社会风气所约束,因此在她们的身上更具有女子的一些真性情,她们敢爱敢恨,打抱不平,重情重义。并且她们未受封建礼教的污染,而显得清新脱俗,具有一种反叛的姿态,其行为有一种强烈的反传统,反世俗的色彩。超越规范而与现实中女性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某种理想的化身。 红玉写了一个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狐女。她既是人又是“侠”。当时乡绅官吏鱼肉百姓,作威作福而且官管相护,人命关天的事根本不细查,随便找人替罪。狐女红玉变为虬髯丈夫,除掉了作恶多端的地方恶霸宋乡绅。又以大刀警示了那昏庸无能,草菅人命的县官。红玉在帮助冯生的过程中尽显真情充满了侠义的精神。她为情意以身相许,甚至出生入死。聊斋志异中的此类女性行动洒脱,果断磊落,来去自如,毫无拖泥带水,婆婆妈妈之感。但一旦狐女发现她们所爱之人情意不在,或是对方.忘恩负义,她们立刻拂袖而去,或是给对方教训惩罚。丑狐中的狐女是在男主人公贫穷困苦之时以身相许的,为之带来财富和安康。最后她发现他却要卖妻,便给予了惩罚后又决然离去。武孝廉中,武孝廉在病中受到狐女的照顾,病愈得官。后又弃之狐女,并要斩之。狐女对这种薄情寡义之徒也给了惩罚。 而说到“至性”的话,在聊斋志异中描绘的众多狐女的形象中,婴宁中的婴宁是尤为招人喜爱的一个女性形象。她的身上未受社会的沾染,天生纯洁无比。憨痴和天真是她性格的最大特征,在她纯真的心灵世界中,潜藏着某种超人的智慧和灵性。她由狐母所生,鬼母养大,生长在“乱石合沓,空翠爽肌,寂无行人,只有鸟道”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人事纷繁,只有山月松风;没有尔虞我诈,只有绿竹红花。因此养成了婴宁活泼而又率真的性情。她爱花成癖,一出场便“捻杏花一枝”做了秀才娘子之后,也不字首饰爱佳卉,“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11婴宁也爱笑,无拘无束的笑,无法无天的笑。连结婚拜堂她都“笑极,不能俯仰”婴宁是古代小说里笑的最开心的姑娘,她几乎把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乃至不会笑的一切条条框框都打破了。婴宁面对陌生男子,也毫无羞涩的笑。她在任何场合都能笑,“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笑声始纵”“浓笑不顾”“孜孜憨笑”这一切的笑早就将封建礼教的繁文缛节抛到脑后。 婴宁天真烂漫,是人间真性情的化身,生活的重复,礼教的约束,使不少人失去了生命底色的光彩、色泽和灵气。失却了纯真自然的“真情至性”。因此纯洁善良便成为大多数人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的人性,而婴宁正是这样一个典型。在婴宁的形象中,摇曳着自然和昂然的生命情致,散发着纯真和天然的心灵芬芳,蕴涵着人类童年时代的聪颖机智的童趣,是人性“至真至美”的化身。 如果说在婴宁的身上表现的是作者蒲松龄的对人性的一种“至真至美”的理解,那么小翠中的小翠则是表现了“至善”的因素,小翠为报母恩,下嫁给傻子王原丰,为让丈夫快乐,不顾封建礼教,尽情与他嬉闹;为了解除夫家灾难,又苦设心计,甘愿忍辱挨骂。为了恢复丈夫的本性,借洗澡洗涤魂灵,虽受委屈而泰然自若;为使王家延续香火,自觉割舍了儿女之情让丈夫娶钟氏为妻。她体贴丈夫,孝敬公婆,照顾家庭。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在她的身上大放异彩,她的身上体现了“至善”的本性。 还有其他如秦生中的美女狐仙,狐四姐中的狐四姐,青梅中的青梅等。在她们的身上不但折射出中国女性美丽、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而且还闪现着人性“真善美”的优秀品质。 狐女的“至性”还表现在她们对爱情的态度上,狐女对待爱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主动争取,在人狐婚恋的故事中狐女往往自荐枕席,人们因此而认为这是由狐的本性决定的,但是恰是这一点,表现出狐女天真无暇的真率之美,爱就是爱,不需要任何的掩饰和借口,所以狐女不拘礼节,积极主动的去为赢得爱情而努力。并且她们不看重门第和财富,而是要“郎才女貌,两情相悦”才行,像封三娘中的狐女告诫其好友范十一娘:“以才色门第论,何患无贵介婿,然纨绔儿敖不足数,如欲得佳偶,请无以贫富论。”12这便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其他的篇章中,像青梅婴宁这样的狐女也都对自己的终生大事都采取了主动方式。青梅不顾贞洁观念,私自夜奔书生家;婴宁更是憨笑“呆痴如婴儿”,家人“使化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她对世俗之礼颇不为意,然而“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的举动,却有意勾引了王生的遐想。作者对她们这种对爱情的主动追求并没有丝毫的贬低之意。特别是对婴宁以“我婴宁”来称呼。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很明显作者对于这种积极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是积极歌颂的 。 在聊斋志异的近百篇作品中,写狐或者牵连到狐的,差不多占到了六分之一。塑造了一系列的狐女形象。联系作者蒲松龄一生的境遇和他言志抒情的诗篇来看,我们则不难感知他笔下的狐鬼故事大部分都是由他个人的生活感受生发出来的,凝聚着他大半生的苦乐,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在这些人格化的狐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近乎完美的,她们比一般人更加的具有品行,更具人情味。在她们的世界里没有冷酷、自私、庸俗和浅陋。也没有饥饿、贫穷、和苦痛。是一个真诚、淳朴、自由的理想社会。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很多都带有一种反叛姿态,她们的行为有着强烈的反传统,反世俗的色彩,超越常规而与现实中的女性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以所是某种理想的化身;蒲松龄在狐女的身上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感情,反映了男性作家的一些潜意识,确切的说,狐女的形象在故事中也扮演了一种为他人弥补人生遗憾的角色。作者赋予她们以美好的思想、品质、感情和个性,使“狐狸精”的形象融入了对女性的赞美之情。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反封建礼教的勇气,更体现了尊重女性,热爱女性。把女性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来赞美。这些狐女有着人性和狐性,亦狐亦人,她们是人世间“真情“和”至性“的化身。在这些狐女的身上也积中的表现为“美、智、德、情”几个方面。 三“美、智、德、情” 、“美”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幻化成了人形,除了丑狐中的狐女之外,无一例外都是拥有让人艳羡的外贸,婴宁“容华绝代,笑容可掬”捻一支梅花出场,狐女娇娜“娇波留慧,细柳生姿”,青凤“弱态生娇,人间无其丽”;鸦头“眉目含情,仪容娴婉”;长亭“丽若仙人”狐四姐“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小翠的出场更是“嫣然展笑,真仙品也。”还有无名姓的狐女也都是“翠风明铛,容华绝世”,就连狐妪们都是“意致清越”“年五十,犹风格”、年愈不或,而风雅犹存”。这些人物个有特色,或可爱、或清纯、或冷艳。有的带有不沾尘俗的天真之美,有的带有大家闺秀的端庄之美。都带有令人难忘的美好优雅气质。借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女性的评价一般,聊斋志异中的狐女真是集中了天下的灵气,怎一个美字了得。此外,聊斋志异中狐女不但具有倾城的容貌,还有极美的性格。婴宁中的婴宁,仿佛笑就是她生命的主题,对什么都笑,一路笑来又一路笑去。总是笑口常开,她的性格丰富多彩,“含笑而立”、“狂笑欲坠”、“笑不可谒”、当读着这些,婴宁那一串串清脆畅朗的笑就仿佛在你耳边响起,她活泼妩媚的形象也好象一次次的出现爱我们面前。婴宁的笑大多数都是天真活泼,澄净透明的,具有孩子般的乐观和无暇,不受世俗的污染。这才使的她总是笑容可掬,而且她的笑也总能感染身边的人,“每值母忧怒,女到一笑即解”,她也上善解人意,因此被称为“解语花”。同样,蒲松龄也用心的描绘了小翠的性格,小翠天真活泼,与傻丈夫元丰整日嬉闹,踢球为乐而砸到公公的脸上,被夫人责骂后“既退,憨跳如故,以脂粉涂公子花面如鬼”又“复装公子为霸王,做沙漠人;王乃艳服,束细腰,婆娑做帐下舞;或髻插稚尾,拨琵琶,丁丁缕缕然,暄笑一室。”13由这些看来,小翠完全是一个天真顽皮的女孩。 “智” 狐女因其与生俱来的多疑与狡黠,在修炼成仙幻化成人性后而比一般人显得更加聪明,富有智慧。她们冰雪聪明,甚至比男子更加的有谋略,有主见。 婴宁中的婴宁表面上看憨极了,而实际上她再聪明不过,第一次见王子服说他“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似骂实爱,又将手中的花丢在地上,“笑语自去”,但这实际上却是爱情的信物。当王子复向婴宁表示保存其所丢之物是为了“示相爱不忘”时,婴宁故做惘然,并认为王子服是喜欢花,且要让老奴“折一巨捆负送之”。更有甚者,当王子服表示他对婴宁的感情不是一般的亲戚之爱而是夫妻之爱时,说夫妻要“夜共枕席”婴宁竟然喷饭的说“我不惯与生人睡。”还要将王子复要与她“夜共枕席”的话告诉老母亲,让王子复急出一身汗来。表面看婴宁真是十足的傻的可爱,可实际上她却狡黠的很。“憨”不过是慧的隐身衣,婴宁说这番的时候,丫鬟恰巧出去了,而老母是个聋子,婴宁这般恶作剧只是为了让王子服出出笑话而已。婴宁篇中后又写到,婴宁与王子服成亲以后,王担心她说出枕席之事,而“女殊秘私,不肯道一语”。这个细节说明:婴宁凡事心中有数,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完全了然与心。因而她被爱称为“解语花”,娇憨不过是她秀外慧中的一种表现罢了。 在小翠一篇中,狐女小翠也同样的机敏过人,帮助夫家一步步的度过难关。小翠为报恩下嫁给了十六岁尚不能辨别男女的王元丰。嫁人之后与元丰天天过着“颠妇痴儿日事戏笑“的生活,没有一点“为人妇”的庄严。她为了逗傻丈夫元丰自制了一个小皮球,与丈夫踢球为乐。又自导自演,将元丰画的“花面如鬼”来取乐。或身着艳服扮昭君出塞和霸王别姬。玩的无奇不有,令人喷饭。表面上看这些“颠妇痴儿”的把戏似乎只是游戏而实际上她却洞若观火,在运筹帷幄。她的公公王御侍和王给谏是不共戴天的死敌,王给谏经常琢磨着将王御侍至于死地。小翠面对这种情况,扮起了过家家的游戏,她“剪素丝做浓鬓,又以青衣饰两婢为虞侯,窃跨厩马而出。”扮起了当朝宰相的模样,故意从王给谏门口过,声明“我谒御侍王,宁谒给谏王耶!”让王给谏以为宰相对王御侍好,不得不放弃对王御侍的阴谋。但是望给谏的存在毕竟还是一个致命的威胁,于是小翠又让傻元丰穿起了龙袍出现在王给谏的面前,以至“给谏归,果抗疏揭王不轨,衮冕做据。上惊验之,其衮冕乃梁黠心所制,袍乃败步黄袱也。上怒其诬。”经过小翠一系列的精心谋划与设计,终于“案乃定,以给谏充云南军”。14除去了王家的心腹大患。 从婴宁和小翠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出狐女们的聪慧异于常人,她们的身上虽然有狐的一些特征,却又糅合了人的性情在里面,从她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来看狐女的智慧可见一斑。 “德” 狐女中不乏有情有意,知恩图报的美德,她们重情重义,乐于助人有些未经俗世的沾染。因此在她们的身上品德更显得愈发高贵。这种德表现在多个方面,更主要的表现在对待情感的无私与豁达的情怀上。 辛十四娘虽不满意丈夫的轻薄,但仍然一再的告诫他“君诚乡曲之儇子也,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君祸不远矣!”15当冯生获罪入狱后,辛十四娘仍费尽心机的帮他逃脱灾难,在同时她还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成了家里面的顶梁柱。她还长期的为冯生夫妇存钱,解决了她们后来生活的窘镜。 小翠集恩义、仁恕、孝道于一身。为抱母恩,只恩图报的下嫁给了傻丈夫原丰,并精心设计的除去了公公的政敌,化解了家庭的危机,他还孝顺母亲孝顺公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摔碎玉瓶而遭指责而“盛怒而去”后仍不忘想办法让王原丰迎娶新娘,自觉割舍儿女情长,为王家延续香火,活脱脱一个典型的忍辱负重的贤妻良母的形象,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小翠身上最值得让人敬佩的是她的仁恕,她的“以德抱怨”面对公婆的多次误解和责骂,小翠总是顺从不争论。从开始设计一直到除去政敌,小翠的用计受到公婆的一次次指责,而她“俯首微笑”、“女未憨笑并不置一词”,在她身上体现的完全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为推崇的美德。 还有阿绣中的阿绣变换莫测,虽爱着刘子固,却无私的帮助刘子固找到真的阿绣,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莲香中的莲香更加是个贤妻的典型,桑生由于迷恋鬼魅而身体日衰,以至与气息全无,莲香不畏路途遥远,为之采摘草药,救桑生之命,莲香她不仅为桑生解除了独居之苦,也为他带来了事业上的好运气,使这个父母双亡的穷书生竟能兼得“洞房花烛”和“金榜提名”。 总之,蒲松龄将一些理想的天性赋予与狐的身上,甚至在她们的身上有现世女性所不能达到的另一种精神境界,狐女不仅具有人类所拥有的美好道德品质,而且具有人类所不可能的超俗与通脱。 “情” 作为间最美的情感爱情来说,在狐的世界里爱情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聊斋志异中狐女一般都具有真率的性格,她们对待爱情上都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独立意识。因而她们在爱情上表现的更为主动,在她们的世界里,爱情就是要大胆追求,不需要任何的掩饰。青梅婴宁这些狐女她们对自己的终身大事都采取了主动的态度,青梅不顾贞洁观念,私自夜奔书生家;婴宁对世俗之礼颇不在意,遗花地上,勾引了王生的遐思,红玉中的红玉主动的爬上了冯生家的墙头,对冯生含笑示爱。在婚恋问题上,她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大胆的追求,男女之间由“君子好逑”转为了“女子好逑”。她们寻找的是真爱,只有真爱才是她们追求的目标。虽然她们都有绝美的外表。但是她们绝不以此做为与人相爱的资本。她们知道,当男人单为自己的外貌所吸引时,这样的爱还只是一种优美的物欲。因此她们把这种“情”上升为“知己之爱”,知己就是要知心,是恋爱的双方要达到心灵的呼唤,或者说要同心同德。 其次,狐女在对象的选择问题上,冲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她们漠视“门当户对”的习俗,反对“重富豪、轻素寒”的传统。封三娘中封三娘劝范十一娘选择多才的孟生时说:“何堕世情哉?”这与小翠中的狐母就聘金而言,狐母说:“彼意适,我愿尉矣,岂卖菜也而索值乎!”如出一辙,她们更看中的是两情相悦,而不是金钱门第的爱。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的爱还表现在女性的自主意识觉醒方面,她们与异性不论结合还是离异都迅速而又果断,只要两情相悦,既可以以身相许;如感情破裂,缘分尽了,就各奔东西。世俗烦琐的婚嫁仪式,离婚的种种骇人后果,她们都拂若轻尘。她们因一见钟情而结合,但一旦发现其庐山真面目,既拂袖而去。这种婚姻观念简直可以和21世纪的女性相媲美。我们可以看到,聊斋志异中狐女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容不得半点欺骗和怀疑。她们既可以主动的珍惜爱情,也可以主动的放弃爱情。这种独立的爱情意识正显示了她们独立的人性和个性。 从这些和易可亲,忘为异类的狐女身上,我们看到了狐的世界,最让人称道的是狐女们集中了人类最俊俏的外表,最聪明机智的言行,最淳朴的美德她们包含着人情,折射了人性。她们的世界是一个真诚、淳朴、自由的理想社会。 纵观以上的总总,我们可以得知蒲松龄用他的生花妙笔成功的为我们塑造了一批亦狐亦人,具有“真情”和“至性”的狐女,她们美丽迷人,才智动人,贤德过人而又真情感人。掩卷思之,聊斋志异中那些出色的狐女真可以作为古代小说中人物画廊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释: 1:见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第22篇 17页 2345:见聊斋志异对传统狐狸形象的审美改造徐克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XX年1月 第一期 转引自 李剑国中国狐文化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XX年 6711131415:摘自聊斋志异选 蒲松龄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XX年5月 187 、209 、209、85、315、316页 8912:见多具人情,忘为异类说聊斋志异之狐 曾朝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9卷第二期 XX年2月 10: 摘自看聊斋,话世相 四川. 长虹出版社 2001 248页 参考文献: 1 聊斋志异对传统狐狸形象的审美改造徐克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XX年1月 第一期 2 看聊斋,话世相 四川. 长虹出版社 2001 3 .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4 聊斋志异选 蒲松龄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5 多具人情,忘为异类说聊斋志异之狐 曾朝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9卷第二期 XX年2月

    注意事项

    本文(论《聊斋志异》中是狐女形象的人格化.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