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装卸工件机械手设计【全套图纸】.doc

    • 资源ID:2945126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装卸工件机械手设计【全套图纸】.doc

    装卸工件机械手设计摘 要工业机器人自本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已有80万余台用于世界各国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扮演着灵巧自如、不知疲倦“操作者”的角色,替代生产工人出色的完成极其繁重、复杂、精密或者充满着危险的各种各样的工作。不同用途的工业机器人正在工业生产中起到其它机器无法替代的作用。一般机器人由基座、腰、臂、腕和手五部分组成。腰和臂控制手的空间位置,腕控制手的空间姿态,而手则是实现对操作物体的抓放。本文设计的是装卸工件机械手,根据设计要求本文制定了一个由液压系统控制夹爪松开、夹紧物体的设计方案,对手部、腕部及整体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了选择、设计和计算,内容包括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轴的设计和校核,对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编程等。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结论,此次设计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关键词:装卸;工业机器人;机械手全套图纸,加153893706The design of the manipulator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workpiece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1960s, more than 800000 industrial robots have been used on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s of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playing a role dexterous and as a free “operator” who has no sense of tireness. It can also accomplish various works that are very arduous and complicated or even full of danger instead of workers.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of industry robots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of which other machines are unable to take the place. The common robot basically consists of the waist, the arm, the wrist and the hand. Waist and arm control space position, while wrist controls special attitude, and the hand is used to realize grasping or putting objects. The design of this article is the mechanical arm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workpiec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 schematic design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a hydraulic system controlling the claws from releasing and clamping objects, also it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hand, the wrist, and the whole. The content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prime movers, design and check of gears, belts, and axes, the economic analysis to the feasibility of design proposal.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rough th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and this design can by and large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sign request.Key words:load and unload;Industrial robot ;manipulator目录1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2 机器人的发展概况21.2.1 机器人的定义21.2.3 国内机器人研究状况41.2.4 国外机器人的最新发展51.2.5 机器人目前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62手指部分的设计与计算82.1夹紧机构的类型82.2信息传感器82.2.1内部信息传感器92.2.2外部信息传感器92.3液压传动的设计计算102.3.1手爪夹紧液压传动的设计计算112.3.2手爪回转液压传动的设计计算122.4夹紧力的计算142.4.1液压缸产生的推力及运动速度142.4.2夹紧力的计算163手腕部分的设计与计算193.1确定油缸的工作压力193.2确定经油缸的流量193.3确定油泵所需电机功率193.4液压缸的输出扭矩计算204手臂部分的设计与计算224.1手臂的作用和组成224.2对设计手臂的要求224.3手臂的结构234.4手臂的设计计算234.4.1确定油刚工作压力234.4.2驱动力的设计计算244.4.3偏重力矩的设计计算265.机身的设计与计算295.1机身升降液压转动的设计计算295.1.1确定油缸的工作压力295.1.2确定经油缸的流量295.1.3确定油泵所需电机功率295.1.4液压泵的校核305.1.5活塞杆强度和稳定性校核325.2机身回转液压转动的设计计算335.2.1确定油缸的工作压力335.2.2确定经油缸的流量335.2.3确定油泵所需电机功率345.2.4液压缸的扭矩计算346.PLC控制366.1PLC实现的功能366.2PLC控制电路接线图366.3PLC输入(I/O)点数的分配376.4PLC输出(I/O)点数的分配386.5PLC控制梯形图386.5程序调试426.5.1主程序调试426.5.2手动操作子程序调试426.5.3自动运行子程序调试43结论44致谢45参考文献46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应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共同的一个综合性的结果,也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归功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加强了经济的投入,就加强了本国的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人类的发展随着人们这种社会发展的情况,人们越来越不断探讨自然过程中,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自然过程中,实现人们对不可达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也是人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需要。而在机械手的设计计算中包含了机械设计专业所学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内容,对以往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巩固和获得新知识的作用,对以后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选择这个题目的目的。此课题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工作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喷漆、重物搬运等;有些工作要求质量很高,人难以长时间胜任,比如汽车焊接、精密装配等;有些工作人无法身临其境,比如火山探险、深海探密、空间探索等;有些工作不适合人去干,比如一些恶劣的环境、一些枯燥单调的重复性劳作等;这些都是机器人大显身手的地方。服务机器人还可以为您治病保健、保洁保安;水下机器人可以帮助打捞沉船、铺设电缆;工程机器人可以上山入地、开洞筑路;农业机器人可以耕耘播种、施肥除虫;军用机器人可以冲锋陷阵、排雷排弹1.2 机器人的发展概况1.2.1 机器人的定义什么是机器人呢?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但人们一般的理解,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似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或者叫自动化装置,它仍然是个机器。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有类人的功能,比如说作业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还能完成各种动作,它还有一个特点是根据人的编程能自动的工作,这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可以编程,改变它的工作、动作、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所以这个机器人仍然是个机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有关机器人定义,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机器人是计算机控制的可以编程的目前能够完成某种工作或可以移动的自动化机械,这是美国工程师协会定的一个定义,但日本和其他国家也对机器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从完整的更为深远的机器人定义来看,应该更强调机器人智能,所以人们又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那么这给机器人提出来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比方说机器人在这里边可以代替人进行焊接,焊接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可以搬运,它在生产线中搬运玻璃和各种各样的一些零件的搬运的工作,还可以在生产线中码垛等等,这都是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一个例子。1.2.2 机器人的发展过程1920年,有一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作家叫卡佩克,他写了一本科幻小说,叫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这本小说中他构思了一个和幻想了一个机器人,它的名字叫罗伯特,也就是我们英文中的Robot,它可以不吃饭,它能够不知疲劳的,不知疲倦地进行工作。在1920年前后,大家也知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各国工业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我们看到电影摩登时代,卓别林主演的人变成了机器人,在生产线中天天的进行劳动。人们在这种烦躁的体力劳动中就幻想有一种能代替人完成这样工作的想像、一种需要,这个小说在1924年和1927年的时候被纷纷传到了日本、法国和欧洲国家,还变成了一种当时的木偶剧和一些话剧,所以这样的一个机器人的名词就向全世界铺展开来,当时人们还认为是一个科幻小说,还没有把它跟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产结合起来。但通过这样一个小说,一个罗伯特这样一个名词,它体现了人类长期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就是创造出一种机器,能够代替人进行各种工作。这种想法是机器人产生的一种客观的要求,那么真正机器人的发展是在1947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在研究核燃料的时候,大家知道核燃料,它有X射线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必须有一台机器来完成像搬运和核燃料的处理这样的工作。在1947年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主从遥控的机器人,那么1947年以后大家知道,是计算机电子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因此各国已经开始利用当时的一些现代的技术,进行了机器人研究。那么在1962年美国研制成功PUMA通用示教再现型机器人,那么这就标志着机器人走向成熟,应该说第一台可用的机器人在1947年产生,真正意义的机器人在1962年产生。那么相继不久,在英国等国家,也相继研究出一些机器人,那么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人将它的国民经济的汽车工业与机器人进行结合,它购买了美国的专利,在日本进行了再次开发和生产机器人。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日本已经将这种示教再现型的机器人进行了工业化,出现了很多公司,现在的像ABB,MOTOMAN,还有安川公司,还有很多机器人公司像OTC等等公司。它们都是已经将机器人进行了工业化,进行了批量生产,而且成功的用于了汽车工业,使机器人正式的走向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变成产品以后,得到全世界的普遍应用以后,那么很多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第二代具有感知功能的机器人,出现了瑞典的ABB公司,德国的KUKA机器人公司,日本几家公司和日本的FUNAC公司,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都有很大的作为,同时我们也看到机器人的应用在不断拓宽,它已经从工业上的一些应用,扩展到了服务行业,扩展了它的作业空间,向海洋空间和服务医疗等等行业的使用。总结一下,我们认为,机器人有三个发展阶段,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习惯于把机器人分成三类,一种是第一代机器人,那么也叫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是通过一个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多自由度的一个机械,通过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工作时把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发出指令,这样的话机器人可以重复的根据人当时示教的结果,再现出这种动作,比方说汽车的点焊机器人,它只要把这个点焊的过程示教完以后,它总是重复这样一种工作,它对于外界的环境没有感知,这个力操作力的大小,这个工件存在不存在,焊的好与坏,它并不知道,那么实际上这种从第一代机器人,也就存在它这种缺陷,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研究第二代机器人,叫带感觉的机器人,这种带感觉的机器人是类似人在某种功能的感觉,比如说力觉、触觉、滑觉、视觉、听觉和人进行相类比,有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比方说在机器人抓一个物体的时候,它实际上力的大小能感觉出来,它能够通过视觉,能够去感受和识别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抓一个鸡蛋,它能通过一个触觉,知道它的力的大小和滑动的情况。那么第三代机器人,也是我们机器人学中一个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级的阶段,叫智能机器人,那么只要告诉它做什么,不用告诉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运动,感知思维和人机通讯的这种功能和机能,那么这个目前的发展还是相对的只是在局部有这种智能的概念和含义,但真正完整意义的这种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并没有存在,而只是随着我们不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它内涵越来越宽。从三代机器人发展过程中,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对机器人从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分类,比如说工业机器人,它包括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码垛,在工业现场中工作的这种机器人,我们统称为工业机器人,那么从不同的应用中,到水下去作业的叫水下机器人,到空间作业的叫空间机器人,同时又存在农业、林业、牧业,对医疗机器人叫医用机器人,还包括娱乐机器人,建筑和居室上用的机器人,所以从应用分类,它包括从行业、应用角度,也可以进行这样简单的分类。1.2.3 国内机器人研究状况由于我们国家存在很多其他的各种因素、问题。我们国家在机器人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我们在国家北京举办一个日本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展览会,在这个会上有两个产品,一个是数控机床,一个是工业机器人,这个时候,我们国家的许多学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方向,开始进行了机器人的研究,但是这时候研究,基本上还局限于理论的探讨阶段,那么真正进行机器人研究的时候,是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将近这二十年的发展,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是在1986年我们国家成立了863计划是高技术发展计划,就将机器人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的主题,国家投入将近几个亿的资金开始进行了机器人研究,使得我们国家在机器人这一领域得到很快地、迅速地发展。目前主要单位像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原机械部的北京自动化所,像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还包括中科院北京自动化所等等的一些单位都做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而且目前这几年来看,我们国家在高校里边,有很多单位从事机器人研究,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在从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目前我们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核工业的机器人,都在国际上应该处于领先水平,总体上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国家在机器人的产业化方面,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成熟的产品,但是在上述这些水下、空间、核工业,一些特殊机器人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多有特色的研究成就。1.2.4 国外机器人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人类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应用也从制造领域向非制造领域发展。像海洋开发、宇宙探测、采掘、建筑、医疗、农林业、服务、娱乐等行业都提出了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要求。这些行业与制造业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工作环境的非结构化和不确定性,因而对机器人的要求更高,需要机器人具有行走功能,对外感知能力以及局部的自主规划能力等,是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水下机器人:美国的AUSS、俄罗斯的MT-88、法国的EPAVLARD等水下机器人已用于海洋石油开采,海底勘查、救捞作业、管道敷设和检查、电缆敷设和维护、以及大坝检查等方面,形成了有缆水下机器人(remote operated vehicle)和无缆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 water vehicle)两大类。(2)空间机器人:空间机器人一直是先进机器人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美、俄、加拿大等国已研制出各种空间机器人。如美国NASA的空间机器人Sojanor等。Sljanor是一辆自主移动车,重量为11.5kg,尺寸63048mm,有6个车轮,它在火星上的成功应用,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3)核工业用机器人: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构灵巧,动作准确可靠、反应快、重量轻、刚度好、便于装卸与维修的高性能伺服手,以及半自主和自主移动机器人。已完成的典型系统,如美国ORML基于机器人的放射性储罐清理系统、反应堆用双臂操作器,加拿来大研制成功的辐射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德国的C7灵巧手等(4)地下机器人:地下机器人主要包括采掘机器人和地下管道检修机器人两在类。主要研究内容为:机械结构、行走系统、传感器及定位系统、控制系统、通信及遥控技术。目前日、美、德等发达国家已研制出了地下管道和石油、天然气等大型管道检修用的机器人,各种采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正在研制中。(5)医用机器人:医用机器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医疗外科手术的规划与仿真、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最小损伤外科、临场感外科手术等。美国已开展临场感外科(telepresence surgery)的研究,用于战场模拟、手术培训、解剖教学等。法、英、意、德等国家联合开展了图像引导型矫形外科(telematics)计划、袖珍机器人(biomed)计划以及用于外科手术的机电手术工具等项目的研究,并已取得一些卓有成效的结果。(6)建筑机器人:日本已研制出20多种建筑机器人。如高层建筑抹灰机器人、预制件安装机器人、室内装修机器人、地面抛光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等,并已实际应有和。美国卡内基梅隆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在进行管道挖掘和埋设机器人、内墙安装机器人等型号的研制、并开展了传感器、移动技术和系统自动化施工方法等基础研究。英、德、法等国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7)军用机器人:近年来,美、英、法、德等国已研制出第二代军用智能机器人。其特点是采用自主控制方式,能完成侦察、作战和后勤支援等任务,在战场上具有看、嗅和角摸能力,能够自动跟踪地形和选择道路,并且具有自动搜索、识别和消灭敌方目标的功能。如美国的Navplab自主导航车、SSV半自主地面战车,法国的自主式快速运动侦察车(DARDS),德国MV4爆炸物处理机器人等。目前美国ORNL正在研制和开发Abrams坦克、爱国者导弹装电池用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军用机器人。可以预见,在21世纪各种先进的机器人系统将会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良好的助手和亲密的伙伴。1.2.5 机器人目前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目前国际机器人界都在加大科研力度,进行机器人共性技术的研究,并朝着智能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10个方面:(1)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探索新的高强度轻质材料,进一步提高负载/自重比,同时机构向着模块化、可重构方向发展。(2)机器人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更加友好,语言、图形编程界面正在研制之中。机器人控制器的标准化和网络化,以及基于PC机网络式控制器已成为研究热点。编程技术除进一步提高在线编程的可操作性之外,离线编程的实用化将成为研究重点。(3)多传感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和适应性,多种传感器的使用是其问题解决的关键。其研究热点在于有效可行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特别是在非线性及非平稳、非正态分布的情形下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另一问题就是传感系统的实用化。(4)机器人的结构灵巧,控制系统愈来愈小,二者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5)机器人遥控及监控技术,机器人半自主和自主技术,多机器人和操作者之间的协调控制,通过网络建立大范围内的机器人遥控系统,在有时延的情况下,建立预先显示进行遥控等。(6)虚拟机器人技术:基于多传感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以及临场感技术,实现机器人的虚拟遥操作和人机交互。(7)多智能体(multi-agent)调控制技术:这是目前机器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主要对多智能体的群体体系结构、相互间的通信与磋商机理,感知与学习方法,建模和规划、群体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8)微型和微小机器人技术(micro/miniature robotics):这是机器人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过去的研究在该领域几乎是空白,因此该领域研究的进展将会引起机器人技术的一场革命,并且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微小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结构、运动方式、控制方法、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行走技术等方面。(9)软机器人技术(soft robotics):主要用于医疗、护理、休闲和娱乐场合。传统机器人设计未考虑与人紧密共处,因此其结构材料多为金属或硬性材料,软机器人技术要求其结构、控制方式和所用传感系统在机器人意外地与环境或人碰撞时是安全的,机器人对人是友好的。2手指部分的设计与计算机械手手爪是用来抓取工件的部件。手爪抓取工件时要满足迅速、灵活、准确和可靠的要求。所以机械手手爪是机械手的关键部件之一。设计制造加紧机构手爪时,首先要从机械手的坐标形式、运行速度和加速度的情况来考虑。其夹紧力的大小则是根据夹持物体的重量、惯性和冲击力的大小来计算。同时考虑有足够的开口尺寸,以适应被抓物体的尺寸变化。为扩大机械手的应用范围,还须备有多种抓取机构,以根据需要来更换手爪。为防止损害被夹持的物体,夹紧力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镶有软质垫片、弹性衬垫或自动定心机构。为防止突然停电造成的被抓物体落下,又需要有自锁结构。夹紧机构本身则应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动作灵活和工作可靠。2.1夹紧机构的类型夹紧机构形式多样,有机械式、吸盘式和电磁式等。机械式夹紧机构是最基本的一种,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此次设计中也是应用的机械式夹紧机构。机械式夹紧机构是由驱动元件、手爪支持部件、传动机构、手指及各种垫片、附件等组成:(1) 驱动元件,主要是油缸。(2) 手爪支持部件,一般固定在手腕或者手臂上,而驱动件、传动机构和手指则安装在手爪的支持部件上。(3) 传动机构,是把活塞杆的运动变成手指开闭运动的机构,设计中采用的是铰链连杆机构传动。传动机构不仅把活塞杆的运动传递给手指,而且有又将这个机构设计为力的倍增机构。2.2信息传感器工业机械手采用的传感器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用以检测、判断对象的情况,便于机械手进行操作,称为外部信息传感器;第二类在机械手驱动系统内检测控制动作,以便实现控制回路的功能,称为内部信息传感器。内部信息传感器种类较多,但外界信息传感器则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主要要求有位置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即需要具备能检测对象(工件)的位置,或具有触觉,甚至具备视觉的判断功能,2.2.1内部信息传感器机械手手臂能移动到要求的位置,并能重复规定的动作,一般采用有反馈的伺服机构。伺服机构的主回路有检测部分、放大部分、驱动部分等组成,用以检测位置和角度等。内部信息传感器主要采用电阻电位计,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和其他模拟数字变换器等。也有采用开关控制如限位开关、接近开关和光电继电器等。对反馈元件的内部信息传感器的要求是:(1) 可靠性高,寿命长,无故障及少维修;(2) 小型简单,不带附属装置;(3) 抗干扰,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如电噪音、电压、频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4) 不因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环境变动时发生误差与损坏;(5) 回路独立,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6) 容易调整和微调;(7) 应用绝对值表示停止位置;(8) 价格低廉。2.2.2外部信息传感器外部信息传感器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有距离传感器、力传感器、识别传感器和自适应诊断传感器。(1)距离传感器测量距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接触物体的测距,另一种是不接触物体测距。接触物体时可采用微型开关、放大比例尺、齿条齿轮和编码器等。非接触传感器一般是利用激光和超声波。激光传感器是用旋转反光镜使激光在物体上进行扫描,用光电晶体管接收确定光轴上物体的反射光,根据接收到光的时间测出距离。(2)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大多使用应变仪,也可使用压敏元件和导电橡胶。应变仪安装在悬壁上,当手指没有外力影响时,它的四个输出口处于平衡状态,如手指接触到物体,而又加上外力时,就会处于不平衡状态。当将手指轴放到应变仪孔内时,向外力大的方向就产生反作用力,使应变仪四个输出口出现不平衡状态,从而体现传感作用。(3)识别传感器识别形状传感器,一般使用由电视摄像机或光电二极管阵列构成的矩阵式摄像机。在使用这种传感器时,关键在于数据存取及其处理的速度,如速度过于迟缓,就不可能使机械手的作业与有关作业同步。(4)自适应诊断传感器自适应诊断传感器安装在手指上,用以对夹持力的大小进行自适应控制。只要不改变手指和被夹持物体的相对位置,就能准确地进行控制。利用电唱机拾音器心坐的原理,使针接触物体。2.3液压传动的设计计算油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他把电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变成油压,同时向液压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压力油。油泵种类较多,目前在机械手上多数是采用齿轮泵和叶片泵,而从流量的特性来看,多数是采用叶片泵。手爪夹紧设计中所选择的是叶片泵。机械手常用的叶片泵(YB)型额定工作压力一般为63 。而定量泵是根据液压系统所需的油泵工作压力和所需要的流量这两个参数来确定的。在机械手液压系统中任何油缸工作时,都要有一定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方向。凡控制油缸输出力大小、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需要有阀来控制。压力阀实现机械手所需输出力(或力矩),它包括溢流阀、减压阀、安全阀、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流量阀控制流量大小,实现机械手执行机构所需的运动速度。如节流阀、调速阀;方向阀由减压阀与节流阀串联,保证节流阀进出口压力差趋于稳定,使流量不受外界负荷变化的影响。常用的有二位三通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3.1手爪夹紧液压传动的设计计算(1)确定油缸的工作压力 式中:油缸的工作压力;油缸的最大工作压力;经油泵到油缸的油路中,总的压力损失;管路损失系数,当机械手油路管路不长时,一般取。(2)确定经油缸的流量经油缸的液压油路中的流量应根据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最大流量和总泄漏量来确定。即: 式中:经油缸的液压油路中的流量;泄漏系数取;系统同时动作时,油缸速度最大时所需要的总流量。(3)确定油泵所需电机功率 式中:油泵所需要的电动机功率;所需油泵工作压力;油泵额定流量;油泵总效率,一般叶片泵,柱塞泵。2.3.2手爪回转液压传动的设计计算(1)确定油缸的工作压力式中:油缸的工作压力;油缸的最大工作压力;经油泵到油缸的油路中,总的压力损失;管路损失系数,当机械手油路管路不长时,一般取。(2)确定经油缸的流量经油缸的液压油路中的流量应根据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最大流量和总泄漏量来确定。即: 式中:油缸所需流量;泄漏系数取;系统同时动作时,油缸速度最大时所需要的总流量。(3)确定油泵所需电机功率式中:油泵所需要的电动机功率;所需油泵工作压力;油泵额定流量;油泵总效率,一般叶片泵,柱塞泵。(4)液压缸的扭矩计算当摆动式液压缸的两油口相继通以压力油时,叶片即带动摆动轴作往复运动,当考虑到机械效率时,液压缸缸的摆动轴输出扭矩T为: 式中:叶片宽度;摆动轴直径;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供油压力;回油压力;液压缸的机械效率。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结合上式得出角速度为:式中:液压缸叶片宽度;摆动轴直径;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液压缸的流量;液压缸的容积效率。2.4夹紧力的计算2.4.1液压缸产生的推力及运动速度手爪夹紧所用的液压缸是单杆活塞式液压缸,活塞的伸缩使得手爪夹紧与放开。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的活塞杆只从液压缸的一端伸出,液压缸的活塞在两缸有效作用面积不相等,当向液压缸两腔分别供油,且压力和流量都不变时,活塞在两个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和推力都是不相等的,即运动具有不对称性。(1)手爪夹紧的设计计算当无杆腔进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V为:式中:液压缸的流量;无杆腔部分液压缸的横截面积;液压缸的容积效率;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液压缸所产生的推力F为: 式中:无杆腔部分液压缸的横截面积;有杆腔部分液压缸的横截面积;供油压力;回油压力;液压缸的机械效率;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活塞杆直径。(2)手爪放开的设计计算当有杆腔进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V为:式中:液压缸的流量;无杆腔部分液压缸的横截面积;液压缸的容积效率;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液压缸所产生的推力F为: 式中:无杆腔部分液压缸的横截面积;有杆腔部分液压缸的横截面积;供油压力;回油压力;液压缸的机械效率;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活塞杆直径。2.4.2夹紧力的计算夹紧机构在抓取工件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夹紧力(即握力),其握力的大小与夹紧机构的形式、夹紧方位和工件的形状都有关。因而研究夹紧机构处在什么方位时,夹紧工件所需要的驱动力为最小,这个最小的夹紧力称之为当量夹紧力。当量夹紧力就是使工件处于水平位置时的最小驱动力。(1)当量夹紧力的计算当卡爪平衡时,夹紧力与驱动力的平衡条件是:,即: 式中: 滑槽方向与两销轴的距离;夹紧力;工件重心距手指回转支点的距离;滑槽对销轴的反作用力;夹紧系数。其中: , 式中:钳口与水平面的夹角;油缸产生的驱动力。(2)考虑工件重量时的最小驱动力当手爪夹紧时所需的驱动力P为:式中: 油缸产生的驱动力;滑槽方向与两销轴的距离;工件重心距手指回转支点的距离;钳口对工件的夹紧力;钳口对工件的夹紧力;手指部分的重量;钳口与水平面的夹角。当手爪尚未夹紧,油缸保持水平位置时其驱动力最小,其最小驱动力为:(3)手爪夹紧力的计算手指对工件的夹紧力可按下列计算:式中:手指对工件的夹紧力;安全系数,通常取;工作情况系数,主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可取;方位系数,查表得;被抓取工件的重量。综上所述,油缸产生的驱动力满足驱动的要求。3手腕部分的设计与计算3.1确定油缸的工作压力 式中:油缸的工作压力;油缸的最大工作压力;经油泵到油缸的油路中,总的压力损失;管路损失系数,当机械手油路管路不长时,一般取。3.2确定经油缸的流量经油缸的液压油路中的流量应根据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最大流量和总泄漏量来确定。即: 式中:油缸所需流量;泄漏系数取;系统同时动作时,油缸速度最大时所需要的总流量。3.3确定油泵所需电机功率式中:油泵所需要的电动机功率;所需油泵工作压力;油泵额定流量;油泵总效率,一般叶片泵,柱塞泵。3.4液压缸的输出扭矩计算当摆动式液压缸的两油口相继通以压力油时,叶片即带动摆动轴作往复运动,当考虑到机械效率时,叶片缸的摆动轴输出扭矩T为: 式中:叶片宽度;摆动轴直径;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供油压力;回油压力;液压缸的机械效率。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结合上式得出角速度为: 式中:液压缸叶片宽度;摆动轴直径;液压缸缸体内孔直径;液压缸的流量;液压缸的容积效率。4手臂部分的设计与计算手臂是机械手的主要部分,它是支撑手腕、手指和工件并使它们运动的机构。4.1手臂的作用和组成手臂一般有三个运动伸缩、旋转和升降。实现旋转、升降运动是由横臂和立柱去完成。手臂的基本作用是将手爪移动到所需位置和承受手爪抓取工件的最大重量,以及手臂的自身的重量等。手臂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动作元件,如油缸、气缸、齿条、齿轮等是驱动手臂运动的部件。(2)导向装置,是保证手臂的正确放心及承受由于工件的重量所产生的弯曲和扭转力矩。(3)手臂,起着连接和承受外力的作用。手臂上的零部件如油缸、导向杆、控制刚等都安装在手臂上。此外,根据机械手动作和工作的要求,如管路、冷却装置、行程定位装置和自动检测机构等,一般也都装在手臂上。所以手臂的结构、工作范围、承载能力和动作精度都直接影响机械手的工作性能。4.2对设计手臂的要求(1)手臂应承载能力大、刚性好、自重轻。手臂的刚性直接影响到手臂抓取工件时动作的平稳性、运动的速度和定位精度。如果刚性差则会引起手臂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和水平面内的侧向扭转变形,手臂就要产生振动,或动作时工件卡死无法工作。为此,手臂一般都采用刚性较好的导向杆来加大手臂的刚度,各支承、连接件的刚性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证能承受所需要的驱动力。(2)手臂的运动速度要适当,惯性要小。机械手的运动速度一般是根据产品的生产节拍要求来决定,但不宜盲目地追求高速度。手臂的自重轻,其启动和停止的平稳性就好。(3)手臂动作要灵活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毕业设计(论文)装卸工件机械手设计【全套图纸】.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