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3063551       资源大小:45.4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

    一双手教学设计一双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手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第5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比喻句:“掌面像鼓皮一样硬。”“一个手指好似三节老干蘑”。这些比喻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第二处:第17自然段:“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4、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惺忪、镐、老茧、铸造、垧、裹”,理解“惺忪、肩镐、垧、迹地林、次生林、立方米、层积立方米、岔”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 4、知道这是谁的手,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字音:“ 惺忪、镐、老茧、铸造、垧、裹”,理解“惺忪、肩镐、垧、迹地林、次生林、立方米、层积立方米、岔”的意思。 2、知道这是谁的手,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猜手诱趣 1、师: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描写说说分别写的是哪一类人的手? 材料一:今年开学初,他父亲来交学费,我看到他父亲的一双粗壮宽大,青筋突现的手,满是老茧,抖抖索索地把钱交给了我,那印象实在太深了。 材料二:一次次,我总端详她的手。那有细有短的手指上没有任何修饰,在右手中指的前端左侧有一个硬邦邦的茧子,是啊!当然会有了,我经常看见她伏在桌子上认真备课,再看那双粗糙的手上总是沾满了粉笔灰,我已看不清它真正的肤色了。不过这难道不是最美的图案吗? 请生猜。 生:材料一刻画的是一位农民的手,材料二刻画的是一个教师的手。 2、师:这两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 3、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要跟随姜孟之,来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认识另一双手。 二、根据课题质疑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了解关于这双手的哪些信息? 生:我想知道这是谁的一双手? 生:我想知道这双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生:我想知道这双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 生:我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双手? 三、初读感知,检测预习 1、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或新词勾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 “ 嫩è瞬ù垧呈é逞、镐、老茧、铸zhù造、裹、惺xng忪sng”,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惺忪、肩镐、垧、迹地林、次生林、立方米、层积立方米、岔”的意思。 3、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对方生字词语读得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双手是谁的吗? 生:这是张迎善的手。 2、理清课文脉络,班内交流 师:作者是在和被采访者张迎善的一系列接触中,通过所见所闻来写这双手的。请同学们从各段中找出姜孟之采访过程的几个主要动词。抓住这几个动词,我们也就可以把记叙这双手的线索理出来。 大家一边默读,一边把找到的有关的动词用笔圈点出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找得最快,哪位同学找得最准,哪位同学找得最全。 五、解决第一个重点问题: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张迎善的这双手吧!在不计其数的手中,到底是一双怎样的手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张迎善手的具体描写,用“”勾画下来。 1、请生汇报。请大家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语句旁边。 2、全班交流,请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畅谈认识和感受,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给以肯定。当学生谈到大、硬、粗的特点时,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下面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 出示语句: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方法指导:出示实物结合生活实际感官体会:活像老松木一样的手什么感觉? 对比出示:“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这手好粗糙呀!”男女生分别读,比较两句的不同。 (原句用上设问、比喻。 明知是手却又一次发问,突出其惊讶。 用比喻句写出自己的想法,突出表现手粗糙的特点) 读出这句话里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出示语句: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裹住:完全包住,突出手大 抽生范读 小结:这双手的给作者留下独特的感受:有力、大 出示语句: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引导深入体会:他的手已经认真洗过了,为什么仍染着黑土色? 那如果没有洗过,他的手又会是什么颜色? 抽生范读 全班有感情齐读 小结:这双手的颜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出示语句: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 鼓皮 ,把手指比作 老干蘑 。 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吗,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 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 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出示语句: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抽生说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做一个合理的猜测: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没有指甲? 教师语言渲染激情 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小结:你们看,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这就是张迎善的手,引读“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双又大又硬、粗糙、伤痕累累的手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可是年仅32岁的小伙的手啊,他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留在下节课解答。 板书设计 一双手 一双 黑、粗糙、硬、伤痕累累、大 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知道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为了创建绿色金库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他质朴美好的心愿和高尚的情怀。 2、 练习标画并品味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继续做好批注笔记。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 3、 运用本单元“金钥匙”所教授的方法,初步学习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 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为了创建绿色金库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他质朴美好的心愿和高尚的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 理解张迎善这双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从而感受张迎善为了创建绿色金库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他质朴美好的心愿和高尚的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今天的学习 1、上节课,我们就认识了这样的 师:这双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这双手很大:“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生:这双手伤痕累累:“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生:这双手颜色很深:“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生:这双手很硬很粗糙:“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2、是啊,这双手与你我的手大不相同,他是那样的独特!师引读: A这双手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B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C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掌面像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D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E这还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3、师:这就是张迎善的一双手,是一位年仅32岁年轻林业工人的手。看着这双与众不同的手,我们又回想起上节课大家很关注的问题:他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带着这个疑惑,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重点研究问题二:这双手为什么会这样? 、出示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带着问题认真思考: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 1、请用横线勾画相关的语句。 2、在重点词下打上“”,再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感受,把感受简要地批注在旁边。 3、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句子。” 、老师送给你们一把“金钥匙”。:“怎样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呢?要看上文,看下文。”请带着这把金钥匙自主学习。 、同桌交流、补充 、请生汇报,全班交流。 当学生找到原因时,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下面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 生说找到的句子,师出示原文语段: 1、“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抓动词 “拣”“送”“插” 来体会张迎善不怕吃苦,不畏艰辛。 在张迎善的眼里,一棵棵树苗就像是一个个婴儿必须百般呵护,精心照料。在他辛勤的劳作中,这双手已变得伤痕累累。你看,引读:“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师生分角色读:师:“指关节缠线做什么?” 生:“治手裂。” 师:“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生:“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2、 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三四次,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 他的手已经是伤痕累累,疼得钻心了,坚硬程度绝对比不上没有生命的铸铁,可铸铁一旦磨透就永远磨透了,而手有再生能力,是比铁结实。但是,张迎善手上的伤可不是那么荣誉愈合的。他坚持把受伤的手再往土里插,硬往土里插,几万次,几十万次地插,手上磨破磨出血的地方还没等愈合就又破了、出血了,伤痕上叠着伤痕终于,“掌面像鼓皮一样硬了”,“老茧布满每个角落”,不再怕磨了,比铁铸的还结实了 你们想对张迎善说些什么? 3、“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XX年至XX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举例:咱们学校占地19亩,1埫15亩,这33垧等于495亩,有26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35个学校这么大。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我们一间教室里,要放7间教室。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要放20间教室。 正是因为长年不畏艰辛的劳动,他在短短的4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正是因为张迎善超乎常人想象的无私付出,让他的手慢慢变了样:“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掌面像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4、 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解决了心中的疑惑,明白了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其实小兴安岭的每一片绿叶知道,张迎善栽下的每一棵大树知道,每一朵鲜花知道,每一条河流也知道。 5、 引读回顾手的句子:虽然这双手“活像是半截老松木!”由于对大树的百般呵护“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使“掌面像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甚至“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但是,:“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四、 借助课件,引发想象,升华情感 1、 课件燃情 就是这样一双近乎丑陋的手,栽下了一株株树木;就是这双伤痕累累的手,育成了一片片林场;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连起了一山山的森林。 2、 联想升情 出示“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透过这个省略号,你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_。”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五、 拓展阅读:XX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 退休后义务植树XX年 杨善洲走了,大亮山不会忘记,和他并肩奋斗过的战友们不会忘记,当地的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他用大山般坚定的信念、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在人生画卷和云岭大地上书写的精彩。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XX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杨善洲走了,不仅给家乡人民留下56万亩郁郁葱葱的山林,更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启迪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坦荡无私的精神,在人生路上书写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名利观。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XX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创设情境:假如张迎善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你借鉴写给杨善洲的颁奖词,也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1、 请生默读,勾画感动你的语句。 2、 齐读颁奖词 3、 仿照杨善洲的颁奖词给张迎善写颁奖词 4、 同桌交流,汇报展示 5、 教师展示,生齐读:“谁能让荒山成为绿塔?谁能让浊水成为清溪?一双手,改造迹地林,次生林44.5垧;一双手,仅4年种树26万多棵!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他是一名普通的育林工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他像一棵青松,屹立在苍山之上;他像一棵小草隐没在山林之中。一双丑陋的手,创建了永恒的美!” 六、 总结 让我们记住感动我们的张迎善、杨善洲,以及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们。让我们记住他们无私奉献的“一双手”也让我们伸出自己的手,告诉大家:我们也能用自己的双手造福人类,创造美好未来! 板书设计: 一双手 创建绿色金库 无私奉献 作业设计: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为写“ 的手”做准备。 课后反思: 1、 读过一双手这篇文章,我被张迎善所感动。我也希望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因而我选择这篇文章执教。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没有那么简单。一双手这篇文章尽管朴实无华,但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透过一双手,体会出林业工人张迎善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凡之中的伟大,并产生敬佩之情实属不易。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文中描写“手”的外形,以及形成这双手的原因几段文字,让学生潜心会文本,借助实物感受、比手的模型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张迎善这双手的与众不同,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之中关注数字描写,在圈画、演算中思考,力求帮助学生将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将一个看似普通实则不普通的林业工人张迎善在学生的心目中立了起来。 2、在对“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我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我还是包办的太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读书、感悟、交流,用赞赏的眼光、怀着敬佩之情重新去审视张迎善的那一双手,但是我并没有关注到所有的学生。 3、这堂课引发我深入的思考,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变为学生的学堂。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进步的喜悦。

    注意事项

    本文(《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