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doc

    • 资源ID:3037319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doc

    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连智涌(陈式第二十代传人)一、为什么要练太极拳太极拳以太极命名的拳它有什么内涵,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边讲了,太极是阴阳之母,中国传统的道家的哲学思想,它认为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由阴阳来组成的,而且阴阳两个方面必须是协调平衡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寻求协调平衡的过程当中去求得前进和发展,以太极命名的拳,就是贯穿这种寻求协调平衡的原理去练习拳术研究拳理,通过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平衡达到健身、长寿,通过打乱对方的协调平衡达到制人取胜,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通过寻求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的平衡、协调达到天人合一,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此,可以把太极拳定义为,是一种按照中国传统道教的阴阳学说的理论,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我们练习太极拳,可以得到其它项目所得不到的一些效果,太极拳它的优美的外形,深邃的内涵,它的健身性、技击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所认识,太极拳也被大家称之为什么?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优美的山水画、高雅的舒性诗。杨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先生曾经对为什么练太极拳有过一篇小文章,题目叫做大小太极解,文章讲: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本有之灵而重修之良有以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天地是一个大太极,天地就是圆的,就分阴阳,人身是一个小太极,人身也分阴阳,人身既然是太极之体,就不能不练太极之拳,本来就有这种灵性,所以要重新来修炼它,所以一定能够得到很多的好处。另外他还讲:人身如机器,久不磨而生锈,生锈而气血滞,多生流弊,故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人身就好像一架机器一样,需要不断地去修理他、去通畅他,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的气血就会停滞或者产生一些疾病,所以人们一定要锻炼身体。要锻炼身体就必须懂得阴阳,所以练太极拳是最合适的。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拙力,纯任自然。这里边讲太极拳要以心行气,心是什么,心就是自己的精神、意念。不用拙力,不用笨力,纯任自然,要听其自然。筋骨先折曲之苦,皮肤无搓磨之劳。筋骨先折曲之苦,很多体育煅炼使你的四肢、筋骨有折曲之苦;皮肤无搓磨之劳,不需要去练什么打沙袋、举重等。他又讲了:不用力何以能有力?你不用力不去练这些练力气的东西,怎么能有力量?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也!就是说气入丹田,丹田在什么部位?在人体的小腹,他讲的这个气入丹田,指的不是我们的呼吸之气,而是人体的真气,丹田是气的总机关。腰为人体总的枢纽,丹田为发力的总的机关,力量是由丹田向四肢分发,然后你的气周流全身,意到气到,练到这个层次的时候,你的力量就不可限量了。所以说练太极拳,看似是在柔和缓慢的这个动作当中去练,实际达到的效果,比你去练举重,练其它的一些硬功所达到的效果还要好。他讲了,此不用浊力纯以神行功效著也,先师去极柔软,然后极坚钢,盖此意也。他这里就讲了一个辩证法,极柔软而极坚钢,太极的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我们在极柔软的训练过程当中,能练出极坚钢的意志、极坚钢的力量,能够达到极坚钢的效果。所以说我们现代人在现代的紧张的生活当中,能够静下心来,去习练这种柔和缓慢,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对你的身体和精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同时,我们练习太极拳,通过我们从生理到心理的变化,可以达到五个层次的修炼,第一可以开阔人的胸怀。太极拳的动作它要求松柔圆活,从外形看好像行云流水,其实它在动中求静,内涵沉髓,长期修炼,练拳者会变得胸怀宽广,性格豪爽,正气凛然。一个人如果有了博大的胸怀,豪迈有气概,再依照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这种处世原则来行事,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业,所以练太极拳第一要练胸怀。第二可以修练好得心态。太极拳的外形要求动作沉稳,速度均匀、舒展大方、开合自然,要求练拳者要在一种十分平衡稳定的心态下去动作,尤其是在太极推手当中,只有凝神运气、心态稳定,才能通过皮肤的接触去听到对方的意图,然后你再随曲就伸因势利导去取得胜利。练太极的大忌就是急躁和盲动。久而久之,练太极拳的人会变成稳健步老成、善于应变,形成这种心理状态。在当今复杂万变的社会生活当中,只有具备了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适应当今复杂的环境,才能够处理好工作。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因此,练太极拳要追求心态的锻炼。第三可以开发人的智慧。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功夫,尤其在太极拳的推手和技击当中都强调这一点,要后发先至。总之,无非是要练太极拳的人要开动脑筋,要善于谋划,不要去硬碰硬、不要去激化矛盾,要从矛盾的侧面入手去解决矛盾,你比如说太极拳推手当中的走化和引进落空都是这些动脑原则的体现,过去毛泽东曾经讲过,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实际上,这四项原则就应该是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一种高度发扬。所以说,练太极拳要掌握的奥妙、真谛在于动脑而不是动力气,我们说技击也是太极拳要练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太极拳只是去追求技击,你的功夫再好再高,也只能是一介武夫。所以说,太极拳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动脑、应该是智慧、应该是不战而胜。因此,要想不战而胜,就需要有一个具有高等智慧的头脑,去思考和策划、谋划。第四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太极拳是文化拳,它的拳理非常深奥,它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经过许多代人的实践证明,你的拳理也就是说你对太极拳的理论认识理解到什么程度,你才能够练到什么程度,否则的话,你去盲目的瞎练,可以说是事倍而功半。你想要弄通,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必须要提高各个方面的素养,比如说哲学、文学、医学、力学、美学、音乐等等。为什么这么说,哲学思想是我们中国传统道家的阴阳哲学思想的根基。你不懂得阴阳,你就不懂得哲学;不懂得阴阳就不懂得辩证统一,不懂得这个系统性、协调性。所以,你要想学好太极拳就要先学好哲学。第二,太极拳的拳论和拳谱大部分都是前人所写,前人所写都是用文言文写出来的,都是古汉语,有些东西很难懂,你要想学好了前人的拳谱,首先就要把中国的古汉语学好,所以说,你在练学太极拳的同时,已提高了你文学方面的修养。第三个方面是力学。太极拳讲的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无非是力学的角度去怎么破坏对方的平衡,怎么用最小的力量能够达到最大的效果。所以说,力学也是太极拳推手当中引、化、拿、发每一个具体的手法所不可忽略的。练太极拳你要去研究人体的经络,人体的穴位,人体的内脏,以及人体的四肢等等,无形当中,你在练太极拳的过程当中,提高了你的医学修养。太极拳到了现代,运动会、集会都有太极拳的表演,表演它离不开集体的协调性、集体的美感,这种美学和音乐的知识也是在练学太极拳当中所不可忽略的。我们说一个比较成熟的太极拳家,你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稳定的心态,要有锐智的头脑,要有深邃的修养,要有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把太极拳练。二、怎么练好太极拳要想练好太极拳,我觉得由以下几个方面、条件。一般情况要经过五个阶段的努力才能够把太极拳学好、练好。一是学拳。现在啊各种门派的太极拳很多,套路很多,你要想学会一个套路,必须要扎扎实实的、一招一式的去学习,这个阶段对初学者非常重要。二是修拳。很多学太极拳的拳友们,把一套拳学完了之后就自己去练了,实际上太极拳你只学一遍是学不好的。一套太极拳你必需要请老师反复地去修正你的每一个动作。一个套路你学完了,并不等于学会了,你必须要请老师去给你修正动作。这个修正的阶段,应该说要远远的长于你学拳的阶段,假如你学拳是一个月,修拳可能就要十个月,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纠正,使你每个动作都能达到标准,这样才能把拳练好。现在许多练拳的拳友们,不重视修拳这个阶段,学完了以后就自己去练,往往练走了样,再想改回来都不容易。过去有句话讲,“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三是练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一套拳已经熟练掌握并且基本上合乎规矩,达到标准,接下来就是需要个人去苦练,俗话讲,“功夫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所以,一套拳你学会了学完了,请老师把每一个动作都按照标准来给你修正了,基本上合乎标准,合乎老师的要求,然后就需要你自己去下功夫苦练,“拳打万遍自然精”,就是把拳练好的绝窍。四是内外合一。学会了你的外形和内在的呼吸、劲路结合起来,学会了套路,照葫芦画瓢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内外合一、也就是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进入太极拳的懂劲阶段,也就是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要把动作的开合、伸缩、起落和呼吸结合起来,让丹田,腰肌发出来的力量能够达到四梢,四梢也就是四肢,这样,使我们练拳的拳友们,由招熟升华到了懂劲。五是随心所欲(古拳谱当中所讲的神明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入了太极拳的高层次,一套拳,不仅在外形上打得舒展、漂亮,而且从内劲、呼吸上畅通无阻,一气呵成,使人感到这套拳打得如春风杨柳、行云流水,所以这五个阶段应该是我们练太极拳的爱好者不可逾越的五个阶段,也是不能走捷径的,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学好拳、修好拳、练好拳,才能够达到懂劲,懂劲之后,才能够达到神明,这五个阶段要用多长时间来完成,古代的时候啊,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太极十年不出门,太极十年不出门,是在当时的那种信息、交通都比较落后闭塞的情况下,而且那个时候的老师比较保守,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信息通畅,而且各种太极拳的书籍、刊物非常多,现在的老师也都不保守了,所以我感觉,如果我们的拳友们爱好者们下功夫苦练,自己能够苦练,能够去研究拳理拳论,并且能够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言传身教,应该能够在五年的时间内完成过去十年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这种功夫的阶段。在练习过程当中还要注意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要有“四心”。一是要有决心。学太极拳比其他的项目要难,你没有决心就学不了。二是要有信心。不要认为自己是不是比别人笨很多,别人是不是比自己聪明很多啊。不是,人人都是一样。你只要有信心就能够赶上别人。三是要有恒心。要坚持,不能只有五分钟热度,两三个月是练不好太极拳的,刚才讲了要用五年的时间,还要苦练才能够练好。四是要虚心。你不管练到什么程度,过去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心,要多去请教老师,多去向自己的拳友们、师兄弟们共同研究,一起探讨。第二要请一位好老师。要请一位明师,这个明师是明白的明,而不是有名的名,有名气的老师自己都不一定明白拳理、拳论,可能还没有一些民间的、默默无闻的拳师教导得好。所以,我们学拳要找一位明白的老师,而不是只是去找那些有名气的老师。第三要善于钻研拳理。一定要努力去钻研太极拳的古拳谱,学习当代很多太极名家练拳的心得体会,正确理解和运用,融会贯通,才能把拳练好。三、太极拳的流派和渊源目前,国内流行得比较广的大概是这么几派,第一是陈式太极拳,诞生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由陈王廷创立;第二是杨式太极拳,诞生于河北省永年县的广府镇,由杨露禅创立;第三是吴式太极拳,诞生于北京,由蒙古人叫全佑(后来改从汉姓,姓吴)的儿子吴监泉创立。第四是武式太极拳,也诞生于河北省永年县的广府镇。由武禹襄创立(武禹襄曾经向杨露禅学过杨式太极拳,然后他又到河南温县赵堡镇向陈青萍学了赵堡太极拳,在这两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出了武式太极拳)。第五个是孙式太极拳,是我们中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孙禄堂老先生在向郝为真先生学了武式太极拳之后,又柔进了形意、八卦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太极拳门派。第六个就是赵堡太极拳,是河南温县赵堡镇所流传的一个太极拳支派。第七就是解放后,国家为了推广发展太极拳而创编的国家竞赛套路。另外在民间还流传有很多其他的各种门派的太极拳,但是他们影响和知名度、流传的面都不是很广。中国太极拳,他的渊流应该追溯到中国道家的传统的练功方法,可以说太极拳在上千年以前的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后来经过历代传人的传承,到了明末元初,张三丰的时候有了一个大的发展,由张三丰再传到北派的王宗岳、南派的张松溪。北派的王宗岳通过蒋发传到河南的陈家沟,由陈家沟又传到了杨露禅,由此而演变出很多的太极拳流派。北派的太极拳主要是王宗岳传给蒋发之后,蒋发传给了河南陈家沟的陈长兴,形成了陈式太极拳,陈长兴又传给了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杨露禅进北京创建了杨式太极拳基本的拳式,后来杨式太极拳经过了几代流传到现在。这么多流派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太极拳的流派和他的源流存在的原因,我们刚才都已经讲了,现在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什么,天下太极是一家,不管是哪一个派别的太极,都是根据中国的道家传统的哲学思想而创立起来的。他的套路可以不一样,他的练习方法可以不一样,但是他的理念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天下太极是一家。四、张三丰、王宗岳拳论解析张三丰的太极拳论里面第一段讲,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他第一段讲练太极拳你要有一个轻灵的体态,也就是轻松灵活。尤须贯串,什么是贯串,贯通,串是串连,就像珠子一样串在一起,贯通串在一起;气宜鼓荡,气指的是你的气势,练太极拳的气势要鼓荡,要有气势,并不是指的呼吸在鼓荡,而是指打太极拳要有一定的气势,你的外形上气势要浓厚、宏伟;神宜内敛,指精神要内敛,眼睛不可东张西望,不可向远望,而是眼神收回来;练拳时外形勿使有缺陷处,就像圆球一样没有缺陷;勿使有凹凸处,没有凹下去或凸出来的地方;勿使有断续处,不能够间断,要连绵不断。在第一段里面他讲了练太极拳四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松、柔、圆、活”。松柔圆活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做到松柔圆活?我们前面讲了太极拳他是以阴阳为它的指导思想的,什么是阴?什么是阳?我们讲可见的是阳,隐形的是阴。我们见到了松柔圆活这四个字,但是从阴阳哲学思想来讲,它的背后还有四个字,第一个字“松”的背后是“紧”,没有紧就无所谓松。所以我们在理解松的时候,松不等于懈,松不是把自己变成了一盘泥,而是松中有紧,它只是把松写出来了,而没有把紧写出来。松紧带就能充分体现松和紧这个辩证关系,我们把它拉长的时候,外形松了,里面却紧了;我们把它收短的时候,外形紧了,它的内劲就松了。但是,我们松不能松过头,如果一尺长的松紧带,松到九寸九的时候它就是懈,只能松到一尺零一才是有不懈的这种感觉,才能保持太极拳的膨劲,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紧带的这种松紧关系就可以很恰当的比喻我们身体内部的这种运行方法,我们在做太极拳的动作向外伸展的时候,实际上我们里面的劲在收紧,手臂向回收的时候,我们内劲在松弛,这就是松和紧的辩证关系。第二个字“柔”的背后是“刚”。柔不是软,柔是有一定内涵的。就像一棵小树,一根竹子一样,当把它折弯的时候,它能够放松还能够弹回去,柔中必须有刚才是真正的柔;如果把它折断了,是刚性太强,竖不起来,就等于软了。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第三个字“圆”的背后是“方”。我们说的圆要求的是身体的运行轨迹,手、脚、身体运行的轨迹要走弧形,前一个动作和后一个动作的连贯要圆滑,无凸凹处、无断续处。特别是动作的过渡要圆滑,没有断续。但是,在打太极拳中每一个式子又有它自己本身的方,每一个动作要做到规规矩矩,支撑八面,动作到位,再把它有机的连串、贯串起来就是圆。做到“连贯圆滑”、“方正适度”。第四个字“活”的背后是“定”。这个活指的是你的身体的灵活,定就是中定的意思,我们的灵活是在立身中正、中定的要求下的活。就像一扇门有一个门轴,开关非常灵活,但是这根轴必须要中定。做到“中定稳固”、“身法灵活”。总之,松、柔、圆、活与紧、刚、方、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在研究松、柔、圆、活的时候,一定要研究紧、刚、方、定。这里边还有个尤须贯串的问题,也就是连绵不断。如何做到?实际上就是练习太极拳套路时,在前一个动作和后一个动作连接的地方要圆滑过度,不能够中断。所以,在太极拳里有一个名词叫做折叠,要求前一个动作和后一个动作应该是交叉的,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应该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前一个动作和后一个动作他的交叉是叠加在一起的,当前一个动作运行到位时就已经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了,做到连绵不断,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就表现在它的精神集中不散乱,连绵不断。第二段,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这一段主要是讲内劲的运行渠道,外形的协调有序。我们练太极拳讲有它的内三合和外三合。外三合就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合。合的意思就是协调(对应),我们首先把外三合做好,手和脚要协调起来,肘和膝要协调起来,肩和跨要协调起来,然后才能和内协调起来。内三合、外三合总的都协调起来,才能够通顺。内三合讲的是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神是你的精神,意指的是意念,气指的是呼吸。我们太极拳是内家拳,是要以意领气,所以,精神要和意念结合,意念要和呼吸结合,这样子才能够完整一气。前面讲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指了外三合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出来的是一个整劲,向前、退后才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的地方,身体就要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不是你的腰姿势不正确,就是你的腿位置有毛病。上下前后左右皆然,皆然就是说都是这样子,你不是你上头不对劲,就是下头不合适,左边不合适还是右边不合适,都是因为腰腿摆放的不正确,才出现这样的情况。凡此皆是意,是指用你的意念造成的,不在外面就要调整你的意念,要调整你的内三合,通过内三合来调整你的外形。第三段,有上既有下,有前既有后,有左既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这段主要讲的是阴阳的协调变化。有上既有下,有前既有后,有左既有右,讲的就是我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协调性。当我们一只手向前的时候,必然有一个向后的力量和这只手的力量来对称,比如说我们在做搂膝拗步的时候,前手和后手的对称;当我们做如封似闭的时候,两只手和你的命门的对称;做野马分宗或者斜飞式的时候,左右手的对称;所以我们在这里面就体现到了太极拳的这种协调性(对称性)。你必须要整个完整一气,同时在这种完整一气当中,体现了一个太极拳的整劲,而形成的膨胀力、对应力、对称力、浑圆力。当我们做像搂膝拗步的时候,一个手向前一个手向下的时候,它是一个对称力;当我们做如封似闭的时候,两掌向前,你的腰肌和命门向后,形成了一种膨胀力;这时候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太极拳的这种整个的浑圆力。同时,这一段也体现了虚实变化的重要性,它既体现在套路上,又体现在推手和散手上;它这里做了一个比喻,要想把一个东西掀起,必须要把它的根挫断,这个东西肯定会掀起或者倒掉。同时,它要求在打太极拳、推手、技击的时候,虚实一定要分明,有实就要有虚,要避实就虚或者是避虚就实,这又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一处有一处的虚实,处处总此于虚实,太极拳总是离不开一个虚实。虚就是阴,实就是阳,也就是说太极拳毕竟最后就是讲了一个阴阳。第四段,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涛涛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裂、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坎、离、熏、兑四正方也,采、裂、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心得体会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这里面解释太极拳的十三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就是我们平常以健身为主的这种练拳。它的表现是优美、高雅,如行云流水、春风杨柳,像山间小河一样潺潺细流、连绵不断优雅气势。太极拳还有一种技击的练法,像长江大河一样波涛汹涌、滔滔不绝的磅礴气势,似如“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十三势是太极拳的主要内容,掤、捋、挤、按、采、裂、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势里面又分出了四正四隅,四正四隅就是四正方、四斜方,并在四正方、四斜方的运行当中体现了进、退、顾、盼、定。张三丰的太极拳经是我们历代演练、修炼太极拳的人所应该认真掌握的理论基础。王宗岳有一篇文章阐述了张三丰的太极拳论。第一段,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这一段讲了太极拳的生成和发展。他表现的关键是“动静之机”,就是由动到静、由静到动这一瞬间的发动,这种停止和发动的一瞬间是动静之机。太极是阴阳之母,就像这个太极图一样,阴和阳都在太极里面,它是由无极而生的。比如说我们,在练拳的时候要有一个无极式,无极式的时候大家要把眼睛闭上,为什么这样?因为你眼睛闭上以后,你就没有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这时候你就进入一种无极的状态,当你把眼睛一睁开的时候,有了天、地,有了前、后,有了左、右,这时候你的精神状态当中,就已经孕育着太极,就有了阴阳;当你两手一开始动的时候就是两仪,生成了两仪。所以说太极者是由无极而生成的,动静之机它体现在动和静这一个微妙的阶段。我们看一个人练太极拳练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他第一个动作和第二个动作的衔接,衔接得是否圆滑,是否没有痕迹,这就是动静之机。无过不及如何理解呢?无过不及首先有种解释,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标准,不能过,不能不及,过了、超过了这个标准的时候,已是不符合标准;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也不符合这个标准,这叫“无过无不及”。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在我们的训练过程当中就一定要过,才能真正达到标准,这叫“无过而不及”。因此,无过不及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但是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你一定要过才能够及。随曲就伸是什么?就是舍己从人,不能够你主动的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要出现那种自然的反应,或者技击的过程当中,要随曲就伸,舍己从人。当和对方“黏”在一起的时候,你不要主动地去发力,主动地去使劲,而是根据对方的来力,根据对方的意图,去随机应变,这就是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走”是走化的柔韧松,当对方来的是刚劲的时候,我走柔劲把对方的刚劲化掉,所以叫做走化。我顺人背谓之“黏”,“黏”是渗透的松沉劲,就是通过接触对方的身体把自己的力量加到对方的身上去,“黏”沉劲要渗透到对方身体里面去。动急则急应,对方来得快,我动得也快。动缓则缓随,对方动作慢,我动作随着也要慢。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虽然情况是变化万端的,但道理是一样的。第二段“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yao),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这一段讲了太极拳锻炼的三个阶段及练成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形式。王宗岳把太极拳的练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是学会拳架,再由招数而渐悟懂劲;第二个阶段就是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第三个阶段就是神明,拳法纯熟而达随心所欲。太极拳要练到高级阶段神明的程度,非得练了很长时间,下了很久的功夫,是不可能达到的。虚领顶劲说你的是头顶百汇穴有向上提之意,好像有根小绳子往上提着似的,或者是头上顶着一个东西,实际上是虚的,没有的。我们练拳的时候,好像头顶上放着一个东西的顶着它,这时你就立身一定会中正,身体不能够左右摇晃,否则头顶上的东西就会掉下来,假设有一个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就是你的呼吸要深长,不能做急速的呼吸,要做深呼吸,要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是说身体不能够左右偏移,要忽隐忽现,这种忽隐忽现就是一种虚实的表现形式,忽虚忽实,表现在什么?左重则左虚,在推手的时候或者在技击的时候,对方从左边打过来了,那我左边就变成虚的;对方右重则右杳(渺:miao),对方从右边打过来了,我右边又无音信,也没有啦,让对方摸不到。仰之则弥高,对方向上用力的时候,我们像泰山一样的高,它摸不到顶。浮之则弥深,当对方向下用力的时候,我们把它化掉之后,我们的脚下似一个大的深坑,它就不敢向下用力,一向下用力就掉到深坑里面去。进之则愈长,当我们的手向前用力的时候,挨到对方的身上对方后退,对方越退我们就越进,一直把对方压服到他不能退的时候为止。退之则愈促,我们在退的时候比对方进得要快,就好像一枝箭射过来,如果你没有比它快,它肯定要射到你身上去,你比它还快,而且还有一个像引带它的作用,把这支箭打掉了,所以这几句话讲得非常非常的高深。以上这几种形式我们能做得到,就一定能够做到一羽不能加,当我们的手伸出来之后,一个羽毛放在这上面也能感觉到,都不能让它落在这上面,就是说我们和对方推手的时候,我们的手要永远在对方的手上面,我们的手出来之后,对方的手挟在我的手上的时候,我不能让他在我的上面,我就要到他的上面去。蝇虫不能落,大家可能看到有的这个马、牛,它在这个吃草啊,或者休息的时候有些苍蝇啊,落到它身上的时候,它身上会发生抖动,把这些蝇虫抖掉。就是我们练太极拳时间长了以后,能发出一种弹抖力,对方挨到那个地方,那个地方能出现弹抖力,把对方抖出去。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和对方“黏”住之后,他不知道我的重心、劲的大小、什么时候会发,但是我知道他劲的大小、重心在哪、背在哪儿。所以,达到这种程度就可以英雄所向无敌了。第三段,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斯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耄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一段讲的是太极拳和其他拳种的区别。斯技也就是说技击,这种技术别的门类的东西也很多,但是其他的这种技击方法,虽然有很多区别,但不外乎是壮斯弱、有力打无力、慢让快,这些都是先天自然的东西。我们这里要四两拨千斤,四两的劲力拨动千斤之力不是用力去胜对方,而是用我们刚才所讲的用思想、用头脑、用智慧、用力学、用长期练成的浑圆力、弹抖力去战胜对方。观耄耄能御众之形,耄耄就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过去很多太极拳的老前辈,在七八十岁的时候,还能够向年轻人一样的去技击,还很够抵御几个年轻人。后边讲了快何能为,你单靠快能够解决问题吗?而是快中有巧,也不是力大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去解决问题。第四段: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个地方把前面阴阳学的哲学思想进一步加以阐释。立如平准,一个人站在那里就像一个称一样,天平两边是一样的,保持身体的平衡、平稳,不偏不倚。活似车轮,你身体的手臂、腰、肩都要像车轮一样的灵活。偏沉则重,这里面讲的就是阴阳的关系,你不能够是两个脚站在那里不动,或者两只同时向外发力,一定要偏,偏就是阴阳要分开,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双重指的不仅仅是两个脚站在那里同时用力,而是指比如双方推手的时候,对方用力的时候我就不用力,我就想办法把力加到对方身上去。对方用力的时候我也用力,两个人一顶牛这就是双重。所以说双重则滞,都是因为不知道阴阳。这里面讲黏就是走,走就是黏,前面讲了这个我顺人背为之黏,又讲了人刚我柔谓之走,这两个又是阴阳的变化,互相可以转换,走就是黏,黏就是走,这里面讲的阴阳是互换的,就像太极图一样的阴阳互相转换,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相济就是相互协调,相互平衡,在相互协调、相互平衡当中保持我们自身的这种立身中正,但是我们要破坏对方的平衡,保持自己的阴阳相济。懂劲以后越练越精,长期的去研究、揣摩,渐至随心所欲,达到了神明的阶段。第五段: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敷衍陪衬,非有慧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也恐枉费功夫耳。这一段讲的是前面所讲的道理,本来就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为什么?就是好像对方一拳打过来,用一只手挡住对方后,再用另外一只拳头去打击对方,这就是“舍近求远”。实际上应当在用拳挡住对方后就进攻对方,化掉对方的来劲直接进攻对方。在太极拳技击的这种思想过程当中,就是要“舍己从人”,要能够“舍己从人”才能够真正达到制人的目的。如果你不敢“舍己从人”,你就不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够引进落空。因能够舍己从人,才能够引进落空,才能够四两拨千斤,才能够达到制人的效果。所以这里讲了,本来是应该舍己从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舍近求远了,给挡住以后,再从远的地方打出去一拳,或者踢过去一脚,这个不符合太极拳的技击道理。所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此论句句切要。此论指的就是太极拳论,张三丰的太极拳论并无一句敷衍陪衬,没有一个字是不重要的,你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认知深度,你了解不了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在过去封建年代的时候,先师不肯妄传。五、什么是太极拳的意、气、劲太极拳的意、气、劲。意,是指人的精神意念。气,指的是呼吸。劲,是指我们经过太极拳的锻炼能从体内迸发出的一种内在力量。精神放松和呼吸自然协调起来,我们从体内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自然的力量,这种自然的力量就叫做劲。精神放松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呼吸自然是一种什么样的呼吸,是不是呼吸和动作一定要结合起来。实际上这种自然应该是一种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自然。我们对太极拳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我们的呼吸会自然和你的动作长、短、大、小、高、低自然的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你去特殊的去想哪个动作是需要去呼,哪个动作需要去吸,这样做反而是一种硬性的规定,硬性规定会引起人们在练拳的时候内心的紧张,结果你的意念不能得到放松。所以,我们讲这种呼吸的自然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这种特定环境条件下长期训练养成的一种自然的呼吸。什么是劲,劲也可以说是内劲,内劲就是在这种精神放松、呼吸自然结合协调的情况下,所迸发出来的体内的、全身的、圆满的、完整的一种力量。也可以说,劲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力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我们掌握精神意念、呼吸自然和劲的这种协调性,最后我们所达到的效果就是太极拳的一种圆满的膨力、膨胀的力量、一种浑圆力。所以,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精神的放松、呼吸的自然,然后去体会我们内劲的增长,去调节我们内劲运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使我们的劲、呼吸、精神意念进入到一种非常自然和谐的状态。六、如何认识练拳过程中经络和穴位的作用我感觉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它是一个客观存在,即使是人们没弄清楚经络的走向和穴位的位置的时候它也是存在的。我们在练拳的过程当中,就不需要去刻意地去追求它。如果你一开始学拳的时候就陷入到这些经络和穴位的这些茫然的问题当中去,你会感觉无所适从。如果你练习太极拳不去研究这些东西,而是当你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回头再去看那些东西,你就会感到,原来弄了半天人体的经络是这么回事,你自己可以亲身感受到这些经络的、穴位的它的走向、它的重要性、它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在这些经络和穴位当中,有一些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现病痛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整个人体的调节,有些是通过经络和穴位,刺激你人体的力量和形成及力量的发出。比如说丹田,丹田是我们人体能量的总的聚集的部位,我们现在练各种功法也好,练太极拳也好,很注重意守丹田,为什么要意守或者气沉丹田?丹田在人体的小腹部(脐下2寸),这个部位它的里面是什么?实际大部分都是肠子,人体的肠子在这个腹腔里面不断的在蠕动、在摩擦,这种蠕动和摩擦起了两个作用,一个是消化吸收作用,对我们这个人们摄入的一些能量,也就是吃进去的食物,通过胃进入到肠道进行消化、吸收、分配,能量分配到各个部位;另一个是传送能量作用,它的蠕动就是肠壁和肠壁之间产生的摩擦,摩擦生热,热就是能量,这种能量又遍布了全身,为全身提供了一个热能。所以,我们在练拳或者练某些功法的时候,有些人会感觉到丹田部位发热,发热以后,然后它顺着督脉和任脉进行流动。实际上我们经过对丹田的一种特殊的锻炼,使它的蠕动和摩擦加剧产生更多的热能,产生的热能就顺着人体经络去传导。经络是什么?经络在人体也就是向我们大自然当中所遍布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渠道,我们的总经络里面最重要的是人背后的督脉和前面的任脉,就像我们中国的这个长江和黄河一样。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水域,在长江和黄河又分成了很多支流,小的河流又分出了人工的好多的小的渠道,灌溉了大片的土地。我们人体的经络也是这样的,督脉和任脉就好像长江、黄河把我们的热能通过其它的经络分布到全身,你的经络通畅,你浑身的协调性就很好,比如说我们通过练习太极拳就会感觉到手掌非常红润,这是我们的气血通过经络和微血管,把它人体的能量、血液或者是其它的能量,能够运行到手上去、运行到脚趾上去,手指和脚趾是距离身上最远的地方,我们能够把能量运行这些地方的时候,证明了人体的经络是畅通的。经络畅通就能够排除一些疾病,能够提高人体的预防机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经络和穴位它在人体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在练习太极的过程当中,又不要过于刻意地去追求它,而是自然而然随着练拳时间的增长、功夫的加深不断地去认识,进而掌握每个穴位的位置及对于人体的作用,然后通过练习疏通经络、打通穴位,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七、什么是太极推手推手已经是太极拳爱好者们普遍开展的一项运动。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什么是太极推手,它和太极拳练习之间是什么关系。太极推手实际上是在太极拳的创立、发展、传播过程当中通过许多代人研究,创造出来的一种同门、同道师兄弟之间所进行互相切磋、互相研究的这么一种训练方法,可以说太极推手它是太极拳的一种特有的训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因为太极拳从我们这个古代发展到现代,它逐渐的从技击性向健身性的方向在发展,在这个由技击向健身发展的过程当中,为了不丢掉太极拳原有的技击性,但是又避免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出现伤亡现象,所以我们的前辈研究了太极推手,也就是把推手作为是从练习太极拳套路到练习技击付诸于实践的一个过渡阶段。推手产生是不以伤人为目的,在推手的这种形式下,两人只要一搭手就是朋友,不是朋友不搭手,所以你和朋友搭手的时候你不能以损伤朋友的身体或者是让朋友难堪为目的,而是同门同道之间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下,为寻求太极拳的劲路,提高技击性而研究出来的一种友好的、和谐的游戏。现在有一些比赛,进入了一种竞赛的状态,竞赛的状态就有胜负的这种要求,一进入胜负要求的时候,人们的心态就不同了,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力量、或者他的目的是伤害对方、是把对方推出圈外、推到擂台之下这样采取的手段,就不是以切磋、以互相研究为目的了,这种竞赛应该是太极推手的一种不正确的方法。太极推手和练拳之间是什么关系?练习太极推手主要是练习舍己从人、随曲就伸,体现两个人的合作,也就是说刚才我们讲的你把你自己的力量用出来对方能不能化掉,对方的力量运动到你的身上之后,你自己能不能化掉,这时候就体现出太极套路演练的基础怎么样。我们在演练太极拳的套路中获得的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连续性、均匀性,能不能在推手当中充分的发挥出来,双方都要为对方创造条件。两个人可能过去根本不认识,在同等的心态下给对方提供让对方充分发挥他的太极推手的技能,充分体现出对方在太极方面的这种能量,对方以同样的心态来对待你,你也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对方,这种太极推手推出来是非常优美和谐的。同样,在里面也可以体现出胜负来,这种胜负可以说只有双方知道,当你使向对方的一个劲路,对方化不掉的时候,对方也会感觉到。我们练习太极推手有个正确的目的,然后才能够真正的练习太极推手里面的各种劲路、技巧,就会练出一种非常好的心态,并通过太极推手去结交很多朋友。因为练太极拳的套路毕竟是你自己的练习方法,是知己的功夫,而太极推手是双方的,既要知人,又通过太极推手回过来检验自己练的水平怎么样。只有把太极推手当作是提高太极拳艺的一种训练手段,才能保持博大的胸怀、良好的心态,技艺提高的就更快。八、太极推手和套路练习的关系太极推手和太极套路是什么关系,怎么样才能练好太极推手?练好太极推手是一个非常吃功夫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我们练拳的时候要求要体会松、柔、圆、活四个字,在太极推手当中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松、柔、圆、活”四个字。松,就是

    注意事项

    本文(修炼太极拳心得体会.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