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青少心理韧性过程.doc

    • 资源ID:2942246       资源大小:88.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少心理韧性过程.doc

    青少年心理韧性过程:人格概要,自我价值和抗压力 Maureen DaveyDawn Goettler EakerLynda Henley Walters心理韧性研究趋势从那些困境中表现有韧性的孩子的爵士定义转向寻找那些普通情境中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作者调查了心理韧性(自我价值与抗压力)与第三者(人格概要)的两种相互作用。特别是,作者使用团簇分析来确认了3种互不相干的人格概要,数据来自于181位11年级学生48%男,78%白人。辨别功能分析被用来从自我价值与抗压力两种代表青年心理韧性的变量调查3种人格概要。与早先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外向性格、讨人喜欢、愉悦、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组合与高自我价值有关。此外,乐观忍耐也与高度相关情感不稳的青少年的补偿机制有关。这些发现指出对不同人格概要的青少年身上或许存在不同的补偿机制。关键词:韧性过程;青少年适应;青少年补偿机制;韧性相关因素尽管心理韧性研究有一个长而充实的发展史,它包含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调研领域。由于我们对此现象理解的发展,调查从最初焦点在对处于障碍和逆境威胁下的儿童 (Masten, 2001,p. 227) 转向成功调整干预心理韧性被看做一直普遍现象,这导致大多数情况下从人类基本适应系统的运作入手。关于该系统和进程的充分理解,之后可能称谓成果丰硕的尝试。本文中,我们扩展了这几行想法以考虑是否某些人内在的韧性因素相对其他来说会对一些特殊青少年更重要。心理韧性研究心理韧性研究发展从关注屈从于亲属关风险、家庭环境问题、生理问题为特征的风险环境发展为关注亲属关系、环境及生理问题中促进心理韧性的因素与过程。早期的研究指出生理风险因素可以被环境中有价值的人或事改善,而且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可由个人的品质如友善的性情(如:受欢迎、外向、乐观和勤勉认真)或从家庭以外的地方吸收社会支持的能力。尽管关于心理韧性影响深远的纵向研究已探索过包括个人内心、人际关系的、社会的许多环境背景,我们的研究探索那些相对少面临风险的青少年样本的促进心理韧性的内心品质。Petersen和她的同事指出,青少年向内外向的过度转变组成了对个人的挑战关于风险部分,这类似于Masten设涉及的标准环境提法。另外,关于青春期向内外向的转变与过渡,据Moffitt所说,超过80%的青少年喜欢反社会行为。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行为仅限于青少年期对极少数(3%5%)会持续一生;对另一些人来说,那将会是一个陷阱,使他们偏离成长道路,造成长远的消极影响与后果。似乎步入,活生生的穿过并走出青少年期都由通常的困境组成,所以我们选择研究那些一定程度上较少遇风险的青少年样本。从一些心理韧性文献中看出,某些个体特征比另一些更坚韧,例如高自我价值感,更好的忍耐技巧,尤其是个人性格特征(例如:受欢迎、性格外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勤勉认真),这三种人的内部品质是一系列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尽管早先的研究已考虑每种因素对促进心理韧性的特殊作用。我们的方法考虑那些会在个人身上集中发生的心理因素的方式。这些因素可能与潜在的不同的心理韧性机制有关。接下来,我们逐个简短的评述回顾文献与每一种组成心理韧性的联系。人格personality人格在成年期从5个水平研究,即“大五人格”:外向的、神经质的(情绪不稳定的)、受欢迎的、诚实率真、勤勉认真(Costa & McCrae, 1992; John, 1990)。人格的不同方面除了这五个水平已被摄入青少年的毅力、乐观主义(Floyd, 1996)、控制中心(Finn & Rock, 1997)和适应耐劳(Parkes, 1994).等心理韧性领域。关于儿童的研究,人格过去常与性格概念等同。一个关于青少年性格问卷的测查,一个基于托马斯-切斯成果的测量指出,测查青少年性格对发展来说是适应的。很多研究探索了成年人5个人格水平间的联系及儿童的性格,然而,他们很难从成人研究身上发现5个人格水平上了解青少年的性格。最近的研究试图使用一种发展自父母过去常用于评价他们孩子的自由描述符合的方法来测量儿童人格维度。Havill和她的同事已(1994)指出托马斯-切斯的性格模型(1977)有其局限,因为因子分析并不支持这一期望九维度结构,同时,父母被迫使用限定的词汇描述他们的孩子,即使那些词不能准确的描述他们。因此,他们的研究中,供给父母们的日常用语的描述用词被编码在一个通常在成人研究中获得的五维度人格领域为基础的模型中(Havill, Halverson,& Allen, 1992)。这些描述符号被用来发展一套自我支持量表,儿童的不同点th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Differences (Havill & Halverson, 1996)一文旨在帮助父母完善自己的孩子。Havill 和 Halverson (1996)5个维度中有四个(外向、神经质、受欢迎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父母用来定位他们的孩子。还在912岁少女样本中极清晰随儿童成长发展渐表现出来。一些研究指出,心理韧性与人格很相似,在奥尔波特之后,我们认为人格是“决定他独特的环境适应的个人精神肉体系统的组织综合”。如果一个人不过分敏感,有极易相处受欢迎的人格,并且外向勤奋,这就能吸引别人到他(她)身边,他也可能经受住紊乱的、虐待的、穷苦的环境。根据假设,一个相反的人格截屏图几乎不能为抵挡环境压力提供支持。因此,笔者提出人格是否是心理韧性相关的一个基本指标。自我价值Self-worth除性格外,自我价值也曾被多位学者和引研究者作为一个显著的个人内心品质,它对儿童将来是否坚韧影响很大,这显示自我价值可能是青少年期自我韧性的最重要特点(Garmezy & Devine, 1984;Rutter, 1985, 1986;Werner, 1984)。高自我价值的青少年对他们自己的社会环境、应对生活挑战以及控制他们境遇的能力有积极的感觉(Rutter, 1989;Werner, 1994)。很多研究者发展了他们对自我价值是评价评价Harter (1988, 1999),然而Hater发展了一套测量自我价值的方法,这一方法同时囊括了青少年怎样感受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如何被他们和别人的人际关系影响着,这一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Harter, 1999)父母经常被用于青少年自我价值的研究。抗压力coping除拥有高自我价值感外,有韧性的儿童还被描述为那些学习有效方法以抵抗压力的人。抗压力有很多不同的使用方法。历史上关于抗压力的研究曾主要从探究经验主义理论上加强。另外,抗压力过去常被等同于心理韧性。然而心理韧性指的是应对危机或其他压力适应的结果,而抗压力指的在压力生活事件(其中一些可能是日常的麻烦)中减弱心理、情感和心理反应(或增强压力下积极应对结果的可能性)。因此,尽管抗压力和心理韧性的术语在一些作品中几乎是可以替换的,我们认为在将来工作中区分这两个概念还是有用的。那些研究过心理韧性和抗压力的人,如Caspi和Moffitt (1991), Compas (1998),Frydenberg和Lewis (1991), and Patterson和McCubbin (1987)。在最近的一份典型的研究中(Jew&Green, 1998),期待因素间的关系被调查是否可用于确认处于诸如退学、烟酒滥用等行为问题威胁中的青少年。Jew和Green的研究目的是查明青少年自我报告威胁和高低是否随他们的心理韧性与抗压力得分变化。他们假设报告更多威胁的青少年会有较低的抗压力得分以及高或低的心理韧性得分。这392名712年级的学生中,表明报告处在威胁中的有更强的心理韧性,但不比自言没有威胁的学生抗压力和。像大多数青少年抗压性研究一样,这个研究结果不支持大多数现在和研究者做出的坚韧青少年比那些心理韧性较弱的表现更好抗压能力的理论主张。这些结果向我们证明了或许存在青少年的个体内部差异决定着抗压力是否是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例如,那些有积极的个性概要的青少年可能不需要依赖抗压力以达到心理韧性,因为他们有其他的个人内心资源。我们认为抗压力由人格、自我价值及从家庭与他人那里获得的支持预测,但问题也是自我价值可能被抗压力、人格和设会支持预测,如果不是,他们怎会不同?我们通过定义青少年个性概要然后用一个线性方程试图分析他们,包括自我价值与抗压力。问题提出根据早先的文献报告,我们试图解决2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以详细描述标准青少年样本中,个人内心品质与适应进程的关系。1、青少年样本中是否存在明显不同的个性概要?如果有,青少年可否根据他们在人格的外向、受欢迎度、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情绪稳定性、难相处几方面的得分对其进行理论上有意义的分组?2、如果可以,是否有证据证明这些人格概要有明显相关,显示人格、抗压力和自我价值在变化中的环境适应要求的不同职能?方法被试样本有181位青少年(全部11年级)来自马赛诸塞州中低收入地球。与地区的人口结构变化相一致,被试主要是白人(78%)和亚裔(12%),一部分是非裔美人(6%)和拉丁族裔(4%)被试。大约一半男性,一半女性(48%);他们的年龄从16(41%)18(8%)岁不等大多数学习成绩在B(56%)或是C(30%),一部分经常得A(14%)。样本中绝大多数学生信仰基督宗教(69%):天主教(55%),基督教(8%),新教(6%)。大多数青少年父母已婚(66%),但其中一些父母离异(26%),一小部分父母未婚(8%)。很多学生报告父母收入在1000040000$之间(57%),大约10%在10000$以下12%在40000到55000$根据这些青少年的洞察力显示,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家庭,要求参加实验的307个学生,181人完成了问卷(有效比率59%);没参加的主要因为缺席,约10位父母不想让孩子参加这个研究。根据这一原则,这所高中有很高的缺席率(旷课率?)。它典型的明天会有一大批学生每天缺课。因此,尽管我们样本多变,它可能不能完全代表抽样的人口,然而,看来反应的是一个被抽样的过高缺席率的学生样本。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自我报告法。人口学统计项目包括的问题有青少年的年龄、人种、宗教、平均年级、父母的婚姻地位及社会经济地位。人格的测量使用儿童异同量表th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Differences(Havill & Halverson, 1996)。该量表包括64个项目被设计以测量青少年5个方面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看法评定过去常用来发展那些被认为是保护性因素的方面,这就是说他们使某个体受心理韧性影响的很大可能性。因素分析(原则轴;最大变化结果(principal axis; varimax solution))产生了5个因素,外向性(8项目)指和气、有爱心、乐于助人、体贴他人和好的举止;信度估计在0.9。第三个因素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15个项目)包含智力、创造力、想象力几个方面;信度约0.87。第四个因素是不友善指的是不尊重、偷偷摸摸的、小气、自私、固执;信度约0.86。最后一个因素是情绪稳定性(5个项目,在关于成人大五人格的文献中被称作神经质)指的是低自信和易懊恼、易受伤;信度约0.66。自我价值使用青少年自我知觉概要量表(the 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Adolescents(Harter, 1988))。首先,青少年被提问“那一种少年最像你”,然后问“是否这一种就真的完全符合你?”这是一个有47个项目的自我报告式测量。被试设计用于测量青少年在8个不同的领域的能力(学业、社会接受性、运动能力、心理全貌、工作、浪漫魅力、行为举止和亲密的朋友关系)的感受。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全球自我价值模型Hater估计的信度约0.85,在这样本中,该模型信度约0.81。抗压力使用青少年对问题经历的压力定向态度问卷(the Adolescent Coping Orientation for Problem Experiences (A-COPE) (Patterson & McCubbin, 1983))。这是一个有54个项目的自我报告压力量表,其设计用于确认青少年在设法解决问题与困难情境时寻找帮助、益处行为的。A-COPE中显示了12种抗压方式或因素,为契合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只采用全球抗压力模型。Patterson and McCubbin (1983) 发现全球模型中0.75的内部一致性;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估计有0.71。步骤1999年春天采集了数据,这所高中的校长向学校董事会呈报了研究以获得查阅数据的许可。给11年级所有学生(共计307人)父的母寄一封同意表、一份青少年同意表会从父母双方那里获得。问卷在学生40分钟的英语课上完成(全是11年级的英语课)。在使用测验前,告诉学生他们的回答是匿名的,他们的参与是自愿的,任何时候他们选择退出研究都不会有任何惩罚。校长、老师、学生都被告知研究结束后他们会得到一份结果概要。结果根据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结果被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里,我们确定未成年人的人格概要。然后我们使用区分功能分析,根据自我价值感遇抗压力变量预测个性概要的成分,以查明是否这些个性概要的不同可能与心理韧性促进因素有关以解决我们的第二个研究问题。确认个性概要使用团簇分析确认有相关同种类心理韧性特征青少年的区组,分数经过标准化并用于spss团簇分析,这项分析的更多信息可以从Hartigan (1975),MacQueen (1967), 和Anderberg (1973)的论文中发现。研究者具体说明了组数,我们在此详述了2,3,4个组。只有分2组和分3组解决办法(处理手段)在理论上有意义。两组分析产生了单组,报告了低心理韧性(n=71)并且单组报告高心理韧性(n=86),具体说来,第一组,低心理韧性或低保护性,有高不友善(难相处)得分及情绪不稳定性得分,并且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低。第二组,高心理韧性或高保护性,在不友善(难相处)得分及情绪不稳定性得分低,并且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高。这两组所有变量除了不友善(难相处)得分及情绪不稳定性差异显著性为P<0.01,都有明显差异(P<0.001)。三组分析产生的单组报告了低心理保护性或低心理韧性并且单组报告高保护性或高心理韧性。一个第三组更复杂。A third group was more complex.?第一组(n=56)低保护性,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低,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得分高。第二组(n=51)高保护性,在外向、受欢迎,新事物开放性得分高,新事物开放性得分最低。这三组在所有变量是差异显著,P<0.001。从三个组对五个人格维度的团簇分析确认青少年性格概要:难相处、情绪不稳定性、外向、受欢迎、对新事物开放性。这3个理论上有意义的分组被认定有低保护性(n=56),中等保护性(n=50)和高保护性(n=51)(见图一)。人格图一图布局体现出低保护性因校级人格失衡(如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得分高,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低)。该人格分析图呈现高保护性在积极人格特征上变化走势(如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得分低和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高)。中等保护性人格概要或许是最有趣的发现,并在青少年中更常见,这种人格概要依高情绪不稳定性和低新事物开放性被主要认定都是低心理韧性的重要的内部品质。同时,这些性格品质受到中等外向与受欢迎度的保护。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难相处得分也中等。这些数据表示了韧性和非韧性青少年的一个清晰的个性概要,但青少年行为不总是简单直接反应这些个性概要,在“第三组”或中等保护性人格概要提供了一个更复杂群体的证明。韧性促进相关的人格概要接下来,分类分析被用来指导预测青少年为3组不同的人格概要其中一组的组成因素。具体说来,全球抗压力与全球自我价值被用来预测决定分配组员。我们发现了两个断定性的方程式。Wilks的Lambda在第一个函数中显著(Lambda = .75, chi-square 4, n =181 = 42.41, p = .001)并且依照自我价值函数表征组间差别。正如预期,高保护性组在自我价值得分高,接下来是中等保护性组,低保护性组自我价值得分最低。第二个函数也显著(Lambda = .94, chi-square 1, n = 181 = 8.75, p = .003)表明高保护性组,低等保护性组与中等保护性组的不同。具体说来,前两组有类似的低抗压力得分,然而高抗压力得分属于中等保护性组的性格。总的说来,这些组表明了中等保护性与高保护性不同的韧性路径;同样的,他们显示了低等保护性组具有抵抗压力与低自我价值的特征。考虑在分类变量中集中组内相关因素并将经典区分函数标准化,第一个函数主要用于说明自我价值。第一个函数,全球自我价值,占区分函数变幅的20%。第二个函数代表未成年人的全球抗压力,大约占方程式变幅的6%。全球自我价值量尺的标准化平均数在低保护组(M=-0.41)处最低,中等保护组(M= .01)得分适中,高保护组(M=.6)得分最高。在抗压力这一维度平均得分低于低保护组(M= .15)和高保护组(M = .20)都很低,而在中保护组(M = .35)最高。当图心(区分函数方程的平均数)被标记,它容易被看出第一个线性组合分成了三组,低保护组最低(-.62),中保护组居中(-0.005),高保护组最高(.60)。然而图心第二个线性组合的标记没有显示高保护组与低保护组可能有显著差异(.20 and .15),但两组呈现出与中保护组的不同(.35)。因为在两个区分函数中Lambdas值都显著,计算对比分析来确认组间差异的更准确的本质。根据对比分析,高保护组与低保护组被一个包括全球自我价值与全球抗压力函数式所区分。高保护性组全球自我价值平均得分高的表征,低保护组则由全球自我价值平均得分低的表征。高保护性组与中保护性组主要由对全球自我价值的见解相区分,正如预期,高保护性组平均得分高于中保护性组。低保护性组与中保护性组相区分主要依据抗压力:低保护性组的平均分低于中保护性组的。当预测各组成员时,54%的样本个体被准确分类。个体准确分类百分比最高的在高保护性组在(62%),其次是低保护性组(52%),最后是中等保护性组(47%)。在没有被正确分类的高保护性组个体中,30%被放在了中等保护性组。每一组的分类频率被转变成几个部分以测查几类的数目是因每组而不同而非因偶然因素为主。对每一组而言,观察的部分确比偶然部分高,表明全球自我价值和抗压力变量而非仅是偶然因素,预测被试是否被正确分组。讨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确立了两个目标:查证一个未成年人群体的日常状态下的人格概要以及确认这些概要是否与其他内心韧性相关的变量有不同的关系。我们预计自我价值与资源索求机制(包括外向、受欢迎,易接受新鲜事物)有最为紧密的联系。实际上,这既是我们的发现所在。然而,一个意料之外的发现出现了,特别是积极抗压力在那些外向受欢迎、易接受新鲜事物得分高的人身上最高外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的人身上也最高,这些发现指出可能有不同的补偿机制为有不同人格概要的年轻人工作。我们的研究在很多地方很独特,首先,本研究首次反映了一个关于不同青少年可能发生的心理韧性相关因素的考量。第二,相反于先前主要的心理韧性研究,我们发展了一个心理韧性的想法,作为韧性普遍适应过程的代表,通过使用这些原则到一个更普遍的青少年样本(与在危险下的某一特定结果相反)。最终,我们注意集中于研究中的这些性格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关于潜在的在韧性机制上的个体差异。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很多青少年身上有用的东西。首先,韧性不是Garmezy和Devine (1984), Rutter (1985, 1986), 还有Werner (1984)暗示的人格的同义词。如果我们已获得两个组并且他们反对个性概要,作者可能已倾向结论韧性只是人格的一方面。第三方面,或中等保护性,群体支持,然而,未成年人不能全被分类于相关样本人格概要中。因为未成年人是积极重构自我的时期,韧性可能被发现于人格概要重构中。尽管在本研究中我们没有测量心理韧性本身,我们也能看出人格概要与高低韧性密切相关,被期望反应在自尊和抗压力上的得分。我们看到抗压力最大重要性的那个组是人格概要最复杂的(中等保护性)。这个概要可能是也可能不反映出一定水平的韧性。另外,它将在将来的考虑超越年龄界限,使用纵向设计和方法的样本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考虑了缺席角色可能已在这幅目前研究中我们发现的青少年韧性过程图中发挥作用。根据本研究,我们认为个体差异的特定组合可能构成韧性的不同水平。当然,定义韧性的环境因素可能被组合自特点和经验。我们建议心理韧性应考虑风险和结果之间关系的中介物。我们也建议心理韧性不是一个单一的变量,如能力: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复杂的可以减少风险的组合变量。一旦那样得结论,就可以推测,这个定义或心理韧性可能取决于不同的逆境中提高风险因素和/或结果。本研究把我们带到了这些命题的边缘。另外的研究将被要求必须确认相互依存的人格、自我价值和抗压力作为心理韧性的显示标志。这三个特点,虽并不多,但可能在许多其他的重要的在自我和经历上的个体差异构成心理弹性。未来的研究可能包括多个监护人,例如老师,父母和同伴以展更充分的心理韧性图谱,它将综合考虑了内省和韧性的人际关系的元素。同样,研究限制在心理韧性如何发生。还有一个需要研究弹性发生或发展的过程。有证据表明,某些变量通常伴随着更好的结果,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如何操作。同样,我们都只考虑青少年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青少年的这个角色人格、自我价值、抗压力需要之间的互动关系需要被进行严重处理。例如长期贫穷;逆境的暴力;或者家庭功能障碍,其中包括虐待。它可能表面上是在常模逆境有非常不同的面对创伤。了解其中差异卷入了为青少年和干预的规划与青少年在创伤的环境。参考文献Ahadi, S. I., & Rothbart, M. K. (1994). Temperament, development, and the big five. In C. F.Halverson, G. A.Kohnstamm,&R. P. Martin (Eds.), The developing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and personality frominfancy to adulthood (pp. 189-207).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Anderberg, M. R. (1973). Cluster analysis for applica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New York: Basic Books.Caspi, A.,&Moffitt, T. E. (199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accentuated during periods of socialchange: The sample case of girls at puber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1, 157-168.Compas, B. E. (1998). An agenda for coping research and theory: Basic and applied developmental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2, 231-237.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92). NEO-PI-R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Assessment Resources.Ebata, A. T., Petersen, A. C., & Conger, R. D.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 inadolescence. In J. E. Rolf and A. S. Masten (Eds.),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of psychopathology (pp. 308-33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inn, J. D., & Rock, D. A. (1997). Academic success among students at risk for school failur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 221-234.Floyd, C. (1996). Achieving despite the odds: A study of resilience among a group of AfricanAmerican high school seniors.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65(2), 181-189.Frydenberg, E., & Lewis, R. (1991). Adolescent cop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boys andgirls 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 119-133.Garmezy, N.,&Devine, V. (1984). Project Competence: The Minnesota studies of children vulnerableto psychopathology. In N. F.Watt, E. J. Anthony, L. C.Wynne, & J. E. Rolf (Eds.),Children at risk for schizophrenia: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pp. 289-303).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arter, S. (1988). The self perception profile for adolescents. Unpublished manual, University ofDenver.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New York:Guilford.Hartigan, J. A. (1975). Clustering algorithms. New York: John Wiley.Havill, V. L., Allen, K., Halverson, C. F., & Kohnstamm, G. A. (1994). Parents use of big fivecategories in their natural language descriptions of children. In C. F. Halverson, G. A.Kohnstamm, & R. P. Martin (Eds.), The developing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pp. 371-38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Havill, V. L., & Halverson, C. F. (1996, October). Development of the inventory of childrensindividual differ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leventh Occasional Temperament Conference,Eugene, Oregon.Havill, V. L., Halverson, C. F.,&Allen, K. (1992). The coding manual for the English lexicon ofpersonality descriptions. Athens: Georgia Longitudinal Study, Department of Child andFamil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Georgia.Honig, A. (1986). Risk factors in infancy. 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Jew, C. L., & Green, K. E. (1998). Effects of risk factors on adolescents resiliency and coping.Psychological Reports, 82, 675-678.John, O. P. (1990). The “Big 5” factor taxonomy: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the natural languageand in questionnaires. In L. A. Pervin (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research (pp. 66-100). New York: Guilford.MacQueen, J. B. (1967). Some method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observ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Berkeley Symposium 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1, 281-297.Martin, R. P.,Wisenbaker, J., & Huttunen, M. (1994). Review of factor analytic studies of temperamentmeasures based on the Thomas-Chess structural model: Implications for the bigfive. In C. F. Halverson, G. A. Kohnstamm, & R. P. Martin (Eds.), The developing structure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pp. 157-172).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Masten, A. S. (1994).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uccessful adaptation despite riskand adversity. In M. C. Wang & E. W. Gordon (Eds.), Educational resilience in inner-cityAmerica: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pp. 3-2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56(3), 227-238.Moffitt, T. E. (1993). Adolescence-limited and life-course-persistent antisocial behavior: Adevelopmental taxonom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 674-701.Parkes, K. R. (1994). Personality and coping as moderators of work stress processes: Models,methods, and measures. Work and Stress, 8, 110-129.Patterson, J. M., & McCubbin, H. I. (1983). Family stress and adaptation to crises: A doubleABCXmodel of family behavior. In D. Olson&B. Miller (Eds.), Family studies reviewyearbook(pp. 125-135). Beverly Hills, CA: Sage.Patterson, J. M.,&McCubbin, H. I. (1987). Adolescent coping style and behaviors: conceptualization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0, 163-186.Pervin, L. A. (1990).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Guilford.Rutter, M. (1985).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Protective factors and resistance to psychiatricdisorder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7, 598-611.Rutter, M. (1986). Myerian psychobiolog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life experience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3, 1077-1087.Rutter, M. (1989). Pathway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 lif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Psychiatry& Allied Disciplines, 30, 23-51.Rutter, M. (1996). Transitions and turning points i

    注意事项

    本文(青少心理韧性过程.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