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手册.doc

    • 资源ID:2888633       资源大小:43.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手册.doc

    电视节目制作 实验指导手册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做为广播电视行业人的必修内容,也是当代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的普及内容。本课程包括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线性编辑”、“DPS非线性编辑”、“电子新闻采集”、“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四个部分。四门课程均在学校的综合实验楼内的最新建立的专业实验室和专业演播室内进行。每门课程配备的是专业主讲教师。做为一名立志要成为“电视人”的在校学生,就应该懂得电视节目制作这方面的知识,学习电视节目制作这方面的理论,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这方面的能力,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地确立自己“电视人”的知识结构,使得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都能够顺利发展。电视节目制作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要求都非常高的认真细致的工作,这里面还应该包括:转播车、晚会现场录像转播、片头包装、声音的后期合成等等重要的工作。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将使我们每一名同学1全面了解电视媒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2提高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3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系统构成、简单原理和操作方法;4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与技巧,并能完美地、艺术地再现作品的主题;授课方式:精讲多练,课程讲练比例大概按照1:2进行,三部分内容分配方案如下:对编9学时/非编12学时/ENG、演播室节目制作15学时考核方法: 1,考勤要求全勤,不迟到早退(不能请假)更不许旷课;占总成绩59%; 2,课程的每一部分都有一个阶段性测验:实际操作记录成绩(百分制),三部分成绩均合格者给予学分;(测验内容:对编“小片”,非编“小片”,演播室“自编访谈小品”);占总成绩21%;3,课程结业后每人上交一篇学习总结占总成绩20%。第一部分:线性对编电视节目制作大门的钥匙“线性对编”电视技术与艺术的发展使电视节目创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电视行业迫切需要既通晓电视编导艺术又能够掌握设备技术特点的专业人才。当前,广播电视已经发展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电视节目制作的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的是,实时直观、操作简单的线性编辑还没有被市场所淘汰。据调查,现在每一个电视台不论大小都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线性编辑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都依然使用着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法“对编”。尤其是对新闻制作、演播室录像来说,更是一种主要的、方便快捷的电视节目后期编辑工具。 “对编”是线性编辑的一种形式,它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已相当成熟,硬件稳定性高,制作过程简单直观,设备操作按键、旋纽容易上手掌握。对短、小、编辑量少的节目更是一个实用的方法,尤其是在“对编”中的一些理念,如组合编辑、插入编辑、分离编辑,编辑点的出点、入点以及入点的预卷时间的设定等在非线性编辑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于一个电视人来说,对编是一门基本功,传统的对编理念一定要有,还要非常熟练地掌握对编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只有传统对编熟练了,才能更好的把握各种电视节目制作。线性对编特点是:系统配置简单、操作时画面实时,容易上手、编辑理念清晰、实用性强。 我们的配套教材线性对编严格规范、深入浅出、互动性强。教材共分为四章内容,每章都有讲述、插图、实验点滴、案例分析和解决办法等;教材重点突出实践第一的宗旨,从提高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的能力出发,以保证让同学们上课有教材可依,最终完整树立一个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学习方法是以线性对编实验手册为主,教材为辅。积极围绕“硬录”、“单机编辑录制”、“双机对编”、“编辑控制器对编”这样几部分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时安排:(共3周课,3学时/周)第一周: 1,线性编辑简介2,设备简单操作3,录像机直接录制彩条(硬录)4,介绍组合编辑、插入编辑的概念及简单操作第二周: 1,复习2,组合编辑、插入编辑的操作练习3,修帧编辑练习4,配音练习第三周: 1,组合编辑、插入编辑的操作练习 2,短片创作 3,结课总结课后作业:1, 在实际操作中只用放像机和录像机而不用编辑控制器能够进行对编吗?2, 家用、()的磁带可以在的录放机上使用吗?(兼容吗?)怎样使用的?3, 数字录像机音频的信号幅度标准是多少dB?4,为什么每一盘磁带的带头一般都要录制60秒彩条、30秒黑场?5, 一对一编辑的基本方式有哪两种?这两种编辑各自的特点什么?6,使用TC与CTL码都可以用做线性编辑的时间参考,而它们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一般使用的是TC码,为什么?7,为什么插入编辑时我们一般都在录机的磁带上打入点和出点?在放机的素材带上打入点和出点也可以吗?8,单机编辑是指什么?第二部分: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的法宝“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有许多软件和各种方法,我们今天学习的叫“DPS非线性编辑”。“DPS非线性编辑”的学习共有4周,3课时/周。该部分课程的安排主要以DPS系统软件操作为主,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清晰的了解DPS系统的结构、素材的管理和软件的编辑过程,使学生在整体上充分认识板卡级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并能独立完成节目的制作。视频非线性编辑系统总体上来说分为纯软件系统和板卡级系统,板卡级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点在于运算独立,视频处理快速,在很多专业视频制作机构中,都配备板卡级非编系统。中国传媒大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建设了教学用的DPS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共20套系统,配Velocity视频板卡。DPS公司在加拿大成立。专门从事与广播电视行业的研发和制作。其产品主要分布和销往欧美各国。DPS公司于1993年推出有非编功能的动画录制卡PAR3100;1995年推出PVR3500;1997年推出SPARK(DV I/O卡);1998年底推出RT5200/5250 ;1999年在香港成立了DPSChina分公司,主要负责DPS产品在香港和中国地区的推广及售后服务;1999年推出了“DpsVelocity”非线性编辑系统。2002年DPS推出功能强大的DPS VelocityQ四通道全实时非线性编辑系统;2004年底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VelocityHD;VelocityHD完全可以做到无压缩,二、三维实时,是一款极高质量的高清非线编产品。课时安排:(共4周课,3学时/周)第一周:1,视频非线性编辑概述 2,DPS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结构 3,DPS软件界面及基本编辑流程 第二周:1,素材的采集与管理 2,视频过渡特技的制作 3,视频特效的制作 第三周:1,音频的基本编辑 2,字幕的制作 3,节目的合成与输出 第四周:1, 用所给素材完成短节目制作 2, 实验小结课后作业:DPS非线性编辑课后作业1, 请用框图表示DPS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结构。2, 在DPS系统中,视频板卡的作用是什么?3, 请简述视频非线性编辑的一般工作流程。4, 如何制作实时过渡特技?5, 实时DVE特技包括哪些方面?6, 字幕素材放置在V2轨与放置在V3轨时有何区别?第三部分:电视新闻采集(ENG)电视新闻制作的重头戏“ENG”ENG节目制作是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的简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新闻采集。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制作电视新闻。携带设备具有小型、轻便、灵活、机动的特点,完全适合电视新闻采访所要求的时效性、快捷性、灵活性、随时性的特点。ENG制作方式全过程可以包括前期采集和后期编辑两部分,非常接近电影的制作方式。前期采集过程包括前期筹备、现场勘察、现场准备、彩排、正式拍摄和拍摄后的收尾工作,这些方面的工作不但涉及到每一个具体的部门,比如摄像、照明、美术、服装、道具、化妆、视频技术、录音等具体技术制作部门,同时还与艺术创作部门,比如导演、演员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一个节目制作的好坏与前期准备工作是分不开的。后期编辑分为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两大类。线性编辑又可以分为简单对编和复杂编辑,而非线性编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包含了单机非线性编辑和网络非线性编辑。网络非线性编辑在ENG节目制作使用还不太普遍。由于ENG制作方式在早期的节目制作中是将前期采集与后期编辑分离的,前期采集只是将后期编辑所需要的素材按照节目分镜头本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采集,这样采集下来的素材是无法进行连续播放并让观众懂得节目的主题和思想的一些零散而又杂乱的东西,主要包括视频素材和音频素材两部分,而后期编辑是将前期采集下来的分散的、孤立的视频、音频片断按照蒙太奇的方式组接起来成为一个能够说明节目主题思想并让观众理解和引起思考的还能满足播出要求的电视节目。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ENG制作方式与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出现了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制作方式,将ENG制作方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很好的将前期采集和后期编辑融合在一起,大大的增强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这让ENG节目制作领域内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课时安排:(仅1周课,3学时)1,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构成和基本性能镜头、机身、适配器、录像机包、寻象器等2, 电视摄像机镜头作用聚焦、变焦、光圈、微聚、倍率镜等3, 电视摄像机的使用常识三脚架、云台和镜头的推、拉、摇、移、基本构图等4, 电视摄像机的维护与保管课后作业:1,试叙述摄像构图与照相构图各有什么不同。2,在什么场合下使用长焦距或短焦距镜头拍摄内容?      3怎样调整摄像机的白色平衡?      4,试说出一般摄像机在拍摄前必须调整的几个项目5,拍摄运动着的物体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6,景别有几种划分方法?试说各种景别的特定电视画面语言。7,什么叫做轴线?拍摄什么样的景物时会产生轴线问题?如何注意轴线问题?8,有哪几种摄像拍摄技法?运用这些拍摄技法时,各有哪些注意事项?第四部分:演播室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的团队结晶“演播室节目制作”演播室的概念电视演播室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场所,承担了大部分的电视节目制作的任务。其作用在广播电视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视演播室作为一个系统,我们必须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加以学习,采取一种由总到分,再由点到面的方法来学习整个系统。演播室就是利用广播电视制作设备,包括电视摄像机,切换台,录像机,视频周边设备,由灯光和声音配合进行的空间艺术创作为广播电视节目表现形式的场所。演播室的分类按照演播室的面积来分,可以分为:小型演播室,面积小于250m2;中型演播室,面积在250-400 m2之间;大型演播室,面积大于400 m2;超大型演播室,面积大于1000 m2。随着各种综艺节目的出现,超大型演播室越建越多,面积和空间也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以信号质量来分,可分为:模拟演播室、数字演播室,而数字演播室又可分为标清演播室和高清演播室, 以节目制作方式来分,可分为:实景演播室、虚拟演播室, 以制作功能来分,可分为:新闻演播室、访谈演播室、综艺类演播室等等。演播室的作用演播室的作用,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包括新闻节目、访谈节目和综艺节目等等。由于演播室设备技术指标高,性能稳定,灯光照度好,制作的电视节目质量高,非常适合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制作。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组成数字电视演播室系统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传统的线形结构,和模拟演播室系统基本保持不变,主要由演播区、导播室和演播室辅助区域构成。另外一种是将来会得到更大发展的网络型数字演播室系统,摆脱传统的线形结构而采用非线性结构的大型网络系统,结构更为复杂但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是最主要的特点。演播区演播区就是节目的录制现场,该现场一定是要经过吸声处理的。演播区内包含有灯光设备、摄像机设备、话筒、音响设备和大量的为完成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景片、道具以及观众席等等设施。导播室导播室也就是演播室控制室(Studio Control Room),是演播室节目信号的控制中心。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视频控制区、音频控制区和灯光控制区。这三部分可以在一个空间内,也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房间。视频控制区负责演播室节目的视频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图像的切换、视频图像信号的技术控制,视频字幕的加载,录像机的操作等,主要工作人员有导播、视频工程师、字幕员、录像工作人员和编辑人员。导播负责摄像机机位的调动和视频图像画面的即时切换;视频工程师负责对摄像机进行技术上的控制,主要包括摄像机光圈的调整、黑白平衡的调整等等;字幕员负责整个电视字幕的设计和上下工作;放像、录像工作人员负责广告和节目片段的播放以及电视节目的录制和监看;编辑人员则是为了完成整个电视节目做到顺利流畅所需要的节目编排等工作。音频控制区主要负责完成节目制作所需要的音频信号的调音、扩音及效果处理等功能。主要有录音师和录音助理完成该部分工作。灯光控制区主要就是为完成演播室节目制作所需要的灯光设计、灯光控制和灯光处理等作用。由灯光师和灯光工作人员按照节目要求事先布置灯光,为节目提供最佳的图像灯光效果。主要设备为调光台,灯光师通过控制设备控制位于演播区内照明设备,完成节目制作所需要的灯光控制和灯光处理。演播室辅助区域演播室辅助区域是指为完成演播室节目制作需要的配套设施和场所。包括存放景片和道具的道具库,用于演员和嘉宾化妆的化妆室,用于存放和更换服装用的服装间以及用于为完成节目制作所有工作人员集体讨论用的会议室和休息室等等。这些设施和场地的建立和节目制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时安排:(共4周课,3学时/周)第一周:1,演播室概述 2,演播室视频系统 3, 演播室音频系统第二周:1, 演播室各岗位介绍2, 分小组岗位流转操作 3, 分大组2分钟访谈节目(录像) 4, 讲评,布置下次课作业内容 第三周:1,分大组4分钟 访谈节目 (录像) 2,讲评,布置下次课作业内容 第四周:1, 分大组完成短节目制作(录像) 2, 公布短节目成绩,做实验小结课后作业:1、 简述演播室的系统构成。2、 为什么说电视节目制作需要的是团队合作?3、 演播室摄像与ENG摄像有什么区别?4、 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如何体现的?

    注意事项

    本文(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手册.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