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6Mn钢焊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

    • 资源ID:2941744       资源大小:9.24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6Mn钢焊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

    16Mn钢焊接研究摘 要16Mn钢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腐蚀等优良特性的低合金高强钢,是我国低合金高强钢中用量最多、产量最大的钢种,广泛用于制造桥梁、船舶、车辆、锅炉、高压容器、输油输气管道、大型钢结构等。鉴于16Mn钢在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而16Mn钢的焊接又是16Mn钢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艺技术,因此16Mn钢的焊接进行研究对实践应用意义重大。本课题采用焊条电弧焊对16Mn钢进行焊接,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并对得到的焊接接头进行正火处理,分析热处理前后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焊缝区组织为柱状晶;熔合区为粗大晶粒;过热区为魏氏组织;完全结晶区为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不完全结晶区一部分为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一部分为粗大的铁素体。由于熔合区粗大晶粒和过热区魏氏组织的存在使得16Mn钢焊接接头可能存在冷裂纹和热影响区脆化等缺陷。所以对其进行焊后正火处理,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晶粒明显比未热处理过的要细小,组织结构更加均匀。硬度也相应的有所升高。因此,热处理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并提高其性能。本课题研究的16Mn钢焊条电弧焊工艺、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可为实践生产中16Mn钢的焊接提供参考。关键词:16Mn钢;焊条电弧焊;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热处理Welding Research of 16Mn SteelAbstract16Mn steel is a low alloy high strength steel which has high strength, high toughn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other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It has the largest amount and the largest steel production among the low alloy high strength steel in China. It is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e of bridges, ships, vehicles, boilers, pressure vessels, pipelines, large steel structure.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16Mn steel in ours industry and national economy, also 16Mn steel welding is an essential technology, so the welding of steel 16Mn study is significant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is issue 16Mn steel was welded by SMAW, the changes welded joint were analyzed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welded joints were obtained by normalizing processing, and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heat treat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ld zone is the columnar crystal; fusion zone is coarse crystal; hot area is the widmanstatten structure; completely crystalline region is the ferrite and pearlite; one part of incomplete crystalline region is the small Ferrite and Pearlite, another is the coarse Ferrite. The coarse crystal of the 16Mn steel welded joint fusion zone and the widmanstatten structure of the 16Mn steel welded joint hot area as the result of Cold cracking and HAZ. So it was processed by normalizing after welding, welded joints after heat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rain is not heat treated to small and more uniform structure. Hardness was increased accordingly. Therefore, heat treatment of welded joints can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16Mn steel's SMAW,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elded joints, heat treatment after welding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of the welding of 16Mn steel in practice.Keywords: 16Mn steel; electrode arc welding; welded joint;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heat treatment 字典1. 介词 1. in view of2. in the light of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1. 介词 1. between2. among2. 前缀 1. inter-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目 录引 言1第1章 绪 论21.1 背景与意义21.2 发展概况21.3 来源与内容3第2章 焊接理论知识42.1 焊接性及其实验评定42.1.1 焊接性及影响因素42.1.2 焊接性评定原则及方法52.2 焊接接头及组织和性能72.2.1 焊接接头的概念72.2.2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82.2.3 焊接接头的设计要求102.2.4 坡口的基本形式102.2.5 焊接接头特性112.3 焊条电弧焊132.3.1 焊条电弧焊概述132.3.2 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132.3.3 焊条电弧焊基础162.3.4 焊条电弧焊工艺参数182.3.5 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技术192.3.6 常见的焊条电弧焊缺陷及防治措施21第3章 实验过程223.1 16Mn的焊接223.1.1 16Mn钢简介223.1.2 16Mn钢的焊接性233.1.3 16Mn钢的焊接工艺参数233.2 金相试样的制备、观察及其硬度测试253.2.1 金相试样的制备253.2.2 金相试样的观察263.2.3 试样的硬度测试26第4章 实验结果分析284.1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284.1.1 焊缝区284.1.2 熔合区284.1.3 过热区294.1.4 完全结晶区294.1.5 不完全结晶区304.1.6 母材314.2 焊接接头硬度分析31结论与展望34结论34展望35致 谢36参考文献37附录A 引用的英文资料及翻译38附录B 主要参考文献及摘要47插图清单图2-1 焊接接头示意图7图2-2 焊接接头的基本类型8图2-3 对接接头的几种形式8图2-4 T型接头9图2-5 搭接接头9图2-6 角接接头10图2-7 对接焊缝坡口形式11图2-8 角接和T形接头的坡口11图2-9 焊条电弧焊的过程13图2-10 动铁式交流弧焊机机构示意图14图2-11 同体式焊接结构图14图2-12 动圈式焊机结构14图2-13 电捍钳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数据16图2-14 电捍钳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数据16图2-15 焊条的组成17图2-16 几种常见的运条方式20图3-1 维氏硬度试验原理图27图4-1 16Mn钢焊接接头焊缝区200×28图4-2 16Mn钢焊接接头熔合区200×29图4-3 16Mn钢焊接接头过热区200×29图4-4 16Mn钢焊接接头完全结晶区200×30图4-5 16Mn钢焊接接头不完全重结晶区200×30图4-6 16Mn钢焊接接头母材200×31图4-7 16Mn钢焊接接头硬度变化曲线32表格清单表2-1 焊条电弧焊机14表2-2 电捍钳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数据15表3-1 16MN钢化学成分22表3-2 不同环境温度下焊接16MN钢的预热温度23表3-3 16MN钢焊条电弧焊的工艺参数24表4-1 16MN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前后维氏硬度值32引 言本课题研究是本科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问题,是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一次总结概括和实践应用。焊接工艺是金属应用中最重要的连接技术之一,通过对16Mn钢焊接的研究,对焊接工艺有个基本的了解。主要实验内容包括16Mn钢焊接工艺参数的设计及实验,焊后热处理工艺的设计及实验,焊接接头金相试样的制备,显微组织的观察,焊接接头的硬度测量实验,最后是组织和性能的测定与分析。通过这些工作,不仅加深对所学焊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了解当代焊接的前沿技术,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动手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结构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如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工业对焊接性能的要求。激光焊、超声波焊、等离子弧焊、摩擦焊、爆炸焊等一些高新技术不断成熟完善。焊接已经从一种传统的热加工技艺发展到了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焊接成形精确化、焊接生产自动化和过程控制智能化、优质高效的焊接工艺将不断涌现,特殊材料及特殊环境下焊接技术,焊接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同时焊接技术也将不断向材料科学和工程的新兴领域渗透和拓展1。本试验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16Mn钢进行焊条电弧焊,分析其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试验的结果为16Mn钢焊条电弧焊后,焊接接头焊缝区组织为柱状晶;熔合区为粗大晶粒;过热区为魏氏组织;完全结晶区为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不完全结晶区一部分为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一部分为粗大的铁素体。除去由于熔合区粗大晶粒和过热区魏氏组织的存在,使得16Mn钢焊接接头可能存在冷裂纹和热影响区脆化等缺陷外,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经正火处理后,焊接接头晶粒明显比未热处理过的要细小,组织结构更加均匀,硬度也相应的有所升高,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有明显的提升。实验研究中的焊接工艺和设备比较传统,但在实验中我们要学会基本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思路分析,及一般的实验操作,为以后工作中相关的焊接工艺和组织、性能的处理分析打下扎实的基础。第1章 绪 论1.1 背景与意义16Mn是旧国标GB/T15911988中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牌号,新国标GB/T15911994中的牌号为Q345。由于16Mn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低温性能、冷冲压性能、焊接性能和可切削性能,使用状态的组织为细晶粒的铁素体珠光体,强度比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高约20%30%,耐大气腐蚀性能高20%38%。16Mn钢是我国低合金高强钢中用量最多、产量最大的钢种,主要用于制造桥梁、船舶、车辆、锅炉、高压容器、输油输气管道、大型钢结构等。焊接是指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被焊工件间原子或分子相互结合和扩散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加工工艺过程。焊接是一门古老的加工技术,是随着人类对金属的应用应运而生。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了使用铸焊工艺制造的铁刃铜钺兵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也有关于锻焊工艺的详细文字记载。中世纪,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也曾用锻焊制造兵器。当然古代焊接技术长期停留在铸焊、锻焊和钎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热源都是炉火,温度低、能量不集中,无法用于大截面、长焊缝工件的焊接,只能用以制作装饰品、简单的工具和武器3。鉴于16Mn钢在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而16Mn钢的焊接又是16Mn钢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艺技术,因而开设本课题,通过对16Mn钢的焊接进行研究,以及对其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分析,不仅加深对所学焊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了解当代焊接的前沿技术,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动手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该课题得到的结论也可以为实际工业生产提供参考。1.2 发展概况现代焊接工艺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特别是冶金学、金属学、力学、电工、电子学等迅速发展的结果。1885年发现了气体放电的现象,1930年发明了涂药焊条电弧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氩弧焊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自动或半自动的焊接方法。电阻焊则是1886年发明的,此后逐渐完善为电阻点焊、缝焊和对焊方法,它几乎与电弧焊同时推向工业应用,逐步取代铆接,成为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两种主要焊接方法。到目前为止,又相继发明了电子束焊、激光焊等20余种基本方法和成百种派生方法,并且仍处于继续发展之中。在现代工业中,金属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现代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把各种各样加工好的零件按设计要求连接起来制成产品,由于焊接不但易于保证焊接结构等强度的要求,而且相对来说工艺比较简单,加工成本也比较低廉,所以焊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也是将这些零件连接起来的一种最理想的加工方法。焊接技术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部门(如机械制造、船舶行业、海洋开发、汽车行业、机车车辆、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能源、电子技术、建筑及家用电器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年产量45的钢和大量有色金属,都是通过焊接加工形成产品的。因此可以这样说,焊接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现代焊接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今天。在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结构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工业对焊接性能的要求。焊接已经从一种传统的热加工技艺发展到了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未来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焊接成形精确化、焊接生产自动化和过程控制智能化、优质高效的焊接工艺将不断涌现,特殊材料及特殊环境下焊接技术,焊接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同时焊接技术也将不断向材料科学和工程的新兴领域渗透和拓展2。1.3 来源与内容本课题来源于实践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问题。主要实验内容包括16Mn钢焊接工艺参数的设计及实验,焊后热处理工艺的设计及实验,焊接接头金相试样的制备,显微组织的观察,焊接接头的硬度测量实验,最后是组织和性能的测定与分析。第2章 焊接理论知识2.1 焊接性及其实验评定2.1.1 焊接性及影响因素1、焊接性概念焊接性是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够焊接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换句话说,焊接性是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指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参数和结构形式等),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和该焊接接头能否在使用条件下可靠运行。2、影响焊接性的因素焊接性与材料、设计、工艺和服役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人们不可能脱离这些因素而简单地认为某种材料的焊接性好或不好,也不能只用某一种指标来概括某种材料的焊接性。(1)材料因素材料因素包括母材本身和使用的焊接材料。母材和焊材在焊接过程中直接参与熔池或熔合区的冶金反应,对焊接性和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母材或焊接材料选用不当时,会造成焊缝成分不合格、力学性能和其他使用性能降低,甚至导致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也就是使工艺焊接性变差。因此,正确的选用母材和焊接材料是保证焊接性良好的重要因素。(2)设计因素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会影响应力状态,从而对焊接性产生影响。设计结构时应使接头处的应力处于较小的状态,能够自由收缩,这样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和防止焊接裂纹。接头处的缺口、截面突变、堆高过大、交叉焊缝等都容易引起应力集中,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怎大母材厚度或焊缝体积,会产生多向应力,也要避免。(3)工艺因素对于同一种母材,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所表现出来的焊接性有很大的差异。发展新的焊接方法和新的工艺措施是改善工艺焊接性的重要途径。焊接方法对焊接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焊接热源能量密度、温度以及热量输人上,其次表现在保护熔池及接头附近区域的方式上。工艺措施对防止焊接缺陷,提高接头使用性能有重要的作用。最常见的工艺措施是焊前预热、缓冷和焊后热处理,这些工艺措施对防止热影响区淬硬变脆、减小焊接应力、避免氢致冷裂纹等是较有效的措施。合理安排焊接顺序也能减小应力和变形,原则上应使被焊工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尽量处于无拘束而自由膨胀和收缩的状态。焊后热处理可以消除残余应力,也可以使氢逸出而防止延迟裂纹。(4)服役因素焊接结构的服役环境多种多样,如工作温度高低、工作介质种类、载荷性质等都属于使用条件。工作温度高时,可能产生蠕变;工作温度低或载荷为冲击载荷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工作介质有腐蚀性时,接头要求具有耐腐蚀性。使用条件越不利,焊接性就越不易保证5。2.1.2 焊接性评定原则及方法1、焊接性试验的内容针对材料的不同性能特点和不同使用要求,焊接性试验有以下几种。(1)焊缝金属抗热裂纹能力 熔池金属结晶时,由于存在一些有害的元素并受热应力的作用,就可能在结晶末期发生热裂纹。热裂纹是一种较常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缺陷,所以焊缝抵抗产生热裂纹的能力是焊接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是通过热裂纹试验来进行的。热裂纹试验与焊接材料关系密切,母材也有一定影响。(2)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抗冷裂纹能力 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由于组织及性能变化,加之受焊接应力和扩散氢的影响,可能发生冷裂纹。冷裂纹在低合金高强钢焊接中是较为常见的缺陷,而且也是一种严重的缺陷,是焊接性试验中很重要又最常用到的一项试验内容。冷裂纹试验是针对母材进行的试验。(3)焊接接头抗脆性转变能力 经过焊接冶金反应、热循环、结晶、固态相变等一系列过程,焊接接头由于受脆性组织、硬脆的非金属夹杂物、时效脆化、冷作硬化等作用的结果,可能使韧性严重下降,即发生所谓焊接接头的脆性转变。对于在低温下工作的焊接结构和承受冲击载荷的焊接结构,韧性下降是个严重的问题。焊接接头抗脆性转变能力也是焊接性试验常常涉及的一项内容。(4)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 由于使用性能对焊接性提出许多不同的要求,所以又很多焊接性实验项目是从使用性能角度出发制定的,即根据特定的使用条件定制专门的焊接性试验方法。属于这方面的试验内容如:焊接接头耐放射性辐照的能力、蠕变的强度、疲劳强度、抗晶间腐蚀能力等。此外,还有一些针对具体特定结构的专门试验方法。2、评定焊接性的原则评定焊接性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评定焊接接头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为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提供依据;二是评定焊接接头能否满足结构使用性能的要求。焊接性试验方法应符合下述原则:(1)可比性焊接性试验条件应尽可能接近实际焊接时的条件,只有在这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试验结果比较确切地反映实际焊接结构的焊接性本质。试验条件相同时,试验结果才有可比性。(2)针对性所选择或自行设计的试验方法,应针对具体的焊接结构制定试验方案,其中包括母材、焊接材料、接头形式、接头应力状态、焊接参数等。同时,试验条件还应考虑到产品的使用条件。严格按国内外建立的标准的、通用的或公认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这样才能使焊接性试验具有良好的针对性,试验结果才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出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再现性焊接性试验的结果要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再现性。试验数据不可过于分散,否则难以找出变化规律和导出正确的结论。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人为因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多采用自动化及机械化的操作方法。如果试验结果很不稳定,数据很分散,就很难找到规律性,更不可能用于指导生产。应严格试验程序,防止随意性。(4)经济性在符合上述原则并可获得可靠的试验结果的前提下,应力求做到消耗材料少、加上容易、试验周期短,以节省试验费用。此外,在考虑试验成本的同时,还应考虑材料加工、焊接难易程度不同对产品整体制造费用的影响4。3、评定焊接性的实验方法评定焊接性的方法分为间接法和直接试验法两类。间接法是以化学成分、热模拟组织和性能、焊接连续冷却转变图(CCT图)以及焊接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等来判断焊接性,各种碳当量公式和裂纹敏感指数经验公式等也都属于焊接性的间接评定方法。直接试验法主要是指各种抗裂性试验以及对实际焊接结构焊缝和接头的各种性能试验等。评价材料焊接性的试验方法很多,但每一种试验方法都是从某一特定的角度来考核或阐明焊接性的某一方面,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才可能较全面地阐明焊接性,从而为确定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等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1)焊接性的间接评定碳当量法由于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及冷裂纹倾向与钢种的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用化学成分间接地评估钢材冷裂纹的敏感性。各种元素中,碳对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最显著。可级把钢中合金元素的含最按相当于若干碳含量折算并叠加起来,作为粗略评定钢材冷裂纹倾向的参数指标,即所谓碳当量(CE或Ceq)。由于世界各国和各研究单位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同,各自建立一定适用范围的碳当量计算公式。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的公式:公式中,碳当量的数值越大,被焊钢材的淬硬倾向越大,焊接区越容易产生冷裂纹。因此可以用碳当量的大小来评定钢材焊接性的优劣,并按焊接性的优劣提出防止产生焊接裂纹的工艺措施。应指出,用碳当量法估计焊接性是比较粗路的,因为公式中只包括了几种元素,实际钢材中还有其他元素,而且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能用简单的公式反映,特别是碳当量法中没有考虑板厚和焊接条件的影响,所以,碳当量法只能用于对钢材焊接性的初步分析。焊接冷裂纹敏感指数法合金结构钢焊接时产生冷裂纹的原因除化学成分外,还与焊缝金属组织、扩散氢含量、接头拘束度等密切相关。日本学者采用Y形坡口“铁研试验对200多种不同成分的钢材、不同厚度及不同含氢量的焊缝进行试验,提出了与化学成分、扩散葱和拘束(或板厚)相联系的冷裂纹敏感性指数等公式,并可用冷裂纹敏感性指数确定防止冷裂纹所需的焊前预热温度。冷裂纹敏感性公式、应用条件及确定焊前预热温度的计算公式:(2)焊接性的直接评定焊接性的直接试验方法大多是针对钢材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而设计的,因为裂纹是焊接中最常见且危害性最大的缺陷。采用焊接性的直接试验方法,可以通过在焊接过程中观察是否发生某种焊接缺陷或发生缺陷的程度,直观地评价焊接性的优劣。例如可以定性或定量地评定被焊金属产生某种裂纹的倾向,揭示产生裂纹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由此确定防止裂纹等焊接缺陷必要的焊接工艺措施,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工艺参数、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2.2 焊接接头及组织和性能 2.2.1 焊接接头的概念在焊件需连接的部位,用焊接方法制造而成的接头称为焊接接头,简称接头。熔焊焊接接头是在高温移动热源局部加热、快速冷却条件下形成的。根据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的不同特征,接头一般可分为焊缝金属、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四个部分,如图2-1所示。a) 对接接头断面图 b) 搭接接头断面图图2-1 焊接接头示意图1焊缝区 2熔合区 3热影响区 4母材1、焊缝区接头金属及填充金属熔化后,又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凝固后形成。焊缝组织是从液体金属结晶的铸态组织,晶粒粗大,成分偏析,组织不致密。但是,由于焊接熔池小,冷却快,化学成分控制严格,碳、硫、磷都较低,还通过渗合金调整焊缝化学成分,使其含有一定的合金元素,因此,焊缝金属的性能问题不大,可以满足性能要求,特别是强度容易达到。 2、熔合区熔化区和非熔化区之间的过渡部分。熔合区化学成分不均匀,组织粗大,往往是粗大的过热组织或粗大的淬硬组织。其性能常常是焊接接头中最差的。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中的过热区(或淬火区)是焊接接头中机械性能最差的薄弱部位, 会严重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3、热影响区被焊缝区的高温加热造成组织和性能改变的区域。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可分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1)过热区 最高加热温度1100以上的区域,晶粒粗大,甚至产生过热组织,叫过热区。过热区的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是热影响区中机械性能最差的部位。 (2)正火区 最高加热温度从Ac3至1100的区域,焊后空冷得到晶粒较细小的正火组织,叫正火区。正火区的机械性能较好。 (3)部分相变区 最高加热温度从Ac1至Ac3的区域,只有部分组织发生相变, 叫部分相变区。焊接接头是高温热源对基体金属进行局部加热同时与熔融的填充金属熔化凝固而形成的不均匀体6。2.2.2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如图2-2所示,常见的焊接接头有:对接接头a、T形接头b、十字接头c、搭接接头d、角接接头e、端接接头f、套管接头g、斜对接接头h、卷边接头i、锁底对接接头j等。图2-2 焊接接头的基本类型1、对接接头将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被焊工件的边缘相对焊接起来而形成的接头称为对接接头。对接接头是各冲焊接结构中采用最多、也是最完善的一种接头形式,具有受力好、强度大和节省金属材料的特点。具有受力均匀、节省金属等优点,故应用最多。但是,由于是两焊件对接连接,对接接头对下料尺寸和组装的要求比较严格,被连接件边缘加工及装配要求则较高。在焊接生产中,通常使对接接头的焊缝略高于母材板面。由于余高的存在造成构件表面的不光滑,在焊缝与母材的过渡处会引起应力集中。 图2-3 对接接头的几种形式2、T型接头将相互垂直的被连接件用角焊缝连接起来的接头称为T形(十字)接头。T形(十字)接头能承受各种方向的力和力矩。T形接头是各种箱型结构中最常见的接头形式。 由于T形(十字)接头焊缝向母材过渡较急剧,接头在外力作用下力线扭曲很大,造成应力分布极不均匀、且比较复杂,在角焊缝根部和趾部都有很大的应力集中。保证焊透

    注意事项

    本文(16Mn钢焊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