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文《史记》的歌谣谚语与古代社会的关系.doc

    • 资源ID:2914954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文《史记》的歌谣谚语与古代社会的关系.doc

    嘉应学院文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2012级)题目:论史记中谚谣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关系专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 班级: 文学院120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 录摘要1引言2正文4一、史记中的谣谚与古代政治生活的关系 4二、史记中的谣谚与古代经济生活的关系 6三、史记中的谣谚与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 7结束语 8注释、参考文献10中文摘 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凭着自己才气过人的胆识,使史记成为汉代文学的典范,也在我国史学著作中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司马迁在撰写史记中引用了大量的歌谣、谚语,这些歌谣和谚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内容,也增添了整部史书著作的韵味和风趣性,给后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文学启示和影响。此次探讨的主要论点是通过研究史记中所引用的歌谣、谚语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思想等多个层面上对史记中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来进行总体的研究和探讨。关键词:史记 谚谣 古代社会引言一、 史记中歌谣、谚语的运用情况据逮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史记所引用的歌谣共有27条 。这是先秦两汉古籍中最多的。文史学界上也有很多专家学者都统计过史记中的这个歌谣与谚语的数量情况,最终最权威的一个确切数据是:史记所引用的歌谣共有57条,谚语118条,即共有歌谣,谚语合计175条左右(不计重复出现的歌谣、谚语)。在史记中的本纪、表、世家、列传和自序中均有运用歌谣和谚语的情况。具体数量如下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自序歌谣80016330谚语51022891合计1310381221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来看,歌谣和谚语在史记中的运用情况分布在各种体例中是极其不平衡的。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总结: 一是谚语的数量要比歌谣的数量多很多。在这里先解释一下歌谣和谚语的定义:都是篇幅短小的文学作品,多植根于民间的土壤,亦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1中曰:“谣,徒歌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提到:“徒歌谓之谣。”;毛诗2中也说:“合曲曰歌,徒歌曰谣。”那用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白话来说,歌谣的涵义就是一种没有配乐更不用伴奏随口就能吟唱的一种语言体裁。文心雕龙里,作者刘勰认为:“谚者,直语也。”“文辞鄙俚,莫过于谚。”那么也就是说,谚语用今天的话来总结它的特色就是流行、通俗、俚语化。司马迁大量运用民间口语,也验证了第一章所叙述的观点:谚语具有“俚语”、“鄙语”的特点。二是歌谣和谚语所在史记中的各种体例中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是在世家、列传、本纪三个体例运用较多,在表、书中很少有歌谣、谚语的运用,仅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引用“东方物始所生,西方物之成孰”这一条谚语。这也恰好符合了史记的体例特点。清朝学者杜文澜3的著作古谣谚·凡例中提到:“谣谚二字之本义,各有专属主名。盖谣训徒歌,歌者,咏言之谓,咏言即永言,永言即长言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直言即径言,径言即捷言也。长言生于咏叹,故曲折而纡徐;捷言欲其显明,故平易而捷速;此谣谚所由判也。然(谣谚)二者皆系韵语,体格不甚悬殊,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可以彼此互训。”简单翻译这一段杜文澜对于歌谣、谚语的定义就是歌谣就是“咏言”,较为复杂,谚语就是“直言”,较为简单,咏言和直言在某种程度上说有相通的联系,并且歌谣和谚语都是韵语,因此可以放在一起研究。 二、史记中的歌谣、谚语的来源考究可信度与权威性 司马迁在自述自己的生平经历时说道:“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籍,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4在西汉时期,民间的歌谣和谚语非常流行,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20岁就开始走访各地,观察风土人情,了解文化风貌。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这些深入民间生活的经历都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先秦时期或者先秦时期以前的古籍都比较少,例如楚辞、战国策、荀子,但这都是早于史记的创作的。先秦时期的歌谣、谚语,除被收录于诗经、楚辞等诗歌专集以外,少数只在古籍之中零星地被保存下来。这种古籍之所以引用歌谣、谚语,并不在于歌谣谚语的本身口语属性,而在于围绕这些歌谣谚语所表达的故事传说所带有的史料价值或思想意义。再加上古代印刷术发展条件较为限制,很少人能用到,所以先秦以前保存下来的歌谣、谚语更是少之又少,汉代的口语现在都还没有一种权威和准确的说法。所以我坚持认为史记和同时期的古籍出现的歌谣和谚语,都是来自于更早的古籍材料。 在史记中也有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歌谣与谚语,这些歌谣和谚语,我认为是来自司马迁本人的艺术创作。歌谣和谚语因为本身的性质是属于民间口语,只是由于一些文人志士将歌谣、谚语引入到文字纸质材料当中,被更多人知晓和广泛流传,才能得以歌谣和谚语发展到今天。史记中第一次出现的部分歌谣和谚语并没有找到资料证明是在当时广为流传的口语,因此可以判断这部分歌谣与谚语是来自司马迁本人的艺术创作。他的这些自创的歌谣、谚语往往都是蕴含人生哲理的熟语。他潜心深入人民生活,游历全国各地,广泛接触人民群众,虚心地学习人民群众的地方语言特色,搜集民间的歌谣、谚语。从民间的歌谣谚语加上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提炼和人生哲理的自我修行,艺术地创作了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歌谣、谚语。 综合以上三点,史记中的歌谣、谚语的来源都站在既定事实的生活材料中创作见世的,都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基本上这些歌谣谚语可以归结为:立足于存在的客观历史事实,凭借于司马迁本人宏阔的气度和卓越的见识,植根于民间的土壤,得力于司马迁精心编撰,都具有相当的概括力度和理论力度。可见,史记中的谣谚的来源可验证对歌谣、谚语的考究是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 正文一、 史记中谣谚与古代政治生活的关系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他在作传时,在描述客观事实的同时融进一些贴切又生动形象的歌谣、谚语,使整个史记材料增添生动和形象的色彩。谣谚最初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具有鲜明的真实性。谣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人民在对当代社会的反映和态度。统治者也因为谣谚这一特点,常常利用谣谚的传播广和快的特点,将自己的政治观念散布到民间去。研究史记中的谚谣,统治阶层大多的谚谣都是关于对人才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性抒发了自己的渴望。另一方面,民间也会产生一些时政谣谚,来表达人民对政治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和手法的态度,也反映了人民对政治生活的高度关注。那么,某种意义上说,谣谚也是政治生活的衍生品,而从这些时政谚谣中,两汉时期的政治环境具体情况也可以从这些歌谣、谚语中得到推敲和判断。因此,细细品味和分析史记中的歌谣、谚语,也能一定程度上认识和感受到当时的古代政治生活上的内容。1. 反映了统治者在维护统治上倚重贤才 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大风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短短的歌谣便道出了刘邦思得贤才的政治愿望。“安”这一个字便可以看出刘邦想要统治天下的“坚定”决心,也反映了他知人善用,懂得人才对于一个统治者统治天下的重要性,因此在抒发感情唱出这首歌的时候,一句“安得”也让读者感受到他的不安感害怕身边没有可信任的人才可为他打天下。如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了汉初人民百姓所唱的萧曹之歌:“萧何为法,颠若画一;曹参代之,宁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萧何设立法规,就像画一样清楚明白;曹参接任后,遵守并且不偏移,因为施政清净,所以人民得以安宁欢喜。这首歌谣反映了萧何辅佐汉高祖刘邦废除秦朝残暴苛刻的法律法规,在汉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百姓过上安宁、平和的幸福生活。 又再如史记·河渠书中提到:元封二年(前109)夏季,汉武帝一行来到了瓠子河(即瓠子口,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当时黄河在瓠子河的决口,汹涌的洪水就好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势不可挡地冲破河堤,漫向低洼地,吞没了那里的农舍和树木。汉武帝率领百官亲临瓠子口塞河工程的现场,命令将军级别以下的随行人员背草袋树枝投入截流堵口工程。看到滔滔的黄河流水,汉武帝感慨万千,慷慨放歌道:“瓠子决兮将奈何? 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一首“瓠子歌”,不仅唱出了汉武帝征服水灾、战胜困难的决心与自信,也反映了汉武帝爱民、惜民的政治统治思想。 当然还有史记·楚元王世家 中“安危在出令, 存亡在所任”这类谚语,这句话是说国家的安危决定于发布的施令,国家的存亡决定于任用的人。说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比较开明和自由的,以至于当时的社会形成一种统一主流政治思想都是“一个开明的政令和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国家的保证”。史记·魏世家 中“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的经典谚语,到了家贫国乱的时候就想到了这样的贤妻良相的重要性。这也说明治国兴邦,人才为要。2. 反映了两汉时期的人民对政治生活的高度关注在史记中有一些具有很强烈的政治性和时代性的歌谣、谚语。从史记中的一些歌谣、谚语中可以看出:两汉期间,民间与官方存在一种很密切的关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两汉时期的人民都高度关注政治生活,具有很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主父偃,家贫借贷无所得,上书阙下,朝奏暮入见,所见九事,其八事为律令。”5这些歌谣不但描述了两汉时期的人民进谏上书的次数频繁,上书内容多为国家律令等这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又将这些歌谣广为流传到民间,使这些歌谣覆盖面广,传播快速到达人民的耳朵,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句歌谣中的“人言”便是重要的歌谣引用语言符号。这句“人言”虽在先前的古籍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过:“狡兔死则良犬烹,度过来则谋臣死”。但这就表明了这则歌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但司马迁本人借用民众对时政的高度关注加以改造和应用,对汉高祖刘邦的刻薄寡恩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又比如汉武帝在位时期,曾任中郎将和燕国相等职的贵族灌夫,在颖川一带大肆地横行霸道,成为鱼肉人民的土皇帝。魏其武安侯列传在揭露灌夫“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一为权利,横于颖川”的罪行之后,也引用了当时最流传于颖川的一首童谣:“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这首歌谣的意思就是说颖水不会长清,灌氏也不会永久横行!一旦颖水变浊之日,就是姓灌的灭族之时。这形象贴切而又富有哲理的诅咒,深刻地表见了人民对称霸一方的豪强势力的反抗情绪。在这一方面,也能侧面反映出人民百姓对政治生活的高度关注。二、 史记中的谣谚与古代经济生活的关系生产活动是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社会行为,史记中某些歌谣谚语也能反映古代经济生活的基本情况。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业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从国家统治者到地方行政官员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农产品收成的好坏决定着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也决定着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但是古代社会农业科技水平的落后,农具设备的匮乏,农业发展机器以来气候、环境。因此能够预报农时、气节变化的谚语就会成为农业生产的倚重对象。这也大大表明了歌谣、谚语能够生动、深刻地反映出古代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在史记中的一些谚谣能表达了古代社会人们的一些经济观点,从而折射出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从这些谣谚中可以看出某个特定时期古代社会的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和商品流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两汉时期的社会里,虽然“商”为贱业,但在整个社会追逐义利的风气下,商人的地位还是有所提高。司马迁总结了古代经济生活所出现的经济现象,表达了古代社会人民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比如史记·货殖列传着重强调物质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重要性。在司马迁的眼里,整个社会中农工商都不可少,轻视货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为此他特地引了一条反映社会意识的谚语来说明这个问题:“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在古代社会,他们意识到了商业贸易对于财富来源的重要性,并把农工商同物质生活紧密地联系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想法在当时是十分前卫的。古代社会里,人们把“富裕”分成三种:本富、末富、奸富。本富就是靠农田致富,末富就是依靠工商致富。但人们仍然认为做什么都不如“倚市门”致富来的快。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古代社会里,老百姓都普遍认为从事贸易的商贾不但不是下贱的职业,而且反倒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是最好的职业。这又从另外一种角度表明:两汉时期,商人的地位逐渐有所提高。“贫者人之所恶,富者人之所欲”6,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共同的思想意识。自古以来,就没有任何人喜欢过贫穷的生活。这种社会意识也在史记·殖列传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为了帮助说理,司马迁又运用了一条通俗的谚语:“天下熙熙,寺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用犀利的笔锋,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达官贵筑、军吏贤士、工农商贾、渔夫猎人以及赌徒歌女的追逐名利的画面。古代的人们也正是为了这个“利”即满足生活需要的财富而进行生产的,更何况在当时那种金钱万能的社会,有钱能买鬼推磨,犯了杀头罪都可以用钱去赎命,所以古代社会的老百姓们追求钱财、追求物质利益这种思想更是完全合理的。 三、史记中的谣谚与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谚谣的口头属性在本质上也属于一种社会现象,它在社会中产生,也在社会中发展。任何语言现象都蕴含了人们的精神层面的概括。一个社会的面貌一定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那么史记 中丰富多彩的歌谣谚语,生动形象,贴切客观事实,韵味饱满,含蓄隽永,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内容。细细品读史记中这些歌谣、谚语,分析和揭示这些谚谣所蕴含的的文化信息,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真正认识古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再者,司马迁本人也十分注重人的思想修养、道德修行,在史记中多处地方或引用或创作形象贴切生活的歌谣谚语,来表露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一些被大家推崇的做人道理。这也从司马迁个人的角度来诠释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史记·外戚世家中“生男无喜,剩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府里的一个歌女,后来被汉武帝立为皇后,她的弟弟卫青则被封为大将军,卫青的四个儿子都封为列侯。这句歌谣正是大大突出了卫子夫这位女子的地位。卫青因为姐姐卫子夫的皇宠而一下权倾朝野,威震天下。这种男因女得势的事例极大地冲击了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正统思想,这也说明了西汉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当时比较薄弱。又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这句歌谣表明了封建时代的人民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扎根思想;史记·刺客列传 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 揭示出人类一种普遍的知恩图报的心理;史记·三王世家 中“爱之欲其富, 亲之欲其贵” 的谚语,真切地道出了古今父母善良的心愿,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崇孝义的思想。 史记·留侯世家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谚语,说明勇于接受正确的批评意见,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素质。再如史记·苏秦列传中较为真切的一条:“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史记正义7注释说:“鸡口虽小,犹进食,牛后虽大乃出粪。”这一谚语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是相通的。这类谚语,语句虽短,道理却很深刻。它对于培养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了许多宝贵的生活经验,以歌谣、谚语的形式保留下来。它们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古代人民群众锐敏而深刻的观察力和概括力,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史记中所引谚语以这一类的为最多。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一一乐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一一三王世家;“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一一孙子吴起列传;“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一一范唯蔡泽列传;“不知其人,视其友。”一一张释之冯唐列传。这些极其简明而深寓道理的歌谣、谚语,都被司马迁编入撰写到史记里,有的借对话人物之口,有的穿插于叙述事件之中,还有的直接用于发表议论,来说明一事一物之理。都能就从这些歌谣、谚语里看出人民群众对生活知识的总结,亦收到了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得文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这些歌谣、谚语所蕴含的道理都对我们今天解决现实的工作问题有所启示。结束语由于司马迁编写的史记的记载,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谚语才能够在文字上得以固定,流传得越来越广泛和长远了,以至于在今天仍然有许多活跃在我日常生活的口语中。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秦始皇本纪)、“养虎自遗患”(项羽本纪)、“唇亡齿寒”(晋世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王翁列传)、“利令智昏”(平原君虞卿列传)等等。我们亦能从这些歌谣、谚语当中了解到一些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一些情况,从而加深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印象,更好对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关系和具体情况。总的说来,这些歌谣、谚语的形式结构都较为短小精致,富于灵活变通,内容上寓意丰富,表现力强,语言朴素、明净、深刻、生动,并具有节奏感和气势,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都一一涉及到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浸润着鲜明的生活气息,闪烁着人民智慧星星点点的灵光。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点缀在文章中,有抒情,有描绘,有说理,有叙事,它们象一枚枚精致的标签,积淀着思想的火花,蕴含着艺术的华彩,既增添了文章的思辩力量,又显得多么有风趣,有幽默,有婉讽,有嘲弄,司马迁的精湛写作技艺时而文笔泛彩,时而语多卓识。史记在流传到今天都仍然是一部在学界中占有很高地位的文史书籍。注释:1许慎(汉).说文解字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5):46.2毛亨,毛苌(汉).毛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5,15.3杜文澜(清).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3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6:221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6:6276论语Z.商务印书馆.2009:737张守节(唐).史记正义M.商务印书馆.2005:351参考文献目录: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6.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6,:162.3鲍广丽.试论史记引用谣谚的艺术J.江淮论坛.1998(4).4吴见思(清).史记论文C.北京:中华书局.1979.5韩兆琦.史记通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田涛.民谣里的中国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7易南佳.古谣谚谚语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1.8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1984.9论语Z.商务印书馆.10张守节(唐).史记正义M.商务印书馆.11陈才训.史记歌谣谚功能浅论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12段平.谚语及其艺术特色J.兰州大学学报.1980(4).

    注意事项

    本文(论文《史记》的歌谣谚语与古代社会的关系.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