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发展.doc

    • 资源ID:3018822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发展.doc

    论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发展摘 要:本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内涵,同时对红色旅游的分类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的现状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存在开发深度不足、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投入不足三方面的问题。随后运用SWOT原理对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得出结论井冈山要继续成为领头羊,走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前列,必须改变目前的经营思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树立大井冈的旅游理念,形成“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土色民俗”相结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红色旅游新格局。关键词:红色旅游;井冈山;SWOT分析;对策Travel and develop in terms of the red of Jinggang Mountain Abstract: This text proceeds with red concept of travelling, introduced the red concept intension of travelling in detail,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red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travelling at the same time . On this basis, have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Jinggang Mountain, while fullying affirm the achievement, point out that has the problem that develop the depth insufficiently ,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mains to be improving and investing fewer than three respects further. Use SWOT principle to challenge deep analysis to inside advantage inferior position and external opportunity of red travel development of Jinggang Mountain afterwards, must happen in conclusion Jinggang Mountain finally and continue becoming bellwethers , walk in the whole country red and travel and develop the front row , must change the present thinking of management , take the roa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should establish the travel idea of the large well ridge , form " getting red cradle , getting green home , getting ancient culture , ashen folk custom " combine together red new pattern of travel on " people have me have , people have me to be excellent ".Key words: The red travels; Jinggang Mountain; SWOT analysis; Countermeasure引 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政等一系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井冈山精神”从此成为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红色旅游开发在全国风起云涌,作为“中国红色旅游基地之首”的井冈山,在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上受到从中央到省市的高度重视, 2003年6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作为面向全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基本国情教育基地的三大干部学院分别在上海、井冈山和延安陆续开工建设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Z.2005.。井冈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迄今仍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旧址有100多处,其中黄洋界保卫战、朱毛会师地、龙江书院等21处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南昌一吉安一井冈山线以及井冈山一永新一茶陵一株州线属于中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井冈山市自1988年组建井冈山“旅游局”以来,主打“红色旅游的牌子,同时整合“绿色旅游”资源,旅游业不断壮大,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在又通过“依靠旅游,发展旅游”的精神不断努力和全面发展,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A4级旅游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由此可见,井冈山在全国红色旅游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努力承担起“中国红色旅游领跑者”这一重要角色。被称为“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红色旅游基地之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旅游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领头羊之一的井冈山,发展较快,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但在全国红色旅游齐上的背景下,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井冈山要继续成为领头羊,走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前列,必须改变目前的经营思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红色旅游理论阐述(一)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一种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载体,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革命教育和自我完善功能的旅游经济活动。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认为红色旅游的概念应包括如下四方面内涵: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就目前的红色旅游研究中,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途径,大力提倡开发红色旅游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旅游形式。红色旅游的精神文化性。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旅游者的消费层次不断攀升,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市场的青睐。这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突出表现,对于红色旅游的开发更强调其精神层面,努力将区域的政治优势变为旅游市场优势。红色旅游的依附性 迅达. 红色旅游J. 上海采风月刊,2004(6):56-61.。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红色”是红色旅游的特点、灵魂,如果没有红色,所谓的红色旅游就失去真正意义,自然也就降低了其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红色旅游的经济性。红色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旅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兼顾的规律,有效地将红色旅游资源向红色旅游资本转化。(二)红色旅游的分类1、根据红色旅游资源所产生时间的跨度分为广义和狭义红色旅游广义的红色旅游是指依托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廖成铭. 让红色旅游火起来J. 老区建设, 2007(3):45-46.。广东省广州市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以1841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为主要题材,对当年三元里农民高举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师抗英场景进行复原,收到较好的旅游效益;再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以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实为依托,表现出林则徐有力地伸张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充分表现中国人民严禁鸦片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狭义的红色旅游则是以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领导人民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狭义的红色旅游开发问题。2、根据红色旅游的目的和性质分为考察式和体验式红色旅游科考式红色旅游是指红色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考察,例如部分社会考察、历史考察和军事研究等红色旅游活动。体验式红色旅游是指旅游的目的是为追求独特的文化经历及享受,从而达到培育民族精神、怡情释怀的目的。例如,各红色旅游地区推出的体验军人生活和走红军长征之路等特色旅游产品。3、根据红色旅游所依赖的载体类别分为革命纪念地、纪念陵园、革命纪念性建筑物等显而易见,这些红色旅游的开展所依赖的载体分别各种类型的红色资源。比如井冈山本身作为革命纪念地,其红色强势文化辐射到井冈山的山山水水,则组成了井冈山的红色旅游的各种旅游活动因子;井冈山的革命烈士纪念陵园,作为井冈山红色旅游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井冈山红色旅游中的亮点。4、依据红色旅游内容的实体性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红色旅游物质红色旅游就是指那些具有实体性的红色旅游资源,例如红色旅游纪念地、纪念陵园等;非物质红色旅游又分为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记忆等,比如领袖故事中的“毛泽东喜欢吃的几道菜”故事、“红色歌曲联赛”等多种非物质吸引物。(三)红色旅游的功能1、红色旅游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红色旅游是在新时期新形式下集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发展红色旅游首先是一项政治工程,它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顺应全国深入开展“三个代表”理论学习的时代潮流,红色旅游是新时期、新形式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教育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傅博. 红安县的红色旅游J. 经济视角,2008(8):12-13.。2、红色旅游具有经济发展功能革命老区由于历史原因和所处区位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对于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许多革命老区虽地处偏僻,但其发展旅游的优势也正缘于此。大多数老区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土人情、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民族情调等,只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规划上给以指导、在开发上给予定位,就可以使其实现由革命圣地向旅游胜地的转化,实现由“政治品牌”向“市场品牌”的转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红色旅游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是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结果。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开发利用革命老区特有的人文历史资源,可以为中国人民、海外同胞及国际友人提供一个表达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伟人怀念与景仰之情的良好途径。发展红色旅游、彰显红色文化,可以进一步构建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培育不畏艰难的坚强信念和自主进取的创新精神,体现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将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总之,发展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一项单一化的产业,更是一项综合化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其本身的不断发展,它所具有的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三方面功能将日益突出和完善。二、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现状(一)开发效果与采取的主要措施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享有“革命摇篮”和“绿色宝库”的美誉。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县级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成立新的县级井冈山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宁冈县、井冈山市、永新县和莲化县等地,原宁冈县是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70%内容分布在原宁冈县。井冈山市外承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内接广大内陆地区,与国内现实的和潜在的客源市场以及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国都比较接近,为了实现井冈山旅游尤其是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井冈山市建成全国红色旅游的“第一城”,井冈山市先后完成了泰井高速公路建设、井冈山机场复航以及景区公路的修缮。随着吉井铁路的开工建设,井冈山将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与南昌、赣州、长沙、广州等大中城市形成4h经济圈。在景区建设方面,该市还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蓝色碧水”等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重新组合,扩大景区范围,并通过招商引资对旅游点进行开发建设,使游客接待能力提高了3倍。现在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已达261.43km2,拥有11大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2007年,井冈山游客人数达318.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8亿元。经过多年努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占全市GDP的近1/3,且每年以高速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井冈山红色旅游成功实现由接待型向市场型跨越。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开发成功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良好措施: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井冈山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一度存在严重的体制障碍,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归省林业厅管,井冈山垦殖集团隶属于省农业厅,加上井冈山市委市政府,山上一共有3个管理机构,管理职能既分割又交叉。近年来,井冈山市通过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逐渐理顺了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和垦殖集团一律下放给地方管理,变成了井冈山市的职能部门,掌管红色资源的井冈山市博物馆也成为正科级单位,由井冈山市直接管理,省文化厅只作业务上的指导。为统一旅游资源的经营,井冈山成立了门票局,实行景区门票“一票制”,门票总收入的18%归博物馆,39.1%归市财政,5%用于旅游促销,其余归井冈山市旅游股份公司,形成了管理集中、职责明确、利益共享的管理体制。二是井冈山红色精神的总结和宣传。2003年11月,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在北京首展,引起强烈反响,首展共接待观众11.8万余人。此后,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在全国进行了为期2年的巡展。2004年,井冈山精神展在天津、上海、嘉兴、杭州以及南昌巡展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参展人数达40多万人次。近年来,井冈山市投资数千万元,对革命博物馆、行州红军标语群、步云山练兵场等革命旧址进行抢修和改造。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该市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出版了一大批反映井冈山斗争史实的革命书籍;精心编排了红色歌舞大联唱、八角楼上的灯光、十送红军等传统革命歌舞节目;推出了“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的“六个一”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开展了红色圣地寻踪游、精神家园回归游和举办井冈山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并组建井冈山精神报告团在全国巡回宣传。三是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从1995年井冈山提出“旅游兴市”目标以来,一直把旅游开发科学定位为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相结合,以红色吸引游人,以绿色留住游人。“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是井冈山旅游的最大优势和卖点,红色被称为井冈山旅游的灵魂。近年来,井冈山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原则,投入巨资扮靓红色旅游景点。2005年,井冈山市对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的井冈山博物馆进行新馆建设。井冈山拥有全球同纬度保存最好的次原始森林7000km2,各类植物3800余种,同时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被誉为“天然氧吧”、“人间仙境”。井冈山市近年来在加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相继开发出龙潭、主峰等生态景区以及不少供游人观赏的“绿色”景点:竹排漂流、客家歌舞、客家菜肴品尝、观幽林古藤、快艇游井冈湖等。同时,还推出五马朝天狩猎、攀岩、高空钢索等表演项目,使井冈山“红”、“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井冈山旅游模式。四是市址下迁,政府为景区让路,为游客让路。原井冈山景区面积狭小的状况得到缓解。(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开发深度不足,产品形式单一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中,对革命历史文化挖掘还不够,对红色资源的深层魅力和现实价值缺乏深度开发,在开发中重硬轻软,文化挖掘和资源整合不够陆洋,戴闻名. “红色旅游”热全球J. 瞭望东方周刊,2005(12):49-56.。对相关旅游资源也整合不够,未能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目前革命景点提供的产品只是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表现方式陈旧,导游讲解缺少现代化手段,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参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较少,红色旅游商品等配套未完善。从整体上来说,红色旅游产品单一,吸引力不足。2、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井冈山市处于群山环抱中,原井冈山景区面积狭小,核心景区茨坪面积只有3 km2,而常住人口由5年前的6 000人增加到现在的1.7万人,排放的尾气、噪声、垃圾、污水造成景区生态日益恶化,尤其在旅游旺季或是重要的革命纪念日,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减少常住人口和公务往来人员对茨坪核心景区的环境承载压力,扩大发展空间,2005年4月28日,井冈山市政中心所有单位全部“下山”,陆续从茨坪搬至29 km外山脚下的新城厦坪,逐渐缓解了茨坪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但是在旅游旺季或是重要的革命纪念日,茨坪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仍然较大,今后井冈山市仍需加大力度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3、投入不足与旅游市场激烈竞争之间的矛盾井冈山市本身财政收入有限,再加上门票收入的上交,井冈山旅游发展总公司及旅游局等单位在旅游促销方面的费用每年才100多万元,力度明显不够。虽然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形象早已扎根于国人的心中,但是远离井冈山的人们有不少认为井冈山和延安一样,是一座荒山,因而必须加大促销投入的力度,对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与产品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进行广泛宣传。三、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分析经济活动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区域经济活动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和弱势(Weakness),所处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全面分析,为制定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的战略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判断和清晰的思路。本文借用此方法,对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开发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判断张启,王红宝,文征. 浅析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06(9):12-13.。(一)优势分析首先,井冈山拥有典型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井冈山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遗迹和遗物,至今仍保存较好的革命旧址有29处,其中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处;原市政府所在地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所在地,因而也是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陈列开放的7处革命旧址,均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江西重点博物馆之一,是正在改扩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馆藏文物5 800多件。除此之外,大量保留的红军标语、革命诗词、革命歌舞等是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井冈山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多、分布集中和开发维护好等特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红色旅游开发的对象闰贺平,甘永萍. 发展红色旅游的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1):32-33.。其次,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市场广阔。从客源市场所处的地理区位来看,井冈山背靠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目前国内三大主要客源地之一,井冈山位于该客源地500 km半径之内。京九线沿途设立井冈山站,极大地改善了井冈山与珠江三角洲的交通联系,随着吉井铁路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提高珠三角旅游者的可进入性,从广州到井冈山乘火车只需4h;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出游率也高,旅游者在井冈山的日人均消费也相对较高,因此,珠三角是井冈山红色旅游重点开发的客源市场。井冈山周边分布着较多的大中城市,距离井冈山500 km半径内分布着以南昌为代表的省内大中城市,以长沙、武汉、福州为代表的湘、鄂、闽三省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人口数量多,仅武汉、长沙、福州、南昌4座省会城市人口就有2000多万,随着井冈山及周边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将大大增强井冈山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在井冈山周边有较多的热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地,如广州、深圳、珠海、武汉、长沙、福州、南昌、九江等都是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井冈山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吸引上述旅游热点城市部分国内旅游者到井冈山旅游,扩大客源市场。(二)劣势分析首先,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红色旅游开发受到较大限制。旅游开发建设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而井冈山市是江西西南部的一座山区县级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虽然处于中国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之首,近年来,受到了从中央到省、市的高度重视,投入较多资金用于景区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的抢救性开发和保护等方面,但相对于景区的软硬件建设来说,资金缺口仍较大,严重影响了红色旅游开发的规模与进展,因此迫切需要多方融资,走市场化道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另外,旅游规划、管理人才以及具有较高素养的一线服务人员较少也是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其次,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小,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突出。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自然风景优美,但地域狭小,核心景区茨坪面积只有3km2,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小。近几年来,茨坪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密度较大。虽然2005年井冈山市政中心所有单位搬至山下的新城厦坪,但是这部分搬迁人口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噪声以及固体垃圾对主景区环境造成较大污染。随着红色旅游大规模开发建设,茨坪景区的建筑密度进一步加大,在旅游旺季,茨坪景区人满为患,必然对生态环境和绿色旅游资源产生严重破坏。井冈山旅游资源开发采取以“红”带“绿”、以“绿”衬“红”、“红”、“绿”结合的模式,绿色资源遭到破坏会降低井冈山旅游的总体吸引力,因此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机会分析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已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切实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中央领导曾多次指示,要充分发挥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詹素平,叶金茹. 试论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07(27):18-20.。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也要求在这些地方开展红色旅游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服务。中办、国办于2004年底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7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随着我国对青少年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我国已掀起了一股开发红色旅游的热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井冈山,大力弘扬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2004年,中宣部又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改扩建工作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使这里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目前,全国已有多所大中专院校在井冈山设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西省政府、井冈山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开发,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予以大力支持。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四)威胁分析首先,开发中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失真带来的威胁。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如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背景和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特点,红色旅游很可能丧失特色和原真性,失去其核心吸引力。对某些已消失的历史遗物切不可随意仿制,对革命遗址的修复尽可能还其原貌,对红色旅游景点与革命故事的讲解不可离开“红色”基调,否则,不但不能振兴当地的红色旅游市场,而且会影响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地把握红色与旅游的结合,是开发红色旅游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使红色旅游产品保持自己的本色,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与革命传统文化是红色旅游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面临与国内其他著名红色旅游地激烈竞争的挑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虽拥有许多高品质的红色资源,并且知名度大,开发历史较早,但地域文化底蕴总体较浅,而北京、上海等地具有较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况且北京与上海是大都市,开发红色旅游的软硬件建设相对较为完善,人才与资金较充足,同时拥有许多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用于红色旅游产品的包装、展现。北京、上海等国内著名红色旅游地的快速发展对井冈山红色旅游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再次,面临与周边地区同属山岳型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的挑战。周边地区与之相竞争的山岳型旅游地主要有京九铁路江西段沿线的庐山、三百山以及安徽的黄山。庐山是一座中外文明的世界级名山,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也是至今中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庐山自然风光秀美,是著名的避暑圣地,而且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包括政治文化、艺术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地质文化、别墅建筑文化等,每年数百万中外旅游者赴庐山旅游,他们不仅欣赏庐山的自然美景,同时参观游览各类人文景观,其中有相当部分旅游者到庐山旅游后,不再到井冈山旅游,因此,庐山对井冈山的“屏蔽效应”较为明显。黄山与三百山也是知名度较大的风景名山,和庐山一样,由于距井冈山较近,同样与井冈山形成空间竞争。四、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对策(一)“红红”结合,拓展井冈山红色旅游区域应该看到,井冈山红色旅游在全国具有独特地位,但若不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难于吸引回头游客;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的雷同,难于引起游客极大兴趣。因此,要形成拥有革命旧址和遗址425处、近千个点的吉安市为区域的“大井冈”旅游格局。1.整合大井冈红色旅游资源。井冈山孕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胡锦涛同志在井冈山瞻仰革命圣地时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生命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江西人民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弘扬井冈山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就要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红色资源。毛泽东称之为第二个井冈山的东固革命根据地,陈毅称之为“东井冈”。这里有红二、四团胜利会师和联席会议、军民誓师大会会场旧址,红军医院,东固平民银行中国红色政权第一个银行,红军总司令部、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之地,毛泽东担任校长的第一所正规红军学校工农学校;还有陂头渼陂村二七会议旧址、红四军总部旧址、毛泽东旧居和曾山旧居;“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庆祝会场吉州区中山堂;永新有中华赤色邮政湘赣总局及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群;吉安县有攻打吉安指挥部旧址,富田有中共赣西南“一大”旧址;安福陈山、永新铁镜山是湘赣临时省委的驻地;永丰君埠有红军总司令部;遂川有草林红色圩场,毛泽东颁布我军三大纪律处荆竹山、提出最早的六项注意处李家坪;等等。2.开发抗战时期的旅游资源。作为“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吉安市在抗日战争中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很多可开发为旅游项目资源。如:永新、遂川是任弼时、萧克、王震领导红六军团北上抗日的出发地;井冈山黄洋界、遂川黄坳是抗战的战场;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设于吉安市区;永新设立了新四军黄岗留守处;安福武功山、永新九陇山是湘赣边红军游击队活动处;遂川有担负抗击日军侵犯赣西南任务的军用机场;全国闻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在吉安创办了重要报纸前方日报。 3.名人资源的开发。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各界名人在吉安活动过,这些资源可开发为旅游项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宋庆龄、康克清、罗荣桓、王首道、任弼时、王震、萧克、滕代远、谭震林、曾山、刘真,贺子珍、毛泽覃、黄公略、项英等在吉安工作和居住过。田汉、南方四大名旦之一刘筱秋、花旦汪雪芳等人,在吉安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毛泽东祖籍吉水八都龙城、刘少奇祖籍枫江钟家塘,已开发但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作用。 (二)“红绿”结合,增强红色旅游现实可观性井冈山绿色资源也十分丰富,被誉为“天然动植物园”和“绿色宝库”。井冈山的红色旅游要与区内其他生态旅游相结合,形成“大井冈”生态旅游。 1.进一步开发井冈山的绿色旅游资源。应该肯定,井冈山在开发绿色旅游资源、增设新的旅游项目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有一些景点没有开发或开发不到位。飞龙洞、石燕洞,五马瀑、淤庆瀑、八墩桥瀑、白水寨瀑等,人民币图案上的五指峰是500里井冈第一雄峰,有待于开发为完美的景点。 2.“大井冈”绿色资源的整合。在吉安市范围内,还有值得游览许多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应该统筹规划开发。(1)山:古语云:“大江南北三巨镇,匡庐衡岳武功山”。武功山,自古与庐山、衡山同誉为江南三大名山,并以其10万亩高山草甸成为江南风景之绝;吉州区螺子山森林公园;万安宝山狮子岩。(2)水泉:武功山有瀑布14条;落差近200米的遂川白水仙瀑布群;赣江万安段的九曲十八滩之一的惶恐滩;遂川汤湖温泉是江西省水温最高、流量最大的温泉;还有安福武功山温泉,武功山接鱼泉;峡江汉帝金井。(3)植物:武功山有曾被乾隆皇帝命名为“天下第一树”的千年古银杏,千年八爪香樟被誉为“中国第一樟”;泰和上田镇的“丰乐寿樟”树龄达1300多年;安福的“五爪樟”需9人合抱。(三)“红古”结合,增强红色旅游文化生命力吉安是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结合庐陵文化与红色旅游,使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去,融入到“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去,保持红色旅游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1.遗址文化。主要有:“七五”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出土青铜器超过河南殷墟妇好墓居全国第一,入选中国商代青铜文化;规模国内罕见的战国粮仓遗址;被称为“江南第一墓”的吉水三国东吴古墓遗址;宋代极负盛誉的黑釉生产中心吉安县的吉州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和白口城址;全省县城保存较完好的最长古城墙万安明代古城墙。2.宗教文化。江南佛教名山之一的青原山有国家重点保护寺庙净居寺,由禅宗七祖行思禅师形成的南禅二大法系之一的青原法系中,衍生出曹洞、云门、法眼宗等支系,影响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峡江玉笥山融道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为道教第17洞天、第8福地;吉水大东山汇佛、道、儒,与庐山、武功山合称为“大江东南三灵山”;吉安县资国寺,是历史上鼎盛一时的“九殿十八堂”佛教大道场。3.建筑文化。有青原区渼陂、吉州区钓源、吉水谷村、吉安卢家州、泰和爵誉等古村,吉州区古青原台、古南塔,永丰状元楼,泰和快阁,安福宋代文庙等。4.书院文化。书院文化是江南特有的文化现象。白鹭洲书院是全国盛名的江西古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还有庐陵光禄、吉水登东、泰和匡山、永丰皇寮、安福复古、万安云兴等书院。5.科学文化。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禾谱作者曾安止;“江南才子”解缙主持纂修永乐大典,是世界上编写最早、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著有新五代史、宋代古文运动领导者欧阳修;阳明学派重要继承、开拓者、我国第一部分省地图“广舆图”绘制者罗洪先;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山农。6.科举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盛行,士子往往通过科举仕途。吉安在此方面成绩显著,状元、榜眼各有16名,探花14名。出现了“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稀世人文盛况。1400年一甲进士、1404年前七名都是吉安人。7.庐陵名人文化。吉安有2800多位历史名人,形成独特的庐陵文化。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中的欧母郑氏、陶母湛氏,南宋文学家胡铨,一代名宦杨士奇,唯物思想家罗钦顺,理学家邹元标,著名女歌唱家许和子,大学士罗复仁、解缙、杨士奇、金幼孜;文天祥陵园、雕塑、纪念馆,与陆游等齐名的“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陵墓,“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故里西阳宫、纪念馆。(四)“红土”结合,丰富红色旅游文化独特性民俗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热点。大井冈蕴藏着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如能注重合理应用和有效开发,既能丰富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外延又能拓展旅游的具体形式,对于促进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陈佳平. 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06(12):23-24.。1.灯彩歌舞。在民间,灯彩被认为是一吉祥之物,与岁时节庆、祭祀等活动相联系,增加喜庆气氛。吉安历来就是“灯彩之乡”,品种多且特色鲜明,有东圆龙舞、双狮对舞、鲤鱼灯、箍俚灯、三节灯、彩莲船等。2.庐陵客家民俗。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族,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吉安是古客家文化名城、客家南迁摇篮,属历史上客家五次大迁徙的第一次南迁的范围,是客家先民南迁最早开发的家园和继续南迁的集散地之一,遂川、泰和等县至今仍是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与庐陵本土文化融合,其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歌具有庐陵文化的特色。3.庐陵特产。新干三湖红桔,遂川金桔,万安玻璃红鲤鱼,泰和乌鸡,峡江米粉,和具有庐陵文化的木雕、竹编、竹雕等民间工艺,应大力开发。总之,通过对大井冈“大资源、大手笔、大市场、大发展”的一体化旅游开发,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特色姚卿善. 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8(8):28-29.。利用井冈山机场、直达火车和高速公路的便利,使井冈山红色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红色旅游的前列。 参考文献1 迅达. 红色旅游J. 上海采风月刊,2004(6):56-61.2 廖成铭. 让红色旅游火起来J. 老区建设, 2007(3):45-46.3 傅博. 红安县的红色旅游J. 经济视角,2008(8):12-13.4 陆洋,戴闻名. “红色旅游”热全球J. 瞭望东方周刊,2005(12):49-56.5 张启,王红宝,文征. 浅析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06(9):12-13.6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Z.2005.7 詹素平,叶金茹. 试论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07(27):18-20.8 陈佳平. 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06(12):23-24.9 姚卿善. 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8(8):28-29.10 闰贺平,甘永萍. 发展红色旅游的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1):32-33.

    注意事项

    本文(论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发展.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