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ppt

    • 资源ID:3000155       资源大小:46.25MB        全文页数:2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ppt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1,第1单元 常见的材料,1 石头,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了解不同石头的质地、外形、作用等基本特征。2.了解石头的多样性,能根据石头的不同类别进行区分。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石头进行初步观察。2.在教师引导下,能借助简单的工具探索石头的特性。科学态度目标1.积极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对石头有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同学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活动探索,初步了解各种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知道石头与人类生活关联密切。,教学目标,课题引入,图上是什么?你认识它们吗?,探究新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雕塑 玉镯 玉坠,石桥,玉也是石头。,探究新知,石墙,假山,石柱,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大理石地面,石桌石凳,石磨,探究新知,石头,石头是一种材料,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雕刻、玉器、石桥、假山、石柱、石墙、石桌它们都是用石头制成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探究新知,观察石头:,看一看颜色,摸一摸纹理,敲一敲硬度,听一听声音,观察:用眼看 用手摸 用锤子敲 用耳朵听,用锤子敲一敲来观察石头,就是在利用工具观察。,探究新知,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不同的岩石,它们的颜色、形状、纹理粗糙程度、硬度等都不同。,探究新知,讨论交流:生活中以石头为材料的物品还有哪些?,石路砚台石头房子石印石缸,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玉镯很贵,所以它不是石头。()(2)花岗岩的表面很光滑。()(3)雕塑都是用石头制作的。()(4)大理石比花岗岩更适合铺室内地板。()2.在探索石头基本特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用手摸一摸B用嘴尝一尝C轻轻敲一敲,用耳朵听一听,基础达标,3.在下列场地中,最容易找到石头的地方是(A)。,基础达标,A.山区 B.沙漠,C.沼泽地 D.市区,拓展活动,石头拼画欣赏:,猫头鹰,拓展活动,石头拼画欣赏:,风景图,拓展活动,石头拼画欣赏:,鱼,拓展活动1:你会用石头拼成什么画?课后试一试吧。,拓展活动2:石头还可以用来在上面画画。你见过漂亮的石头画吗?你也来试试吧。,这几只“鞋子”可是在石头上画的哟,石头画欣赏,拓展延伸,课后调查:石头还有哪些用途?,第1单元 常见的材料,2 布料,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不同布料的名称及特征,能初步进行正确区分。2.知道布料具有易燃、质地软等特性。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在实验中掌握探究布料的方法。2.能运用多种方法来探究布料的特性,并能组织语言完整表达出来。科学态度目标1.具有对探究布料的兴趣。2.愿意倾听他人信息,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布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布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目标,课题引入,我们身上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探究新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们都是用布料制成的。布料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探究新知,有哪些种类的布料?,丝绸、棉布、化纤布都是布料。,探究新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布料做的?(最好说出布料的种类),丝绸:,探究新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布料做的?(最好说出布料的种类),棉布:,探究新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布料做的?(最好说出布料的种类),化纤布:,探究新知,观察布料,你有什么发现?,摸一摸 拉一拉,探究新知,观察布料,你有什么发现?,小实验:不同的布料吸水性有什么不同?,探究记录表:,探究新知,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棉布比丝绸布质地更柔软、更吸汗,所以棉布更适合做手绢。()(2)不同季节使用不同布料来制作衣物会更好。()(3)擦桌子时应该选用丝绸布质地的抹布。()2.在探索棉布的基本特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化纤布比棉麻布更容易吸水B棉布比丝绸质地更硬C化纤布和丝绸都不容易吸水3.下面是用布料制成的是(A)。,基础达标,A B C,4.将下列图片和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基础达标,丝绸 棉布 化纤布,按布料的特征进行分类。棉布 纱布 化纤布 麻布 丝绸布1.柔软度好:棉布、纱布、麻布。2.吸水性好:棉布、麻布、纱布。3.光滑度高:化纤布、丝绸布。,综合探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布料?,拓展活动,第1单元 常见的材料,3 塑料,科学概念目标了解塑料的特点,能在生活中辨别常见的塑料物品。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法、比较法等方式探究塑料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科学态度目标1.具有探究塑料的特征的兴趣。2.在探究活动中愿意倾听他人信息,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塑料制品对生活的影响,知道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2.知道塑料对人们生活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培养环保意识。,教学目标,课题引入,这两个杯子有什么不一样?,探究新知,认一认,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塑料 布料 玻璃,探究新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们都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探究新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制成的?,探究新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制成的?,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多种感官探究塑料的特点。,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二:探究塑料的透水性。,塑料不透水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探究技能:用观察的方法找出塑料与其他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是在比较。,探究活动三:把热水倒入矿泉水瓶,会发生什么?,探究新知,结论:矿泉水瓶被烫变形。,注意:水要烫一点;注意安全。,探究活动三:把热水倒入矿泉水瓶,会发生什么?,探究新知,拓展:是不是所有的塑料品都会被热水烫变形?,结论:把热水倒入塑料杯中,塑料杯不会被烫变形;矿泉水瓶被烫变形,是因为它太薄了;不同的塑料用品,因为用途不同,呈现出来的特点也不一样。,拓展活动,塑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利影响,有利影响:塑料制品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多便利。,拓展活动,塑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不利影响,漂满塑料垃圾的海洋,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拓展活动,塑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不利影响,海洋把塑料垃圾还给人类,塑料垃圾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塑料套住脖子的鸭子,吞入塑料致死的海龟,拓展活动,塑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不利影响,一次性塑料饭盒,一望无际的垃圾场,被塑料垃圾围困的海豚,被塑料套住而畸形生长的龟,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表面都可以做得很光滑。()(2)塑料袋很轻,能够装水。()(3)矿泉水瓶可以装温度很高的热水。()(4)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和塑料杯一样重。()2.在探索塑料的基本特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塑料经过摩擦会发热,容易被点燃B.塑料比玻璃质地要硬,所以塑料不怕摔C.不同类型的塑料的作用也不一样,基础达标,基础达标,3.在下列图片中,在材质是塑料的物品的()里打“”。,()(),()(),根据材料的性质给下列材料分类。塑料 玻璃 金属 石头(1)容易破碎的是:玻璃。(2)最轻巧的是:塑料。(3)容易燃烧的是:塑料。(4)硬度较硬的是:石头、玻璃、金属。,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课下继续了解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想一想,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第1单元 常见的材料,4 金属,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由金属制成,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2.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能,知道金属的性能决定了金属的用途。科学探究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工具进行观察,合作探究同类物质的共性,在活动中能够承担相应的任务。2.能利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如砂纸,锤子等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并描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的形态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对金属的性质做出大胆的想象,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金属。2.能够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并愿意倾听他人的信息,同时也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金属多可以回收利用,能为此采取一定的行动,保护金属资源。,教学目标,课题引入,生活中的金属物品有哪些?,探究新知,认一认,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用金属制成的。,勺子,炖锅,钥匙,钉子,易拉罐,探究新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铁,铝,铜,炖锅也可能是用不锈钢制成的。,探究新知,初步探知:金属有哪些特征?,金属,硬,有光泽,有颜色,不易掰断,探究新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探究新知,观察金属,你有什么发现?,光泽?颜色?手感?软硬?,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探究新知,观察金属,你有什么发现?,小实验:打磨金属(铁条、铜条、铝条)。,结论:金属对可见光反射强烈,具有金属的光泽。,露出金属光泽。,探究新知,观察金属,你有什么发现?,小实验:捶打金属,探究金属的延展性。,铝条被打扁,铝条被打变形,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我们把物体这种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却不断开和破裂的性质统称为延展性。结论:实验表明,金属具有延展性。其中,铁的延展性稍微弱一点;铜和铝经过敲打,变形非常明显,说明它们的延展性很好。,探究新知,拓展:金属延展性的应用。,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一两黄金,把它压成金箔可以覆盖两个篮球场。,探究新知,拓展:金属延展性的应用。,利用金属的延展性,人们把金属做成各种想要的形状。,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金子比铁要硬。()(2)黄金的商业价值比白银要高。()(3)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4)金属被敲击后会变形,这是因为所有的金属质地都比较软。()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分辨黄金和铜的特性?(B)A.用铁锤敲打 B.用手摸 C.用牙齿咬3.下列每一个选项中都有一个和其他不同的,请你找出来,在下方画横线。A.铁 金属 铝 镁 B.硬币 瓷碗 铝锅 铜锁C.玉 岩石 钥匙 玛瑙4.在下列物品中,选择合适的物品填在括号内。铁丝 金耳环 铁 铝(1)妈妈要去参加晚会了,应该选择(金耳环)。(2)爷爷要在阳台上拉一个晾衣服的线,应该用(铁丝)。(3)铁匠要打一把锤子来敲打石头,用(铁)材质来制作更好。,妈妈今天要去参加聚会了,你想给妈妈戴上漂亮的首饰吗?请开动脑筋,帮妈妈设计一件你觉得好看的首饰并画下来吧,然后告诉妈妈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这件饰品。,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观察家中的物品,找一找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第2单元 太阳和月亮,5 太阳的光和热,科学概念目标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2.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3.在阳光的照耀下物品会升温。4.长时间待在强烈的阳光下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要做好防晒工作。科学探究目标1.调动身体的感官,用合适的方法来对太阳的光与热进行探究。2.能自主进行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科学态度目标1.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能大胆地将自己探索到的结果与大家分享。2.能够通过实验去印证自己的科学猜想。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活动探索,了解太阳的光与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知道太阳的光与热是一种自然资源。,教学目标,课题引入,猜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打一物),谜底:太阳,探究新知,太阳在哪里?,宇宙,探究新知,太阳在哪里?,银河系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太阳就在银河系中。,银河系,探究新知,太阳在哪里?,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探究新知,太阳在哪里?,太阳系,探究新知,你眼中的太阳是怎样的?,探究新知,太阳是怎样的?,太阳是圆形的,太阳发光,太阳是个大火球,浑身散发着热量,探究新知,问题1:上面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问题2:他们哪个最热?问题3:为什么没有人说另外两个男同学热?问题4:蹲着的小女孩在摸一块石头,你觉得这块石头摸起来会是什么感觉?,观察与猜测,探究新知,注意安全:不要直接用眼睛看太阳,以防灼伤我们的眼眼。,感受与验证,不只是太阳,其他强烈的光,比如夜间汽车的灯光,也不要直视。,活动:(1)在阳光下、树荫下感受区别。(2)摸一摸被阳光照射的物体,如体育设施、石头、地面和大树等。,结论:太阳在为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热量。在强烈阳光的直射下,我们会感到热,当大树和伞为我们遮挡了部分阳光时,我们会感觉凉快许多。,探究新知,实验探究:摸物体,感受同一问题的温度差异。,阳光,结论:同一样物体,被太阳照射的温度更高,很暖和;没被太阳照射的相对要凉些,温度不高。,探究新知,实验探究:晒太阳,猜一猜。,探究新知,拓展一:其他光照在物体上,也能让物体温度升高吗?猜测1:能。猜测2:不能。,拓展二:发热或基本不发热的光源举例。发热:白炽灯。基本不发热:LED灯。,猜一猜:那些像太阳一样既发光又发热的光源,它们对周边物体温度的影响与光的强弱之间有联系吗?猜想:光越强,温度越高。,探究新知,实验验证:对比1 对比2,关 开 40瓦 100瓦,结论: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探究新知,光影游戏:,规则:将投影仪的光投射到幕布上,然后用手做出各种造型,把手影投映到幕布上。,光不但让我们看清了这个世界,还为我们带来温暖,给我们带来乐趣,光的用处真大啊!,真想让太阳长上一对翅膀,天上就多了一只太阳鸟:让它在蓝天里自由飞翔,一边飞,一边自由地鸣叫。长翅膀的太阳是我们的心,把光和热送给所有的人。,探究新知,让太阳长上翅膀金波,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我们看天空,太阳很小,所以太阳比地球小。()(2)太阳会发光发热,这是太阳的特征之一。()(3)光越强烈,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4)只有太阳的光才会产生热度。()2.太阳有哪些基本特征?太阳是圆球形的,会光发热。3.在探索太阳的光与热时,下列说法中的(C)是不正确的。A.不同材料的吸热性不同B.强烈的太阳光能杀菌C.晒太阳能补钙,所以只要有太阳光就该多晒晒4.下列有光却不能产生热的是(D)。,A B C D,1.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要注意什么?注意防晒。例如带上太阳伞、遮阳帽,擦上防晒霜等,避免皮肤被晒伤,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2.除了太阳会发光发热,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会发光发热?(列举最少4项)手电筒、蜡烛、台灯、火柴3.将以下4种材料放到太阳光下暴晒半小时。木头 石头 铁勺 衣服(1)会烫手的是:石头、铁勺。(2)易燃的物品是:木头、衣服。,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时,事先准备防晒用品。,如何防晒?擦防晒霜 戴帽子 打太阳伞,第2单元 太阳和月亮,6 太阳和生活,科学概念目标1.明白人类的活动受太阳的影响。2.知道太阳对动物和植物的直接作用。3.了解动植物的一些生长、生活习性。科学探究目标1.自主观察图片,结合图片进行经验分享。2.学会自己制订作息时间表。科学态度目标1.懂得太阳的起落影响着人类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2.能够主动探究太阳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性,具有探索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激发热爱太阳、赞美太阳的情感。2.知道要利用太阳的特点使生活更美好。,教学目标,课题引入,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生命,希望,光明,探究新知,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日出日落,早晨 越来越热 中午 越来越凉 傍晚,变高,变低,探究新知,你们在在早上、中午和晚上会做些什么?,早上起床,洗漱,吃早饭,上学,中午午休,晚上按时休息,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日出日落,探究新知,太阳与我们的生活太阳对生活的影响,不能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会伤害眼睛。如果是阴天,房间不够亮,也要开灯。不能边走边看书。,探究新知,晒被子,晒谷子,去潮防虫松软保暖,防止发芽、发霉防止营养流失,太阳与我们的生活太阳对生活的影响,探究新知,问题:说一说,太阳与人类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太阳影响着人类的活动。人们会利用太阳来为生活服务。太阳对人类贡献很大。,举例: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夏天阳光会把水晒热,这样人们喜欢去游泳。冬天里有温暖的太阳,大家会在外面晒太阳。太阳出来了,天亮了,人们就会起床,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太阳落山了,天黑了,人们就会回家,吃饭睡觉。有些地方利用太阳晒葡萄干。,太阳与我们的生活太阳对生活的影响,探究新知,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猫在白天睡觉,蝴蝶在白天采蜜,葡萄接收日照越多长得越甜,向日葵在成熟前花盘会跟着太阳转动,探究新知,太阳影响动物 太阳影响植物,冬眠迁徙繁殖,荷花、蒲公英白天开放,晚上闭合喇叭花、夜来香白天闭合,晚上绽放牡丹、杜鹃白天夜晚区别不大,结论:太阳影响动物的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探究新知,总结:,太阳,人类,动物,植物,影响巨大,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太阳只会影响我们人类的作息时间,对植物不会有影响。()(2)蝙蝠喜欢在晚上活动,它们害怕强光。()(3)太阳的光和热没有什么关系。()(4)太阳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2.太阳对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有重要的影响。3.在探索太阳的基本特征时,下列说法中的(C)是不正确的。A.太阳光可以转化成电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B.太阳每天都会很规律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C.下雨天看不到太阳,所以下雨天时太阳没有升起来。4.太阳和下列的(C)无关。,A B C,太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喜欢在有太阳时做什么呢?(1)大太阳天:晒被子(2)温和的太阳天:放风筝(3)太阳升起时:起床上学(4)太阳落下时:洗漱休息,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制订作息时间表。,第2单元 太阳和月亮,7 春夏秋冬,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春夏秋冬的特点。2.知道四季对人们活动的影响。3.知道四季对动植物的影响。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2.能适应四季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能做出及时的生活调整。科学态度目标1.主动交流,愿意倾听他人的交流信息。2.感受四季不同的景色,学会欣赏不同季节的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愿意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年四季。,教学目标,课题引入,下面的活动是什么季节的?你在这个季节里会做什么?,春 夏 秋 冬,你还知道哪些季节?它们各有什么不同?,探究新知,认识春天,春天柳树发芽 温暖,探究新知,夏天荷花盛开 炎热,认识夏天,探究新知,认识秋天,秋天果实成熟 凉爽,探究新知,认识冬天,冬天冰天雪地 寒冷,探究新知,小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季变换 周而复始,探究新知,探究技能,观察自然中的景物,产生疑问并说出来,就是在提出问题。,探究新知,四季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一年之计在于春。,探究新知,四季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夏天是忙碌的季节。,探究新知,四季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探究新知,四季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冬天是寒冷的季节。,探究新知,四季变化对动物有什么影响?,候鸟迁徙,动物冬眠,动物换毛,探究技能,找出猫在不同季节的相同与不同,就是在比较。,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四季变化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发芽 茂盛 落叶 枯萎,探究新知,游戏:看图说季节。,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秋天是农民伯伯最喜欢的日子,因为蔬果都成熟了。()(2)动物冬天的活动和夏天一样,没有任何变化。()(3)春天的气候渐渐变暖和,所以燕子都飞回来了。()(4)夏天是四季中最炎热的季节,要多吃冰激凌才会凉快。()2.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春天?(C)A.小草发芽 B.冰雪融化 C.河水结冰3.在了解四季与人类活动中,下列说法中的(B)是不正确的。A.春天适合放风筝。B.夏天只能靠吹空调避暑。C.因为冬天天气寒冷,所以要穿很厚的棉衣。4.在下列图片中,哪一个是秋天?(C)。,A B C D,1.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排一排夏天 秋天 冬天 春天排序: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2.按照天气从寒冷到炎热排一排。夏天 秋天 冬天 春天排序:冬天 秋天 春天 夏天3.根据条件填写相关内容。(每条至少写2个)(1)冬天我们的着装:棉衣,毛裤,棉鞋(2)夏天我们的着装:短裙,凉鞋,遮阳帽(3)冬天的节日:春节,腊八节(4)秋天的节日:中秋节,国庆节(5)春天的活动:春游,放风筝,植树,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画一画春天和秋天的景物,比较两个季节的不同。,第2单元 太阳和月亮,8 看月亮,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不相同。2.认识到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科学探究目标1.能持续一段时间观察月相。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3.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科学态度目标1.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2.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教学目标,课题引入,你知道钱塘江潮汐是怎么形成的吗?与月亮有关。,关于月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月亮是一颗像地球一样的星球吗?月亮发光吗?月亮发热吗?为什么我们优势能看到月亮有时又看不到它?月亮对我们有哪些影响?,探究新知,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初三的月亮,初七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新月像镰刀,半月像小船,满月像圆盘,探究新知,了解月相:,(1)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月亮?月亮本身不发光,因为它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才能看见月亮。,(2)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不一样?月亮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太阳照射角度不同。,(3)什么叫月相?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探究新知,制订观察月相的计划,探究新知,拓展:为什么越到下半月越看不到月亮?,到下半月,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后半夜,那时候人们都在休息。(也就是在后半夜才能看到月亮),月相时间及方位口诀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半天。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东半天。,探究新知,拓展:完整月相图,探究新知,拓展:月相及其时刻表,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农历十三和农历十七的月相一样。()(2)一年中只有中秋那天的月亮是最圆的。()(3)初七时月相的缺口朝向左边。()(4)在晴朗的夜晚一定能看到月亮。()(5)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的照射。()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是(B)。A.一周 B.一个月 C.一年(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是中秋节的月相是(B)。A B C(3)在探索月亮时,下列说法中的(C)是正确的。A.月亮和太阳一样,会发光发热。B.晚上才能看到月亮,所以白天月亮没有运行。C.月亮有时候是圆形,有时候是弯的。,1.将下列图片和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半月 满月 新月2.下列诗词里的月相分别是怎样的?把月相名称填在横线上。(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相:满月。(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相:满月。(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相:满月。,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注意观察,看看是否在每个晴朗的夜晚都能看到月亮。,下半月的月亮越来越靠近后半夜才出现。,第3单元 植物与环境,9 种大蒜,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有些植物可以用土壤种植,也能水培。2.通过种植活动,明白大蒜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亲自种养大蒜,知道大蒜如何选种,掌握土培和水培的步骤。2.对大蒜茁壮生长的条件进行讨论分析,结合种养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能够得出大蒜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的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种大蒜,学会种养植物的方法,让生活更有情趣,同时激发探究身边植物的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种养的知识,尊重事实,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亲自种养、观察植物,更加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课题引入,你家里都种了哪些植物?,怎样照顾植物?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晒太阳,探究新知,选择蒜种:,大的 饱满的,探究新知,土壤培育:,第一步:选种第二步:准备带土的花盆第三步:把蒜瓣插入挖好的土洞中第四步:浇水,注意:蒜瓣尖的一头朝上。,鳞茎盘,探究新知,水培大蒜:,第一步:选种第二步:准备浅盘第三步:把蒜瓣整齐摆放在浅盘内第四步:浇水,注意:可以剥皮,也可以不剥皮。一定要保留鳞茎盘。尖头朝上。蒜瓣之间适当挨紧一点,这样蒜瓣才不会倒。水能淹没鳞茎盘为宜。,探究新知,怎样做更有利于大蒜的生长?,误区一:每天都要浇水,要多浇点。正确做法: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或鳞茎盘浸在水里即可。误区二:要放在太阳下面暴晒。正确做法:要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接受阳光的照射,但不能在大太阳下晒很长时间。误区三:要经常施肥。正确做法:大蒜生长的营养多来自于蒜头,作为实验用的大蒜,可以不用施肥。误区四:水培大蒜每天都要换水。正确做法:水培大蒜保持水的新鲜即可,不用每天换水。特别是初期不要每天换,否则不利于生根固定。,探究新知,大蒜生长记录表:,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萝卜可以用水来培育。()(2)大蒜要种植在土壤里才能生长。()(3)种植大蒜时尖的那头要朝上。()(4)大蒜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2.在种蒜的实验中,主要测量观察的是大蒜的(A)。A.高度 B.宽度 C.颜色 3.关于大蒜,下列说法中的(B)是正确的。A.在种植过程中,水栽和土栽都需要大量的水B.大蒜可以生食C.大蒜只有蒜瓣可以食用4.在下列图片中,哪一个是蒜苗?(A)A B C D,1.按大蒜的种植过程排一排浇水 选种 备土 植入 观察测量排序:或。2.明明和东东都种了大蒜,根据他们种植的大蒜填一填。(1)东东说:我种植的大蒜不需要土壤。明明说:我种植的大蒜盆里装满了土。根据他们的说法,东东种植的大蒜是()号,明明种植的是()号。(2)你认为谁说的对?请在后面的括号了打“”或者“”。A.明明认为大蒜只有杆子,没有叶子。()B.东东认为大蒜的叶子就是直直的绿色杆子。(),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种萝卜,第一步:切萝卜(切有茎叶的那一端)第二步:将有茎叶的那一端放入浅盘。第三步:浇适量水。,第3单元 植物与环境,10 植物和阳光,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植物需要阳光以维持自身生存和生长。科学探究目标1.能观察和描述果实颜色不同、植物生长情况不同等具体现象,在分类比较中提出关于植物和阳光的问题。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3.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推理解释获得植物需要阳光的结论。4.初步了解探究对比实验需要制订计划并付诸实施,培养利用实验结果解释自然现象的意识。科学态度目标1.对自然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建立用事实说话的意识,乐于分享信息。3.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培养长期观察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利用阳光对植物的影响服务于生活,培养热爱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情感。,教学目标,课题引入,不同光照条件的两盘大蒜有什么不同?,高翠绿,矮偏黄,探究新知,观察苹果、石榴、冬枣的表面,观察:它们表面的颜色为什么不均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猜想:阳光影响植物的生长。,探究新知,大树树荫下和大树旁向阳处的小草生长情况是一样的吗?,阳光下的小草,背阴处的小草,探究新知,探究技能:,说明植物生长情况不同的原因,就是在解释。,探究新知,制订计划 实验探究,怎样设计生实验,探究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1)选择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种植(如种植红豆苗)。(或选择同种生长情况差不多的植物来实验)(2)使用同样的土壤,定时浇同样多的适量的水。(3)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阴暗处(如背阴处的纸盒内)。(4)定期观察,做好记录(对两株植物的观察时间必须相同),比较两盆红豆苗的生长情况。,观察要点:,(1)植物叶子的颜色。(2)植株的高度,即花盆顶端到植物最高点的距离。,探究新知,观察记录表:,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不同。,探究新知,联系生活 了解应用,给西瓜翻身,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植物生长要受阳光影响的特点来服务于生活。,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植物生长情况是一样的。()(2)植物的生长和阳光有着密切的联系。()(3)茂密的树林里一般不会长着茂盛的小草。()(4)仙人掌生长在沙漠里,喜欢阳光。()(5)草地上小草的生长只跟阳光有关。()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关于苹果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C)。A.苹果都是红的B.苹果都是一面红的一面青的C.有的苹果颜色全部是青的(2)在了解植物的喜阴还是喜阳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的是(B)。A.喜阴的植物可以不需要阳光B.喜阴的植物生长在阳光不充足的地方C.喜阳的植物一天不晒太阳就会枯萎(3)下列图片中的水果,受到阳光照射最均匀的是(C)。A B C D,1.明明和妈妈一起去果园,发现有的西瓜被吊挂起来,有的西瓜在地上躺着。A B(1)你觉得哪种方式更有利于西瓜生长?答:(A)种方式更有利于西瓜生长。(2)为什么A中的西瓜要被吊起来?简单说一说。吊起来的西瓜更容易接受均匀的阳光照射,颜色、形状、口感等都比较均匀,相比的地上种习惯要给西瓜“翻身”更节约人力,种出来的西瓜质量也更好。2.小红为了探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将两盆长势相当的茉莉花,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一盆放在背阴的室内,都定时浇适量的水,持续观察10天。(1)这个试验中相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条件分别是什么?相同的条件是同种植物、长势相当、定时浇适量的水;不同的条件是阳光,一个阳光充足,一个阳光不足。(2)最后这两盆花会有什么不同?阳台的茉莉生长良好,室内的茉莉生长不良。,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观察周围环境中朝阳的地方有哪些植物,背阴的地方有哪些植物。,喜阳植物和喜阴植物喜阳植物:生长过程中喜欢阳光多照射的植物。常见的喜阳植物:月季,石榴,菊花,水仙,荷花,向日葵,太阳花等都属于喜阳类。喜阴植物:生长过程中喜欢适度遮蔽的植物。常见的喜阴植物:文竹、肾蕨、铁线蕨、龟背竹、彩叶木、观音竹、金边瑞香、孔雀竹芋、袖珍椰子等。,拓展活动,喜阳植物:,荷花,月季,向日葵,水仙,石榴,菊花季,拓展活动,喜阴植物:,文竹,龟背竹,观音竹,铁线蕨,彩叶木,肾蕨,第3单元 植物与环境,11 植物和水,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植物健康生长。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描述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养成探究身边植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观察和探究到的事实。2.能尝试用不同方法探究水对植物的影响。3.乐于与同学分享信息和结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水对植物生长两方面的影响,种植植物应根据种类的不同给予适量的水。2.初步形成爱护植物、按照科学规律做事的意识。,教学目标,课题引入,提出问题:只用水,不用土,植物可以生长;只用土,不用水,植物能生长吗?,猜想:没有水,植物不能生长。,提出问题:有没有不需要水就能生长的植物?植物对水的需要是不是越多越好?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哪些影响?,探究新知,交流搜集的资料:,旱地水稻,正常水稻,旱地西瓜,正常西瓜,探究新知,大树树荫下和大树旁向阳处的小草生长情况是一样的吗?,水太少,植物干枯,背阴处的小草,水太多,烂根伏倒,水适量,健康生长,探究新知,对比:不同生长环境中的植物。,水太少,水适量,水太多,探究新知,归纳植物生长与水的关系,结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适量的水才能让植物健康生长。水太多,植物会烂根伏倒;水太少,植物会枯死。,探究新知,对比试验:种植铜钱草,一株浇水,一株不浇水。,注意事项:放在同一地方,如阳台或窗台上;浇水要适量不要将植物涝死。(另一组也不要枯死),结论:水影响植物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探究新知,拓展:如果把这个对比试验中的铜钱草换成仙人掌,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如果一盆仙人掌不浇水,一盆仙人掌浇“适量”的水,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变化。因为,仙人掌是耐旱植物,其正常生长本来就不需要太多的水。这也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生存环境形成的适应性。,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水对植物的生长有着关键的作用。()(2)在探究水对植物的影响时,实验对象可以选择两盆生长情况相差很多的铜钱草。()(3)水分越多,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4)长期不浇水的铜钱草,其枝叶会萎蔫。()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哪个时间段不适合给植物浇水?(B)A.凉爽时 B.太阳光照强烈时 C.晚上(2)植物与其需要的水的正确关系是(B)。A.水很重要,越多越好。B.根据情况,适量浇灌。C.随意浇灌,看心情。(3)在下列植物中,哪一种是对水量需求最少的?(D)A B C D,1.每个季节,植物的需水量都不同。根据植物对水的需求量,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夏天 秋天 冬天 春天排序:夏天 秋天 春天 冬天2.为什么你觉得(夏)季是植物对水需求量最大的时候?简单说一说。我认为:夏季天气炎热,植物水分蒸发快,所以需要大量水来维持。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这两盆植物的名称分别是(铜钱草)和(仙人球)。(2)适合经常浇水的植物是()号。(3)时不时接受阳光才能生长得更好的是()号。(4)不需要经常浇水的是()号。,综合探究,拓展活动,拓展活动:,活动一:用仙人掌来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活动二:了解哪些植物适宜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同时了解哪些植物适宜生长在多水的环境中),第4单元 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12 我们的食物,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食物是生活的必需品,会对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知道常吃的食物一般来源植物和动物,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初步了解动植物变成人们食物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明白生活中的食物通常来源于动植物。2.通过对食物形成过程的探讨,认识到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变成我们需要的食物,需要人们辛勤劳作和耐心等待。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愿意和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到学习的乐趣。2.能够主动尝试找出生活中与人类食物相关的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人类生存离不开动植物资源,能够珍惜动植物资源,节约粮食,热爱大自然。2.通过对家乡特产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为家乡自豪情感。,教学目标,课题引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面包(馒头)牛奶 稀饭 面条 西红柿炒蛋 芹菜肉丝 米饭 青花菜 萝卜,食物很重要。,你一天中都要吃哪些食物?,提出问题: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食物?,探究新知,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1.给食物找家(连线),探究新知,归纳食物的来源,奶制品、蛋类、肉类等都来源于动物。粮食、蔬菜和水果都是来源于植物。,探究新知,2.给食物分类,归纳:动物、植物和人类同为地球上的生灵。动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给大自然增添了生机,同时也是我们人类的食物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它们。,探究新知,食物是怎样来的?,排序:,植物性食物是怎样来的?,糕点的生成过程凝聚了人们很多辛勤的劳动。,探究新知,食物是怎样来的?,动物性食物是怎样来的?,从鸡蛋到吃到鸡肉,也要经历很长的过程,中间也凝聚了人们很多辛勤的劳动。,探究新知,交流: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食物?,要节约,不能浪费。,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食物按需取用,饭菜吃干净,对于易腐烂的食物一次性不要购买太多对于为我们提供食物的动物和植物,我们要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我们吃的鸡蛋来源于植物。()(2)馒头和面条都是来源于植物。()(3)鸭肉是鸭经历了孵化、生长、长成、加工才能得到的。()(4)妈妈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我们根据自己喜欢来吃就好,其他的可以倒掉。()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将下列图

    注意事项

    本文(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