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洋务运动及其历史作用述论.doc

    • 资源ID:2889729       资源大小:43.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洋务运动及其历史作用述论.doc

    学习中心编号: 学习中心名称: 河南焦作武陟奥鹏学习中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论 文 题 目:洋务运动及其历史作用述论学 生 学 号 0915250443003 专 业 历史学教育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河南省武陟县木城初中 邮政编码 454950 指导教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学生姓名郭长路学号0915250443003入学年级专业历史学教育所属学习中心名称河南焦作武陟奥鹏学习中心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洋务运动及其历史作用述论指导教师意见:评分: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评审意见:评审组长(签名)年 月 日备注目 录(一) 洋务运动的作用 1。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启动(1). 在思想方面,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2).其次,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2. 持续30多年的洋务运动,又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洋务运动带来了近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从而刺激和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2 )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 .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4 .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5.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6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二)失败原因1|由于洋务派本身的弱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它不可能真正实现“自强”“求富” 的目标,不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洋务派学习西方只是浮浅的模仿,只是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肌体上的嫁接,他们不能也不敢推翻封建体制。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三 结论:总观洋务运动,由于它向西方学习,购器、制器,引入了先进技术,先进技术人员,从而使中国有了自己近代化工业,军事体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在文化教育、思想上促进了近代化,从而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步伐。但由于它的封建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使之难以达到自强求富,挽救清王朝的目的。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 摘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一场自救运动。本文试从洋务运动正、反两方面论述其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着重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军队建设、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以及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影响,力图阐明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中国有了近代化的工业体系,也促进了中国军事、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具有其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指出洋务运动由于其封建性和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求强、求富”,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起了一些阻碍作用。指出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企图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清朝的命运这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 关键字:洋务运动、近代化进程、军队建设、失败原因一.绪论1二研究目的和意义31 二级标题4.五.结论21参考文献23附录24致谢28 洋务运动及其历史作用述论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一场自救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的强大风暴,使清王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中,中国锁闭的国门已被西方列强的炮舰冲开,封建地主阶级中的一些人惊呼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作为清政府的封疆大吏的奕、曾国藩、李鸿章等被西方侵略者的淫威吓怕了,同时也看到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发达的工业技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在力保“和局”的条件下,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以“剿发捻”、“勤远略”,从而产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中国有了近代化的工业体系,也促进了中国军事、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具有其积极的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企图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清朝的命运这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启动。在思想方面,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其次,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持续30多年的洋务运动,又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洋务运动带来了近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从而刺激和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哪些作用:一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李鸿章是举办洋务最多、成绩最突出的人物,他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器不能及” 。1864年,李鸿章致书总理衙门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奕亦上奏朝廷“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2)。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一批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又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等三支海军,一套初具规模的近代化军事体系建立了。洋务派购置西洋枪炮,操练西式阵法。同时聘用洋人教练西式兵法、火器制造和使用方法。1862年奕等人在天津组建了洋枪队,选派京营八旗兵到天津接受训练。与此同时湘军、淮军逐渐取代了八旗绿营等旧式军队,称作“防军”。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更意识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 ,大力购置铁甲舰。北洋水师于1888年正式建成,拥有舰船二十五艘。陆军的新发展和海军的创建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二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在筹办军事工业的进程中,由于耗资巨大,有亏无盈,日益感到经费不济。近代中国洋务派理论家,第一位驻外国公使郭嵩焘主张办矿务、修铁路、兴电讯等,寓“求强”于“求富”之中,认为“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 (3),于是洋务派又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着手筹办民用性厂矿企业.,这些企业包括采矿、冶炼、交通运输业|纺织业等。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派大约创办了二十几个民用企业。其中较重要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炼铁厂、湖北织布局,还有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民用企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招集商股作为资本,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作为商品销售于市场,以牟取利润。这些民用企业的性质“无论是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还是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都明显的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4)。这些企业采取了机器大生产,引进了大量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同时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近代化工业,生产出了自己的工业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如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六七年,就收入运费二千万两,将中国航运业的权利收回了约五分之三(5)。所以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6) 洋务派的求强求富活动,最重要的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指引了道路,创造了机会,起了摧生扶幼的作用。一些企业后来直接转化为民族资本主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这种形式也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同时,在洋务派所办的现代工矿企业中,还锻炼出了一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的还成为最早向中国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杰出学者,如精通数学的华衡芳,精通化学物理的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人。此外,洋务派举办的军、民用工业中,产生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从而使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扩大起来。据统计,1894年以前在近代军事、民用企业中约有工人3.6万人,这一数字已多于外国在华企业中的工人数(3.4万),也高于在私人经营的近代企业中的工人数。另外,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毫无疑问,上述在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近代产业工人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可见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三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西学东渐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教育,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教育方面,洋务派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洋务派认为,“办天下事,非才不举”。尤其是进行传统中国社会所未有的“洋务”,依靠那些只读四书五经,埋头子曰诗云的八股士人是不行的。奕曾指出“欲悉各国情形,必行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7)李鸿章也有同感西学“自强之道似有裨助。”于是,洋务派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改革。首先,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以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1863年,李鸿章又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1864年,两广总督瑞麟在广州设立同文馆,各自招收当地少年入馆学习外语,使中国扩大了对世界的了解,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为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洋务派还创办了一批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制造、矿务等方面专门人才的学堂。如:1867年设立的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这些学堂大多是专门性的实用技术学堂,规模大小不等,程度高低不同。据估算,到甲午战争前后,各洋务学堂毕业的学生约计已有一千余人。洋务派创办的新式现代教育,是以同文馆的创办为起点的,形成了初始的新式教育结构。洋务学堂所学习的课程,不再是训诂、小学、四书五经了,而是数学、物理、化学、医学、英文、国际法等具有应用价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因此,他们培养的也不再是八股士人,而是具有近代知识的专门人材。此外,洋务派还通过派遣留学的途径培养人才。如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便是洋务派派赴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原学航海驾驶技术,曾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后成为著名思想家兼翻译家的严复,也曾被派赴英国留过学。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通过创办各种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材。这些人才,活跃在当时中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文化领域和工矿企业中,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著名的如容闳、詹天佑、张德彝、刘步蟾、林永升等人,都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从现代化运动的角度来看,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是保证现代化社会成长的基础。因此,洋务派对教育的改革与倡导,是顺应现代化运动的潮流的。此外,洋务派所建立的新式教育体系,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也奠定了现代化中国教育的基础。洋务派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四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洋务论者已把师夷之长,夺夷所恃与变法主张结合起来,这些主张是在封建主义的“祖宗之法”上开了一刀,在学习西方,通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后来,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如郭嵩焘在1875年时提出“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的倡议,提出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8)。在此思想的启示下,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郑观应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从事改革。可见,从仿造坚船利炮、师法工商技艺到要求政治改革,表明一部分洋务派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已在不断深化。因此说洋务运动不仅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同时还启迪了人们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进程。但是洋务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有哪些呢?首先,洋务派学习西方只是浮浅的模仿,只是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肌体上的嫁接,他们不能也不敢推翻封建体制。洋务派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所谓“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显然,洋务派所展开的现代化运动,是在以维护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的原则前提下进行的。洋务派所采取的这种具有调和、中庸色彩的现代化运动的原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所谓西学和中学,毕竟是属于两种性质完全不同、价值标准大相径庭的文化体系,这两种体系是不可能兼容并存于一体的。西方的文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文物制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西学的引进,必然会导致传统社会的变化,甚至渐近于社会制度的变化。洋务派主观上希望将这一过程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当然只是一种主观意愿而已。因此,洋务派所倡导的现代化运动,到了后期,实际上面临着一种两难抉择:或者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限制西学的引进,使洋务运动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现代化程度上;或者摒弃“中体西用”,不断扩大西学的范围,在高层次(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内)上推进现代化运动,最终冲破封建主义的“体”。当然,洋务派不可能也不会选择后者。因此,“中体西用”实际上是导致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初始阶段洋务运动收效甚微的内在根源。洋务派创办企业的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在洋务运动期间,“中体西用”的思想成为洋务派的理论纲领。由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发展得极其成熟而完备,特别坚固,在洋务派被迫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不可能排除封建生产方式的顽强抵制,只能在不改变封建主义内容的基础上,引进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管理制度,移植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便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扭曲了的现代化经济形态。洋务派是在极力维护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这就不可能在国内形成真正适应近代化工业发展的良好的环境,必然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一点在军事工业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1、各局厂在体制上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不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单位,而成为清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2、各局厂经营管理腐败,生产效率低。3、有些局厂对工人采取封建性质的剥削管理。民用企业虽然情况较好一些,但发展中也步履艰难:其一,官办民用企业的所有权属于清政府,官督商办企业也由清政府委派官员主政,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其二,就企业的经营目的看,虽打着“求富”的目的,但仍必须满足清政府的特殊需要。如开采矿务局章程中规定该局所产的煤“照市价先听招商局、机器局取用。”电报总局对头等官报不收费等。其三,从企业内部分配看,很少有资本积累,这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洋务派在当时由于他们的封建性,不可避免地要抑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官商合办”名誉上是官商共同出资、管理和共负盈亏,却规定“所有盈亏全由商认,与官无涉”(9),实际上仍由洋务派控制。洋务派还企图利用官势来造成垄断局面,李鸿章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时就规定十年之内不准另行设局。1895年,一个叫李福明的开办了一个机器磨坊,竟被御史参奏,以“私开机器磨坊”的罪名受到惩戒(10)。因此说,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其次,由于洋务派本身的弱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它不可能真正实现“自强”“求富” 的目标,不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从洋务运动所处的国内环境看,封建顽固派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并幻想回到闭关自守的时代。他们反对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大学士倭仁奏称“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并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材”(11)。尽管慈禧太后权衡利弊对洋务派有所支持,洋务派仍不能不做出让步,使许多计划难以实施。 从国际看,列强环伺,他们想完全控制中国,以便创造他们经济侵略的良好环境,因此不会真正对中国进行技术开放。30余年的洋务运动遭到西方列强国家的阻挠,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破坏洋务运动。如1862年,奕向英国订购兵舰,因英方要求拥有指挥权而解散,清政府却因此拿出白银37.5万两才算了结了这桩耻辱的海军建设。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企图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清朝的命运这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总观洋务运动,由于它向西方学习,购器、制器,引入了先进技术,从而使中国有了自己近代化工业,军事体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在文化教育、思想上促进了近代化,从而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步伐。但由于它的封建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使之难以达到自强求富,挽救清王朝的目的。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 注释: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65页洋务运动,第二册:60页.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25卷:10页.洋务运动,第一册:305页.孙占元.中国近代史通论:187页.洋务运动,第2册:38页.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209页. 孙疏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下册:1182页.洋务运动,第2册:7页.洋务运动,第2册:141页.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343页.

    注意事项

    本文(洋务运动及其历史作用述论.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