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水县团山历史文化村的保护规划.doc

    • 资源ID:3056285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水县团山历史文化村的保护规划.doc

    建水县团山历史文化村的保护规划 摘要建水县团山历史文化村的保护规划通过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村的功能,传承与发展其具有特色化的村镇格局,以建筑高度、人口容量、土地布局、道路系统、绿地景观、建筑整治与更新、基础设施等规划控制要素对村镇文化环境进行整体动态保护。避免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一轮建设高潮中,对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其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价值在当代社会得到不断升华。 Abstract : The protection of Jianshui Tuansh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planning through to obtain reasonable assurance function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tern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building height, population capacity, land layout, road system, green landscape, building renovation and update infrastructure such as planning and control elements of the the towns cultural environment overall dynamic protection. Avoid a new round in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the climax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have a huge impact, so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onstantly sublimation.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团山村;云南建水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conservation planning; Tuanshan Village;Jianshui coutry of Yun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名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国家和人类的瑰宝,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和科学研究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资源。【1】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4】为避免建设性的破坏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必须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在城镇建设中创造具有特色的村镇格局,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特色,并引导、鼓励、扶持基层自主实施。 1.团山村基本概况 团山历史文化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距离建水县城西13 km。团山村隶属于西庄镇团山行政村,属于坝区。背靠青山,面朝平坝,地势由西北向东倾斜。发源于异龙湖的珠江上游支流泸江河自西向东流过村寨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团山原是彝族村寨,村名由彝语“团手”音译而来,意思是“藏金埋银” 的地方。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 公元 l 3 7 6) 由江西饶州府鄱江县贸易进云南 ,在建水安家立业,其间三迁住址,后来见到团山“形势耸拔,众山环拱,甲于全境,移而居之,建百世之业,房屋栉比,子孙繁衍,竞成巨族”。张氏家族与当地彝族人和睦相处,随后形成了以张姓为主的汉族移民与当地彝族结合而成的传统村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00年历史。【2】 2团山村历史保护价值 2.1历史文化价值 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云南建水县一个完整保存了十九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一个汉族人和彝族人杂居的古村落。2006年6月21日,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100个濒危文化遗址,团山古村和河北怀来鸡鸣驿、浙江东阳卢宅等六处国内遗址榜上有名。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副主席约翰. 斯塔布斯对团山民居的评价是: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它浓缩了中国本土活态文化色彩,完整地保存了十九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2.2建筑文化价值 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中国西南罕见的保存完好的传统聚落,浓缩着19、20世纪之交中国原生态民居建筑特色,也是历史上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不绝的见证(团山村恰好处于昆明至河内的滇越铁路线上)。 如今,团山历史文化村还保存着15座四合大院的古民居,以及寨门、寺庙、宗祠、古井、寨墙、碉堡等古建筑。古建筑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组成,体现了多民族聚居的建筑特色。建筑形式涵盖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的传统形式。四合院有两大类,一类是南方的天井式四合院,房间连通,院落比较小,以云南和江浙的四合院为代表;一类是北方的四合院,区别于南方四合院,院落宽阔,房间独立。 团山民居尤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著称。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姿态、植物纹样、几何图形,都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穿漏与浮雕相结合,技艺高超。 2.3旅游价值 团山保存了 1 9世纪的村落格局和原生态的人文景观环境,被国内外建筑专家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价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团山村拥有完整、真实的聚落格局,数量众多、风格多样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是一个浓缩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景观,一个充满人文生命的活村庄。团山古村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拥有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的遗址、建筑,以及特色浓郁的地方产品和人文景观。团山民居保存得较为完整, 是江南民居与云南乡土建筑结合的典范, 是中原文化与彝族文化结合的产物。村中分布有江南民居青砖传统宅院、彝族的土掌房和瓦檐土掌房。 3团山村保护规划 3.1保护要素与保护框架 城镇格局、沿街空间、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等体现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要素,需要与其周围的环境同时存在。若失去了原有环境,就会影响对其历史文化信息的正确理解。因此,保护规划要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格局、历史氛围和文化环境,确定合理的保护要素,制定整体性的保护框架。 通过分析团山古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规划确定团山古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两大保护要素,其中,物质性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古城与自然环境的历史风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优秀的历史建筑、历史遗存及其依托的环境、古城格局等;非物质性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彝汉文化、婚嫁习俗、传统曲艺、传统工艺、古今文学、宗教文化等。依据规划保护要素,规划确定保护的总体策略为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着重维护团山古村整体风貌与格局,即对村落街巷网络、建筑群体空间、建筑布局风格、体量、尺度及古建筑传统民居建筑、古井、古树等进行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局限于村落内部的保护,对村落周围环境所形成的整体环境,即村落所处的山水田园景观环境也规定相应的保护细则。 3.2功能定位 历史文化名村只有其居民代代相承,才能将其特色文化沿袭发展下去。因此,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中,既要保留已有的、合理的功能,又要为历史文化名村寻找适宜的、符合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和发展的新功能,使之与原有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相适应【3】。 综合分析团山古村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状村庄布局,根据保护历史遗产、改善居住环境和促进产业体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团山古村以居住、旅游、商业服务等为主要功能,是具有宜人生活环境和浓郁彝族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 3.3规划控制要素 3.3.1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决定着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风貌。在对团山古村村中心区现状建筑进行高度分析的基础上,规划确定村中心区的建筑层数为1层3层,一层高度不超过3.3m二层高度不超过6.4 m,三层高度不超过9.5 m,干道两侧的建筑要突出主体和连续界面,并力求立面上有高度变化。同时,为保护团山古村视廊,规划确定古城街、建设路为重要视廊,两侧沿街路建筑层数为一层,并控制街道两侧的树木高度。 在控制建筑高度的同时,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宏观上,维持“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土掌房”等主要形式,以形成村落景观。微观上,以精美、纷繁复杂的雕刻、书法、绘画等来构成团山村的一大景观特色。 3.3.2 人口容量控制 适宜的人口容量可以保证历史文化名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的原真性与有效传承。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团山村已达中型中心村规模,但村子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团山古村现状人口为870人,按建水县乡村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确定该村的自然增长率近期为4.6,远期为5.3,机械增长率取值为0。采用综合分析法,估算确定近期规划人口为896人,远期规划人口为968人。为保护团山古村,规划严格控制团山古村内的人口规模,远期逐步迁出团山古村居民,并将迁出居民依据其行政所属及居住习惯分别进行安置。 3.3.3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容量有限性与人口不断增长产生了矛盾,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容量与不断增加的居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拥挤、污染、嘈杂直接影响了古村落特有的环境品质和居民日常生活。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村庄功能定位,对用地的发展方向、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进行规划保护规划,确定村中心区的用地类型控制为居住及其服务设施和特色旅游服务设施用地。考虑居民生活及旅游服务的需求,规划设置社会停车场,并对保护区绿化防护进行了规划。 3.3.4 道路规划 道路系统是城镇用地布局的骨架,勾画出历史文化名村的空间格局,规划既要沿袭传统道路特色,又要满足居民的出行要求。因此,规划根据古城街历史地段内传统街巷现有的尺度、比例,采用步行方式;将非传统街巷的现状路规划拓宽为支路,解决东西向交通问题。古城街历史地段外围路网在保证不破坏古城街历史地段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充分保证其应有的可达性,解决古城街历史地段的出行和消防问题。结合该区域的现状特点,村北的村庄主干道连通G323国道,是村庄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规划期内现有道路将全部实现路面的优化,全面建成田间道路系统,并与村庄道路相连。村庄内部的道路实现全部道路硬化和优化,部分狭窄的街道将进行扩建,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为确保古城街作为旅游观光景区的交通可达性,结合核心保护区重要景观节点设置停车场,以缓解旅游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图1)。 3.3.5 绿地及空间景观规划 历史文化名村的绿地及空间景观系统有效地保护了村庄的传统格局,并为居民与村民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了名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村居点中心部结合各类公共设施规划公共绿地,公共绿地以开敞式小游园的形式,为村民提供休闲、交往的绿色空间,营造良好的对外形象。沿过境路两侧每侧规划5米宽绿带,沿主干道、次干道两侧规划2米宽绿带。 3.3.6 建筑保护与整治 建筑是历史的凝固的记录。村中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大多使用新的方式与材料,割断了传统风貌的延续。在古建筑的保护问题上,根据整治要求,民居具体分为重点保护建筑、保留维护建筑、整治建筑和拆除建筑四种。重点保护建筑包括现状建筑分类中的古建筑和典型传统建筑民居建筑院落,其整体格局保持完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团山古村的构成主体,共计26处,总面积17200平方米,占地约2.6公顷。张家花园、秀才府、黄恩府等重点保护建筑在修缮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在维护修缮破损严重的建筑时,坚持保存原有建筑形制、保存原有建筑结构、保存原有建筑材料、保存原有建筑传统工艺技术。 3.3.7 基础设施规划 随着村子里的居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也不适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团山历史村保护规划的重点是通过集约化实现节约土地,同时,注重其居民对现代生活、生产的发展需求,努力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因此,规划在历史建筑与传统街巷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城镇公共设施,并从给水、排水、供热、供电、通信等方面综合考虑市政基础设施,以促进村庄的永续发展。在公共设施方面提出适当配备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改造现有集市及建筑,形成商业设施网点。取消现有窝棚和违章搭建,合理布局餐饮小卖、公厕街道等。 4结语 目前,对保护古村落有两种呼声,一种是加强保护,另一种是旅游开发,此处我们强调保护和开发并重。古村落保护的目的是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使保护与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愿望相协调。实践证明,古村落保护必须建立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线上,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们应该在现代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中过着现代的新生活。 首先,鼓励村民自主保护。其次,加强政府引导,积极筹措保护资金、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宣传督导。再次,分期渐进实施。近期工作重点首先是保护历史遗存,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价值所在,核定需要保护、修缮与复原的历史建筑,停止建设性破坏,适度发展建筑与街巷旅游项目。中期重点在于整体改善村落环境,提高居民生活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改造部分新建筑,打造若干景观节占,整治村内街巷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增加观光旅游趣味。远期重点在于持续地对历史环境进行维护与更新,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 要有机延续并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文脉,必须全面认识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存在方式,综合运用现代规划理念与技术手段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特色保护规划,使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得以传承并不断升华其特色价值。 参考文献 【1】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77-84 【2】柯治国.团山一锡矿上驮回的村庄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3】吴良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造J.城市规划,2007,(8):14-18 【4】赵勇.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21 作者简介:唐凌云(1987-),女,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城市规划与设计, 通讯作者:魏开云(1962-),男,副教授

    注意事项

    本文(建水县团山历史文化村的保护规划.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