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全套图纸).doc

    • 资源ID:2950989       资源大小:89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设计(论文)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全套图纸).doc

    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专业班级:0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4班 学生姓名: CAD图纸,联系153893706摘要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技术参数,详细分析了装、出料机的旋转部件的原理和机构,参考悬臂式起重机和各种装卸机械旋转部件的原理并根据锻造车间的特点,通过方案论证以及设计计算最终完成设计任务。装、出料机旋转部件的设计有: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齿轮啮合传动的设计计算、机械臂支座的选用计算、电气控制设计等四部分。回转支承固定在y方向直线运动的小车上选用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13)系列,型号为:外齿式132.32.1200.002;固定在台架上的液压马达控制一个小齿轮按行星轨迹绕回转支承运行,回转支承驱动台架360度旋转,转速3r/min;机械臂支座选用轴直径d=50mm的四螺柱滚动轴承座;部分用来控制油泵,大车行走、小车行走的电机电气控制。旋转部件重量2756kg.本设计所遇到的难点有:回转支承选型计算和由于工作台旋转,而引起的控制线路的布线设计问题。经过查阅资料、认真计算最终采用结构牢固的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13)系列;为使工作台旋转范围大于360度,在回转支承中间设计一个滑环机械,使来自大车、小车的电源线路通过滑环机械引入电气柜;控制线路也通过滑环机械到达小车和大车的驱动电机,为保证装、出料机的运行安全,在控制电路中还设计了大车、小车、旋转等部件运动的电气互锁电路。经设计小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精心设计,本设计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关键词:锻造 装、出料机 旋转部件 设计Development of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with 2Trevolving part design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asks are given in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 of the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 reference cantilever cranes and mechanical handli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rotation principl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ging workshop,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programme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nal design task.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 design are: Rotary supports the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gear meshing, bearing the selection, design, electrical control of four parts. Y slewing bearings in the direction of fixed line movement on the car of choice of three rows of rotating roller bearing (13) series, the model: the tooth-132.32.1200.002; bench fixed in the hydraulic motor control gear on a small planet trajectory Running around the rotary bearing, rotating drive platform supports 360-degree rotation, speed 3 r / min; manipulator supports optional d = 50mm diameter shaft of the four stud rolling; part used to control pumps, large carts walking, running the car Electric motor control. Rotating parts weight of 2756 kg.The design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Rotating Bearing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due to table rotation, caused by the control circuit wiring design problems. after inspection, carefully calculated using the final structure of a solid three rows of rotating Roller Bearing (13) series for the rotation of more than 360 workstations, in the rotary bearing the middle of a slip ring mechanical design, from the large carts, vehicles of power line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machinery slip ring counter; control line through the slip ring and large carts machinery arrived at the car driven motor, to ensure the equipment, materials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aircraft, also in the control circuit design of the large carts, vehicles, rotating move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such as interlocking circuit.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the staff of the design team, well-designed, the design of the tasks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forging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s design引 言装、出料机是锻造生产中为室式加热炉装出锻件坯料用的常用设备。由于装、出料机的动作灵活、操作简单,不仅可以缩短大量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大大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节省人力,因而受到了广大锻造工人的欢迎。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台额定装载量为2吨的装、出料机的旋转部件,用于锻造生产过程中。其功能为:在大车、小车的配合下,使置于旋转台架上的机械臂部件完成从料场取料,送入加热炉;从加热炉取料,送至锻锤前料台;从锻锤前料台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区的功能。 在进行调研,了解锻造生产过程、锻造生产设备及其工作环境等的基础上,结合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依据及要求,对旋转部件方案进行论证,经分析、讨论和设计计算选出了最佳的设计方案。然后分为:回转支承设计、齿轮啮合传动设计、机械臂支座设计、电气控制设计等四部分,分别进行设计、计算,绘制了旋转部件装配图及部分关键零件图,最终完成了旋转部件设计。 本设计说明书介绍了旋转部件论证、分析、计算等过程。第一章 装、出料机的整体论证1.1 锻造车间1.1.1车间特点1、锻造生产是在金属灼热的状态下进行的(如低碳钢锻造温度范围在1250750之间),由于有大量的手工劳动,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灼伤。 2、锻造车间里的加热炉和灼热的钢锭、毛坯及锻件不断地发散出大量的辐射热,锻件在锻压终了时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温度,工人经常受到的侵害。 3、锻造车间的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入车间的空气中,不但影响作业环境,还降低了车间内的能见度,对于燃烧固体燃料的加热炉,情况就更为严重,因而也可能会引起工伤事故。 4、锻造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如空气锤、蒸汽锤、摩擦压力机等,工作时发出的都是冲击力;设备在承受这种冲击载荷时,本身容易突然损坏,如锻锤活塞杆的突然折断,而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 5、锻工的工具和辅助工具,特别是手锻和自由锻的工具、夹钳等名目繁多,这些工具都是一起放在工作地点的。在工作中,工具的更换非常频繁,存放往往又是杂乱的,这就必然增加对这些工具检查的困难。当锻造中需用某一工具而又不能迅速找到时,有时会“凑合”使用类似的工具,为此往往会造成工伤事故。 6、由于锻造车间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噪声和振动,使工作地点嘈杂刺耳影响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分散了注意力,因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总之,车间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及其的恶劣。1.1.2车间布局由设计任务书中所述:装、出料机的覆盖范围为:25M×10M。及长边对加热炉,另一边对成品堆放区;其左端对料场,右端对锻锤前台。由此绘制车间布局图1-1如下:图1-1 车间布局1.2 装、出料机旋转部件论证1.2.1 装、出料机旋转论证装、出料机旋转部件在此工作环境中要在机械臂伸缩、大车行走、小车行走的协作下共同完成从料场取料,送入加热炉;从加热炉取料,送至锻锤前料台;从锻锤前料台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区等一系列动作。同时还肩负着旋转台架上各部件的防止倾倒的任务。除了保证正常的工作运行,更要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由于料场、炉子、锻锤、成品堆放区在车间的四个方向,这就需要装、出料机的钳爪能够移动到车间的每一个位置,显然结合塔式起重机的构造,在小车上就必须安放一个旋转平台,将钳爪安放在平台上,在平台旋转的工作中,钳爪就会触到车间的各个角落。设计任务书上要求:加热炉口底沿距地面高度1200mm,锻锤前料台高度800mm。基于车间条件的考虑,回转工作台整个回转角度范围为大于360度,这就要求机械臂,工作台,小车,以及大车的高度协调,来满足设计需要。1.2.2 z轴运动机构方案设计考虑到料场、加热炉、锻锤、成品堆放区位于四个方向,机构需要绕z轴旋转360度才能完成工作。如图1-2图1-2 Z轴旋转示意图由机构论证z轴旋转采用工作台在小车上旋转完成,我们考察调研了车载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设备,决定采用回转支承。将回转支承安放于小车平板和工作台平板之间。如图1-3图1-3 回转支承安放示意图1-小车平板 2-工作台平板 3-回转支承完成z方向的运动采用杠杆。我们在杠杆的转动中心及支点的选择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运动中心位于臂筒支脚的顶端,如图1-4 a所示;方案二:运动中心位于臂筒支脚的末端,如图1-4 b所示。方案一中,机械臂完全俯下后机械臂前端所能覆盖到的区域减小L;而方案二中,机械臂完全俯下后机械臂前端所能覆盖到的区域并没有减小。臂筒的支脚设计也有两种。结合方案一支脚如图1-5 a所示,方案二支脚如图1-5 b所示。在两个方案中支脚的跨距与相比,方案二中的支脚可以有更多的增加空间,而方案一中的支脚跨距如进一步的增加则会增大运动中心轴的载荷。如图1-6 所示,支脚的安装点跨距越大,支脚就越靠近工作台中心,这样就会减小支脚对工作平台的载荷。在方案二中支脚的斜向受力还可以保证工作台在旋转的过程中机械臂的稳定性。通过上述讨论,我们采用方案二。关于机械臂的俯仰的原动力,经过调研考察并结合起重机等设备的结构方式,我们采用在机械臂后端安放液压缸来实现。图1-4 机械臂俯仰运动机构图 图1-5 支脚图1-6 支脚安放图工作台要支撑起机械臂,为了机械臂在工作中稳定,其机械臂前端的支撑可分为左右两个,加上后边液压缸的一个支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工作起来是相当平稳的。为了更容易操作机器,操作间安放在机械臂的右后侧。油箱安放在机械臂的左后侧。由于工作台要旋转,下面安放回转支撑来完成转动。经过调研,我们选用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型号为外齿式132.32.1200.002回转支承,在工作台上安放齿轮,将回转支承带有齿轮的外圈固定于小车平板,内圈固定与工作台底面。工作台上有液压马达控制的齿轮旋转带动回转支承旋转,整个工作台就会旋转。由于工作台上安放的部件比较多,考虑到使用电动机驱动还需要减速、抱闸等附件,占地面积大。所以采用液压马达,体积小且运动灵活。由于工作台转动会对控制线路的布线造成影响,在机械臂的下方,回转支撑的中心部位安放一个滑环,来连接大车、小车通向配电箱的电线。工作台旋转速度为3r/min。第二章 装、出料机回转平台设计2.1 回转支承的选型从节约成本到提高工作效率的观点出发,根据回转支承的结构特点、性能、和适用范围,我们选定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具有三个座圈上下及径向滚道各自分开,使得每一排滚柱的负载都能确切地加以确定,能够同时承受各种载荷,是四种产品样本中承载能力最大的一种,结构牢固,特别适用于要求较大直径的重型机械,如斗轮式挖掘机、轮式起重机、船用起重机、钢包回转及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等机械上。图2-1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剖物图 2.2 回转支承的计算回转支承所承受的作用力包括:总轴向力 Fa(),总倾翻力矩M(),在力矩作用平面的总径向力。选型计算时,静态工况下回转支承所承受的作用力、和动态工况所承受的作用力、应分别计算。如果主机做提升动作,则提升载荷应乘以提升惯性系数K,K=1.25。2.2.1为求总轴向力Fa(),我们先来计算是有那几个力共同汇成总轴向力的。1) 平板质量 =1300×1800×60×7.85×=1099kg2)小车后焊接板质量=1500×2100×30+350×800×30=0.1×7.85×=785kg3)加强筋的质量 =(4×110×10×1100+2×500×10×110)×7.85× =( 4.84×+1.1×)×7.85×kg =47kg4)液油压的质量=700×1500×800×0.85× =700kg5)估算油箱上电机、操作室和电气柜的重量=125kg所以旋转部分的质量:=1099+785+47+700+125 =2756kg由机械臂的设计者计算,得出机械臂部件的重量约为6500kg以至于回转支承所要承受的总轴向力来自机械臂部件和旋转平台以上的部件,所以=6500+2756=9256kg那么总轴向力=9256×9.89(N)2.2.2 为求总倾翻力矩,我们首要就是分析它受的所有力矩。在回转支承中心左侧:1) 在静态工况下,最大载荷2吨时, =2000×9.8×4.8=94.082) 当机器正常工作时,两个前支架所给的力矩=217×0.5=108.5在回转支承中心右侧:1)当机器正常工作时,后油缸脚架所给的力矩=153×0.5=76.52)油箱里面的液压油所给的力矩=6.86×1.820=12.53)回转后焊接板和加长筋所给的力矩=8.2×0.925=7.6得出总的倾翻力矩=94.8+108.5-76.5-12.5-7.6=5.9811()2.2.3 三排滚柱式选型计算(径向力由径向滚柱承受)按静态工况选型:得出 =9×1.110(N)得出 =11×1.1=12.1()按动态工况校核寿命:得出 =9×1=9(N)得出 =11×1=11()式中:回转支承当量中心轴向力,; 回转支承当量倾翻力矩,; 回转支承静态工况下安全系数(见表2-1); 回转支承动态工况下安全系数(见表2-1)。表2-1 回转支承安全系数 应 用 主 机 回转支承型式01 02 11,13 安 全 系 数建筑用塔式起重机上回转式1.251.361.251.001.251.000.81.551.151.130.81.711.261.23 下 回 转 式1.361.001.07轮式起重机、堆取料机及各种工作台1.1.1.101.101.101.00悬臂式起重机、港口起重机、各种装卸机械1.251.551.251.151.251.13注:为最小幅度时空载恢复力矩。2.3 安装螺栓的强度校核在承载曲线图中,按静态工况计算出来的总轴向力和总倾翻力矩M的交点,应落在所选的8.8级、10.9级、12.9级螺栓承载曲线的下方 。回转支承与主机安装时,安装螺栓的预紧力应达到螺栓材料屈服强度的0.7倍。选用符合静态工况选型计算的工作载荷:=9×1.110(N)=11×1.1=12.1()而螺栓的计算载荷为:=9(N)=11()按上述计算结果,在承载能力曲线中选择,可确定选用 132.32.1200.002 回转支承。 图2-2承载曲线 1 线为静态承载能力曲线8.8、10.9为螺栓承载曲线1'-静态载荷点2'-螺栓载荷点1' 点在滚道静态载荷曲线 1 下方,因此满足要求2' 点在10.9级螺栓承载曲线下方,因此选择0.9级螺栓可以满足要求。第三章 齿轮啮合传动的设计3.1 齿轮外啮合设计3.1.1 齿轮设计主要参数由于工作平台的旋转,则需要齿轮和回转支承进行外啮合传动,标准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1)传动比i采用一级齿轮传动。2)齿数Z一般设计中取Z>Zmin。齿数多则重合度大、传动平稳、且能改善传动质量、减少磨损。若分度圆直径不变,增加齿数使模数减小,从而减少了切齿的加工量且减少了工时。但模数减小会导致轮齿的弯曲强度降低。具体设计时,在保证弯曲强度的前提下,应取较多的齿数为宜。 3)模数模数的大小影响齿轮的弯曲强度。设计时在保证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取较小模数,齿轮保证m1.52mm。4)齿宽系数取=0.65)螺旋角设计时取=3.1.2 齿轮主要计算(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小齿轮选用45钢调质,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硬度为170210HBS,由表3-1 :表3-1 常见机器中齿轮的精度等级机器名称 精度等级 机器名称 精度等级 汽轮机 36 通用减速器 68 金属切削机床 38 锻压机床 69 轻型汽车 58 起重机 710 载重汽车 79 矿山用卷扬机 810 拖拉机 68 农业机械 811选8级精度,要求齿面粗糙度Ra3.26.3um。(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因两齿轮均为钢质齿轮,可应用d176.43 求出d1值。确定有关参数与系数:1) 转矩T1T1=9.55×=9.55× =2) 载荷系数K查表3-2 :表3-2 载 荷 系 数工作机械载荷特性 原 动 机 电动机多缸内燃机 单缸内燃机均匀加料的运输机和加料机、轻型卷扬机、发电机、机床辅助传动均匀、轻微 冲击11.2 1.21.6 1.61.8不均匀加料的运输机和加料机、重型卷扬机、球磨机、机床主传动 中等冲击1.21.6 1.61.8 1.82.0冲床、钻床、轧机、破碎机、挖掘机 大的冲击 1.61.8 1.92.1 2.22.4注:斜齿、圆周速度低、精度高、齿宽系数小、齿轮在两轴承间对称布置时取最小值。直齿、圆周速度高、精度低、齿宽系数大,齿轮在两轴承间不对称布置时取大值。取K=1.83)齿数和齿宽系数小齿轮的齿数取为27,则大齿轮齿数=109,因单极齿轮传动为对称布置,而齿轮齿面又为软齿面,由表3-3 :表3-3 齿宽系数齿轮相对于轴承的位置 齿 面 硬 度软齿面(350HBS)硬齿面(350HBS)对称布置 0.81.4 0409不对称布置 0.61.20306悬臂布置 0.30.402025选取=1。4) 许用接触应力由图查得:由表3-4 :表3-4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软齿面(350HBS)硬齿面(350HBS)重要的传动、渗碳淬火齿轮或铸造齿轮 1.01.1 1.11.2 1.3 1.31.4 1.41.6 1.62.2可得=1。查图得:=1,=1.06由式可得:故 76.43=76.358.3mm=2.16由标准模数表,取标准模数m=2.25mm(3) 主要尺寸计算 =m=2.25×27mm=60.75mm=m=12×109mm=1308mm =1×60.75mm=60.75mm经圆整后取=65mm.=+5mm=70mma=m()=×12(27+109)=816mm(4)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由式 得出,如则校核合格.(5) 验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3m/s根据经验选8级精度是合适的。3.2 液压马达转矩计算计算校核后:由大齿圈=109,模数m=12,小齿轮=27平板回转转速n=3r/min马达输出转速=360r/min马达输出转速=3×=3×12r/min =60×=60×240r/min排量Q=1900mL/r×12r/min=23L/min=1900Ml/r×240r/min=456L/min马达转矩M×0.85=×0.85=38×0.85=32KW M=9549×=9549×= 第四章 机械臂支座设计4.1 机械臂支座选取直径计算通过前两支承单脚108.5KN所施加力通过机械臂支座,为避免轴不被压弯,对机械臂支座进行设计。对机械臂支座进行计算,先分析它所承受的力,我们来设计并确定它的轴直径。根据轴承受力情况分析,因轴承受单剪力,故剪切面上的剪力,剪切面积,由轴的材料得知:,轴承座的底板厚度t=8mm。(1)根据剪切强度条件设计轴直径由式 可得有 =48mm取d=50mm(2)根据挤压强度条件设计轴的直径轴上、下部挤压面上的挤压力,挤压面积,由式: 得有 =33mm选d=50mm,可同时满足挤压和剪切强度的要求。4.2 机械臂支座的安装 计算出机械臂支座轴的直径后,我们选定用带紧定套轴承的四螺柱滚动支座,因为平板可以提供一定面积的接触面供支座安装,减少了因接触面少而引起的支撑弯曲。 机械臂支座安装前,也应进全面清洗检查。将支座内腔用刮刀将脏物刮去,用布蘸汽油或溶剂将脏物擦净,观看有无裂纹及砂眼,以防止在运行中出现渗油。 轴承盖与支座接合面,支座与轴承挡油圈结合面应进行研刮配合,并用塞尺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0.03毫米。放置支座的底板表面也要清理干净,不应有碰伤、锈蚀和毛刺。紧固支座的螺钉及座板螺纹均要他细检查,并试拧螺钉检查是否过紧或秃扣。轴承和底板之间必须垫以绝缘垫板或金属垫片,金属垫片用来调整座水平位置。以调整该单支承和相联结的平板的相对位置。金属垫片是由0.083毫米的金属薄板制成。绝缘垫板是由布质层压板或玻璃丝层压板制成。放置绝缘垫板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轴电流的危害。绝缘垫板应比轴承座每边宽出510毫米,厚度为310毫米。除在轴承和底板之间放置绝缘垫板之外,同时将螺钉和稳钉也应加以绝缘。绝缘垫圈用厚度25毫米玻璃丝布板制成,其外径比铁垫圈外径大45毫米。与支座相接的油管接盘绝缘垫可用厚度为12毫米橡胶板制成。 调整轴在机械臂支座的位置,是从最边上的轴承座开始,用水平尺放在支座面上来检查这些平面的水平度。用经纬仪或水平仪检查几个支座的平面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内,及用线锤等方法找正各轴承中心是否在同一轴线上按上述方法进行轴承座的调整工作,消除偏差的过程中,应用于千斤顶式的工具来移动支座,切勿采有撞击、锤打的方法。用此法调整支座的精度误差约在0.51.0毫米之内。应当指出:此次支座的安装调整仅仅是预调,在定心时还要调整以达到轴心线一致的要求。支座预调好后,只是将螺钉均匀地拧紧(按对角循环拧紧),而绝缘套管和稳钉可暂时不放,等定心工作最后完成或试车前再放。第五章 装、出料机电气原理设计5.1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考虑电路各种保护与联锁,有必要设置如下环节:SB1总开关; FU1熔断器作短路保护作用; FR1热继电器对电动机起过载保护作用; KM1的常开触点,在线圈得电时构成自锁;KM5 和KM6的常闭触点大车正转与反转的电气互锁;KM7 和KM8的常闭触点小车正转与反转的电气互锁;HA电铃,在造作错误时起到报警作用。工作原理:用倒顺开关控制大车电动机和小车电动机的正反转在主电路中,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接触器KM5和反转用接触器KM6,当接触器KM5的主触点闭合,三相电源的相序按L1、L2、L3接入大车电动机,大车电动机将正转。而当KM6的主触点闭合,则三相电源按L3、L2、L1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将反转。由主电路知,若KM5和KM6的主触点同时闭合时,将会造成L1和L3两相电源短路,这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因此,要使电路安全可靠地工作,最多只允许一个接触器工作,要实现这样的控制要求,我在控制电路中,将KM5和KM6的动断辅助触点分别串接在KM6和KM5的工作线圈电路里,构成互锁电路。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保证了电路可靠的工作。类似,制成图5-1、5-2:图51 电气原理 图52 电气原理设计小结通过小组讨论,方案论证,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装、出料机旋转部件设计完成。当2T装、出料机正常运行时,工作台可完成大于360度自由旋转,电气控制可完成操作大车、小车的自由行走,完成从料场取料,送入加热炉;从加热炉取料,送至锻锤前料台;从锻锤前料台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区等一系列动作。不仅可以提高机械化程度,缩短辅助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还可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节省人力;节约燃料与金属消耗;还可用于装出毛坯料,还可用来搬运胎具和堆放工件。致 谢 本毕业设计虽然凝聚着自己的汗水,但这和导师的指引以及张阳、白俊凯、王超、张怡鑫等同学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次毕业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最终还是被一一的攻破了。当我打完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字符,涌上心头的不是长途跋涉后抵达终点的欣喜,而是源自心底的诚挚谢意。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路留生高级工程师,对我的构思以及设计的内容不厌其烦的指导和悉心指点,使我在完成论文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和教育。在今后的路途中,定会将这种求真、务实、严谨的态度融入到生活、工作中!在设计结束的时候,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过本设计的人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和感谢。在设计中由于自己所学有限,还有很多不理解的东西,因此,设计之中的不足之处,敬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成大仙.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轴承.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赵韩、黄康、陈科.机械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栾学钢.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张雪梅.电机设备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东北工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 1974 6.刘鸿文.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姜继海、宋锦春、高常识.液压与气压传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8.工程力学学科组.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9.王春燕、陆凤仪.机械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0.吴宗泽.机械设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 11.蓝汝铭.机械制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2.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起重机设计手册.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13.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 上册(第一分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9 14.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 上册(第二分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9 15.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9 16.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液压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7.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液压传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M·舍费尔 G·帕耶尔 F·库尔茨.范祖尧 倪庆兴 马圣哲 .译起重运输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19.陈位宫.工程力学·多学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全套图纸).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