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汽车系).doc

    • 资源ID:2979731       资源大小:103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汽车系).doc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稿件目录06年高职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整207年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 6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18谈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2308年大学生的情绪困扰与调适 27大学生树立正确求职心态 适应社会提升就业力 30浅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34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 3809年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调适 4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45主讲人:唐洁时间:2006年11月22日地点:南院高职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模式多样。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高职教育无论在院校数目还是在学生数量上,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职生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学识水平及综合素质如何,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影响重大。目前,在高职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已经严重影响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成才目标的有效实现。研究已经证实,在影响高职生学习效率的各种问题中,心理问题占首位。因此,关注高职生学习心理健康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一、高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一)厌学厌学现象在高职生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主要表现为:学习不主动,缺乏动力和热情,课前不预习,课后更不会复习;作业拖拉、抄袭,敷衍了事;上课不认真听讲,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精神百倍;经常无故迟到,千方百计逃课;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打牌、踢球、谈恋爱上。(二)焦虑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当的焦虑是必要的,但严重的学习焦虑对学习则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高职生严重的学习焦虑表现为: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情绪躁郁,寝食难安,神情恍惚,郁郁寡欢,特别是考试前这部分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甚至于引发失眠、多汗、尿频、腹泻、神经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症状。(三)学习懈怠许多学生进了大学就以为进了“保险箱”,人生一片光明。不少高职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荣辱优劣不放在心上,看起来冷静自制,无欲无求,实则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缺乏理想与抱负。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态度冷漠,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如走马观花,满足于一知半解;学习上不肯用功,怕苦怕累,怕动脑筋,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缺乏钻研精神。(四)自卑学习自卑在高职生中较为普遍,不少高职生给自己的定义就是“高考失败者”,因此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思想,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对未来、前途悲观失望。自卑严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对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的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学习吃力,成绩下降。情绪上忧郁寡欢、压抑自怨、离群索居、焦虑不安,严重者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这种学习上的自卑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五)功利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奉行“实用主义”,目的过于功利化,主观色彩浓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认为对自己今后发展有用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态度较认真,学习较刻苦;而对一些公共课或自己认为没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如“两课”等,则应付了事,能混就混。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严重偏科,学习动机消极,这种情况对其今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二、高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以上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不仅会影响到高职生的学习,同时也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造成高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认知偏差人的认知将直接影响其行为的选择。我国社会很多人对高职教育缺乏客观、合理的评价。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确实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人就因此而否认高职教育也是高等教育,认为高职生不是大学生;再加上中国传统思想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腐朽观念,不少人高职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认为从事技术工作的操作型人才算不上人才,这些思想对于高职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中一些厌学、自卑、冷漠的心理都能从这里找到根源。(二)学习动机不当和兴趣缺乏在高中阶段,很多同学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考上大学。进入高校以后,原先的目标实现了,若未能及时树立起新的学习目标,就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同时,高校的学习方式、方法较以前有较大改变,基本是以自主性学习为主,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有的因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同学兴趣狭窄或兴趣被压抑,课余活动很少,一旦进入大学,出于补偿心理,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自控力差的学生容易因失控把主要精力放在娱乐上,乐此不疲,而对学习却逐渐失去了兴趣。(三)不良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和不正之风后,有的高职生便觉得读书无用,滋生厌学情绪;社会中享乐主义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休闲和学习的关系,终日迷恋上网、游戏,热衷于交友游玩,他们上课无精神,学习无兴趣;而有些家长本身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对孩子不仅不能正确引导,还甚至于起到负面作用,影响学校的教育效果。三、调适高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策略(一)认识上要重视,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学习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高职生的“头号杀手”,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要充分的重视起来。不少家长包括教师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就是成人,应自己管理自己,但高职生毕竟不够成熟,他们社会阅历浅,是非判断能力不足,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必要的灌输、教育和引导是不可少的。首先,抓好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让高职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因此入学教育切不可走马观花、应付差使。我们应在入学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及时摆正学生的心态,不必要对高职的身份遮遮掩掩,应实事求是的分析高职教育的现状,引导其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地位和意义,充分认识高职生的社会价值和贡献,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使命感,强化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其次,完善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由爱老师,进而爱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信赖,会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可以消除学生学习上的紧张、焦虑心理;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高职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健康的学习心理一般包括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念,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学习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学习心理教育,提高学习心理健康水平。(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事实证明,一个学校教学抓得紧,学术气氛浓,校纪校风严明,学风就好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一些,问题也会少一些,否则,问题就会多一些。就高职院校而言,一般来说历史都不够悠久,缺乏浓厚的文化和学术底蕴,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院的人文内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职院校首要考虑的大事。同时,要看到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等学习心理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齐心协力抵制不良影响因素,为高职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讲人:唐洁时间:2007年6月13日地点:南院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一、 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 (一)定义: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其内容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生理自我)、心理特征(心理自我)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社会自我)。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中的自我,包括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及I和me。它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自我认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自我体验(我喜欢自己吗)和自我控制(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结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1、自我认知 认识自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自我认知是主观自我(I)对客观自我(me)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 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功。 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如几点钟起床,不随地吐痰,。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我们不妨打一个比方:早晨起床,应当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对懒惰者而言,也是需要意志的,特别是寒冷冬天的早晨,想想被窝里的温暖,再面对起床的痛苦,都要进行思想斗争,而当意志成为一种习惯时,自我控制便转变为“自动化”。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自我控制。二、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一)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成功的基础 自我意识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极为密切,意识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意识,自我意识对个人行为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自我画像“我属于哪种人”, 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的行为行事。例如,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不公正的牺牲品,认为“注定要失败”的人,就会不断地寻找各种环境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自我意识客观的人自我形象健康,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满足从容,处事积极,善于利用每一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与人交往能真情流露,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容易与人建立深厚的情谊。对自己充满信心,能独立地处事,也能作出恰当地自我表达 。(二)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自我意识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决定对现实的看法,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起着制约的作用。积极的自我意识会增进心理健康,而消极的自我意识会诱发心理疾病。若一个人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客观认识,能够接纳自我, 则意味着不仅能积极评价和接纳自我,而且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则可以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因而心理就越健康。三、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特点: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特点: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深刻和丰富(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指出:青年期是开始“自我发现”的新时期。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自己是否是成人的自我意识。如,我是个成人吗?我的行为符合成人要求吗。2、关于自己美丽的自我意识。如常在镜子面前评价自己3、关于自己能力、性格的自我意识。如我聪明吗?我温柔吗?我是一个诚实的人。4、关于性的自我意识。如我的男性特征明显吗?男生喜欢我吗?怎样才招异性喜欢? 5、关于社会归属与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如我被重视吗?我在班上名气大吗? 6、关于对人生价值的自我意识。如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二)自我体验丰富复杂 大学阶段是一生中“最善感”的年龄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自己,满意自己,独立、自信,好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敏感性。 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许多方面都比较敏感,尤其是与他们相关的事物,很容易迅速引起情感情绪上的反应,凡是涉及“我”的及与“我的相关的事物或事情”都很敏感。学生开始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威信,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十分敏感,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异性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更易引起强烈的自我情绪体验。2、丰富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是既丰富又复杂,大学多彩的学习生活为他们发展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自我认识的发展,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成长而产生成人感;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而产生义务感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品德状况,而产生自豪、或自卑等的体验。3、波动性 大学生的情绪具有波动性,如可能因一时的成功而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对自我的肯定多些,充满了自信;可能因一时的挫折而低估自我,从而丧失自信心,灰心丧气甚至悲观失望,对自我的否定就多些,容易产生自卑,内疚等情绪。受到老师或领导的表扬,就觉得自己满是优点,若受到教师或领导的批评,就觉得自己处处不行。男生自我体验的基调倾向于热情、憧憬、自信、紧张、急躁;女生则倾向于热情、舒畅、憧憬、愁闷、急躁。4、内隐性 内隐性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逐渐失去了儿童期的外露、直爽、天真、单纯。大学阶段,大学生有了自己的秘密,愿意有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在无人的时候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入日记,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向人敞开,十分注重自己的面子,会有意无意地掩盖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内隐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妨碍了同学之间新的友谊关系的建立,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但此时的大学生,内心却强烈地想与人交往,不但交往得多,也想交往得深,希望能向自己的朋友敞开心扉进行交流。5、不稳定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还表现出,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感到对自己无法进行确认,弄不清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学生说:“我相信自己最了解自己,但实际上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我有时觉得自己是这样的,有时又觉得自己并非这样,常常自己推翻给自己下的结论。”这说明自我体验并未趋于成熟,一般到了大三、大四年级,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自我体验。(四)自我评价的不平衡性 大学生自我评价有不平衡性,多样化和不成熟性。如大学生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大一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大四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两极性:一是“高估自我”,有着很强的优越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低估自我” 产生自卑心理,使自己想躲藏起来,不敢向前进取。(五)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显著增强。 自我控制的水平明显提高,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愿望,大部分同学都奋发向上、力争成才,并且根据自我设计目标自觉调节行为。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也能够自觉地根据社会的要求来调节自己不合实际的目标和动机。但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够,有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环境的要求,随意性大。常常是刚捶胸跺脚地下了决心,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有一部分学生每天要下同样的决心,同样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谅自己没做到的理由。大学生的打架斗殴、违反校规校纪等现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结果。四、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冲突(一)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作为同龄人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积极评价,但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切肤的实际与客观的目光。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当今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的评价及“本科生不专,硕士不研,博士不博”的看法,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更趋客观。大学生回归本位,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二)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是正常的,它可以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向着梦中的方向飞奔;但当现实我距离理想我太过遥远时,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不适甚至自暴自弃,变得平庸无为,变得无所事事,变得没有动力,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三)独立与依附的矛盾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中第二次飞跃的“心理断乳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自立自强,成为一个有独立见解、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但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激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无法作到人格上的真正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事实上,任何心理成熟的独立的现代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四)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矛盾(渴望关爱与缺乏知音的矛盾) 没有哪个时期比青少年时期更加渴望友情与爱情的滋养,更加渴望同辈群体的认同与归属感。在这个时期,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渴望着探讨人生的真谛,寻找人生的知己,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又受着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与沟通思想,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缺乏知音。(五)自负与自卑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因而对自己的认知会出现自信的偏差:自卑或自负。两者都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自负就是过高地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的结果。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拥有这种心理的人总以为自己存在着缺乏、不足与失误,因而遇事总会胆怯、心虚、逃避、退缩,缺乏独立主见。自卑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胆小怕事,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人由于瞧不起自己,也必然会引起别人的轻视,让人瞧不起。 自负与自卑总是紧密相联的,自负表现强烈的人往往也是极度自卑的人。大学生体现出较高的自尊与自信,他们渴望成功,不甘落后,对成功的渴望与预期高,特别是当小小的成就来到身边时,很容易表现出骄傲自大、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相当自负。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有时甚至是小小的失利如考试失败、恋爱失败等,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陷入强烈的自卑之中。这些都与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良、自我定位不准确有关。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自知与自爱,能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并且容忍并认可它们,这样心理才健康。(六)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大学生情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两极分化,或高或低,波动性大,易冲动,不易控制。但随着身心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渐渐成熟,在遇到客观问题时,既想满足自己情感的要求,又想服从于社会及他人的需求。特别是当遇到失恋等人生打击时,尽管理智上能够理解,却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困扰的原因 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一部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因此,探讨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 在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困扰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是生理、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体倾向性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 生理因素 从小时候就有自我意识的萌芽,对于一个发育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别人不会认为有什么特殊,他也不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也就不会有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和体验。而对于一个发育异常和有残疾的孩子来说,他会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不同。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太胖,不愿参加文体活动;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长得太丑,不愿与同学交往,这都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722岁的年龄阶段上,男生特别重视自己的身高,女生也更加重视自己的相貌。一女生有28%不满意自己的长相,希望自己再漂亮一点。因此,生理因素是形成自我意识的最初因素,也是影响一生各个阶段的因素。(二)学校因素 在高手云集的大学,中学时代学习优秀的优越感被成为芸芸众生的普通学生的感受所替代,比如生活方面,中学时父母照顾多,而大学要培养自理能力;心理适应方面,中学时代的好学生周围充满了赞扬声,优越感强,但到大学,尖子荟萃,自己原有的优势不明显了,有的学生认为:“我不是老师和同学眼中拔尖的学生了”,“在这个地方,我得不到我原来所得到的特别的关注和爱护了”。有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不及格现象,往往把原因归为“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材料”,“我的其它方面搞不好”,“我缺乏创造性”,等等。 另外,由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总觉得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校规、校纪与他们所追求的个性的张扬相矛盾,从而在内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困扰使很多学生难以接受,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三)社会因素 当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的导入,新的社会刺激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即使在同一社会中,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不同,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同,因而对自我的认识、评价也会有所差异。大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随着电视的普及、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的延长、报刊杂志的增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这些大学生不但受到教师、家庭的影响,受到电视、电影等单向传播的影响,而且受到电脑互联网络交流信息的影响。当操纵电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公布信息时,犹如“运筹帷幄之中”,发挥着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四) 家庭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早期经验对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首先接触到的第一个学习场所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亲和母亲。她们早期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和家庭的经济地位直接影响了后来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养类型出现,这些家长的过分保护、过分顺从,使孩子过分依赖,而使自我意识长期处于幼稚水平。另外,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子女容易产生优越感,家庭成员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易使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混乱。(五)个体倾向性 个体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人生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形成到成熟的时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一旦形成,决定了青少年成为怎样的人,准备如何实施,从而及时调整自我理想,深化自我认识,实现和超越自我。 一个人年轻时候的自我要求将影响到他的一生,如:雷锋已家喻户晓,在他短暂而又光辉的生命历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比作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正确地解决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几十年来,雷锋精神一直被人们传诵、学习,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碑上。所以,一个人要想以后有好的发展,从年轻时就应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六)他人的影响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人的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自我”的形象,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竞赛评比、表扬与批评、学习成绩报告单等途径获得他人正式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相互交谈等获得别人非正式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自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总是离不开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尤其是自己心目中榜样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树立良好的社会楷模,“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楷模,通过学校教育或阅读文艺作品,知道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英雄模范人物。于是,在自我意识中便产生了“我要像他们一样”等观念。 应该看到,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困扰,是其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是由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家庭、学校等种种原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迅速成熟,也可能成为自我健康发展的阻力。因此,需要重视、引导和调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成熟,达到自我的统一和发展。五、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心理学中有个真理:自我不是发现出来的,而是我们创造出来的。认识自己并不容易,知人难,知己更难。但每个人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就无法很好的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心理健康。(一)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 1、自知之明: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自我发展。 2、整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3、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 4、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二)培养健康自我意识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问:你认识你自己吗?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不识庐上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完全了解自己真的很难。(1)正确的认知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科学对待自己的过去,恰当地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实实在在地把握现在;才能在社会情境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才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谐相处,被社会所接纳。(2)多角度的评价自我 通过自我评价和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正确认识自己。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他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3)经常的自我反省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自我监督活动,没有自我反省,就无从实现自我完善。通过反省、分析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自己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严于解剖自我,敢于批评自己,以调整自我评价。从而来定位自我,提高自我认识,作为自我调控的出发点。2、积极的悦纳自我 自我悦纳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持肯定、认可的态度,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人只有欣然地接受自我,才能有信心去面对真实的我,自尊、自爱,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名誉,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发展到一个较高境界。(1)喜欢自己 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潜藏着大量待挖掘的能量,具有他存在的价值。天生我才必有用,因而不必苛求自己做个十全十美的人。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2)保持乐观、性情开朗 马克思:一种美好的心境,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苦。进入大学,大家经常面临着各种生活、学习压力,经常遇到各种挫折和冲突,有的同学碰到挫折说:“哎呀,这种可笑的事情竟让我碰上了”。像这样以开朗的心情把自己的失败告诉他人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人们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好心情效应” 就能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中的自我(3)全面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弱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人不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人既不会事事行,也不会事事不行;一事行不能说事事行,一事不行也不说明事事不行,要善于克服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充分地发挥自身潜力。3、有效的控制自我 有效的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的根本途径,大学生要控制自我,应该做到: (1)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很多大学生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在努力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和意志,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无法实现自我理想,大学生经常说:“我想早起,可就是没有恒心。”,“我想学习,可就是学不进去。” 培养顽强的意志,发展坚持性和自制力,增强挫折耐受力,使自己能自觉主动地认清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 (2)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的信念,在自我意识中往往以“我行”、“我能行”、“我是不错的”、“我比很多人都强”等观念得以存在与表现,并会有意无意地体现在他的行为之中。所以,有无自信心对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于自傲的人,应当有意地控制自己,屠格涅夫曾说过:“劝那些刚愎自用的人,说话前要多想,在舌头上多绕几圈。”而对于自卑的人,更应当有效地调控自我,时常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面临某种事情感到自己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你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同样的不也是人吗?”(自信训练)4、重塑自我、不断的超越自我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都是为了塑造自我,超越自我。对于大学生而言,超越自我更是终生努力的目标。在行动上,无论对人对事,均全力以赴,使自己的能力品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超越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过程,一种“新我、独特的我、最好的我”形成过程,它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1)按社会要求与个体特点设计自我(2)发掘、充分利用自己潜能(3)有效控制自我(4)健全意志品质 丘吉尔在剑桥大学讲演,回答他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 决不放弃;第二, 第二,决不放弃;第三,决不放弃。 走向成功和卓越的自我“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上帝给你的礼物我们无法选择,但你给上帝的礼物,将由你个人去创造,主动权在你自己,就是: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 主讲人:唐洁时间:2007年9月24日地点:北院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一、人格的涵义与特征(一)人格的涵义常听人说,张三的人格卑鄙,李四的人格高尚,这是从伦理道德上给人以评价。在某种情境下有人气愤地说:“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辱”,在这里的“人格”又是属于法律范畴,说明有人侵犯了他的尊严和人权。“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即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不同的面具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任务性格。京剧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刚强。心理学沿用其含义。这里所说的人格,是种心理现象,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2、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正如我们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要改变是较为困难的事,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的一致性。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3、统合性。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次的特点。人格的组合千变万化并非死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因而使人格表现得色彩纷呈。在每个人的人格世界里,各种特征并非简单的堆积,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据一定的内容、秩序与规则有机组合起来的动力系统。人格的有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导致“人格分裂”。4、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就是命运”。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常常使用人格特征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有志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失却了奋斗的目标。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大学生的气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情绪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特点的综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人活泼好动,反应灵活;有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有的总是显得十分急躁,情绪明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汽车系).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