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3第三讲 焊接工艺评定基本知识.doc

    • 资源ID:2927077       资源大小:280.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第三讲 焊接工艺评定基本知识.doc

    第三讲 焊接工艺评定1焊接工艺评定简介1.1焊接工艺评定的定义焊接工艺评定是为验证所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为了保证焊接构件的制造质量,针对焊接构件上的每种焊接接头,都要制订合理的焊接工艺,并且在产品正式焊接前进行模拟实际生产条件的验证性试验及质量检测。焊接工艺评定的目标就是要确定焊接工艺在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实施性;选用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的正确性;焊接工艺措施的有效性;焊接规范参数的合理性;焊接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符合性,最终达到焊接工艺的合理优化。1.2焊接工艺评定的意义焊接工艺评定是焊接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同时可以有效评估生产企业的焊接生产能力。国内外焊接技术标准都明确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和要求,所有焊接企业应以实际生产条件为基础,对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和试验结果负责,只有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规程才能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如果焊接工艺评定的某个检查项目不合格,那么焊接工艺就不允许用于实际生产,需要重新编制焊接工艺,再次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分为锅炉压力容器等法规性产品焊接工艺评定和普通焊接结构焊接工艺评定,锅炉压力容器等法规性产品焊接工艺评定的力学性能试验应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弯曲性能试验以及压力容器产品供货合同要求其它试验。普通焊接结构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产品开发、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技术标准制(修)定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自行确定。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标准规定了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则和常规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明确了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和各种工艺因素影响,制订焊接工艺评定的对接焊缝、角焊缝、耐蚀堆焊等评定规则,以及焊接接头的试验项目、焊接规范参数、取样方法、注意事项等基本要求。2焊接工艺评定文件2.1焊接工艺评定基本流程 一般应根据设计图样、产品要求、技术标准、企业生产条件等因素编制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拟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通过各项技术准备和各种物质条件准备,组织施焊试件并做好原始记录;制取试样、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并评价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归纳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制订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焊接工艺评定的所有试验项目须按试验规范实施进行,完成后填写相关的工艺试验文件。2.2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焊接工艺评定文件包括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原始记录、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书、焊接工艺评定规程。一般焊接工艺评定项目文件应注明焊接工艺评定文件名称、文件类型、试验年度、项目序号、试验内容的主要特征、评定单位及人员等内容,便于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管理、检索和查询,焊接工艺评定项目数量较多时,应尽量采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建立焊接工艺评定项目数据库。2.2.1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2.2.1.1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应由产品生产单位焊接工艺人员提出,主要反映产品焊接前的情况及对焊接工艺评定的技术要求。2.2.1.2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的内容有文件名称、编号;产品使用时的压力、温度、介质、设备类别等产品基本资料;母材牌号、规格、热处理状态及符合标准;焊接接头的连接形式及坡口型式;推荐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产品中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要求及质量检测要求;以及其他试验目标等。2.2.2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2.2.2.1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也称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由工艺人员或焊接试验人员根据有关焊接技术标准、试验条件及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选择确定。2.2.2.2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的内容有文件编号;项目主要技术特征;焊接工艺评定目的;试验母材牌号、规格、数量、热处理状态及符合标准;试验用焊接方法类型、焊接设备及工具、焊接材料型号及烘干要求;产品图纸中的焊接坡口型式及加工方法;主要技术措施及试验步骤;焊道分布示意图及焊接规范参数;探伤方法及要求;力学性能试验中项目、试件数量及技术要求。2.2.2.3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是试板焊接、试样加工的依据,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焊接工艺评定中不同焊接方法使用的焊接规范参数,可参考本单位现有的焊接工艺评定、生产实际情况、查询技术手册等方式选定。2.2.3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原始记录2.2.3.1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的提出的各种工艺要素,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如试验人员、试板编号、场地、时间、设备、仪器、工具、环境条件等。2.2.3.2焊接工艺评定的试验原始记录应真实、准确地记录焊接试板、加工试样的各种条件和数据,如文件编号;母材;焊接材料;坡口型式;焊道分布;焊接规范参数;焊缝外观检查;焊接过程采用的技术措施,为试验结果分析提供依据。2.2.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2.2.4.1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按照规定的格式记载验证性试验结果,对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进行评价的记录报告。既是焊接工艺评定要素的全面汇总,也是焊接工艺评定的最终结论性文件,是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所有焊接工艺评定文件应装订成册,并存挡于焊接工艺评定的完成单位。2.2.4.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容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名称、编号;母材的牌号、执行标准、规格、热处理状态、材料追踪号;母材执行的技术标准、原材料材质书、复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焊接材料的牌号、型号、执行标准、规格、烘干情况、焊接材料材质书、焊接材料复验报告、焊接材料追踪号;坡口型式、试件尺寸及加工方法;焊道分布示意图;焊接方法类型;焊接位置;焊接设备型号及接线极性;焊接环境温度;焊接规范参数;焊前及焊接过程中的工艺措施;焊接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及运行曲线等焊接技术措施。焊缝外观及表面质量检查方法、结果;焊缝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检查方法、执行标准、合格等级;对接焊缝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冷弯试验的执行标准、合格情况;角焊缝焊接接头宏观金相检查的合格情况;耐蚀堆焊试件表面金属化学成分、冷弯试验检测结果。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文件编号XXX2009共1页第1页产品名称部件名称介质工作温度、压力装配关系及坡口形式母材焊接材料牌号牌号规格规格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方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拉伸试验V型缺口冲击试验冷弯试验d3S180°接头件焊缝件热影响区件面弯、背弯件侧弯件焊接接头其它试验无损探伤宏观金相焊接性试验硬度试验工艺要求预热( )、层间温度( )、后热( )、焊后热处理( )执行标准备注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文件编号XXX2009共1页第1页母材牌号规格焊材牌号规格预热温度后热温度热处理工艺接头类型焊材烘干焊接过程示意图推荐焊接规范参数焊接过程焊接方法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速度(cm / min)层间温度()备注焊接设备焊机型号电源极性焊接位置、方向清根要求外观检查探伤方法探伤标准探伤级别评定项目接头拉伸冲击试验面弯/背弯/侧弯焊接性试验宏观金相硬度试验取样数量执行标准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焊接工艺评定原始记录文件编号XXX2009共1页第1页母材牌号规格焊材牌号规格试板编号预热温度()后热温度()接头类型焊材烘干加热方法环境温度施焊地点测温仪型号焊机型号试板尺寸焊接位置电源极性自动化程度施焊方向焊道(层)分布施 焊 过 程 记 录焊接过程焊接方法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速度(cm / min)层间温度()备注外观检查正面焊缝宽度/高度检查结果背面焊缝宽度/高度无损探伤清根要求焊后热处理过程记录评定人焊工日期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文件编号PQR2009共2页第1页接 头 形 式 及 坡 口 尺 寸 简 图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方向环境温度设备电源极性预热温度预热方法测温仪型号母材焊接材料牌号牌号规格规格供货状态烘干情况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牌号类别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报告编号CMnSPSiCrRMMPaReLMPaA%Z%AkVJ标准合格证标准合格证标准合格证标准合格证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文件编号PQR2009共2页第2页焊前准备焊接规范参数焊层(道)焊接方法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速度(cm / min)层间温度()备注后热处理焊后保温焊后热处理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报告编号: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弯曲试验d4S180°RM(MPa)ReL(MPa)断裂位置面弯背弯侧弯V型缺口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焊缝:热影响区:无损探伤方法报告编号标准合格等级分析及结论:焊接工艺评定文件资料XXX2009内容特征:完成单位:完成日期: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一览表第页序号工艺评定报告编号钢材牌号规格焊材牌号规格焊接方法焊缝形式坡口形式适用范围3焊接工艺评定原则3.1焊接工艺评定总则3.1.1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材料焊接性能为依据,并在产品焊接之前完成。材料焊接性分析可采用碳当量计算、低合金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指数计算、焊接连续冷却组织转变图(CCT图)法等间接估算法,也可通过GB/T 4675.1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法、GB/T 4675.5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方法等焊接性试验进行确定。3.1.2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用于角焊缝。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反之亦可。评定角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角焊缝试件。管与板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板材的角焊缝,反之亦可。对于截面全焊透的T型接头和角接接头,当无法检测内部缺陷,又不能保证焊透时,可以增加型式试验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经解剖试验确认后才能允许焊接产品。3.1.3对接焊缝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其中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的焊接工艺性能;补加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的焊接工艺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需增加补加因素;次要因素是指对要求测定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焊接工艺因素。3.1.4焊接试验使用设备、仪表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使用钢材、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应标准或技术协议,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接人员使用本单位焊接设备焊接试件3.1.5焊接工艺评定中的每份文件均要有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字,才能生效。3.2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3.2.1焊接方法对焊接工艺评定影响3.2.1.1改变焊接工艺评定中焊接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电渣焊)时,需重新评定。3.2.1.2当同一条焊缝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同的焊接工艺时,推荐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进行组合评定;也可按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分别进行评定。3.2.1.3当变更任何一个重要焊接因素需重新评定。3.2.1.3.1焊条电弧焊改变焊条牌号。3.2.1.3.2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改变实心焊丝或药芯焊丝牌号。3.2.1.3.3埋弧焊、电渣焊改变焊剂牌号。3.2.1.3.4钨极氩弧焊添加或取消填充金属。3.2.1.3.5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添加或取消附加的填充金属。3.2.1.3.6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的实芯焊丝改为药芯焊丝或相反;改变保护气体种类或混合保护气体配比。3.2.1.3.7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的预热温度比已评定合格值降低50以上,反之可不重新评定,但应考虑补加因素影响。3.2.1.3.8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从喷射弧、熔滴弧或脉冲弧改变为短路弧,或反之。3.2.1.4当变更任何一个补加因素,需相应进行冲击韧性试验。3.2.1.4.1焊条电弧焊用非低氢型药皮焊条代替低氢型药皮焊条。3.2.1.4.2焊条直径改为大于6mm,反之应重新评定。3.2.1.4.3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用具有较低冲击功的药芯焊丝代替具有较高冲击功的药芯焊丝。3.2.1.4.4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从评定合格的焊接位置改变为向上立焊。3.2.1.4.5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最高层间温度比经原始记录值高50以上。3.2.1.4.6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改变电流种类或极性。3.2.1.4.7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增加线能量或单位长度焊道的熔敷金属体积超过已评定合格值。3.2.1.4.8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由每面多道焊改为每面单道焊;多丝焊改为单丝焊。3.2.1.5当变更焊接方法中任何一个次要因素,需相应的重新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3.2.1.5.1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改变坡口形式或坡口根部间隙;增加或取消非金属或非熔化的金属焊接衬垫。3.2.1.5.2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改变焊接位置;改变电流值或电压值;改变不摆动焊或摆动焊。3.2.1.5.3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改变焊前清理和层间清理方法;改变清根方法;有无锤击焊缝的改变;手工操作、半自动操作或自动操作之间的改变。3.2.1.5.4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取消单面焊时的钢垫板。施焊结束后至焊后热处理前,改变后热温度范围和保温时间。3.2.1.5.5钨极氩弧焊增加钢垫板;在同组别号内选择不同钢板做垫板;改变填充金属横截面积;改变钨极的种类或直径;在直流电源上叠加或取消脉冲电流。3.2.1.5.6焊条电弧焊用低氢型药皮焊条代替非低氢型药皮焊条;改变焊条直径(不大于6mm)。3.2.1.5.7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用具有较高冲击功的药芯焊丝代替具有较低冲击功的药芯焊丝;改变保护气体流量;改变喷嘴尺寸。3.2.1.5.8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改变焊丝直径;改变焊丝摆动幅度、频率和两端停留时间;导电嘴至工件的距离。3.2.1.5.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需做清根处理的根部焊道改变向上立焊或向下立焊的焊接位置。3.2.1.5.10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由单丝焊改为多丝焊,或反之。3.2.2母材对焊接工艺评定影响3.2.2.1焊接工艺评定用的母材应与产品相同。为了减少焊接工艺评定的重复工作量,把母材分为类、组。分类情况见表3-1。3.2.2.2当两种或多种母材分别为不同类号、组号的焊接工艺评定,必须采用相应类号、组号的母材组合进行。尽管各类、组号母材的自身焊接工艺评定已经合格,也仍须进行该组合的焊接工艺评定。3.2.2.3对于P1、P2、P3类号的母材,某一钢号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在重要因素、补加因素条件相同时,可以用于同组别号的其它钢号;当较高类组号的母材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在重要因素、补加因素的条件相同时,可以用于该类组号母材与较低类组号母材之间。3.2.2.4对于未列入表3-1范围的碳素钢、耐热钢、低合金钢,应单独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表3-1 母材类、组分类母材类组号母材种类钢号举例P11 碳钢、碳锰钢 RM481MPa Q235(GB 700、GB 912、GB/T 3274) 10,20,25(GB 699、GB 3087、GB/T 8163) 20R(GB 6654) 20g,22g(GB 713) ZG25(GB 979)P12 碳钢、碳锰钢 RM =481549MPa Q345(GB/T 1591) 16Mng,15MnVg(GB 713) 35(GB 711) ZG20SiMn(GB 979) 16MnR,15MnVR(GB 6654) A633D,SM50BP13 碳钢、碳锰钢 RM549618MPa 45(GB 711) 15MnVNR(GB 6654)P23 调质处理的低合金钢 13MnNiMoNbR,18MnMoNbR (GB 6654)P31 Cr1%,Mo1%铬钼钢 RM481MPa 12CrMo,15CrMo,12CrMoV(GB 6479、GB 9948)P32 Cr1%,Mo1%锰钼钢 RM481549MPa 20MnMo(JB 4726)P33 Cr1%,Mo1%锰钼钢 RM549618MPa 18MnMoNb,20MnMoNb(JB 4726)3.2.3焊后热处理对焊接工艺评定影响碳素钢、耐热钢、低合金钢钢材焊后热处理分为:不进行焊后热处理;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消应力热处理);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如正火);先高于上转变温度,继之在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即正火或淬火后继之回火);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焊后热处理。改变焊后热处理类型,需重新评定。试件的焊后热处理应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的焊后热处理类型应相同。3.2.4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厚度与适用的焊件厚度对接焊缝试件厚度应充分考虑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评定合格的对接焊缝试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厚度有效范围:若试件母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按表3-2、表3-3规定;除此之外,按表3-4、表3-5规定。当焊件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试件评定合格后当T8mm时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一律为0.75T,如试件经高于上转变温度的焊后热处理时仍按原规定执行。试件经超过上转变温度的焊后热处理适用于焊件的母材最大厚度为1.1T。 表3-2 试件母材厚度与焊件母材厚度规定 (mm)试件母材厚度T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最大值T<1.5T2T1.5T<81.52T,且不大于12T80.75T1.5T 表3-3 试件焊缝金属厚度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规定 (mm)试件焊缝金属厚度t适用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最大值T<1.5不限2t1.5t<8不限2t,且不大于12t8不限1.5t注:t指同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在试件上所熔敷的焊缝金属厚度。表3-4 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规定(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横向弯曲试验) (mm)试件母材厚度T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适用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1.5T2T不限2t1.5T101.52T不限2t10<T<3852T不限2t385200*不限2t(t<20)385200*不限200*(t20)注:限于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多道焊。 表3-5 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规定(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纵向弯曲试验) (mm)试件母材厚度T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适用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1.5T2T不限2t1.5T101.52T不限2t>1052T不限2t3.2.5一般产品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项目3.2.5.1对接焊缝试件和试样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严重咬边及焊缝尺寸超差,并执行JB4730进行无损检测。3.2.5.2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项目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当规定时)和弯曲试验。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应符合表3-6的规定。5.2.5.3当试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时:拉伸试样和弯曲试样的受拉面应包括每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的焊缝金属; 当规定做冲击试验时,对每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都要做冲击试验。表3-6 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项目和取样数量试件母材的厚度T (mm)试验项目和取样数量(个)拉伸试验弯曲试验2)冲击试验4)5)拉伸1)面弯背弯侧弯焊缝区热影响区4)T < 1.52221.5 < T102223310 < T202223)33T202433注:1)一根管接头全截面试样可以代替两个板形试样。 2)当试件焊缝两侧的母材之间或焊缝金属和母材之间的弯曲性能有显著差别时,可改用纵向弯曲试验代替横向弯曲试验。纵向弯曲时只取面弯和背弯试样各2个。 3)可以用4个横向侧弯试样代替2个面弯和2个背弯试样。 4)当焊缝两侧母材的钢号不同时,每侧热影响区都应取3个冲击试样。 5)当无法制备5mm×10mm×55mm冲击试样时,免做冲击试验。 3.2.6一般产品焊接工艺评定试样要求和合格指标3.2.6.1一般产品焊接工艺评定试件上试样的位置3.2.6.1.1板材对接焊缝试件上试样的位置3.2.6.1.2管材对接焊缝试件上试样的位置3.2.6.2拉伸试验3.2.6.2.1取样和加工要求试件的余高应以机械方法去除,使之与母材齐平。试样厚度应等于或接近试件母材厚度T;厚度小于或等于30mm的试件,采用全厚度试样进行试验;当试验机受能力限制不能进行全厚度的拉伸试验时,则可将试件在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层取样,等分后制取试样厚度应接近试验机所能试验的最大厚度,等分后的两片或多片试样试验代替一个全厚度试样的试验。3.2.6.2.2试样形式紧凑型板接头带肩板形试样适用于所有厚度板材的对接焊缝试件。3.2.6.2.3试验方法拉伸试验按GB/T 228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3.2.6.2.4拉伸试验合格指标 试样母材为同种钢号时,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母材标准规定值的下限值;试样母材为两种钢号时,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两种钢号标准规定值下限的较低值;同一厚度方向上的两片或多片试样拉伸试验结果平均值应符合上述要求,且单片试样如果断在焊缝或熔合线以外的母材上,其最低值不得低于母材钢号标准规定值下限的95%(碳素钢)或97%(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3.2.6.3冲击试验3.2.6.3.1取样和加工要求试样取向:试样纵轴应垂直于焊缝轴线,缺口轴线垂直于母材表面。取样位置:在试件厚度上的取样位置见附录图4。焊缝区试样的缺口轴线至试样的轴线与熔合线交点的距离大于零,且应尽可能多的通过热影响区。3.2.6.3.2试样形式及试验方法 试样形式、尺寸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229的规定。3.2.6.3.3冲击试验合格指标 每个区三个试样为一组在确定温度下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应符合图样或相关技术文件规定,且不得小于27J,至多允许有1个试样的冲击吸收功低于规定值,但不低于规定值的70%。3.2.6.4弯曲试验3.2.6.4.1取样和加工要求试样的焊缝余高应采用机械方法去除,面弯、背弯试样的拉伸表面应齐平。3.2.6.4.2试样形式 面弯和背弯试样试件厚度T10mm时,试样厚度S与T相等或接近;T > 10mm时,S=10mm,从试样受压面加工去除多余厚度。横向侧弯试样板材试样宽度为38mm。当试件厚度T为1038mm时,试样宽度等于试件厚度;当试件厚度T大于38mm时,允许沿试件厚度方向分层切成宽度为2038mm等宽的两片或多片试样的试样代替一个全厚度侧弯试样的试验。3.2.6.4.3试验方法弯曲试验按GB/T 232和表6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完好性和塑性。3.2.6.4.4弯曲试验合格指标 试样弯曲到规定角度后,其拉伸面上沿任何方向不得有单条长度大于3mm的裂纹或缺陷,试样的棱角开裂一般不计,但由夹渣或其它焊接缺陷引起的棱角开裂长度应计入。若采用两片或多片试样时,每片试样都应符合上述要求。3.3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规则3.3.1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因素类型参见3.2.13.3.2角焊缝试件尺寸板材角焊缝试件尺寸见表3-7。管材角焊缝试件,可用管板试件。表3-7 板材角焊缝试件尺寸翼板厚度T1腹板厚度T23T1>3T1,但不小于3 注:1、焊脚为T2,且不大于20mm。 2、金相试样尺寸:只要包括全部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即可。3.3.3角焊缝试件和试样检验项目 有外观检查、金相检验(宏观)。外观检查中角焊缝试件不得有裂纹。3.3.4金相检验取样和加工要求3.3.4.1板材角焊缝试样 试件两端各去20mm,然后沿试件纵向等分切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取一个面进行金相检验,任意两检验面不得为同一切口的两侧面。3.3.4.2管材角焊缝 每块等分切取4块试样,焊缝的起始和终了位置应位于试样焊缝的中部;每块试样取一个面进行金相检验,任意两检验面不得为同一切口的两侧面。3.3.5合格指标3.3.5.1焊缝根部应焊透,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3.3.5.2角焊缝两脚之差不宜大于3mm。3.3.6在角焊缝的条件下,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试件厚度可以代表任意的焊件厚度。但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焊脚尺寸与可代表的焊件焊脚尺寸之间的关系规定见表3-8。表3-8 试件焊脚尺寸与焊件焊脚尺寸规定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焊脚尺寸K可代表的焊件焊脚尺寸20>0.75 K1.5 K>20>153.4耐蚀堆焊工艺评定方法(举例)4焊接接头试验的注意事项4.1常规焊接接头试验中的技术文件4.1.1常规焊接接头试验中试验项目技术文件、试件的编号由焊接试验人员自行编制,但应简明、易懂、清晰,如编号加入项目代号、项目缩写、日期等。常规焊接接头试验中的技术文件种类至少应具有试验方案、试验记录、试验报告等内容,其原件由试验完成单位保存。4.1.2常规焊接接头试验的试验报告应由项目负责人签字、主任工程师互校、主管所长审批,并由试验完成单位盖章后,提供给试验委托单位。4.2常规焊接接头试验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4.2.1常规焊接接头试验的一般过程焊接接头由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组成,焊接接头试验的重点是焊缝、热影响区。常规焊接接头试验前应明确试验要解决的问题及其中的主要因素。常规焊接接头试验的一般过程通常有:了解或进行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试验及热处理状态等;进行母材抗裂性试验;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规格;制备焊接试板并加工坡口;焊接试板及必要的热处理;试件加工;进行相应的焊接接头探伤、理化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完成试验报告。4.2.2常规焊接接头试验的主要内容4.2.2.1一般进行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验;焊接接头(焊缝、热影响区)常温冲击试验;焊接接头弯曲试验。还可以进行钢材、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检测;焊接接头常温硬度试验。4.2.2.2焊接接头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的选择、对比试验。4.2.2.3对于低温环境(0 -50)工作的各种焊接接头应进行相应温度的低温冲击试验,也可以进行系列温度的冲击试验、无塑性转变温度的落锤试验。4.2.2.4对于高温状态工作的各种焊接接头应进行一定温度的短时高温拉伸试验。4.2.2.5进行焊接性试验,如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法、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方法、T型接头焊接裂纹试验等。4.2.2.6焊接接头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其中无损检测的表面探伤有磁粉探伤和着色探伤;无损检测的内在质量探伤有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4.2.2.7对于有些焊接接头还可进行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疲劳(高周、低周)试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裂纹张开位移试验等。4.3常规焊接接头试验的基本要求4.3.1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验及短时高温拉伸试验4.3.1.1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验和短时高温拉伸试验应执行GB/T 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和GB/T 265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3.1.2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样和短时高温拉伸试样应从试板横向制取,试样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周围的母材三个部分。4.3.1.3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样类型、尺寸和试验结果4.3.1.3.1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验推荐采用板状试样,采用板状试样可以更大面积地检测焊接接头断裂截面的连接强度,也可采用圆形试样。4.3.1.3.2当采用板状试样时,如果试样厚度超过30mm,可从焊接接头不同厚度区域取样,以多个试样代替全厚度的单个试样,但每个试样厚度以30mm为宜,并在试验报告注明试样位置。4.3.1.3.3当使用火焰切割制取板状试样毛坯时,板状试样毛坯宽度须不小于45mm;当使用机械方法制取板状试样毛坯时,板状试样毛坯宽度须不小于40mm,从而保证板状试样宽度须不小于37mm的要求。4.3.1.3.4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样应使用机械方法去除焊缝余高,使之与母材原始表面齐平。4.3.1.3.5焊接接头常温拉伸试验结果应记录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断裂位置,同一位置的一组试样数量为两件。4.3.1.4焊接接头短时高温拉伸试样类型、尺寸和试验结果4.3.1.4.1焊接接头短时高温拉伸试验推荐采用圆形试样,试样使用机械方法加工,两侧夹持端加工螺纹,短时高温拉伸试样毛坯截面须不小于25mm×25mm,同一位置的一组试样数量为三件。4.3.1.4.2焊接接头短时高温拉伸试验结果应记录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断裂位置。4.3.2焊接接头(常温、低温)冲击试验4.3.2.1焊接接头(常温、低温)冲击试验应执行GB/T 229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和GB/T 2650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4.3.2.2焊接接头(常温、低温)冲击试样应从试板横向制取,V型缺口轴线应垂直于焊缝表面,试样V型缺口位置应包括焊缝及每侧母材的焊接热影响区,同一位置的一组试样数量为三件。4.3.2.3在焊接接头冲击试样加工过程中应注意V型缺口位置和方向,做好试样标记的移植。4.3.2.4焊接接头冲击试样使用机械方法加工,试样毛坯截面须不小于15mm×15mm。4.3.2.5焊接接头进行冲击试验时,建议采用单边V型或K型坡口,热影响区冲击试样缺口加工于直边一侧。4.3.2.6焊接接头(常温、低温)冲击试验结果应记录试样的类型、试验温度、试样破断的冲击吸收功或冲击韧性值,试验报告中应计算其平均值。4.3.3焊接接头弯曲试验4.3.3.1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应执行GB/T 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和GB/T 2653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4.3.3.2焊接接头弯曲试样应从试板横向制取,横向弯曲试样的弯轴中心应对准焊缝中央,允许采用酸浸方法确定焊缝位置。4.3.3.3焊接接头制取板状弯曲试样,当试板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时,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推荐采用侧弯,试样数量为四件。当试板厚度小于20mm时,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推荐采用面弯和背弯,试样数量为各两件。4.3.3.4焊接接头弯曲试样使用火焰切割、机械方法加工,侧弯试样火焰切割毛坯宽度须不小于20mm,机械方法加

    注意事项

    本文(3第三讲 焊接工艺评定基本知识.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