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对大学生在校结婚问题的调查研究.doc

    • 资源ID:3017255       资源大小:188.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大学生在校结婚问题的调查研究.doc

    对南京高校大学生在校结婚问题的调查研究一、导言2001年4月3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高考报名考生不再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于是,有人善意地猜测,既然高考报名不受年龄的限制,那么是否意味着适龄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同年12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表示,大学生可否结婚应由高校说了算,但前提是学校的规定不得与国家的法律发生冲突。2004年2月17日,山东大学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在校学生结婚和申请生育管理的暂行规定。此规定说:“符合法定婚龄的男女在校学生可按国家婚姻登记条例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04年5月1日,天津师范大学本科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与天津大学的一博士在校隆重举行了婚礼。成为首位在校结婚的大学生。一时间各大高校纷纷表态,学生、家长、专家、学者评论不一,赞扬者比比皆是,责骂声也不绝于耳。“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大学生对此事有何看法,有哪些因素影响他们对此的态度?在既有的研究中,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众多的学者主要对当前大学生的婚姻两性观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向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比如张玲玲、杨超的开放地区大学生婚姻两性观德调查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例。 吴鲁平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大学生的性观念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大学生中的性行为无疑都是游离于婚姻之外的,其中的人际性行为,尤其是性交,是违反校规的行为”,并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性观念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性行为的增多,而性行为的增多,又反过来影响性观念的变化。2、对大学生在校结婚的研究。刘淑华、李翔宇主要从法律的角度对1990年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关于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规定的违宪性和违法性以及当前赋予在校大学生结婚自由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陆云卿对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规定的违法性和绝大多数高校继续“禁婚”的做法进行了质疑,并从宪法、法律(理)的依据和效力以及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开放的态度和现状进行分析,以肯定的态度论证了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合法性和可行性。魏涛等人比较了1990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现行婚姻法,指出了这两个政策法规“在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能否结婚的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冲突,他们认为在校大学生按照法律规定应该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但是如果高校放开,那么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们提醒高等学校应该做好应对准备。因此当前对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系统的,而对于大学生在校结婚问题的研究则仅仅停留在对有关政策的肯定或否定上,而针对大学生自身进行的研究则比较少见。针对以上现状,本课题组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入手,逐步深入探讨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探索影响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的原因,以期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应对策略。二、研究方法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课题组先在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了试调查,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随机访问了十几位在校本科生。提问依据一个比较松散宽泛的提纲,其中包括恋爱状况、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等内容。这些访谈使本课题组初步了解了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为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根据我们的访谈及文献资料,我们制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概念的界定:在校大学生:男性年满22岁,女性年满20岁,且无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高校在校本科生。 结婚:满足结婚条件的男女双方基于自愿,共同到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调查对象:不受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限制,即南京高校的所有在校本科生。 2、指标的选择通过试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大学生对在校结婚问题的态度的各个方面,设计了一份问卷以测量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基本属性: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来自地区、恋爱状况等。婚姻观调查:主要包括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恋爱后果等。对在校结婚的态度调查:主要包括对学校的态度认识、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包括对首例大学生在校举行婚礼的态度、你认为适龄大学生能不能在校结婚、愿不愿意在校结婚)、对结婚所面临困扰(如经济困扰、家庭困扰、学业困扰、住房、健康、生育)的态度等。3、抽样方案及资料收集方法首先收集到南京所有高校名单,进行简单排序,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中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四所高校,再在每所高校随机抽取10个班级,每个班级随机抽取16名同学,这样每所学校共抽取160名同学,四所学校共640名。问卷的填写采取访员与选中班级的同学联系,到课堂发放,请调查对象自填,填完后由访员收回。回收后进行检查筛选,得到有效问卷60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4%。4、资料分析方法问卷中共包含43个变量,并一一由课题组成员输入电脑。其中5个是自变量(性别、年龄、年级、来自地方、恋爱状况);其余为依变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为两个步骤:(1)计算各个变量的基本频次和百分比及某些定距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便对调查数据作基本的描述;(2)采用卡方检定法(X2)对5个自变量与依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检定自变量与依变量二者不相关的假设,显著程度规定为至少0.05,必要时取用0.01。在检定结果的显著程度低于0.05时,二者相互独立的假设被接受;反之,假设被否定,即自变量与依变量被判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由于我们的水平以及时间和经费所限,只能在南京地区抽取四所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同时此次调查的性质属于探索性研究,这就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与事实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我们力争把这种偏差控制到最小。三、结果分析(一)样本的基本情况在我们的这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基本状况被当作此项研究的自变量,共有五项,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表1 样本具体分布情况性别:男28547.2%女31852.6%年龄最小17岁最大28岁平均值21.0239岁标准差1.31226年级大一16827.9%大二16827.9%大三26243.4%大四40.7%恋爱状况过去谈过恋爱而现在没有谈15625.9%现在正在谈17929.7%从没有谈过26043.1%未回答81.3%来自地区来自大中城市16126.7%来自小城镇23238.5%来自农村20734.3%未回答30.5%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中“过去谈过恋爱而现在没有谈”占样本的25.9%,而“现在正在谈”的同学占样本的29.7%,即样本中有过恋爱经历的同学占样本量的55.6%。(二)关于大学生的婚恋观1、恋爱的动机样本中回答以“寻找终身伴侣”为恋爱的动机在大学生中并不鲜见,在331名有过恋爱经历的同学中,以“婚姻为目的”的同学仅占11.9%,而同时有57%的同学认为“爱情”才是恋爱最主要目的,这种动机也是本次调查中居于首位的恋爱动机。在整个样本中,亦有323名同学认为“爱情”是恋爱的首要目的,而真正以婚姻为目的的占14.1%,这个比例略高于有过恋爱经历的同学的比例。男女同学在恋爱的动机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恋爱的动机上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别,即随着年级的增高,恋爱的现实化倾向越来越明显。84人认为谈恋爱主要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做准备,其中有一半多的人(43人)为大三学生,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样本中大三的学生较多,但是通过X2检定(X2=37.996,P=0.000,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样本中“年级”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恋爱的动机,4名大四的学生无一人选择“爱情”,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恋爱的认识越来越现实化、越来越物质化的缘故。2、恋爱的时机和恋爱的主动性47.5%的同学认为“大学”是恋爱的最佳时机,另有31.8%的同学认为“大学毕业后”是恋爱的最佳时机,即有近八成的同学不同意早恋(“高中及高中以前恋爱”)。46.5%的同学认为在恋爱的过程中“双方都应该主动投入”,也有26.8%的同学认为恋爱中“男生应该主动投入”,而只有7.6%的同学认为“女生应该主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同学对恋爱的时机和主动性的问题的考虑也不相同,首先无论男生和女生,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大学及大学毕业后是恋爱的最佳时机,但是相对来讲,女生更倾向于在“大学及大学毕业后以后谈”,这一项的X2值为14.782, P=0.005,达到了在该自由度下(df=4)的显著性水平(0.01)。虽然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在恋爱的过程中“双方都应主动投入”,但是更多的女生认为在恋爱中“男生更应该主动投入”。这两个变量之间的X2值为31.508,自由度为3,达到了该自由度下的显著性水平。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恋爱的后果:在校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等各方面),当问到“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学习”时,回答“有较大的影响(包括选“有很大影响”者)”的同学近五成,说明同学们对此的看法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且只有15.1%的人认为“没有影响”。对于恋爱的后果,性别、年级、是否有过恋爱经历等三个变量都会对此产生影响,其X2检定值如表2:表2 恋爱是否影响学习卡方值自由度显著度(双边检验)提到“有较大影响”高于期望值者性别 29.846(a)4.000女生年级 22.964(a)12.028大三年级你谈过恋爱吗? 26.745(a)8.001未谈恋爱者针对上述结果,可以推测为什么没有恋爱经历的人认为恋爱对学习有较大影响。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对恋爱后果的估计并不乐观,而导致了他们没有恋爱经历。4、大学生的婚恋观的价值取向当前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更多地考虑的是对方个人能力(如对方的事业心、抱负、性格和人品)、双方的感情基础(主要包括共同语言、相互之间的感情以及双方在一起的生活情趣)。笔者列举了17种可供选择的因素,它们分别是:家庭背景、籍贯、身高、相貌、健康、能力 、性格、人品、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条件、住房、事业心、抱负、共同语言、相互感情、生活情趣。如果选择了其中的某个,则给该选项赋值为1,未选赋值为0。并将这17种因素分成6大类:即家庭条件(主要包括家庭背景、籍贯)、个人能力(主要是对方的能力和文化程度)、个人素质(主要包括事业心、抱负、性格、人品)、经济条件(特指个人的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经济能力、职业、住房)、双方感情(主要包括共同语言、相互感情、生活情趣)、外貌条件(主要包括身高、相貌、健康)。在填答过程中,要求被访者按重要程度选择前五个因素,然后将每类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该个体在这一类的得分。我们再对此进行描述统计,其结果如下:表3 择偶标准的描述性统计 总分 均值标准差家庭条件45.00.0765.00869个人能力158.50.2659.01200个人素质236.50.3968.00851经济条件47.67.0800.00650双方感情310.00.5219.01205外貌条件166.67.2796.01042由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将“家庭条件”被放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大学生恋爱以浪漫情怀为主要特征,与实际的考虑是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恋爱没有长远的打算,在前面也说了,很少部分的同学以婚姻为主要的恋爱动机,可以不必考虑到对方的家庭条件这一类对成家才会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同时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学们在谈恋爱的时候,很少注重对方的经济条件。而双方感情则高居首位,总得分是310分,平均分为0.5219分,总得分比居于第二位的因素(个人素质)高73.5分,平均分高近0.13分。表4 17项择偶标准的得分统计 总分 均分标准差 总分 均分标准差家庭背景64.00.1085.31124职业32.00.0537.22560籍贯28.00.0470.21177经济能力100.00.1678.37399身高86.00.1443.35168住房11.00.0185.13471相貌237.00.3977.48982事业心100.00.1678.37399健康177.00.2970.45731抱负69.00.1158.32022能力215.00.3607.48062共同语言332.00.5570.49715性格329.00.5520.49770相互感情431.00.7232.44782人品448.00.7517.43240生活情趣170.00.2862.45236文化程度102.00.1711.37695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各种具体的因素中,排前五位的因素分别为对方的人品、双方的感情、共同语言、对方的性格、相貌,选择的频率分别是0.7517、0.7232、0.5570、0.5520、0.3977,考虑得较少的因素有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条件。居于后五位的依次为住房、籍贯、职业、家庭背景、个人抱负,其选择的频率分别为:0.0185、0.0470、0.0537、0.1085、0.1158。(三)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1、大学生是否赞同在校结婚调查显示,54.0%的同学对在校结婚是持肯定态度的,比我们的估计要低得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多数同学对此不够关注。比如在问到“你是否听说过在校结婚的事例”时,有30%的同学回答“没有”;问到是否知道“对山东大学关于在校本科生可以结婚”这一规定时,有近50%的同学对此漠不关心,表示“无所谓”;当问到对 “2004年5月1日,天津师范大学本科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与天津大学的一博士在校举行了婚礼”的看法时,亦有32%的人表示“并不关心”或者“无所谓”。除了对在校结婚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之外,还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在校结婚对学校的影响;恋爱的最佳时机。然而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婚恋观的价值取向与他们是否赞同在校结婚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通过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结果如表5:表5 是否赞同在校结婚的相关分析 你是否赞同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你认为在校结婚是否影响学校的管理你是否赞同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皮尔逊相关系数1.171(*)-.278(*)-.258(*)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00.000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皮尔逊相关系数.171(*)1.114(*).050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05.224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皮尔逊相关系数-.278(*).114(*)1.435(*)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05.000你认为在校结婚是否影响学校的管理皮尔逊相关系数-.258(*).050.435(*)1显著度(双边检验).000.224.000.是否赞成在校结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在校结婚对学校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具体来讲,越是关注在校结婚的同学,越是对在校结婚持肯定态度。婚姻权是每位达到法定年龄的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大学生由于平时的关注焦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此的关注不够,但是如果一旦引起了其关注,那么他们对自己的权力诉求是比较强烈的。这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171,且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在校结婚对学生个体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这也会影响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有70%的同学认为在校结婚会影响“结婚当事人的学习、与他人的交往”等各方面。因此他们在考虑这个因素后,就显示出一种负相关,即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估计得比较多的话,对这个问题的顾虑也就越多,因此也会比较慎重的考虑在校结婚问题,两者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78 (*),达到了所要求的0.01的显著性水平。那么在上述三个因素中,哪一个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呢?我们通过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在校结婚会对个人的不利影响”是影响学生是否赞同在校结婚的最为重要的考虑,经过标准化之后,其回归系数为-0.197,其次是“在校结婚对学校的影响”,其系数为-0.168,再次是“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其回归系数为0.139。这三个回归系数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我们所构造的回归模型是有效的。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表中的三个回归系数的差别不大,这三个因素在影响同学们对在校结婚的态度时,作用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实没有实质上的差别,也许他们考虑在校结婚问题时,同时考虑到了上述三个因素(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因素,限于水平所限,还有待于学术界的进一步探讨);数字上的细微差别也可能是由系统误差所导致的。表6 是否赞同在校结婚的回归分析模型 未标准化回归标准化回归T检验显著度(双边检验)BStd. ErrorBeta(常数)2.378.094 25.195.000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241.068.1393.552.000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258.057-.197-4.494.000在校结婚是否影响学校的管理-.184.048-.168-3.869.000a 因变量: 你是否赞同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表7 是否赞同结婚的非参数检验 是否赞同适龄在校结婚?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是否影响学校的管理卡方值(a,b,c,d)126.935277.731231.95084.063自由度21142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00.000.000我们对在校结婚所考察的三个因素作非参数卡方检验,以推论总体的情况(如表7所示)。由上表可知,上述三个原因均可推论到总体中,“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在校结婚对学校的影响”三方面对是否赞同在校结婚均产生影响,其X2值如上表所示,且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具体来讲:越是关注在校结婚的同学,越是对在校结婚持肯定的态度;对结婚的影响估计得比较多的话,对这个问题的顾虑也就越多,倾向于不赞同在校结婚;在校结婚对学校管理的影响考虑得比较多的话,学生对在校结婚的考虑也会比较慎重。2、Logit二元选择模型(1)变量的定义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的影响因素是对各方面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影响其态度(主要包括是否赞同和是否愿意两个方面)的相关因素,笔者尝试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以学生是否赞同在校结婚为被解释变量(Y),若同意,则赋值为1,否则为0。所用的解释变量为:X1: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又包括对政策的关注(表示关注赋值为1,否则为0)和对在校结婚的事实的关注(表示关注赋值为1,否则为0),对在校结婚的权力诉求(表示关注赋值为1,否则为0)等三个方面,将这三个方面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就得到该样本对在校结婚的关注程度);X2: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对学业的影响和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等两方面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X3:对学校的影响(由于对学校的影响在问卷中是定类变量,所以笔者将该变项构造成一个虚构变项,选择“无影响”选项的赋值为0,选择其他选项的赋值为1,得到该样本在对学校的影响上的得分)。那么通过上述的变量定义,得到如表8所示的变量集:表8 Logit模型中变量的定义变量定义取值Y是否赞同在校结婚1=赞同0=不赞同X1对在校结婚的关注程度得分从0到1依次递增表明关注度依次增强X2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得分从0到1依次递增表明这种影响依次增强X3在校结婚对学校的影响1=有影响0=无影响Logit模型的具体形式为:=()=(+i)=1/(1+Zi)=1/1+e(+Xi)。对于给定i,i是个体做出某一特别选择的概率。经过化简,得到以下等式:Log(p/(1-p) = z = a + bxLogit模型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把在(0,1)上预测概率的问题转化为在实数轴上预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比的问题。Logit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因变量只有两种选择且不连续的选择问题。表9 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B标准误差自由度显著度(双边检验)调和(B)值对在校结婚的关注程度.623*.2301.007.536 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721*.2001.000.486 对学校的影响-.401*.1611.013.670(2)对回归结果的解释上表中列出了学生个体在“是否赞同在校结婚的态度”上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表中的所有参数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与预期结果一致。“在校结婚的关注度”的影响。表9中“对在校结婚的关注程度”的变量系数为正数,且到达了显著性水平,这表明关注程度越高,对在校结婚的得赞成率就越高。这和前面我们所进行的简单现行回归的结果是一致的。“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的影响。表9中“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这一变量系数为负数,表明在校结婚对学生个体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这也会影响学生对在校结婚的态度,有70%的同学认为在校结婚会影响结婚当事人的学习以及与他人的交往等各方面。因此他们在考虑这个因素后,就显出一种负相关,即对结婚的影响估计得比较多的话,对这个问题的顾虑也就越多,因此也会比较慎重的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结婚对个人的不利之处是影响学生是否赞同在校结婚的最为重要的考虑,经过标准化之后,其回归系数为-0.721*;其次是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其回归系数为0.623*;,再次是在校结婚对学校的影响,其系数为-0.401*。三个回归系数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由此可见,我们进行的二元选择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与我们所进行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简单现行回归分析中,居于第二位的因素是在校结婚对学校的影响,而在Logit二元选择模型中,它的影响则比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这一因素的变量系数要小,这可能是由于系统误差导致的。2、大学生是否愿意在校结婚?为什么?表10 如果你被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 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 累加百分比有效值愿意7412.312.312.3不愿意41769.069.281.4说不清11218.518.6100.0总和60399.8100.0 缺省值99.001.2 总和604100.0 调查显示,有12.3%的人(共74人)选择了“愿意在校结婚”,而更多的人则更理性地考虑这件事情,有69%的人表示“不愿意在校结婚”,另外有18.5%的人表示“说不清楚”或者还没有将这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在大学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不是谈婚论嫁。表11 结婚意愿与是否赞同结婚的相关关系 你是否赞同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如果学校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你是否赞同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斯皮尔曼相关系数1.000.158(*) 显著度(双边检验).000如果学校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斯皮尔曼相关系数.158(*)1.000 显著度(双边检验).000.由表10可以知道,在校大学生是否愿意结婚,与他们是否赞同结婚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158,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同时在校结婚问题上,问到 “谁是最主要的决定力量”的时候,57.6%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本人拥有对此的决定权”;而现实状况是,在校结婚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学校”,在表示“愿意在校结婚”的同学中,100%的人认为目前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学校”,因为目前还没有听说南京哪一所学校明文规定在校本科生可以在校结婚。统计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在校结婚的意愿主要有以下原因: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事人的人际交往和学业两方面);对在校结婚的关注程度(主要包含对在校结婚的事实和政策两方面的关注程度);性别;对恋爱后果的估计(主要是学业方面);对在校结婚后果的估计(主要是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结婚意愿上有差异,更多的男生倾向于愿意在校结婚。其X2值分别如下表所示:表12 卡方值卡方值自由度显著度(双边检验)表示愿意的高于期望值者谁在阻挠大学生在校结婚19.607(a)8.012学校和社会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33.374(a)22.047结婚对学校管理的影响85.009(a)4.000恋爱的后果33.842(a)8.000性别41.220(a)2.000男生对个人的影响114.228(a)8.000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发现,男、女生只是在选择意愿上有差异,并不直接影响其对在校结婚的态度,其相关系数为0.066,并没有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如表14所示)。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通过其他因素对其结婚意愿产生影响,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利弊考虑会影响其结婚的选择,相关系数为-0.262,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如表13所示);当然,考虑到对学校管理的影响,同学们也会慎重考虑在校结婚的现实可能性。这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67,双边检验后P=0.000,达到了所要求的显著性水平(0.01)。表13 影响结婚意愿的因素(1)如果学校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你是否赞同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如果学校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皮尔逊相关系数1-.262(*)-.075.180(*)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68.000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皮尔逊相关系数-.262(*)1.114(*)-.278(*)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05.000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皮尔逊相关系数-.075.114(*)1-.171(*)显著度(双边检验).068.005.000你是否赞同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皮尔逊相关系数.180(*)-.278(*)-.171(*)1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00.000.表14 影响结婚意愿的因素(2) 如果学校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性别你认为在校结婚是否影响学校的管理你认为恋爱是否影响学习如果学校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皮尔逊相关系数1.066-.167(*).050 显著度(双边检验).106.000.221性别皮尔逊相关系数.0661-.109(*)-.141(*) 显著度(双边检验).106.007.001你认为在校结婚是否影皮尔逊相关系数-.167(*)-.109(*)1-.012响学校的管理 显著度(双边检验).000.007.775你认为恋爱是否影响学习皮尔逊相关系数.050-.141(*)-.0121 显著度(双边检验).221.001.775.那么在上述的影响因素中,哪些因素比较重要,而哪些因素是比较次要的呢?经过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表12所列的因素中,只有“对个人的影响”这一因素的回归系数为-0.219,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如表15所示),这说明同学们在回答“是否愿意在校结婚”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比如考虑到结婚之后的生育、住房、学业、经济来源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方面。也许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的考虑,他们在回答“愿不愿意在校结婚”时是很理性的,也是很现实的。表15 影响结婚意愿的回归分析模型 未标准化回归标准化回归T检验显著度BStd. ErrorBeta1(常数)2.221.120 18.536.000性别.059.044.0541.327.185你认为在校结婚是否影响学校的管理-.035.035-.046-1.024.306你认为恋爱是否影响学习.029.019.0601.481.139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219.041-.235-5.279.000对在校结婚的关注度-.058.049-.048-1.186.236a 因变量: 如果学校允许,你愿不愿意在校结婚?3、选择愿意在校结婚的同学的群体特征在74名选择愿意在校结婚的同学中,男生57名,占该群体的77%,远远大于女生的比例。其中一年级学生29人,占39.2%,二年级学生25.7%,三年级学生占32.4%,一年级学生所占的比例大于高年级学生。他们表示“愿意结婚”,但是在校结婚确实也会面临许多困扰,如经济的、家庭的、学业的、学校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然而,当问到“他们目前结婚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什么”时,近一半的同学(45.9%)认为 “学校的阻碍”是最大的,在南京的众多高校中,还没有哪一所高校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定在校本科生可以在校结婚,在这些学生眼中,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周围的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在校结婚,但是最大的阻力是来自教育体系中的学校。随着婚姻法的修订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部放宽了对在校结婚的控制,但是要真正在校结婚,还是会受到其他各方面的干预,比如经济来源问题、家庭关系怎么处理、学校怎么对新婚夫妇进行管理、结婚的夫妇的生育问题怎么解决?那么到底谁是在校结婚的主要决定力量呢?在这74名愿意在校结婚的同学中,他们认为虽然结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决定力量应该是大学生本人,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这表明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在结婚问题上占据着主要地位。当然这70多名同学的婚恋观,尤其是在择偶标准上,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虽然他们都将双方感情放在了首位,但是和不愿意在校结婚的同学相比,低了0.02分,这一群体对外貌条件比较重视,比不愿意在校结婚的同学的平均得分高了近0.1分,且超过了个人素质的得分。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双方感情这一因素。这一部分同学中,认为 “在高中以前是最佳的恋爱时机”的有37.8%,即他们明显对早恋爱持肯定态度。另有一点,这部分同学中,95%的同学都是“赞同在校结婚”的,因为只有赞同在校结婚,才有在校结婚的可能,如果连在校结婚都不赞同,那么愿意在校结婚问题就无从谈起了。由于研究的局限,我们对这部分群体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未作考察,但是对他们关于在校结婚对个人的影响的测量中表明,他们的得分为1.5479(总分2分,越接近2,就越表明对个人的影响越弱;越靠近0,表明对个人的影响越强),由此可见他们认为在校结婚对他们的影响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与此同时, 78.1%认为在校结婚对学校的管理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以上的数据表明,愿意在校结婚的同学大多是独立性、自主性比较强的同学,他们认为,结婚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事情,结不结婚应该有自己说了算,结婚之后对自己和新家庭的影响虽然有,但是可以通过新家庭的努力来克服,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也比较弱。(四)在校结婚对学校各部门的影响表16 在校结婚对学校各部门的影响的频次分析 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加百分比有效值校学工处17629.229.929.9学校教务处7712.813.143.0学校后勤集团18130.030.873.8学校行政部门10317.117.591.3其他(请注明)518.58.7100.0总数58897.5100.0 由表16可以看出,29.2%的同学认为在校结婚会对学校的学生工作产生影响,30%的同学认为在校结婚的最大影响主要在于学校后勤集团,如婚后生育、婚后住房等各方面,12.8%的人认为将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影响,17.1%的人认为在校结婚将对学校的行政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四、小结与讨论我们这项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描述了当前南京地区大学生婚恋观、对在校结婚的态度,并分析了影响这一群体对在校结婚的态度的原因。1、小结与讨论当前大学生群体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比较注重双方的感情因素,半数同学对在校结婚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90%的同学不愿意过早结婚,尤其是在大学里就结婚,首要原因是在校结婚需要许多的成熟的条件,同时在校结婚会对同学自身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对学校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大学生这一个群体对自己在校结婚的权利还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当我们突然问到他们是否赞同或者愿意在校结婚时,他们感到相当突兀和好奇,对在校结婚的关注程度会影响他们对此的态度。这一点和其他的社会事件有共性:对事件的重视程度会严重影响其对事件的态度。在分析中,地域因素对其态度的影响以及对其婚恋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原因主要在于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南京的大学生,虽然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但是共同受到南京文化的影响至少一年,他们对在校结婚也许与南京有关,而与他来自的地区无关,这与以前的既有研究似乎矛盾,这有待于课题组和后来者的进一步探讨。同时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婚恋观与对在校结婚的态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很少以结婚为恋爱的主要目的,在择偶标准上,也很少考虑对方的家庭、对方经济条件等与成家立业关系很大的条件,在大学期间还没有将成家提上议事日程;其次可能在于系统随机误差

    注意事项

    本文(对大学生在校结婚问题的调查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