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各册知识点细目表.docx

    • 资源ID:3101138       资源大小:52.39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数学人教各册知识点细目表.docx

    小学数学人教各册知识点细目表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知识点细目表 年单元 级 一、数一数 二、比一比 课课时 题 1、1-5的认识 2、加减法三、1-5的认 的初识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2课时 5课时 3课时 1课时 2课时 课时知识目标 比例 1.60% 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3.20% 较多少;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4.90% 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1-5的排列顺序;比大小;第几几和几 8.20% 加减法含义;能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识和加减法 步认3.20% 0的认识;0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 册 课时 五、分类 61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3课时 4.90% 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特征 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 6、7的认识好加减法 8、9的认8、9的认识同上,但更加强调基数与序数的不同;8、9的加减法;8、9加减法的应用 识和5课时 8.20% 2课时 3.20% 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6、7的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6、7的加减法、书写加减算式、基数与序数;6、7加减法的应用 六、6-10的认加减识和加减法 法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4课时 加减4课时 6.50% 10的认识同上;10 的加减法;填未知加数;简单的应用问题。 6.50% 比较熟练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混合 整理复习 实践活动 数11-20各数、读数七、11-20各数的认识 和写数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八、认识钟表 8、6、7加几 5、4、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2加几 整理与复习 实践与活动 十、总复习 4课时 6.50% 初步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会用一、位置 4课时 6.70% 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1 一年级下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例2 例3 整理与复习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 数数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组成 读数 写数 2课时 3.30% 2课时 3.30% 2课时 3.30% 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 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理解“满十进一”计数原理,3课时 5% 要重视直观统计表应用题 3课时 4课时 2课时 5% 6.70% 3.30% 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课时 1.60% 1课时 1.60% 3课时 2课时 3.20% 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4.90% 6.50% 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蕴含“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规律;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9加几 3课时 4课时 2课时 3.20% 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由一个十和几3.20% 个一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2课时 1课时 3.20% 1.60% 册 60 三、图形的拼课组 时 总结100以内读数法则。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摆一摆 想一想 认识五、人民币的认识 人民币 简单计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整理和复习 七、认识时间 八、找规律 九、统计 十、总复习 二年级一、长度单位 4课时 3课时 4课时 3课时 5课时 5% 会读、写几时几分;1时=60分 6.70% 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5%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会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课时 3.30% 6课时 10%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含用数学 4课时 6.70%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含用数学 3课时 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含用数学 2课时 3.30% 2课时 3.30% 认识人民币单位圆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单位之间换算;用小数表示物品价格;加法计算;减法计算 1课时 1.70%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估计 1课时 1.70% 结合数的认识,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 5%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示两数的大小关系。 8.30%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6.70% 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整个单元教学目标为: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5% 题。例1是两位数加整十数,重点解决列竖式的对位问题;例2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例3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重视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突出如何进位的问题 两位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数减两位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整理与复习 我长高了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课时 1.70%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初步认2课时 3.30% 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例1从生活实例中认识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例2画角;例3认识直角;例4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乘法的初步认识 5的乘法口诀 四、表内乘法 2、3、4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 整理与复习 例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例2初步认识轴五、观察物体 4课时 6.70% 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例3初步认识镜面现象。 六、表内乘法 诀 模式”。例4用已构建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8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 整理与复习 看一看、摆一摆 例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七、统计 3课时 5% 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八、数学广角 九、总复习 2课时 4课时 4课时 3.30% 例1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例2最简单的推理知识;例3在例2的基础上加一个条件,难度稍微增加 1课时 1.70% 1课时 1.70% 4课时 6.70% 例6教学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 3课时 5% 例5教学8的乘法口诀 6.70% 6.70% 例1两步式题解决问题;例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了解小括号作用。例3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除法的初二年级下册60课时 二、表内除法 步认识除法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习 其中三、图形与变换 四、表内除法 剪一剪1课时 用7、8、9的乘2课时 3.30% 例1建立“平均分”概念;例2平均分实践活动;例3平均分实践活动 3课时 5% 例4认识除号、写法、读法;例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例1求商的方法;例2用26的乘法口诀7课时 11.70% 求商;例3解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例4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课时 1.70% 4课时 6.70% 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课时 5% 例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例1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例2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每个数的组成;例3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例4认识计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单位“万”;例5万以内数的读写及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说8课时 13.30% 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例6进一步教学中间、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例7数的比较大小;例8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作用,体会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例9整百、整千数不进位加减法;例10教学整百、整千数进位加减法。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六、克和千克 其中有多重1课时 2课时 3.30% 克=1000克;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有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例3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例4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例5加减估算 例1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提八、统计 3课时 5% 出并解决问题;例2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初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预测。 九、找规律 十、总复习 4课时 4课时 6.70% 例1图形的变化规律;例2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6.70%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千米的认三年级上册6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减法 3课时 加法 3课时 4.90% 吨的认识 3课时 4.90% 一、测量 识 4课时 6.60% 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例1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例2发现分米、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例3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4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例6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例7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例1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例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4.90% 退位减法;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课时 3.30% 例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一个数是另4课时 6.70% 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例4综合应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列综合算式,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整理和复习 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三、四边形 6课时 9.80% 进行测量。四边形例1区分出四边形,感悟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例2各种四边形的分类,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特性。周长教材没有概括周长的计算方法。 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四、有余数的除法 5课时 8.20% 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例1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例2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以及余数的含义;例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4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五、时分秒 3课时 4.90% 单计算。 口算乘法 一位数乘六、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三位数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整理和复习 分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 5课时 8.20%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例1、例2认识几分之一;例3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例4、例5认识几分之几;例6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例1、例2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例3是1减去几分之几 体验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不是;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八、可能性 4课时 6.60% 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描述。例1例2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3、4、5,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的大小 1课时 1.60% 4课时 6.60% 例5关于0的乘法例6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例7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5课时 例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在此基础上,可以教学整千数乘3课时 4.90% 一位数的计算;例2估算.把因数中任意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数,再去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例1不进位乘法,乘法竖式的书写格8.20% 式;例2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例3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出现进位叠加的情况;例4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课时 1.60% 2课时 3.30%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例1加法验算,例2减法验算 九、数学广角 十、总复习 3课时 4课时 4.90% 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6.60% 例1认识东南西北,能用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2认识地图上的方向。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线路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一、位置与方向 5课时 8.50% 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口算除法 3课时 5.10% 例1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例2除法估算 基本的笔算除法例1一位数除两位数 笔算除法 被整除);例2一位数除两位数;9课时 15.25% 例3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估算。除法的验算例4用乘法验算除法。有关0的除法例5有关0的除法;例6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例7商中间或末尾有0 整理与复习 简单三年级下册59课时 四、年、月、日 制作年历 5课时 三、统计 的数据分析 平均数 2课时 2课时 使学生会看两种新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3.40% 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3.40% 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和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知道24计时法,8.50%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单元结构:认识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24小时计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 笔算乘法 整理与复习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六、面积 7课时 11.90% 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课时 1.70% 4课时 3课时 5.10% 位乘积不满十);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例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6.80%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例1不进位乘法;例2进位乘法。 1课时 1.70%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8.50% 的大小;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一、认识小数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八、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1课时 1.70% 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例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九、数学广角 十、总复习 2课时 4课时 3.40% 是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在认数过程中,培一、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养数感。一、亿以内数的读法二、亿以内数的写法三、数的产生。四、十进制计数法。五、亿以上数的认识六、计算工具的四年级上册59课时 口算乘法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2课时 二、角的度量 4课时 认识。七、用计算器计算。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一、直线、射线和角:认识射线和直线,6.80% 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二、角的度量。三、角的分类。四、画角。例4画指定度数的角。 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3.40% 口算方法。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掌7课时 11.90% 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例2三位数乘两位数;例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4积的变化规律;例5估算 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一、垂直与平行。例1认识6课时 10.20%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6.80%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口算除法 2课时 3.40% 例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 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笔算除法 12课时 了解商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20.30% 明估算的思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1、例2、例3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例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例5商的变化规律 整理与复习 你寄六、统计 过贺卡吗? 1课时 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5.08% 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例1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例2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路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七、数学广角 4课时 6.80% 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例1烙饼问题。例2沏茶问题。例3排队。例4“田忌赛马”对策论。 八、总复习 5课时 8.50%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解决问题。同级运算顺序,一、四则运算 6课时 10% 例1加减混和运算,例2乘除混合运算;含两级运算顺序,例3积商之和的混合运算,例4两个商之和的混合运算;二、三步式题,例5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6有关0 的运算。 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能根二、位置与方四年级下册60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 营养午餐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3课时 5% 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4课时 3课时 5% 3课时 5% 向 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1根据4课时 6.70% 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例1加法交换律;例2加法结合律;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例1乘法交换律;例2乘法结合律;例3乘法分配律。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单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16.70% 连减的简单计算;例2加减法计算的灵活运用;例3连除的简便运算;例4乘除的灵活运用;例5乘加的灵活运用。 1课时 1.70% 数学综合运用 1课时 1.70% 法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生活中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整理与复习 一、三角形的特性。例1抽象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底和高的含义,学习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例2了解三角三角五、三角形 图形的拼组 2课时 形 4课时 6.70% 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例3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二、三角形的分类。例4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三角形内角和。例5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例6通过拼、摆、画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3.40% 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例7在图形拼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究能力。 理解计算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理解整数运算定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律适用于小数,能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例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6课时 10% 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例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例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例4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进行简算。 例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特点,能回答简单的问题,七、统计 八、数学广角 九、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60课时 一、小数乘法 小管家 4课时 6.70% 根据数据的变化,体会统计的作用;例2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 1课时 4课时 6.70% 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例1一条线段植树问题;例2两端不栽树;例3封闭曲线植树问题 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解释;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一、小数乘整数二、小数乘小3课时 5%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课时 5% 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课时 6.70% 能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1课时 1.70% 6.70% 8课时 13.30% 数三、积的近似值四、连乘、乘加、乘减五、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一、小数除以整数二、一个数除以小数三、求商的近似值四、循环小数五、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六、解决问题 易方程 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程的意义二、解方程三、稍复杂的方程 整理与复习 量一量 找规律 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认识简单的1课时 1.70% 1课时 1.70% 五、多边形的面积 9课时 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例115% 组合图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例2三角形的面积;例3梯形的面积;例4组合图形的面积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理解六、统计与可铺一能性 铺 1课时 6.70% 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铺一铺用6中平面图形,即圆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进行密铺。 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观七、数学广角 3课时 5% 察、比较、猜测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会用数进行编码。例1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例2了解编码的方法;例3运用编码的方法进行编码;例4更加复杂的编码。 八、总复习 4课时 6.70%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一、图形的变换 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4课时 6.70% 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例1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例2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例3旋转的含义 因数与倍数 2、5、二、因数与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60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与复习 粉刷围墙 分数的意义 真分数和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3课时 4课时 1课时 1.70%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6.70% 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5% 意义:1、分数的产生;2、分数的意义3、分法分数与假分数二、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分数的基本性质,例2化成分母不3.40% 小不变的分数。三、约分:例1最大公因数,例2求最大公因数,例3数,例4约分及其方法。四、通分:例1最小公倍数,例2求最小公倍3分数比大小,例4通分及其方法。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例1小数6.70% ,例2分数化小数。 6.70% 1课时 1.70% 7课时 11.70% 2课时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个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2课时 3.40% 1课时 1.70% 掌握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1运用质数的概念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3课时 5% 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课时 3.40% 掌握因数、倍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1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例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整理与复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六、统计 打电话 上的意义;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1课时 5.00% 同特征;例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七、数学广角 八、总复习 一、位置 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 二、分数乘法六年级上册60课时 三、分数除法 倒数的认识 整理与复习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 比和比的应用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3.40% 3课时 5% 5课时 3课时 8.30%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比的意义,5% 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一、分数除法:例1运算意义;计算方法;例4分数混合运算。二、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三、比和比的应用: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例2按比例分配)。 2课时 3.40% 1课时 1.70% 2课时 4课时 2课时 5课时 4课时 3.40% “找次品”。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例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3.40%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的计算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运用。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同分母分数加法5% 的含义及计算方法;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3连加连减。二、异分母加减法:例1异分母加法异分母减法。三、分母加减法混合运算:例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3.40% 合运算;例2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1课时 1.70% 2课时 3.40% 6.70% 3.40% 8.30% 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理解乘法6.70% 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倒数的方法。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二、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三、倒数:倒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倒数。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四、圆 面积 整理与复习 确定起跑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和分数、五、百分数 小数的互化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整理与复习 六、统计 合理存款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5% 3.40% 3.40% 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性质,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1课时 1.70% 1课时 1.70% 2课时 3.40%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2课时 3.40% 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一、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百分之几)2、折扣、纳税、利息9课时 15% 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2课时 3.40%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数学人教各册知识点细目表.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