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doc

    • 资源ID:3053121       资源大小:4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doc

    肉牛产业链分析一、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的现状分析1、国内肉牛养殖的品种分类2、国内肉牛的养殖规模和优势区域分布3、国内肉牛的养殖技术二、国内牛肉市场情况分析1、国内牛肉的产量分析2、国内牛肉市场消费量和前景分析3、国内牛肉市场总体竞争情况分析4、国内肉牛重点加工企业和加工产品情况分析三、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的效益分析1、国内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推动力2、国内肉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分析3、国内肉牛养殖业的影响因素情况分析四、国内肉牛产业未来市场运行态势分析1、国内肉牛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2、国内肉牛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肉牛产业链分析一、国 鲁西牛:产于山东省的西南部。体驱高大,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前驱较宽深。被毛从浇黄到综红都有,心黄色为主。该牛肉用性能好,屠宰率达到,净肉率达到。延边牛: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毛色为深浅不一的黄色,被毛密而厚,皮厚有力,胸部宽深,体长结实,骨骼粗壮。该牛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屠宰率,净肉率。蒙古牛:产于内蒙古中西部。毛色以黑色、黄色居多,头部粗重,角长,四肢短,蹄质坚实。屠宰率,净肉率。该牛抓膘能力强,发病率低,是我国最耐干旱和严寒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还有产于浙江省温岭高峰牛,内蒙古三河地区的三河牛,由吉林、内蒙、河北三省四地区联合育成草原红牛,原产于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新疆褐牛等均属于国内有名的地方品种牛。12、国内肉牛的养殖规模和优势区域分布养殖场在优势区的选择上综合考虑了优势区域的资源、市场、区位、肉牛业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资源优势。具有充足的牛源,能繁母牛存栏量较多,肉牛存栏增长较快,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二是区位优势。毗邻都市经济圈,具有良好的产销衔接,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三是产业优势。产业基础较好,种群结构合理,进入优势区的县肉牛存栏量一般在7万头以上;具有良好的技术服务体系,拥有一定规模的屠宰与加工能力。基地县集中连片,可形成区域规模优势。本期规划拟涵盖中原肉牛区、东北肉牛区、西北肉牛区和西南肉牛区共四个优势区域。各区特点与发展方向:中原肉牛区(1)基本情况。中原肉牛区是我国肉牛业发展起步较早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包括4个省的51个县,其中山东14个县、河南27个县、河北6个县和安徽4个县。该区域有天然草场面积132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40万亩左右。该区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每年可产3860多万吨各种农作物秸秆,目前秸秆加工后饲喂量达1360万吨左右,仍然有约50%的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2)主要特点。该区域具有丰富的地方良种资源,也是最早进行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我国5大肉牛地方良种中,南阳牛、鲁西牛等2个良种均起源于这一地区。该区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为肉牛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饲料资源基础。中原肉牛区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方便,紧靠“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销衔接紧密,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3)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中原肉牛区目标定位为建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优质牛肉的最大生产基地。未来发展要结合当地资源和基础条件,加快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肉牛养殖,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肉牛品质和养殖效益;大力发展肉牛屠宰加工业,着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2东北肉牛区(1)基本情况。东北肉牛区是我国肉牛业发展较早、近年来成长较快的一个优势区域,包括5个省(区)的60个县,其中吉林16个县、黑龙江17个县、辽宁15个县、内蒙古7个县(旗)和河北北部5个县。该区域有天然草场面积约11.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85亿亩;同时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每年可产约5900万吨各种农作物秸秆,目前秸秆加工后饲喂量达1600万吨,但仍有50%以上的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主要特点。该区域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饲料原料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肉牛生产效率较高,平均胴体重高于其他地区。区域内肉牛良种资源较多,拥有五大黄牛品种之一的延边牛,以及蒙古牛、三河牛和草原红牛等地方良种。近年来,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步伐进一步加快,育成了著名的“中国西门塔尔牛”,成为区域内的主导品种。同时,该区域紧邻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牛肉进口国,发展优质牛肉生产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3)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并开拓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牧区要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畜牧业,通过调整畜群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改变养殖方式,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为农区和农牧交错带提供架子牛。农区要全面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肥技术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西北肉牛区(1)基本情况。该区域是我国最近几年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型区域,包括4个省区的29个县市,其中新疆自治区16个县(师)、甘肃省9个县市、陕西省2个县和宁夏2个县。该区域有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2亿亩;各种农作物秸秆1000余万吨,约40%的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2)主要特点。本区域天然草原和草山草坡面积较大,其中新疆被定为我国粮食后备产区,饲料和农作物秸秆资源比较丰富;拥有新疆褐牛、陕西秦川牛 3等地方良种,近年来引进了美国褐牛、瑞士褐牛等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疆牛肉对中亚和中东地区具有出口优势,现已开通14个口岸,为发展外向型肉牛业创造了条件。本区域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开展肉牛育肥时间较短,饲养技术以及肉牛屠宰加工等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3)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西北地区牛肉需求,以清真牛肉生产为主;兼顾向中亚和中东地区出口优质肉牛产品,为育肥区提供架子牛。主攻方向是健全肉牛良繁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充分发挥饲料资源的优势,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牛肉质量;培育和发展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开拓国内外市场,带动本区域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西南肉牛区(1)基本情况。该区域是我国近年来正在成长的一个新型肉牛产区,包括5个省市的67个县市,其中四川省5个县、重庆市3个县、云南省的35个县市、贵州省的9个县市和广西的15个县市。该区域拥有天然草场面积1.4多亿亩,每年可产3000余万吨各种农作物秸秆,其中超过65%的秸秆有待开发利用。(2)主要特点该区域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丰富,草山草坡较多,青绿饲草资源也较丰富;同时,三元种植结构的有效实施,饲草饲料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为发展肉牛产业奠定了基础。主要限制因素是肉牛业基础薄弱,地方品种个体小,生产能力相对较低。(3)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该区域目标定位为立足南方市场,建成西南地区优质牛肉生产供应基地。主攻方向为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各种农作物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三元结构种植,合理利用有效的光热资源,增加饲料饲草产量;加强现代肉牛业饲养和育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在提高出栏肉牛的胴体重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全国肉牛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共207个县市)4 53、肉牛的养殖技术为了保证牛肉中没有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兽药、化学合成物质等对人 6体有害物质的残留,肉牛养殖必须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1)牛场环境条件与保护地势高燥。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土质良好。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草料丰富。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6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避免地方病。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质缺乏或过多含有某种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对肉牛生长和肉质影响很大,虽可防治,但势必会增加成本。故应尽可能避免。(2)肉牛选育与选配现在国内饲养的肉牛多为引进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与国内黄牛的杂交后代,应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肉牛品种进行饲养,并结合育种引进优秀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选配。对于从场外购入的肉牛要经过严格检疫和消毒。7(3)营养需要肉牛绿色养殖要根据不同发育阶段期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会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和某些中毒现象与肉、蛋、奶中的抗菌素、激素和其他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由于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会导致饲草原料中化肥和农药较高的残留量,进而导致牛肉中药物残留的增加,因此,绿色养殖的饲料原料必须来自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种植基地。二、国内牛肉市场情况分析1、国内牛肉产量分析2009 年全国出栏肉牛4602万头、年末存栏10726万头、牛肉产量635万吨、 平均胴体重138kg/头(平均产肉 138kg/头),肉牛产值187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 9.63%,位居生猪和家禽之后,排名第三。 2009 年全国共有肉牛养殖户(场)13839619个:出栏 9 头以下场户有13278414个,出栏3409万头;出栏 1049 头场户有467596个,出栏112万头;出栏 5099 头场户有71900个,出栏508万头;出栏 100499 头场户有 18281 个,出栏422万头;8出栏 500999 头场户有2679个,出栏178万头;出栏 1000 头以上场户有749个,出栏129万头头。牧区县年末存栏牛1356万头(牦牛占54% (牦牛存栏726万头),出栏457万头,牛肉产量45万吨,折合胴体为98.5kg/头。半牧区县年末存栏牛994 万头(牦牛占1.91%)(牦牛存栏191万头),出栏478万头,牛肉产量27万吨,折合胴体为 56.5kg/ 头。 2、国内牛肉消费量和前景分析9从中国牛肉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中高档和多元化的牛肉消费,正在从大城市向中等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扩散,从高收入人群向中低收入人群拓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连锁超市的发展和冷藏物流手段的改善,各种冷却分割肉、小包装肉、中西式熟肉制品等增长迅速。全球牛肉的生产和消费分布较为平均。2010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牛肉消费国。近年来,全球牛肉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牛肉产量和需求量略有下降。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11年全球牛肉产量和消费量与2010年相比有小幅下降,将分别达到5,684.8万吨和5,583.4万吨。农业部在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牛肉产量将实现持续增长,至2015年牛肉产量达到700万吨,2010至2015年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牛肉消费量在此期间也将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是世界第三牛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由于近年来牛肉存栏量的下降以及牛肉价格的持续提高,预计2011年中国牛肉产量和牛肉表观消费量将略有下降,分别达到638.7万吨吨 640.3万吨 。 2006年以来,中国牛肉进口量增速远超过出口量增速,反映了我国肉类消费市场对高档牛肉的强劲需求。2010年,我国进口牛肉2.37万吨,出口牛肉2.21万吨,首次成为牛肉净进口国。预计2011年我国进口牛肉将持续上升,达到3.39万吨,出口牛肉持续下降,约为1.77万吨。10中国牛肉的消费以户外餐饮消费为主。2010年,户外消费、家庭消费和加工业消费分别为占牛肉消费总量653.2万吨的60.0%、32.0%和8.0%。中国牛肉价格自2006年以来持续上涨,至2011年12月,全国牛肉平均价格已达39.78元/公斤,较2006年1月的18.90元/公斤上涨两倍多。 尽管中国牛肉总体消费水平较高,然而目前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仅为4.1千克/人,远低于发达国家牛肉年平均消费50千克/人以及世界牛肉年平均消费10千克/人的水平。 我国的肉牛业还处于开始起步阶段,发展肉牛业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1)发展肉牛等草食家畜符合我国国情。 1984 年以来,我国粮食年增长率大约在 1%左右,增长幅度减少,同时又面临着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的制约,粮食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粮食不足集中表现在饲料用粮不足。我国每年生产 4 亿多吨粮食,同时就有 5 亿多吨秸秆。利用秸秆资源,辅之以适当精料,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生产,是建立我国节粮型畜牧业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优 11化我国肉类结构的有力保障。(2) 国内外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巨大牛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脂肪含量则相反,因而含热量适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因此,牛肉消费量在全世界仅居猪肉之后,是第二大肉类生产。目前香港是世界上主要的活牛交易市场。年需求量 20万头,其次是日本,年需求量4万多头,进口较多的还有前苏联、意大利、巴西等国家。符合出口标准的肉牛,每头可比国内市场多收人 2001000 元。我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湖北五省,每年向港澳地区提供优质肉牛可占到 70%。我国牛肉产量 1994年比1991年翻了1番,市场需求旺盛。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牛肉只增加 1kg,全国就要增产 120 万这相当于新西兰牛肉产量的 2 倍。如果我国人均牛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产量就要超过美国,达到 1200 万吨以上。国内肉牛饲养量在不断下降,由最高峰的12698.3万头 (1999 年)已经下降到10726.5 万头(2009年)减少了 1971.8 万头,牛肉供给能力下降。因此,国内牛肉市场容量很大,远未达到饱和,养牛不要怕卖不出去。(3) 肉牛产品深加工增值的作用不可低估 肉牛全身都是宝,能为工业提供多种原料。牛肉可制成系列熟制品,如罐头、卤制品、灌肠、牛肉干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牛内脏、牛血可以加工成食品,用牛骨髓生产食品添加剂,用来强化食品营养,防治老人缺钙。牛骨可以生产骨胶、明胶、皮胶、骨油、儿童、磷酸氢铵,它们广泛应用于造纸、电影制片、照像、医药、塑料、火柴等行业国内外利用牛的脏器已制成 400 多种生化药品。胆汁可用来提取胆红素,制造人工牛磺和肝素钠;其他腺体可用来提取胰岛素及一系列酶、激酶、激素等。用牛脑提取的脑下垂体促皮质素可治疗风湿病,用牛胰脏制成胰岛素注射液可治疗糖尿病,从牛睾丸中提取睾丸素可治疗神经衰弱,牛鞭作为补品滋阴壮阳。2、国内牛肉市场总体竞争情况分析中国牛肉市场总体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大量非正规屠宰商贩(屠宰场)与少量正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并存。小规模屠宰商贩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其产品绝大多数为质量安全无保障的热鲜牛肉,并且注水现象普遍存在;现代化正规屠宰加工企业具有一流的屠宰流水线、生产工艺先进、卫生条件好,其产品大多是经过排酸分割后的冷鲜肉和冷冻肉,安全卫生且品质等级高。小规模屠宰商贩的 12生产成本低,其热鲜肉及传统肉制品价格低廉,占据了国内低端牛肉市场。正规屠宰加工企业凭借优质的冷鲜及冷冻产品在国内中、高档牛肉市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但是中、高档牛肉占整个牛肉市场的份额不高,这决定了正规屠宰企业的市场份额较低。根据艾格农业咨询的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牛肉加工行业的产值约1,700亿元,而真正属于正规屠宰加工企业的产值约为400亿元,约占23%的市场份额。小屠宰商贩和正规屠宰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上游资源“牛源”的抢夺以及不同档次牛肉产品的竞争。小屠宰商贩通常高价收牛、低价卖肉并大肆销售注水牛肉,其做法一方面导致合法的现代屠宰企业购牛困难,产能利用率不足;另一方面,劣质牛肉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优质企业的优质牛肉难以以质论价。因此,在规模巨大的牛肉市场面前,威胁现代正规屠宰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屠宰商贩。随着国家进一步规范肉牛屠宰市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小规模、非正规屠宰商贩将逐渐退出市场,正规屠宰加工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伴随着中、高端牛肉市场的扩大而逐步提高。4、国内肉牛重点加工企业和加工产品情况分析牛肉产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屠宰、加工和销售等下游环节。目前,中国的牛肉产业还缺少数十亿元及规模以上的领军企业。未来产业整合机会主要在牛源控制和牛肉加工行业中出现。长春皓月、内蒙古科尔沁、大连雪龙、福成五丰和大元牛业是中国牛肉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1)长春皓月长春皓月目前是中国牛肉行业最大的制造商,每年可屠宰肉牛50万头,生产饲料30万吨、皮革加工50万标张、各类清真熟食制品10万吨。(2)内蒙古科尔沁科尔沁牛业拥有种植基地和草场12万亩,育肥牛存栏12,000头,目前每年可屠宰肉牛10万头,生产冷鲜、冷冻肉2万吨。2010年9月,科尔沁牛业成为中国首家肉牛制品有机食品企业,实现了在中国境内自行养殖有机肉牛、生产有机牛肉 13产品。(3)大连雪龙 大连雪龙拥有“雪龙和牛”高端牛肉品种,是中国牛肉行业最大的高端牛肉制造商,每年可屠宰雪龙黑牛3万头,年产高档深加工牛肉1,000吨以上。(4)福成五丰福成五丰(600965)是中国牛肉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每年可屠宰肉牛10万头,生产肉类制品9,000吨、饲料2万吨、有机肥3万吨。2010年,福成五丰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其中牛肉销售收入约占一半,达到2.6亿元,包括各类鲜冻牛肉(包含牛副产品)和各类熟制食品。(5)大元牛业2010年11月,大元牛业成功并购黑龙江北大荒牛业,持有北大荒牛业80%股权。此次并购是中国牛业行业首例并购案,为中国牛肉企业并购开辟了先河。自此,大元牛业可凭借北大荒牛业品牌优势和牛源优势,结合自身的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打造中国生态牛业基地。三、国 14国家对肉牛养殖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将从源头上保证牛源充足,改善牛肉品质和口感,从而使更健康更安全的牛肉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 2、国内肉牛养殖业的效益分析目前,养牛在全国尤其是贫困地区都在大力推广。其市场效益稳定因素等原因引得大家都非常看好市场前景和发展养殖规模。(1)肉牛一直供不应求,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我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牛肉是小康指标的组成部分,人们越加注重善食质量和结构的改善,对牛肉特别是优质牛肉需求将与日具增。(2)牛是草食动物,饲料利用率高、转化率也居家畜之首,成本低、回报率高,因其食草不与人类争粮,而且安全卫生指标相对较高,近乎于天然绿色食品。养牛业是个古老长远稳定的产业。众多范例和实践已证明:一些有眼光的商人,工程承包商都在完成基本资金积累后,都把多余资金投入到畜牧养牛业。 (3)牛肉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其营养价值高于猪肉及其它肉类产品,而被注重营养保健的现代家庭生活所重视,其肉质鲜美细嫩而不肥腻,易消化。牛皮是制革工业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的开发利用被普遍受到重视,食品工业和制革工业对肉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对牛肉和牛皮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所以养肉牛是一个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产业。3、国内肉牛养殖业的影响因素分析(1)上游行业情况作为肉牛育肥企业,在其成本中,采购架子牛支出约占85%,其他为饲料、人工等费用。架子牛市场供应情况,对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要。十二个月龄以上的牛都称为架子牛。但是只有12岁的架子牛才能生产出高档的牛肉来,并且这一阶段的牛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效益好。因此公 15司采购的架子牛都是在成长15个月左右的肉用牛,如西门塔尔,夏洛来品种。首先牛肉市场的需求和供应量的不足,带动了牛肉价格的升温,市场对育肥牛的需求加大,使肉牛育肥养殖业对架子牛的需求量同时增大。架子牛涨价,一方面是肥牛价格看涨,对架子牛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量成年母牛被宰杀,使架子牛越来越少。母牛育肥期短,由于肉质差因而价格低。部分厂家因牛源紧张,而将屠刀挥向成母牛,并将母牛肉充当公牛肉牟利。而一般养牛户,也不愿意繁育肉牛,这是因为一头架子牛从受孕到育成出栏,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饲养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所以将小母牛甚至成母牛出售。在畜牧交易中,都有上百头成母牛被肉品加工厂家收购宰杀,大约占交易量的1/3。导致架子牛繁殖量下降,架子牛数量减少。架子牛价格近两年虽然上涨较大。但近两年饲养成本也加大。以前一头牛每天饲料需要5元钱,而现在至少要10元钱,有的甚至要达到十二三元钱。如果扣除人工、防疫、利息等成本,再加上“不长膘”甚至死亡等不可预见因素,肉牛养殖的利润空间已被极大压缩,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肉牛养殖企业白干半年(肉牛充肥期半年左右)甚至亏损。由于以上原因,架子牛的繁育量减少和饲养成本提高,架子牛市场供应并没有随着市场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反而在市场需求面前,显现供应不足的的状况,可能进一步刺激牛市和牛肉价格的上涨。(2)下游市场销售情况2007年以前,我省牛肉价格持续多年保持稳中略升的势头,进入2007年以后,从分月价格变化情况看,2007年牛肉价格大体分为3个阶段,1-6月牛肉价格走势基本平稳,价格在19-20元/公斤;7-10月牛肉价格出现较快速的上升,价格在20-24元/公斤;11-12月牛肉价格的增幅放缓,但仍维持高价运行,且均高于2006年同期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方面,猪肉价格暴涨,使部分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的需要从猪肉转化到牛肉上来,相应刺激了牛肉的消费,牛肉总需求量出现一定增加。 同时,待宰活牛供应出现空缺,导致育肥牛价格上涨。16分析2008年牛肉价格上涨原因,一方面,肉牛牛源不足是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上涨造成了饲料价格普遍上涨,养殖成本上升。以上原因是牛肉价格上涨的主因。(3)其他因素分析肉牛养殖同时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饲料成本。受国际和国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涨幅较大,水、电、建筑和运输等成本上升较快,畜禽养殖成本大幅提高。除了饲料价格上涨因素外,其他如直接人工费增加、运输成本,防疫费用等因素对公司肉牛养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四、国内肉牛产业未来市场运行态势分析1、国内肉牛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肉牛养殖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新的重要产业。到了九十年代,我国基本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南和西部四大肉牛产业区域,其牛肉产量达到了全国总产量的94%。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肉牛饲养量锐减,肉牛产业出现了一些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母牛存栏数量大幅锐减。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全国肉牛存栏为13205.8万头,到2005年减少为10016.6万头,10年时间肉牛存栏数减少24.15%,平均每年减少2.4%,而宰杀数却以每年3.90%的幅度增加。基础母牛数量锐减,直接导致架子牛供应严重短缺,出现全国性“牛荒”,肉牛繁育模式也由传统的架子牛育肥变化为直线育肥,增加了肉牛养殖周期,提高了肉牛养殖风险。农户传统养牛主要是役用兼肉用,养母牛既可作役用,还可繁殖犊牛增值。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役用牛养殖迅速减少,同时由于母牛在出肉率和增重方面较公牛差,导致农户养殖母牛积极性下降。母牛养殖是肉牛业发展的基础,母牛存栏数量的不足将严重影响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后熟。(2)活牛交易市场生意萧条。17近几年,专业化肉牛育肥是我国肉牛产业链中最为活跃的环节,在东北、中原和西北肉牛带的发展较快。但是,育肥牛所需的架子牛和犊牛主要靠广大农区通过繁殖母牛来提供。由于繁殖母牛数量的大幅减少,活牛存栏和出栏量趁下降,全国各地活牛交易市场生意萧条。由于肉牛交易量大幅减少,活牛价格一路攀升。(3)肉牛屠宰加工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受肉牛市场供应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全国主要的屠宰加工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甚至许多企业都关门停产。这与肉牛产业龙头企业的产品大多为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牌产品不多,高附加值产品更少有关。我国肉牛养殖一直采取的是养、加、销各环节分散的产业链模式,衔接不紧密,“利益井享、风险共担”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对农户养殖肉牛的带动性不强,导致产业的发展藻础不实。(4)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不高。根据调研,母牛饲料成本2000元/头和犊牛饲米成本1000元/头,最后犊牛出售可卖到3500元,也就是说农户饲养一头母牛的净收益鱿为500元/头。饲养母牛还可以节省役力费用2000元也就是饲养一年能够赚钱大约250(元,如果没有耕地捆绑着,养殖母牛利润很低。而就饲养育肥牛的情况看,购买一头架于牛需5000一6000元,年出栏20头约需要流动资金10一12万元,如果养的好的话平均每斗牛目前可以赚取500元。1个农民一年饲养出栏20头育肥牛只能盈利1万元。而农民目前外出打工,一人无需投资1年也可以挣到2万元左右。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不高与高档踌牛比较缺乏有关。目一前我国用于牛肉生产的品种参差不齐,有的属于土种牛、有的属于兼用型地方良种牛,有的属于引进品种与土种牛的杂交后代,也有部分属于淘汰的役用牛,在产肉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转化率高方面,与专用肉牛品种有明显差距,导致我国牛肉档次提升难度很大,大多属于中低档次,优质牛肉和高档牛肉的产量较少,比较效益低,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5)牛肉质量安全问题。牛肉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残 18留及物理危害,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标签及安全教育等问题。目一前影响我国牛肉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大致可分为兽药残留、违禁药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动物疫病的流行、人为掺杂使假等。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全球肉牛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由疯牛病爆发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尽管我国不存在此病但仍需严加防范。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对我国的疫病防治产生严重的威胁如近年蒙古国爆发的口蹄疫等疫情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疫病防治方面,我国的兽医工作普遍存在预测预报体系不健全、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和疫病防治无足够物质保障等问题,每年由于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0一300亿元。牛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问题非常严重,已对国内牛肉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受经济利益驱使出现的牛肉注水增重,利用病、死牛加工熟食品出售,在牛肉中添加违禁用品以增加保鲜时间和色泽等报纸新闻曾多次报道,给我国牛肉质量安全蒙上阴影。随着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饲料添加剂等生化制剂的滥用,环境的恶化也越来越严重,给牛肉的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6)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由于畜牧业生产的特殊性,在生产中废弃物数量巨大。由于缺乏相应的废物处理系统和环境保护措施大量的粪便未经处理就露天堆放或排入河道沟渠,而且废弃物中通常带有致病微生物,容易造成土壤、水资源和空气污染,进而危害人类的健康。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由于资金的限制我国肉牛养殖的小规模农户基本无法处理肉牛养殖带来的粪便,而大规模养殖户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有配备相应的处理措施。城市郊区的育肥场废水仅仅经过蓄粪池沉淀过滤,而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通过地下水管排入城市下水道,致使城市废水的污染负荷成倍的增加,加大城市污水治理的难度;农区的育肥场废水则直接排到附近的沟壑或非饮用水源中,致使育肥场周围的一些灌溉水源或养殖水源水质严重恶化、腐败变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此外,在我国的西北肉牛带,利用天然草原放牧肉牛是这一区域的生产优势,但是草原牧区重利用轻建设,过度的超载放牧,使草原资源受到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牧区缺乏科学管理过度放牧,这种掠夺式经营使草地退化,沙化严重,草原地区的生态恶化加剧。192、国内肉牛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我国今后肉牛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牛肉总体消费量稳步快速增长。随着收入的增加,牛肉消 、牛肉总体消费量稳步快速增长。费量呈递增的趋势,中等偏上及更高收入的人群其牛肉消费是低收入人群的1.5-2倍。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不仅高收入群体的人数会迅速扩大,其他人群的收入也将稳步提高,因此,在未来几年牛肉的总体消费量预计将出现稳步较快增长。(2)中低档牛肉生产仍是我国牛肉需求的主流。在我国约有1亿人群以牛羊肉为主要、中低档牛肉生产仍是我国牛肉需求的主流。 肉类来源,他们主要分布于收入较低的中西部,加上消费习惯的影响,决定了其消费的牛肉 主要以中低档牛肉为主。此外,我国总人口中占绝大 多数的认为中等的收入者,这些人消费的牛肉也是以中低档为主。这就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牛肉生产将仍以中 低档牛肉为主。(3)高中档牛肉的需求将快速上升。随着富裕人群的快速扩大,以及境外来我国旅游、高中档牛肉的需求将快速上升。工作人口群体的快速增长,对牛肉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该群体消费牛肉的主要场所不是家庭内部,而是较为高档的餐厅,这些餐厅所需牛肉主要是高中档牛肉,因此,预计今后几 年内高中档牛肉的需求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出现快速上升。(4)分割肉和冷鲜肉所占的比重将显著上升。由于牛肉进行分割后无论冷冻销售还是 、分割肉和冷鲜肉所占的比重将显著上升。 以冷鲜肉的形式销售,其价格都远高于农贸市场不分割的价格, 而冷鲜肉的价格又远高于冷冻肉。因此,预计随着对牛肉质量要 求的提高和高中档牛肉需求的增加,目前一把刀、一根绳子就可以宰牛的现状将逐步改变,肉牛标准化屠宰、精细化分割将越来越普及。20(5)牛肉总体评价价格呈上升趋势。由于采用标准化屠宰和精细化分割后提高了牛肉的 、牛肉总体评价价格呈上升趋势。附加值,但也使牛肉售价显著提高,加上肉牛存栏量下降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需求量增 加,饲料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牛肉价格升高。(6)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提高。由于我国的肉牛养殖以分散为主,绝大多 、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提高。 数养殖户都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几乎没有议价能力, 屠宰厂和肉牛经纪人为了提高收益主 观上会压低活牛收购价格。现有的 规模屠宰厂由于肉牛收购困难,开工不足,为保证经济效益客观上不得不压低活牛收购价格。再加上精饲料原料持续在高位运行,粗饲料价格上升,活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因此,短期内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后期建设重点及发展建议:(1)健全优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根据各优势区域品种和资源特点,以纯种繁育为基础、杂交改良为主要手段,加快良种扩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建设一批种公牛站、肉牛良种繁育场和人工授精站,逐步建成现代肉牛繁育体系。加强基础母牛供应能力建设,形成性能优良的基础母牛群,提高育肥用犊牛质量。(2)完善肉牛标准化饲养技术体系。加快建立适应各优势区特点的集营养、饲料、牛舍设计、模式化饲养管理于一体的肉牛标准化技术生产体系和技术规程。大力推行农户繁育小牛、规模化集中育肥的生产模式,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的阶段饲养、异地育肥等饲养模式。支持优势区域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逐步建立牛肉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肉牛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活牛出栏评价体系、胴体质量评价体系和牛肉质量评价体系。(3)建立优质安全饲草料供应体系。培育和推广适合各优势区光热条件的优质高产牧草,研制出能延长青饲料 21保存时间、延缓青饲料养分损失、经济效益显著的无公害绿色添加剂,以及与各种青贮方式相配套的机械设备。开发肉牛专用安全饲料添加剂和精料补充料,改变传统饲料结构。中原、东北和西南优势区要建立专用饲料作物基地,大力推广三元种植结构;西北优势区应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适度建设人工草地。(4)构筑和完善肉牛产业链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等方式,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为农民提供服务、产品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高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推行分割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特色的牛肉制品,加强加工副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加工附加值。进一步完善牛肉加工和流通体系,规范牛肉及活牛市场,逐步建立完善以质论价制度。(5)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养牛业稳定发展。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大对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肉牛原良种场、资源场、扩繁场和种公牛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肉牛人工授精等品种改良服务网点。争取扩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肉牛优势区域发展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扩大良种项目补贴实施范围,对选择肉牛优质冻精实施人工授精的养殖场户给予补贴。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对肉牛业更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适当降低或减免加工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帮助规模养殖场(小区)解决用地难问题。(6)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预警机制,增强肉牛业抗风险能力。在健全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加强对产业趋势、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的分析预测,使农牧民及时了解统一、权威的市场信息,指导广大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加强产销衔接,化解农民可能遇到的生产和经营风险。(7)积极推进健康养殖,努力提高牛肉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优势区域肉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进程。制定肉牛规模化养殖标准和规范,严格控制养殖环节的兽药残留和违禁添加剂使用,改善肉牛养殖环境,扎实推进肉牛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加强养殖环节的技术指导服务,推广各项健康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22(8)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优势区域大力发展以养殖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肉牛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肉牛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快完善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连接机制,确保母牛养殖、育肥、加工等环节合理利益。鼓励肉牛屠宰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扶持肉牛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肉牛养殖组织化程度。 23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