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环境保护标准概论.ppt

    • 资源ID:2874943       资源大小:2.11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保护标准概论.ppt

    环境保护标准概论王浙明浙江省环科院环境政策与标准研究所浙江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011.6,联系方式:0571-87998801,,主 要 内 容,环境保护标准的内涵及其作用,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国家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发展趋势,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内涵:国家根据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所规定的技术规范。环境保护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1、环境保护标准内涵与特点,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主要特点科学性: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性:以一定的技术为基础经济性:要有经济可行性动态性:环境标准及其体系是动态完善的过程规范性:环境标准的制订有一定的格式规范和程序要求,出台的标准又是对相应的环境行为进行规范。,1、环境保护标准内涵与特点,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落实环保规划目标,贯彻环保法律法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夯实环保技术基础,规范环境管理执法,环境保护标准,2、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2、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环境保护标准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贯彻法律法规、落实环保规划目标、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管理和执法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保护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境保护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环境保护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动力环境保护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环境保护标准具有投资导向的作用,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监测规范、环境基础标准与标准制修订规范、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3、主要环境保护标准,在法律效力上又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定义:对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容许水平所作的规定。是在环境质量基准基础上制定。,(1)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环境质量标准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体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并作为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依据由国家管理机关发布,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主要包括:水、环境空气、声、土壤等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特征科学依据:环境基准。目标性:是政府环境管理量化目标。立法基础:一切环境保护立法皆服务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环境质量标准。可实施性:采取措施(如制定和实施排放标准,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调整),制定达标计划。,常称为“环境基准”,即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它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科学依据。,环境质量基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作用,特点:不考虑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定义:是为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或实现环境目标,对人为排放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所作的限量规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2)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制定的基础:环境质量标准、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承受能力。具有法律强制性,超标即违法。,(2)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作用制定排放标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环境质量的要求。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排放源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污限额(浓度或者总量),是判断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包括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内,很多国家在法律上都规定超标排污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三个子类。,(3)环境监测规范,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对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监测过程中的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环境标准样品:是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甄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4)环境基础标准和标准制修订规范,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制修订规范:可谓为“标准的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各类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其对标准的制修订的程序流程、思路、相关内容要求等做出了相关规定。,(5)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清洁生产标准、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保护类标准、环境信息标准等。,定义:开展环境保护具体业务管理中需要的各类技术规范和标准。,一、环境保护标准内涵及其作用,4、环境保护标准的法律效力,在法律效力上又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强制性标准一经颁布,必须贯彻执行。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必须执行。如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可自愿采纳。如清洁生产标准等。推荐性标准被强制性标准引用,则强制执行。,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首个环境保护标准工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1、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历程,颁布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制定完成水、气、声环境质量标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起步阶段,体系框架初步构建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体系建设与调整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环境质量标准逐步健全,制修订完成主要工业行业水、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综合排放标准,以及监测方法标准等其他环境保护标准,标准地位不断上升,大气污染物防治法和水污染物防治法等明确“超标违法”,标准类型和数量大幅度增加,标准体系不断健全。,1973年,1978年,1987年,1999年,2010年,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2、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我国通过环境保护立法确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2、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核心,包涵环境基础标准、标准制修订规范、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等类标准的标准体系。适用范围已涵盖水、气、土壤、声与振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生态、核与辐射等要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两级、五大类环境保护标准,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两个级别: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代号GB或HJ)、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代号DB)五大类型: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监测规范、环境基础标准与标准制修订规范、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两种效力:按法律效力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2、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环境质量标准(强制),污染排放标准(强制),环境监测规范,环境基础标准与制修订管理规范,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强制),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制),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地方环境保护标准,2、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建设项目、规划环评导则,资源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技术规范),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管理标准,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标准,环境信息与遥感标准,技术管理类标准(技术政策、工程技术规范等),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类标准,其他,两级,五大类环境保护标准,截止目前:我国共发布环境保护标准1400余项,其中现行的标准有1263项,废止162项实施时间较长的标准。现行标准中:,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国家环境质量标准14项,占1.1%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30项,占10.3%环境监测规范688项,占54.5%环境基础标准与标准制修订规范18项,占1.4%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413项,占32.7%。,3、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现状,截止目前:已依法在国家备案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共60余项,其中现行标准51项,废止或被代替的标准9项。主要涉及北京(15)、山东(10)、广东(7)、上海(7)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包括以下4个类型:,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2项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0项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标准18项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1项,4、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现状,已颁布地方环境标准5项浙江省造纸工业(废纸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蚕桑区桑叶氟化物含量控制标准浙江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5、我省环境保护标准概况,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制订中地方环境标准3项工业企业废水氮、磷间接排放限值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酸洗行业污水总铁排放标准,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即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补充,6、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6、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即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既是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补充、又是起强化作用。,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7、要素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水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大气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移动源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土壤与污染场地环保标准体系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污染控制 声环保标准体系核与辐射环保标准体系生态环保标准体系,二、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7、要素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水环保标准体系(现行455项),水环境质量标准(5项),水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3项),水环境监测规范(407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等,化学合成制药工业制浆造纸工业等,畜禽养殖业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行业型排放标准,综合型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监测方法标准: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等环境标准样品:甲醇中苯等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等,三、国家及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发展趋势,(一)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1、国家”十二五“环保标准总体思路,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主线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战略指导,提高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实现标准体系由大到强转变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污染减排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定位,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三个重点,体系构建向体系完善偏重国家标准向国家与地方标准并重转变由单一标准管理向标准簇管理转变由标准制修订为主向全过程管理转变,四个转变,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监测规范环境基础标准与制修订规范管理规范类环保标准,五类标准,(一)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2、国家环保标准体系分步完善思路,形成其中3/5标准,可有效支撑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量控制,以及重金属和POPS控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以总量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与质量改善并重,形成余下2/5标准,修订部分原3/5标准,调整控制要求,支撑质量改善和风险防范的新需求。,以改善质量为主,修订部分标准,调整控制要求,支撑质量改善和风险防范的新需求。,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例,(一)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2、国家环保标准规划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任务“十二五”期间,通过持续的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制修订工作水平,制修订约600项各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涵盖水、空气、声与振动、土壤、固体废物、生态保护、核与电磁辐射等环境保护领域。形成支撑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环境保护标准簇总量控制污染物减排环境保护标准簇,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减排标准簇。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标准簇,包括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标准簇。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环境保护标准簇,包括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环境保护标准簇大力推进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发展推动地方制订环境保护标准规划促进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一)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2、国家环保标准规划目标,(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1、指导思想,以“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导向,紧密围绕“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三大工作重心,着力加强医药化工、造纸、纺织染整、建材等我省重点和特色污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修订,兼顾环境质量标准、管理规范类环保标准研究和制修订;着力加快建立与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及涵盖标准立项、制修订、宣贯实施、监督、后评估全过程的管理机制;积极鼓励参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提升我省环保标准制修订能力。,以环保标准引导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1,到2015年,累计开展研究、制修订30余项地方标准,主持和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项目数量得到大幅提高。,2,初步建立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主体、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范类标准相配套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框架。,3,基本形成科学、有序、规范、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工作机制。,4,环境保护标准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对我省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规划目标,(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子任务1,子任务2,子任务3,在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面,重点开展医药制造、化工、皮革及毛皮加工、造纸、纺织染整、水产品加工、钢铁材料及制品酸洗加工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从保障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出发,积极开展工业企业废水纳管预处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制订出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间接排放标准。,启动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研究。探索制定重点区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行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推动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减排。,积极开展地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区域性大气(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子任务4,子任务5,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前期调研和基础研究,提升环保标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开展已有标准的修订工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及与国家标准的衔接性,提升标准的实施绩效。,(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子任务6,排放标准前期基础研究及实施评估,(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子任务1,子任务2,子任务3,重点开展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颗粒物PM2.5等污染因子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研究。,针对我省产业集聚现状与发展方向,对化工、医药制造等行业中较普遍与敏感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开展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积极开展非饮用水源水体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制订,保障水生态安全。,环境质量标准,子任务4,子任务5,积极做好蚕桑区桑叶氟化物含量、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等标准的后评估及修订。,鼓励开展大气、水环境和水生态基准研究和国内外基准的跟踪研究,为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环境质量标准,(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子任务2,子任务1,子任务3,加强纺织染整、皮革及毛皮加工、医药制造等重点污染行业废水与废气污染治理的最佳可行性技术导则的研究制定,使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制定一批重点污染行业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指导和规范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确保工程实施效果。,积极支持开展清洁生产标准、环保设备和产品技术要求、环保验收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制修订研究,着力推进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实施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完善。,子任务4,推进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制订,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二)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四、污染物排放标准,四、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优先于国家排放标准执行,前提是地方排放标准限值要严于国家标准。如果新出台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要严于地方标准,则要执行新国家标准。如果有的指标地方标准严、有的国家的严,则相关指标优先执行最严的标准。对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指标,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的指标,1、排放标准的执行顺序,四、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这里不存在哪项标准宽严的问题)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的控制指标,但该企业有排放的,则要执行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行业型排放标准只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行业排放大气污染物仍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行业型排放标准只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行业排放水污染物仍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排放标准的执行顺序,四、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所有有相应排放设施或污染物排放行为的行业,在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不另行规定锅炉、火电厂、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企业中的相应排放源可直接引用这些标准。行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中若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范围以外的特殊恶臭污染物,应在其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限值,进行控制。,1、排放标准的执行顺序,四、污染物排放标准,1、排放标准的执行顺序,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及投产后,均应执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所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如有新的相关标准出台,则要根据标准执行时效要求执行新标准。,四、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规定对于污染源排放污水中含有的有毒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规定排放限值并规定在适当的位置(如车间、生产装置排放口或进入常规污水处理设施前)进行处理及监控,以达到进行有效处理的目的,防止此类污水未经妥善处理与其他污水混合后稀释排放或损害常规水处理设施。无论直接排入环境水体还是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均应执行直接排入环境水体的排放浓度限值。,2、不同类别污染物排放监控要求,四、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一类污染物:部分行业和污染物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标准规定限值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标准规定限值要求。,2、不同类别污染物排放监控要求,四、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毒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指直接或者间接为生物摄入体内后,导致该生物或者其后代发病、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失常、机体变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2、不同类别污染物排放监控要求,剧毒化学品目录(见附录)中所列物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总放射性、总放射性等)。POPs物质,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酚、六氯苯、多氯联苯、二恶英以及呋喃等。经科学研究表明具有上述特征的其他物质。,四、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应针对本标准实施后设立的污染源和实施前已经存在的现有污染源的特点,分别提出排放控制要求,使有关方面能够通过排放标准了解未来某一时段的环境准入要求,以及现有污染源的退出要求。对新设立污染源,应根据国际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设定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对现有污染源应根据较先进技术设定排放控制要求,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或接近新设立污染源的控制要求。排放标准提出的排放控制要求应具有先进性,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对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不能作为编制标准的技术依据。,3、排放标准控制水平的确定原则,四、污染物排放标准,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构架及内容设置方面的特点,一是首次在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设置了适用于环境敏感区域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大了对环境敏感地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力度,提高了相关行业的环境准入和退出门槛。二是取消了按不同生产原料、工艺,分不同排污去向(污染物受纳环境功能区),分别规定不同排放控制要求的做法,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公平竞争,避免形成较低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得不到改善、反而不断恶化的结果。三是大幅度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根据国际先进污染控制技术规定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并要求现有污染源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新设立污染源的控制要求。,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构架及内容设置方面的特点,四是设立了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和基准排气量控制指标,将有效防止排放单位稀释排放、逃避污染治理责任的行为,将进一步促使工业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五是明确了废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监控要求,既有利于充分利用综合污水处理企业的能力,又可防止排污单位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损坏污水处理设施。六是强化了对有毒污染物的监控,有利于有害物质的就地、及时处理,防止采用混合稀释的方式排放有害物质。,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标准概述,根据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履行国际公约和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调整了排放标准体系,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监控要求和水污染物排放基准排水量;将可吸附有机卤化物指标调整为强制执行项目;对环境敏感区域的企业规定了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企业类型划分,按照生产工艺将制浆造纸企业划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制浆企业、造纸企业、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其中,对浆纸联合生产企业又分为废纸制浆和造纸企业、其他制浆和造纸企业两个小类。(1)制浆企业 指单纯进行制浆生产的企业,以及纸浆产量大于纸张(或纸板)产量,且销售纸浆量占总制浆量80及以上的制浆造纸企业。(2)造纸企业 指单纯进行造纸生产的企业与自产纸浆量占纸浆总用量20及以下的制浆造纸企业。(3)废纸制浆和造纸企业 指自产废纸浆量占纸浆总用量80及以上的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标准时段及区域划分,现有制浆造纸项目自2009年5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执行表1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2011年7月1日起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新建项目自2008年5月1日起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对于环境敏感地区执行水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其地域范围、时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参考国际先进水平,现有企业参考国内较先进水平制定。欧盟漂白硫酸盐木浆吨产品排水量为3050吨,废纸脱墨8 20吨,造纸企业10 20吨。非木浆生产企业均为浆纸联合生产企业,排水量参考国内最先进水平制定,国内先进水平在60吨左右。具体如下:,4、单位产品基准水量,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单位:吨/吨(浆、纸),注:核定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以企业纸浆产量与商品浆的总和为依据。括号中数据适用于企业漂白非木浆产量占企业造纸原料的比重在60%以上的情况。,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CODcr排放指标确定,(1)欧盟IPPC确定的木浆COD负荷为823kg/t,废纸COD24kg/t,造纸为0.52.0kg/t,污水处理工艺为生物处理。参考上述标准(木浆8kg/t、非木浆按13kg/t计、废纸2kg/t、造纸2kg/t),计算到2010年后造纸COD排放量约57万吨,削减率为64%。(2)淮河山东段水环境容量为COD4.7万t/a,2005年工业、生活、面源入河量约16万t/a,如果满足水环境容量要求,COD的削减率至少在71%以上。参照欧盟标准无法实现重点流域水环境功能达标。(3)海河流域山东段水环境容量为COD3.6万t/a,2005年 COD入河量约12万t/a,如果满足水环境容量要求,COD的削减率应在70%以上。参照欧盟标准无法实现重点流域水环境功能达标。,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CODcr排放指标确定,(4)必须基于国内最先进的水平,制定严于国外的COD标准值。本标准拟定的COD污染负荷为制浆企业5kg/t、制浆造纸联合企业3.65.4kg/t、废纸企业1.8kg/t、造纸1.6kg/t,以此计算,到2010年后造纸COD排放量约43.4万吨,削减率为72.8%。其他行业如果达到同等水平的削减率,基本可以实现淮河、海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功能达标。(5)执行上述负荷标准,在基准排水量下的COD排放浓度为制浆企业100mg/l,其他制浆造纸企业、废纸制浆造纸均为90mg/l,造纸企业80mg/l。(6)COD排放浓度100mg/l以下,进入河流中后约在60mg/l左右,生物已基本可以恢复,再加上其他综合整治措施,有希望实现河流水环境功能达标。(7)制浆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能达到上述指标。国内已有企业达到上述标准要求,技术、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6、BOD5排放指标确定,(1)欧盟IPPC确定的木浆BOD5负荷为0.61.5kg/t,废纸0.050.5kg/t,造纸为0.150.4kg/t,污水处理工艺为生物处理。(2)新建制浆造纸企业参考国际先进水平制定,制浆企业1.0kg/t、制浆造纸企业0.81.2kg/t、废纸制浆造纸0.4kg/t、造纸0.4kg/t。(3)基准排水量下新建企业BOD5的排放浓度为20mg/l。(4)现有企业根据国内较先进水平,适当放宽作为过渡期标准。,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AOX排放指标确定,目前国内控制AOX的技术已经成熟,本次修订将其调整为控制指标。(1)欧盟IPPC标准为0.25kg/t、美国标准0.476kg/t,澳大利亚为0.5kg/t,德国为0.35kg/t,漂白工艺为ECF。(2)新建制浆造纸企业参考国际先进水平制定,由于监测位置为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AOX取值0.6kg/t,漂白工艺为ECF,进入企业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后可达到0.5kg/t以下。(3)基准排水量下新建企业的排放浓度为12mg/l。(4)现有企业根据国内较先进水平,适当放宽作为过渡期标准,排放浓度为15mg/l,常规漂白模式下,采用少氯漂白剂部分替代氯气,采用延长脱木素蒸煮加氧脱木素工艺可以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二恶英指标的确定,目前我国对造纸废水二恶英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不具备常规监测的能力。因此,现有企业暂不控制,新建企业参考发达国家水平制定,每年监测一次。联合国环境署根据造纸原料、生产工艺条件、污染措施的不同,将造纸废水二恶英排放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即300、70、30、15、2(pgTEQ/L),美国、日本要求达到10 pgTEQ/L以下,澳大利亚要求达到15pgTEQ/L以下,考虑到我国实际,参考联合国环境署开发的二恶英估算工具包中的中等水平,参考执行30 pgTEQ/L。在湖南岳阳纸业和山东华泰纸业进行的二恶英污染控制试点研究数据显示,达到上述指标要求是可行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有企业排放指标加严情况一览表,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排放指标加严情况一览表,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与现行国家、地方标准比较 单位:mg/l,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9、敏感区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值的确定,根据环境管理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的企业执行水污染物排放先进控制技术限值。标准值的确定参考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的有关研究,标准值的设定与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容量要求相衔接,适当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0、基准水量排放浓度的确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低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情况。若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超过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须按污染物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将实测水污染物浓度换算为水污染物标准排放浓度(基准水量排放浓度),并以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Q总C基=C实 YiQi基,在企业的生产设施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可适用不同排放控制要求或不同行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且生产设施产生的污水混合处理排放的情况下,应执行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最严格的浓度限值,并按上式换算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Thank You!,The End,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保护标准概论.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