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FZJ系列全自动粉末压力机.doc

    • 资源ID:2947519       资源大小:24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FZJ系列全自动粉末压力机.doc

    FZJ系列全自动粉末压力机INTRODUCTION III 目录 V 第1章 粉末冶金的概念 1 1.1.粉末冶金技术的作用 1 1.2.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 1.3.新材料技术前沿研究领域 2 1.4.粉末冶金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新材料研究中的作用 4 1.5.粉末冶金学科优先发展方向 5 第2章 粉末冶金模具中常用机构的设计 5 2.1粉冶模具中的抽芯机构 5 2.2滑块斜楔机构 6 2.3 压制时的浮动装置 7 2.4 有齿轮与螺纹机构 8 2.5 典型的压制机-自动粉末压力机 9 2.5.1.FZJ160压机的技术参数: 9 2.5.2.: 10 2.5.3. 2.5.4.上冲头的气动予载 10 2.5.5.主传动装置和速度调整机构 10 2.5.6.气动装置 11 2.5.7.压制行程 11 2.5.8.顶压 11 2.5.9.压制位置上模具的反向支撑 12 2.5.10FZJ160模架各部分的配置位置和功能 12 第3章 粉末冶金的工艺制定 13 3.1. 粉末冶金工艺的基本工序 13 3.1.1、原料粉末的制备。 13 3.1.2、粉末成型为所需形状的坯块。 13 3.1.3、 坯块的烧结。 13 3.1.4、产品的后序处理。 13 3.2.粉末冶金的工艺及材料 14 3.3 .粉末冶金基础知识 14 3.3.1 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 14 3.3.2 粉末冶金的机理 15 3.4.烧结 18 3.5. 烧结的机理 18 3.5.1 粉末制备 18 3.5.2粉末的预处理 18 3.5.3成形 19 3.5.4 烧结 20 3.5.4.1.烧结的方法 20 3.5.4.2.影响粉末制品烧结质量的因素 20 3.5.5 后处理 21 3.6. 粉末冶金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22 3.7.粉末冶金材料 22 3.7.1.硬质合金 23 3.7.2 硬质合金的种类和牌号 23 3.7.3 硬质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24 3.7.4.粉末高速钢 24 3.7.5.铁和铁合金的粉末冶金 24 3.7.6.摩擦材料和减摩材料 25 3.7.7.粉末冶金非铁金属机械零件 26 第4章 粉末冶金高速钢的选择及应用 27 4.1 .高速钢发展及粉末高速钢冶炼工艺特点: 27 4.2. 粉末冶金高速钢主要牌号及成分 28 4.3. 粉末冶金高速钢的选用 28 4.4. 性能优异的粉末冶金高速钢刀具 29 4.5.高速钢刀具的材料 29 4.6.刀具的工艺 29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32 51.粉末冶金的优点 32 52粉末冶金刀具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未来 32 5.3粉末冶金的发展及展望 34 参考文献 37 致 谢 38 冶金技术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因素,冶金技术起源的是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冶金技术起源的深入研究将对揭示华夏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历程提供重要论据。 一、已有的研究基础 冶金技术起源是以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为基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冶金技术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因素,冶金技术起源的是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冶金技术起源的深入研究将对揭示华夏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历程提供重要论据。 ; 一、已有的研究基础; 冶金技术起源是以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为基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余年来,考古发掘的商代以前的早期铜器500余件和一些冶金遗物,为探讨中国冶金技术的起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经老一辈到新一代考古学家和史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得冶金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蓬勃开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经科学鉴定和的铜器及冶金遗物260余件,发表的有关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外引起对中国冶金起源的学术讨论,为深入开展中国冶金技术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奠定了基础。 北京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一个专门从事冶金与材料史研究的科研机构。中国冶金技术起源与早期发展作为冶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一直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主要课题并较早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出土的早于商代的铜器、炼渣、炉壁、铸范等冶金遗物200余件运用科学仪器和研究进行了检测分析,获得了珍贵的信息和大量数据。在分析检测的基础上从冶金学、金属学、矿物学等角度开展了上的研究,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并就中国早期铜器的技术特征和发展道路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对推动中国冶金技术起源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在当前开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的课题中,要推进冶金起源的研究,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中原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研究; 已分析检测的样品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以外的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原地区陕西、山西、河南的早期铜器及冶金遗物被检测的样品数目仅有61件,这无疑是探索华夏文明起源的一大缺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二里头文化铜器和冶铸遗物的研究对搞清我国夏代冶金技术水平以及与周边地区冶金技术的关系,进而探索夏文化的起源和早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的样品数量较少,早期所做的分析有些需要重新考察,炉壁、炉渣和陶范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开展。因此,下一步应加强二里头冶金技术的研究工作。; 2加强夏家店下层文化冶金技术的研究; 分布于辽西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分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仅有4件,内蒙赤峰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集中出土50多件铜器,此外三座店,大山前遗址也有铜器出土。对这些遗址铜器进行检测分析,对研究我国北方古代冶金技术水平以及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和影响,阐明其在华夏文明形成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 3加强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的定量分析;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曾对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遗址出土铜器65件进行了定性分析,由于当时不允许对器物取样,所以进行的是器物表面带锈的分析。有的器物表面锈层较厚,有的明显锈蚀产物分布不均匀,故对这类器物表面分析的的结果往往与基体金属的成分存在差别,加之所用携带式X射线荧光仪分辨率不高,致使定性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最近,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与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26件火烧沟铜器进行了取样,正在进行定量分析。部分齐家文化铜器的检测也存在着与火烧沟同样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其定量分析和研究。; 4加强新疆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研究; 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和技术交流的中心区域,对新疆地区出土的早期铜器进行研究,并与其相邻地区的冶金技术进行比较,对搞清新疆地区冶金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不少年代属于公元前第一、二千纪的墓葬和遗址,出土了大批包括铜器、铁器在内的文物,为研究新疆的古代冶金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库车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合作,重点对哈密天山北路遗址出土铜器已开始进行研究。新疆地区的研究工作尚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 毕业论文 5加强冶金遗址和矿物来源的研究; 冶金遗物包括炉渣、炉壁、燃料、矿石等携带着大量的古代冶金信息,对其加强研究对搞清古代冶金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水平尤为重要。但目前有关早期冶金遗址和遗物的发掘资料较少,应加强普查工作和有目的的考古发掘,从而获取大量的实物证据,加以深入研究。; 矿料来源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铅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测定。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的方法。要解决铜器的铜、锡、铅的来源,需要加强矿源的地质调查、矿样的收集、分析,大量数据的积累等长期工作,特别是对研究方法的探索,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一大研究课题。; 6有关铜器材质分类标准的问题; 根据成分和金相检验结果对铜器材质进行分类是冶金史、考古学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但对于早期铜器来说,由于冶炼条件原始,未有金属精炼技术,所以铜器所含由矿石带入的杂质元素较多,给材质分类带来一定困难。如砷铜和红铜的界限,以最低含砷量划分,至今国内外没有确切的标准。一些学者把那些公元前第43千纪的含有1砷的铜器都称之为砷铜(1)(2),把1%作为砷铜含砷量的下限。有学者认为在原始条件下冶炼砷铜,通常砷含量是在210范围,2则为砷铜含砷量下限(3),还有的学者则依照现代标准,从组织和性能方面对砷铜分类(4):砷铜(arsenic;copper)含<0.1As,低砷的铜砷合金(Low;arsenic;copperarsenic;alloy);含0.10.5As,砷青铜(arsenic;bronze)含>0.5As。据此,砷铜的含砷量下限是0.1以下。可见对砷铜的判定往往是因人而异,一件铜器若含砷量在1.5,以1As为标准,它则被判定为砷铜,若以2As为标准,此铜器则为红铜。若以0.1%为标准,此铜器则为砷青铜。因此不同的标准对铜器材质的划分完全不同。目前国内一般采用2作为判断某元素作为“合金元素”的下限。无论是1,2还是0.1%都是人为制定的标准。; 毕业论文 按现代金属学概念“合金元素”指有意识加入某金属中使之合金化的元素,现代铜合金中尽管所含某些组分很低,但它是人们有意识加入纯铜中的合金化元素,故都是“合金元素”。而古代的早期铜器中除铜以外的元素,如锡、铅、砷等是否是有意识加入的“合金元素”,则不能靠单纯的化学分析结果来判断。有些元素既使在早期铜器中含量很高,按现代“合金元素”的概念它们也不能称为“合金元素”。如砷(As),有学者指出含砷量达13的砷铜中砷都不是人们有意识加入的,而仅仅是使用了某些富砷矿的结果(5)。所以区分古代铜合金中的“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按现代金属学的概念,那么应该以什么概念和标准进行判断又是需要在今后文明探源研究中解决的一个问题。; 7冶金技术的早期交流问题; 目前考古发掘出土和经检测分析的中国早期铜器集中于甘肃地区,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的铜器最多。甘肃的地理位置在中国西北部,紧邻新疆靠近中亚,且发现部分铜器形制包含有西亚文化的因素,加之砷铜在甘肃四坝文化中出现,引起了中外学者对东西方冶金技术早期交流和探索中国冶金技术起源的热情。; 目前,东西方冶金技术存在着早期交流和影响这一点在学术界似乎没有什么争议。冶金技术交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东西方文化历来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并不排除互相交流和影响。冶金技术也不例外。问题在于这种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有来有往。目前,研究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多,而研究中国对西方的影响则很缺乏。此外,交流和影响与起源不能等同起来,因此应加强东西方冶金技术交流和影响的研究,这对探讨中国冶金技术的起源有重要意义。另外,此问题的解决不能就冶金单独而论,应该从东西方文化的早期交流和影响的整体上进行研究,才能得出较切实的结论。;三、加强多学科综合,推进冶金起源研究的深入开展; 冶金技术起源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难题的解决光靠冶金史单一学科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多学科的紧密合作,才能使研究深入开展。; 1冶金史与考古学研究紧密结合; 考古三、加强多学科综合,推进冶金起源研究的深入开展; 冶金技术起源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难题的解决光靠冶金史单一学科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多学科的紧密合作,才能使研究深入开展。; 1冶金史与考古学研究紧密结合; 考古发掘的金属器物和冶金遗物是冶金史研究的基本素材,对冶金起源的研究更需要早期的冶金遗物为基础,在以往近30年中,冶金史与考古学的结合,使冶金起源和早期的研究有很大进展,今后应更加密切结合,特别是对冶金遗址的考察和挖掘,只有冶金史和考古学研究者互相配合,才能不遗漏掉任何有用的冶金学和考古学的信息。; 对已有的的检测数据,应进行多视角的综合分析。冶金学仅仅是一个视角,从考古学视角加以研究应大力提倡。在这方面,已有一些考古学者进行了工作(6)(7),对冶金史研究者很有启发。要搞清冶金技术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脉络,必须结合铜器和冶金遗物出土的层位早晚、墓葬年代的前后细致的去研究其技术特征,才能找出性的东西,只有冶金史和考古学研究者互相结合,共同对出土的金属遗物进行多视角的综合研究,才能使冶金起源的研究深入开展。; 2冶金史与地理环境、地质、矿产方面研究相结合; 冶金技术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研究世界范围内冶金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可发现在距今80003000年期间,冶金技术在世界文明发达的地区相继产生和发展起来,究其原因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古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距今80003000年正是与全新世中期大致相当的,整个地球变得气候温和、湿润、湖沼增多、土壤变得肥沃起来,动植物生长茂盛,这就为人类创造文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大舞台(8).这种环境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两河流域,也发生在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同样也发生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所以文明几乎同时形成于上述地区不是偶然的,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有密切的关系。冶金术的产生也要从古自然环境变迁角度加以考虑。; 地球作为一个天体,它在形成和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质构造与矿体。矿产资源与冶金术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性造成中国的金属矿藏十分丰富,地表露头的矿床也较多。在那漫长的自然风化、氧化和淋滤作用下,形成易于被古人识别和冶炼的矿物,如那闪亮的自然铜和那色彩斑烂的铜氧化矿无一不是大自然赋予先民发明冶金术的财富。在世界其它地区也一样,只要具备自然资源,又有较发达的制陶技术,就有可能产生冶金技术。特别是冶铜所要求的设备和技术并不高,所以很容易较早的为先民所发明。; 冶金技术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的密切关系在理念上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将冶金史的研究与古自然环境、地质学、矿床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研究,才能提供充足的论据。比如,中原地区的古自然环境是如何变迁的?气候的变化,如温度增高、雨量增加、水位的上升对矿床的风化、淋滤、富集有无?影响的程度怎样?中原地区的矿床分布?是否有锡矿?古代对矿产的开发情况等等诸如此类,都与冶金技术的起源有关,需要多学科结合具体深入的进行研究。; 总之,冶金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需要冶金史学科与多学科结合进行综合研究。除上面提及的几方面以外,还应结合资料,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 第1章 粉末冶金的概念粉末冶金技术的作用材料是人类用以制成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及其它产品的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谓新材料,指的是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从人类科技发展史中可以看到,近代世界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为先导的。钢铁工业的发展,为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世界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本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世界革命,硅单晶材料则起着先导和核心作用,加之随后的激光材料和光导纤维的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因此,可以预料,谁掌握了新材料,谁就掌握了21世纪高新技术竞争的主动权!1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纵观国际新材料研究发展的现状,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正集中人力、物力,寻求突破,美国、欧共体、日本和韩国等在他们的最新国家科技计划中,都把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列为国家关键技术之一加以重点支持,非常强调新材料对发展国民经济、保卫国家安全、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我国对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历来非常重视,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被列入我国自1956年以来的历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之中。在我国863高技术中,新技术材料又是七大重点领域之一。经过40余年的努力,已在许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一大批新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国防和民用工业领域,有些新材料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在21世纪初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发展趋主要体现在:(1)功能材料向多功能化、集成化、小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结构材料向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和低成本化方向发展;(3)薄膜和低维材料研帛发展迅速,生物医用材料异军突起; (4)新材料制品的精加工技术和近净形成形技术受到高度重视;(5)材料及其制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倍受重视,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材料的制备及评价表征技术日受重视,材料制备与评价表征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7)材料在不同层次(微观、介观和宏观)上的设计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新材料的重要基础。综上所述,当今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新材料技术是现代工业和高技术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材料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和下世纪初最重要的、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能源、农业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2)综合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多学科交*,知识密集,导臻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投资强度大、更新换代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3)新材料的制备和质量的提高更加依赖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和精确的检测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制备技术的重视与投入直线上升,极大地加速了基础材料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4)对材料基础性、先导性的认识已形成共识。材料的研帛和发展既要与器件的研帛密切配合,又要注意到自身的系统性和超前性,这样才有利于材料实现跨跃发展。粉末冶金学科优先发展方向发展粉末制取新技术、新工艺及其过程理论。重点是超细粉末和纳米粉的制备技术,快速冷凝制备非晶、准晶和微晶粉末技术,机械合金化技术,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粉末粒度、结构、形貌、成分控制技术。总的趋势是向超细、超纯、粉末特性可控方向发展。       建立以“净近形成形”技术为中心的各种新型固结技术及其过程模过程理论,如粉末注射成形、挤压成形、喷射成形、温压成形、粉末锻造等。      建立以“全致密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型固结技术及其过程模拟技术。如热等静压、拟热等静压、烧结热等静压、微波烧结、高能成形等。      粉末冶金材料设计、表征和评价新技术。粉末冶金材料的孔隙特性、界面问题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第2章 粉末冶金模具中常用机构的设计粉冶模具中的抽芯机构 粉末冶金成型压机一般为立式压机结构,若将粉冶模具的压制方向称为轴向,则与之垂直的方向为径向,般情况下粉冶模具压制的坯件常常只有轴向孔而不设计径向孔。这样,由于压制方向与抽芯方向在同一轴线上,只有方向相同或相反,所以轴向抽芯动作一般由压机和模架均能顺利完成,只需在型芯上成型轴向孔的部位设计适当的脱模斜度,就完全可以实现轴向孔的装粉、压制与脱模,这种常见的抽芯机构方式如图1所示。 1模柄2上托板3 13 19内六方螺钉4上凸模5上垫板6上模固定板7料盘8凹模9料盘螺钉10凹模套11沉头螺钉12凹模压板14导柱15下凸模16型芯17下模压板18下垫板20导套21底座22装料调整螺柱23锁紧螺母24型芯压板25连接螺钉26型芯垫板27下托板28垫圏29螺母在图1所示结构中,型芯16与型腔(凹模)8通过导杆14及凹模套10、底座21、下托板27连接成一体,通过下缸动作,就能顺利完成抽芯。这种拉下式的抽芯脱模结构形式,虽没有摩擦芯杆的成型优势,但对结构简单的环型类产品,还是比较实用可靠。 滑块斜楔机构 粉冶模具中的滑块斜楔机构类似于注射模和压铸模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只是两者的作用不同,前者是为了解决粉冶产品密度的一致性和沿轴向的不等高尺寸而在装粉时采用的仿形装粉法,此时滑块处于闭合状态如图2a所示,在完成压制时形成坯件高度的各相应尺寸如图2b所示,需要脱模时,斜楔将轴向移动通过斜面产生径向移动打开滑块,相关仿形的部分产生轴向移动而脱模,如图2c所示。后者是相当于塑件或压铸件带有侧凹槽或侧向孔(即径向孔)时,模具就必须带有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的作用在于开模推出塑(铸)件之前,必须先把成型塑(铸)件侧向凹槽的模块或侧(径)向孔的型芯从塑(铸)件上脱开或抽出,然后塑(铸)件才能沿轴向(即注塑或压铸方向)完成脱模。 1送料器盖2上凸模垫板3外下凸模4固定板5上凸模6凹模7斜楔8内下凸模9滑块10脱模板11还件1动模板2限位挡块3弹簧4侧抽芯滑块5斜导柱6楔紧块7定模板8定模板座粉冶模具中的滑块斜楔机构,其设计要点有3点:(斜楔滑块装配完成后,滑块滚轮的水平轴线应位于斜楔垂直轴线的外面,一般两轴线之间有2-3mm的距离,即图2a中的c=2-3mm,以保证斜楔斜面推动滑块滚轮时顺利打开滑块;当压制完成时,滑块保证了压制坯件轴向尺寸的要求后,斜楔斜面与滚轮表面的最小距离h-2-5如图2b,以保证压制时,滑块在轴向的良好制挡作用;滑块在脱模打开时,应保证滑块的打开距离s大于它在制挡时的压垫宽度P。一般S-P=2-4mm,即图2c中的=(2-4)mm。这样叫避免脱模时滑块与滑块垫座之间的运动干涉。关于图2中的几个参数有如下的关系: Rc+(/2-b)=P+=S 其中R滑块滚轮半径,mm 斜楔直径,mm b在斜楔圆柱外侧削去的弓形圆柱的弓高,mm S图中没有表示出来,它是滑块向左右打开距离的一半,mm 其它P、a、h见图示与上面叙述中的文字说明。 3 压制时的浮动装置 粉末冶金模具中,为了获取压制坯件密度的一致性,往往采用双向压制的方法。但日前的各种十粉压机,还未能完全提供出双向压制的动作要求,所以,往往在模架、模具卜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非同口4的双向压制。 图4是用压力弹簧10和30来实现活动型芯26和凹、摸25在压制当中的浮动,使得凹模25、活动型芯26获得上压力,也就是在承受上压力的同时也获得不同大小的下压力,从而改善其成型相应部位的坯什密度。但是,弹簧浮动效果较差,其原因在于几件弹簧的弹力很难做到一致,并且各件弹簧的弹力变化不能随压制需要而调整,弹簧弹力有限,弹簧易于失效失去弹力。 1 5 24螺母及锁紧螺母2下托板3推杆4垫铁6底座7中心导套8下垫板9限位板10中心弹簧11凹模板12上导套13凹模压环14 28压力调整螺母15锁紧螺母16上导柱17上托板18上垫板19可调中心柱20上凸模定位套21中心杆22上凸模23料盘25凹模26活动型芯27下凸模29中导套30凹模浮动弹簧31弹簧柱32中导柱图5是用橡皮弹力来浮动凹模,因为橡皮的压缩量有限,所以浮动力不大,更容易老化失效而丧失浮动的弹力。 现在较好的浮动装置是气压或液压,该浮动方式浮动力平稳一致,浮动过程可以控制与调节,浮动力较大。但气、液压浮动结构比弹簧、橡皮浮动结构复杂的多。气压与液压浮动对比而言,液压浮动能力更强,但液压密封比气压密封要求严格,若液压浮动密封不好,容易造成泄露,不但影响浮动能力,也容易造成成型工作环境的污染。至于气压与液压的缸体、管路与控制原理基本相似,图6就是全自动干粉压机中模具的液压浮动示意图。 4 有齿轮与螺纹机构 粉末冶金模具由于被压制的对象足粉体,随着粉料成分、制粉工艺的变化在成型压制过程当中,往往需要对不同装料高度在模具上的装粉尺寸进行调整。在自动于粉压制中,通常采用螺纹的旋转而完成压制方向尺寸的变化。要达到螺纹的机外调整,需要通过齿轮蜗杆机构来实现。 如图7所示结构,是通过手柄1旋转带动蜗杆2,再由件2与齿轮3啮合,将传动传递给外表面是直齿形而内表面是内螺纹的调整环4,调整环4通过内螺纹与固定齿轮5的外螺纹啮合,由螺纹的螺距不断变化,从而实现调整环4在压制方向上的升高与降低。 在图7中,手柄1上同时装有蜗杆2和锥齿轮6,手柄1转动时,锥齿轮6随之转动,通过锥齿轮6与锥齿轮7的啮合,改变了手柄1的传动方向,再由锥齿轮7带动计数器8,达到调整计数的目的粉末压制压力机(powder pressing press) 粉末压制的主要设备。粉末压制工具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系统,一种是在采用简单动作粉末压制压力机上配置多动作模架和压模;另一种是在多动作粉末压制压力机上配置简单压模。前者,可以压制沿高度方向具有3个以上台阶且密度较高和精度高的粉末压坯,压坯的精度主要受到模架和压模本身的影响,脱模时,压坯的各台阶都可以由有关模冲支撑着,直到压坯脱出阴模为止,这使压坯的薄弱截面被损坯的危险性大大减小;后者,通常可以经济地压制沿高度方向3个台阶且密度较低和中等的压坯,压坯在压制方向的精度直接受到整个压力机可能产生的弹性运动的影响。从压力机和压模的制造来说,前者只需要简单动作的压力机,虽然压模结构较复杂,但可设计多动作的通用模架和通用模具零件,每台压力机可配置几套通用模架;后者压模结构简单,但需结构复杂的多动作压力机。中国主要采用第1种粉末压制工具系统。 粉末压制压力机分为3大类:粉末压制液压机、粉末压制机械压力机和由机械、液压和气动组合而成的综合式压力机。粉末机械压力机按其传动机构又可分为:偏心或曲轴式压力机,肘式或曲柄连杆式压力机和凸轮式或旋转式压力机。自从1957年前联邦德国曼内斯曼公司制造了以浮动阴模为基础的全自动粉末液压机以来,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制造了这类压力机,它具有高压力、高精度、多动作和可使压坯密度均匀的优点,但存在生产率较低、参数的改变非常麻烦和油缸漏油等问题。而粉末机械压力机的特点是:具有高生产率,采用了连续可变的顶端压制方法,可使压坯密度均匀,具有高的脱模压力,可迅速而准确地调节一切压制动作。例如,德国多尔斯托TPA粉末机械压力机,具有高生产率、非同时双向压制和拉下式有压脱模等特点。因此,80年代中期粉末机械压机占有很大优势,粉末液压机大都在高压场合应用。然而,经过不断改进,粉末液压机的结构和压制速度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各种变量输送泵、比例阀、伺服阀和现代电子元件的应用,粉末液压机具有下列特性:在所施压力范围内可使其定位精度达到±002mm;可输入理想的压制特性和速度程序,以达到高的重复精度;可以保压和精确地实现各种动作程序,特别是采用合适的压力泵系统可以提供低压大容量和高压小容量液体,在冲程范围内活塞可快速移动,使液压机具有与机械压力机相同数量级的生产率。粉末机械压力机可以配置辅助的气动装置和液压装置,以实现粉末机械压机多动作的功能,同时采用液压过载装置,可以调节施加在机械压力机冲头的最大压力,可防止由于装料过满而出现的过载。这就是由机械、液压和气动组合而成的综合式压力机。它溶机械压力机和液压机于一体,兼有液压机的速度行程可调和机械压力机高效率两者优点;可配置高精度模架,模具、模架更换方便;上冲头有延缓回程装置,脱模时可避免压坯开裂,采用拉下式模架,可用于压制复杂形状、密度均匀、高精度的压坯;同时还配置有自动送粉、反射式光电保护、超负荷显示和粉末单重控制等装置。 粉末压制压力机向高效率、高精度、多动作、微机控制方向发展。吨位200kN以下的机械压力机的最大生产率每分钟可达100件以上,1000kN粉末压力机的最大生产率每分钟可达25件,旋转压力机具有更高的生产率。然而,多数压力机都带有变速装置,一般不在最大速度下操作。因为在最大速度下操作难于保证装料均匀,实际生产速度低于压力机的最大速度。瑞士ESSA公司制造的微机控制的粉末液压机CANC系列,它的液压缸的定位精度为001mm,重复精度为小于001mm,模座的定位精度为01mm。.FZJ160压机的技术参数该型设备为我公司1987年与株洲硬质合金厂在德国进口压力机的原型上,结合当时国内硬质合金行业的实际情况联合开发出来的,在当时属于国内首创。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该设备的使用效果,多年来,我们在热心客户的建议、帮助下,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升级,使之成为目前国内硬质合金行业无可争议的第一品牌型号。FZJ系列全自动粉末压力机的优势:     由于我公司是国内最早制造压力机的厂家,加上我公司长期对国内大型企业的进口压力机设备进行大修,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储备。 (与国内同类压机比较)FZJ系列全自动粉末压力机的优点: 1、整机刚性好,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2、结构更为合理,相互配合零件精度标准高; 3、重、关键零件材质严格按照军工标准得到严格保证(军工指定厂家采购); 4、装配精度高、配合间隙合理、运动件抗磨损性能优;5、二次顶压调整精确、持久、变化量很小(0.03毫米以内),能有效的解决产品在压制过程中由于弹性后效(回跳)引起的质量问题; 6、所有密封件全部采用进口知名品牌;7、需要配置的液压阀全部采用德国进口品牌; 8、所有整机精度指标均达到进口设备的要求。 最大压制力  160KN 最大脱模力  80KN 压制位置最大支撑力  50KN 凹模最大返回力  5.5KN 上冲头行程  100mm  上凸模调节行程  070mm  最大装料高度  65mm  最大压制行程  30mm  最大脱模行程  35mm  最大顶压行程  6mm  冲程次数  825r/min 电动机功率  4kW 正常工作空气压力  0.55Mpa0.6 Mpa 总功率  4.6kW 上凸模预加载向下时压力调节范围  0.050.55Mpa 预加载可调行程  30mm  最大空气消耗量  225L/min

    注意事项

    本文(FZJ系列全自动粉末压力机.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