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基于凝视理论的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毕业论文1.doc

    • 资源ID:2922353       资源大小:121.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凝视理论的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毕业论文1.doc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基于凝视理论的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摘 要凝视是一种专注的、长时间的、审视的看。凝视理论关注游客的需求与审美。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内涵深厚的古都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南京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从凝视理论出发,对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南京文化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机制和体制的陈旧,宣传力度的不足等。并根据南京的实情提出改革创新体制,加强宣传力度等建议,希望能够更好的传播与塑造南京文化旅游的形象。关键词:文化旅游;南京;凝视理论;资源开发ABSTRACTGazing means a dedicated, longtime and surveying look. The theory of gazing focuses on the needs and aesthetics of the tourists. Nanjing is an old capital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e, rich in connotations and tourism resources, but she has a long way to go in terms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The following passage, from the point of the theory of gazing, based on plenty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deals with some problems lying in the cultural tourism of Nanjing, such as old mechanism and system, as well as the lack of publicity and the like. Also, it wil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anjing, put forward some system Innovations 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which is intended to better spread and shape the image of Nanjing's cultural tourism.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 Nanjing; theory of gazing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1.3研究综述11.4研究内容21.5研究方法3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42.1相关概念42.1.1旅游文化42.1.2文化旅游42.2理论基础42.2.1旅游凝视理论42.2.2文化创意理论5第三章 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条件及问题63.1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条件63.1.1南京文化旅游资源概况63.1.2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市场评价63.2南京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83.2.1欠缺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杂乱83.2.2文化旅游推广力度弱,方式较为陈旧83.2.3旅游景点主题不突出,缺乏深刻内涵83.2.4文化旅游产品无特色,新颖性待提升9第四章 基于凝视理论的南京文化旅游发展对策104.1改革创新体制,开放文化旅游市场使其活跃104.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南京文化旅游的知名度104.3文化理念创新,努力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内涵104.4实现产品创新,打造出多条特色的旅游线路104.5选择合适模式,发展具有创意的旅游新景点114.6发挥集聚效应,实现旅游创意产业区域合作11结束语12致 谢13参考文献14附录15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有闲暇的时间和金钱的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个原因,促进了近年来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文化成为了旅游者进行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文化旅游,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精神的灵魂,它渗透于旅游的各个方面。文化旅游以它与众不同的方式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它正在慢慢的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文化旅游是由传统的旅游业不断发展而提升到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对于精神享受的一个阶段,实践证明,凡事都要和创新挂钩,才能不断的与时俱进,站在发展的前列,所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本文认为它不仅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使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这种以休闲和体验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产业,也是一种推进社会更好更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国内外,欧美国家,如英国,英国,以及英国伦敦,美国旧金山等城市以文化旅游作为它旅游业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亚洲的一些城市,如东京,新加坡,也都相继成为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聚集地,他们都意识到了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在国内,早在1997年,旅游业在一些地区就成为其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在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更是将文化产业列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之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和旅游的融合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在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知识,文化认知的不断提升,旅游业过度到文化旅游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1.2研究意义南京,从越王时期便是越城,后来历史更变至今,被人们冠上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几千年来它沉淀的文化资源那是相当之巨丰富,它为南京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鉴定了强硬的物质基础,可是,目前市场上很多文化旅游产品的出现,他们所揭示的文化内涵,也仅仅是一些表面上的虚的东西,并没有从根本,从深层次的去体验文化的内涵。本文基于凝视理论,带着一些创意的视角来浅析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的不足,希望对于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有参考价值。1.3研究综述国外学者Reisinger1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行为,这种行为是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着特殊兴趣的游客而发生。他认为文化旅游包括艺术旅游,还有信仰、遗产、习俗等旅游,例如宗教活动、地方小吃的品尝以及地方戏曲及舞蹈等等,另外,如有关自然历史的旅游、为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生物的生态旅游、观看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以及乡村旅游等也属于文化旅游之列。文化旅游在旅游学的书籍中很常见到,有关文化与旅游之间密切联系的论述也十分常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的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底蕴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魏震铭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想了解不同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行为2。文化旅游就是借助不同的载体,创造一系列机会让游客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从而丰富人们的感受和阅历、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李一平3以香港遗产旅游地为例,表现游客选择遗产地的主要原因:在遗产地旅游有利于游客了解香港社会早期生活、遗产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不同、旅游资源功能也都不相同,它们代表着特别的香港文化特性,去旅游资源集中的遗产地旅游,有助于向游客展示遗产的整体魅力;遗产地有利于让游客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文化和社会变迁。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大致如下:表1 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1文化旅游是一种以文化旅游产品为客体的特色旅游活动,文化旅游产品就是以文化为卖点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2文化旅游就是以文化审美和文化体验为动机而进行的旅游活动,能满足文化旅游者文化体验和文化审美的旅游产品就是文化旅游产品3张国洪4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涉足、接触、观赏、体验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过程,认为文化旅游产品是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线路。4张陆、寇跃灵5他们认为文化旅游产品是以地域和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信仰、艺术、风俗、习惯、历史等为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提供给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5肖忠东6认为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地域文化为内容,通过各种文化载体、以各种形式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旅游产品。上述各观点对文化旅游的旅游产品属性有着共同的认知,并无太大分歧。虽基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旅游产品内涵,但他们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诉求。但是对文化旅游的类型却很少述及,通俗的讲,应该各自怎样彰显哪些个性化文化属性的符号,什么是文化旅游的灵魂,作为,应该怎样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类型细分却几乎没有提及,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先对文化旅游概念应首先明晰“旅游”前为何要加上“文化”二字,否则文化旅游对于旅游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本文的创新点就是基于凝视理论,对于南京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一系列的简单细分,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4研究内容本文通过调研,在分析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的基础之上结合南京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针对南京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于促进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打造具有创新性的旅游新景点,加强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南京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以促进南京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1.5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是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不定点在各大景点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了全面的问卷发放调查并统计,得出对于南京较为真实的文化旅游发展的概况,在调查前收集相关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和经过有关专家调研改进,设计出的问卷及统计出来的数据,也是一些颇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它们让笔者更具有说服力的了解南京文化旅游的现状,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2.1.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7,它是一种由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产生于传统的旅游这一行业和行为方式,它是旅游者围绕旅游这个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它是集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和为旅游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的一种媒介,通俗点说就是任何对于旅游文化所进行的研究,都不该脱离这三要素。在旅游三要素中,旅游的主体,也就是旅游者,被放在了研究的中心,成为了重中之重。就好比从一些外文文献上提到旅游文化时,大部分都是用的“tourist culture”一词,由tourist这个单词可以简单的看出,这是一种突出旅游者的,关乎人的文化。2.1.2文化旅游对于旅游文化而言,有关文化旅游的文献及讨论则显得较少,但实际上文化旅游的出现并不比旅游文化出现的晚,甚为更早,因为文化旅游要经过长期的积淀才能成为一种旅游文化。所以笔者要更详细的解释叙述一下文化旅游。早在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就给文化旅游在广义和狭义方面下了定义,从广义上讲,文化旅游包含许多方面,游客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历史遗产,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到他们当代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从狭义上讲,这是一种人类对文化动机进行的移动,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8。国内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主要这几种:文化旅游属运动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9;它是一种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为目的的行为过程10;旅游产品的供应者为其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旅游区文化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为目的的旅游产品11;它是一种是人们对异质文化的求知和好奇引发、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并体验异质文化,以此满足文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12;游客以观光、参与等行为为媒介,通过了解、熟悉特定区域的文化特性来达到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等目的的精神和文化上的一种旅游活动13;它是一种旅游类型,是一种是游客以消费文化为旅游产品,体验享受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进而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活动14;它是游客为满足自身文化需求,通过参与相关旅游活动,享受精神愉悦的过程15。2.2理论基础2.2.1旅游凝视理论旅游凝视理论这一重要概念是约翰·厄里在游客的凝视一书中提出的。凝视理论的提出为今后研究旅游界一些相关现象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凝视是一种长时间、专注、审视的“观看”,这种“观看”涉及到观看者和被观看者的个人身份16到20世纪90年代初,凝视理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逐渐拓展到旅游者的凝视 17 。刘丹萍18指出:厄里的游客凝视实为一种隐喻的说法,它不仅指观看这一动作,而是将旅游的欲求、旅游的动机和旅游的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它代表了游客对地方的一种作用力。在这种作用力下旅游接待地将会尽量满足外来游客的欣赏口味,并获得经济效益。2.2.2文化创意理论国外现代经济学家熊彼得在二十世纪初提出创新一词,当然创新并不完全等同创意,可仍可以将创新当作创意的始祖。创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新颖独特的见解或意境”。国外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定义为“代表一人或者多人创意产生的催生新事物的能力,这种创意产生必须是原创的,个人的,并具深远意义的”。他还强调创意的主体侧重于个人,不管是将某新事物赋予新含义亦或是从无到有,都属创意范畴。创意与创新有所不同,创新是摒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其中有抛旧的环节。而创意的意思则较为广泛,抛旧并非创意的必要条件,所以,创意包含创新19。第三章 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条件及问题3.1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条件3.1.1南京文化旅游资源概况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本文从资源属性上对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了大概的划分。表2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形态类型文化旅游资源资源的名称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主题公园风情体验型、历史文化型、游乐型、情景模拟型等公园白马石刻公园、南京蒙古草原风情园、八卦洲沙漠风情园等。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金箔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艺术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等。古迹宗教建筑、历史建筑、园林公园、宫殿建筑等夫子庙、阅江楼、灵谷寺、总统府、明孝陵、中山陵、鸡鸣寺、栖霞寺、莫愁湖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艺术类活动艺术节金陵乐府、溧水民间龙灯、南京雨花石艺术节、方山大鼓等文化历史活动节庆活动,宗教节日,民间节日金陵灯会、端午游秦淮、南京国际梅花节、江心洲葡萄节、南京横溪西瓜节等民俗风情饮食文化,服饰习俗,婚丧南京鸭文化等3.1.2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市场评价南京,它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类型也较为齐全,南京建城有近2500年的历史,建都史也有近440年。根据不完全统计,从30万年前汤山的猿人头盖骨到展示六朝风韵的台城柳絮,从110里长的秦淮河到保存最完整的明城墙,从代表了革命精神的中山陵到令人肃然起敬的雨花台,南京共有文化旅游资源489处。其中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281处。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南京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刻的基础。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多,而且具备了多重的利用方式,使得各种旅游资源形成了良好的组合模式。南京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方便开发利用。其中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以夫子庙为中心的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二是以钟山风景区为代表的5A级旅游景区,三是以民国文化为主的玄武、鼓楼区的总统府等景区,这三个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都是较为鲜明的,便于开发和利用,形成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线路。除此之外,南京的文化旅游优势资源开发较好,尤其是靠近市区的,但与之对应的低级别资源开发则较差,如郊区。不过即便是在市区,也还有很多景点没有进行开发,或者说开发起来难度较大更为贴切。笔者在概括了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并对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做出简单的市场评价后,做出了500份调查问卷,并统计了结果。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在夫子庙、明孝陵、总统府、雨花台风景区等景点,以及在南京湖南路商业圈,新街口商业圈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段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社会特征部分和主体问卷(见附件1),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94份,其中有效问卷480份。现统计结果如下:表3 问卷统计表资源类型性质选项(最多项)A项B项C项D项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山体紫金山24259141542水体秦淮河19751159730植物梧桐树129751661064人文旅游资源历史古迹中山陵53138206749红色旅游资源大屠杀纪念馆13926537390历史名人曹雪芹14751402393现代建筑南京长江大桥22715556393风俗节庆夫子庙灯会4728781623宗教文化资源栖霞寺13019761911古称金陵27060331116土特产盐水鸭147142871022民间工艺品云锦19382541492现代文化街区新街口购物街71127235470南京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广泛分布。结合南京的自然地貌特征,在自然资源中,本文将山体、水体、植物作为代表,山体景观分别选择了牛首山、紫金山、栖霞山和将军山,水体景观选择了秦淮河、莫愁湖、玄武湖和长江,植物景观选择了在南京分布较为广泛具有代表性的市花梅花、市树雪松、梧桐树和红枫。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个时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等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南京的悠久历史使得它拥有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本文从历史遗迹到现代建筑,从物质文明到非物质文化,选择了十个具有可塑性的人文旅游资源做为代表,包括:历史古迹、红色旅游资源、历史名人、现代建筑、民俗节日、宗教文化、古称、土特产、民间工艺品、现代文化街区。同时每个类型设计了4个备选项。其中历史古迹选择了总统府、夫子庙、中山陵和明孝陵,红色旅游资源选择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历史名人选择了王羲之、谢安、陶弘景和曹雪芹,现代建筑选择了南京长江大桥、南京紫峰大厦、南京图书馆和金陵饭店,风俗节日选择了南京国际梅花节、夫子庙灯会、汤山温泉节和栖霞山红枫节,宗教文化资源选择了鸡鸣寺、栖霞寺、大报恩寺和灵谷寺,古称选择了金陵、建康、集庆和石头城,土特产选择了盐水鸭、雨花石、雨花茶和鸭血粉丝,民间工艺品选择了云锦、剪纸、仿古雕和金陵折扇,现代街区选择了1912酒吧街、湖南路小吃、新街口购物街和珠江路数码街。对于山体、红色旅游资源、风俗节庆和古称,分别以紫金山、大屠杀纪念馆、夫子庙灯会和金陵当选为被调查者认可度超过半数的选项,亦或说它们能代表南京的文化内涵更为贴切。对于土特产,通过走访得知,来南京旅游的人或是去外地看望亲友的人,都会选择雨花石和盐水鸭作为特产馈赠,因为本文的调查问卷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选项,可在这一问题上,雨花石和盐水鸭分别以142和147的认可度不分伯仲。3.2南京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3.2.1欠缺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杂乱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南京的市场范围和各家文化单位拥有的各种资源处在一种行政分割的状态下,品牌、资本、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并未充分有效地配置利用。很多行业内有省属和市属两个不同级别,且省市两级的行政机构各自为政,比如,夫子庙到中华门城堡的风光带就是多部门管理、各自为营的一个案例。其中大成殿属于夫子庙旅游股份公司,瞻园属于区文物局,江南贡院属于区文化局,中华门城堡属于区建设局,这就无法一致共同来管理,使得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出现了人气虽旺,名气也大,可财气却不足的窘境。3.2.2文化旅游推广力度弱,方式较为陈旧文化旅游资源要被游客所认识并欣赏,走向世界,要具备知名度和口碑。广告是开拓文化旅游资源市场的起点,南京旅游业在广告的花费支出上与国内其他旅游业发达城市相比距离还是不少的。如2006年,南京用于旅游宣传推广的经费为1000万元,而同年杭州用于旅游宣传经费为4000万元,大连为3000万元,苏州为1800万元。旅游宣传经费不高,营销网络弱,它就成为南京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弱点,使南京旅游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都下降。其次,推广的方式也很陈旧。3.2.3旅游景点主题不突出,缺乏深刻内涵最近几十年,南京有关部门根据历史、传说开发了一些新旅游景点,但影响较小,主要是景点缺乏文化内涵。如在夫子庙东的秦淮河畔桃叶渡,传说是因为东晋王献之在此处迎送他的爱妾桃叶而得名,形成经典。近代以来,这一经典根本就是名存实亡,只剩下石碑和牌坊,有关部门甚至在原桃叶渡旧址上建造吴敬梓故居,遭到了人们的一致反对。许多例子都能说明,南京在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虽在逐渐挖掘文化内涵,但对于如何开发并能表现景点内涵仍然缺乏力度。3.2.4文化旅游产品无特色,新颖性待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其决定性因素在于它能否适应游客的偏好,同时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南京的旅游纪念品大部分都缺乏特色,它们雷同,质量粗糙,并且价格很是混乱。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旅游纪念品销售额占到旅游总收入的40%-60%,而南京的旅游纪念品销售额只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如上图数据也能表明,游客在南京买的纪念品大部分是雨花石、桂花鸭、雨花茶、云锦、金箔这几样老产品,另外,在旅游线路上,南京的文化旅游产品大多数还以一日游的产品形式为主,其他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或尝试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文化旅游专线,不能满足外地游客对南京文化需求的满足。第四章 基于凝视理论的南京文化旅游发展对策4.1改革创新体制,开放文化旅游市场使其活跃基于景区和游客的凝视,要求景区应运用市场经济的经营观,推进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经营性的文化资产实行资本运营,并通过资产置换、资产重组、引资改造,产权出售、合作经营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活跃资产,发展优质资产,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积极优化文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打破地域、行业、部门陈规,树立资源市场意识,盘活文化旅游资源,激活现有文化旅游景点的综合潜能,以此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4.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南京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旅游地发展兴盛与其景观、文化等资源的质量,宣传力度等关键因素密不可分。南京文化旅游要想进一步发展不加强自身的营销宣传力度是不行的。基于旅游凝视,当地人对于本地资源的凝视,突出文化资源的优势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明城墙,它是世界最大的古城墙,比巴黎城墙还长,四重城郭更是世界罕有,在中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用“世界第一城垣”作南京城市旅游的形象宣传是十分恰当的。另外,通过举办各类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活动,做大南京文化旅游市场,这样才能增强南京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想进一步拓展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应积极并加强南京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着力塑造南京旅游地的知名度。4.3文化理念创新,努力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内涵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色决定了旅游吸引力,而这种特色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南京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有特色,基于旅游凝视,把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具体化,充分利用现代的小说、传说、音乐、歌舞、电影、民俗节庆等其他娱乐活动,来不断挖掘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提高南京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文化理念的创新是通过文化旅游产业为众多旅游者提供赏心悦目的同时,还提高旅游者的游兴,使游客身心愉悦,从中获得身体的放松和心灵愉悦,使人得到一种新的感悟,甚至是心灵的新升华。4.4实现产品创新,打造出多条特色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一般会经历四个时期,即引入期、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想使旅游产品长期发展不会被淘汰,方法就是不断进行创新。基于凝视,南京可以以众多的文化资源为载体,设计、开发一系列蕴含文化内涵的新旅游产品。如形成于分明的四季、主题突出的节庆旅游活动,春天有“南京国际梅花节”、夏天有“横溪西瓜节”、秋天有“栖霞红枫节”、冬天有“莫愁湖海棠花展 莫愁湖海棠花展:2012年年底举办首次举办”,它们都倍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已成功举办八届的梅花节,它就是产品创新的典型,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典例。4.5选择合适模式,发展具有创意的旅游新景点选择合适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众多,在开发新旅游景点上,既要有足够的创意吸引力,而且要突出资源的文化内涵,这样景点才能深入持续发展。如总统府附近1912街区,由二十几栋民国府衙式建筑以及博爱、共和、太平、新世纪四大广场组成。光从名字1912就能体现出它的文化创意,1912是南京史上繁华鼎盛时期,这个名字有对历史的怀念,也有历史的沧桑。具有创意的名字特色以及独特的时尚元素和别样建筑风格,都驱动着人们对于文化探寻的好奇心,基于凝视理论分析,这样的创意名字使旅游街区与游客之间形成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这样的旅游街区才具有永恒的竞争力。4.6发挥集聚效应,实现旅游创意产业区域合作南京虽文化旅游产业较多,但集聚效应并不明显,基于凝视理论,经审视,有关部门应有整体规划,避免人为分的割市场,应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以不同地方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为特色,并加强对现有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的集聚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优势文化行业,增强集聚的辐射功能,以此来提高南京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结束语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对于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以及凝视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南京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南京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南京的文化旅游产业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方案。在本文中,笔者是创新点是基于凝视理论分析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其次,对于游客对南京文化旅游的市场认可度也做了调查,最后,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也是对南京的文化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当然,由于调查范围和力度都较小,并且理论素养也不够深,所以本文对于南京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的问题或者分析是会有偏颇之处的。笔者希望能够更为深入凝视、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并努力从实地调研,使文化旅游能够激活新的发展潜力,带来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同时还有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的进步发展,要求我们在打造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能打造一些具有特色的、有新颖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来吸引不同需求的游客,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并不断创新,改进产品。致 谢四年的大学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我虽已在众多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准备好,但心中还是万分不舍。在此,我要衷心的感激、感谢几年来给予我思想上指导和行为上帮助的老师们,朋友们和同学们。首先我要由衷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余子萍教授。她引我走进学术,知识的殿堂,给我提供各种锻炼、实践以及扩展视野的机会;让我受益良多的不仅仅是她给予我学术、专业上的指导,更多是责任,更多的是思想,更多的是一些自己可能跌摸滚打好久才能悟出来的真理。我的论文从选题开始,到了后来的构思,论文修改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余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在这里再次感谢余老师对我的栽培。感谢沙润院长、章云峰老师、王丽老师、王兴山老师、高明老师、曾超老师、沈逸君老师、章柏平老师、以及文旅院各位老师给予我生活上,学习上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也感谢在三江所结交的好朋友,同班的好同学,是你们,是大家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能够快速的适应这个社会,谢谢大家!参考文献1Reisinger Y. TouristHost contact As Part Of Cultural Tourism M.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1994, 08(30):58-622魏震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文化学刊,2010,06(1):130-1343Yi ping Li. Applicability of the market appeal robusticity matrix: a case study of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4):837-8544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4.5张陆,寇跃灵论文化旅游产品及其开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1):14-186肖忠东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转换J社会科学家,1996,14(6):36-387王勇,吕迎春.中国旅游文化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78Richards G. Development in European Cultural Tourism C/A Seaton, et al. Tourism: The State of the Art. Chichester: Wiley, 1994:366-376.9马波. 文化旅游学M. 青岛:青岛大学出版社, 1998:18.10郭丽华. 略论“文化旅游”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44.11蒙吉军,崔凤军. 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1):140.12张国洪. 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3.13李琼英,方志远. 旅游文化概论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5.14任冠文. 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 旅游论坛,2009(4):162.15陈冬鑫.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辨析J.商业文化,2011(4):173.16杨非.凝视与被凝视凝视理论视角下野草在唱歌的视觉关系解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6)17成海.旅游凝视理论的多向度解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8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 2007(06):23-26。19仇勇懿.创意产业-基于集群化和通讯网络角度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附录关于南京文化旅游的问卷调查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是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行政班级的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南京文化旅游方面的情况,我们特邀请您参加此次的问卷调查,您的宝贵建议将为我们关于南京文化旅游标识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次调查对象随机产生,以不记名方式展开,我们会对涉及个人隐私的重要信息严格保密。感谢您的参与!祝您家庭美满,身体安康!注意:题中“_”部分,可以填写您个人的看法亦可以不填写; 一、社会特征部分(每个选项仅有一个答案,不能多选。)1. 您的性别( )A 男 B女2. 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 B 1830岁 C 31-45岁 D 46-60岁 E 60岁以上 3. 您的学历( )A 高中(中专)同等学历以下B 大专学历 C本科学历 D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 您的职业(请打)工人 农民 学生 军人 教师 公务员 私营业主 公司职员 管理人员 旅游从业人员 离退休人士 无业人士 其他二、综合部分(每个选项仅有一个答案,不能多选。)1. 您认为哪个景点更能代表南京的文化底蕴( )A 总统府 B夫子庙 C中山陵 D 明孝陵 E 其他_2. 您认为下列南京的红色旅游景点哪一个最能体现南京红色旅游文化特征( )A雨花台烈士陵园 B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梅园新村纪念馆 D渡江胜利纪念馆 3. 在下列南京的风俗节庆日里,您最喜欢哪一个( )A 梅花节 B夫子庙灯会 C 汤山温泉节 D 栖霞红枫节 E _4. 在下列选项中,您更喜欢南京的哪一座山( )A 牛首山 B 紫金山 C 栖霞山 D 将军山 E 其他_5. 在下列选项中,您最喜欢的南京历史文化名人是( )A王羲之 B谢安C陶弘景 D曹雪芹 E 其他_6. 您认为下列哪一座地标性建筑更能代表南京( )A 南京长江大桥 B 南京紫峰大厦 C 南京图书馆 D金陵饭店7. 您认为下列哪一种植物更能凸显南京的文化特征( )A 梅花 B雪松 C梧桐 D 红枫 E 其他 _8.您认为下列南京的哪所寺庙更有名气( )A 鸡鸣寺 B 栖霞寺 C 大报恩寺 D 定陵寺 E 其他_9. 您对下列南京旧时的古称最熟悉( )A 金陵 B建康 C 集庆 D 石头城 E 其他_10.您最喜爱的南京特产是哪一个?( )A 盐水鸭 B 雨花石 C雨花茶 D 鸭血粉丝 E 其他_11.下列河流,您认为哪个更能代表南京的文化 ( )A秦淮河 B莫愁湖 C玄武湖 D长江 E 其他_12. 您最喜爱的南京民间工艺是哪一个?( )A云锦 B剪纸 C仿古雕 D金陵折扇 E 其他_13.您认为最能体现南京现代化特征的街区是( )A 1912酒吧街 B湖南路小吃街 C新街口购物街 D珠江路数码街 E 其他_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凝视理论的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毕业论文1.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