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ppt

    • 资源ID:2971920       资源大小:2.24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ppt

    2023/3/6,公共经济学,1,第九章 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本章引言,研究背景政府作用(为什么需要政府和政府该做什么)政府手段(政府如何做)公共支出和收入财政赤字(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核心问题财政政策载体(态势)财政赤字:基础理论、财政赤字规模及决定因素和财政赤字效应财政政策内涵:基础理论、作用原理、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研究思路财政赤字财政政策技术路线,2023/3/6,公共经济学,2,2023/3/6,公共经济学,3,第一节 财政赤字的基础理论,2023/3/6,公共经济学,4,一、财政平衡,2023/3/6,公共经济学,5,公共收支结果是否平衡取决于:政府自身的理财观念(财政规则)、方法和能力,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理解财政平衡:(1)收支大抵相当可谓基本平衡;(2)不能只局限于中央公共收支状况本身,而应从整个公共部门和国民经济角度认识财政平衡。(一)财政平衡与财政均衡(经济视角)(二)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时间视角)(三)总体平衡与部门平衡(主体结构视角)(四)配置平衡与分配平衡(效率和公平视角),财政平衡与财政均衡,财政平衡(fiscal balance)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收支数量基本相等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要保持财政平衡。财政均衡(fis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保持基本平衡情况下的财政收支状况,是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待财政平衡。在财政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更多地是强调财政均衡而非财政平衡。,2023/3/6,公共经济学,6,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从长远的观点(常常是一个经济周期)寻求财政平衡,而静态平衡则是从当年角度实现平衡。注意两个问题:(1)收入来源的持续性,若临时性收入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有所保留,不能用于经常性支出;(2)财政收支的时滞性。总体平衡和部门平衡总体,即整个公共部门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保机构和国营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总体平衡可能更为可取配置平衡和分配平衡从长期来看,财政资源实现配置平衡显然十分重要。公共收支的归宿能够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得到公平的分配,以促进社会公平,2023/3/6,公共经济学,7,二、财政赤字的概念,2023/3/6,公共经济学,8,财政赤字与公共部门范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政府财政赤字或国家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公共部门财政赤字(中央、地方政府和公共企业)财政赤字(fiscal deficit):财政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公共收支是平衡的,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致使决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预算赤字(budgetary deficit):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政府计划安排的总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并存在于决算中的差额:(1)赤字不仅表现在预算的执行结果上,而且是国家预算时有计划安排的;(2)原因在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支出刚性和收入能力不够等因素。,赤字财政(deficit finance两种解释)赤字财政是指政府通过新的货币创造或增加货币供给而弥补的预算赤字,换言之,当预算赤字引起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赤字财政就发生了。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不增加税收,或政府减少税收而不减少支出,则必然会扩大财政赤字,这种做法叫做赤字财政(凯恩斯学派及后来主流经济学家的主张)。概括而言,赤字财政就是政府有意识、有计划的利用预算赤字以熨平经济波动,是扩张性财政政策。,2023/3/6,公共经济学,9,与其视之为财政赤字概念,还不如将其视为财政政策的一种,三、财政赤字的类型,2023/3/6,公共经济学,10,财政赤字类型很多:从公债收支的处理上可分为,明显赤字(预算中不包括公债收入)、隐蔽赤字(由公债全部抵免)和净赤字或硬赤字(考虑公债收入仍存在的财政赤字,用货币发行来弥补);从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上看,分为名义赤字和实际赤字。最为常见的分类有:(一)总赤字与原始赤字(二)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一)总赤字与原始赤字,2023/3/6,公共经济学,11,总赤字和原始赤字的划分是从计算方法角度来区分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时,通常把不包括债务利息支出的赤字叫做原始赤字(primary deficit)或基本赤字;基本赤字加上债务利息支出就是总赤字。总赤字容易使人们对相机抉择政策产生错误认识,因为其包含了未偿还债务利息支付这个非常重要的非相机抉择因素:(1)先前的赤字规模;(2)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故利息支付不受当期财政政策所控制;基本赤字更能准确反映政府部门吸纳的实际资源,当评估财政刺激程度时,指导意义更大;基本赤字可以反映出政府当期相机抉择措施对债务余额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评估财政赤字可持续性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2023/3/6,公共经济学,12,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是从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状况相关的角度入手来划分的。周期性赤字(cyclical deficit)是指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引起的赤字。在经济衰退期间,财政支出增加而税收收入减少,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使赤字进一步增加,故周期性赤字是经济衰退的产物;周期性赤字常常用来捕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结构性赤字(structural deficit)是指非周期性因素引起的财政赤字;换言之,结构性赤字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经济活动保持在某种潜在水平时预算赤字依然存在的情况。结构性赤字与高度就业赤字或充分就业赤字是相同的概念,都是剔除了经济周期对财政赤字的影响。,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是财政学的重要概念,对于财政政策分析以及政府预算规划和控制都有重要意义: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有助于识别财政赤字是经济衰退所致,还是政府有意奉行扩张政策的结果,从而有助于测度财政政策中自动稳定器功能强弱和财政态势(fiscal stance)以及财政态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度。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有助于区分财政赤字中周期性变化与结构性变化趋势,从而有助于政府更有效地控制较长时期的支出与税收进程。政府可以依据结构性赤字制定结构性预算准则即高度就业预算财政准则,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现实财政赤字相比,结构性赤字可以更好地反映政府债务聚积对预期利率的冲击,从而有利于政府监控金融市场压力。,2023/3/6,公共经济学,13,2023/3/6,公共经济学,14,图1 19792001年我国周期性赤字变化图(表示为潜在产出的百分比),图2 19792001年间我国现实赤字和结构赤字变化(表示为潜在产出的百分比),2023/3/6,公共经济学,15,三、财政赤字的基本用途,2023/3/6,公共经济学,16,(一)为战争经费融资,(二)遏止经济衰退,(三)促进经济发展,第二节 财政赤字的规模,2023/3/6,公共经济学,17,一、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指标,二、财政赤字规模的国际比较,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一、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指标,2023/3/6,公共经济学,18,赤字依存度:财政赤字占公共支出的比例,反映的是一国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赖赤字实现的。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一国在当年以赤字支出方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二者的经济和政策含义不同赤字依存度反映了财政本身状况的好坏,特别说明了公共支出需要与公共收入供给能力之间的缺口,越高表明相对于公共支出需要而言,财政收入的短缺:(1)公共支出需要过大,超出了现行收入制度的收入供给能力;(2)现行收入制度筹措收入的能力不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策措施:(1)评估公共支出的必要性和效率;(2)评估现行财政收入制度是否完善(财政能力和财政努力),赤字率反映了财政配置工具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特别是说明了国民经济现状对财政赤字的承受能力,过高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负担较重:(1)可能形成通货膨胀压力;(2)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财政状况更加恶化。政策措施:(1)加强财政管理,削减财政赤字;(2)调节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2023/3/6,公共经济学,19,二、我国的财政赤字规模,2023/3/6,公共经济学,20,典型事实我国的赤字率和赤字依存度相对比较适中;发达国家20世纪80和90年代赤字率平均为2.7%,赤字依存度平均为9.1%;发展国家赤字率和赤字依存度平均为5%和14.5%。两点说明财政赤字是经济和政治的结合点,只要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赤字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并没有引起政治危机,则可认为财政赤字规模是适度的(事后判断)合理的财政赤字规模与一国自身的政治制度、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三、财政赤字(安全)规模的决定因素,2023/3/6,公共经济学,21,判断标准(出发点):在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换言之,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确定财政赤字规模的安全界限;财政赤字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机制在于:融资手段不当导致需求过度膨胀、赤字规模超过实际需求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剩。经济层面宏观经济层面:(1)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货币需求增加);(2)货币化部门的增加程度(额外的货币需求);(3)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力的未利用程度(产出缺口);微观经济层面:赤字支出的投资项目性质(效率和用途)开放经济层面:国际收支的逆差程度(货币供应量的下降、资源由出口部门向国内部门的转移)(赤字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是以国际收支恶化为代价形成双赤字?)政府层面: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举债和征税能力、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防止和消除赤字财政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社会层面:公众的牺牲精神,四、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fiscal deficit)是指政府是否能无限期地保持既定的公共收支格局,或政府是否最终将被迫改变财政政策态势。衡量财政赤字是否可持续宏观经济指标:把财政赤字规模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若财政赤字规模导致通货膨胀,则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公共收支协整关系:是从公共收支的长期路径角度,动态的研究财政赤字规模,若公共收支存在着协整(cointegration,共积)关系,则政府的跨时预算约束得到满足,财政赤字是可持续的。周期性和结构性赤字:如财政赤字主要是由结构性赤字增加,即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导致的,则财政赤字是可持续的。,2023/3/6,公共经济学,22,第三节 财政赤字效应,2023/3/6,公共经济学,23,财政赤字的增长效应财政赤字的改革效应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财政赤字的通胀效应,(一)财政赤字的增长效应,2023/3/6,公共经济学,24,注:上述估算是基于Hansen(1969)模型,1996年之前结果源于史永东(1999)。,(二)财政赤字的改革效应,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在于“放权让利”和激励机制设计企业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价格制度改革:1981-1983年和1985-1990年两个关键阶段(1988年的价格和工资改革“闯关”)财税体制改革为企业制度和价格制度改革奠定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参见:吴敬琏,2003,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财政赤字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企业所得税制的建立(100%上缴利润55%所得税33%内资所得税)和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支持了企业制度改革(1992年以前企业补贴占公共支出比重为14%,1985年高达20%)价格补贴为价格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1981-1983年间价格补贴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4%;1985-1990年间达到10%)。,2023/3/6,公共经济学,25,(三)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crowding-out effect)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增加)促使利率上升,从而使得民间部门投资和消费减少。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主要是通过利率机制来发挥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利率管制制度下,几乎不存在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crowding-in effect)是指政府支出增加(赤字)使得国民收入和民间投资所有增加,取决于如下三个方面:公共支出的生产性、投资函数形式(利率和产出的影响)、资产的替代性(基本上都是基于IS-LM模型),2023/3/6,公共经济学,26,(四)财政赤字的通胀效应,2023/3/6,公共经济学,27,1988年和1994年为两个高点分别为18.8%和24.1%,2023/3/6,公共经济学,28,1992年2月2007年10月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1)1992年1994年间,我国通货膨胀率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期间在1993年12月份达到峰值为2.8%。(2)1995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一直延续到2000年(3)2000年后通货膨胀率开始逐步攀升并于2005年2月份达到一个相对高点为1.3%,目前仍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点位,但上升趋势较为平缓。,财政赤字的通胀效应取决于: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和经济体系的吸收或承受能力。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快速增长(实际产出增长率大于实际利率,长期赤字是可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动员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闲置资源和能力,货币化进程加快产出和货币需求增加政府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很强政府信誉良好、民众富有牺牲精神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对于平抑物价起到了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以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税收支出、房屋补贴为辅的多形式财政补贴体系。及时而迅速的财政政策调整保持了宏观经济稳定,2023/3/6,公共经济学,29,第四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财政政策的定义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财政政策的类型财政政策的目标,2023/3/6,公共经济学,30,一、财政政策的定义,现代财政政策始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较传统财政政策而言,体现在观念、目标和手段的转变从政府干预到财政政策是政府管理经济的观念转变,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财政政策含义的认识存在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体现在对财政政策手段、目标的认识不同。概括而言,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与效率、抑制通货膨胀等目标的长期财政战略和短期财政策略,实质就是政府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间接调控手段。财政政策是一种发展战略工具,即政府追求高度就业、价格稳定及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一种主要控制手段,即政府通过税收、支出和公债等手段,以利益机制影响经济主体行为。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间接工具(与价格管制等不同)。,2023/3/6,公共经济学,31,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财政政策是财政理论指导财政实践的中间环节财政政策是主观指导和客观规律的统一财政政策是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2023/3/6,公共经济学,32,三、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提出明确的调节目标;引导民间经济主体,使其行为符合社会福利目标直接导向(对其调节对象直接发生作用)和间接导向(对非直接调节对象的影响)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可以协调地区、行业、部门和阶层之间等的利益关系。之所以具有协调功能:(1)财政的本质属性(属于分配范畴);(2)财政政策体系的全面性和配套性提供了保障主要特征:(1)多维性(目标和手段);(2)动态性;(3)适度性,2023/3/6,公共经济学,33,控制功能控制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是由政策的规范性决定的。稳定功能稳定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水平,使之与总供给水平相等,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主要特征:(1)反周期性(自动稳定器);(2)补偿性。,2023/3/6,公共经济学,34,四、财政政策的类型,(一)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依据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划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控制效果。这种内在于财政制度体系内、自动产生稳定效果的财政政策,可以随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自行发挥调节作用,无需政府改变现行财政措施。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税收的自动稳定性(公司所得税和累进个人所得税)。(2)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转移性支出),2023/3/6,公共经济学,35,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pump priming policy)和补偿政策(compensatory policy):汲水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是以经济运行具有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智力萧条的政策;汲水政策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活跃的手段;公共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消失而不复存在。,2023/3/6,公共经济学,36,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补偿政策与汲水政策的区别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衰退,是治理经济萧条的措施;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萧条和繁荣)。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包括公共投资、税收、转移支付和财政补贴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超额,而补偿政策的公共收支可以超额增长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理论争议:相机抉择亦或是规则?,2023/3/6,公共经济学,37,(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划分依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作用性质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是依据政策手段特点来划分;一般情况下,二者是统一的,即所谓的凯恩斯效应;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二者并不统一,即存在所谓的非凯恩斯效应(扩张性的紧缩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政策载体: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等同于赤字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政策载体:增税和减少公共支出,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2023/3/6,公共经济学,38,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Hallett,Lewis and von Hagen(2003)提出了如下三种类型的中性财政政策:定义:中性财政政策是一种财政收入比率和财政支出绝对规模保持不变的财政政策。换言之,这种中性财政政策,一方面要求财政支出绝对规模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允许财政收入绝对规模发生变化,但要求财政收入比率保持不变。定义:中性财政政策是一种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加,即新增财政支出完全由新增财政收入融资的财政政策。定义:中性财政政策是一种现实财政收入比率与财政支出占潜在产出比率保持不变的财政政策。,2023/3/6,公共经济学,39,三种中性财政政策的比较中性财政政策相对较为严格,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要想改善财政状况,就需要大幅削减支出或增加税收,而这在现实经济中显然难以得到满足,因为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总是倾向于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财政收入以刺激经济增长,而且大幅削减财政支出在政治上也很难行通。中性财政政策更为宽松、也更接近于现实情况,因为它更符合现实经济中政府的行为特点,即政府总是倾向于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新增财政收入都花掉;中性财政政策有助于政府更好地控制中长期预算平衡,但需要依据产出波动对财政政策进行适时调整。由于财政政策存在着调整时滞,因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中性财政政策面临着很大的执行困难,而且执行效果也不一定理想。,2023/3/6,公共经济学,40,三种中性财政政策对于确保财政政策可持续性(财政可持续性)的含义不同中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取决于财政赤字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所致还是由财政政策变化所致。如果财政赤字下降主要是经济增长所引发的,那么这种财政政策将缺乏可持续性。因为一旦经济出现下滑,财政赤字又会重新大幅增加(Hallett et al,2003)。,2023/3/6,公共经济学,41,表 20022006年间三种中性财政政策定义下经济增长和财政政策变化导致的赤字率变化,2023/3/6,公共经济学,42,五、财政政策目标,经济稳定目标内部稳定: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稳定外部稳定:对外均衡,即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发展目标公平收入分配目标平衡预算目标(财政可持续性目标),2023/3/6,公共经济学,43,第五节 财政政策的作用原理,基于需求管理政策视角:一、财政政策作用的分析框架 二、收入支出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 三、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 四、ASAD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2023/3/6,公共经济学,44,一、财政政策作用的分析框架,2023/3/6,公共经济学,45,二、收入支出模型,图1 45o线图,2023/3/6,公共经济学,46,图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缺口,2023/3/6,公共经济学,47,图 消除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缺口的财政政策,2023/3/6,公共经济学,48,三、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图 ISLM模型中的均衡及IS曲线的移动,2023/3/6,公共经济学,49,财政政策与IS曲线的移动:(a)45o线图,2023/3/6,公共经济学,50,财政政策与IS曲线的移动:(b)IS曲线的移动,2023/3/6,公共经济学,51,财政政策的作用与LM曲线的形状,2023/3/6,公共经济学,52,四、ASAD模型中的财政政策,图 调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2023/3/6,公共经济学,53,第六节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一、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 二、公共支出乘数 三、税收乘数 四、平衡预算乘数,2023/3/6,公共经济学,54,一、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国民收入的基本方程式:,2023/3/6,公共经济学,55,二、公共支出乘数,注意的几个问题这里的公共支出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乘数效应相对较小;贷款和偿还债务支出乘数与购买性支出乘数相等。若支出用于购买资产,则乘数效应较弱经济繁荣时期,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较小(价格上涨)公共支出增加使货币量和公债规模发生变化,从而对利率和货币资产产生影响,进而对民间消费和投资产生间接影响,乘数效应也会有所不同,2023/3/6,公共经济学,56,三、税收乘数,注意的几个问题这里的税收是指一般作为直接税的税收,特别是所得税;没有考虑税收转嫁若税率的升高预期是暂时的,那么税率短期变动对民间支出的抑制效应低于长期变动这里假设纳税人的边际支出倾向与整个经济的平均边际支出倾向相等;同时也没有考虑税收政策对工作努力的影响,2023/3/6,公共经济学,57,四、平衡预算乘数,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结果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基础上:(1)公共支出只购买本国经济新生产的物品;(2)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不变;(3)预算规模变化对民间投资没有影响;(4)没有考虑预算规模对工作闲暇偏好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的政策意义不在于其乘数值是否等于1,而是否定了“平衡预算规模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中性的”这一传统观念,2023/3/6,公共经济学,58,第七节 财政政策的作用工具,一、预算政策 二、税收政策 三、支出政策 四、公债政策,2023/3/6,公共经济学,59,一、预算政策,预算政策作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通过年度预算的预先指定和在执行过程中收支追加或追减变动(即预算变动),实现对总需求的调控作用预算政策的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公共收支规模和收支差额(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和平衡预算)赤字预算是反衰退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衰退赤字预算会导致债务规模增加以及挤占民间资源,2023/3/6,公共经济学,60,二、税收政策,图 税收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与相机抉择机制的作用过程,2023/3/6,公共经济学,61,三、支出政策,公共支出增加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汲水性支出(pump-priming spending),另一种是补偿性支出(compensatory spending)。汲水性支出只是通过增加公共支出的方式注入新的购买力,以便启动民间投资。其目的只是刺激私人投资,而不是补充私人投资。补偿性支出而是针对私人投资的下降予以补足,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补偿性支出一般表现为财政投资规模增加;(2)补偿性支出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3)只要私人投资还没有恢复常态,补偿性支出就要继续增加。补偿性支出通过乘数和加速数效应,将使产出和就业水平大大提高。补偿性支出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工程,二是社会保障,2023/3/6,公共经济学,62,四、公债政策,公债政策是公债管理政策的简称,指政府在发行新债或以新债还旧债时,通过公债种类、发行条件等的政策性操作,对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政策。公债管理政策的影响在于:(1)国债规模(财政政策);(2)债务结构包括政府未偿债务种类、债权格局和国债期限结构等(货币政策)公债政策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它的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上:公债的流动性效应,是指通过改变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或抑制性效应。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措施来实现:(1)调整公债的期限构成,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2)改变公债资金来源。银行部门认购公债,有可能通过扩大信贷规模而增加货币供应量;非银行部门认购公债,只会引起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不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增加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份额,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2023/3/6,公共经济学,63,公债的利率效应,是指通过调整公债的利率水平和影响其供求状况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变化,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或抑制性效应,是通过确定公债利率水平和改变公债的价格实现的:确定公债的发行利率。公债的利率水平对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有重大影响,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当经济萧条时,政府通过调低公债的发行利率,带动金融市场利率水平下降,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变公债的买卖价格。公债价格与利率呈反向变化。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大量买进债券,以刺激公债价格上升,使利率水平降低,产生扩张性效应。,2023/3/6,公共经济学,64,公债管理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密不可分,又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政策。在政策目标上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公债管理政策自身目标与财政政策总体目标发生冲突时,以哪一目标为主?二是如何解决公债政策目标间的冲突?从全局来说,公债管理政策目标要服从财政政策总体目标。如果通过货币政策能实现经济稳定,则利息费用最小化可以作为公债管理政策的主要目标。但是,如果公债管理政策要同时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就需要适当选择长期公债与短期公债的构成。,2023/3/6,公共经济学,65,第八节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中国实践,2023/3/6,公共经济学,66,本章小结,参见本章引言,2023/3/6,公共经济学,67,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