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汉语言文学论文 .doc

    • 资源ID:2917209       资源大小:91.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汉语言文学论文 .doc

    毕 业 论 文 辨 析 古 代 汉 语 同 义 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07年11月 10 日目 录摘 要 1关键词 1正 文 2一、词义是发展变化的 3(一) 有些词起初是同义词后来可以变到不同义 3(二) 有一些词,起初不同义,后来变的同义了 3二、词之间的差别是辨了解同义别同义词的前提 3(一) 词义的差别 4(二) 使用上的区别 6 (三) 表达色彩的差别 注 释 参考文献 9中 文 摘 要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之间的异同是学习古汉语词汇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了这个重点克服了这个难点,将会大大提高古汉语的阅读能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做同义词。古代汉语中的词,一般都是多义词,即一个词可以有好几个义项。我们所说的同义词,是就几个词的词义系统中的某个义项来说的,如盗和贼,在盗窃的意义方面为同义词.除了这个意义外,盗和贼就不是同义词了。 了解同义词之间的差别是辨别同义词的前提。这也是本文叙述的重点。在查阅了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后发现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并未受到重视,涉及这方面内容的很少,像王力的古代汉语。有的虽涉及到了,象郭锡良的古代汉语仅仅举了几个例子,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这里仅对解惠全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和黄河出版社出版的荆贵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摘录比较融合。 关键词:同义词,同义词辨析,同义词的差别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作者:赵艳萍(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 班)指导教师: 辨析古汉语同义词是很重要的这在摘要里已经提到,这里直接开始论说同义词辨析:一、词义是发展变化的(一) 有些词起初是同义词后来可以变到不同义。例如 a 我后不恤我众。(尚书.汤誓) b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 c 天子之妃谓之后。(白虎通义)后与王,在帝王的意义方面,起初为同义词,如例a.b中的后和王。后来,后大意义转化为帝王的正妻,不再称君王了,如例c中的后。 (二)有一些词,起初不同义,后来变的同义了。例如: a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经)b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屦和履,在诗经时代不是同义词。屦是名词,作鞋解;履是动词,作践踏.踩解。如例a中的屦和履。到了战国后期,履开始作鞋解,和屦成了同义词了,如例b中的履。二、 词之间的差别是辨了解同义别同义词的前提。这也是本文叙述的重点。在查阅了多种版本古代汉语后发现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并未受到重视,涉及这方面内容的很少,像王力的古代汉语。有的虽涉及到了,象郭锡良的古代汉语仅仅举了几个例子,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这里仅对解惠全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和黄河出版社出版的荆贵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摘录比较融合。 许嘉璐1与解惠全2把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归纳为三点.许嘉璐分为词义的差别.使用上的差别和表达色彩的差别,解惠全称之为意义方面的差别.使用上的差别和感情色彩的差别.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至此解惠全没再做更明确细致的划分,而许嘉璐又作了进一步的划分.他把词义上的差别又分为概念上差别.意义深浅轻重程度不同和所突出得意义特点不同.而荆贵生3所提出的使用范围不同.程度深浅轻重不同和侧重方面不同分别与许嘉璐划分的概念上差别.意义深浅轻重程度不同和所突出得意义特点不同只是换了一种说法罢了.但是荆贵生所总结的形状情态质地用途不同可作为许嘉璐词义上的差别的又一个小分点.一个补充. 下面我们以许嘉璐的观点为主要参照物以解惠全和荆贵生的观点为参照和补充叙述: (一)词义上的差别 (1)概念上的差别.概念上的差别又可分成概念的内涵不同和 牙 齿 牙的本义指口腔后部的槽牙,齿的本义指门牙。 皮 肤 就人和动物包在肌肉外部的组织来说,皮和肤是同义词。但在先秦,皮指兽皮,肤指人皮,二着的适用对象不同。例如: a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b 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B 概念的外延不同。如: 人 民 在人类社会成员方面,人和民是同义词,但人和民的适用范围不同。人是相对于禽兽来说的,是人类社会的统称,适用范围大。例如: a 惟人,万物之灵。(尚书.周书.泰伯) b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相亲) (2)意义深浅程度不同 饥 饿 在肚子空需要进食方面,饥和饿是同义词,但二者的深浅轻重不同饥是指一般的肚子饿,表示程度浅.轻;饿是长时间的肚子空,或者根本没有食物吃,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表示的程度深.重。例如: a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荀子) b 稷思天下有饥者。(孟子) 离 别 屈原离骚:“余既布难夫离和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别的程度重于别。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疾 病 在身体不适方面,疾和病是同义词。但病轻的叫“疾”,病重的叫“病”,二者的深浅程度不同。例如: a曾子寝疾。(礼记.檀公上) b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传.安之战) c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孟子.公孙丑下) d子疾病。(论语.子疾病)(孔子生病了,病的很厉害) (3)所突出得意义特点不同.即侧重方面不同,如: 完 备 再完全的意义方面,完和备是同义词。但二者的侧重方面不同,完,侧重事物的整体性,意思是完整.完好;备侧重突出事物的数量.品种方面,意思是尽有齐全完备。如: a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有完卵乎?(世说新语) b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c 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孟子) d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 恭 敬 在恭谨有礼貌.不怠慢方面,恭和敬是同义词,但二者侧重方面不同。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如: a 巧言令色足恭。(论语.公冶长) b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郑注:“恭在貌也,而敬又在心。”(原文意谓:接待宾客,要外貌恭谨有礼;举行 祭祀,要内心肃静。) d 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朱熹注:“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乎外,敬主乎中。”(原文意谓:平时与人相处恭谨有礼,做事谨慎严肃。) (4)形状情态质地用途不同。(荆贵生所提)4 斧 戕 在砍伐工具方面,斧和戕是同义词,但二者柄孔形状不同。方孔型的叫戕,椭圆形的叫斧。例如: 既破我斧,又缺我戕。(诗经.豳风.破斧)毛亨传:“隋銎曰斧。” 坐 跪 跽 古人席地而坐,在跪坐的意义方面,坐.跪.跽是同义词,起特点都是屈膝着地,但三者表示的身姿.情态不同。坐,臀部挨着脚后跟,这种姿势比较安稳舒服;跪,臀部离开脚后跟,伸直腰部,这种姿势比较坐姿显得恭谨有理;跽,在跪姿基础上纵身直腰,表示恭敬或对异常情况的警戒。跪又叫长跪或危坐,比坐姿显得长一些.高一些。 a 孔子与其弟子间坐。(墨子.非儒下) b 先生坐!(战国策) c 主人跪正席。(礼记.曲礼上) d 父南向而立,子北面而跪。(荀子.大略) e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三) f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史记.鸿门宴) 简 牍 古时候没有纸写在简牍上。就书写的工具来说“简”和“牍”是同义词,但二者质地不同。写在竹版上的叫简,写在木版上的叫牍。例如: a 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昭王:魏昭王。法:法律) b 故王年二十六七. .簪笔持牍趋谒。汉书昌邑哀王刘博传附刘贺传 c 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唐.吕向注:“大竹曰策,小竹为简,木版为牍。” (二)使用上的区别(许嘉璐所提)5 解惠全所提为“使用上的差别”,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而荆贵生所提出的“语法功能不同”与许嘉璐从“使用上的区别”划分出的的一个更小观点“与其它词的搭配功能不同”相一致。 (1)使用对象.场合不同 告 诰说文解字:“诰”下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告为上告下之字。”用于下告上和一般人之间互相告诉,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诰”后来专用为君主对下发布诏诰,并组成双音节词“诰命.诰敕”等。 讯 诘 说文解字.言部这两个词通讯“问也”。“讯”多用于审问,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卒从吏讯。”“诘”多用于追问,左传.僖公十五年:“卜从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 (2)与其它词的搭配功能不同 往 适 在到某各地方去的意义方面,往合适是同义词,但二者语法功能不同。适带宾语。a 出不入兮往不反。(楚辞.九歌.国殇 b 乐毅自魏往。(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c 适子之馆兮。(诗经.郑风.) d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 耻 辱 在说文解字中者两个词互训.“耻”常用为意动用法,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辱”常用为使动用法,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辱”能接受表示被动的词“见”的修饰,而“耻”没有这一搭配功能,史记.张仪列传:“张仪之来也,自也故人,求益,反见辱,怒。” (三)表达色彩的差别(许嘉璐所提)6 解惠全所提为“感情色彩的差别”,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许嘉璐进一步将表达色彩的差别分为褒贬不同和感情不同。而荆贵生所提的褒贬感情色彩不同与许嘉璐所提的和解惠全所提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1)褒贬不同: 比 周 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伪孔传:“忠信为周,阿党为比。”注:“周比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而。” (2)感情不同: 唯 诺 二者同为应答之声。朱骏声说文通讯定声.预部:“缓应曰诺,疾应曰唯。”“唯”用于答应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诺”用于答应地位辈分与自己相同或更低一些的人。“唯”更带有恭敬从命的感情色彩。礼记.玉藻:“父命乎,唯而不诺。”孔颖达疏:“唯而不诺者,应之以唯而不称诺,唯恭于诺也。” 但是我认为褒贬不同和褒贬不同很难划出比较清晰的界限,所以我更同意荆贵生所提的观点和解惠全所提的观点。 褒贬感情色彩不同:(荆贵生和解惠全所提)7 征8 伐 侵 袭 攻 在军事进攻的意义方面,“征 ” “伐” “ 侵 ” “袭” “ 攻 ”是同义词。但其褒贬感情色彩不同。“征 ”是天子攻诸侯,有道攻无道,是褒义词;“ 伐”是公开的大张旗鼓的进攻,是中性词;“ 侵”和“袭”都是不宣而战的秘密的军事行动,是贬义词。“袭”比侵更富有隐蔽性和突然性,是偷袭。“攻”偏重于攻坚战,是进攻的泛称。例如: a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下) b 车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墨子.七患) c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左传.齐桓公伐楚 d 大叔完具,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e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壮公二十九年)f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注 释1 许嘉璐 古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6月 352 解惠权 古代汉语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 6月 4033 荆贵生 古代汉语 M 天津 黄河出版社 1990年 6 月 1117 4 荆贵生 古代汉语 M 天津 黄河出版社 1990年 6 月 2425 许嘉璐 古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6月 1056 许嘉璐 古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6月 105 7 荆贵生 古代汉语 M 天津 黄河出版社 1990年 6 月 24和解惠权 古代汉语教程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 6 月 4032 8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著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年 213 参 考 文 献1 荆贵生 古代汉语 M 天津 黄河出版社 1990年 6 月 11172 解惠权 古代汉语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 6 月 403 3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著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年 50 4 许嘉璐 古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6 月 35  

    注意事项

    本文(汉语言文学论文 .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