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童谣大全及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童谣.docx

    • 资源ID:3123362       资源大小:60.86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童谣大全及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童谣.docx

    童谣大全及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童谣童谣大全及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童谣 按照童谣的艺术形式划分:我国童谣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拗口令、颠倒歌、字头歌和谜语歌。 1、 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童谣。 2、游戏歌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像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等, 3、数数歌 数数歌是以适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描写来巧妙地训练儿童数数能力的童谣。如:传统童谣一二三: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有的数数歌除能用来进行知识教育外,还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数数歌的特点是: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4、问答歌 问答歌,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童谣。例如,朱晋杰的什么好: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问答歌的特点就在问答。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 5、连锁调 连锁调,即连珠体童谣。它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歌,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逐句相连。如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连锁调的特点是随韵接合,易唱易记。连锁调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 6、拗口令 拗口令,也称绕口令或急口令。它是把一些发音容易混淆的字联缀成有一定意义的童谣,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的。如钱德慈的夸骆驼: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伯伯牵骆驼,一个跟一个。穿过大沙漠,不怕渴和热。伯伯夸骆驼,干活真不错。总之,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重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 7、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童谣。如河南的童谣小槐树: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它的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8、字头歌 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作为每句结尾的童谣形式。如:小珍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擦桌子,擦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好孩子。字头歌以其独特的句尾区别于其他类型童谣,受到儿童的欢迎。 9、谜语歌 谜语歌采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谜底与谜面间的某种联系,以歌谣形式叙说现象或事物的特征。谜语歌是一种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同时,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有趣的描述,又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可以促进儿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记忆、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 1 1、噢,噢,毛孩瞌,毛孩睡瞌娘做活。鸡打水,猫烧锅,小兔上去捏莴瓜。倍一个,倍一个,一会儿捏了一小锅。 2、芝麻杆,顶花碗,花碗破,驴拉磨,猪打柴禾狗烧锅,鸡子淘米打破盆,老鼠关门笑死人。 3、老鸹老鸹嘎嘎,想吃黄瓜;黄瓜有水,想吃鸡腿;鸡腿有毛,想吃樱桃;樱桃有胡,想吃牛犊;牛犊撒欢,撒到天边;天边打雷,打死两贼;两贼告状,告给和尚;和尚念经,念给先生; 4、先生算卦,算给蛤蟆;蛤蟆凫水,凫给两鬼;两鬼烧窑,烧到小兔的毛! 5、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小孩闹着要吃妈;买个蒸馍哄住他 6、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7、媳妇要吃糖水梨;跑东集,跑西集;买回二斤糖水梨;坐在门口削梨皮:“慢慢嚼,慢慢咽,白叫梨胡噎住你” 8、床头放着一只碗,三个大姐来梳头。大姐梳个俏云鬓,二姐梳个花绣楼。三姐不会梳,梳个燕子窝。 9、燕儿燕子来喝水,三姐气得崛着嘴;燕儿燕子来唱歌,三姐气得跺跺脚;燕儿燕子来繁蛋,三姐气得不吃饭! 10、黑老鸹,黑幽幽,我上姥家住一秋。姥姥看见怪喜欢,妗子看见瞅一眼。妗子妗子你别愁,荞麦开花我就走。走到山上有石头,走到河里有泥鳅。大的滑溜溜,小的逮不住。走到场边里,有个卖糖里。卖啥糖?卖打糖!换点打糖俺尝尝。我回家拿芝麻,晚娘打我一钉耙;我回家拿豆子,晚娘打我几扣子;我回家拿粟黍,晚娘打我一嘟噜。卖糖的,你走吧,晚娘出来没好话:高底子鞋,毛蛋花,一脚踢你个仰八叉! 11、小花狗,跑大路。大路窄,喊大爷,大爷忙着织布袋;喊婶子,婶子忙着磨粉子;喊大娘,大娘忙着擀面汤;喊小毛,小毛在家喝面条;喊小妮,小妮在家杀小鸡。 12、小小虫,满地滚,打发姥爷去买粉;买回来粉,不会搽,打发姥爷去买麻;买回来麻,不会搓,打发姥爷去买锅;买回来锅,不会钉,打发姥爷去买称 13、逗逗逗逗飞飞到南乡吃大米点点豆豆,红豆绿豆,点点豆豆飞 14、大苹果,圆又圆,阿姨带我上公园。 15、我不哭,我不闹,阿姨说我是好宝宝。 16、老柳树,砍大刀,您那班儿里,尽俺挑,挑谁?挑玉梅,玉梅没在家,挑您姊妹三 17、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九兔子坐在地上哭起来,十兔子问它为什麽哭?九兔子说,五兔子一去不回来! 18、红月亮 小弟弟,画月亮,画好月亮拍手唱;我的月亮红又红,好像太阳一个样! 小溪和娃娃:小溪小溪流呀流,流出一个小漩涡。娃娃娃娃笑呀笑,笑出两个小酒窝。 19、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也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注:耗子:北京人对老鼠的俗称。清朝人郝懿行所著晒书堂笔中记述“京师邸舍,鼠子最伙,俗称耗子,以其耗损什器也。”它较为确切地解释了老鼠俗称“耗子”的由来,是因为老鼠经常咬坏各种物件,耗费许多有用之物,故名“耗子”。叽里咕噜:象声词,形容从高处跌滚下来。2、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注:这是教儿童练习数数的童谣。有时把小兔子说成小秃子,是对剃光头小孩的戏弄。 3、耗子娶亲 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亲来到啦。八个耗子抬花轿,俩个耗子放鞭炮。四个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热闹。耗子姐姐去送亲,耗子大妈迎花轿。老猫闻听来贺喜,一口一个都吃掉。 注:老北京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日夜晚是耗子娶亲的日子,这天晚上,小孩儿都早早地躺在床上,熄灭灯,等着耗子娶媳妇,嘴里唱着这首儿歌。 4、黄狗看家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到南山采棉花,一朵棉花没采到,我的亲家又来了。亲家亲家会擀面,擀到锅里团团转,公一碗,婆一碗,案板底下藏一碗,猫儿过来舔舔碗,狗儿过来砸了碗,耗子过来吱儿吱儿爬上碗。 注:这是大人对着黄狗哄孩子时,唱的儿歌。亲(qing)家:子女的妻子、丈夫的父母亲,北京人俗称为亲家。 2 5、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哎,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你不吃,你不喝,就让老猫叼去喽。 注:水牛儿:北京人对蜗牛儿的俗称。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壳略作扁圆形,美当雨后常常出现在潮湿的墙壁上。小孩把蜗牛抓来,放在石条上,边唱边看蜗牛爬行,充满了童真童趣。 6、小喜鹊站树杈 小喜鹊,站树杈,开口叫,喳!喳!喳!姐姐种菜妹种瓜,哥哥插柳我栽花。 注:这是春天小孩儿看见树上喜鹊时,唱的儿歌。放映了昔日北京人在院中种瓜点豆、植树栽花的情景。 7、小耗子儿上谷穗儿 小耗子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儿,大耗子哭,二耗子叫,一对儿蛤蟆来吊孝,咕儿呱儿好热闹。 注:春明儿歌集记为:“小老鼠上谷穗”。歌词为:小老鼠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大老鼠哭,二老鼠叫,一对蛤蟆来吊孝,咕儿啦呱的好热闹。 8、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儿,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小喜鹊儿,叫喳喳,娶了媳妇不要妈。 注:这是老奶奶拍着孙子唱的儿歌,旧社会婆媳关系紧张,互相挑毛病,这是既有对不孝儿子的抨击,也有婆媳之间不和的表演。 9、小叭狗儿戴铃铛 小叭狗儿,戴铃铛,稀哩哗棱到集上。买个桃儿,桃儿有毛。买个杏儿,杏儿又酸。买个沙果面蛋蛋。小叭狗儿,上南山,拾大米,捞干饭。爹一碗,娘一碗。气得叭狗儿白瞪眼。 注:这是小孩看见叭狗儿时唱的。叭狗儿也叫哈巴狗、狮子狗。 10、耗子长了一身毛 快来看,快来看!黑鸡下了白鸡蛋;快来瞧,快来瞧!耗子长了一身毛。 注:此歌摘自明清民歌选,是教儿童识别事物的幽默、风趣的歌谣。 11、喜鹊喳喳 喜鹊喳喳进了宅,早报喜,晚报财,晌午饭,有人来。 注:这是一首传统童谣,以听到喜鹊不同时间的叫声来寄寓人们对喜事、财源和客人的希冀。 12、小鸽子满天飞 小鸽子,满天飞,飞到张家房,张家姐姐喂高粱;飞到李家坡,李家大娘给水喝;飞到刘家院,下了两个小鸽蛋,刘家大哥搭个窝,孵出两个小鸽鸽。 13、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哇哇叫奶奶。叫奶奶,叫不应,叫不应,拿屁崩,崩得两支小眼红澄澄! 注:这是小耗子上灯台的又一种唱法,后两句多了些调侃的味道,但最后一句非常形象,唱完以后,总能引得小孩儿大笑,还要互相看看自己的眼睛是否变红了。 14、斗虫儿飞 斗虫儿,斗虫儿飞,虫儿拉屎一大堆!大虫儿往家跑,小虫儿后头追! 注:这是五十年代幼儿做游戏时唱的童谣。斗虫儿:也写作豆虫儿,指会飞的硬壳小虫儿。 15、拿着辣子当鸭梨 小白兔,去赶集,拿着辣子当鸭梨。咬一口,怪辣的,以后再也不买带把的。 注:这是一首风趣、幽默的童谣。小白兔把同是带把的辣椒误当作鸭梨,吃在嘴里感到味道不对,由此得出结论,凡“带把”的都不能买。北京人把植物果实的蒂叫做“把儿”。 16、小花猫 小花猫,上河西,扯花布,做花衣。不要你金,不要你银,要你花轿来抬人,四个吹,四个打,四个骡子,四匹马,咿哩哇喇抬到家。 注:这是一首以小花猫起兴,表现北京旧日娶亲场面的童谣。 17、看金鱼儿 小妹妹,上公园儿,看金鱼儿,真好玩儿,黄嘴巴,黑嘴唇儿,大红尾巴是花裙儿。 注:春天,北京的中山,北海等公园,又露天摆出了金鱼盆,各种颜色的金鱼嬉戏盆中,儿童围着鱼盆边看 3 边唱,情趣盎然。 18、萤火虫 萤火虫,夜夜红,半夜爬起点灯笼;灯笼低,杀只鸡,鸡肚长,杀只羊,羊角弯,弯上天,天上星星闪又闪,好象满天萤火虫。 注:夏夜,萤火虫在天空飞舞,尾部的荧光一闪一现,引得小孩儿追逐观望,把天上的星星也当作了萤火虫。 19、臭蚊子嗡嗡嗡 臭蚊子,嗡,嗡,嗡,又咬人,又传染病,我们要把蚊子打干净。臭水坑,要掏清,翻盆倒罐讲卫生,从此蚊子不能生。 注:这是解放初期,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北京儿童在除四害时唱的歌谣。 20、西瓜 西瓜,西瓜圆又圆,红瓤儿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注:夏天,北京的街头有许多西瓜摊,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把成熟的西瓜放在刚从水井中打上来的凉水中浸泡,北京人俗称为用井水“镇一镇”,这样,吃起来又凉又舔,清热去暑。 21、小白兔白又白 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跑起路来真叫快。 注:这是解放初期幼儿园和低年级小朋友唱的童谣。真叫快:北京俗语特别快或者非常快的意思。 22、擗白菜 擗呀,擗呀,擗白菜呀,大车拉呀,小车儿卖呀,卖了钱给奶奶;奶奶做了一双花儿鞋,耗子咬半截;东屋追,西屋追,追得耗子拉拉尿;东屋赶,西屋赶,赶得耗子白瞪眼;东屋截,西屋截,截得耗子叫亲爷!注:这是儿童在做游戏时唱的儿歌,一群小孩拉着手绕成圈,边走边唱。 23、胡萝卜尖儿 胡萝卜尖儿,跳花山儿,花山后,驴推磨,狼抱柴,狗烧火,兔子上炕捻饽饽。你一个,我一个,花猫呐?上树了。树呐?锹刨了。锹呐?换枣吃了枣核儿呐?水冲跑了。水呐?和泥了。泥呐?砌墙了。墙呐?猪拱了。猪呐?剥皮了。皮呐?粘鼓了。鼓呐?小孩儿打破了! 注:这是一首以常见的植物、动物编排的既有童话气息,又层层递进的问答式的歌谣。跳花山是一种儿童游戏。 24、杨树叶儿哗啦啦 杨树叶儿哗啦啦,小孩睡觉找妈妈,搂搂抱抱快睡觉,麻猴子来了我打它! 注:麻猴子,传说中害人的怪物。另一种说狼的别称。这是大人哄小孩儿睡觉时唱的,每当听到这动听的儿歌,总会让人忆起儿时妈妈慈祥的笑容和那甜甜的歌声。 25、椿树芽拌豆腐 小椿树,棒芽黄,掐了棒芽香又香,炒鸡蛋,拌豆腐,又鲜又香你尝尝。 注: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椿树枝头又泛出了嫩芽,这是北京人爱吃的新鲜菜蔬,名叫香椿。取一、两枝香椿芽炒鸡蛋或拌豆腐调剂口味,也是儿童观察生活,歌颂春天的儿歌题材。 26、好花儿还是月月红 三岁小孩儿会栽葱,一栽栽到路当中,过路的人儿别伸手让它开花结石榴,石榴肚里一棵葱,早晨开花细蓬蓬,开花开到二三月,菊花儿开到九月终,荷花开夏月,牡丹伴春风,好花儿还是月月红。 注:这是描画四季花卉的童谣,以小孩栽葱起兴,独出心裁而又充满童真。月月红:月季花的别称。 27、一园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红头萝卜掌正宫;江南反了白莲藕,一封战表打进京。豆芽菜跪下奏一本,胡萝卜挂帅去出征;白菜打着黄罗伞,芥菜前面做先锋。牛腿葫芦放大炮,绿豆角子点火绳,轰隆隆三声大炮响,打得辣椒满山红。打得茄子一身紫,打得扁豆扯起棚,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藕王一见害了怕,一头扎进污泥中! 注:这是一首典型的故事童谣,它借助比喻,夸张以及幻想等艺术手法,把各种常见蔬菜联缀一起,构成有趣的情节,溶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唱起来别有情趣。 28、.正月正挂红灯 正月正,大街小巷挂红灯,二月二,家家摆席接女儿;三月三,蟠桃宫里去游玩;四月四,结伴去逛隆福寺;五月五,白糖粽子送姑母;六月六,阴天下雨煮白肉;七月七,坐在院中看织女;八月八,阜成门内走白塔;九 4 月九,观菊喝杯重阳酒;十月十,天寒穷人没得吃;冬月冬,北海公园去溜冰;腊月腊,买面割肉过年啦! 29、新年来到 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要顶新毡帽。 30、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1、黄城根儿 皇城根儿,一溜门儿,门口站着个小妞儿,有个意思儿。白布汗褡蓝布裤子儿,耳朵上戴着盘桓坠,头上梳的是大抓咎,擦着胭脂抹着粉儿,谁是我的小女婿儿。 32、正月歌 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 33、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34、月亮谣 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镰刀;十五十六大团圆。 35、放风筝 姐妹二人到城东,二人城东去逛青,捎带着放风筝,大姐放的是花蝴蝶,二姐放的是活蜈蚣,飘飘悠悠喜在空,好似一条龙。 36、前门楼子高不高 前门楼子高不高,三丈三,六丈六,十丈不够,九丈九。 37、哪屋元宵扑鼻香 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鼻香,嫂嫂屋里吃几个,奶奶床前喝碗汤,哥哥元宵我不要,送给隔壁张大娘,面对月亮哈哈笑,又是一年春满堂。 38、正月十五月儿明 正月十五月儿明,家家户户闹花灯,走马灯,凭气转,转出一片好风景,三娘推磨脚踢毽,吕布大闹凤夷亭,孔明手拿羽毛扇,刘备招亲下江东,天官赐福家欢跳,国泰民安享太平。 39、买个蒲包瞧干爹 小大姐,小二姐,你拉风箱,我打铁。赚了钱,腰里掖,买个蒲包瞧干爹。干爹戴着红缨帽,干妈穿着高底鞋,走一步,嘎噔噔,毛蓝裤子鸭蛋青。 40、豌豆糕点红点儿 豌豆糕店红点儿,瞎子吃了睁开眼儿,聋子吃了听得见,瘸子吃了丢下拐,秃子吃了长小辫。 41、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42、一个毽儿踢两半儿 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果儿绕花线儿,以踢带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43、风筝真好玩儿 风筝风筝真好玩儿,春风一刮飘起来。大沙燕儿,小屁连儿,还有悟空戏蜈蚣。黑锅底,真爱起,一个跟头折到底。 44、拉洋车 拉洋车,好买卖。大爷拉着大奶奶,大爷放个屁,蹦的大奶奶二里地。二里地下刨子,专打大奶奶的后脑勺子。 45、年年有个三月三 年年有个三月三,王母娘娘庆寿诞,各洞神仙来上寿,蟠桃美酒会群仙。各洞神仙来上寿,蟠桃美酒会群仙。 46、长个针眼让人家看 偷人家的针,偷人家的线,长个针眼儿让人家看! 47、卖切糕 我的儿,我的娇,三年不见长得这么高,骑着我的马,拿着我的刀,扛着我的案板卖切糕! 48、中秋节 5 月亮鞋,中秋节,吃月饼,供兔爷,穿新袜,换新鞋,跟奶奶,拉姐姐,上趟前门逛趟街。 49、三轮车 三轮车,真实兴,不用脚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偏称。 50、盖洋楼、卖窝头 我哥有钱盖洋楼,盖在前门五牌楼,楼上挂着金字匾,上写专卖窝窝头! 51、北京车子真不少 北京车子真不少,汽车三轮儿满街跑,电车环行围城转,火车开到前门站。 52、下雨啦 下雨了,冒泡了,老头带着草帽了,草帽尖顶着天,草帽圆当雨伞,叠只小船坐里边,飘呀飘呀靠岸边。 53、东直门挂着匾 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儿,隔壁就是四眼儿井。四眼儿井不打钟,隔壁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就是国子监。国子监一关门,隔壁就是安定门,安定门一甩手,隔壁就是交道口,交道口卖白面,隔壁就是大兴县。大兴县写大字,隔壁就是隆福寺。隆福寺卖古书,隔壁就是四牌楼。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喝凉水。喝凉水把头抬,隔壁就是钓鱼台。钓鱼台没有人,隔壁就是齐化门。齐化门修铁道,南行被走不绕道。 54、八月十五月亮圆 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像银盘,红木桌子金闪闪,西瓜月饼共上天,海棠果,红枣鲜,当中摆个大鸭梨,红白石榴两边站,手捧把月拜,拜的月亮爷爷心喜欢,银辉朗朗撒满地,保咱天下都平安。 55、蓝靛厂 蓝靛厂,四角儿方,宫门口紧对着六朗庄,罗锅儿桥怎么那么高,香山跑马好热闹,金山,银山万寿山,皇上求雨黑龙潭。 56、猜拳行令同赏月 荷花未全谢,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庆中秋。美酒多欢乐,整杯盘,猜拳行令,同赏月。 57、北京粥厂 火车一拉别儿,粥厂就开门。小孩给一点,老太太给粥皮儿,擦胭脂抹粉的给一盆儿。 58、九月九 九月九,好晴天,我拉奶奶上万寿山,提黄酒,拿红毡,走到山顶往下观,高跷会,什锦番,南罗小鼓打得全。 59、一阵秋风一阵凉 一阵秋风一阵凉,一场白露一场霜。严霜单打独根草,蚂蚱死在草根上。 60、平地茶园 平地茶园,雨来就散,刮风减半,下雪全完。 61、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四牌楼底下卖花生;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卖凉水;四牌楼北,四牌楼南,四牌楼底下卖大盐。 62、飞雪花儿 出了门,阴了天,抱着尖,进茶馆,靠炉台儿,找个朋友寻俩钱儿,出茶馆,飞雪花,老天爷,尽和穷人闹着玩。 63、银泽门拉大弓 银泽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石桥。马石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摇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打个果儿,抽袋儿烟,过去就是毛家湾,毛家湾扎根刺儿,过去就是护国寺。护国寺卖大豆,过去就是新街口;新街口卖冰糖,过去就是蒋养房,蒋养房卖烟袋,过去就是王奶奶,王奶奶肯西瓜皮,过去就是火药局。火药局卖钢针,过去就是北城根。北城根穷人多,草房破屋赛狗窝。 64、腊七腊八: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腊八腊九,冻死小狗,腊九腊十,冻死小人儿。 65、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 6 大年初一,扭一扭! 66、褡裢搭 褡裢搭,褡裢搭,我和褡裢做亲家,亲家的姑娘会梳头,一梳梳到麦子熟,麦子磨成面,芝麻磨成油,黄瓜上了架,茄子打滴溜。 67、十不弦的鼓 十不弦的鼓,十不弦的锣,一群小孩唱秧歌,唱的好来别说好,唱的不好听打锣。 68、二十三日祭灶王 两只蜡,一股香,二十三日祭灶王,一碟草料,一碗水,泼在地下上天堂。面对灶王把头叩,爆竹三声响叮当,上天多多言好事,回来给你关东糖 69、打十不弦的不害羞 打十不弦的不害羞,挑着担子满街溜;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去,汴梁城里度春秋。 70、腊月谣 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堂倌粘;腊月二十四,轻度需吃素;腊月二十五,吃鱼为大补;腊月二十六,备年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鸡;腊月二十八,馒头白面发;腊月二十九,顺心多吃藕;腊月三十过大年,大盘饺子庆团圆。 71、打花巴掌呆 打花巴掌呆,正月正,老太太爱逛莲花灯,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二月二,老太太爱吃白糖块,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三月三,老太太爱抽关东烟,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四月四,老太太吃鱼不择刺,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五月五,老太太爱吃烤白薯,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六月六,老太太爱吃白煮肉,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七月七,老太太爱吃炖公鸡,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八月八,老太太爱吃面甜瓜,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九月九老太太爱吃莲花藕,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十月十,老太太吃饭不择食,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72、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早上起来梳小辫儿。 注:门墩儿:北京的院宅门儿下,用石头 73、小辫儿刘 小辫儿刘,蒸窝头,半拉生,半拉熟,熬白菜,不搁油,吐口吐沫当香油,爸爸给他俩砖头。 注:窝头:昔日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用玉米面或混和面蒸制而成,呈圆锥形,上小下大中间空。为使它蒸起来熟得快些,底下用大拇指捅个洞,因为它是馒头同一类的主食,所以叫窝窝头。半拉:半个,或者说一半儿。这是和梳小辫儿的姓刘的小孩取笑时唱的儿歌,后来一般是和姓刘的小女孩开玩笑时唱的。 74、杨树叶儿哗啦啦:杨树叶儿哗啦啦,小孩睡觉找妈妈,搂搂抱抱快睡觉,麻猴子来了我打它! 注:麻猴子,传说中害人的怪物。另一种说狼的别称。这是大人哄小孩儿睡觉时唱的,每当听到这动听的儿 7 歌,总会让人忆起儿时妈妈慈祥的笑容和那甜甜的歌声。 75、小板凳儿你莫歪 小板凳儿你莫歪,让我爹爹坐下来,我替爹爹捶捶背,爹爹叫我乖宝贝。 注:傍晚,劳累一天的父亲匆匆归来,小儿子边拿板凳边唱起这首儿歌,父子亲情融融,一天疲劳顿消。 76、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儿搭棚,明儿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 注:这是大人哄孩子时唱的歌谣。搭棚:过去有钱人家办喜事都要搭棚挂彩增添喜庆气氛。 77、树叶儿青 树叶儿青,呀呀儿英,我跟姐姐过一冬。姐姐盖着花花被,妹妹盖着羊毛睡。姐姐穿着绸子袄,妹妹穿着破皮袄。姐姐戴着金簪子,妹妹戴着竹圈子。姐姐骑着高头马,妹妹骑着树喀杈。姐姐抱着个银娃娃,妹妹抱着个癞蛤蟆。走一步来咕儿呱咕儿呱又咕儿呱。 注:这是一首颇具童趣的歌谣,选自韦氏编的北京儿歌。歌中既有排比又富于变化,“呀呀儿英”、“树喀杈”都是北京土语。前者形容树叶繁茂,后者指树的枝杈。最后一句有声有色很富情趣。 78、小板凳三条腿 小板凳,三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脏,我给奶奶擀面汤,面汤不搁油,我给奶奶磕仨头! 注:板凳是木头做成的一种小凳子,一般为长方形,下边有四条腿儿。旧时北京还有一种三条腿的圆型板凳,因其精巧独特而被编入儿歌。它表现了幼儿与老祖母的亲密关系,也充满了童趣。 79、一个小人儿 一个小人儿,不大点儿,身穿蓝布衫儿,骑着小红马,手拿火柴杆儿,单扎你的小鼻子眼儿! 注:这是大人哄逗小孩时唱的歌谣。 80、小小子儿上庙台 小小子儿,上庙台儿,摔个跟头捡个钱儿,又打油,又买盐,又娶媳妇又过年。 注:庙台:寺庙前面的台阶。这是大人哄小男孩时唱的歌谣。 81、槐树底下搭戏台 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姑娘都来了,我的姑娘还没来;说着说着就来了,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纂儿。 注:纂儿: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这是老人哄小女孩的儿歌。 82、小秃儿 小秃儿,咧咧咧,南边打鼓是你爹,你爹戴着红缨儿帽,你妈传着乍板儿鞋,走一步,趿拉拉,十个脚趾头露着仨! 注:红缨儿帽:一种在帽子顶上装饰有红缨的帽子。清末民初一些民间艺人在表演时所戴。乍板儿鞋:木板制的拖鞋。这是首反映昔日民间艺人生活的儿歌。 83、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有意思儿,打开龙凤门儿,搬桌子儿,设椅子儿,摆上几碟儿干果子儿,核桃瓤儿,杏子仁儿,圆圆荔枝剥了皮儿,大红花,插白果,哼!哈!杂样儿! 注:小小子儿:对小男孩的昵称。这首童谣把老北京人的闲适与吃零食儿的情景作了描述。每逢节日北京人都要摆出干鲜果品、祭祖、祀神,最后由大人、孩子共食之。这里的杏仁、白果、荔枝等都属于干果类。 84、二姑娘二 二姑娘二,二姑娘二,二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娶亲太太耷拉翅儿,八团褂子大开气儿,四轮马车双马对儿,箱子匣子都是我的事儿。 注:这是记述满族姑娘结婚情景的又一首童谣。八团褂子:用金线绣上团龙图案的礼服。箱子匣子:姑娘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 85、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哇哇叫奶奶。叫奶奶,叫不应,叫不应,拿屁崩,崩得两支小眼红澄澄! 注:这是小耗子上灯台的又一种唱法,后两句多了些调侃的味道,但最后一句非常形象,唱完以后,总能引得小孩儿大笑,还要互相看看自己的眼睛是否变红了。 8 86、小白兔白又白 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跑起路来真叫快。 注:这是解放初期幼儿园和低年级小朋友唱的童谣。真叫快:北京俗语特别快或者非常快的意思。 87、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哎,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你不吃,你不喝,就让老猫叼去喽。 注:水牛儿:北京人对蜗牛儿的俗称。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壳略作扁圆形,美当雨后常常出现在潮湿的墙壁上。小孩把蜗牛抓来,放在石条上,边唱边看蜗牛爬行,充满了童真童趣。 88、耗子长了一身毛 快来看,快来看!黑鸡下了白鸡蛋;快来瞧,快来瞧!耗子长了一身毛。 注:此歌摘自明清民歌选,是教儿童识别事物的幽默、风趣的歌谣。 89、看金鱼儿 小妹妹,上公园儿,看金鱼儿,真好玩儿,黄嘴巴,黑嘴唇儿,大红尾巴是花裙儿。 注:春天,北京的中山,北海等公园,又露天摆出了金鱼盆,各种颜色的金鱼嬉戏盆中,儿童围着鱼盆边看边唱,情趣盎然。 90、小叭狗儿戴铃铛 小叭狗儿,戴铃铛,稀哩哗棱到集上。买个桃儿,桃儿有毛。买个杏儿,杏儿又酸。买个沙果面蛋蛋。小叭狗儿,上南山,拾大米,捞干饭。爹一碗,娘一碗。气得叭狗儿白瞪眼。 注:这是小孩看见叭狗儿时唱的。叭狗儿也叫哈巴狗、狮子狗。 91、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儿,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小喜鹊儿,叫喳喳,娶了媳妇不要妈。 注:这是老奶奶拍着孙子唱的儿歌,旧社会婆媳关系紧张,互相挑毛病,这是既有对不孝儿子的抨击,也有婆媳之间不和的表演。 92、臭蚊子嗡嗡嗡 臭蚊子,嗡,嗡,嗡,又咬人,又传染病,我们要把蚊子打干净。臭水坑,要掏清,翻盆倒罐讲卫生,从此蚊子不能生。 注:这是解放初期,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北京儿童在除四害时唱的歌谣。 93、耗子娶亲 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亲来到啦。八个耗子抬花轿,俩个耗子放鞭炮。四个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热闹。耗子姐姐去送亲,耗子大妈迎花轿。老猫闻听来贺喜,一口一个都吃掉。 注:老北京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日夜晚是耗子娶亲的日子,这天晚上,小孩儿都早早地躺在床上,熄灭灯,等着耗子娶媳妇,嘴里唱着这首儿歌。 94、小花猫 小花猫,上河西,扯花布,做花衣。不要你金,不要你银,要你花轿来抬人,四个吹,四个打,四个骡子,四匹马,咿哩哇喇抬到家。注:这是一首以小花猫起兴,表现北京旧日娶亲场面的童谣。 95、小鸽子满天飞 小鸽子,满天飞,飞到张家房,张家姐姐喂高粱;飞到李家坡,李家大娘给水喝;飞到刘家院,下了两个小鸽蛋,刘家大哥搭个窝,孵出两个小鸽鸽。 96、黄狗看家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到南山采棉花,一朵棉花没采到,我的亲家又来了。亲家亲家会擀面,擀到锅里团团转,公一碗,婆一碗,案板底下藏一碗,猫儿过来舔舔碗,狗儿过来砸了碗,耗子过来吱儿吱儿爬上碗。注:这是大人对着黄狗哄孩子时,唱的儿歌。亲(qing)家:子女的妻子、丈夫的父母亲,北京人俗称为亲家。 97、小喜鹊站树杈 小喜鹊,站树杈,开口叫,喳!喳!喳!姐姐种菜妹种瓜,哥哥插柳我栽花。 注:这是春天小孩儿看见树上喜鹊时,唱的儿歌。放映了昔日北京人在院中种瓜点豆、植树栽花的情景。 98、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9 注:这是教儿童练习数数的童谣。有时把小兔子说成小秃子,是对剃光头小孩的戏弄。 99、斗虫儿飞 斗虫儿,斗虫儿飞,虫儿拉屎一大堆!大虫儿往家跑,小虫儿后头追! 注:这是五十年代幼儿做游戏时唱的童谣。斗虫儿:也写作豆虫儿,指会飞的硬壳小虫儿。 100、喜鹊喳喳 喜鹊喳喳进了宅,早报喜,晚报财,晌午饭,有人来。 注:这是一首传统童谣,以听到喜鹊不同时间的叫声来寄寓人们对喜事、财源和客人的希冀。 101、小耗子儿上谷穗儿 小耗子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儿,大耗子哭,二耗子叫,一对儿蛤蟆来吊孝,咕儿呱儿好热闹。 注:春明儿歌集记为:“小老鼠上谷穗”。歌词为:小老鼠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大老鼠哭,二老鼠叫,一对蛤蟆来吊孝,咕儿啦呱的好热闹。 102、西瓜 西瓜,西瓜圆又圆,红瓤儿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注:夏天,北京的街头有许多西瓜摊,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把成熟的西瓜放在刚从水井中打上来的凉水中浸泡,北京人俗称为用井水“镇一镇”,这样,吃起来又凉又舔,清热去暑。 103、擗白菜 擗呀,擗呀,擗白菜呀,大车拉呀,小车儿卖呀,卖了钱给奶奶;奶奶做了一双花儿鞋,耗子咬半截;东屋追,西屋追,追得耗子拉拉尿;东屋赶,西屋赶,赶得耗子白瞪眼;东屋截,西屋截,截得耗子叫亲爷! 注:这是儿童在做游戏时唱的儿歌,一群小孩拉着手绕成圈,边走边唱。 104、胡萝卜尖儿 胡萝卜尖儿,跳花山儿,花山后,驴推磨,狼抱柴,狗烧火,兔子上炕捻饽饽。你一个,我一个,花猫呐?上树了。树呐?锹刨了。锹呐?换枣吃了。枣核儿呐?水冲跑了。水呐?和泥了。泥呐?砌墙了。墙呐?猪拱了。猪呐?剥皮了。皮呐?粘鼓了。鼓呐?小孩儿打破了! 注:这是一首以常见的植物、动物编排的既有童话气息,又层层递进的问答式的歌谣。跳花山是一种儿童游戏。 105、谁跟我玩儿 谁跟我玩,打火镰儿。火镰花儿,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鸡蛋鸡蛋磕磕,里面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注:火镰儿:北京地区古老的取火工具,用钢制成,形状象镰刀,打在火石上,崩出火星点燃火绒取火。 106、好花儿还是月月红 三岁小孩儿会栽葱,一栽栽到路当中,过路的人儿别伸手,让它开花结石榴,石榴肚里一棵葱,早晨开花细蓬蓬,开花开到二三月,菊花儿开到九月终,荷花开夏月,牡丹伴春风,好花儿还是月月红。 注:这是描画四季花卉的童谣,以小孩栽葱起兴,独出心裁而又充满童真。月月红:月季花的别称。 107、萤火虫 萤火虫,夜夜红,半夜爬起点灯笼;灯笼低,杀只鸡,鸡肚长,杀只羊,羊角弯,弯上天,天上星星闪又闪,好象满天萤火虫。 注:夏夜,萤火虫在天空飞舞,尾部的荧光一闪一现,引得小孩儿追逐观望,把天上的星星也当作了萤火虫。 108、椿树芽拌豆腐 小椿树,棒芽黄,掐了棒芽香又香,炒鸡蛋,拌豆腐,又鲜又香你尝尝。 注: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椿树枝头又泛出了嫩芽,这是北京人爱吃的新鲜菜蔬,名叫香椿。取一、两枝香椿芽炒鸡蛋或拌豆腐调剂口味,也是儿童观察生活,歌颂春天的儿歌题材。 109、大姑娘大 大姑娘大,儿姑娘儿,大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牛角灯笼二十对儿。娶亲太太俩把儿头,送亲太太耷拉翅儿。 注:这是记述昔日满族姑娘结婚情景的童谣。出门子:姑娘结婚要嫁到婆家去,俗称出门子。俩把儿头:满族女子的发式。耷拉翅儿:满族妇女帽子上呈下垂状的装饰物。 10 110、小秃儿上庙台儿 小秃儿,上庙台儿,栽了个秃跟头,捡了个秃小钱儿,买了个秃饽饽,招来个秃子伴儿,秃子吃,秃子看,秃子打架秃子劝,秃子去告状,一告告到秃衙门,秃衙门,秃板子,单打秃子的屁股蛋儿。 注:饽饽:老北京人对京味儿糕点的俗称。最普通的是“京八件”,即用面粉、糖、油等和面制皮、包馅烘烤而成的糕点,由于馅儿分为八种,故名。上四件的馅为山楂、玫瑰、白糖、葡萄,下四件为椒盐、枣泥、豆沙、青梅。 111、一园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红头萝卜掌正宫;江南反了白莲藕,一封战表打进京。豆芽菜跪下奏一本,胡萝卜挂帅去出征;白菜打着黄罗伞,芥菜前面做先锋。牛腿葫芦放大炮,绿豆角子点火绳,轰隆隆三声大炮响,打得辣椒满山红。打得茄子一身紫,打得扁豆扯起棚,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藕王一见害了怕,一头扎进污泥中! 注:这是一首典型的故事童谣,它借助比喻,夸张以及幻想等艺术手法,把各种常见蔬菜联缀一起,构成有趣的情节,溶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唱起来别有情趣。 112、数一数二数老张,老张的媳妇会打枪,枪对枪,杆儿对杆儿,不多不少十六点儿。 113、小小

    注意事项

    本文(童谣大全及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童谣.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