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西安港务区总体策划.ppt

    • 资源ID:2945422       资源大小:10.19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安港务区总体策划.ppt

    2009.02.06,聚焦“国际港务区”,开 题 篇,特别认知一:城市地位,历史上的西安人文荟萃,交通发达,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尽显帝都气象;现代西安,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失去首都地位,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现代西安,历史西安,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地位旁落,需注入新的活力,VS,中华文明摇篮,自古帝王州,丝绸之路起点,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建朝最多最久的古都,前后共十三个王朝、历经1100多年历史,在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和中心位置,2008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国历史四大古都发展现状对比,2008年西安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47位,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现代西安在中国四大历史古都中发展较落后。,能否引领城市突破传统西部文明,迈向现代、国际、开放的城市文明,实现真正盛唐、长安气象的回归?,2007年两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人文旅游上:浐灞生态区VS曲江新区,以经开区和浐灞生态区为代表的东北部区域起步较晚,目前发展落后于高校林立的、以西高新和曲江新区为代表的西南部区域,呈现南重北轻的城市格局,东北部 VS 西南部,产业上:经开区VS高新区,经开区,浐灞生态区,高新区,曲江新区,2007年两区主要指标对比,资料来源:西安市政府网站,特别认知二:城市格局,西安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为“九宫格局”和“一城多心”,如何形成东北区域全新的 发展引擎,改变原有南重北轻的城市格局,实现西安城市的全面均衡发展?,西安作为内陆城市,相对于海港城市,城市经济面临着一定的发展瓶颈,制约着城市产业的全新升级:产业发展形成区域内循环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资本,2007年国内主要省会城市经济外向度对比,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资本,以与大连对比为例,西安经济外向度在西部内陆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但相对于全国来说水平明显偏低,由于较难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中,产业只能在一定区域内循环,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西安科技实力与人才优势,大连科技实力与人才优势,西安拥有全国第三的科技实力与人才优势,有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坚实基础;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与大连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销售收入和出口额为2006年数据,特别认知三:城市经济,能否打破西安经济发展羁绊,通过与外部经济的广泛对接,使自身独特优势充分转化为优质资本,实现经济全面的外向循环?,同样的,作为内陆城市,虽然西安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但与国际服务业对接机会少,发展能级难以快速提升,与港口城市差距逐渐拉大,GDP排名前十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与西安的对比(2007年),2007年,西安第三产业比重为51.52%,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甚至高于深圳(49.84%)、大连(42.99%)等港口城市,西安经济外向性不高,港口城市的现代服务业结构明显优于西安,尤其是国际化差距较为明显。,与国内主要城市对比,居于较高价值区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较低,特别认知四:城市现代服务业,如何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突破点,积极对接国际服务业,打造国际现代服务业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城市升级?,西安与国内主要城市服务业结构比较(2007),与国际服务业对接机会少,以与大连会展业对比为例,西安拥有新亚欧大陆桥中心区位的优势,交通资源优越,便捷连接海港和内陆腹地,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保税港政策向内陆地区倾斜2006年保税港政策全国推广;2008年在西部另两大经济区设立保税港区,形成沿海西部两大保税港政策带西安陆港可以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圈对应的下一个保税港区,并逐步向自由区和综合保税区目标发展,西安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区位优势;,特别认知五:政策机遇,西安作为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拥有密集的区域公路、铁路线;同时更是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门户;而国家保税区政策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正向西部地区转移,这为西安陆港带来机遇,如何抓住难得的政策之机,依托西安区位、交通、产业 等优势,打造内陆引领性的 国际港务区?,成为内陆港发展与突破的经典模板,成为大西安迈向国际化的战略引擎,在增值服务整合、产业链整合、制度与政策突破等多方面,树立内陆港发展的成熟与先进模式,以港口经济发展引领大西安产业升级,突破内陆城市发展瓶颈;以国际化开放精神,引领大西安城市精神文化的的破茧跃迁;以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作为大西安东北向全新的发展引擎,全面推进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因此,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应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策 划 篇,国际陆港港区合一港城合一,西安陆港发展定位:,以国际枢纽港建设为核心,构建综合物流服务和采购贸易两大平台;大力发展物流、贸易、制造、保税等四大功能,建成为具有国际色彩、高政策扶持、高技术含量、高增加值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发挥区域经济引擎的作用。,西安陆港运作模式:,以中西部内陆城市为经济腹地,以欧洲港口为目的港,以国际港口为标准建设,航空、铁路、公路多种物流交汇的国际枢纽型西安陆港,面向欧洲的国际枢纽港,东部沿海港口的补给港,作为沿海国际枢纽港口的补给港,与海港合作建设,积极推进海铁联运,建成内地货物通往海港的重要节点,国际港&枢纽港西安陆港有潜力建成内陆国际性的枢纽港,与东部沿海枢纽港及大陆桥上其他陆港,组成中国T型的国际港口格局;,定位解析一:国际枢纽港 西安陆港不仅是国内海港的补给港,也是国际枢纽港,西安陆港与东部海港的关系,定位解析二:内陆贸易中心 西安陆港不仅是东西部物资集散中心,也是内陆贸易中心,西安在西部省份中经济基础较强,是西北经济的龙头;西洽会组办以来,会上签订国内横向项目合同快速增长,说明国内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西安陆港优势作为西北经济的龙头,在国内经济合作加强的环境下,西安陆港具备发展成为内陆贸易中心的潜力,通过产业承接中心、国内物资采购中心、大型主题市场等,加强中西部经济的交流,将西安陆港建成中国内陆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和贸易中心,历届西洽会国内横向项目合同情况,西部省份GDP和铁路里程比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资料来源:西部网,定位解析三:增值港 西安陆港不仅是物流服务港,还是经济效应明显的增值港,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以增值为核心是西安陆港的必然选择,据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在物流业三种服务方式中,提供综合服务的利润率最高,可达1015%,产业链融合,发展商贸物流、物流金融等特色产业,供应链管理,发展增值型第三方物流,产业链延伸,发展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1,2,3,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使物流过程更有效率,更及时准确,更节省物流成本,为客户及股东创造价值。,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主题交易市场平台,进一步开发集团采购、商业配送中心和企业产品分销中心,发展大型商贸物流产业;开辟金融和物流相结合的融资服务,如物流货物、订单的质押贷款以及融资租赁服务等,提高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依托物流港的便捷物流优势,吸引国际贸易企业、大型加工制造类企业落户,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定位解析四:泛西部制度创新先试先导区 西安陆港通过争取一系列保税政策和国家大政策落户,形成西北地区的政策高地,国家大型政策区和保税港区分布图:,西安陆港紧邻城区,可开发腹地广阔,是承接国家政策的最佳区域近期可争取政策:综合保税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政策区布局不均衡国家现有七个特区、新区和试验区政策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以核心港口设施(集装箱中心、公路港、空港)建设为基础,构建陆港基本功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与重要港口积极取得联合,实现定向的自由贸易、以及西安陆港与全球港口的高效对接。,发展策略一:按照国际枢纽港、自由港及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和标准建设西安陆港,港口核心设施先行:,突破政策限制,加强国际国内港口合作,远期建成亚欧大陆桥上关税自由的多功能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近、中期仍以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区建设为主,并扩展为功能更全面的保税港,成为内陆第一家无水保税港,借鉴海港港务区功能配置,以集装箱作业为起点,建设具有内陆特色的国际枢纽港,发展策略二:整合交通、网络、服务等多项资源,打造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提供完善的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整合交通要素资源,整合物流网络资源,整合服务资源,建立铁路、航空、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枢纽,汇集各路货源;建立高效的联运机制,实现公路、铁路、航空、市内、城际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环节示意图:,与国内外主要的海港、陆港、物流园区合作,成为区域物流集散港与国家骨干物流运作系统和网络合作,提高物流水平和质量。,整合运输、仓储、加工、分拣配送等物流环节,实现高效衔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全球采购中心 跨国物流、制造类企业投资中心 国内贸易中心,发展策略三:以自由贸易区和主题交易市场为主体,构建金融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打造成全球物资贸易中心,自由贸易区核心设施,国内贸易区核心设施,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形成覆盖全国的网上分销网络系统,使货物流通更加快捷和顺畅,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引进金融企业,为企业提供货物和订单的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等,提高其经济运行效率,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提供物流信息发布、物流交易、物流载配、物流跟踪、远程车辆监控等服务功能;实施区域合作和联盟,形成物流一条龙网络服务体系。,配套产业区,跨国营运中心引进跨国公司的营运中心,增强西安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辐射力、服务力和竞争力;国际采购中心进出口商品的展示、交易中心,主题交易市场 引进华南城模式,打造成多项重要物资的全国交易中心;展贸中心:常年展和定期博览结合商务中心:物流、金融、贸易企业办公中心。,保税加工区引进跨过企业设厂,发展出口加工型工业;研发区引进物流类高科技企业,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虚拟: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实体:自由贸易区国内贸易区配套产业区,西安陆港功能设置建议,注:绿色部分可以组成保税港区,实行统一封关运作,国际陆港港区合一港城合一,外延拓展区整体定位:,延伸陆港枢纽经济,构建相关现代服 务业集群,推进二三产业联动,以三产发展反哺二产,成为带动西安产业升级的引擎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国际化门户等,发展面向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平台,成为西安与世界双向沟通的核心领地,修炼内功:加强西安二三产业联动,通过增加二产存量知识水平,提升其价值区间,扩大其盈利能力,从而升级产业结构,增强西安的城市竞争力 外向交流:通过贸易合作、外向沟通,使西安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同时为西安注入全新的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水平,外延拓展区对于西安产业与城市文化的意义,现代 服务业,先进 制造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知识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链服务,行业经验与产业知识实际操作平台,增加存量知识水平提升价值区间扩大盈利能力,提供实际数据与信息丰富创新知识,内向型,开放型,多元型,城市经济与精神文化平台的演变,西安经济与文化环境,博 览 交 易 港,依托港务区物流产业发展,向后延伸产业链,发展大博览、大交易、电子商务、产权交易等展销一体的博览交易功能,打造分销高效、渠道多元化、产业环节无缝对接的国际化展销综合区,功能定位,产品市场的快速流通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给市场信息的集散枢纽产业链环节的无缝对接,发展愿景,资源配给枢纽 无缝对接平台,物流,博览,电子商务,交易,其他分销,博 览 交 易 港,2007年西安共举办展会107个,参展商17.27万人,观众387.94万人次。全年成交额达到738.9亿元,创造社会综合经济效益62.54亿元,再次被授予“中国优秀会展城市”。2008年初,西安市公布会展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打造五大会展经济区以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 为西安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曲江国际会展聚集区,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6.6万M2;室外展览面积3万M2,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陕西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 的规划目标,为西安博览会展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契机,西安市打造五大会展经济区,西安会展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相对于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发展目标,欠缺大规模、高能级的展馆,以吸引国际性会展,成为核心发展问题,依托“港口经济”的发展,具备国际化经济交往得天独厚的优势,港务区具备发展国际性博览交易区的优势条件:,博 览 交 易 港,国际性会展占比低、欠缺大规模场馆、展览面积较小成为西安博览会展业的主要问题,场馆数量较少,缺乏8万平米以上大规模场馆,展览总面积相对于核心会展城市,仍有不少差距,相对于核心会展城市、港口会展城市,办展数量特别是国际性展会数量明显较低,占比仅不足2%,1,直接延伸物流产业链,发展后端展览、交易功能,整合产业链资源,2,良好的区位交通、广阔的发展腹地,有条件建设国际性、高能级博览场馆,3,依托国际化的港口经济,整合产业链资源,以高能级场馆吸引国际性展会的蓬勃发展,专业技术类会展群,文化综合类会展群,国际博览类会展群,发展策略:与浐灞国际会议论坛中心联合互动发展,构建差异化国际博览类会展群,以工业博览、产品交易集群为引擎以博览交易紧密关联产业为复合,欧亚大陆桥-国际化博览交易基地,伯明翰博览交易集聚区(NEC),伯明翰主城区,伯明翰博览交易集聚区(NEC),10 KM,占地2.54KM2,NEC位于伯明翰主城东郊约10公里处,占地2.54平方公里,是英国最大的以国际交易博览中心为主,复合商务商业、时尚生活、文化娱乐等多功能的“博览交易集聚区”,英国最大博览交易集聚区NEC,从建筑单体到对接主城城市功能从展览中心到国际博览贸易综合区,伯明翰实现工业城市转型的助推器,每年举行大量国际级产品交易展,产权、工业技术交易展,服务伯明翰发达工业,引领其从传统工业城市向二、三产业并重格局发展,每年在此举办的会展超过180场,吸引超过4万家参展公司和300万参观者。目前NEC举行的展会60是交易展,40是公共展。此外,还有大小的会议和文体娱乐活动不定期举行,展览类型以交易类展览为主导,博 览 交 易 港,博览交易区的核心功能由博览、交易两大核心元素构成,世界博览广场、全球采购与交易中心可作为核心项目,形成国际化博览交易集聚区的主体,项目策划,生 态 商 务 港,企业首脑峰地 商务休闲绿谷,依托国际港务区物流产业发展,以大型物流企业总部的导入为引擎,打造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云集的国际企业生态总部基地 结合基地周边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和条件,针对精英人士的高端差异化需求,打造集生态、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端商务休闲领地,功能定位,目前中央商务区主要集中于钟楼CBD,交通压力大,土地资源紧张 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M-CBD已现雏形,并对区域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CBD的发展理念,随着城市中心高度集聚带来的一系列负外部效应,商务离心化现象开始产生,并在郊区围绕交通干道或其交汇点形成一系列新的商务区,生 态 商 务 港,西安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分析,?,西安城市发展现状,商务区的分散化、微型化是现代城市发展必然趋势,将有效缓解钟楼CBD交通和土地压力未来在主城区周边将形成多个M-CBD,通过极核辐射作用,带动西安各片区的整体均衡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同样需要强有力的M-CBD的支持,集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端商务区,通过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完备的配套体现国际化水准,最终促进国际港务区的发展,生 态 商 务 港,国际港务区M-CBD的支撑条件,区位交通,生态资源,产业依托,区域内有绕城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 便捷的交通联系为M-CBD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辐射区域将不断扩大,区域周边有多条河流,并靠近浐灞生态区,为M-CBD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M-CBD可以依托自然资源打造高端商务和休闲娱乐设施,提升商务区的档次和品味,作为国际化的物流园区,港务区需要有国际水准的商务区与之匹配,从而为日常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提供商务平台 M-CBD将具有极高的外向度和高标准的商务设施,国际港务区M-CBD,发展策略:结合基地周边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构建西安独具生态特色的休闲商务区,以国际化的生态总部园区为核心以高端化的商务休闲设施为特色,企业首脑峰地 商务休闲绿谷,总部办公区,商务服务区,总部办公区,总部办公区,靠近北京南五环的城市边缘,属于亦庄新城(北京目前三大重点发展的新城)的核心商务区 聚集上百家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未来世界500强总部商务集群展示区,并提供生态、完善的商务服务和配套,产业生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强大制造业集群支撑,双生态办公平台,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入驻,自然生态:低密度、低容量、高绿化率生态商务办公环境,总部办公区:低层独栋办公,汇集了可口可乐、诺基亚、朗讯、西门子、通用电气、IBM、奔驰等著名跨国公司80余家商务服务区:沿街较高开发强度的繁华都市区,包括高端酒店、高端商业、休闲娱乐、购物等物业形态,1,2,3,4,独立性,生态性,展示性,定制化,总部独栋办公,专属独栋办公、独立大堂、出入口、电梯,并具有独立的企业冠名权,实施前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硬件指标,实现可定制的办公空间,拥有独特的形象展示面,为企业展示宣传提供多种场所和途径,双重立体绿化,有下沉式庭院、果岭绿洲、绿色天廊、屋顶花园等,对应案例借鉴 北京亦庄企业大道,生 态 商 务 港,面向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重点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头脑经济“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双生态办公平台与商务氛围独立性、定制化的高端商务服务,项目策划及发展策略建议,生态总部园区:以大型物流企业总部的导入为引擎,面向500强企业的总部型、生态化办公平台,通过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的导入提升区域的知名度 商务休闲设施:围绕总部园区,打造中央酒店区、都市游憩中心等高端商务休闲服务,满足企业及精英商务人士的多样化需求,生 态 商 务 港,核心功能与项目策划,创 智 动 力 港,功能定位,以西安现有的脑力资源为基础,依托国际港务区带来的资源集聚效应,形成以知识流程外包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聚集区以西安优势主导产业为核心,提供创意设计类生产性服务,促使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最终成为推动西安未来发展的智力之源,创新引领地 智造动力源,西安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创 智 动 力 港,全球产业重心已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西安国际港务区应依托其国际化定位,主动承接高附加值的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世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的重要目的地,近几年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目前西安服务外包主要以提供ITO、BPO为主,服务能级较高的高附加值知识流程外包(KPO)涉及较少,知识流程外包承接国际服务转移,导入知识流程外包(KPO),整合提升区域智力资源,成就东北部智慧激荡之领地;联动高新区(ITO和BPO),错位发展,共同推动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服务外包产业聚核,国际化陆港带来的机遇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枢纽港,是西安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未来将有机会承接跨国企业的知识流程外包等国际服务的转移,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港务区的国际化发展需要强劲的动力支撑,而创意设计产业已成为新经济的风尚动力产业,将为国际港务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西安拥有发展创意设计产业的坚实基础,创意设计产业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发展以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及中介服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打造西安创意设计高地,为港务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快陆港的国际化步伐,西安创意产业刚刚起步,面临巨大发展空间,考虑与唐延路创意产业带的错位发展,西安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323家,从业人员21万人。,2007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多处古代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底蕴浓厚,陆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作为未来的国际港务区,未来需要有创意设计等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创 智 动 力 港,发展定位,以知识流程外包、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国际化创智区,与高新区形成错位,双核联动,共同提升西安的创智水平,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以知识流程外包和创意设计产业为核心以智力密集型的科研教育机构为支撑,创新引领地 智造动力源,依托陆港的门户优势,支撑西安城市国际化的创智区,依托高新区的产业优势,支撑西安产业创新化的创智区,陆港创智区,高新创智区,创智产业服务区的核心功能是由知识流程外包和创意设计两大元素构成,工业创意设计港、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可作为核心项目,形成国际化创智产业服务区的主体,项目策划,创 智 动 力 港,国 际 人 文 港,西安与世界双向沟通的门户,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舞台,西安开放包容城市精神的载体,城市面向世界的大事件平台依托国际港务区的发展,面向国际化人群,打造多元文化融合、交流的平台,提供集居住、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品质生活空间,功能定位,国际交流平台 时代精神载体,国 际 人 文 港,传承历史上对外交流中心的地位,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密切联系,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开创国际西安新时代初期主要面向西安友好城市,加强西安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沟通;发展成熟后面向世界城市,进行城市间的双向沟通,核心功能及项目策划,国 际 人 文 港,国 际 人 文 港,友好城市风情区,爱丁堡风情区,魁北克风情区,国际名品展销公园,国际免税商贸中心,展现特色风貌 多元文化融合,国际交流展示平台 城市开放精神载体,生 命 健 康 港,功能定位,发展愿景,个人健康的综合服务基地 商务与休闲旅游的高端整合平台 湿地涵养与生态科普为主题生态示范区,形成“健康服务商务休闲湿地涵养”三位一体的生命健康服务体系,打造泛中西部健康管理与养生休闲目的地,体健心怡 畅享生命,西安生命建康产业的升级、商务健康度假市场的需求、以及区域优越的生态环境,三大因素支撑港务区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建立“健康服务商务休闲湿地涵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西安生命健康产业基础雄厚不管从医疗健康产业的产业还是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来看,西安的健康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与发达城市差距较小,商务度假、休闲服务需求随着港务区内以及西安商务活动的激增,对高端的健康服务和康乐休闲服务需求激增,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港务区内的泾渭分明点,具有良好的人文基础,且具备湿地等生态资源资源,是西安未来重要的公共空间,引入健康服务,打造“商务-度假-健康服务”三位一体的商务旅游服务体系,有助于更好的全方位服务商务客群,完善西安商务度假产品体系,港务区具备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策略:以特色高端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为主体,整合生态、康乐、休闲等产业链环节,体现高端定位 彰显国际品质 塑造完美体验,泛中西部生态健康休闲目的地 核心功能定位:高端商务健康度假目的地 次级功能定位:中西部家庭休闲度假胜地、西部湿地公园教育基地,商务与健康 互为依托康乐与节事 相辅相成亲子与度假 有机融合,以健康服务为切入点,整合旅游度假资源,打造健康服务与度假核心区提供星级化健康医疗服务,导入主动性健康维护生活方式,提升区域生活质量选择高附加值的健康产业环节,通过集中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区,项目策划,生 命 健 康 港,以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为核心功能,提供高端健康度假服务;并配以高尔夫、湿地公园等康乐休闲设施,形成完善的健康、运动、休闲体系,国际陆港港区合一港城合一,助力大西安腾飞的“飞翔港城”,西咸一体化 空港门户,飞翔左翼,依据“一核五区”的规划结构,通过交通、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加强两城优势资源的流通与利用,带动大西安西北区域快速发展空港西咸一体化成就西安面向国际的“空港之翼”,国际港务区 陆港门户,强劲右翼,以实体物流为核心,以信息、资金、商务、文化等虚拟要素流为综合平台,打造大西安东北区域动力强劲的飞翔港城陆港国际港务区成就西安迈向国际的“陆港之翼”,空陆两翼齐飞,成就西安翱翔,与其他四区进行对比,港务区更有条件与优势,通过港口经济的发展、国际化平台的搭建、开放文化的塑造等,打造东部的“国际西安”突破西安作为内陆城市的发展瓶颈,成为西安实现“内陆城市向准海洋城市(国际港口城市)”能级跃迁的核心引擎,中部突破黄色文明 迈向准蓝色文明的 国际港城,人文西安,安,智,力,西,实力西安,安,生,态,西,国际西安,内陆城市,务实、谨慎的内陆黄色文明区域内相对发达的产业发展较少参与到国际经济文化中,港口城市突破、开放的准蓝色文明以港口经济为带动的国际现代服务业聚集较高的国际经济参与性,国际化、包容、多元的彩色文明国际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与引领之地国际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在某个专业细分领域成为世界服务业中心,

    注意事项

    本文(西安港务区总体策划.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