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矿用救生舱项目可行性研究.doc

    • 资源ID:2985908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矿用救生舱项目可行性研究.doc

    矿用救生舱项目可行性研究矿用救生舱目前逐渐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热门项目,随着国家强制执行时间表的日益逼近,该项目愈发灼手可热,煤矿行业内部捷足先登,国内有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厂家跃跃欲试。救生舱的研发制造已经在国内悄然兴起,根据本人的研究和对搜集资料的分析,发表拙见,欢迎指正。对引用网络相关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项目概述1、项目概况矿用移动式救生舱及避难硐室隔离舱和设备舱是井工煤矿和非煤井下矿山必备的救生设备设施。该设备集生命科学、环境自动化监测、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科技、数字化通讯、高端制造业等高科技含量于一身的矿用救生系统。该系统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高集成的特点。同时该救生设备具有系统复杂,市场门槛高的特点该项目属于国家指令性并带有强制执行的特点,国家已经制定了最后实现目标的时间底线,要求2013年6月份必须完成任务。按照我国煤矿的实际状况,市场容量巨大,时间紧任务重,要真正达标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背景救生舱的开发生产制造,迎合了市场的巨大需求。可以满足国家和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大大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遏制和缓解煤矿事故高发的势头。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既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还有客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针对一些矿区相继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煤矿发生“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后,温家宝总理批示要在做好事故抢险救援、调查处理、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同时,结合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管理能力。张德江副总理明确要求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研究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工作方案,并指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专题研究。 基于此国务院于2010年7月19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应在2013年建设安装完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即: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随后安监总局和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对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做出了进一步规定。立项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明确规定内容摘要: 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内容摘要: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内容摘要: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确立了安全发展指导原则,把安全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安全生产列为专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增高,对安全监管监察效能以及政府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逐步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面劳动”日益成为广大从业人员的共识,全社会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的热切期盼,劳动者对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有效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过硬的考验。快速改变煤矿系统安全生产现状,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成为当务之急。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和生产建设规模扩大使煤矿安全生产面临较大压力。由于煤矿95%是井工煤矿,生产环境比较恶劣,矿难发生相对频繁,2006年2010年9月,共发生重大以上事故125起,死亡2053人;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2起,死亡1033人。这些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煤炭行业形象,在一些地方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由5938人减少到2631人、下降56%;重大以上事故起数由58起减少到20起、下降66%;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81历史性地降到了0.892、下降68%,煤矿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显著提高。预计到2010年底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将下降至0.8左右。2006年2009年,因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导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288起、死亡2390人,分别占较大以上事故的37.7和44。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重特大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6.8和53.3。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显著改善,重特大事故大幅度减少,职业危害防治得到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煤矿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均比2010年下降2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55以下,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重大工程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2011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及中央企业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全部建设完成紧急避险系统。2013年6月底前全国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切实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救生舱项目的开发迎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改善和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硬件条件,是政府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3、项目市场分析 国际市场需求分析国外情况,美国目前煤矿井下配备避难所1193台 (个)。其中:软体式救生舱1000台(占80%以上);硬体式救生舱123台;避难硐室70个 根据中科院岩土所专家的相关报告,加拿大煤矿采用固定与可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可移动式救生舱以硬体为主,软体应用较少,固定硐室与救生舱的比例约为1:5。南非:自1970年就出现避难所,1986年Kinross金矿矿难 (死亡177人)后,法律强制井工矿山必须设立避难所。南非煤矿开采深度浅,一般采用硐室加大直径钻孔方式澳大利亚金矿自2000年一直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目前已是法律的基本要求 印度、英国、德国、法国等也在研究和应用避难所。国外救生舱开发情况南非: 美国: Survivair-RRC,硬体式 STRATA:硬体舱、软体舱、中继站 ChemBio ChemBio:主要为软体舱澳大利亚:MineARC:硬体舱 加拿大: RANA:硬体舱、空气供给与废气处理设备德国: 英国: DREGER:硬体舱、快速充气站 Molecular:有害气体处理设备  国外救生舱的基本特点具备基本功能,包括气密、隔热、防护、供氧、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指示等,但具体指标不同。防护时间:2448h,MASH规定96h,但认证尚在进行舱体强度:未见抗爆、抗冲击具体指标(MASH规定15psi) 电源:美国、澳洲倾向无源(非煤有源);南非用铅酸蓄电池 供氧:南非多用化学氧;美国、澳洲、加拿大多用压缩氧。空调:早期无,随着防护时间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的提高,降温系统可能成为必要组件。主要4种方式:电力调、蓄冰降温、液态CO2汽化、通风降温。舱内空气流动:具备促进舱内空气流动的相关措施过渡仓结构:必要要求。国外的救生舱产品大大早于国内,技术成熟程度高于我国,国内已经有厂家与外国合作开发生产救生舱,国际市场可以说技术成熟,但是产品价格过高,国产产品有价格优势。不排除将来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的市场从国内现状看,时间紧任务重很难保证市场的需求。国外产品会乘虚涌入国内,打时间差的空子。国内市场需求分析国内市场需求分析:目前煤炭安全服务行业尚处于不完全竞争时期,涉及该领域的并能够自主研制矿用紧急避险设施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国内井下救生舱开发情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将救生舱研究列入国 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超过20家单位从事相关产品研发 通过专家评审3家:北科大(重生科技) 煤科总院安全分院(上海鹏燕) 煤科总院沈阳院(MineARC) 取得安全标志(新产品) 1家:北科大(重生科技) 软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3家):煤科总院(上海鹏燕)中煤机械集团,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国内井下救生舱开发情况硬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15家)北科大(重生科技) 中煤机械集团 ,北京北分瑞利集团公司(BFRL),中煤电气集团(STRATA),无锡信诺视听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鸿绪工贸有限公司,西安东风仪表厂,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煤科总院沈阳院(MineARC),中国矿大(无锡永神利), 煤科总院重庆院,济宁恒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华盾生命保障设备公司,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公司,中平能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避难硐室用设备主要研发单位(4家)北京众生洲矿业科技中心,煤科总院沈阳院,煤科总院重庆院,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有限公司。 国内井下救生舱研发基本特点是起点高。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潜艇、 船舶、高楼逃生等领域高新技术用于井下避险设施研发,产学研紧密集合,相关领域单位积极参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处于研发探索初期。救生舱是生命工程,应实用、安全、可靠,尽可能采用能够提高可靠性的高技术成果。技术引进或相关领域技术采用尚处于组装、仿造、借用阶段。大部分救生舱未经实践检验,需通过实用不断优化调整,尚未建立产品标准和设计、安装、使用、维护、管理规范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长期占主导地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0.6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70.3,约22.4亿吨。2010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近16亿吨,同比增长20。大中型煤矿平均开采深度456米,采深大于600米的矿井产量占28.5%,最深达1365米。超千米深井已超过20个,深井数量逐年增加。煤矿95%是井工煤矿,生产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矿难发生相对频繁,每百万吨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数十倍甚至一百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煤矿2万多个,煤矿工人550万人。国有大中型煤矿2000多个,平均每个煤矿有主巷道10条,开采巷道合计大约6万多条。暂行规定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米时,应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其他矿井应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据统计全国煤矿在建项目7039个,新增能力15亿吨/年。全国还有5000余处煤矿列入了整合技改和兼并重组。目前安全基础条件差、安全保障和防灾抗灾能力低的小型煤矿还有近1万处,老矿井约占矿井总数的30%左右。全国非煤矿山8万多家,其中地下矿山近1万家。预计对救生舱的需求不低于20万台,市场规模预计4千亿元以上。按照规定新建、改扩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未包含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有关内容,或有关内容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不予通过。新建、改扩建煤矿建设项目未按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要求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予通过。国家煤安局副局长赵铁锤说:暂行规定明确了所有井工煤矿应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去年11月17日强调,我国已确定“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的时间表,最后期限是2013年6月底,否则将吊销营业执照。煤矿企业是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建设的目标、任务、进度等要求,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及时到位。发展煤矿安全装备制造业,被提高到相当的高度来认识。将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等安全设备列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范畴。国家对煤矿和非煤矿山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建设给出了明确的时间底线,属于非常权威的指令性强制执行任务,非同儿戏。该项目的突出特点是:产品属于救生装备,关乎生命安全,开发风险高;系统涉及面宽复杂系数高;研发投入费用高。4、主要市场竞争对手情况分析目前国内研发制造救生舱的厂家为数很少,通过煤矿安全证书的救生舱和硐室设备目前只有2家。经过专家评审的不超过五家。没有厂家达到批量生产的水平,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煤矿的需求。而且,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正式的国家标准,因此也谈不上对该产品的型式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标准,加之申请煤安认证的行政程序僵化,从立项申请到试验、专家评审、通过审批、发证整个流程正常需要耗时要三个月时间。而且,国家煤矿安全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救生舱整机检测试验目前只有重庆煤安局监测中心独家检验,由此将大大制约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批量装备煤矿的时间。专家评审和取得煤矿安全证书是两码事,从国家管理角度目前滞后于企业的积极性。尚有许多市场准入方面的工作要加快进行。况且,由于市场需求量巨大,国家划定的矿用安全救生设备装备时间底线紧急,时间和空间均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市场需求旺盛,估计市场需求和生产制造的矛盾会异常突出,前期的竞争处于狼少肉多温和竞争的状态,救生舱产品供不应求,不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关键是看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先机,预计国外的成熟市场产品会乘机而入,极力瓜分国内市场。尤其是软体舱的市场,国外有优势。国家应该严格设定市场准入政策,保护国货,带动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发展。5、社会效益分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下一步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十二五”规划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温家宝总理曾总结了他的四点政治愿望: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这无疑给国人以信心和力量,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政策的确鼓舞人心。面对国情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学会认识中国国情的乘法和除法两道题。在中国任何小事情乘以十三亿人口,就是个天大的问题!任何大事情除以十三亿人口则显得微不足道。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煤矿95%是井工煤矿,生产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矿难发生相对频繁,每百万吨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数十倍甚至一百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前国家安监局长李毅中曾经讲过: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足见安全生产的压力,非同小可,非同儿戏!2006年2009年,因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导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288起、死亡2390人,分别占较大以上事故的37.7和44。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重特大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6.8和53.3。目前煤矿装备水平两极分化,国有重点煤矿机械化程度较高,个别煤矿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也存在大量规模小、设施简陋、装备差、效率低、开采方式落后的小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全国煤矿主体专业技术人才缺口约7万人,96%的煤矿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矿缺少采矿专业人才,通风、地测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更为紧缺,煤矿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和生产建设规模扩大使煤矿安全生产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安全基础条件差、安全保障和防灾抗灾能力低的小型煤矿还有近1万处,老矿井约占矿井总数的30%左右,老矿和小矿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电气设备老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同时煤炭产能快速扩张,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工作环境较差、收入较低,煤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短缺,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采掘一线职工主要为农民轮换工,80%以上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占比很高、且流动性高达3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增高,对安全监管监察效能以及政府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逐步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面劳动”日益成为广大从业人员的共识,全社会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的热切期盼,劳动者对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有效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过硬的考验。快速改变煤矿系统安全生产现状,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成为当务之急。井下救生设备设施的开发与生产,可以极大地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落后状况,为提高煤矿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他们的生命价值,为了然煤矿工人体面的劳动,有尊严的劳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矿工们的家庭幸福打下牢固基础。6、经济效益分析国外的救生舱产品,价格昂贵。六人舱销售价格大约在200万元。国内的同类型价格是国外产品的6070%左右,成本大大低于外国产品,是性价比很高的产品,其中的效益不言而喻。中型的企业,年产千台的企业搞十几亿工业产值不成问题,利税几千万元是可行的。据悉,目前国内相关救生舱的配套产品价格奇高,相关的气体检测传感器,化学气体置换剂,防爆灯具等等。通过煤安认证的马桶一个都要4000元!7、风险分析干任何一件事都有风险。救生舱可不是唐僧肉,而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没有把握最好小心陷进去。第一,救生舱是救生避难设备,它装的不是萝卜白菜,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就把风险提到了最高等级,如果矿难发生了,舱外的人活下来了,进了舱内的人死了,那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啦,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救生舱的检测试验和煤安证的发放权重如山,人命关天。相信那位专家也不敢轻易签字,检测中心也不敢马虎行事。第二,救生舱的科技含量形象的说,该产品:“上天就是载人飞船,入海就是潜水艇”。救生舱的生命系统,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监测检测系统,实时通讯系统,温度湿度调节系统,动力系统等等。舱体本身的刚性强度和气密性要求构成一个有机的避难生存系统,哪个系统都不能出现问题。救生舱的可靠性决定该产品的生命力本质,各个系统达不到96小时最下限,都不能够实现商品化。蛋糕很诱人,但是要真正吃到嘴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绝不是诱人的唐僧肉。8、主要结论其一:项目首先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利好和全力支持,全国的煤矿和非煤矿山市场规模宏大,市场需求旺发而且集中会短期内出现高峰需求,是很好的能够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业项目。其二:有能力的厂家和科研院所高校相结合,已经有捷足先登的厂家拿出了样机,与外资合作的厂家在利用国外现成技术,准备快速抢滩中国救生设备市场。尽管会有一番竞争,大势矛盾不会太激烈,因为市场潜力巨大,谁也没有能力一手遮天。

    注意事项

    本文(矿用救生舱项目可行性研究.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