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doc

    • 资源ID:2918897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doc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周扬是同时代最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之一,他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作“奋斗目标”。张大明指出,“我们如果要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发展史,要写党领导文艺事业的历史,一定得从他(指周扬——引者注)身上去查线索,找根据。因为他具有连续性。虽然说他并不等于党,但他和党及领袖之间有着统一性和一致性。”20 有论者认为:“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影响和确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述本身的译介、阐释与宣传,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原则,来研究、探讨和解决中国文艺活动的实践问题”。21(P215)这两方面,周扬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对而言,第二方面尤为值得我们重视。因为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探求过程中,周扬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周扬文艺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努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文艺实际相结合。纵观周扬建国前的文艺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时期,周扬的文化身份也有所不同。而不是朱辉军所说的那么简单,“周扬却不是一个职业的政治家,他实在也有点象瞿秋白所说的那样,是由于历史的误会而踏入了政治之途。周扬的本色仍是一个文人,一个理论家。”22我认为在上海时期,周扬多以理论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延安时期,周扬表现出了更多作为政治家的属性。在这里,我并不是将理论家与政治家的身份完全对立,而我所讲的政治家与理论家的区别,是说他们分别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决不是说两者在看待文学时总是势不两立的。如果我们的政治家与理论家真的都能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完全有可能相互理解,在看待文学时,是完全可以有一致的地方的。然而,建国前的周扬却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正如李辉所说:“仕途的雄心和文化的使命感,……两者深藏于他的内心,决定着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23从而导致在不同时期周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品格。一、上海时期(1930-1937):作为理论家的政治家上海时期,周扬的主要活动是理论工作。从30年代初期开始,周扬就立志于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左联时期,他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才华统领着左翼文坛。他积极地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宣传苏联文艺理论思想,引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参加了一次又一次文艺思想论战,主持制定左翼文学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一时期,周扬整个文艺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已初步形成。1930年底,周扬从日本回到上海,便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刚刚崛起的左翼文化运动。1931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转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久便担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兼任文化总同盟书记,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白区开展文化工作的重要领导成员。这时的周扬以介绍苏联文学为己任,在这些文章多半是根据苏联学者如塞维林、吉尔波丁、特立福罗夫等人的文章,进行整理介绍。对此王培元认为,周扬上海时期的理论批评工作“缺乏作为一个批评家的独立的理论追求,以及结合中国现代文艺运动实际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和建树”。24温儒敏也指出,“从这些译介性的论文中很难找到周扬自己的理论发现。这时期他表现为并不成熟的专门趋附‘热点’的批评家,所向往的苏联或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有什么新动向,或者国内文坛比较集中论争什么问题,他就依‘热点’需要去译介有关材料,亦步亦趋地‘搬运’外来的理论。”25(P180-181)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苛求周扬一人,纵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鲁迅、瞿秋白,还是周扬、冯雪峰、胡风等,无一不是从译介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入手,而在这些人中,只有瞿秋白与周扬更注重理论的评介和运用。毫无疑问,周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立所起的作用是更为直接的,也正是通过象周扬这样的理论家的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得以诞生。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主要文艺思潮,是左翼文艺内部在文学理论上的论争以及其与其它文学流派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也正是在论争中、在传播中、在扩大其影响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尽管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政治思潮即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它“始终置身于政治变迁的旋涡,积极参与中国现实政治变革的进程”。26因此,在研究上海时期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探求与贡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几次主要的关于文艺问题的论争进行深入的探讨。1、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周扬在同“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辩中,分别撰写了到底谁不要真理,谁不要文艺、自由人文学理论检讨、文学的真实性等文章,从理论上阐明了文学的阶级性,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则,传播了革命真理,同时也树立了周扬在左翼文坛的形象与地位。周扬认为“文学本身就是政治的一种形式”,文学斗争应该“从属于政治斗争的目的,服务于政治斗争的任务”。在他看来,“文学的真理和政治的真理是一个,其差别,只是前者是通过形象去反映真理的”。27(P67)尽管周扬所主张的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学的理想,其论述有不够周密的地方,但他努力从现实关系出发去探讨政治与文艺相统一这一文艺理论问题,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正确的。虽然这带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某些颇为幼稚的思维特点,但相对于“自由人”、“第三种人”那种超阶级、超政治的文艺观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换句话说,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时代和环境下,有人要从根本上否定、扼杀普罗文学,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不起来捍卫文学的党性原则、不强调文学服从于政治怎么行?28

    注意事项

    本文(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