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解读经典巨著:人人都能读懂的《资本论》.doc

    • 资源ID:2917480       资源大小:110.50K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解读经典巨著:人人都能读懂的《资本论》.doc

    <解读经典巨著:人人都能读懂的资本论>第一部分 第1节:序言(1) 序言 看到马克思资本论的人们都会做出何种反应呢? 反应1:"我对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事情不感兴趣。" 反应2:"现在谁还看那种过时的书籍!" 反应3:"我是有点兴趣,但问题是它的内容太多,而且也不好理解。" 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但想来大都不会脱离以上三种情况。其实,人们都走进了一个误区。现在,就让我为大家拨开这层厚厚的云雾吧。 对于"反应1": 首先我们要弄清一点,马克思所撰写的这本书,名叫资本论。显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而并非社会主义或者是共产主义。这本内容庞杂的书籍自始至终所讲述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实施策略和运转流程。除此之外,你如果想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论述中找出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评述,那么无论你怎样仔细地挖掘,也都是徒劳的。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哪个国家实行过社会主义制度。相反,马克思目睹了资本主义在自己所生活的英国从诞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因此他能够用科学的方式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如果你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感兴趣的人,并且在看到资本论这个书名之后,就顺便以偏概全地否定了对资本主义的兴趣,那就好比一个人由于对佛教不感兴趣,因此不想了解佛经的道理是一样的。 对于"反应2": 第一本资本论发行的时间是1867年,差不多是140多年前出版的书籍。出于这样的原因,想必许多人都认为,它的内容太落后,也许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然而,在2008年4月,韩国的教授新闻以103名教授和知识分子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项"对韩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书籍"的问卷调查,结果资本论以压倒性的优势排在第一位。此外,比资本论更早出版的古典文学书籍,例如莎士比亚的多部戏剧作品、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高丽时代编撰的三国遗事、古老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书籍至今仍然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因此,只因资本论是140年前出版的书籍,就认定它"过时"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这部两个世纪前的著作,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客观准确,绝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对于"反应3": 事实上,"反应3"并不能算是误会,只能看做是正常的反应。 一想到长达3000多页的冗长内容,还有生疏、晦涩的单词,想来任何人都会产生腻烦的心理。记得我初次阅读资本论的时候,同样也是感到头晕脑胀。而且,即使有些人下定了决心拿起资本论,也都会在阅读第一部分的"商品和货币"时,便完全失去了耐性。第一部分 第2节:序言(2) 其实,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在于帮助大家克服"反应3"的问题。本书抽出了资本论的核心内容,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对资本论进行了重新编写。而且为了不让内容显得枯燥乏味,我采用了一种授课的形式,将书中的要点一一展开。本书共分为15章,即由15节课组成。虽然不时会出现一些公式,但全都由加减乘除的简单算式构成,因此无需为记不住公式而发愁。算起来,只要你一天能读上两到三个章节的内容,一周就可以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一个最基础的认识,当然,只要有足够的热情和毅力,你也可以在一天之内掌握住资本论的核心内容。 不过,通过这本薄薄的书自然不可能对资本论第一、第二、第三册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因此笔者还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培养出对资本论的兴趣,从而能够直接去阅读完整的资本论。有了这本书所打下的基础,想必能够让你轻松、愉快地应付资本论中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枯燥内容。 此外,本书并不是完全由资本论的内容组成的。为了加强读者的理解,我提出了个人针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而且在最后的章节中,还插入了为解决资本主义矛盾,制订社会新方向的委内瑞拉革命事例。不过,我想再次强调一点:插入这些内容的目的终归是要让读者更加深刻地领会马克思资本论的内容。 在即将出书*之时,看到美国制造出的这场大规模经济危机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这样的局面并不是我想看到的,但我别无他求,只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读者看清那些打着新自由主义的旗号,而将整个世界带入危机之中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这场危机面前找出新的对策。 林昇秀 在堆着钢琴和书籍的小房间里 *此处是指原版书出版之时的2008年。第一部分 第3节: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1) 第一章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 什么是资本主义? 唉,你有时间应该多看看资本论。 利润率 老师: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就要跟大家一起讨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了。不过,竟然有这么多人来听课,确实让我感到十分高兴。既然大家选择了这门课,想必都曾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吧?即使在阅读畅销书时,也不能够保证所有读者都能将买来的书认真地读完,然而像资本论这种销量最多,读者却最少的书在其中更是显得凤毛麟角。同时,这也说明了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好理解。不过,大家既然为了学习这本书而聚到了这里,想必都有各自坚持的理由,不如趁现在讲出来听听如何? 学生1: 我是社会文学系的学生,正想要在系里组织一个经济学社团。由于前辈们一再建议我听听这门课,我也就带着好奇的心理过来报名了。而且,听说这门课的学分也给得很好 学生2: 我发现周边的人总是将马克思挂在嘴边,觉得自己不知道就显得太无知了。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马克思的代表作就是资本论,于是我就选择了这门课。 学生3: 我现在是学生会的一名干部。我觉得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视钱财为万能的物质至上主义等,多得不胜枚举。我听别人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极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所以我就选了这门课。 你读过资本论吗? 没有,我忙着写资本论呢,哪有时间去读它呀! 有些人喜欢批评资本论,但对其内容却是一知半解 老师: 听课的理由果然是五花八门啊。虽然在座的同学们来到这里都是出于不同的缘由,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想更深入地了解资本论。事实上,不少人对资本论抱有很大的偏见。他们看到有人提及资本论,就会觉得这个人太落伍了。但有趣的是,倘若问他们有关资本论的问题,必定是一问三不知。事实上,这些人对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往往存在着一种盲目的自信,因此听到别人说起自己不曾听说过的事,便会嗤之以鼻地将对方的观点全盘否定。 学生2: 我想,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因为一提到资本论,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再者说,资本主义仍是大多数社会局势发展的趋向,因此有些人就必然会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种脱离现实的错误体制,或者说是冒险体制。 老师: 你说得很好。但有趣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不是一本描写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书籍。事实上,资本论采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理性的陈述口吻和贴合社会实情的撰述逻辑也是让它蜚声海内外的缘由之一。但是,对该著作没有认识的人就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怀着先入为主的态度作出草率的判断,认为谈论"资本论"就是一种偏离了现实的落伍表现。 学生1: 您说得没错。在知道我选了这门课之后,身边的一些朋友也都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们问我:"为什么听这么无聊的课?"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愿意关注一些"如何做好理财啊?""如何成为一名CEO啊?"之类的问题。不过,成功理财和晋升CEO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情?他们也不想想,如果所有人都成了CEO,他们又上哪儿去找工人呢?第一部分 第4节: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2) 老师: 正如这位同学所讲,我们生活的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现在的新闻每天都在报道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如今非正式员工的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但企业却还是千方百计想要扩大非正式员工的人数。青年人失业率也是当前社会的一大忧患,以至于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只能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另外,钱财至上的拜金主义猖獗,一些人为了获取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地对他人进行迫害;企业为了缩减利润的折损,对污水处理设施和安全设施不采取合理的安排和管理,导致环境污染和工伤事故频频发生。唉,说着说着,我自己都感到有些心烦意乱、不知所从了。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但也还是会用"人是自私的动物"这样的借口来自欺欺人,好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就是命里注定似的。 学生3: 我想,在"制度教育"下是不会对这些深刻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的。曾经有位教大学经济学的老师告诉我们,您所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是市场"稍微"脱离了"需求与供给"的结果,因此只要将它交给市场,市场就会自行解决。但在我看来,这种"稍微脱离了均衡"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到底该如何接受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工伤事故、战争和饥饿等一些所谓"稍微脱离了均衡"的事实呢?我没有见过任何"制度教育"会为这些问题感到担忧或痛心,所以也就更没指望有人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他们只会教我们微积分、公式定律等跟数字较劲的复杂游戏,但我并不认为那些所谓的数学公式能够为我解释现实中所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 学生1: 我也无法理解,这些时候,国家究竟都在干什么?虽然总统是由我们投票选举出来的,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他还不是没能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 老师: 是的,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感到无奈。事实上,我想要告诉大家的也是这一点。假如有人问我:"现在为什么要学马克思的资本论?"我就会告诉他:"我是为了睁开眼睛看清这个世界。"在大家的眼中,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是美丽的吗?假如你觉得它的模样确实是顾盼生姿、赏心悦目,那么,我觉得你只要继续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下去便可,大可不必硬着头皮学什么资本论。但是,假如各位对那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多多少少地感到了痛心疾首,或者想要对社会问题的根源一探究竟,我想大家就已经有了学习资本论的觉悟。 学生2: 学好了资本论,真的就可以揭示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吗?我还是难以相信。至今令无数人都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140年前的马克思竟然能够在一本资本论中提及。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显得太过夸张呢?其实,我只是将它看做是一本古典著作而已第一部分 第5节: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3) 老师: 当然,你也可以将它视为古典著作。好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全体学生: 是! 老师: 既然我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那我们就先静心思考一下: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现在我给大家20秒的时间思考,然后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记在笔记本上。(20秒之后)好了!现在请大家将自己所写的那一页纸撕下来,交到我的面前。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都写了些什么。 "重塑市场经济的社会" "自由民主主义社会" "金钱至上的社会" "弱肉强食的社会" "剥削劳动者的社会" "富人的幸福社会" "穷人的悲惨社会" "富越富,贫越贫的社会" "技术发达的工业社会" "用金钱衡量价值观的社会" "商品交易泛滥的社会" "由资本家和工人构成的社会" 什么是资本主义 老师: 想必大家在给"资本主义"下定义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资本主义概念的认识也是十分模糊的。想要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就要与历史上存在过的其他形态的社会进行比较,从它们之间的差异中看清实质。在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在历史学课堂上应该会讲到以下几种社会形态: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那么,这些社会形态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 学生1: 咳,这个问题还真没有想过呢。到底是什么呢?是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吗?例如从奴隶变成农奴,再变成市民是这种关系吗?这么看来,虽然我一直都在使用这些词汇,但是对它的划分标准却不是很了解啊。 老师: 你大可不必气馁。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和你差不多。而且,你所说的"人的身份的变化",也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答案。其实,区分这些社会形态的关键,就在于"生产关系"的差异。这个词你们也许会觉得有些陌生,但它很好理解。 不吃东西,人是活不下去的,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人们还需要电视、手机、洗衣机、医疗器械、汽车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但是,这些东西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里钻出来。在我所掌握的常识中,制造这些物品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劳动。 因此,"劳动"是人们生存或生活下去的根本,是一种必要条件。我们的人生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劳动。不过,倘若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那么在通过劳动制造东西的"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部分 第6节: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4) 生产关系是区分社会形态的标准 奴隶主-奴隶: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首先,我们看看奴隶社会。如果对奴隶社会进行划分,大体上可以按照身份等级,将参与"生产活动"的人群分为奴隶和奴隶主这两种阶级。也就是说,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奴隶主-奴隶。在这个社会中,一方面,奴隶会被标上价格,像商品一样任由奴隶主进行买卖,他们没有报酬,也没有人身自由,像家畜或是机械一样不停地进行劳动;另一方面,奴隶主将奴隶的劳动成果以"奴隶主"的身份完全占有。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是坐享其成、压榨奴隶的社会统治势力,即统治阶级。你们也许会认为,他们也太不人道了吧!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先放到一边,过会儿再进行讨论。 领主-农奴: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在上历史课的时候,我们曾学过,国王将庄园通过合约或赏赐的形式分配给封建领主,而农奴又隶属于这样的庄园。在庄园里,农奴拥有能够自行耕种的小规模土地,而且土地所生产出的农作物可以自由分配。当然,由于这份土地是由国王赏赐给封建领主的,因此农奴没有随意处置的权利。每周(七天)有三天左右的时间,农奴会在自己的田地里干活;而其余的三天则在领主的土地,即领主所掌管的土地里干活。假如他们是基督教徒,兴许每周还能享受一天的休息时间。 农奴在自己的地里劳作和在领主的地里劳作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对于农奴而言,在领主的地里干活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相反,领主却可以每天悠闲地待在家里,并享有农奴们种出来的农作物。大体上,西方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这么一种形态。 资本家-工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我也曾经在公司上过班。我没有房地产,也没有创业的资金,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听凭他们的差遣。也就是说,我是一名工人。而公司的社长,即资本家,拥有投资事业所需的资金,即生产资料。他们可以利用这些钱来购买土地,建造工厂,购买机械,雇佣劳动力。随后,资本家让工人们不断地创造劳动产品,然后将这些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赚取其中的利润,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财富。这一过程就是将劳动力变成商品的过程。工人们虽然不清楚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力究竟有多大价值,但会定期从资本家那里获得一定数额的雇佣金。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工人"的关系就是在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关系称为"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生活的保障,倘若卖不出去(无法上岗工作),就只能等着饿死。出于这样的原因,工人们的处境得不到社会的保障,在社会的底层风雨飘摇。近年来,青年人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话题。对于工人们来说,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无疑是维持生计的唯一方法。第一部分 第7节: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5) 想必,现在大家已经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有了大概的了解。或许大家并没有察觉到,原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竟还存在着资本家-工人的关系!原来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我们无法仅凭资本家-工人的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来面面俱到地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形态,但至少可以确定资本家-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 在生产活动,即劳动占据着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的情况下,决定自己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一名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还是当一名工人,其生活的质量存在着天壤之别。这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最基本的常识之一。 学生3: 老师,据我所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并非只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据说,在中南美地区的一些农场里,至今都还存在着奴隶的身影。如此一来,这个国家中就并存着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这样的事实呢? 在各个社会形态中,人民大众所处的地位 老师: 你说得没错。事实上,在韩国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新闻节目中,我们偶尔能看到"某某人从小过着奴隶生活"等内容的报道。当然,这样的事情极少发生。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极少"上面。其实,任何社会中都有可能并存好几种生产关系。例如,韩国在转换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与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即地主-佃农的关系并存的。 在给一个社会下定义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这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什么。例如韩国的社会就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它的性质就属于资本主义社会。 我们言归正传,在讲述这种生产关系的时候,有一点必须要了解清楚,就是在每个社会中辛勤劳动的人们,即具有奴隶、农奴、工人之称的"人民大众",在过去和现在的生存处境。 在奴隶制社会中,人民大众是奴隶,他们的处境根本就不是人类所能接受的,说是禽兽的待遇也毫不夸张。在这样一种古老的社会形态下,奴隶主会把奴隶当做货物进行买卖,并且用鞭子肆意地抽打他们,奴隶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不停地劳作,得不到丝毫喘息的机会。同时,奴隶每天只能领到维持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微薄的报酬,而且他们所有辛勤劳动的成果都无条件地归属于奴隶主。虽然有些品性较好的奴隶主会改善一下奴隶的生活,但本质上的情况并不会改变。 占据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他们所生产出来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的奴隶主手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奴隶主是多么富裕。例如,拥有100名奴隶的奴隶主会将这100个劳动力在田地里创造出的粮食全部储藏在自己的仓库里,他们不需任何付出,便可吃喝不愁、养尊处优。相反,奴隶则被拴在铁链上,得不到人身自由,只靠最基本的食物维持生命,饥肠辘辘,还要干着繁重的工作。第一部分 第8节: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6)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奴隶主富得流油,而奴隶的生活却是饥寒交迫。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贫富差距悬殊。奴隶的劳动成果被奴隶主无偿占有,也就是被"剥削",使少数的统治阶级成为富人,而绝大多数的奴隶只能过着贫苦的悲惨生活。这种野蛮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便是奴隶制社会的突出特点。 那么,在封建社会辛劳耕作的农奴们,过的又是怎样一种生活呢?说起来,他们的状况要比奴隶好很多。至少,他们不会受到奴隶的那种"特殊待遇"。农奴不会像奴隶一样被带到市场上进行买卖,他们甚至还能在庄园里拥有一些田地,可以自由地种植和分配农作物。尽管如此,统治阶级对农奴们的"剥削"程度仍然十分严重。 农奴们很清楚,在自己的田地里干活儿的滋味儿,要比在领主的田地里干活儿好受得多。毕竟自己的地里出产的农作物都归自己所有,而在领主的那块田地里干活儿,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无偿劳动。我们假设某位领主的庄园里有100名农奴,而这100名农奴一周有三天时间要在领主的地里干活儿。也就是说,这100名农奴在一周的时间里有一半的时间是无偿为领主工作的。试想,有100个人将自己一半的人生集中奉献给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又怎么会富不起来呢?相反,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奴,依然是过着艰辛困苦的生活,严重的"贫富差距"依然横亘在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剥削"结构。 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处在被剥削阶层的工人,明显要比奴隶或农奴好过得多,至少,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但是能否被录取则又是另一码事了。当然,如果愤恨剥削,你也可以选择不参加这样的求职活动,待在家里过着自由闲散的日子,只不过,你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把自己活活饿死。在我认识的人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在早上九点上班,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或者十点。但是,他们仍然会把"想混口饭吃真难"这样的牢骚、抱怨像烟斗一样时常挂在自己的嘴边。相反,占据着少数人口的资本家虽然不见得在工作上有多么认真努力,但是却可以赚取十亿甚至百亿,多得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巨大财富。这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与之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同样严重。如此看来,这样的利润分配明显不符合常理。 然而,倘若有人问你:资本主义社会存不存在"剥削"呢?这问题就有些不好回答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剥削的情况一目了然。因为在这些旧的社会制度中,奴隶主或封建领主的大部分财产明显是从奴隶和农奴的无偿劳动中获得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作得到了有偿的回馈,这样的生产关系究竟是否属于"剥削"就不好做出判断了。总之,工人们会到职场里上一个月的班,然后作为酬劳(是否合理就不得而知了),收取固定的工资。因此,人们就会觉得自己每个月辛劳工作所赚得的工资,就是自己一个月劳动成果的价值体现。当然,不少人会对此报以苦笑:"我难道就值这么点钱吗?""还能怎么样呢,说起来我也就做了这么点事情。"第一部分 第9节: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7)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课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会像之前旧的社会制度那样存在着剥削吗?在这种贫富差距依旧悬殊的社会里,在这个即便兢兢业业、通宵达旦地工作,也很难混口饭吃的工人,与不见得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却能赚取超过普通人上千、上万倍财富的资本家共存的社会里,人们产生这种疑问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一种必然。 资本主义社会是剥削社会吗? 老师: 接下来,我们在探讨马克思资本论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核心内容,便是我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到底是不是像之前的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那样属于剥削社会的问题。也许,了解这一问题的过程会很漫长,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却能够以更理性、更客观的眼光去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即使遇到一些困难,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另外,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问题是分析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重要因素。 学生1: 听了您的这番讲解,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在这门课中去学习什么知识了。不过,有一点我很好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存在"剥削"吗?假如真的存在,那就说明了资本家的财富来源,一定是从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中抽取出来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学生3: 我曾经在网上见过这样一篇报道。这篇报道描述了一家制作高级服装的企业职工组织工会进行罢工的情景。报道中,这家企业的工人们说:"就算把我几个月的工资都加起来,我也买不起自己每天所生产的那些高级服装中的任何一件。"其实仔细想一想,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十分震惊的事。要知道,这样的衣服,他们每天每个人做出数十件都是绰绰有余在我看来,资本主义社会里分明是存在"剥削"的。 学生2: 学校里讲的经济学内容中有这样一段话: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市场中以需求与供给的"完美"均衡所形成的。不过,没想到今天竟然听到了截然不同的意见。这让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同时,我也对之后老师将要讲述的内容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老师: 听到大家都对资本论抱有兴趣,我感到非常欣慰。在下一堂课中,我们会直奔资本论的主要内容而去。大家可要记住上课时间哦。倘若缺席三次,学分可是会自动打上F(不及格)的。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 2.区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3.什么是剥削?每个社会的剥削方式又有什么不同? 4.资本主义社会到底是不是剥削社会?第一部分 第10节:资本主义将所有的物品都视为商品(1) 第二章资本主义将所有的物品都视为商品 就是这么简单! 怎么会呢 老师: 在上一堂课里,我们已经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问题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讨论。事实上,资本论的内容并不容易理解,因此若没有明确的目标,很难坚持到底。因为,我见过不少在学习资本论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同学。我想,你们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吧? 学生1: 我是土木工程系的学生。事实上,我在工业科学学院里组织了一个政治经济社团,而且去年就曾提议社员们一起攻读资本论。起初,有15名同学对这一提议抱有十足的热情,他们开始认真研读并热烈地讨论,但是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多,参加人数开始急剧下滑,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活动也就不了了之了。 学生2: 我是在音乐系学习小提琴的学生。我的朋友大多忙着搞音乐,对这些问题根本不感兴趣。于是,我就自己买了一本资本论阅读。但没想到,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让我昏昏欲睡,摸不着头脑,完全激发不出我的兴趣。动不动就是什么"商品"啊、"价值"啊之类的学术意味极浓的内容,不但枯燥乏味,而且还很难理解。翻了几次之后,我也就懒得再看了。 老师: 你所指的前面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应该是资本论中"商品和货币"部分吧。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一部分的内容的确很难理解。马克思也应该考虑过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假如无法弄清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根本无法学习资本论的整体内容。"商品和货币"中所讲述的内容可以说是资本论展开论述的最基础的部分。正好,我们今天所要讲解的内容就是你说的那篇"商品和货币"。 学生1: 原来是这样。看来我必须要下定决心,聚精会神地听讲了。 老师: 我好像有些过早打击你们的积极性了,事实上,想要从资本论的原文进行分析,应该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杂乱无章的说明,因此你会觉得有一种雾里看花般的感觉,对概念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晰。不过,在这堂课里,我们只会抽出其中最精华的部分进行解析,因此同学们大可放下心里的负担,踏踏实实地来听这堂课。 全体学生: 是! "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的出发点 老师: 下面,我们就言归正传,开始上课吧。正如在上一堂课中讲过的那样,我们可以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视为资本家-工人的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此外,我们还会提出一个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还像以前的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那样存在"剥削"呢?这些都是接下来我们需要一起探讨的问题,大家可别忘记了。第一部分 第11节:资本主义将所有的物品都视为商品(2) 那么,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到底是否属于"剥削"社会,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呢? 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样,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奴隶主、领主)对被统治阶级(奴隶、农奴)的剥削是显而易见的。奴隶主或领主会将他人的劳动成果(奴隶和农奴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身份是自由的。例如就职的自由、辞职的自由、创业的自由等。自由是奴隶或农奴所无法企及的权利,这也是这两者与工人之间的最大差异。 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工人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作为代价,资本家会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向工人发放工资,两者间的关系就是在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中确立的。他们之间不存在强迫,是一种以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合作关系。不仅网吧里网络管理员的工资是老板与员工之间协商出来的,而且连非正式职员每月那少得可怜的工资,也是在上下级的双方协商中所得出来的结果。那些因为没有找到工作而垂头丧气的青年人,他们的苦恼从"制度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自由意识的选择。也就是说,是因为他们知识积累的不足、对工作的挑剔和对自身能力的自不量力造成了其沦落为无业游民的下场。然而,巨大的贫富差距,就是在这种自由、平等(是否真的平等就不得而知了)的合同关系下产生的。什么?你说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那么,就让我们以资本论的作者卡尔·马克思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看看他是如何对此进行解释的。 到底要从哪里开始分析问题呢? 在工厂,被资本家雇佣的工人正在生产电脑、手机、面包、钢笔、汽车等各种各样的产品。资本家会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进行销售,从而获得资本,即金钱。然后,他会从这笔数额不菲的资本中抽取一小部分,作为工人的工资,再将剩下的钱揣进自己的口袋。这些落到资本家口袋里的钱要比工人的工资多得多。之后,为了工厂的运作,他再次买进了所需的原料和机械,然后继续让工人用这些新的机械和原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获得更高额的利润。在这种枯燥的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是否藏有能够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重要证据呢? 学生3: 记得刚开始讲课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有关"商品"的话题。您说工厂里生产电脑、手机、面包、钢笔、汽车等产品,而这些产品都属于"商品"。因为它们被生产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给他人,而不是供生产者自己使用。还有,从生产到获取利润这一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都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的。此外,各种原料和机械也是原本就有的东西。而工厂的生产线运转起来之后,那些被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变成了您刚才所说的电脑、手机、面包、钢笔、汽车之类的"商品"。虽然弄不清楚这其中的原委,但我总觉得所谓的证据就隐藏在这些"商品"里面。毕竟,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它才是突然出现的东西。第一部分 第12节:资本主义将所有的物品都视为商品(3) 老师: 同学,你以前是不是学习过资本论?你分析得真是透彻,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学生3: 没有,我从来都没有读过资本论。不过,我的理解能力还是蛮不错的,哈哈哈。 老师: 哈哈,原来是这样。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为了出售而生产出来的物品(电脑、手机、面包、钢笔、汽车灯等),我们就叫它商品。这些商品会在市场中与"货币"进行交换,而这一系列的活动在整个社会中环环相扣。其实,不少例子都能够证明这一点。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东西几乎都是商品。事实上,为了工厂的运转而购买的原料和机械也都属于商品。因为这些制造出原料和机械的工厂,它们生产的目的也不是给自己使用,而是卖给别人。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可以将所有的物品当做商品来出售的社会。小时候,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有掏钱买水喝的一天。但是现在,我们买水已经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此外,人类开发出来的各种形式的知识也被贴上了"专利"的标签,这些贴着标签的知识被当做商品进行出售。事实上,人同样也属于"商品"。例如,在人力资源市场等待着被"出售"的求职者和刚从大学毕业、四处投简历的年轻人都是将自己包装成"商品",供企业挑选。虽然进行得非常隐秘,但肾脏、眼球等人体器官还是会被某些人当做"商品"进行买卖。我们偶尔会在公共厕所或医院的洗手间里发现买卖脏器的传单。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世上还有资本主义无法当做商品来出售的东西吗?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社会现象实在令人震惊。 学生3: 确实是这样。我也怀疑是否存在资本主义无法转变成商品的东西。现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我担心以后空气也会被他们当做商品来卖。到了那时,没有钱的人是否连呼吸的权利都没有了呢? 老师: 据说现在出现了一种售卖高浓度氧气的店铺。总之,资本主义社会能将所有的东西转变为商品的能力真是让人吃惊。然而,当所有的物品都成为商品之后,关键是人们是否有能力购买它。有钱的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而没有钱的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结果,贫富差距导致了享受商品的权利集中落在了少数富人的手中。例如,高级毛皮大衣虽然是由工人制作出来的,但工人却根本没有能力购买哪怕半件毛皮大衣,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自己制作出来的东西,自己完全没有能力享用。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样的社会现象呢?为了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马克思对"商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某种角度来说,在所有的东西都被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要想解答层出不穷的疑问,从"商品"开始入手也许是一种最明智的选择。第一部分 第13节:资本主义将所有的物品都视为商品(4) 学生2: 老师,我就发现了一种无法商品化的东西。我认为人的心是无法出售的。 学生1: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即使是人心,也是可以用金钱来收买的。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比如,富贵人家的子弟能够用金钱俘获漂亮姑娘的心,这种最普遍的例子难道不能说明这一点吗? 学生2: 唉!难道这个社会真的就堕落到这种程度了吗? 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老师: 哈哈,同学们今天还真幽默啊,我都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了。这个话题让人有些失落啊。下面,我们还是来着力分析商品这个狡猾的家伙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商品拥有两种价值:一种是使用价值,另一种是交换价值。也许对你们来说,这些概念会有些生疏,但它们都是关键点,所以大家最好是将它们记在本子上,以后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拥有使用价值,说明这件商品是有用处的。例如,电脑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进行运算;手机的使用价值是可以让你与身处异地的人进行通话,诸如此类。我很喜欢喝一种叫做"梅醉纯"的酒,它不但味道香醇,而且口感也很好。此时,这些优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了。哈哈,可惜它的价格比清酒贵很多,我也只能偶尔解解馋罢了。假如一个商品没有使用价值,那它便毫无用处,也许它自从被生产出来之后,就从来没有被卖出去过,最终被市场淘汰掉。之所以被淘汰,很简单,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成为商品的最低标准。 那么,交换价值又能够体现出商品的何种性质呢?所有的商品都拥有可以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的价值比例。例如,10台电视机与1辆汽车可以进行等价交换;2台电脑与1台复印机可以进行等价交换;10件外套与50斤猪肉可以进行等价交换总之,任何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可以按照一定的价值比例,与其他商品进行等价交换。 而这种交换比例可以导入一种叫做货币的统一概念来进行测定。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货币单位"韩元",就能够以一个统一的概念衡量出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是否满足客观要求。假如1台电视机的价格是50万韩元,1件T恤的价格是1万韩元,那么1台电视机与50件T恤就能进行等价交换。就像这样,交换价值可以体现出每件商品可以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当1台电视机的价格是50万韩元,而1件T恤的价格为1万韩元的时候,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格,就是它们的交换价值。 然而,从各

    注意事项

    本文(解读经典巨著:人人都能读懂的《资本论》.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