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唐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终结外国文学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026154       资源大小:72.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唐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终结外国文学毕业论文.doc

    唐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终结 绪 论 文学即人学,任何文学形式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都或明显或隐晦的反映着该时代的精神特质。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教会文学在中世纪中表现尤为突出。除了宗教势力之外,在欧中的封建统治中,封建贵族阶级也占有重要位置,必然要求在文学艺术上能表现他们的精神特征,而骑士文学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成为中世纪世俗的贵族阶级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是在欧洲骑士制度之下产生的文学样式,其着力对贵族阶层崇尚的骑士精神进行表现。骑士文学中所描写的关于骑士的种种特征,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崇尚战功、文雅知理、尊重女性、锄强扶弱等等。 但是,骑士文学与它所表现的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毕竟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它们会随着其所依附的制度的灭亡而走向终结,最终被新的社会制度和能够代表它精神诉求的文学样式所替代。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西班牙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的著作堂吉诃德正好反映了骑士文学如何走向衰亡的过程,也给骑士文学,尤其是骑士文学在中世纪的最后一种表现形式骑士小说以摧枯拉朽般的打击,扮演了骑士文学终结者的角色。 正如文学史评价的那样:“堂吉诃德先生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堂吉诃德先生,无论他怎样挥动长矛,旧的骑士制度是绝不会复活了。” 他所代表的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也如同它们所依附的封建制度一样将永远成为历史。 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文章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归纳法和推演法,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先对骑士制度、骑士文学、骑士精神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堂吉诃德一书进行了概括总结,尤其是对其艺术手法的使用和作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归纳总结。如此设计前两章的结构和内容,主要是考虑到堂吉诃德正式以骑士小说的形式来否定骑士小说,该小说讽刺的特质就包含于骑士小说及其所反映的制度和精神内容之内,因此文章用前两章一方面进行必要的背景常识介绍,一方面来做完所有的铺垫和设计,以便于下文用最简要的行文反映文章的主题堂吉诃德完成了对骑士文学终结的任务。前面已经提到了,堂吉诃德一书使用骑士小说的形式来推翻骑士小说在新的历史阶段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第三章就用推演的办法,结合骑士文学和骑士制度的相关要素,挖掘文章中的关键因素来解释文章是如何取得否定骑士文学这一文学史任务的。 第一章 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与骑士文学 欧洲中世纪,即欧洲的封建时代,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结束。欧洲中世纪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督教和封建贵族共同统治,为了维护其统治,骑士这一特殊阶层应运而生,伴随而来的是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的建立。可以说,骑士制度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必然产物。随着骑士阶层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欧洲文学史上产生了反映骑士精神和生活方式的骑士文学 当然,骑士文学作品中关于骑士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反应有夸大和虚构的成分,下文会重点介绍。,被认为是在欧洲中世纪文学中能够反映世俗贵族阶级文学的主要成就的一种文学样式 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一、中世纪骑士制度骑士制度作为欧洲中世纪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长期受到关注。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除了传统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不同文化所面临的时代面貌和所处的空间环境。 陈佛松:世界文化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质和机制,这就是封建宗教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宗教渗透到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各个阶层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绝无例外地被厚重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哲学成为宗教神学的婢女,教育成为宗教扩张的工具,文学成为宗教教义的衍生物,艺术成为宗教神灵的物化剂。毋庸置疑,中世纪西方文化之所以与宗教神学密不可分,主要是这种文化赖以产生的社会环境使然。自然而然地,社会的各个阶层都会围绕着宗教这一中心而服务。从而也衍生出与宗教互惠互利的骑士和骑士制度。欧洲骑士制度源于中世纪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国,后逐渐推行到欧洲各国。732年查理·马特成为法兰克王国宫相,依靠斯克拉西亚中小地主出身的侍从兵支持,征服国内与周边民族后,又加强骑兵力量打败了强大的阿拉伯人军队。由于8世纪时,一匹带装备的马相当于45头母牛或者15匹扎马的价值,9世纪仅一匹马就等于6头牛的价值,因此为了巩固骑兵,查理进行改革:一方面摒弃小农于军役之外,让贵族和富裕农民成为职业骑兵;一方面将土地分封成为提供骑士的军事采邑,奠定骑士制度的坚实基础,并成为中世纪军事封建主义的滥觞。因此.采邑作为骑士制度的经济基础,其不仅使土地从国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骑士的一种层层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马匹装备为封主参战并接受册封者都可称骑士,这包括参战的所有等级的贵族,甚至国王都以自己的骑士名号而感到荣耀。例如,先后参加十字军东征的英王理查一世(狮心王)、爱德华一世、法王路易七世、九世、腓力二世、德皇腓特烈一世、二世等皆是以“骑士国王”著称于史。1449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建立骑士团,其作为成员与骑士们围绕圆桌议事,共同进餐,主持比武等等,而自己俨然是一名高级骑士。这从而使中世纪成为一个骑士的“英雄时代”。加洛林帝国瓦解以后,西欧各国进入了长时期的封建割据状态,在土地分封基础上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逐渐确立下来。当时,封建混战频繁,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骑士们单枪匹马的格斗。因此,培养骑勇善战的骑士成为各个封建主阶层的共同要求。同时,为使骑士的行为和道德修养符合封建上层社会的规范,骑士教育中也包括一些礼仪教育。骑士制度盛行于11-14世纪,特别是11世纪末至13世纪下半叶的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期间,骑士的地位和作用大为增强,训练骑士的教育方式在11世纪已经形成,12世纪盛及一时。由于中世纪欧洲的国家是从蛮族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战争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其整个结构和社会风气都是军事的,维持社会稳定和统一的力量就是军事贵族骑士阶层及其首领。所以,要成为一名贵族,首先必须成为一名勇武的骑士。而要成为一名骑士,则必须经过侍童(7、8岁以后)、护卫(14、15岁以后)和骑士(21岁以后)三个阶段的封建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封建主阶级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侍童阶段,护卫阶段和骑士阶段。经过授予骑士称号的仪式后,骑士教育方告结束。 王德林: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进入骑士阶段,要成为一名真正骑士首先必须经过晋封仪式或称为授剑仪式 根据古罗马作家塔西佗日尔曼尼亚志的记载,其根源应该是日尔曼人的武器授予仪式。这种仪式包括许多细节。首先是宗教仪式,如斋戒、祈祷、忏悔、领圣食和接受牧师祝福等。其次是武艺表演,以此证明自己己经掌握足够的武艺,具有对敌作战的能力。再次是宣誓仪式,宣誓内容是保卫教会、尊重妇女、助贫扶弱和忠君爱国等。最后是接受象征骑士职能和剑、战车或其他武器装备。 一名骑士应该具备的武器装备:披铠甲的战马、佩剑、长矛、盾牌。另外还需带一名侍从。至此,才成为一名骑士。 因此,不难看出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根据社会的需要,已经建立起了骑士制度。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整个欧洲就已经确定了长子世袭制,即长子继承父辈的封号、财产和领地,而其余的子女就只能继承少量的财产和领地。由此,其他的子女要想获得更多的财产和领地就需要通过战争成为骑士,获得国王和领主的赏识。十字军东征,为不能继承财产的骑士们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其力量与作用的历史舞台。在加洛林王朝反对西班牙穆斯林战争和诺曼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回西西里的战争中,世俗骑士精神和神圣宗教信仰就己渐渐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封建欧洲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的感情具有一种宗教性质而不是政治性质,因为它与任何现存的国家毫无关系,而与作为一个整体的更为广泛的基督教社会相联系,并且它因此而向武士文化的野蛮风尚注入一种新的精神因素。首领们的好战行为本身不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服务于基督教世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十字军时代的为收复圣地的“圣战”中获得极其有力地彰显。欧洲中世纪的十字军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给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带来巨大影响,这己是众所周知的了。然而从历史时代的思想精神层面对其认真分析,虽然骑士在中世纪社会,尤其是十字军东征时有其野蛮残暴的一面,但正是在中世纪“黑暗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需要一种精神引导,社会秩序需要一种精神去统一。故在这种思想状况下,由基督教理想和虔诚的宗教信仰所驾驭和整合的骑士精神,正是教会在精神上把欧洲“统一”起来的一块基石。因此宗教文化史家克里斯托弗·道森则在其名著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中指出,“基督教骑士制的理想一直保持着它对西方思想的吸引力和对西方伦理标准的影响”。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不仅具有政治军事价值,而且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中世纪以后很久,骑士头衔和博士学位被广泛地认为是等值的了。这种平行性表明骑士制度被赋予了高度的伦理价值。高贵的骑士和庄严的博士均被看作是尊贵的高等职责的承担者。故从历史文化背景去考里,中世纪以战争为职业、以野蛮好斗为传统的骑士,不经过基督教精神的熏陶只是混乱无序的破坏性力量。然而骑士的道德与理想同基督教精神相融合在一起就不同了.骑士精神在欧洲中世纪思想文化领域起着主导作用。 在骑士制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正是骑士精神。我们可以从其实宣誓的誓词中看到这种精神的内涵: I will be kind to the weak.I will be brave against the strong.I will fight all who do wrong.I will fight for those who cannot fight.I will help those who call me for help.I will harm no woman.I will help my brother knight.I will be true to my friends.I will be faithful in love.通过对骑士宣言的理解,后人将骑士精神归结为骑士的八项品德。即:谦卑(Hamility)、荣誉(Honor)、牺牲(Sacrifice)、英勇(Valor)、怜悯(Compassion)、精神(Spirituality)、诚实(Honesty)、公正(Justice)。 除上述中世纪骑士精神外,慷慨、谦逊、注重礼节和仪表风度也是其中之一,这些都促进了欧洲社会风气的文明和较为温文尔雅的个人风度的形成。然而骑士精神对社会贡献还有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对爱情的崇拜。这不是一般意义的男女之爱,而是一位忠勇骑士对贵夫人绝对圣洁的理想爱情模式,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感情,突出的是忠诚不渝的精神 骑士与贵夫人之间的爱情类似于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爱情精神不仅构成了中世纪骑士文学主要内容和基本格调,而且也是欧洲社会精神生活中所追求的理想。骑士精神是伴随骑士制度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了欧洲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骑士称号在当时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因此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他是一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战功之上,符合封建统治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骑士阶层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骑士精神也就成为了社会的一种重要道德规范并对当时的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当然包括文学。二、 骑士文学 在欧洲中世纪文学中,除了代表基督教思想的教会文学之外,还产生了代表世俗的骑士文学、英雄史诗以及市民阶层的城市文学。 11世纪至12世纪左右,欧洲的封建制度已经完全确立,封建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这种情况使他们要求除了教会文学之外,还要有更直接的反映自己阶级意识的文化形态。骑士文学就应运而生了。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充分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精神特征,成为世俗的贵族阶级文学的代表形式。骑士文学最典型的模式是“战功冒险+典雅爱情”的叙述模式。周翰先生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中说:“他们的诗歌歌唱现世生活和爱情,歌唱骑士的冒险。 杨周翰: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第98页。”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走向衰落。但这并非意味着其渐趋绝迹:英国骑士传奇的代表作亚瑟王之死出版于1485年;西班牙在16世纪甚至爆发了骑士小说的繁荣。这样看来,骑士文学前后大约存在了五个世纪之久;从覆盖的范围看,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骑士文学的文学式样主要包括三类: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一)骑士抒情诗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普罗旺斯民族从法兰克王国瓦解以后,政治独立,商业发达,贵族文化也趋于繁荣。“它在近代的一切民族中第一个创造了标准语言。它的诗当时对拉丁语系各民族甚至对德国人和英国人都是望尘莫及的范例。” 恩格斯:法兰克福关于波兰问题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第420页。普罗旺斯诗人被称为“特鲁巴杜尔”(或译行吟诗人),多数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手工艺人和农民。由于贵族的扶持,骑士抒情诗发展迅速,并传播到法国北部。后来因为战争的爆发、破坏,许多诗人流落异乡,从而把普罗旺斯抒情诗的传统带到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骑士抒情诗最常见的种类有骑士抒情诗最常见的种类有牧歌、破晓歌、情歌、夜歌、怨歌等,大多数骑士抒情诗抒发骑士对贵妇充满渴望、却无法实现的爱,诗的内容交织着赞颂与哀叹:赞颂贵妇人的美貌芳容,哀叹自己的不幸处境。在表达形式上,或是骑士诗人的独白,或采取“对话”的方式,这种对话实际上是男女轮换独白,是一种遭到障碍的不成功的交流。骑士抒情诗中,“破晓歌”最为著名。“破晓歌”叙述骑士和贵妇人在破晓时候分离的情景,下面是一首由三段六节组成的破晓歌,其中一、三、五节表达女方的心声,二、四、六节抒发男方的心曲: “再见了,我心爱的人, 黎明要将我们驱散, 保护你我免遭灾难, 我听见哨兵在歌唱, 他在向我们报晓, 我的心为此破碎, 倘若我们被人告发, 我的心将更加痛苦。” “我忠诚的心充满忧伤, 黎明在悄悄降临, 我为此要忍受痛苦, 欢乐将弃我而去。” 她说:“哦,痛苦啊, 我不得不离开你, 我宁愿不要白天, 它带来的尽是痛苦。 再也得不到欢乐, 苦楚遥遥无期。 黎明夺走了一切, 留下我孤苦伶仃。” (叠句,略) 她用白皙的手臂, 把他搂在怀里, 两人心心相印, 情也缠绵难分难舍, 她说:“走吧,我的情人, 离别令我心伤, 把我的心也带走吧, 他永远伴随着你。” (叠句,略) 林笳:德过中世纪骑士文学,转载自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79页。 恩格斯曾说:“albas,用德文来说就是破晓歌,成了普罗旺斯爱情诗的精华。它用热烈的笔调描写骑士怎样睡在他的情人别人的妻子的床上,门外站着侍卫,一见晨曦(alba)初上,便通知骑士,使他能悄悄地溜走,而不被人发觉;接着是叙述离别的情景,这是歌的最高潮。北部法兰西人和堂堂的德意志人,也学到了这种诗体和与之相适应的骑士爱的方式”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国社会出版社,1982,第79页。 黎明在即,良宵已逝,哨兵在报晓,仿佛在提醒情人们别只顾沉酒于儿女私情而忘却了社会道德规范;一时间,爱情的甜蜜与苦涩,情欲与理性的冲突涌上心头,通过男女的交替吟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叠句的运用,更给人一种缠绵哀婉的震颤,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德国这时也产生过大量的骑士抒情诗人,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瓦尔特·封·弗格尔瓦德(1170-1227)。他出身于一个贫穷的骑士家庭,一一九八年后在各地漫游了二十多年,熟悉人民的疾苦,他的作品超出了一般骑士抒情诗的范围。如有名的抒情诗菩提树下不是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而是写普通青年男女的淳朴爱情,音调和谐,语言简练,有民歌风味。更有意义的是他的政治诗和格言诗,主要反映当时教皇和王权的斗争。作者态度鲜明地维护王权,揭露教皇分裂德国的阴谋,谴责教皇的虚伪,表现了爱国精神。 (二)骑士传奇 骑士传奇的中心是法国北方。法国北方的诗人被称为“特鲁维尔”(也译为行吟诗人)。骑士传奇的主题大都是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它没有历史事实根据,而是出自诗人的虚构,有的取自民间传说,有的模仿古希腊、罗马的作品。骑士传奇可以按题材分为三个系统。1、古代系统一般是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作品,像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等。这些传奇写古希腊、罗马故事,但它们的英雄则具有中古骑士的爱情观点和荣誉观点。2、不列颠系统是围绕古克尔特王亚瑟的传说发展起来的,其中主要写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西欧各国流传很久。法国诗人克雷缔安·德·特洛亚(12世纪)是这个系统的代表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朗斯洛或小车骑士(1165?)、伊凡或狮骑士(1175?)、培斯华勒或圣杯传奇(1180?)。朗斯洛是最典型的骑士传奇,写亚瑟王的骑士朗斯洛和王后耶尼爱佛的恋爱。为了寻找耶尼爱佛,朗斯洛不惜牺牲骑士的荣誉,不骑马而坐上小车,随后又冒生命危险爬过一道像剑一样锋利的桥。在比武场上,不论耶尼爱佛命令他退让或还击,他都唯命是听,绝对忠诚。他集中体现了骑士的爱情观点。培斯华勒写骑士们到各处寻找盛过基督的血的圣杯,充满神秘幻想。德国诗人哈尔特曼·封·奥埃(1170?-1215?)、沃尔夫拉姆·封·埃森巴赫(1170-1220)等都以克雷缔安的作品为蓝本,写出长篇的骑士传奇。特利斯坦和伊瑟(12世纪)也属于不列颠系统,是在德、法两国民间流行很广的一部亚瑟王传奇。保留下来的只有法国两诗人贝卢勒和汤玛(均12世纪)及德国诗人高特夫里特·封·史特拉斯堡(创作时期约在1205-1220)等人的残篇。这个传奇写特利斯坦和伊瑟无意中喝了一种药酒,其功效是使人永世相爱。他们受到伊瑟的丈夫马尔克国王的残酷迫害,但他们的爱情永远消灭不了。这个故事肯定骑士的爱情,把爱情描写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就这一点来说,是和基督教把爱情看成是邪恶的那种宗教道德观点相抵触的。3、拜占庭用拜占庭古希腊晚期故事写成的作品。奥迦生和尼哥雷特(13世纪)写贵族子弟奥迦生爱上女奴尼哥雷特,遭到父亲的反对。他为了爱情忘了保卫国家、抵抗外敌的骑士责任。这部传奇说明从罗兰到奥迦生的二、三百年中,骑士精神已经衰落了。奥迦生和尼哥雷特中咏唱和叙述互相交迭,咏唱部分是用韵文写的,叙述部分是散文体。 骑士传奇反映的生活面狭窄,虚构成分较多。它往往以一两个骑士为中心人物,把他们的冒险经历组织成一个长篇故事,在人物外形、内心活动、生活细节等方面都有细致的描写,对话生动活泼。这些艺术特点使骑士传奇初步具备了近代长篇小说的规模。 对此,别林斯基说道:“吟游诗人诉说关于爱情的痛苦,诉说忧郁的贵妇或被囚禁的公主的悲哀等的阴沉的诗歌,凯旋和胜利的诗歌,恋爱,复仇,和荣誉功绩的故事这一切都获得了反响诗歌转变成了小说。这种小说诚然是骑士的,充满幻想的小说,惯见和不惯见的、可能和不可能的混合在一起,但它己不是诗。现代长篇小说的种子已经在这种作品中成熟了。” 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馏龄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4页。(三)骑士小说 骑士小说主要盛行于15、16世纪的西班牙,它是在西班牙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世纪西班牙人民在反抗摩尔人统治的解放斗争中涌现出了一个骑士小贵族的特殊集团,成为光复运动的主力军。以后西班牙复兴,称霸欧美,这种骑士就成为西班牙人理想中的英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骑士小说盛行。大都是中世纪英雄史诗、骑士传奇的散文变体,并增加了大量荒诞的想象成分。 骑士小说的主题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为捍卫爱情、荣誉或宗教而显示出的冒险的游侠精神。西班牙的民族自信心,十字军的冒险精神,虔诚的宗教信念,在骑士小说中均有突出的反映。小说中的主人公游侠骑士,往往被写成见义勇为,助强扶弱,英勇善战,举世无敌。在小说中,英勇骑士把对贵妇人的崇拜,讨取她们的欢心作为赴汤蹈火的动力,常常单枪匹马与神奇的敌人蛟龙、怪物、魔法或强大无比的军队作战,创下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骑士小说的代表之作是阿马狄斯·台·咖乌拉(AmadisdeGaula) 阿马迪斯德·高拉(AmadisdeGaula),出版于1508年,作者不详,其校订者是加尔西·若德瑞盖兹·德·蒙塔尔伏。,此书一出,仿效之作层出不穷,从而使得骑士小说在西班牙整整风靡了一个世纪之久。该书充满了想入非非的荒诞冒险和神乎其神的战功,使作品蒙上了一层浓郁的“魔幻”色彩,对后世深具影响。作品的主人公阿马迪斯遂成为英勇忠贞、扶弱锄强的骑士的典范,就连塞万提斯也曾借堂·吉诃德之口盛赞阿马迪斯“十全十美”和“独一无二”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0页。这部小说的情节也成为一切骑士小说的楷模,即单枪匹马,抱打不平,从而赢得盖世英名和美人的爱,最后和心上人美貌无双的公主,结为连理。锡德尼爵士在为诗辩护里说,“有人只是读了高卢的阿马迪斯,就发觉自己衷心感动得去实行礼让、宽容,尤其是勇敢”。 锡德尼:为诗辩护,钱学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9-30页。除了阿马迪斯·德·高拉,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还有埃斯普兰迪安的英雄业绩、希腊的堂利苏阿尔特、帕尔梅林·德·奥利瓦、骑士西法尔等,骑士小说在当时的西班牙广受欢迎 据统计,从1508至1550年间,几乎平均每年有一部新的骑士小说问世,共出版60余部,印了 300版。15世纪末16世纪初,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无人不读骑士小说,可见其流传之广。 三、 骑士文学的发展和骑士精神的体现 骑士文学是对骑士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的虚化反映,在骑士文学中,骑士精神得到了彰显。下面我们结合骑士文学的发展过程,来分析骑士精神的形成和内涵。(一)萌芽阶段 从创作时间看,最早出现骑士精神萌芽的作品应是法国的英雄史诗,它是在民间故事与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主要是反映民族重要的历史事件,讴歌杰出英雄人物的功勋,其中心主题是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在英雄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忠君、护教”的骑士信条已初步形成,英雄史诗的优秀代表作当推罗兰之歌。它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的英雄史诗,大约成诗于1080年左右。全长4000余行,近300节,用罗曼方言写成,它描写的是封建臣仆对领主的忠心,表达了基督徒对信仰的虔诚。中心情节是查理曼大帝的忠实将领,也是他的外甥罗兰勇士,在远征西班牙的过程中,由于其继父甘尼伦因惜命卖国而遭到敌军重重围困,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而英勇牺牲。他在弥留之际,仍在怀念着故乡法兰西、同族战友和查理曼大帝,体现出对国王和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查理曼大帝也是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被视为封建王国统一和兴旺的象征。作为法国中世纪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研究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也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其升华了实际生活中优秀骑士的典型形象,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时期优秀骑士对基督教的坚定信仰、对君主的赤胆忠心、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及与敌人勇敢顽强战斗到底的精神风貌。随着罗兰之歌的流传,罗兰成为大无畏民族英雄的象征,是骑士的榜样,在他身上体现出的除了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和勇武精神外,还表现出了忠君观念和爱国意识,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典范。而罗兰之歌在实际的历史中几乎成为规范骑士行为的指南,从中我们可了解到西欧中世纪时期优秀骑士的精神追求 唐国清:试论欧洲文学中的骑士精神,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43页。(二)形成发展阶段中世纪较有代表性的其他英雄史诗还有查理大帝朝圣记、路易王加冕等,他们反映了作为封建等级制度思想基础的忠诚观念,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基督教观念的影响,这些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虽然各有不同,但所歌颂的英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遵循同一道德规范,一方面行侠仗义,温文有礼,另一方面粗暴专横、随心所欲,他们勇敢无畏,乐于战斗,厌恶安逸,随时准备为自己的信仰和君主的权益而赴汤蹈火,甚至牺牲生命。这便是骑士精神的雏形。英雄史诗是法国早期封建社会这一特定发展时期的产物,在中世纪文学前期,封建割据制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封建主有很大的权势。他们全面控制所有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封建领土及其家族,这既是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又是文学创作活动的领导者和资助者,文学作品必定要表现他们的意志和理想,因而开始形成了一种以君主利益和信仰存在为上的骑士精神。骑士制度孕育了骑士精神的萌芽,而骑士精神正式形成应当是在骑士文学出现后。骑士文学一般采用传奇的体裁,即非现实的叙事诗和幻想小说;以忠君、护教、行侠为内容;以英雄与美人,冒险与恋爱为题材;采用即兴的、自由的、浪漫的创作方法编撰而成。这类作品均由封建社会帮闲的行吟诗人和宫廷诗人(或称弦歌诗人)所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由韵文渐变为散文,内容由英雄传奇逐渐变为牧场传奇,最后演变为恶汉传奇。在骑士文学中,骑士抒情诗问世最早,约于十二世纪初诞生于法国南方的宫廷,这类诗俗称“普罗旺斯抒情诗”,多为封建主和贵族骑士创作,由行吟诗人弹唱。在经历十一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的火与剑的洗礼后,人们不再热衷于战争和厮杀,对胜利的光荣也抱冷漠态度,一味颂扬英雄战绩的英雄史诗开始走向衰落,随着人们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完全被“忠君、护教”思想占据的骑士精神开始渗入了爱情的色彩。最初的南方骑士抒情诗中的破晓歌吟唱的就主要是黎明时分,骑士与贵妇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而骑士抒情诗最初的知名诗人普氏图伯爵兼阿基坦公爵纪尧姆九世更是在十二世纪初叶开创赞颂典雅爱情诗歌之先河。等到十二世纪中期,骑士抒情诗开始在北方滋生,十三世纪上半期南方骑士抒情诗一蹶不振后,取而代之的这类抒情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创作时间一直延续到十四世纪中期。显然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北方基本上继承了前期南方抒情诗的主要特点,但同后者把征战与爱情截然分开有别,它所突出的是把在沙场上出生入死当作检验爱情忠诚性的最高标准。将典雅爱情融入战争冒险,使“尚武”、“尚礼”合为一体,其代表作品就是法国贵族女诗人玛丽·德·法朗士的金银花。北方骑士诗歌中的骑士故事诗由于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叙事体诗,因而被称为骑士传奇,它兼具史诗与抒情诗的特点,主要内容依然是冒险奇遇加爱情艳遇,其代表作是特里斯丹和绮瑟,讲述了骑士特里斯丹同国王的未婚妻绮瑟悲欢离合、刻骨相思的爱情。从法国的骑士文学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三重的完全的骑士精神,也就是在骑士精神中,除了对世俗首领的忠诚和对宗教信仰的虔敬外,他还包孕着骑士对贵妇人的崇拜依恋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顺应这种骑士精神的形成,所谓“骑士风度”也随之出现了,即骑士爱上绝色女子,他可为心上人尽心竭力却不希翼得到任何报偿,他们的爱情的交流只限于精神方面,而不进一步追求肉体的满足,这种精神恋爱使得骑士人格得到升华,生命有了新的意义,促使他去完成神圣使命或建功立业。(三)消亡阶段自十三世纪开始,散文骑士小说竞相出现。至十四世纪时几乎取代了骑士故事诗。骑士精神自然也就在这些作品中继续发展丰富。但随着中世纪结束,骑士制度也成为落后陈腐的过去,在此后颇长的一段时间内,骑士文学由于失去生活的土壤而转向畸形发展,十七世纪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问世无疑是对骑士文学的一次沉重打击。堂·吉诃德闲来无事就埋头看骑士小说,“把能弄到手的骑士小说全搬回家”,这使他完全失去理性,要去做个游侠骑士,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疯狂的历险,交战风车,释救囚犯,甚至为自己找了一个假想的意中人临村的阿尔东莎·罗任索,整日想着为她立功。最终,堂·吉诃德清醒而尽抛前事。虽然作者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描写堂·吉诃德如何履行骑士之职责,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身上表现出的“为弱者伸张正义、反对暴行,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的骑士精神。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在文艺复兴中人性获得了全面的解放与自由,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安全感、归属感,更可怕的是以疯狂资本积累为标志的人的贪婪、残酷也暴露了出来,中世纪宗教统治下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结构已被破坏,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混乱。如果说理想是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的反映,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中世纪文学作品中骑士道德表现出的独立性看作是对宗教专横统治下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映,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冲破宗教的枷锁获得人性的自由,因而此时的骑士道德已不再强调独立的人格和浪漫的爱情,而是骑士对于非正义行为的阻止和对于混乱世界秩序的维持。堂·吉诃德之后有关骑士题材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展示骑士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如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歌德的葛兹·冯·伯利欣根,另一类则是对骑士道德充满无尽的怀念,旨在抨击资本主义的历史类小说,如司各特的艾凡赫,大仲马的红屋骑士、阿芒得骑士等。 四、 对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的评价骑士制度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重要内容,他从公元8世纪前半期产生,经过11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鼎盛阶段,到17世纪左右消亡,几乎伴随西欧封建社会的始终。封建社会制度正是孕育其实制度的母体,因此伴随欧洲中世纪的结束,骑士制度也必然走向灭亡,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有比较大规模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不断壮大,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了主流位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不断发展的货币经济所取代,骑士制度赖以产生和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消失了。 商品经济的冲击,造成骑士数量不断减少,到中世纪末期,巴塞罗那35000人口中,骑士的数量不过25名。而那些仍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骑士们,在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遭受了进款的缩减与生活费用提高和高物价之间两面夹攻。 由于受经济基础改变的影响,国家机构权利层逐渐被工商业者操控,依附于封建领主的骑士阶层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大大降低了。 布克哈特在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叙述到: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传统骑士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地位下降,有些人在玩弄鹰犬中消磨时光。 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战争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观,枪炮被广泛用于战争中,骑士军队已经彻底没有用武之地。综上种种原因,骑士失去了社会存在的价值,而骑士的消亡,必然造成骑士制度的瓦解。骑士制度的瓦解不等于骑士精神也随之消亡,骑士精神被后来社会继承发展,并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骑士精神作为欧洲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了欧洲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和行动规范,从中世纪武功歌到十八世纪历史小说,始终贯穿于欧洲文学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如别林司基指出的“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学者指出:从选择品德的倾向来说,传统在欧洲占上风。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它构成了西欧民族中所谓的“绅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总之,它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但往往自高自大,易走极端和过于拘泥于形式 参见胡燕春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文学中骑士形象的时代意蕴,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146-148。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骑士文学对于冲破禁欲主义的束缚和对于个人主义的崇拜都对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开创了欧洲文学中的爱情主题和追寻主题,而且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等等,这些都是骑士文学对人类历史和文学史的贡献 参见张成军骑士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探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骑士文学是在骑士制度建立的条件之下形成的一种文学样式,充分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精神特征的文学,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通过前面的分析,骑士制度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骑士精神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终究是属于欧洲中世纪意识形态范畴,因而作为其观念形态的封建文学必然会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而走向衰落。骑士文学除了它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脱节之外,其本身也已经不符合文学的发展要求了。骑士小说在结构上千篇一律,情节荒诞,行文冗长,叙事繁复,人物的性格和外貌雷同,中心思想与内容大同小异,随着人文主义思想和相关作品的产生,骑士文学在艺术价值的表现力上举步维艰。西班牙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的著作唐吉诃德正是表现骑士制度衰落和骑士文学的的终结的一部伟大的作品。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把骑士文学的万恶地盘完全捣毁! 第二章 塞万提斯与唐吉诃德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承前启后的伟

    注意事项

    本文(《唐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终结外国文学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